我是谁(粤语版)

正片

主演:成龙,法拉美穗,山本未来,罗恩·斯梅尔扎克,艾德·尼尔森,汤姆·庞珀特,格洛里·西蒙,弗雷德·范迪特马希,弗里茨·克罗梅赫克,迪克·林斯特拉,里纳尔多·范奥默伦,皮姆·达恩,杰里迈亚·弗莱明,尼尔·伯杰,迪克·布林克斯玛,弗兰克·范韦尔森,亚尼克·姆巴利,华盛顿·希索洛,帕特里克·莫佛肯,阿尔·卡拉基,大卫·弗洛克,迈克·兰伯特,奇普·布雷,关勇,罗恩·斯穆安伯格,卢惠光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英语 / 粤语 / 年份:1998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我是谁(粤语版) 剧照 NO.1我是谁(粤语版) 剧照 NO.2我是谁(粤语版) 剧照 NO.3我是谁(粤语版) 剧照 NO.4我是谁(粤语版) 剧照 NO.5我是谁(粤语版) 剧照 NO.6我是谁(粤语版) 剧照 NO.13我是谁(粤语版) 剧照 NO.14我是谁(粤语版) 剧照 NO.15我是谁(粤语版) 剧照 NO.16我是谁(粤语版) 剧照 NO.17我是谁(粤语版) 剧照 NO.18我是谁(粤语版) 剧照 NO.19我是谁(粤语版)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我是誰》:香港身份的詰問

倘若以1909年上海亞細亞影戲公司老闆美國商人本傑明·布拉斯基(Benjamin Brodsky)赴港拍攝的故事短片《偷燒鴨》為起點,香港電影至今也已經有了一百年的歷史。作為僅次於美國好萊塢和印度寶萊塢的世界第三大電影生產中心,電影在香港社會的經濟和文化生活中無疑具有著獨特的地位和社會影響。因此,香港電影史素來都被認為是香港社會歷史的最好注解之一,濃縮了其從英國殖民地到中國特別行政區這一百多年來的歷史變遷,同時也是香港社會文化認同的重要載體。
 
      所謂文化認同,簡單來說就是要回答一個關於“我是誰”的身份問題。這個問題對我們大陸人來說也許不值一提,因為我們的身份早已被一長串固定的身份證號碼和戶口本上印著的鉛字給界定在了有限的範圍內。更有甚者還能拿出家傳的族譜,聲稱自己是千年以前某位歷史上知名人士的多少代子孫。這在我們看來並不稀奇,但對香港人來說,身份的問題就有點像數學上的“哥德巴赫猜想”,表面上只不過是一道“1+1”的數學題,可自陳景潤之後,40多年來所有對其進一步的研究均勞而無功。
 
      原中央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事處(中聯辦)主任姜恩柱在離任時對香港傳媒說:“香港是一本很難閱讀的書”。十年後,香港回歸十周年時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仍強調了這句話,還說他“現在仍在讀香港這本書”。
 
      香港文化自身的複雜性不僅使“外人”覺得難以咀嚼,就連港人自己也感到迷茫。究其原因,大約是由香港這個移民社會的特殊性質所決定的。
 
      香港社會的組成以外來移民為主。這裡的移民並不單指那些藍眼睛、白皮膚的西方人或者近年來數量有所增加的印巴人,即便是純種的中國人,也基本上是祖上從廣東、福建等省遷來此定居的。在遷徙的過程中以及後來長時間背井離鄉的日子裡,人們不可避免的要遺失和遺忘很多關於過去的記憶。特別是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以後,香港被西方殖民勢力從中國的版圖上分離了出去。在一百多年的歲月裡,外來文化的洪水淹沒了這座“玻璃之城”。儘管香港華人的民族自尊使得他們部分的堅守了“中華基因”,但毫無疑問,面對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香港人的“諾亞方舟”也不可能再尋找到回家的道路。
 
      1998年香港導演陳木勝的影片《我是誰》就很說明問題。香港人成龍在一次南非行動中失去了記憶。他擁有六本不同國籍的護照,可直到影片的最後,成龍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誰(也許他即將知道,可影片至此已嘎然而止,沒有給出答案)。在片中他不止一次的呐喊“我是誰”,企圖重拾自己遺失的身份。而那些南非的土人卻“陰差陽錯”的誤認為“我是誰”就是這個香港人的真實姓名。“失去記憶,在戲劇中可比喻成身份強被掠奪,或者被迫清洗。”考慮到影片公映正值香港回歸中國一周年之際,我們很難簡單的將其僅僅理解為一場美麗的誤會。況且,更有意思的是,八年之後,儘管沒有“失憶”,成龍卻依然要在自己主演的另一部影片《神話》中面對“如果蒙將軍戰死沙場,那你是誰?”這樣的詰問,可見香港人依然對自己的“根”有所懷疑。
 
      根據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的電話調查資料,從1998年香港有56.5%認定自己是香港人、30%認定自己是中國人和2007年52.4%認同自己是香港人、36.5%認定自己是中國人的比較來看,有的人認為香港人的中國認同意識得到了較大的提升,但實際情況也許並不那麼樂觀。
 
      無論如何,對於香港人來說,因為其曾是英國殖民地和身處東西方混雜地帶的特殊歷史存在,在回答“我是誰”這個問題時往往感到迷茫。也因為此,香港的文化認同往往著力於在香港“自我”和西方、中國這兩個“他者”之間尋找差異和尋求定位。

 2 ) 《我是谁》大楼滑下经典

成龙在《我是谁》大楼滑下来才是经典,这大楼因为电影出名了。当时《我是谁》在鹿特丹拍摄七天,周围所有的公路和桥梁全都封了,政府还无偿的提供直升机和船协助拍摄!

 3 ) 我是谁

从小就喜欢成龙的动作片,小时候看过《我是谁》,现在,就在刚才,又重温了一遍。当然,每一遍的感触都是不同的。小时候看的时候,感觉除了成龙以外,所有人都是坏人,成龙要把坏人全部打到。看到成龙被坏人打就很沮丧,看到成龙把坏人打的落花流水,心情就莫名的好。小时的全部注意力都在打斗上了。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重看这部电影又有了不一样的体会。

 4 ) 没有一部不经典

恭喜成龙大哥在上海建立成龙电影艺术馆.
自已还要在里面建学堂,教起学生来.
不过,从小看他的片子长大.没有一部不经典.

 5 ) 心存善良,方为英雄之本。

       还是最喜欢影片开头成龙和非洲土著一起生活的那段。厚重的黄土,原始部落的物件,野生的母狮带着小狮子,还有那每一张涂抹了颜料的生动真诚的脸。
    如果这不是故事的开始,而是结局,会不会更温馨安然。

    我记得那个土著小男孩巴巴对成龙说“要尽快回来”,然而遗憾的是,直到末尾,我也没看到他回到非洲原始部落的镜头。


    临近尾声的几句对白倒是叫我记住了。

    美丽的中情局女探员一脚踹飞Morgen上校,返身遇见成龙。
    成龙说:“干得好。我还记得小时侯,我爸爸说过,要做正当的事,还要阻止别人做不正当的事。”
    当女探员问起盘片的下落,成龙毫不犹豫地将光盘投进滔滔江水中,他历经沧桑的脸微笑着:“……我爸爸还说,不要破坏大自然的定律。”

    电影的招贴画是温暖的澄黄色,“WHO AM I”的字样蛮吸引人。意料之中的情节并没有为影片减分,也许是因为于一些细节处见到了温情:成龙从即将翻下高速公路护栏的轿车拉出追杀他的敌人,成龙在躲避追杀的途中救下一只半空坠落的小犬……

    搞笑何妨,老套又怎样。真正的英雄,从来都不在于外表多么帅气逼人抑或武打动作如何潇洒。心存善良,才是英雄之本吧。

    我想,我们每个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时刻,扪心自问,我是谁。而答案,可能一辈子追寻不得;又或许,一个瞬间恍然顿悟。


 6 ) 记进吉尼斯世界纪录

电影《我是谁》前半段内容在非洲,这让观众好好的领略了非洲土著人民的风土人情以及威武霸气的母狮。后半段内容在荷兰,当荷兰政府得知成龙要来此拍戏时立刻派遣军队封控街道和提供鹿特丹大楼来给成龙进行拍摄。这影响力我想恐怕只有成龙才有吧。其中一个镜头成龙勇跳鹿特丹大楼,大楼倾斜坡度80,成龙说跳就跳,看得我胆战心惊。这一举动也被记进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整部影片剧情内容、动作打戏都相当不错值得一看。

 短评

我現在只記得他當時站在屋頂上喊“who am I ~!”

7分钟前
  • 爹 我亲爹
  • 还行

九七之后的身份焦虑,“我是谁”的焦虑再明显不过,成龙在后期的作品里更加融入了严肃性的一面,插科打诨的动作喜剧有所减少,更急追求美式大场面、背景的铺垫,作为成龙的惊险动作奇观发挥得更加刺激,跳高楼应该再无第二人。

8分钟前
  • 柯里昂阁下
  • 推荐

成龙的舌头被麻痹,说不出话,被当成野人,成龙表演被绑在椅子上如何逃脱。老司机山本未来。在天台打架。最著名的当然还是跳楼戏,虽然有保险绳,但也没有第二个人敢拍。

11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成龙大哥的功夫喜剧伴随了我们这代人的成长

14分钟前
  • 少数派的报告
  • 推荐

这部的动作特技是真的炫,包括取景(丛林、沙漠、高楼)、场面(飙车、枪战、海陆空三方围剿)同样也是大气恢宏,感受到剧组熊熊燃烧的经费。除了成龙游刃有余身手矫捷的动作戏依旧惹眼外,两位女演员也不完全是镶边花瓶,飙车格斗技能满点。原来摩天大楼滑行最早是出自该片,居然比阿汤哥的《碟3》还要早上几年,且不论私德如何,成龙的敬业精神的确是没得说的。

16分钟前
  • 张苑希
  • 推荐

片名暗指港人身份认同的焦虑。失忆背后是身份、来历的未解之谜以及巨大的阴谋论,这种悬念的铺设在成龙电影里独具一格。非洲野人一段很好看,只是主剧情线略显儿戏,CIA的正邪两派都出奇的弱。日籍洋妞法拉美穗唯一一次触电,演技实在不好。鹿特丹30层高楼滑下,是最疯狂和刺激的镜头

19分钟前
  • 莱尼圆
  • 还行

还不错,故事其实也可以,场面在成龙巅峰期都算精彩的,而且法拉美穗真的让人眼前一亮,可惜作品很少

23分钟前
  • 亢龙无悔
  • 推荐

我是谁?说到底还是“身份”的问题,在迷失身份之后,开始回归到“本性”。从这一点上看,成龙的这一部作品有了新意。

28分钟前
  • Bill
  • 推荐

好莱坞众多导演在多年后拜访成龙问到,大厦上那一跃的镜头是怎么拍摄的,中国当年就已经具备这样的拍摄水平了吗?成龙回答:就是摄像机架好,然后跳呀。

31分钟前
  • 不讲故事的阿源
  • 推荐

打戏实在是太节制了,2小时的片就打了差不多3场,但打架部分还是挺过瘾的。再除去危险动作、特技表演部分,整部电影现在看下来实在是有些乏味。特别是后来莫名其妙搭上了保护环境、捐助儿童之类的与主线不搭界的台词,就更加无语了:原来大哥这么早就开始传播莫名其妙地正能量了。此外还有比如非洲部落群舞的观光式情节的存在,纯粹是展示异域风情的商业元素,对情节并无太大帮助,使得影片前半部很拖沓。

33分钟前
  • 玉玉的注水阿龙
  • 还行

动作戏精彩,节奏感很好,观赏性十足。这可能是成龙同款动作片中的最佳。

36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大厦上的信仰一跃,当时的成龙已经43岁,无论他有多少花边新闻,我相信当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所有人还是会尊称他一声 大哥

37分钟前
  • 大島
  • 力荐

这部片子我觉得挺好的啊,为啥人们都说不好,囧

41分钟前
  • 澈黑
  • 推荐

先后到达非洲草原 南非 和 荷兰鹿特丹 最后那段从摩天大楼斜坡滑下来太强啦! 据说是向去世的老师致敬!

45分钟前
  • 鱼进锅
  • 推荐

成龙就是能做到你随时调到这部电影都能认真轻松的看下去。别说什么没有突破越来越差的话。即便是新作。也依然无法被很多人赶超。

50分钟前
  • 荒芜
  • 力荐

6/10。重温。爆炸狂陈木胜一开场就设计了陨石碎片爆炸的场景,带着陨石标本在荒漠中驱车的矿工不慎颠簸,整个越野车化为橘红色的蘑菇云,甚至以科学家实验失败造成城市供电短路,工厂爆炸时大批员工逃离和医院车库火花四溅的特效镜头吸引眼球,简直为了爆炸而爆炸,剧情因为场面的花俏包装而脱节得厉害,前期非洲部落风格的送行仪式充满了文明猎奇,后期窄巷飙车、高空坠车和大厦顶端的打斗,又完全是另一种景观、状态和身份悬念。觉得最佳看点是成龙慌乱地穿荷兰鞋和坏人对打,逃跑时不忘回踩对方的脚、用脚尖踢坏人的屁股,掉下接住的白狗舔他的画面也温暖有趣。许多评论都注意到成龙跑上一处建筑物高处、呼喊‘‘我是谁’’的表现香港身份迷茫的片段,最终无路可逃的坏上司和成龙丢掉光盘的举动,也成为身份回归后惩罚殖民罪恶和维护心中正义的情感。

52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看成龙电影真是视觉上的享受。虽然故事依旧简单,但他的动作还是让人目瞪口呆。可能前半段略显乏味,节奏也有些糟糕,但后半段却彻底掰回局势,末尾的高空戏更是着实让人捏了把汗,几个超级危险的高空镜头也是吓了我一大跳;原来《碟中谍3》玩的也是成龙玩剩的,还没人家大胆。终身成就奖,实至名归啊

55分钟前
  • 回忆与否之
  • 推荐

看的美版,前半部份铺垫太长了。和《谍影重重》一个母题,但故事线太简单了,反映了身份焦虑但并未深入探讨。几场打斗戏和追车戏,以及跳楼戏非常精彩!这一点不得不佩服成龙的敬业。

58分钟前
  • mOco
  • 还行

年纪渐长急欲突破,就是从那段时间开始成龙慢慢减少动作戏增加所谓感情戏内涵等等,慢慢地就把自己的特色丢了。 前半小时基本都可以删了。

59分钟前
  • 无趣
  • 还行

那时候超喜欢成龙的电影,虽然在当时电影票价格是蛮贵的,还是上电影院观看呢!

1小时前
  • 美好时光只为你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