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午夜降临前

HD

主演:伊桑·霍克,朱莉·德尔佩,肖姆斯·戴维-菲茨帕特里克,詹妮弗·普里尔,夏洛特·普里尔,仙尼娅·卡洛格罗普卢,沃尔特·拉萨利,亚里安妮·拉贝德,雅尼斯·帕帕多普洛斯,阿赛娜·拉海尔·灿加里,帕诺斯·科罗尼斯,约塔·阿吉罗普卢,约翰·斯洛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希腊语言:英语,希腊语,法语年份:2013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爱在午夜降临前 剧照 NO.1爱在午夜降临前 剧照 NO.2爱在午夜降临前 剧照 NO.3爱在午夜降临前 剧照 NO.4爱在午夜降临前 剧照 NO.5爱在午夜降临前 剧照 NO.6爱在午夜降临前 剧照 NO.13爱在午夜降临前 剧照 NO.14爱在午夜降临前 剧照 NO.15爱在午夜降临前 剧照 NO.16爱在午夜降临前 剧照 NO.17爱在午夜降临前 剧照 NO.18爱在午夜降临前 剧照 NO.19爱在午夜降临前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To passing through.

很喜歡那位老太太的獨白,錄于此:

Well, when I think of Corpileas, what I missed most about him is, the way he used to lie down next to me at night.
Sometimes his arms would stretch along my chest and I could’t move, I even held my breath.
But I felt safe, complete.
And I miss the way he was whistling walking down the street.
And every time I do something I think of what he would say: well it’s cold today, wear a scarf.
But lately, I’ve been forgetting little things, it’s sort of fading... And... I’m starting to forget him. And it’s like...like losing him again.
So sometimes I made myself remember him every detail of his face, the exact color of his eyes, his lips, his teeth; the texture of his skin, his hair. But it was all gone by the time he went.
And sometimes...not always but sometimes, I can actually see him.
It’s as if a cloud moves away and there he is, I could almost touch him. But then, Doria, well, rushes in and he vanishes again.
Well I did this every morning, when the sun was not too bright outside. The sun, somehow makes him vanish.
Yes he appears, he disappears, like...sunrise, or sunset, or anything so ephemeral.
Just like our life, hmm? We appear, and we disappear, and we are so important to some, but we are just... passing through.

...To passing through.

 2 ) 十八年,生活就是不矫情的念想

USC Cinematic School Pre-Screening 05/13/2013 07:00PM映场后的Update


十八年,生活是不矫情的念想

一部原本可能只是略带实验性质的话唠电影系列却一不小心以九年一部的速度来到了18年后的今年。今年圣丹斯电影节后充满期待的五星电影《午夜之前》,在USC的点映看过之后,甚至超越了之前的期待,在这个看似窠臼话唠主题中完美地讲了一个满意可爱的故事。

十八年之后的Jessie和Celine这回来到希腊度过夏天的假期。两人已有了女儿,而Jessie和前妻的儿子都已经14岁。电影开始的长镜头里,身为父亲的Jessie异常窘迫地对在机场要登上回到芝加哥飞机的儿子Hank问这问那,不自然地不像一个四十多岁的父亲。回到车里,他告诉Celine,我觉得身为一个父亲,我没有在他从小长大的一段时间里完完全全地陪着他,他上了高中,上了大学之后就完全离开我了。就这样Jessie和Celine一路开车到了希腊的小镇,开始了他们的夏天之旅。

之所以不再继续讲述剧情,是因为作为这个系列的第三部,《午夜之前》很好地继承了前两部作品的风格,还是一部长镜头接着长镜头,背景配乐简单到极致却又恰到好处,风格不急不缓推进的舒服的话痨片,更多的值得玩味之处在对话和台词。十八年后,Celine由当年的non-for profit的公益工作开始考虑要不要去为政府工作,因为这次可能不一样(This one might be differnet),Jessie离了婚和Celine了女儿却一直觉得没能尽到一个好父亲的责任,没能够多在芝加哥陪陪自己的儿子Hank。这其实倒不见得是“向生活投降”这么简答的结论,而是可能随着年龄增长,他们和我们都学会了以更平和沉稳的态度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情。

比如在餐桌上和希腊有人们的对话的场景非常有趣。小年轻们说“不管怎么说,我们最终都是会break up,结了婚的最后还是会divorce的对吧?”,大家听后很无奈“你们太现实了吧”。Jessie和Celine就讲起了当年的相遇的故事(Celine这个地方的表演非常好玩)。而真正打动人的,是老奶奶讲得最后的故事:“我的丈夫已经去世了。当他还在的时候,睡觉时他总是把胳膊放在我的胸前,有时候我都没法顺利呼吸了,但我感到内心很平静很满足很安全”。他去世了我了之后,我觉得他真的就一点点消失掉了,我努力想要记着她的眼睛的颜色、嘴唇的形状、皮肤的触感,他的一切。但最后还是消失了。但时不时的他又出现在那里。有时候我抬头看天空中的云,突然一片散开了,他的脸出现了,随后又消失了。生活大概也是这个样子,我们一边出现,一边消失。我们对一些人很重要,但我们也匆匆而过(We appear and we disappear, and we're important to some, but we're just passing through)。

影片中的别具慧心的小段子比比皆是,而且这次完全不像前两部的讨论那么拘谨和认真,很值得观众慢慢细想。比如还是聚餐上讨论的中年女子说的小段子:“我的祖母是一个护士,专门在重症昏迷病人恢复醒来后告诉他们,你现在没事儿了,一切都会好的。所有的女患者醒来后第一反应就是问:我的丈夫儿子朋友们都还好么?所有的男患者,所有的,无一例外,问的都是:我的cock还好么?”。

如果说刚开始看这个片子,看到Jessie和Celine在十八年后衰老的样子还不禁有些伤感的话,随着情节对话的展开,观众还是能够慢慢自然接受时间留下的印记而心平气和地和剧中的他们一样接受时间带给他们的平静和淡定。影片结尾更加精妙,冲突大吵之后的两人坐在夜色下海边的桌椅边沮丧地争吵之后,生活变成了原来的样子,依然有趣,依然耐人寻味。

终于,时间最后留下的不再是让我们唏嘘的感慨,而是让我们心平气和坦然生活的动力。

PS:最后,Julie在这部片子里表演的尺度非常大。这片子起码PG13的rating了......(写完了之后几周查了一下,这片子评级居然是Rated R......)









————————————————————————————
圣丹斯电影节之后USC 05/13/2013点映之前的原评论
————————————————————————————


十年一觉扬州梦,说不上矫情的念想

话痨片1995年的《Before Sunrise》(《爱在黎明破晓前》)和2004年的《Before Sunset》(《爱在黄昏日落时》)系列,已经在希腊拍完第三部《Before Midnight》(《爱在午夜降临前》)。预计2013年上映,一个九年再加一个九年。的确至今已是八年。像这种一共两个演员,不停说话撑90分钟的片子,全看编剧的功力。结果前两部片子不少人的评价是“年轻时候看得汗毛都竖起来了......句句台词都让你觉得“我也是这么想”的电影”。这就有点儿像是这么多年来陪着你一起长大的朋友,和你慢慢变老。看着这种电影,听那些台词里面的想法,也是看自己这么些年的变化。1995年《Before Sunrise》上映的时候,Ethan Hawke时年25岁,Julie Delpy那时26岁。2004年的时候,分别是34岁和35岁,到现在43岁和44岁的两位又该说些什么,很是期待。

前两部的电影内容是“偷得浮生半日,换取相知一世”这样的情节,只是面对时间,好像多说什么都未免显得矫情与做作。欢愉短暂,快乐来临之时,你便知道很快消失,于是很努力认真地过着快乐时每一秒。结束之后,或者不再念想,或者偶尔拿出来自己看着笑笑。经年之前的无数美好和痛苦,每每觉得自己好像已经忘了,或者一个梦境,或者一个场景,或者一个声音一种味道,总是各种各样熟悉地提醒自己经历过的不论开心还是难过的一切。

王国维写《人间词话》,高中一年级的时候书店买了一本,书非常薄,小小一本,其中一句印象深刻“最是世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那时只觉优美对仗有意境,多年后再看,却只觉悲凉可惜。杜拉斯写的小说《情人》中的开篇如是写道:“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一位同学语"所有的一切经历都是自己当初选择的结果,无论好坏,无论如何,怎样的结果,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不管生活往下的展开如何,也都是自己的选择,自己都一并承担",这话挺不卑不亢,在时间面前刚刚好,人总是难抵抗生活的不仁慈,结果并非“也只能这样”随波逐流。

《Before Sunrise》片中Julie Delpy印象深刻的一段台词:“你之前提到过以后几年的光景,一对夫妻会开始厌恶对方,对彼此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因此而感到厌烦,我想我会有相反的发展,我对一个人越是了解就越是能真正的去爱他,他会梳某种头发,他会穿哪件T恤,他在某种场合一定会讲的故事,我相信那会是我爱一个人最真实的境界”

十年一觉扬州梦,梦境再美好或者再恐怖,醒了之后,总还是要接着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别说什么这就是真实,我跟你在一起不是为了真实

第一部真实吗?第二部真实吗?

该分就分,不爱就不爱了承认又如何。

出轨也出了,吵架也吵疲了,jesse和所有男人一样觉得自己做的很好了,Celine的一腔愤怒被人当神经病。

美好已经消磨殆尽,两人在一起只是互相忍耐罢了,没错儿这就是结局,但你们也可以选择转身离开,留一个美好的回忆,而不是邋遢的吵个不停。

谢谢晚会儿联系,拍出了这个结局,就是稍微作了点儿,片尾那个貌似美好的段落透着假惺惺。真希望jesse不要跟出来,celine一人坐了整晚。这才是好结局。
> 修改  > 删除 

 4 ) 他们所谈论的,正是我们所困惑的。

这种话痨片的看点到底在哪里呢?我想这部电影最大的价值就是把我们生活中所期待的浪漫以及现在,将来要面对的所有困惑几乎都在电影的谈话中一一呈现,他们所谈论的,正是我们所期待的,他们所谈论的,也正是我们所困惑的。

当然电影终究不会给你一个明确的答案,就像本片结尾那样,你只有自己自己完完整整活过,爱过,期待过,争吵过,困惑过,痛苦过,只有经历这个过程后,你才会明白自己到底想拥有怎样的生活,才能最终与自己的人生和解。

全片由不同的谈话构成,他们究竟在谈论些什么?
我们一段一段来分析。


——机场的谈话

影片开头从杰西和儿子的谈话开始,几句话就清楚交代了杰西和前妻的关系处理的非常不好,儿子根本不想让他去看的独奏会表演,“为什么不让我来”“因为妈妈特别的恨你”包括后面杰西问儿子的“为什么她如此恨我?”儿子却意外表现的很轻松,只是无奈吐槽了一句,我觉得“她对daniel更加咬牙切齿”这句话很清楚的展现出儿子和她母亲的关系并不怎么样,而且这样一来,她母亲似乎是一个歇斯底里不断和男人关系处理的很糟糕的形象简直呼之欲出,变得立体起来。

当然最关键的是那句儿子拍了拍父亲的肩膀,很淡然的说了句:“你别想了,我自己会想办法的。”儿子虽小,却似乎已经长大成人,一个人能够很好的处理自己的生活,以及处理和母亲的关系。但是杰西看到儿子一个人过安检一个人登机的时候心里不免有些心酸,他感觉到自己似乎对儿子关心的太少了,亏欠太多了。他在思考着的今后和儿子多相处的问题(这直接导致了本片最大的戏剧冲突)



——车里的谈话

之后杰西回到了车上,旁边坐着席琳,后面两个可爱的小女儿正在酣然睡大觉,从谈话中我们知道杰西和席琳已经在一起了,并生了两年女儿,不过他们到底有没有结婚,我们并不清楚,(其实两个人没有结婚,只是在巴黎同居,后面影片才揭晓),席琳在观察着两个可爱的女儿,并用手机拍下她们睡觉时可爱的样子。

这些镜头交代了他们现在似乎“幸福”的生活,这时杰西从“孩子手上夺取食物”,他要了一个苹果,(注意这是一个伏笔)。

“ella,这就是你爸爸从你那儿抢食物的证据”,席琳把这个画面用照片拍了下来,这些举止都表现出他们一家人的其乐融融,温馨的气氛,影片的基调一扫刚才机场送行的苦闷,变得浪漫明快起来。之后两人分别谈论了自己的父母,包括那只叫“埃及艳后”小猫的故事,这些对话让我们觉得他们两人似乎已经是老夫老妻,聊一些自己最亲密的家常里短。

接着,杰西很高兴的和席琳分享儿子那句“这是他度过的最棒的一个夏天”,他以为这是父子共度的美好时光才会使儿子觉得是如此完美的夏天,但从席琳口中了解到是因为他儿子遇上了一个女孩,并且接了吻。

这段对话直接表现了席琳和杰西前妻的儿子的关系处理的比较融洽,也引出了刚才杰西在机场思考的一个问题,他觉得应该花多点时间陪陪儿子,他希望席琳一起去芝加哥,但是席琳显然不愿放弃自己现在的生活,和那个非常不错的工作机会,这点燃了他们关系裂痕的导火索,气氛变得尴尬,两个人争执的语调也开始上升,此时刚才的那个苹果起了作用,女儿醒了,问遗址到了没,席琳回答“等我们回来的时候再去看”,此时她用了“我们”,女儿似乎是他们两个关系的润滑剂,女儿接着问“我的苹果呢?”那只被父亲偷吃的苹果一下子把紧张的气氛变的缓和和温馨起来,但关于去芝加哥的问题还没有解决,这个裂痕已经在两个人心中慢慢变大。



——餐厅里的谈话

这是我除结尾外最喜欢的一段。一群人围坐在一起,一边享受着美食,一边惬意而随性的谈论着生活,这才是此类影片的基调啊。导演在这里安排的不同年龄段的情侣,有40(杰西和席琳)有50岁(对性热衷的男人,豁达的女人),70岁(邀请他们来做客的作家,和他好朋友的妻子,这里两个人的关系没有直接点名,可能是soulmate),20岁(通过年轻人用skype联系,然后讨论到虚拟性爱,再到人类和机器的关系,到有趣的小白鼠实验(讽刺享乐主义,娱乐至死的世界)

接着谈话又转到自我独立意识的确立,以及怎么留住男人?(让自己显得比他们愚蠢),这个地方席琳扮演的很多男人喜欢的那种胸大无脑的女人真是活灵活现,笑死了,台词也非常幽默和讽刺,最后引到隐性大男子主义,也就是前面在车里两个人谈论的不愉快的那部分,关于席琳要放弃一个不错的工作计划,放弃一切,去芝加哥帮他一起带那个孩子。

这是第二次把这个问题点出来,看的出来作为一个非常独立的女性,席琳显然对这个非常耿耿于怀,决裂的种子进一步发芽。此时话题被那个豁达的女人打断进而谈到那个关于男子气和女性特质的护士讯问醒来后病人的故事,讽刺男人的第一意识永远是性和自己,而女人则更多的是关注家庭。

接着那个20岁女生所说的关于她奶奶的故事是我喜欢和认同的:“不要在浪漫的爱情上消耗太多,友谊和工作太能带来更多的快乐。”当然这个故事与前面谈到的自我独立相呼应,强调一个人永远不能失去自我,双方都要学会照顾自己,并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这是一种最合适的两性关系。但为什么这样说呢?这直接引到了这个餐厅谈话最重要的一个观点,那个老太太的总结性发言:我们出现,我们又消失,我们对一些人是如此的重要,但最终我们都只是经过。所以人生终究是自己的,要了解别人,要从了解自己开始,要爱别人,也要先从爱自己开始。




——去酒店路上的谈话

席琳忽然意识到他们已经好久没这样好好聊天了,他们一直被家庭琐事缠绕着,困扰着,她进一步强调着女性独立意识的重要,强调女人绝不能被一辈子困在家里,(为最后的爆发做铺垫)杰西通过她祖母的去世,通过他们74年的婚姻,谈到他们两人98岁的未来,这几乎是无法想象,无法忍受的漫长过程,当然也是为最后那封穿越回来的信做铺垫。之后,他们来到了一个1000年的老教堂,这里主要是交代他们两人同居但没有结婚的事实,对他们来说,结婚就像一个童话故事,结婚有什么意义,结婚后就能一定像童话故事里的那样幸福吗?

这段谈话的最后他们来到了海边,在黄昏里坐在一起看太阳一点点慢慢消失,这是全片最美的地方,这里最后他们和解的场景是同一个地方,太阳如同他们的爱那样,不停的遭遇琐碎生活的摧残,“还在,还在,还在···最后··消失了?。”不过就像在餐厅里那位老太太说到那样,日落日升,明天太阳又会重新出现,爱不也是那样吗?




——酒店房间里的谈话

这一段超级真是漫长啊,由于那个电话,所有问题全都摊开来说了,席琳变的前所未有的歇斯底里和偏执,正如她说的那句“女人对永恒的探索,存在于自我牺牲的广袤花园中。”她不愿放弃那些希望,她现在原本属于一个人的生活正完完全全的被家庭吞噬,被家庭腐蚀,她不愿做那个被妥协的人。

而杰西也变得非理性了,那么多年了,到现在才明白自己对孩子的缺失吗?现在提出去芝加哥陪孩子的建议显然是没有必要的,孩子已经大了,而且是个不错的孩子,他有自己的生活,以及处理人生中问题的方法,这样冒然去,不仅丢掉了自己幸苦建立的生活,对于孩子来说搞不好也是一种额外的负担。

两个人开始不停的翻老账,纠缠那些已经毫无意义的外遇,揭开不曾和对方说过的被家庭生活折磨的困苦。但最后杰西的那段话还是让我感动的,“我把整个人生都交给了你,我接受了你的全部,疯子的一面和光芒四射的一面,我会对你,对女儿,对我们共同创造的生活,负责到底。这一切都是因为,“我爱你。”



——午夜降临前的那段谈话

这一段真是神来之笔,有趣,浪漫而又温暖。直接把本片或者是整个三部曲拔高了一个层次。一切回到了原点,回到了最初他们相遇的那个1994年夏天,席琳遇见了那个会一路保护她,去亲近,陪伴她,努力逗她笑,忍受她那些脾气的人。那封信最让我感动的部分是当40岁的席琳失落,无奈的坐在那里,认为现在的自己糟糕透了的时候,却有个人对她说“席琳,我现在,再回头看,你正迈入人生最美好的年华,中间这些年,只不过比你12岁时略艰难些。”这一段是多么温暖和善意的鼓励啊。

兜兜转转,当他们经历过那么多后,才发现午夜之前陪伴着自己,坐在身边的依旧是那个人,
或许到这个时候,他们才会明白——生活就是这样,虽然有那么多不完美,但它真实。正因为这些争吵,这些自己曾以为的迈不过去的坎,这些最后的和解,才构成了他们真真切切要面对的有血有肉的生活。

或许此刻他们才懂得,


年轻时的浪漫最终还是会落到那些需要一起陪伴与相守的柴米油盐中。





”你觉得,那个直到80岁还念叨的那晚,会是今夜吗?“

”这个么,我们要迎接的必然是美妙的一夜。“

这个夜晚,也会属于看完电影,散落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你。

 5 ) 一部只有2个人的话唠电影,这就是爱情吧。

    《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日落黄昏时》、《爱在午夜降临前》。这一系列三部我是一口气看完的。这三部电影的导演和两位主演,每隔九年聚在一起拍一部,想想就已经是件非常难得的事情了。你眼睁睁的看这对人物从花样少年逐步过度到中年,听着他们在每部剧里大量的“唠叨",有浪漫、有遗恨、有错过、有埋怨,就是活生生的生活啊!
     
    《爱在黎明破晓前》,两个少年相遇,浪漫而又激情,一天的时间之后必须各奔东西,分手不忍不舍,相约再见,没有电话没有联络方式,就是对缘分任性的期待吧。仿佛看到自己曾经青春,曾经的错过。因为青春,就可以任性。
    《爱在日落黄昏时》,当然,九年前的相约没有意外的错失了,男子已经成家立业,成为作家,幷把九年前的相遇写进小说。再次来到相遇的城市签售,女子慕名而来,就这么再次相遇了。又是一天的时间,男子要决定是回到没有灵魂的家中呢还是和尚在单身的女子说走就走呢?这样的选择相信很多人都面临过,是否结束死水一样的生活重新开始面对未知的结局?
   《爱在午夜降临前》,九年前的男人选择不再错过缘分,如今生活圆满,有爱情有子女,生活就这样又继续了。日复一日,有矛盾有争吵有各种生活中的琐事。和每个人的生活一样啊,你会在生活中一直找到激情、爱情、亲情吗?
      看着我的叙述,会觉得好无聊的电影啊!是的,就是这样没有任何感官精神刺激,时间就在男女主无休止的对话中过去,悄悄的触动到你心底。非常期待再来下一个九年,经历相遇、错过、重逢,从激情到平淡,下一步导演还会安排出怎样的爱情?如果拍续集我肯定会看。人生短暂,珍惜当下。

 6 ) 太阳照常升起

好久好久一段时间,我记不清楚这几部电影的名字,我完全没有把名字和电影的故事情节联系在一起,总觉得好像就是这几个关键词,before, after, sunrise, sunset的排列组合。直到第三部曲Before Midnight出来之后,我才在脑子里把三部的片名过了一遍,其实不管是日出日落或者午夜,套用本剧中有流行潜质的台词“We appear and we disappear, and we're so important to some, but we're just passing through", 太阳依然会照常升起的吧。

谈到这三部曲,从1995年的《日出》中两人二十多岁在维也纳的初次邂逅,到2004年的《日落》中两人时隔九年的第二次巴黎见面,再到2013年的《午夜》两人终于跨越芝加哥和巴黎的距离成为家人之后的希腊之旅,人们一次次地讨论“时间”对于这个故事,这段关系,这两个角色,这三个主创人员,甚至于我们的意义。1995年,当20几岁的Ethan Hawke和Julie Delpy在拍《日出》这个故事时,他们没有想到电影里创作出来的Jesse和Celine会一直伴随着他们,他们没有想过一部小成本的独立电影会有续集,他们和我们一样,想探寻Jesse和Celine在九年后,十八年后的生活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Ethan Hawke说过,“这个电影里的主角并不是我或者Julie,而是时间”【"The star of the film is not Julie or me, but Father Time himself."】

这次的故事发生在希腊,也是跟时间有关。导演在一次访谈中提到,希腊大概是最适合谈论时间这个话题的。它是一个时间仿佛停滞的地方,走过那些小道,拜访那些神庙,那些先哲们一次又一次追问的问题被没有因为Facebook,Skype,Apple,Google这些英文单词的出现而有了答案。一方面,Jesse和Celine遇到的问题大概是很多couple都会经历的,说了一万遍的“相爱容易相处难”或者“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故事;另一方面,当我们在谈论到自己的感情经历时,总觉得自己的故事是最特别的,是活生生发生在当下的,其间的欲言又止挣扎困惑纠缠妥协是别人无法感同身受的。一新一旧的冲突作为背景,九年又九年,欢迎你,来到了2013年“Happy Ever After"之后的希腊午夜。

我强烈的感觉到我对第二部Before Sunset的感情要远远大于Midnight,大概不是电影的问题,而是看电影的人的问题。在三个故事里面,大概《Before Sunset》的感情逻辑是最讨巧的.不同于《日出》里二十几岁可以随时说走就走的年纪在欧洲游荡,邂逅,许下浪漫约定的故事,《日落》里变成了人到三十重新遇见彼此发现维系两人的心火依旧摇曳,可以感叹“原来你也在这里”,但实际上发现两人的生活已在完全不同的轨道,不是可以一张票就“踏上你的客船”的年纪。那种惺惺相惜,欲言又止,想转身又忍不住回头的微妙的距离感在我们的想象中被最大程度的浪漫化。《Before Sunset》曾被某杂志选为最浪漫的爱情电影之一,Ethan Hawke打趣地说,“整个电影里我和Julie连亲吻都没有,怎么会是最浪漫的电影呢?”当两个人用虚拟语气谈论如果当初我们怎么样,那么现在我们会怎么样,然后可以尽情想象如果我们真的在一起会怎么样,于是可以唱歌给你听,想把这几年的故事都唱给你听。飞机都可以延误,他真的会为她停留吗?

当文艺青年终于走入了文艺中年的时候,有两个可爱的7岁的双胞胎女儿,和一个上一段婚姻中的14岁的儿子,美国男人和法国女人人到四十的故事会是什么样子的呢?“We‘re just being brutally honest." 这是主创人员在这部片子里的态度 - 探讨的还是一段亲密关系,但用的是一种近乎残酷的坦诚的叙述方式。不同于之前两部呈现的两个人浪漫文艺的对话方式,这部电影里最出彩的要属两人在酒店里的争吵。希腊,夏日,日落,红酒,良辰美景之夜,却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火星和金星的对话。Jesse日渐感到自己因为婚姻的失败而缺失儿子的成长,他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和儿子在一起,而这就意味着Celine可能要离开巴黎,她不希望自己完全被家庭所捆绑。她羡慕Jesse可以每天有自由的时间创作,和人交流,而自己却要照顾家庭而渐渐放弃了自己唱歌写歌的爱好。Jesse说”写作不是我的爱好,而是我的工作。如果你把对我不满发泄的这些时间经历花一点点到你的业余爱好上,你会写出很不错的音乐。”他们没有办法停止争吵,每一句话都危机重重,会引爆他们关系里各种危机。他们争吵的桥段在全世界各地都在发生,对抱有幻想的年轻观众来说,可能是有点残酷,每个人不是彼此的soul mate吗?两个人不是花了十八年的时间终于在一起了吗?然后呢?

三位主创不止一次谈到这个系列对他们个人的意义,这不是他们的自传电影,但却是一个unique personal project, 每个时段的故事都是他们自己的感悟。Ethan经历了婚变,Julie也成为了母亲,因为他们台词写得太真实,演技太逼真,你完全感觉不到你是在看一部电影。如果两个人在一起足够久,再相爱的couple一定也会有电影里的时刻,如果他们还是愿意在一起,他们也会在硝烟之后继续妥协,磨合,接纳并不完美的自己和对方。

人们其实一直都在问同样的问题。在第二部电影出来的时候,因为开放式的结局给了人们无限想象,2004年,他们问导演,请问会有续集吗?他们到底会不会在一起呢?导演说不知道。到了2013年,电影节的记者们依然在问,这是日出日落系列的最后一部吗?如果真的还会有续集,那么还能起个什么名字呢?Before Breakfast? 最经典的一个回答是,大概等到Jesse和Celine 80多岁时,他们会拍一个喜剧版的Amour。可是那个时候,他们还是可以一直不停地说满一个半小时吗?

——————我是话痨的分割线——————————————

我想用Ethan和Julie在采访中各自说的一段话来结束这篇漫长的抒情。

Ethan:
We wanted it to be as messy and complicated as possible, and to have no definitive good guy or bad guy. People love this idea that if it's not perfect, it must be wrong, and I think what the movie is trying to drive at is that there is no perfect. This is true love. And true love is messy and sloppy.
(翻译:我们想尽可能地把这个故事变得凌乱和复杂,人物并非是绝对的好人或者坏人。人们喜欢认为如果一个事情不是完美的,那么它一定是错的。我觉得这部电影想要传达的是根本就没有什么完美可言。这是真实的爱情。真实的爱情是messy和sloppy的。)

Julie:
One of the unique things about this series is that the characters have aged in real time, meaning we've all aged with them...
Because men stay little boys. [Laughs.] I think a lot of men stay younger. I notice that. They have a littleboy quality. I don’t know what it is. I have a little-girl quality too. But as a woman, I think, if you want to achieve something with your life, you really have to be a very strong person. I talk about it in the film. It’s hard for men, too. It’s hard to achieve anything that you are proud of in this life. But as a woman, to fight to get to where I am and to keep your integrity, it’s just very, very hard work. You have to be tough. And have tough skin.
(这个系列很特别的一个地方在于人物是在真实的时间里老去的,意思是说我们是和他们一起老去的。
因为男人就还是像小孩一样。【笑】我觉得很多男人看上去年轻。我注意到这个。他们有一些小男孩的特质。我也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我也有小女孩的特质。但是作为一个女性,我觉得,如果你想在你人生有所作为,你真的必须成为一个很强大的人。我在电影里也谈到这点。这个对男人来说也同样是很困难的。想要在现世做出点什么让你自己骄傲的事情,是非常不容易的。但作为一个女性,通过打拼到我现在的位置而同时忠于自己的内心,是很难很难的事情。你必须要坚强而刀枪不入。)

 短评

虽然之前的争吵真实得让人糟心,但结尾逐渐拉远的镜头仍让人感动。前两部的浪漫与激情都变成了书里的故事,这一部则完全生活下来。各种鸡毛蒜皮的琐事只是一个假设,关于如何让爱延续一生。生活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矛盾,人也会变老(比如半裸的朱莉·德尔佩却很难让你觉得性感)问题是我们如何挨过去。

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真好,你还能让我一次又一次的爱上。

11分钟前
  • 蜉蝣
  • 推荐

只有我关注引发吵架的生活问题其实一个都没解决吗?

13分钟前
  • 漫步的Alice
  • 还行

黎明和黄昏后最自然最真实的承接。年轻时对爱情,社会以及人生的观点和展望被中年后那些围绕着家庭,婚姻以及职业展开的争吵和不满所替代。即便如此,依旧是妙语连珠,吐不完的激情和浪漫。若不是当初的深情,怎会有今夜的碰撞?片尾那封来自未来的信设计得太美妙了。让我们9年后再相见吧。

17分钟前
  • icebloom
  • 力荐

作为Before的系列路,我终于在中年危机这里转了粉。Sunrise太甜,Sunset偏酸,只有Midnight酸甜苦辣都入了味。数度被台词戳中,我不得不一再提醒自己:那些只是台词,它们不是真的。

18分钟前
  • Obtson
  • 推荐

"We appear and we disappear, and we're important to some, but we're just passing through. "

23分钟前
  • deb
  • 力荐

所以说想要长久地在一起,必须是有一方一直不厌烦地陪着做戏。

26分钟前
  • 奶奶的熊
  • 推荐

十八年后他们变成了相遇那天火车上喋喋不休争吵摔门的德国夫妇

28分钟前
  • 小捌
  • 力荐

“我虽努力,却难于去亲近自己心爱的人”经历了平淡、争吵、否定、相濡以沫所有最真实的感情状态,18年过后,最难的是仍对彼此保有激情。上一次看到这么纯粹的爱情电影,还是九年前。伊桑朱莉理查请你们9年后准时回来,哪怕拍不动了、聊不起了、原地静坐90分钟,也好啊。期待2022年的第四部。

31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浪漫是浪漫,生活是生活。爱 是爱。这是三件事。它们相互不矛盾,不对立,它们只是,很难统筹兼得。(看到有恋人在我这条微薄里留言给另一半:“想在你拥有我的日子里,给你一个三者并包的人生。”默默地说,祝福你们!)

34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他们的爱情一直让我想到哈利对莎莉最后的表白,“如果你知道自己想和谁一起度过余生,你会希望余生开始得越早越好。”十八年,从相遇相爱到这一部中被生活历练过的爱,柴米油盐和时间没有磨平爱情,反而让爱变成了一种习惯,太了解彼此,于是越来越难戒掉。期待九年后的续集了!★★★★★

3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能让所有投入的心血精力时间感情不白费功夫,除了宽容忍让,就是彼此的幽默和释怀,纯粹的完全真实的百分之百的爱情无法存活,请接受对方的缺点和过错,忽略皱纹和唠叨;幻想和另一个谁会有更好结局,至多让你有勇气谈论“爱”,这是奢侈的虚伪的笨拙的;请接受眼前现状吧。

4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为了看第三部,特意重温了前两部。还把《恋人絮语》找出来读了下。期待第四部Before Death(爱在棺材盒盖时)……

44分钟前
  • 远子
  • 力荐

为什么要结婚为什么要生小孩为什么要毁掉自己的生活

45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真实的不像话。换在9年前,我会看不下去两人婚后的絮絮叨叨、不断地吵架及和好,放到现在,却“心有戚戚焉”。互相折磨、互相伤害、互相妥协、并肩前行。爱人只不过是“经过”了你生命的那个人,而这份“经过”也请好好珍惜。

46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力荐

第一部时还愿意有更多的转换场景,更多的配乐,更多的更像电影的呈现方式。到此时,电影本身就是生活本身。这是导演的野心,也是自信。交谈、争吵与和好,争论与妥协。其实,他们还是18年前那一对年轻的男女。抓住人心的不是电影,永远都是生活本身。

51分钟前
  • frozenmoon
  • 力荐

第三部反而代入感特别强了,感觉在女主身上看到几十年后那个依然很作的自己,人愿意来哄你就已经很好了,女文青这脾气啊,真是不适合生活的典型,做不到三从四德逆来顺受,给一点爱就受宠若惊,完全以男方为中心就不是贤良淑德了么,反正我也做不到。再过56年我也还是现在这个挑剔,别扭的脾气。

55分钟前
  • 了不起的花轮君
  • 力荐

“他们竟然____了”模式开启。从爱情的偶然到爱情的实然,浪漫也终于被相处的实用性取代。“就像日出日落,我们出现,我们消失,可最终只是经过。”那些琐碎的争吵怨念放在时间的河里似乎也就不算什么了。他最后向她朗读了一封40年后的来信——原来前18年还只是序曲,我流泪了...

6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飞一般的超越,硬生生的被朱莉的嘴炮给弄哭了。。那些随口就能背诵莎士比亚台词的人们是多么的可恶啊!那些吃个下午茶都在谈哲学谈人生的人们是多么可憎啊!那些连夫妻吵架都引经据典的男女是多么可怕啊!对彼此来说我们多么重要,可最终还是过客,我失去你,不是以死亡为界,而是再一次。。再一次。。

1小时前
  • 张熊熊
  • 力荐

结婚快10年互相之间还有这么多话可讲,还有性生活,这他妈不是真爱是什么?

1小时前
  • 石墙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