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袈裟

HD中字

主演:徐向东,于荣光,俞大陆,林秋萍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粤语年份:1985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木棉袈裟 剧照 NO.1木棉袈裟 剧照 NO.2木棉袈裟 剧照 NO.3木棉袈裟 剧照 NO.4木棉袈裟 剧照 NO.5木棉袈裟 剧照 NO.6木棉袈裟 剧照 NO.13木棉袈裟 剧照 NO.14木棉袈裟 剧照 NO.15木棉袈裟 剧照 NO.16木棉袈裟 剧照 NO.17木棉袈裟 剧照 NO.18木棉袈裟 剧照 NO.19木棉袈裟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木棉袈裟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时为明朝末年,奸佞当道,世间离乱。强梁啸聚的锦衣卫雄霸一时,无奈江湖上少林中人扶危济贫,匡扶正义,令锦衣卫头目王澄(俞大陆 饰)恨之入骨。为此,他想出一条毒计,命得力手下祁天远(于荣光 饰)化名金光寺僧人了空,伺机潜入少林,图谋成为主持以号令天下。少林弟子惠能(徐向东 饰)得悉王澄阴谋,星夜赶回少林,途中在草原帮助少女林英(林秋萍 饰)一家勇拦惊马。与此同时,王澄率锦衣卫进入少林,逼迫住持圆慧让位祁天远。祁与圆慧比武,暗下毒手。关键时刻惠能及时赶到,并从住持手中得到象征少林正法的木棉袈裟。为有朝一日复兴少林,惠能保护袈裟遁走,而祁等紧追不舍。张艺谋和他的“影”星之金币续集奇迹缔造者第三季超能追爱记迷雾2017麻辣女孩幕布背后鬣狗式生存灵触哥斯拉之龙战四海97分钟佩剑将军我心荡漾闻香识爱奔腾岁月武动乾坤遥不可及女老板蓝色任务谍血黄埔滩国语版食人帝国乖乖龙滴咚德古拉之夜昭和64年银箫月剑翠玉狮木乃伊(国语版)天国车站1984命悬一线的浪漫蓝色长袍心理追凶 第三季神勇双响炮末世孤行宇宙怪兽加美拉燧石行动第一季超人前传第五季两傻大战科学怪人走过冬季冰上狂欢风味原产地·湖北双面贤妻:毒杀姻亲14年束手就擒吧!韩队长娜姐背后的男人姐妹狂欢行90后青年无望的人们

 长篇影评

 1 ) 一领袈裟,一点心思

电影频道又播《木棉袈裟》了! 上世纪八十年的片子,算得上久远。当年亮眼的动作设计现今已然落后,看起来总惹人发笑,倒是其中的爱情成分颇值得咀嚼。 虽说爱情是永恒的主题,但那个年代,电影里的爱情通常是适可而止的点缀,主人公往往胸怀家国天下,至于儿女情长什么的,都要抛开。 慧能就是这样的主角,何况片中他还是个和尚,严守戒律的那种。 伪装身份,化名丁默的慧能第一次以和尚面目出现,面对林樱的质问,他说:“你对我好,难道我会不明白吗?……林姑娘,现在朝廷腐败,很多人受苦,你是不是应该把儿女私情放下,为百姓多做点事情……” “丁大哥……”林樱眼角含泪,几乎抢上慧能面前。 慧能慌忙退却半步:“贫僧慧能。” 当年的男主角都透着渣男气质!!! 插曲适时响起: “难说我无情 难怪你伤心 难得三生有幸 难忘一往情深 ……” 林樱放不下,跟着慧能回到少林寺,对战反派祁天远。打斗中慧能误以为林樱死于祁天远之手,神色大变,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原来,他也放不下…… 最终,两人合力诛杀祁天远,为民除害,化却了少林劫难。 赢了么?林樱有些茫然。 众僧推慧能为方丈,接任大典上,慧能受持木棉袈裟。 袈裟上身,却看到站在殿前的林樱。 眼前有知己红颜,门外是红尘十丈。 那一刻,慧能心中也有摇摆吧! 不如褪却袈裟…… 不,不能!就像他之前说过的“把儿女私情放下”。 狠心转身,拜伏佛前。 众人跪倒,唯有林樱伫立不动。 一双泪目盯住慧能,这一刻,只觉得心灰意冷。 原来输了。走吧! 插曲再次响起: “不断须断该断 不尽须尽该尽 不了须了该了 不分须分该分 ……” 慧能起身,转过头,不见了林樱踪影…… 影片到此结束,余韵悠长。 从前懵懂,不满意这结尾,出家人就要六根清净、不近女色,慧能眼里的急切破坏了“高僧”的完美。 如今看来,当真别有一番况味…… 只怕日后岁月悠长,慧能诵经念佛,行香打坐,为的不是修行,是管住自己的心思……

 2 ) 出家人

当年看这个电影,最深的印象是方丈为了让僧众活命而自杀。而又有各种徒弟,师弟,前赴后继的葬身火海。那个火和尚从烈焰中抗出另一个火和尚,出来二人瞬间坐化的镜头,至今都影响着我对佛教的看法。现在回想,惊异于当时全靠人工在火中走的特技演员的勇气和胆量。当今的佛教已不是过去的那般纯粹,尤其网络化的时代,少林寺更是屡遭诟病。

装成出家人的骗子多如牛毛,正宫政令的寺庙和尚骂人打架。更多的其实是大部分的出家人没有文化,知识和涵养低于普通人,宗教又怎么能让人信服呢?反倒是这个电影里的和尚更加的理想化纯粹化,如果一个大字不识的和尚能有这样赴汤蹈火的豪情,我肯定会尊他是个大师。因为一百个凡人也不能在火中行走,出来却为了坐化。

 3 ) 从《木棉袈裟》到《大话西游》的爱情嬗变

人有七情六欲——即使和尚也难免。因此,在许多电影中,爱情粉墨登场,或闪亮,或黯淡,却总会撩动人的心弦——即使以出家人为主角的电影,也不例外。
《木棉袈裟》是老片了,23年前的1984年上映的。当年的首映我是没看的,但此后,应该是通过其他渠道看过这片子的。也因此,片头曲中的“袈裟木棉做”一句,至今依然能哼唱两句,对其中的拳打脚踢也有印象。小孩嘛,看的就是个热闹。
昨晚,电影频道又放映了这部老片。我是半中间打开电视的,只看了末尾半小时的。刚好看到主角慧能和尚与女主角林姑娘的一段感情戏。
林姑娘发现慧能是和尚后,十分震惊和失落:她早已对慧能暗生情愫,而出家人的感情是不会有结果的。
慧能倒也想得开,说是国家动乱,奸臣当道,“林姑娘也应放下儿女私情”,共赴国难。当林姑娘跨前一步,动情地叫了一声:“丁大哥(应是慧能隐姓埋名时用的姓。)!”时,慧能双手合十:“贫僧慧能。”
再多的情愫,再乱的情丝,都只能挥剑斩断了。两人无语。片里响起插曲《何必当初相识》:“何必当初相识,你我原本是路人。不断须断该断,不尽须尽该尽,不了须了该了,不分须分该分……”
既“须”,还“应”,不舍、无奈、毅然……种种复杂感情都揉在歌里了。
之后,林姑娘当然是放下儿女私情,和慧能并肩战斗,杀了奸贼祁天远,夺回木棉袈裟。在接任少林方丈的典礼上,将要披上木棉袈裟时,慧能回了下头,看了一眼站在门边的林姑娘,还是毅然转身,披上了木棉袈裟。在场观礼的所有人都随着慧能跪下了,唯有林姑娘站着。站了一会儿,黯然转身走了。慧能起身时,目光在人群里搜寻着林姑娘,却哪里还有伊人的芳踪?!
片子到这里就完了。林姑娘最后的结局没有再赘述了。按照人物性格来推测,应该是回去做个侠女,放下儿女私情,为国为民,保家卫国。而慧能,也肯定是做个好方丈,把少林寺管得好好的。只是偶然在静夜时,会想起当年的林姑娘吧。
这是20世纪80年代的片子,片中的爱情,自然也带着1980年代的痕迹。所谓“儿女私情”,是次要的;家国大义,才是铁肩要担负的。这,姑且称为古典主义的爱情吧。
接下来,说说《大话西游》。
看过《木棉袈裟》的网友可能不多,所以在情节上,我多说了几句。《大话西游》我就不饶舌了。只说两处。一是至尊宝戴上金箍的一场。一是最后孙悟空看着城楼上的一对情侣,说了句“香蕉拔蜡”,拿着金箍棒,转身奔赴茫茫前尘。
戴上金箍,意味着从此放下儿女私情,一心向佛。至尊宝在这里,同样是“不断须断该断,不尽须尽该尽,不了须了该了,不分须分该分”。和慧能的心路历程极为相似。都有“大事业”和“小感情”的挣扎。
不同的在结尾。城楼上的情侣,女的该是至尊宝曾经的最爱。她最后应该“从此过上幸福的日子”吧。虽然没有“踏着七彩云霞”来迎娶的盛况,但该是另一种俗世烟尘中的幸福。惘然的是孙悟空,能怀念的,只有留在心上的一滴泪。
这后一段感情,我姑且称之为“后现代主义的爱情”。同古典主义的爱情一样,依然有“儿女私情”和“大事业”的对立;而好男儿的选择,也没什么不同,依然是“铁肩担道义”。不同的,是女性的选择——一份俗世的烟火幸福,应该不过分吧。
附上《木棉袈裟》的插曲《何必当初相识》:
白桦/词 顾嘉辉/曲
徐小明/演唱

难说我无情
难怪你伤心
难得三生有幸
难忘一往情深
心中有谁同行
相依相知相亲
何必当初相识
你我原本是路人
不断须断该断
不尽须尽该尽
不了须了该了
不分须分该分
茫茫天涯路
处处是浮云
只因辛劳伴往
你何苦枉自痴情
贻误锦绣前程

 4 ) 木棉袈裟

一开始觉得这一对真是我心中的意难平,偏偏这么合适,却无法在一起。 后来才明白这也是慧能的无能和懦弱,佛家以慈悲为怀,主持并不是非他当不可,少林寺有这么多的人才。而佛家的慈悲是能救一个人就救一个人。是要知恩图报,樱子家因为救他已经家破人亡。这不是儿女情长与天下大任的取舍,而是慧能的逃避和虚荣,如果慧能是一个扫地僧遇到樱子,他会不会还俗!如果樱子家没有救他,他还当什么主持! 说起祁天远和他的手下。只可说人不可以总是想着靠别人,做人要自强!你想沾着他的光享受荣华富贵,殊不知他在遇难之时,你也只是个垫背的。 在乱世之时,受苦的永远是平民百姓。 最后说一些小细节,每每出现一个人旁边都会有这个人的姓名出现,与后来的姓名和剧中姓名同时出现,到现在慢慢的只出现在预告片中,这应该也是经历了一个过程吧。 还有就是配音问题,很明显是配音了的,当字幕和声音是启程时,演员的口型却是出发。

还有一点错误,当演员口型和声音是慧慈时,字幕却是慧能。

最后的最后我想说,也许一切的一切都是慧能招致的,正如王澄所说“最近有许多反对我们锦衣卫的人都打着少林寺的旗号”(大致意思),而慧能也是赶回来告知王澄要加害少林寺的…

 5 ) 待我一袭袈裟,许你相思放下——武侠电影《木棉袈裟》中的千古之谜


1. 待我一袭袈裟,许你相思放下
《木棉袈裟》是儿时看过的一部电影,由香港导演徐小明导演,徐向东、于荣光、林秋萍主演。徐小明自不必说,是香港一位全能影人,80年代的《霍元甲》、《陈真》、《霍东阁》均为他指导拍摄,《木棉袈裟》算是他电影的代表作。剧中少林弟子惠能的扮演者徐向东,算是武术界学历最高的一位“大侠”,差点就读到哲学博士,如果不是因为一心求学放弃成为功夫明星的机会,他的星途应该不会比李连杰差多少。徐向东的鹰爪拳功夫独树一帜,拳脚刀枪无一不精,拍摄《木棉袈裟》时徐向东正在备战高考,也没什么表演经验,于是他请教同剧组的于荣光,于荣光教他京剧表演,他教于荣光拳脚功夫,结果电影大获成功,奠定了反面角色祁天远扮演者于荣光日后飞黄腾达的基础,而徐向东一心要改革中国武术,考上大学后拒绝徐小明再次邀请后变得寂寂无名。片中很出彩的女主角林英姑娘,她的扮演者是林秋萍,6次获全国武术比赛女子太极拳冠军,素有“太极之花”的美称,同样倾心于武术专业,影视作品也非常少。
论动作精彩程度《木棉袈裟》不输同时代李连杰的《少林寺》,就连情节也有很多相似。故事同样发生在少林寺,同样是少林武僧行侠仗义,同样是最后男主角放弃倾心红颜而皈依佛门……
《木棉袈裟》讲述的是明朝末年,奸臣当道,只有少林寺扶危济困,维护正义。少林寺的举动引起了锦衣卫头目不满,便派出曾是武当弟子的得力干将祁天远,化名金光寺了空和尚挑战少林寺,妄图力挫众僧当上住持以号令群雄。锦衣卫围攻少林,祁天远用卑鄙手段暗算住持圆慧得逞,关键时刻少林弟子惠能赶到,与众师弟合力保护住持临终交予的木棉袈裟,远遁江湖。

木棉袈裟象征少林正法,没有木棉袈裟,祁天远的住持名不正、言不顺,所以他一路追杀惠能等人。身负重伤的惠能被有一面之缘的少女林英一家救下,林姑娘对慧能暗生情愫,林父也写书信给边关的正义之师救援少林寺。祁天远追踪而至,因为发现惠能,连累林家伤亡惨重。惠能与林英逃到武当山,武当玄玑真人为清理武当逆徒祁天远,破除门户之见传授少林弟子惠能武当功法。林姑娘发现惠能并非他心中的“丁大哥”而是少林弟子时,十分失落,但仍放下儿女私情,和慧能并肩做战,合力击杀奸贼祁天远,夺回木棉袈裟。在接任少林住持的典礼上,慧能回望了一眼站在门外的林姑娘后,仍毅然转身,披上了木棉袈裟。惠能终究没能接受对他一往情深的林英,而是披上木棉袈裟皈依佛门,让林姑娘一怀相思无处安放……

正如片中插曲《何必当初相识》所描述的一样(导演徐小明演唱):
难说我无情,
难怪你伤心,
难得三生有幸,
难忘一往情深,
轻舟流水同行,
相依相忠相亲,
何必当初相识,
你我原本是路人,
不断须断该断,
不尽须尽该尽,
不了须了该了,
不分须分该分,
茫茫天涯路,
处处是浮云,
只因辛劳伴往,
你何苦枉自痴情,
贻误锦绣前程
……
明轩非常欣赏香港编剧的一点是,既不会因循守旧、照搬历史、毫无新意,也不会空穴来风、胡编乱造、雷人不倦。《木棉袈裟》的故事是虚构的,虽然明代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但并非就没有历史依据可循,关于木棉袈裟,从古至今都流传着一个“衣钵之争”的传说,与电影《木棉袈裟》遥相呼应。

2.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禅自拈花一笑来,灵山花蕊满灵台”,或许大家都听过“拈花一笑”的典故,在灵山佛会上,佛教教主释迦牟尼拈花不语,迦叶尊者破颜一笑,从而得到了教主的赏识,并把金缕袈裟作为证物传给迦叶尊者,这件袈裟就是为后代佛门弟子顶礼膜拜的禅宗信衣——木棉袈裟。传说此袈裟为中天布所制,梵语叫做婆罗那,水火难破,刀枪不入,是佛教顶级法宝。
木棉袈裟传到菩提达摩,已经是第28代了,印度本土佛教日渐衰微,传人难觅。于是,在南北朝的时候,达摩尊师之命托衣钵,航海东来,“一苇渡江”来到了河南嵩山少林寺,成为中土第一代禅宗祖师,即达摩老祖。

达摩到少林寺后面壁九年终于等到一位叫神光的僧人,神光“立雪断臂”舍身求法感动了达摩,遂收他为徒,赐名慧可,并将木棉袈裟作为传法的凭证赐给了他。禅宗从少林寺传法授衣开始,因此,少林寺一直被尊为禅宗祖庭。慧可单臂传法,名声大振,后被禅宗尊为二祖。传至三祖僧璨,禅法畅行于世,成为汉传佛教中最具中国特色的宗派之一。到禅宗四祖道信的时代,禅宗终于得了到统治者的认可,也有了广泛的信众基础,伴随禅宗的影响日渐深远,木棉袈裟的价值也与日俱增,成为禅宗的一件至高无上的圣物,唯有得到它才算禅宗的正宗传人。唐代,弘忍禅师接受衣钵成了中土禅宗的五祖,开法于黄梅东山,门下弟子达千人之众,所以其禅法又称“东山法门”,弘忍禅师又称“黄梅五祖”。
弘忍年老力衰,要在十大弟子中选择一人成为禅宗的传人,便召集十大弟子,令弟子们各书一偈语,以此来选择衣钵传人。其他九人都推崇神秀,于是神秀作一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弘忍看后唤神秀说:“你的见解只到门前,还没入门。”就在此时,厨房里一位舂米的行者名叫惠能听说了此事(深藏不露如少林扫地僧),惠能虽不识字,但常听弘忍法师讲经,聪慧过人,他见神秀做不出新偈来,便请识字的师兄录下他的一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惠能俗姓卢,22岁时来到黄梅双峰山,弘忍禅师问他从哪里来的,他说从新州来,弘忍说新州是猲獠之邦,也要学佛吗?惠能说:“人有南北之分,佛也有南北之分吗?”(呵呵,确定不是一代宗师叶问?)弘忍禅师见他的悟性如此之高,便将他留下,在寺内舂米。
弘忍没想到来自“猲獠之邦”舂米的惠能会写出这样的偈语,心下大喜。惠能这个偈语很契合禅宗的顿悟的理念,是一种出世的态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用五祖的话说就是惠能已经入门了。弘忍大师忍不住去看了一眼舂米的惠能,临走时用手杖敲打了舂米用的石臼三下便走开了(有没有想起了孙悟空学艺?)。聪颖的惠能自然悟出其中玄机,当晚三更,便如约而至。在五祖禅房里,弘忍向他讲授《金刚经》,并秘密将木棉袈裟传授给了他,最后说道:“昔达摩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

惠能得法后,带着木棉袈裟当夜就逃走了,过长江,到九江驿,然后直回岭南。惠能悄然离去后,弘忍才宣布此事并说“此间无佛法。佛法已向南去也”,门下弟子一片哗然。后弘忍大师又说“大法已行。吾当逝矣”,遂圆寂。僧众公认的接班人神秀听说木棉袈裟竟然传给了一个大字不识、尚未剃度的俗家弟子,立即派人追赶,要夺回木棉袈裟。
追夺袈裟者之中有一位法号惠明,身强体壮且有一身过人武艺,他本姓陈,出家前曾为四品将军(算是《木棉袈裟》祁天远原型),他第一个在大庾岭追上了惠能,持刀欲夺木棉袈裟。
当时惠能将木棉袈裟置于路边草从,让惠明自己取。惠明走进草丛弯腰去拾袈裟,然而他用尽全力,袈裟纹丝未动,根本拿不起来,据说是因为木棉袈裟有天龙八部护持,不是凡力所能夺取的。惠能道:“佛祖灵山拈花之时,迦叶尊者可曾持刀?不悟空明之境,纵有万钧之力,又怎能于空中取物?”
惠明不知所措,表示“远来求法,不要其衣”。惠能便为惠明说法:“不思善,不思恶,正与幺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大意是:请将来时心中诸缘屏息。暂莫思善思恶,应先明了此世来去原本面目。”
惠明大悟:“我弃将军位出家,本就为求佛法,怎能贪图一件袈裟,一念之差矣,有失根本。今日幸得惠能行者点悟,不虚此行。”惠明本是弘忍弟子,因为听惠能说法,便成为惠能弟子。
惠能为避难又藏身猎人堆里十六年(电影《木棉袈裟》中救了惠能的林家也在草原放牧打猎),危险重重,命若悬丝。后来惠能流浪到广州法性寺,听见一僧道“风吹幡动”,又听一僧说“幡动而知风吹”,惠能却道:“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法性寺法师印宗闻得这番妙论,当即与他攀谈,得知其即大名在外、耳闻已久的惠能,就请高僧为他剃度,完成出家仪式,并恭请其正式即位禅宗六祖,改法号为慧能,隐姓埋名,待机缘至,大兴禅法于南华。

十余年中,慧能暗中招收门徒,令自己的实力能与弘忍的十大弟子抗衡,此时弘忍圆寂,神秀已成为禅宗六祖,世称北宗,袈裟之争渐趋平息,慧能便公开在岭南一带传播禅宗教义,世称南宗。
后来武则天当权大肆崇佛,神秀入宫被封为国师,他向武后推荐了慧能,想借武后之手夺回木棉袈裟。慧能没有入宫,却干脆将木棉袈裟交给了武后,此后无人再称禅宗之祖。
慧能于唐先天二年,在曹溪入定二十余天后,说偈坐脱,留下金刚不坏的肉身。慧能禅师肉身现供奉在广东省曲江县南华寺,既未注射防腐剂,又非真空密闭,至今已历1200余年,不腐变,不枯槁,依然神态安详,栩栩如生,科学还无法解释,佛法真不可思议。
以上这些应该是《木棉袈裟》的故事线索,所以也就不难理解《木棉袈裟》中的主角少林弟子惠能为何取了一个与禅宗六祖相同的法号了,因为讲的就是这个桥段,否则这可算是大不敬了。

3. 花落灵台钟梵静,木棉袈裟何处寻
达摩的传衣偈是“吾本来兹土,说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其中有种说法,五叶即二祖,三祖、四祖、五祖、六祖,五位祖师,传到六祖惠能的时候就不须传此衣,只要传法即可。”
当初五祖弘忍也曾对六祖惠能说过:“衣为争端,止汝勿传。”惠能献出袈裟,也为自己解除了隐患,他的南宗禅法却得到发扬,并逐渐成为了中国禅宗的主流。禅宗虽然不再传衣,但木棉袈裟还是流落到禅宗一位弟子手中。
在南北两派争夺袈裟的时候,有一位著名禅师却没有卷入其中,他便是五祖弘忍十大弟子之一的智诜。智诜,俗姓周,公元621年,13岁的智诜告别了亲人从故土来到长安,拜从天竺取经重回中土的大唐高僧玄奘(即《西游记》中的唐僧的原型)为师,学习经纶。智诜经过数十载的苦修,终于成为一代具有丰富的佛经理论的高僧。智诜辞别师傅玄奘之后,又投到弘忍法师门下,成为弘忍的旁传弟子。
上世纪初,敦煌的一个藏经洞被偶然打开,发现一本《历代法宝记》,书中记载:武则天从惠能手里迎得木棉袈裟入宫供奉,并请五祖座下的弟子来供养他们,当时资中的智诜就是其中的一位。武则天把十大高僧请到内廷受供,问道:“你们出家之人,有无欲望?”神秀、玄约、慧安等高僧大德都均表示已没有七情六欲欲,当然都回答得都非常机巧玄妙,高深莫测,惟有智诜说了大实话,说道:“人生则有欲,死则无欲。”武则天觉得这是一个讲实话的和尚,一个真正的得道高僧。武则天龙颜大悦,便将那件人人欲求而求之不得的法衣赐给了智诜禅师(武后这样做似乎不无道理,既然无欲,那肯定也不想要袈裟了,还是给有欲望得到袈裟的人吧,总比给那些口上说无欲,心里早对木棉袈裟垂涎三尺的人强吧)。

智诜意外地得到了木棉袈裟,他怕在京城树大招风,便以年迈思乡为由奏请回家,带着弟子悄悄地回到四川资州的德纯寺(就是后来的宁国寺),后来他又在莲花山上亲自主持创建了禅宗莲台寺,他在这里住了三十多年,活了九十四岁。公元702年智诜法师在莲台寺圆寂,谢世之际将木棉袈裟传给弟子处寂说:“此衣是达摩祖师所传袈裟,则天赐吾,吾今付汝,善自保爱。”
而木棉袈裟也就一直供奉在莲台寺。历经千余年,直到20世纪40年代末仍供奉在莲台寺,后因土匪风起,众僧和信徒们怕木棉袈裟被盗抢,便将其藏于资阳的一个山洞里,从此,木棉袈裟便下落不明了。
但关于木棉袈裟还有一种说法,唐玄宗开元十六年(728),一位韩国(旧时新罗)僧人“浮海西渡”,来到中国当时的京都长安。这位韩国僧人被人称作“金和尚”,他四处周游,寻师访道,来到四川资州德纯寺,想参拜木棉袈裟的最终持有者智诜禅师,但智诜已经谢世,由其弟子处寂接任住持。处寂为绵州(四川)浮城人,俗姓唐,又称唐和尚,唐和尚似乎早就料到金和尚会求见,叫僧徒们把寺庙打扫干净,等金和尚到庙外时,他却称病不见。
这金和尚原是新罗国国王金兴光的第三子,由于妹妹不愿意嫁人,削发为尼,他为支持妹妹崇佛也在该国郡南寺出家(也有一说是因为王位之争,削发为僧来中原避难)。他本是个出身高贵的王子,毅然抛弃皇家锦衣玉食的富贵生活,遁入空门苦修,意志坚定非常人能比,他明白处寂禅师在考验他,于是便在庙门外燃指为灯,以示诚敬,处寂便收他为徒,赐名无相,既无相禅师。

无相在处寂身边学了两年禅法,之后便到离德纯寺十来里之遥的天谷山石岩下艰苦禅修。他在此期间“草衣节食,食尽餮土”,衣衫破烂,蓬头垢面,周身毛发又长又乱,像只野兽,差点被猎人射死,仍然不为所动,泰然处之,甚至差点以身饲虎。在天谷山修行三年,处寂禅师见无相信念诚挚,就派人将他叫回德纯寺,非常郑重地拿了一件袈裟给他,说道:“此衣是达摩祖师衣,则天赐诜和尚,和尚与吾,吾转付汝,善自保爱,觅好山住去。”因此他就把这件袈裟带回天谷山修行洞里面珍藏。
后来无相禅师离开资中到成都住了二十年,选中了无住作为他的传法弟子。无住,俗姓李,原是一名军官,看破红尘,遁入空门,修持无相禅师的“无忆、无念、莫妄”禅法。他在山里修行时曾派入室弟子董璇居士去成都拜见无相禅师,临别时无相将跟随在自己身边的弟子们全部喊出门去,只留董璇 一人,将木棉袈裟取出来,说道:“此是则天皇后与诜和尚,诜和尚与唐和尚,唐和尚与吾,吾传与无住禅师。此衣久远保爱,莫遣人知。”无相传嗣不久便圆寂了,那件袈裟直到两年之后才辗转送到无住手里,无住后来出居保唐寺,集智诜剑南禅和无相净众禅之大成,组成保唐禅派,成为继无相禅师之后的又一代宗师。
那件木棉袈裟迦叶尊者传了二十八代,达摩祖师传了六代,智诜禅师传了四代,最终传到无住手中的木棉袈裟,后来又传给了谁?传到了那里?史籍文献没有记载,至今我们还是无法揭开木棉袈裟的千古之谜。
……




 6 ) 当年在大光明看的第一场电影!

这是我小时候在大光明看的第一场电影
现在每看一遍重播
都有别样回味
那首“烈火练真经......袈裟木棉做”的主题曲
直到如今
还一样能激荡我心灵深处

同样怀念那时的《岳家小将》
怀念银玲公主的“小百合花”
可惜这部经典却很少很少重播
就如当年的《飞虎》一样


幼之钟情,历久弥新

 短评

与《海市蜃楼》比,艺术性和故事性都差得太多,明显带有模仿《少林寺》的影子,但是人物塑造都太扁平化,情节的衔接和转场又很突兀,在明朝,交通远不如现在方便,主人公们却能够飞快地在内蒙、河南、湖北之间切换,实在是说不过去,不过有价值的地方是,徐小明借电影,给我们保留了八十年代武当山紫霄宫的纪录,相当于隐藏了一部纪录片,这个很珍贵。

8分钟前
  • 萬和生
  • 还行

某暑假,一小学生在影院连续N天看N遍。现在买票的亲人不在了,这影院也变成了地产商的造型。

10分钟前
  • 哗啦啦
  • 推荐

不管怎么样这部电影又为动作片挖掘了不少动作演员,于荣光的后续发展明显更好些,正邪都演。

15分钟前
  • 元宝宝
  • 还行

童年的记忆。久久不能忘怀,还记得那“难说我无情,难怪你伤心”的老歌。从影片角度现在打分估计不会过高,五分给记忆的感动。

17分钟前
  • 小重山
  • 力荐

跟大陆合拍的,影像上就是够朴实啊,内蒙古的景象在武侠片中很特别,也很大气,顾嘉辉的音乐也很棒,主题曲也很动情;和香港的武侠区别很大;缺点同样明显:说教太重,主角太丑,剧情太白痴;

18分钟前
  • 翟墨子
  • 推荐

又是一部久到不记得讲过什么的经典武侠啊……|||偶的痴呆症TvT召唤记忆君~~。只记得那些年少林寺总是不太平啊,方丈总是要烧经书和自焚害偶好心疼寺院古迹和珍贵古籍~~(虽说偶从来也不喜欢经文书)后来差不多但凡有武侠片一定会和少林寺有关,一定会有几个和尚呢~看都看到烦了~~

20分钟前
  • 胡桃园咔嚓女王代表老柴咔了你
  • 还行

时代是真是可怕的东西··那个时候的片子整个粗糙

21分钟前
  • 鬼腳七
  • 还行

其实一般的片,故事传说本身有一些历史根据,但主要是唐代背景,神马惠能的名号,把袈裟顺汉水朝西云云,袈裟如果是朕的,据历史记载确实是入川传给禅宗相关的另一位大师,是武后亲自选定的,但生生弄成明朝背景也是很无厘头了

26分钟前
  • 亢龙无悔
  • 还行

男猪蛮有特点的,可惜没红起来。反而反派于荣光挺到了现在,早期的于荣光还留有戏曲的影子,比起演正面角色,他还是演反派更有质感。

29分钟前
  • 瓦达西瓦又又又桑只爱这巧克力
  • 推荐

见惯了当下的特效当道与打斗浮夸,回过头看三十年前真拳实脚的动作片,竟然觉得极度舒适!八十年代那种执着追求的纯粹爱情实在是令人动容。另外,于荣光和徐向东年轻时也是妥妥的英姿飒爽、气宇轩昂的小鲜肉啊!

34分钟前
  • 锡勒朱徳·岱钦
  • 推荐

武林志的戈春艳是八卦掌冠军;武当的林泉是长拳冠军;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张小燕是蛇拳冠军;本片中来自福建与李连杰前妻黄秋燕撞脸的林秋萍则是太极拳冠军……补标。

36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2022.02.28:影迷朋友微信发了「时光网报道的关于《少林寺》4K修复版在日本上映的新闻」截图,而后提到了这部她小时候看过的《木棉袈裟》…… —— 2022.05.11:最近注意到这部《木棉袈裟》刚好是福建电影制片厂与香港合拍的,就决定观看一下:1.武打动作戏挺给力;2.好奇方丈自焚的戏份是怎么拍的?3.故事越看越不太靠谱的感觉(比如四个和尚被官兵追捕,师兄被箭射死,而后镜头一转场,他们竟然就莫名其妙逃出来了?…);.…… ★★★☆

40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那时候印象深刻的功夫片...又一个越长越残最后轮为配角的武打演员...

42分钟前
  • 正义B胜
  • 推荐

今日中央6套播了,陪着一起看了看。当时剧情很简单,其中说道理的意味比较浓,其中音乐还可以。

45分钟前
  • 不懂相负
  • 还行

丁大哥!贫僧慧能。 难说我无情,难怪你伤心.....茫茫天涯路,处处是浮云,这首亦不逊于少林寺的牧羊曲。虽然片子粗糙,但已经是贫瘠的八十年代里最令人深刻的回忆了。

48分钟前
  • 烈焰红唇龙
  • 还行

比少林寺好看,最比不上的是女主,现在看来那大饼脸真是一个惨字。感情的描写不错,两首主题曲都非常入戏,特别是‘’丁大哥!‘’’‘贫僧慧能。’‘后立刻响起的插曲,现在看来依然味道十足。当然也少不了两个和尚的火化和凶狠的于荣光,小时候最爱看的电影之一。

49分钟前
  • Wicky
  • 力荐

片头是范增先生的画,作曲是顾嘉辉,风景地有草原武当少林,演员都是真功夫,尤其是武当太极。

50分钟前
  • momo
  • 推荐

动作戏分全是主演亲自上,占比也很高,除了打就是死伤。惠能经历杀戮、情缘最后披上木棉袈裟成为新一代少林住持,也是要断一切红尘念想。想来又是枉付一片深情,何必看破。

51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还行

相当卖力气的演出。万马奔腾、烈火焚身、骑马交战,这些动作场面拍出来都很不易。徐小明导演是兼挑编、导、武术指导,打斗画面风格硬桥硬马,近乎从头打到尾,没有拖沓的废戏。和《少林寺》类似,也是选用大量有武术表演功底的新人,其中演反派的于光荣是后来最知名的一位。可能和取景地选择有关,电影里给人的感觉是嵩山少林寺旁边就挨着蒙古草原马场,地理概念上有些怪。

52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推荐

“难说 我无情, 难怪 你伤心, 难得 三生有幸, 难忘 一往情深”,这段歌曲响起时候的镜头真好

54分钟前
  • 二藤润一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