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来是不想写的,对这部电影的喜爱溢于言表,但并不想真的把每一种情绪都表达出来,因为很多地方表达不好是很恶心的,恶心自己也恶心别人。可是看到许多人写的那些……我是替导演和编剧以及原著小说作者惋惜。很多时候,那些骂我喜爱的电影的人我是非常认同的,人有不同才叫人;我最难受的就是那些自称喜欢的人却说不出个所以然。要么是摆资料,贴理论,解剖青蛙,要么是胡言乱语,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要么理解的就南辕北辙,也不知道他看的是什么版本。
总之,你没看懂就说没看懂,像那些不喜欢的朋友一样敞亮。人家不爱吃香菜就是不爱吃,你他妈吃了又吐了,恶心谁呢?
首先,这部电影是左派电影,反对军国主义的电影。别说这是信念和爱情的对抗好吗?这个故事我相信99%的人都能看懂,没什么难理解的,所以不用深度解读,不用动什么脑子,也不用看什么书,你就坐下来好好看,你就能明白三上为什么非要死而琴美为什么选择和三上一起死。三上和琴美的情感逻辑,电影在很多很多场戏里掰开来揉碎了告诉你了,如果你还因为朝鲜妇女那句“死才是懦夫,活着才需要勇气”就总结整部电影,那我感觉你就没看这电影。电影不是小说或散文,不用开头一句或最后一句概括中心思想!
好,我说说这部电影——非常好!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日本电影,比《肉体之门》还好。影像大胆且非常超前,剪辑活灵活现。女主表演情绪饱满而且非常敬业,我看到有一段戏是在冰上拍的,女主角完全有拿奖的资格。摄影、调度、打光。我甚至可以说,这简直好得不像日本电影。是我看过得最有才情富有创造力的日本电影。戛纳、柏林、奥斯卡去了都应该给奖。
电影揭示了性——权力的关系,并将之应用在了人文——战争的对抗上(甚至可以说是“要性不要战争”的老爷爷),比《战场上的圣诞快乐》早了20年。直到越战,美国人才发现这一点。女主琴美有句台词“我为了让你报复副官,希望毁了你,结果却毁了我自己。”正是说明了,琴美对“眼神清澈”的三上的情感起因是权力,但她却因为爱上了三上而成了对方的奴隶。同时副官对琴美的态度也是复杂的,(这一点导演做了克制的表达而没有将他拉入这个三角关系,是非常棒的选择。因为行成三角恋就会弱化琴美与三上的关系而实际上表达的主旨没有变。)副官一开始看上的就是琴美的反抗,当琴美敞开大腿的时候,副官反而没有兴致,当琴美撕心裂肺哭闹,拼命反抗的时候,副官反而会留宿。但当故事的最后,副官知道琴美为三上求情时,副官却没有杀死琴美。以他暴戾的个性和琴美卑微的身份,这是很容易发生的事,但他并没有。这说明琴美让他软弱。
琴美对三上的爱起始于对他的报复,因为三上有“清澈的眼神”和“厌恶的眼神”。琴美想要报复的不是三上而是整个日本。她要打破日本上下的虚伪,对她的欺压,就像那个抛弃他的男人,结了婚还要亲她说,“我那结婚都是闹着玩的”,她痛恨这种虚伪。但当她看到三上的纯洁以后,这种毁灭纯洁、占有纯洁的情感占了上风。甚至可以说,她强上三上就如同那个嫁人的妓女一样,算是一种自我救赎,就像《肉体之门》里强上神父的桥段。
副官有句话说的特别好:“你是第一个对我说讨厌我的女人,但当我把你抱在怀里的时候,你又如此的热情……有个兵也像你一样(三上),他恨我却像狗一样服侍我。”这就是三上的情感逻辑。三上为什么不和琴美逃跑,因为对他来说,军队、制度就是一切,这不是信念也不是军国主义而是他唯一可以依傍的东西。离开了军队、制度,他什么也不是。只要没有新兵进入,他就始终是个新兵,当勤务兵是他不被老兵欺负的唯一方法。所以他并不是和副官有什么不同的人,而只是因为他没有权力。电影从三上身上剖析了军国主义对人的摧毁,人性就在那里,但没什么用。直到三上的负伤,其他人把他的机枪抢了回来却不把他救回来,因为“机枪是天皇的财产”。
这部电影可以讲的,可以展示的好的镜头太多了,可以说处处是惊喜。包括琴美被三上拒绝以后立刻开门边跑边脱光衣服跑回副官床上——手法表现琴美复仇的计划。当军官们大摆筵席时,三上敬立墙边侍奉,而墙的另一边却是琴美扶墙。琴美第一次被副官拒绝时,撕心裂肺的哭叫。三上拉响手榴弹的时刻,那从天上打下来的一束光。琴美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奔跑的长镜头。还有描写琴美决心一起死表情的定格动画。尼玛,数不胜数!
1963年拍出《野兽の青春》,1964年拍出《肉体之门》的铃木清顺,以其现代性的思维和手法,早于大岛渚、吉田喜重和筱田正浩,昭示了日本新浪潮的到来。但这似乎也注定了铃木清顺的命运,无法如新浪潮猛将那般颠覆一切,却也回不到传统中来。
到了1965年,铃木清顺改回黑白,拍摄了战争题材的《春妇传》,在我看来,这部影片神奇地完成了先锋与传统的转承与平衡,因而从他此前和此后的众多杰作中脱颖而出。
《春妇传》的思维向度,在传统的反战思潮中加入了女性主义的现代命题。一方面,电影的反战主题与优秀的日本战争片异曲同工,既对引发战争的军国邪恶进行批判,又对传统的愚忠报国进行反思。这一对矛盾体构成了日本战争片的核心题旨,《春妇传》并无特别之处。但《春妇传》借助一个因情堕落,自愿成为慰安妇的女主角琴美(野川由美子饰)来表述,却凸显了现代性的特质。黑泽明的《我对青春无悔》,虽然也以女主角的思想转化完成对战争的控诉,但黑泽的态度明显是上扬的,他不惜以原节子的理想主义的虚假形象来反衬战争的彻底的恶,也是传统电影观念摆脱不了的思想局限。而琴美不是这样,她自甘堕落,享受男人,对贞操无所谓,却是个痴情种。她认准了三上(川地民夫饰),便以不容置疑的言行来否定情人的愚忠,逃跑、做俘虏也在所不惜。在此铃木清顺明确地表达出“只知道死,是懦夫的举动,活着才是最艰难的”(结尾处的对白)这第一层主旨,又通过琴美随三上一同自杀表现了琴美(作为女性)比三上更深刻、更值得钦佩的人性价值。堕落引向真实,真实成就伟大,似乎正是铃木清顺女性主义的逻辑。
《春妇传》的影像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前提是不要拿新浪潮中某些纯粹的影像实验做比较。铃木清顺一直以来被冠以“异色”之名,却并非如神代辰巳、武铁智二等纯以情色取胜,倒更像是“奇异之色”。比如电影中常被提及的一幕:琴美幻想副官成田见到她与三上缠绵时的情形,定格的成田如照片被撕碎。既表达出琴美内心的怨恨之情,又暗含了铃木清顺乖戾的影像风格,他最乐意在电影陷入传统情绪的瞬间,插入“戏作”作为抽离。又比如面对琴美一次又一次的“真情”嘶嚎,铃木的影像竟然让人感觉到女主角的惺惺作态和厌烦。《春妇传》细节上的现代化影像还有很多,如定格正反打、曝光过度、声画分离等手法,早已被新浪潮的导演们用烂。但值得一提的是,在原本就少之又少且不厚道的剪辑下,电影中的情色镜头非常漂亮,一方面,借助局部肢体(尤其是手)的特写来表现性爱的烈度;另一方面,几帧接近静止的半裸画面,透过神奇的打光(加之野川完美的肌肤),营造出美轮美奂的效果,丝毫不见猥琐。此外,琴美穿行夜战中炮火纷飞的一幕,黑白的影像竟然让我想起了《现代启示录》……
把铃木清顺置入日本新浪潮导演当中,我觉得今村昌平似乎与之更合拍些。如果说大岛渚们以破坏前辈导演精心构筑的日本神话为己任,那么今村和铃木却是在挖掘这些神话的B面。它们依然属于传统,却是被屏蔽的、俚俗的和心照不宣的。不同的是,今村走向了历史与文化深处,而铃木似乎更钟情于现实和“戏作”本身。
所以1966年拍摄的《暴力挽歌》,虽然有着野寇仔电影的现实娱乐,却也因铃木清顺的乖戾风格而成为他一个阶段的终结。十多年后,当他重新出发拍出大正三部曲时,先锋已成正典,即便是失却了与传统的均衡,大师也已铸成。反倒是面对迄今为止铃木最后一部的无厘头《狸御殿》,在失语的同时,又让我们体验到革命前夕山雨欲来的虚假快感。
1.美琴这个妓女有目的,不掩饰,又野又烈,有情有义,她看的清楚,我就是想要体会不同男人的身体,嫁人什么的老娘不做那个梦。她的心目中只是男人,是否跟你有身心灵的交通,你多大的官职关我何事,我只看你们脱光了衣服后的能力。2. 妓女如果都是好的写作者,那就真的不得了,绝对比书斋里研究什么社会学,人类学,性别比教学来的真切,踏实。
2. 妓女尤其是这种军妓,更是观察男权社会里的阶级,命令服从关系,男性心理学等的绝佳训练场所。估计如果妓女从良,把所学应用到今后生活中,至少会是个成功的人,懂了男人,不就懂了世界吗?就不用从男人那里去索取一些东西,而是,站在他们上面,看的更多,更远。
我不明白什么叫爱情,虽然也看过《胭脂扣》,《甜蜜密》,《滚滚红尘》,《霸王别姬》,以为那就是爱,可是认真看过这部铃木清顺导演的《春妇传》,对于中国天津的环境再现,对于慰安妇这一敏感题材的把握,对于那些战争中的人性探讨,就算是现在的科班出来的导演也未必理解,一个娼妓,身如草芥,命如浮萍,拿着手榴弹要自杀的场面真的拍案叫好,有时候凄怆悲痛的意境,我都不知道导演是怎么想到,佩服佩服,看来电影的魅力和功底还是要认真的学,说实话人如果碰到那种场面,多少人早就自杀,根本就没有勇气去面对自己。
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接受了“名教”,凡事都讲究“明言理顺”,就像《白鹿原》里的鹿家老大,每每读到田小鹅勾引他在那第一次,他老是委靡,一开始总奇怪,因为“礼仪廉耻”在过去中国读书人的心中就是个操守,可现实生活中一但去破坏,让人无地自容后,他就有多个选择,这也体现个人灵魂的方向。1965年铃木清顺能有这样的功力去导演这部影片,只能说有时候人的学习,意志不是吹的,再大的苦都可以受,但不能放弃自己的信念。
强有力 有血肉的男女角色。以影像升华文字才是导演的工作,以此看 铃木清顺的这部作品非常成功 风格与叙事的和谐。中国新年。日本伤兵跟随八路军作战俘,还是回到日军部队被枪决。 北方的荒漠与日本电影中精巧的景致相比更显荒凉,中国太大 太蛮荒 无法由他们驯服。
别玷污了皇军的忠诚 不要让清酒和女人分散了你的精力 不要失去你的理智 不要给你的军团带来烦恼 控制你的脾气 把它看作是你的敌人
对女性欲望、二战中的日本军的形象刻画都好棒... 荒凉的外景相信很大程度上是成本低所致,不过最终效果也和片本身搭得不错
1.美琴这个妓女有目的,不掩饰,又野又烈,有情有义,她看的清楚,我就是想要体会不同男人的身体,嫁人什么的老娘不做那个梦。她的心目中只是男人,是否跟你有身心灵的交通,你多大的官职关我何事,我只看你们脱光了衣服后的能力。2. 妓女如果都是好的写作者,那就真的不得了,绝对比书斋里研究什么
女主真的好漂亮……即便一直莫名其妙歇斯底里悍妇怒吼(…)也很美……黑白光影下尤其好看,某种残酷又纯真的美……拿刀的镜头让人想起户川纯了……故事其实很简单啊……老左派嘲讽国家主义的老调。但是…慰安妇人人自甘堕落快乐卖身…每天接几十个人不是简简单单用甘愿堕落甚至沉溺欢爱可以讲通的,和左翼学生群交趴还是不一样的…健康都很成问题……还有八路军都这么善待日本兵治好伤还放任他归队的😂😂认真的吗😂……姑且忽略这些现实问题。关于集体和个体的冲突,为一个愚不可及的国家而死和为一个为国家主义冲昏头脑的愚不可及的男人而死,真的有谁死得更高级吗?反“玉碎”谎言的我们偏偏那样迷恋着殉情的凄迷吗?连战场上炸开满地烟花一样的场景都带着悲剧离奇的美感啊……死乞白赖地活着真不好看呀但还要活下去啊…大概是想这样说吧。
8.1 毕竟铃木清顺是玩弄形式的好手,正经点讲故事就不可能会差,不过至今仍不能接受那些专门腾出来说教的结尾。
1、日本人总是急着去死,活下去才是最艰难的任务——这个结语超越了春美、三上、副官、临时军官的心魔执念;2、铃木清顺的“戏作”风格运用在多重批判主题上容易产生误读,哥差点把对春美的解读朝自毁上引;3、正如处女膜是满足糙男征服欲的硬通货,熟女对心仪者的处男认定更是抵死情涌的开阀器【9】
5这片可以参考人间的条件。。。但剧本不行镜头基本是空的和沟口健二的片子类似。。。意思是对的。。日本人真正的反战片揭露日狗的背地里的丑恶和日本人愚蠢的自杀观。。。但是真的不好看。。。女主角台词感觉全是用吼的。。。
“绝不让女人影响你的战斗力……”铃木清顺给这个女人赋予了悲剧色彩。结尾一句给出了导演对“活”的理解。除此之外铃木清顺当然也表达了对战争的批判。快结尾时军官的大吼甚至还有些黑色幽默。女主角实在太美了,无论是几个裸体镜头还是末尾殉情时表情的定格……
关于信念。日军纪律歌:“绝不能让酒,让女人分散你战斗时的注意力,绝不能破坏皇军的尊严,绝不能玷污军队的尊严,要遵守纪律,要为了士兵的尊严而活,要控制怒气,压抑自己的不满,把愤怒当成敌人。”看片前务必先通过度娘了解一下二战时期的日本女性到底有多“疯狂”。否则,这样就不至于看着完全不相信和不理解,怎么会有如此疯狂的日本慰安妇自愿者群体。几乎所有日本女性都以日军为荣,她们坚信日军是国家的英雄,军国主义政府的洗脑下,全民完全忽略了这是一场侵略战争的事实。当时在日本掀起了一股献身日军的热潮,但凡单身的日本女性,很多都主动或者被动地给日军提供性服务,不以为耻,反而认为是在为国家做贡献,她们愿意帮助缓解日军的压力。7.6/751 短评183条,%74/22/4 【IMDb7.3/1400 】
prostitute harlot strumpet (2.5)
Filmothèque# 军国主义忠君思想下歇斯底里的纯洁爱情。我想为你活,你想为君主死。那么我们就一起死掉好了。你牺牲,我的殉情。各取所需。「到最后啊,我只剩下你,你也只拥有我。」 ps:日剧跑的源头是这里没错吧?pps:撕纸效果抛弃将军和最后纠缠至死的定格镜头真是让人惊喜。
美好的爱情故事 却因为愚蠢的军国主义变悲剧。女主还演了白色巨塔里内科教授夫人,演技强的过分。
女人因为没有安全感而勇敢。异常勇敢,徒劳的勇敢,慰安妇向被天皇精神控制的低级士兵去寻求爱情,要嫉妒心和勇敢激起的爱情,也一定是没结果的。尽管日本兵还是一股大义捐躯的样子但导演的倾向性是很清楚的,体制洗脑了个人,军队虚伪,民族悲哀。【日本人怎么总急着去死,活着才是最艰难的任务】
7/10。慰安妇的命运和军国主义的虚妄交织在一起,愤而去战场做军妓的琴美遇上了与情夫同名的军官成田,军官如同被驯化的战争机器,对琴美和副官只有身心上的虐待,将侥幸生还的士兵视为耻辱宁可他们战死,不存在温暖的藉慰。军妓天然地受到军国主义的压迫,肉体成为唯一的抗争手段,琴美身为妓女却对这个词语态度敏感,通过性交易让普通士兵恭敬地递烟点火,遭到军官的殴打和强暴后,失去了挑选性对象的自由,开始在床上变得主动来获得片刻的主导权。与男性的愚忠相比,卑微的妓女更加勇敢,即使劝说副官当战俘未果,也要拉拢这位服从者转变为抗争者,在风沙和炮声的混沌中自爆殉情。结尾训话的长官定下铁律(不许被女人干扰士气),两名士兵的画外音却流露出对琴美她们的敬佩,动荡中漂泊的军妓们站在荒原上望着男人为荣誉去死,坚定了挣扎求生的信念。
哪个层面都不算特别突出,但放在一起还是能留住挺多东西。铃木清顺本身对政治有特别的敏感度,在日本新浪潮里可以和今村昌平并称为“两颗银色子弹”。
所以,这真的是日本人拍的吗?我们英勇的八路军不仅解救了男女主两次,还成功引导一名军人走向马克思主义。。。这部电影比起军妓,更多的镜头应该是放在了军国主义上,在这种主义的荼毒下所诞生的军人根本不是英勇,而是愚蠢。自杀是懦夫的行为,活着才是最艰难的。
中日战争下一个妓女的命运。这是一种观点。
铃木清顺的军国主义批判。慰安妇被体制剥削肉体,士兵乃至将官则同时被驱役身体和掠夺精神。所以读哲学纵能争求灵魂超脱,也无法避免肉身被战争机器侵吞。八路军的理想主义于日本只是遥远的乌托邦,殉国与殉情的殊途同归处,正在于他们所执迷的国与情都是虚妄。生存之路还是片末面向无边沙海的中国女人的喃喃自语:“日本人怎么总急着去死,活着才是最艰难的责任。”中国人的确更擅长“活着”,好的圆融坚韧,坏的惫懒妥协皆系于此。
偶爾暴露其先鋒本質的主旋律電影,鈴木真的是中國人民的好朋友啊!把中國人寫的那麼好!但女人太瘋,別為小白臉而毀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