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临城下2010

已完结

主演:于和伟,王媛可,潘虹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0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兵临城下2010 剧照 NO.1兵临城下2010 剧照 NO.2兵临城下2010 剧照 NO.3兵临城下2010 剧照 NO.4兵临城下2010 剧照 NO.5兵临城下2010 剧照 NO.6兵临城下2010 剧照 NO.13兵临城下2010 剧照 NO.14兵临城下2010 剧照 NO.15兵临城下2010 剧照 NO.16兵临城下2010 剧照 NO.17兵临城下2010 剧照 NO.18兵临城下2010 剧照 NO.19兵临城下2010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兵临城下2010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41年秋,大批日战机猛烈轰炸成都。百年老字号锦江春的少掌柜杨少诚亲眼目睹驻防司令叶怀忠的吉普车发生大爆炸。叶司令当场炸死,副官凌辉浑身是血受了重伤。少诚送他去了医院。军统站副站长陈剑锋赶到未来岳父叶司令的被炸现场,吃惊的发现吉普车底下隐藏了一枚德国产的定时炸弹残骸,他立刻意识到,这是一起谋杀。  医院里凌副官看到行动队长许尔根带人闯了进来,偷偷将一个美式烟盒放到了少诚的口袋里。许尔根将少诚和凌辉带回军统站审讯。叶司令的女儿叶眉在军统站做机要员,她得知少诚救了共党潜伏在司令部的特工凌辉,持枪闯进审讯室,要枪毙少诚,被陈剑锋劝住。  凌副官撞死在刑台上,少诚大为震撼。陈剑锋私自放了好友少诚,与站长顾华泽发生激烈冲突。回到家中,少诚发现烟盒的内夹层里藏有一张当票。毛人凤来密电,指示陈剑锋调查司令之死。陈剑锋想借此搞垮顾华泽,而顾华泽觉得陈剑锋背景复杂,迟早坐上自己的位置,也想除掉他。  弟弟少义嗜赌成性,将房契地契输给陈剑锋的父亲陈子秋的手下,袍哥头目马三。少诚答应还钱,想用凌副官给的当票,赎回一笔金银财宝,可当回的却是一本晚清版《山海经》。日伪特务谷又丰跟踪少诚到了当铺,少诚从暗道逃出,被叶眉打晕,吊在了屋梁上。此时,陈剑锋追踪日伪特务到此,少诚趁叶眉和陈剑锋闹误会,将《山海经》偷走。回到家,将书拆开,惊奇的发现《山海经》原来是一张隐形地图。少诚独自进了地洞,里面是一个四通八达的地下网,地道里藏有大量的军火和烟土。他顿时明白,只要点燃军火,这座城市将万劫不复!救生艇太子出宫记乐活家庭第二部十三棵泡桐行尸走肉第六季玉米地的孩子:起源天职2009桥下杀人事件第一季恶役千金LV99~我是隐藏BOSS但不是魔王~良医 第二季动物本色第一季鸵鸟小姐与家政先生驾行川藏12天感官游戏古代秘密:亚特兰蒂斯-消失的文明眩:北斋之女老爷保号大饭店第一季穿越乡间路济公新传僵尸医生绿色的远方芸芸众生看上去很美乐坛毒舌嗡嗡鸡 第七季白雪坏公主虽然没准备什么菜2盛唐妖异志迫降乌江少爷威威助守在异乡糊涂县令郑板桥鬼妈妈目中无人2地狱男爵国语少狼第二季黑土热血清道夫第五季反黑双虎将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太阳之谜我的劲爆婚礼天降之物剧场版:永远的我的鸟笼遗失的1/2

 长篇影评

 1 ) 起碼比《烈日灼人2》要好……

很巧,連續兩天都看了白俄羅斯有份參與電影合拍的兩部電影,第一部叫《通往巴比谷的路上》,第二部正是這部俄羅斯2010年上畫的《布列斯特要塞》。可以這麼說,第二部則是白俄羅斯參與電影合拍的典型作品(要知道白俄羅斯自蘇聯解體獨立后的電影少得不讓人所知),由白俄羅斯的白俄製片廠(Беларусьфільм)和俄羅斯的CP電影公司(Централ Партнершип)聯手打造。
自蘇聯解體以來,戰爭電影在俄羅斯的電影市場里一直佔有重要的一席位(當然這和它的歷史有關)。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這類的戰爭電影囊括了諸如中古俄國對外擴張,蘇俄內戰,二次世界大戰,阿富汗戰爭以及車臣戰爭等重要的戰爭史。一方面,這些電影體現了俄羅斯人對自己歷史的反思;另一方面,這些電影也成為了增強國家民族凝聚的重要手段。所以,每一年在俄羅斯電影市場必不可少的就是戰爭電影。至於在去年2010年,有兩部戰爭片十分惹人眼球,一部是尼基塔·米哈伊科夫的《烈日灼人2》,另一部則是亞歷山大·科特的《布列斯特要塞》。
當然啦,比起早已蜚聲國際的米哈伊科夫,這位亞歷山大·科特對於不少影迷來說再是陌生不過的。這位出生1973年出生於莫斯科的導演,1994年入讀VGIK(全俄國立電影學院),在就讀期間曾為法德兩國合辦的ARTE電視臺拍攝過電影,而後在2000年畢業走上正式的導演之
路。短短10年拍攝的電影基本上聞所未聞。但是憑藉2010年的《布列斯特要塞》,導演在俄羅斯屢獲大獎。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在torrent.ru資源網站上一直置頂。
之所以要說這部電影要比《烈日灼人2》要好,其實並不奇怪。儘管米哈伊科夫在《烈2》上畫之前頻頻造勢宣傳,預告片也甚是給力。但是在戛納等國際影展上卻是惹來惡駡。甚者,在IMDB的評分一度跌破4.5分……看完整整181分鐘的《烈2》,總覺得好像在玩一款遊戲,如果
你選擇了米哈伊科夫這個角色,將會是一個動作冒險遊戲。如果你選擇了緬希科夫這個角色,將會是一個解謎推理遊戲。曾經有豆友稱《烈2》為“俄羅斯版的《建國大業》”,也是不無道理。起碼,電影參演的很多男性演員都是俄羅斯電影界的大腕;電腦技術和戰爭場面也相當厲害。只不過,當年《烈日灼人》的婉約卻蕩然無存,甚至被納粹飛行員囂張的屁股或者糟糕的斯大林化妝造型等等雷人元素所掩蓋了……
至於這部《布列斯特要塞》確實不錯。儘管有人認為這是對蘇聯,對某某主義的“招魂”。但是既然這是一部關於二戰題材的電影。演員在哪個時代,也就該演出哪個時代的戲。另外,小男孩(即電影中的旁白的童年)的任務設定一定程度上也仿效了塔可夫斯基的《伊萬的童年》和伊萊姆·克裡莫夫的《自己去看》。只不過讓本熊不爽的是這些“苗頭”都“點到即止”。不過,既然這是一部宏觀描寫布列斯特要塞的戰爭電影,那麼小男孩只是電影的其中一個要素。再說,這不是一部大幅度討論人性的文藝片。它不過是一部商業片,一部展現戰爭殘酷,畫面震撼和重現歷史的商業片。但是,這也足夠了。起碼比《烈日灼人2》要好……

 2 ) 战争片的结局不是大团圆

这是今天连续看的第二场电影。在同一个影厅,同样的座位。
其实要塞早已下载,但是既然影院上映,还是更加愿意在银幕感受一下。俄罗斯战争片这两年拍了不少,不过良莠不齐,本片还算中上之作。感觉导演在影片的节奏上把握的稍微欠缺,有些情节显得和整部电影不太协调。但不管从对战斗的交代,场面的调度,烟火特技,枪械道具服装等方面,都是相当出色的。布列斯特要塞位于布格河畔,虽然影片开始交代是沙俄建造,但实际上布列斯特算是39年德苏瓜分波兰的赃物。当6月22日战争爆发的时候,苏军很快一溃千里,在维亚兹玛,在明斯克,在后来的基辅,被几万,几十万的包围歼灭,但是布列斯特要塞却坚持作战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堪称奇迹。影片交代得很清楚,从一开始,要塞守军只能孤军作战,在得知彻底被包围后,突围也告失败,弹尽粮绝之下,只能一点点的困死。不像中国90年代之前的绝大多数战争片,这里没有想小兵张嘎,南征北战,地雷地道平原游击队那样的大团圆结局,因为战争本来就是残酷的。孤军面对优势的敌军,有组织的抵抗很快就会被粉碎,随后就只能是零散的抵抗而已。
影片重点刻画的第一天战斗相当不错,历史上苏军也确实组织了类似的反击,当年的莫斯科保卫战对这段历史也有描写。步兵的冲锋,反坦克炮的侧击,都很真实。不像张艺谋,想象出排成一串挡子弹的馊主意还自以为很好。
最后说说几点感受,一个是胖胖的内务部队中尉作战也很勇敢,内务部队最终是全部阵亡。41年肃反已经结束了,内务部队成为边防军,所以在边境作战的时候损失惨重。
德军的PzkpfwIII坦克做的很不错,炮塔部分极像,不过从负重轮和扭杆能看出MT装甲输送车的影子。
仅有的水要给机枪,确实,马克沁机枪如果有充足的水进行冷却的话,就可以保持持续火力,而不像气冷机枪那样需要停下来或者更换枪管。
福明政委在桥头大喊卧倒,很有当年以色列突击乌干达恩德培机场的风范,不知当年苏军是否这样做过。不过以色列那次是用希伯来语喊得,而政委,恰巧是一个犹太人。
飞到要塞上空的是I16,德军战斗机从太阳方向猛扑下来,双机作战,击落I16是早晚的事情。
斯图卡的队形很不错。
2吨炸弹的爆炸效果很好特别是那个远景。
PzkpfwIII喷火坦克也登场了,不同于苏军和美军,德国的喷火坦克是从主炮身管喷火的。


最后,虽然要塞守军大部分战死,少数被俘,极其个别逃生,而且随军家属也死伤惨重。但是报应迟早会来的。1943年以后,东线战场仍然多次出现了重兵围困孤城,然后守军几乎全部战死的惨象,只不过被围歼的角色,变成了德军。

 3 ) 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学习点历史

影片主要是描写了①苏德战争爆发前期,要塞里的和平生活;②战争爆发时要塞的混乱;③战争爆发后要塞的抵抗。

不过,不了解历史的话,看得是比较乱的。

整个电影,大多数是爆炸、枪战、肉搏场面。指挥很混乱。

另外,感觉几个有BUG的地方:

①这个小孩怎么有如此的神通,可以在战场上到处跑来跑去的?尤其是最后,他居然在德国人的重重包围下平安的跑出去了。估计,这是导演用了一点理想化的意思在里面吧。毕竟,这个电影是以这个男孩的讲述来进行的。如果他死了,这个电影就不成立了。

②桥头,德军押解着非战斗人员(家属、医生、护士等)来威胁苏军投降。苏军的领导,假装投降,举着双手来到人群面前。他突然对着这群人大喊一声“卧倒”,然后所有的人都一起卧倒了,只剩下站着的德国士兵。于是,苏联军队突然开火,消灭了德国士兵,救下了这些人质。问题是,除非是事先双方约定,否则,当一个人突然在你面前喊“卧倒”的时,估计大部分人都是懵圈的,或者要有一个反映的时间。而这时候等这些人反应过来要卧倒的时候,估计德国士兵也反映过来,也卧倒了。

再次,即使这些人卧倒了,但德国士兵跟这些人是在一起的,即使德国士兵是站着的,但枪炮不长眼,苏军的子弹一样会打中这些人质的。怎么可能那么准确,子弹只打到德国人,不打到苏联人呢?

③集体突围的情况很惨烈。问题是,为何不提前把德国人的探照灯给打灭呢?

当然,这些都是艺术加工哈,不可强求。对于学习历史,还是很有帮助的。


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1941年6月22–29日)是巴巴罗萨行动的早期战役之一。布列斯特要塞苏联红军驻守,防卫德国国防军的进攻。苏军坚守该地的时间比预期的来的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更成为苏联抵御外侮的精神象征,于1965年更因1941年的防卫战役而获颁“英雄要塞”的称号。

19世纪的布列斯特要塞旧址是1939年布列斯特战役的战场所在,德军在波兰战役中控制了这里。然而,根据《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布列斯特周遭的领土以及当时波兰52%的领土面积皆归苏联所有。因此,1941年夏季,德军必须再次夺取这座要塞,然而这次的对手是苏联

德军计划控制布列斯特布列斯特要塞;两者在巴巴罗萨行动的最初阶段里是中央集团军群推进的主要障碍。要塞和城市本身控制了越过西布格河的主要桥梁,以及华沙莫斯科铁路高速公路

要塞内的苏联守军大约有9,000人,其中包含正规红军边防军内务人民委员部特工。驻守部队分别隶属于伊万·西多罗维奇·拉萨伦科将军指挥的第6步枪师米哈伊爾·帕普西-夏普科上校指挥的第42步枪师苏联边防军第17边境警卫队以及其他小型单位(包括野战医院及医疗队),要塞内还有300户守军眷属居住。

德军则部署了来自奥地利第45步兵师,约17,000人、来自第31及第34步兵师的部分火炮和海因茨·古德里安将军的第2装甲集团军,总计约20,000人。

德军于1941年6月22日发动攻击时,要塞守军并未获得任何事先警告。这里也成为德国国防军苏联红军巴巴罗萨行动开始后第一场重大战役的战场。德军炮火大规模轰炸布列斯特布列斯特要塞。最初的炮火猛攻炸的要塞守军措手不及,并造成了严重的器材损失与人员伤亡。边界上的布列斯特及要塞周遭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德军的第一轮攻势在轰炸停止后1个半小时展开;受到严重惊吓的苏联守军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防御正面,因此他们转而防守一些强化的防御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塞本身。有些苏联军队成功逃出要塞,但多数人却被困在德军的包围圈内。即便有着出其不意的优势,德军后续企图攻下要塞的步兵攻势却因严重的伤亡而被迫停止。第一天对要塞的进攻就造成了281名德军士兵阵亡。激烈的交战又持续了两天。到了6月24日晚间,德军已经有368名士兵阵亡,并俘虏了4,000至5,000名红军士兵。

6月24日及25日的战斗主要发生于红军在要塞内的根据地中。至6月26日夜间,科布林防线以北的所有防御工事,除东堡垒外,均告沦陷。

由于东堡垒无法被步兵攻下,德国空军在6月29日轰炸了它两次,并迫使剩余的360名守军投降。

虽然苏联士兵在战役的初始阶段被突如其来的攻击给震慑住,且面临到兵力悬殊、缺乏补给及被切断与外界联系的窘境,他们坚持的时间依然比德军的预期来的久。德军部署了各式重型火炮,包括15公分41年式喷烟者及火焰喷气器。要塞内的平民也会接替受伤的机枪手、装弹手的工作,有时甚至会拿起步枪加入保卫要塞的行列。

6月24日这时德军已经占领的要塞的一部分;部分苏联军队终于设法会合并在团级政委叶夫姆·福明的指挥下协调防御。福明政委的副官是伊凡·祖巴乔夫大尉。6月26日时一小股苏联军队尝试突破包围但以失败告终,并承受了相当大的伤亡。也许就在同一天,祖巴乔夫大尉和叶夫姆政委也遭俘虏。祖巴乔夫被送往位于哈默尔堡战俘营(Oflag XIII-B、Stalag XIII-C),最终和数百多万名苏联战俘一同死于那里;叶夫姆·福明则因为政委犹太人的身份而遭当场处决。

在经历了8天的激烈战斗后,德军终于攻下要塞。 数名红军士兵在东堡垒陷落后依然躲藏在要塞中。 据传布列斯特要塞内最著名的守军人物之一的彼得·米哈伊洛维奇·加夫里洛夫少校(后获颁“苏联英雄”的封号)于7月23日遭到俘虏 。

第六步兵师第86步兵团政委叶菲姆·福明则因为身为犹太人政委共产党员的三重身份被德军当场处决。

保卫布列斯特要塞的战斗在1957年被拍成电影《不死的守军》,2010年又被翻拍成电影《布列斯特要塞》。 苏联作家鲍里斯·利沃维奇·瓦西里耶夫写了一本小说名叫《未列入名册》 。

 4 ) 我只是来留下片尾曲歌词的,词好曲忧

《别让我死去》

演唱者:列奥尼德·阿古金

小河对岸的夜色渐深沉 给一点时间让蟋蟀放声歌唱 寂静多少让人心不安宁 愚钝的鸟儿偶然也惊飞升 我听不见远方船桨咬吱声 新的一天到来的有点早 只有在你身边我感到温暖 现在我们一切都会好起来 现在多么宁静 夜晚慢慢隐藏 仿佛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宿命 却不敢惊扰即将满溢的泪滴 和注定献给圣主的祭品 别让我尚未品尝幸福就死去 暮色沉沉地潜伏等待着 向所有不眠的人们递眼色 心中突然被幸福环绕紧抱 虽然有一点骄傲也不做声 黎明又羞涩的露出湿润的脸 薄雾笼罩有如披着雨衣 这里再也没有你的身影 或许你以另一种方式栖息 现在多么宁静 夜晚慢慢隐藏 仿佛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宿命 却不敢惊扰即将满溢的泪滴 和注定献给圣主的祭品 别让我尚未品尝幸福就死去

 5 ) 打你妹的仗

从电影的角度来看,应该给这部片子5星的。
人物形象的塑造,比如主角的泰山泰水大人,放电影的那个男人,都很不错。但是德国人的形象相对脸谱化,直到后面清场时跟电影哥合影我才能感觉到这也是群人。


镜头剪辑的闪回表现,末尾开始闪现开头时候金色的镜头,像是给大家安慰,他们在天堂里。


特别有个主角从桥上走的镜头直接是从上到下180度的镜头,就像世界颠倒过来了一样,战争是多么混乱的一件事情啊。

电影手法上拍的是很漂亮啊,虽然对于德国军队人性的塑造几乎没有。但是一下子可以体验到那个冬天之前俄国人的绝望之感——不是援军不来,是没有援军了,祖国就要沦陷了,没有水,没有食物……


那么多人就这样就没了。打你妹的仗。




 6 ) 值得5颗红星

俄国人的战争片果然够直接,2小时的电影,和平了大约15分钟就开打,没多余的无聊的白等,已经尽显和平生活的可贵,让人觉得军人和家属都住在一座要塞里,似乎也是很温馨的事;苏联军人的生活水平很高,有吃有喝有玩,又让我想起《蟹工船》里日本工人对着苏联海员的优越生活流口水的场景了。

片子里的德国人都演得活像旧照片上走出来的一般,冷血残酷,训练有素,没有西方二战片中温情脉脉的德国军人形象;仿的三号坦克也不错。另外那个放电影的小伙子的女友应该是被德军给.....

虽然对毛子军人那种粗放的生活方式并不感冒,但看到他们保卫亲人,扛起枪的一刻,还是由衷的感动。

 短评

“我是犹太人、共产党员和政委。你们枪毙我吧。”

7分钟前
  • Yurikhan
  • 力荐

战争片最喜欢了!!

11分钟前
  • Leau
  • 推荐

今天在俄罗斯文化中心看的,无字幕,但还是看得挺有兴致,此类战争片不需要看字幕,能整明白。软硬伤都有点,普普通通,大众片。

13分钟前
  • Irgendwann
  • 还行

拍得确实很2

18分钟前
  • 流浪忧伤
  • 推荐

俄罗斯版的《喋血孤城》

20分钟前
  • 安东
  • 推荐

从题材和风格上,咱国内也很擅长此类,不过视听上确实比我们强太多,

2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这边是俄版的《集结号》嘛。三观很正,但是中间意识形态已经空了。视听效果很不错,一派10年前的美国大片范儿。导演估计是老塔的粉丝,男主角小正太的时候造型怎么看都是《伊万的童年》之伊万。

26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非常的模式化,非常的不讨人喜欢,错听了某些人的建议,没想到是这么个玩意儿。

27分钟前
  • 达到厂
  • 较差

轻故事重视觉效果,有点好莱坞商业片的意思,天朝该多引进点这样的电影。★★★

32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属于战争抒情片,像是《雁南飞》的绝望版。不重杀戮,对牺牲的歌颂。喜欢这电影的朋友可延伸阅读,写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瓦西里耶夫的另一本战争小说《未列入名册》,讲述一名年轻中尉在布列斯特围困战中的故事。

35分钟前
  • novich
  • 推荐

很感人

36分钟前
  • siji小猪头moli
  • 推荐

但就电影来说,没想到俄罗斯人能拍出如此好的电影。本来是个五星好电影,鉴于我向来对于苏联的厌恶,减掉一星。

37分钟前
  • 楚恻
  • 推荐

听国配真别扭!!!

40分钟前
  • 菠菜逛基辅
  • 推荐

原来俄语原版电影的声效跟R5 DVD是一样的。

42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199]諸如“本片為××主義招魂”的言論,本熊笑而不語。起碼,這比《烈日灼人2》強多了。

46分钟前
  • 熊仔俠
  • 推荐

战争是泥泞、腥臭的血迹、溃烂的伤口、震耳欲聋的噪音、火燎的疼痛,寒冷和饥渴,还有突如其来的死亡,不是“用笤帚疙瘩下了鬼子枪”的儿童故事,尽管我认为后者拍得也不错

51分钟前
  • 锟斤拷
  • 推荐

落泪一次。但过多的纯战争场面会让人麻木。

56分钟前
  • Joe
  • 还行

二战中苏联作家群体被派遣深入前线,诞生了许多优秀的战争文学,这一部电影好像改编自瓦西里耶夫的小说《未列入名册》。值得一看。

59分钟前
  • malingcat
  • 力荐

这个比集结号牛逼多了,老毛子拍战争片还是根红苗正的

60分钟前
  • 胡子(胡续冬)
  • 力荐

8.20 好看好看!!!!!

1小时前
  • Alex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