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流传有一段很经典的葛优骂战片段,吊儿郎当穿着古装的样子,扛着一杆矛,喊着“白刀子进,绿刀子出。”很多网友都只是觉得这个片段很有趣好玩,但是不知道这个片段出自何处。因为印象里葛优好像没有演出过什么古装喜剧,《夜宴》和《赵氏孤儿》也不是这个造型,其实这个片段,是上个世纪90年代末,国内古装轻喜剧刚刚开始流行的时候,葛优和陈道明一同拍摄的电视剧《寇老西儿》。
该剧根据真实历史人物故事改编,讲述了宋朝太宗年间名相寇准的故事。汇集了一众大咖明星,不只是葛优、陈道明,还有何赛飞、瞿颖、李诚儒和富大龙等实力派演员。可是,剧集播出后,一点也没有受到观众的欢迎,报纸上的犀利评价,直言这是这些演员的滑铁卢。而这部剧,居然成为了葛优拍摄的最后一部电视剧,在当时演技已经被不断认可,多重影帝加身的他,事后采访中,直言自己把这部戏演砸了,再也不轻易接拍电视剧。另一边的陈道明也是如此,对这剧的评价是讳莫如深。
当时被业内外统一口径批评不断的剧,现在回头看来,其实这部剧才算是真正做到“戏说,不是胡说。”借以历史上真实的人物故事,用那时流行的大陆式灰色幽默,演绎了几千年来官场上的勾心斗角,你来我往,和不为人说的“潜规则”。
葛优饰演的寇老西,是山西的一个穷酸官,顿顿吃豆腐,喝的不是酒,是醋。看着光脑袋小身板的寇老西,官服歪歪扭扭一搭,小眼珠子嘟噜一转,聪明点子就出来了。一出场,先是智断一桩偷肉案,后面进宫被皇上的宠妃设计陷害,立马装瞎跌倒,大智若愚的样子看得人忍俊不禁。明明小人物样子的他,却还知道舍命保下杨六郎,揪出辽国奸细,拯救了大宋。
另一旁,陈道明饰演的风度翩翩,气质不凡的八贤王,也是一天到晚不着四六的样子。脸上都是一副不关心俗世的闲散王爷,实际上,内里是个标准的愤青,力争正义公平,也就是他发现了寇老西这个小机灵,把他提拔上来。八王爷和寇老西对手戏非常精彩,傲娇八王爷装作普通老百姓逗寇老西,结果被赏了一顿板子,谁知山不转水转,寇老西马上有事相求,八王爷再次故意作弄,二人的互动真是好玩极了。
虽然整体的剧情确实一直是有点脱线和扯,国家大事整的和闹着玩一样,加上那几年对道具的不重视,很多场景看着有些“磕碜”,但是认真推敲起来,很多台词和细节真的三观都很正,像是为八王爷门客贪污求情的片段,给了八王台阶,给了人条活路,话里话外之间,都经得起观众细细推敲。
这部剧在当时遭到观众的一致吐槽,甚至葛优的爸爸葛存壮都批评了葛优,说他不配演宰相寇准。可是今天回头再看,这部剧其实真的隐喻满满。当时无数差评,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与观众的预期不符,除了主角拍出《围城》、《编辑部故事》这样的超强神剧还有更多同期竞争的《我爱我家》、《宰相刘罗锅》,那个时候可以说是佳作频出的年代,所以这部剧与其他剧一比,自然看起来就是一部“烂剧”,可是等到如今,越来越多的观众才发现,这部剧算得上是一颗沧海遗珠。文/月上弧
b站刷到影视剧经典出场锦集,看到太平公主的薛绍,少年包青天的八贤王;然后就看了八贤王的剪辑;在评论里看到白毛八,又搜索到寇老西儿。一口气(部分快进地)看完了20集。
在看八贤王剪辑的时候就觉得,当时那种怼脸高清不磨皮(可能连妆都很轻)的镜头真好,道明叔眼下皮肤的疙瘩看得一清二楚,但是毫无影响,反而增加了真实感,仿佛每个毛孔每个皱纹都是戏了。不明白现在为什么要把人的皮肤做得那么假,不仅不利于情绪传递,也没多好看啊。
这部多年前的电视剧,看着又尘封又亲切,有种翻阅高中毕业照的感觉,虽然是第一次看。时隔这么多年,那些夸张(无厘头)的剧情、借古讽今的内核、所谓三观正的刻意、所谓敷衍粗糙 都没啥可多说的。表扬的部分是喜剧应该做到的;而让人槽点不断的部分,比如一些夸张的人物和桥段设计,本来也是喜剧的一些范式,而所谓的敷衍粗糙,里面又有很多精巧节奏感的设计,说不定这种反差也是戏剧化设计的一部分呢。表扬这些和吐槽这些都没什么意思。
不知是不是受伟子影响,越来越觉得民俗文化可爱、有亲近感。不得不说,那个年代的“历史人物生活化演绎”受大众欢迎是有原因的,整体的人物刻画水平,即使再怎么批评其脸谱化,也比现在的绝绝绝大部分电视剧的人物生动得多。这部剧里主角们的形象很可爱,有夸张一点儿的性格演绎却毫不尴尬,看的时候很快乐很有代入感,觉得这些人物仿佛真的存在于现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于日常生活周围。但这可能是这类电视剧的人物塑造的共性优点,这部剧也不见得有多突出。
但是有几个地方确实上头了。一是这部剧的核心是寇准追求程序正义,对于1997年的电视剧,太先进了;二是寇准和八王的两个桥段:喝醉了在亭子里关于“打”的接龙对白;最后大殿赐婚八王的独白和寇准的离开。
这部剧确实有些奇怪的台词bug,但是很多台词的设计是非常优秀的(不仅仅是广为流传的段子部分),比如在亭子里关于“打”的接龙对白。这种敷衍粗糙和精巧设计的对比(而且有的台词和动作有非常优美的节奏感),带给我的感受也有喜剧的讽刺感,而且这种感受建立在识别出了台词bug之后,会有种get到了编剧的故意、有的放矢懒得工笔、只想在自己在乎的地方用心的感觉。
而结尾八王独白那一段,确实触动了我,共鸣了一些久远的记不清具体事件只有朦胧感受的体验。想到了神探夏洛克里华生的婚礼舞会 夏洛克独自离开。但是这个剧的结尾没有那么伤(部分程度上 算是反过来了),或者说情绪更丰富更优秀,不仅有萧瑟无奈,而更有些江湖知己的洒脱感和成长感(我感觉这是引发我共鸣的点,毕竟神夏那个 就没什么共鸣,更多的只是共情了人物剧情),也更喜欢。
看剧啊一定不能抬杠,也不能过分理性。很多时候,第一直觉可能是剧集设计试图传达的感觉。
都快忘了。
哈,道明叔
枫叶红 黄叶飞 自古青春能几许 但使今宵海天共明月 相见相识又何必 一年又一年 一季又一季 问谁能解个中真情意?
可称的上是国产电视剧的颠峰之作。
就從此時開始,戲說越來越無聊離譜了。
淡忘了
冲着葛大爷和道明叔看的,这戏吧制作是真真简陋的,剧本bug是很多的,剧情节奏挺慢的,为什么能看得下去,完全是因为这戏的演员各有萌点,葛大爷,道明叔不论,结巴的小跟班,卖萌的老太监,少有的女演员也个顶个的美人,美得各有特色,瞿颖、何赛飞真真是当得起女主的颜,连王强的丫鬟和郡主也很美~
民间说书人把寇准讹传为山西的秃子,寇准即不是山西人也不是秃子,古代选官也挑漂亮貌美的人。另外,山西人是老醯儿,不是老西儿。
补+ 小时候你懂什么叫演技!
不得不说我明叔演起喜剧来也是杠杠的,那些关于陈道明老是端着,只能演正剧的言论可以休矣。优秀的演员应该能在各个领域展现出自己的才华,信然。明叔的厉害之处在于把握好了庄谐之分。朝堂上多发煌煌正论,义正辞严,私下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说好的喜剧呢,最后八贤王在朝堂上向寇准挥手时我还是哭了。
我只是马克一下
戏说剧也戏得这么一本正经,这劲头如今可不多见了。剧本先天不足可惜了。
陈道明在这部里面的演技才叫经典
我觉得很好看的一部剧啊,幽默风趣、笑点十足,葛优当时精瘦,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演得颇到位,陈道明帝王戏,通身的气派!
90年代真的是一个戏说的年代啊
小时候超稀罕的剧 现在看都觉得有意思。各种老梗一直都记得 尤其是刀削面;不过张子健可真是……也有那时候 哈哈哈哈哈
全明星 评论全部唱衰 以至于葛优宣称从此不再演古装片 但我觉得挺好的
当年可爱看了
精品。只能说多数人不识货。
主角台词功力深厚,佩服编剧的文采。传闻好多段子是化用刘宝瑞和刘罗锅的,一星扣在画质和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