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芭比

HD中字

主演:约翰·卡梅隆·米切尔,米利亚姆·肖尔,安德列·马丁,阿尔贝塔·瓦特森,迈克尔·皮特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1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摇滚芭比 剧照 NO.1摇滚芭比 剧照 NO.2摇滚芭比 剧照 NO.3摇滚芭比 剧照 NO.4摇滚芭比 剧照 NO.5摇滚芭比 剧照 NO.6摇滚芭比 剧照 NO.13摇滚芭比 剧照 NO.14摇滚芭比 剧照 NO.15摇滚芭比 剧照 NO.16摇滚芭比 剧照 NO.17摇滚芭比 剧照 NO.18摇滚芭比 剧照 NO.19摇滚芭比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摇滚芭比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汉塞尔(约翰·卡梅隆·米切尔 John Cameron Mitchell 饰)从小就被摇滚乐吸引,希望以后能够成为一名摇滚乐歌手,某日,他遇见了美国大兵卢瑟(毛里斯·迪恩·温特 Maurice Dean Wint 饰),卢瑟答应带他去美国,但前提是汉塞尔必须和他结婚。为了追寻自己的梦想,汉塞尔毅然进行了变性手术,虽然手术给他带来了永久的创伤,但汉塞尔总算踏上了美国的土地。  两年之后,卢瑟抛弃了汉塞尔,在这片举目无亲的土地上,汉塞尔顽强的生存着。他为自己找了一份看护的工作,还成立了名为“The Angry Inch”的摇滚乐队,在此期间,汉塞尔遇见了名为汤米(迈克尔·皮特 Michael Pitt 饰)的年轻男孩,殊不知这个男孩将会成为他日后的噩梦。星球大战:抵抗组织第一季李诺的梦想我也是妈妈啊稍微有点纷争的话我很乐意突出部之役:冬季战争光环4:迈向黎明同道宿敌99次心动计划唯一生路赛车总动员3:极速挑战国语假日惊情无知是福定时器巴顿·芬克时空来电毕业作品织田信长本·霍尔传奇五星圣诞模特魅影永生羊天生一对青春方程式边地疑城沙井村之恋支配物种光芒万丈隐爱议程恶魔高校D×D BorN SP如实陈述武林逸事之呆呆湾外传魔术奇缘艳光四射最弱无败的神装机龙老摇滚搬家穹顶之下第一季动态漫画·仙帝归来花仙子

 长篇影评

 1 ) 那一场腐烂与燃烧

我是先听OST后看片子。听的时候掉过一次泪,片子看到最后我却笑了。 他叫Hansel,他小时候爱听美军电台,他和我一样喜欢听Lou Reed和Iggy Pop,他喜欢吃五颜六色的小熊软糖,他遇见了一个承诺要娶他的男人,他为了跟他在一起从男孩变成了不完整的女人,Hansel从此叫做Hedwig。 Hedwig随他的男人一同远走却被抛弃,柏林墙倒塌后他四处为家,他和他产生共鸣,他开始另一段爱情,他再度被弃而不顾因为他无法接受他的性别,他夺走了他的歌而且成了名,他开始报复,他执拗地唱歌,疯狂而扭曲…… 只是有些离开再也回不来。 手术的切除不能复原,一英寸横亘在沟壑之间,无论男女都无法逾越。 柏林墙很荒芜,阳光下的断壁残垣,没有树却布满弹坑的路。天空很大但没有云,看得清楚却依然让人恐惧。 年轻时在柏林墙周围的弹坑里赤裸着晒太阳的他, 手术失败后变得既男又女却非男非女的他, 和韩国女人们组乐队在餐馆演奏的他, 结成正式乐队开始巡演的他,或者他们。 在酒吧里和看客们厮打在一起的他们…… Hedwig环顾四周,他的表情有一点酸楚。 那首《The Origin of Love》毫无疑问是全片的点题曲,不晓得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对它一听钟情。歌词典故取自柏拉图的《飨宴篇》,这里不累述,这个故事唯美地诠释了做爱的缘由,以及人与人之间刻骨铭心的爱恋的原因。 Hedwig的右腰侧有一个一分为二的小小刺青,象征着阴和阳。在The Origin of Love的音乐声中刺青活动起来,用小动画的形式演绎出歌词中的种种神话场景,“比北野武在他的片子里搬上自己的画还要空灵(张辛欣, 2007)”。 或许我们真的曾是各种天体的子民,在阴阳混沌的年代于罡风和乱云之上建立起没有爱的乌托邦,神和人为彼此上妆,后来祖先们被一分为二,流出的血液却有着同样的温度,相互思念相互找寻。 但爱情和音乐谁比谁宽容? 两个人相爱,原本就不需要局限在性别条件下。相同的喜好和理想能让人与人产生共鸣甚至情感,情感可以是各种各样的。Tommy的虹膜澄清眼神深邃,他是没有担当的少年,是年轻的基督教徒,没有勇气面对Hedwig的变性身份。圣经到底没有为他开出鲜花。可Hedwig既是亚当又是夏娃,造物主把他抛到一个需要竭尽全力生存的境地,前后左右都是海市蜃楼。 就在乐队成员间出现分歧,Hedwig拮据到走上街头和妓女抢生意的时候,Tommy回来了。他们开一辆车唱一首歌出一起车祸,他懦弱到不敢承认他认识他,即使他们曾经爱得刻骨。 最后的最后,到底谁才是那个念念不忘的人? 张扬而隐忍的歌声,挑逗的肢体语言,霸道的,无助的,不甘的,酸楚的,却没有绝望,或者说我相信他从未绝望。无论是开场时冶艳到夸张的妆容还是结尾时赤裸着不施粉黛,Hedwig自始至终都是他自己。 意外出名后的那场演出上,Hedwig砸了吉他砸了设备撕扯了自己,过往画面铺天盖地涌过来,伤口炸开,没有眼泪但是撕心裂肺。 “When you've got no other choice,you know you can follow my voice through the dark turns and noise of this wicked little town.(若是你别无选择,你可以跟着我的歌声穿过这个邪恶小镇里黑暗的巷子,远离喧嚣。)”当Tommy唱起Wicked Little Town,我和Hedwig一起被打动了。所有的痛苦与不甘全都褪成浮光掠影散落身后,Hedwig终于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哭了。眼泪冲刷掉滴水不漏的伪装,泪光里等待拯救的脸已然多年。 已经过了在梦想泥浆里打滚的年纪,于是长时间地听一张专辑,或是对一个乐队固执和钟爱,于是把着手里的东西反复抚摩和疼爱,喜欢被自己所熟悉的气氛包围,因为害怕失败而拒绝尝试。而Hedwig永远拥有直面现实的勇气,向世人剖析自己的过往,不污秽不虚伪,在看客的不屑中也依然笑着唱歌,受挫了也能蹒跚着继续走下去,看似是偏执狂的执拗报复,也曾因为筋疲力尽和无能为力感到委屈,却有着草根般的无所畏惧。只这一点就让我近乎羡慕地欣赏他。是他教会我,哪怕一无所有也可以挑战全世界。 赞一下集编、导、演、唱于一身的John Cammern Mitchell,“出卖相,出卖色,出卖自歌自舞(张辛欣, 2007)”,全才到让我惊叹。 再赞一下片子原声。John Mitchell的片子我只看过两部,但OST都像神作一样动人。 镜头的最后Hedwig赤裸着渐行渐远,直到融进这个世界的黑夜,似乎一切紫陌红尘人间烟火都与他再无瓜葛。Goodbye,the wicked little town。 腰上破碎的刺青终于合二为一。

 2 ) CALL ME BY YOUR NAME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烤箱不是烤箱,墙仍是墙。两边围城森严的戒备下,无线电在空气中跳动着脉搏,无法触摸,更难以捕捉。化开的橡皮糖在口中,将懵懂顶出身体,挤到阳光下曝晒。以为那残垣断壁的,不是哪座教堂,不是你,亦不是我;他坦坦荡荡地与莺莺燕燕双宿双飞,不管身后被踩爆的灯泡有没有黯淡了心中那一点点的灰。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餐馆酒吧咖啡厅,蛋糕龙虾仙人掌;似曾相识的时空,再熟悉不过的缺憾。被单下挥舞汗湿的脏手将本来完整的自己一分两半,然后继续无穷无尽的分裂。摔不断的琴弦努力包裹凌乱的从前,胸前变形的铠甲没法保护内里的柔软。他山之石,怎可攻玉?层层叠叠又圆圆圈圈,堆积着过往云烟,闪亮的红唇,表面反射着阳光,底下渗着咸腥的血。牡丹花下风流鬼,纸迷金醉不思归。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阿斯加德的宫殿深处涌动着暗流,潜藏着宝库。纵有种种可能,最珍贵的还是无穷尽的时间线里自由意志看似无谓的拼死挣扎。套用在被放逐到时间的尽头虚空的洛基和被变成青蛙的索尔身上,成王败寇的说辞起来已经再没意义。只有你自己拥有定义自己的权利。你,也可以弃权,然后居高临下,谈笑风生,笑看从前,弹指一挥间。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身体里流着的血无论高贵与否,手术台的审判局偏偏硬要逼你为过去莽撞的选择服一辈子的刑。谁,又可以支配你以后的日子里穿起多奇异的衣裙,戴上多夸张的假发,喝进多冷冽的酒酿,卸下多浓艳的妆容……硬核地坚挺,不是专属于男人的持久,也不是女人无奈的妥协,而是一个残破的躯壳下舒张又收缩,却一刻不肯停下的鲜活的心在动作。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梦想可以比火箭飞得更高,现实的深渊也当然也比墙角的裂隙容得下更多黑暗。日光照不到的那一面竟让明亮更加耀眼。空气中流动着的频率让割裂的阴阳两级相抵,二分法下被分隔许久的你我分分合合,矛盾升级。复杂演算里,答案并不唯一。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所谓的另一半究竟是哪一半?没有了另一半的自己究竟有多不完整?不被理睬的境遇和手帕上汗湿的妆容究竟哪一个更黏腻得让人无法自拔,甚至献祭自己?风吹云散见真情,轻易说出口的我爱你其实也无需抱歉,更不用怀疑。拨云见日,脱下皮草大衣之后,活生生的肉体该怎样保鲜才不至于透不过气?生活为我们做的加法留下了层层痕迹,再难以区分彼此,更难以剥离。风扇噼啪噼啪地转啊转,骚动着的观众呼哧呼哧地不明所以然……没有意义会不会反而有意义?没有答案,是唯一的答案。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3 ) 推荐在星期天hangout开着洗衣机洗衣服的时候看

1.真是草他妈的感人至深

2.我买的碟电影的英文字幕没有中文翻译,但是花絮整整85分钟都有中文翻译

3 因为花絮介绍的就是本片的导演,编剧和男主演John Cameron Mitchell

4 字幕组太有腔调了 但如果更有爱一点用业余时间翻译一下影片字幕就好了 要知道花絮都没有英文字幕

5 推荐在星期天hangover开着洗衣机洗衣服的时候看

6 你误会了我真的很喜欢这部电影

 4 ) 通过那些缺失的 让你找到完整的自己

看完这部影片,最强烈一个直感是:这个导演+演员+编剧+摇滚歌手是个惊世天才!浑身上下散发出令人惊讶惊叹惊恐的魅力与才气。
于是赶紧搜索他的相关信息,当我看到他生活照的时候,马上会心一笑:果然是个相当闷骚的人,一脸温和的洒满阳光的笑容,干净的短发,白净的脸庞以及清澈的双眼。

谁能够在一部电影当中如此老道霸气的演活一个变性未遂充满屈辱与愤怒的摇滚歌手?!乔纳森梅耶?杰克布莱克?马克沃尔伯格?他们的演出都相当出色,但是在John Mitchell面前,太过耀眼纷呈的光芒恐怕会将前者遮蔽些许。

很明显,这部精致细腻的影片是导演竭尽全身心血的伟大结晶。全片色彩强烈饱满,但又温润宜人,不是刺激视觉的搭配而是一种高度和谐的全色彩展示。孔雀蓝眼影和金属红唇色,即便不动声色,眉宇之间也是无尽的悲凉与无畏,这是主人公赫德韦格最经典的妆容,一抹腮红跟镁光灯之下的闪粉不仅让我联想起“红颜薄命”四个字儿。
赫德韦格带着改造失败的身体,勇敢的走在大街上,寻找属于自己的路。这一路,历经人心艰险,世态炎凉。那些“正常”的人们,初次见面就用排异的作呕的或者猎奇的眼神打量他,当他在舞台之上完全绽放的时候,恣意狂烈的将所有关于自己与世界的真相撕裂开来给你们所有人看,这些人立刻在他强大的小宇宙之下别过头去,甚至连直视的勇气都没有。而这两者的互动关系,又与他的妆容相呼应,极致的耀眼的蓝代表忧伤与沉寂、漂浮,极致的闪亮的红代表炙热与出挑、放射。而我们的主人公,正以这副性别不明的身体,逐渐走向矛盾重重到无法调和的两个极致。

片中所有音乐都由斯蒂芬·塔斯克 Stephen Trask 所作,但凡看过影片的人都会被原声深深震撼。音乐电影中的音乐多半分段落展示出主人公的人生,此片并不例外。例外的是所有歌词的思想之深与信息量之大,力道之强劲,旋律和声之悦耳,风格流派之纯正……与赫德韦格时而妖冶绽放,时而忧伤沉静的歌声舞姿交相辉映,令人无比惊艳,牢牢抓住我们所有人的各种感知,心肝脾肺肾,每一个毛孔,每一簇发梢……看到最后你会发现,影片其实讲述了一个关于通过缺失,找寻自己的艰难过程,而且远远不止这些。

当所有人的真面目正式展现在主人公眼前的时候,他终于看清了所有的疑惑,于是也终于能够真正的撕去所有表象的外皮,坦诚的对待自己。那一刻的他,清浅的脸庞,深沉的眼窝,幽蓝的泪光,凌乱潮湿的短发,苍白纤细的身躯,是片中最美丽的形象。

 5 ) 这才是电影该有的样子

无论是书还是电影,标题一向是我入坑与否的一个重要的因素。"Hedwig and the Angry Inch",直译是“海德薇和愤怒的英寸”,一下就引起了我的兴趣。我事先还查了一下百度百科,发现除了“爱情”和“摇滚”,它还有“变性”这个关键词——于是我马上点开了正片。虽然现在已是二十一世纪,许多牵扯到“性”的话题仍透着一股浓厚的“禁忌”气息。而我不得不得说,沾染了“禁忌”色彩的作品真他妈诱人。

首先是电影的拍摄手法。因为时间跨度的问题,电影中大量地运用了倒叙式蒙太奇——先从"Angry Inch"的某一次日常演出切入,交代了主角Hedwig的身份和生存环境:一个自称“来自东柏林的、身材窈窕的大娘炮”的变性人,在一个只能在小餐馆演出的、没什么名气的乐队里担任主唱,同时作为一个“举世不顾”的曲作家,正在起诉由自己一手带出来的、剽窃了自己作品的“摇滚偶像”,而胜诉的风向明显并不向着他……伴随着开场那段夺人耳目的摇滚演奏,席卷而来的巨大的信息量一下子将人冲击得几乎晕头转向——随后镜头一转,在昏暗的光线下,万籁俱寂的时刻,Hedwig的声音作为旁白响起,娓娓道来自己的身世:他的父亲是一个美国大兵,在Hedwig还是一个小男孩的时候侵犯了他;他的母亲是一个东德女人,赶走了他变态的父亲,之后一直跟他睡在同一张床上直到26岁……然后风格迥异的音乐再度响起,又是一次现场演奏,中途还穿插了一段段画风奇特的动画。那些如同出自孩童之手般稚嫩而又毫无拘束的笔触和作者精心打磨出来的的歌词水乳交融,天衣无缝。正当人惊诧于站在音乐艺术面前的Hedwig竟是如此毫无保留的纯洁和赤诚之时,随之而来的又是他甩不脱的回忆——整部电影几乎就是在乐队演奏和Hedwig对往事的回忆之间反复穿插,这种手法不仅没有造成视听混乱,反而无比生动地描绘出了Hedwig如何由一个渴望自由的摇滚少年Hansel,在世界历史大环境的影响下,逐渐长成了现在这个胯间仅剩一英寸、与社会世俗格格不入的浮世畸零人的进化图谱。他的欢欣与无奈,他的彷徨与坚强,还有他那从未因岁月蹉跎而有分毫改变的、真诚对待自己的倔强,牢牢地掌住了观众的心。

其次是造型和色调。仿佛为了顺应摇滚深入人心的那种如火山喷发、雷霆震响的印象,影片就连开头的字幕动画都是充满娱乐性的张扬色彩。"Angry Inch"的成员基本都是造型乖张,而主角Hedwig自不必说,假发、妆容、服饰,从头到脚都彰显着浮夸和另类,仿佛一颗燃烧自我生命的火种那样不甘黯淡——这或许也是他对自己的遭遇和这个世界表达愤怒的一种方式。而Hedwig的回忆却是充满着悲伤的冷色调,那段压抑而忧郁的过去,仿佛他小时候吃惯了的那种寡淡无味的小熊软糖。电影的主色调基本就是昏黄和灰蓝,阴沉沉的光线压下来,无声地诉说着Hedwig的命途多舛。

最后是演员。妈的,看电影看了十几年,第一次见识到什么才叫货真价实的全才,“自编自导自唱自演”没一样落下的。JCM的声线丰满动人,对台词和表演力度的把控恰如其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念旁白时流露的那种的叙事感没有任何矫揉造作,非常自然和谐(有些台词还整段整段的押韵真是要了人命了);许多镜头也是敢想敢拍,无拘无束,让人感到“这才是电影该有的样子”。

对于Hedwig and the Angry Inch这部作品,我想说用“惊艳”这个词来形容真不过分,它在形式上糅合了戏、乐、动画、服装和造型设计,在内容上涵盖了摇滚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和性别认同文化,是一场饕餮盛宴,也是一次成功的电影试验。在开头我说"Hedwig and the Angry Inch"这个标题作为片名没头没脑,现在回过头来,“Hedig”和“the Angry Inch”其实就是电影最重要的两条线索:“Hedwig”意指“Head Wig"(假发)。Hedwig第一次戴上假发是为了变装成女人,如此才能与他的爱人结婚、到柏林墙的那头去寻找他梦寐以求的自由,为此他还付出了承受变性手术的代价;可变性手术失败了,那仅存的一英寸成了他不男不女的证明,但他没有因此崩溃,因为他终于和他的爱人抵达到了墙的另一头;可他的爱人不久便抛下他走了,这时Hedwig戴上了一头夸张的假发,开始组建乐队,用他热爱的摇滚来宣泄自己难以纾解的情绪,这段时期他遇见了他的第二个爱人,Tommy,他被Hedwig的独特和在音乐方面的才华所吸引,Hedwig没有因过去的挫折筑起心防,坦然与Tommy相爱,可结果Tommy也只是个怯懦的凡人,他在触碰到Hedwig的那一英寸时退缩了,面对Hedwig的质问与责难,他只会找蹩脚的借口逃离而不肯正视现实——埋藏在Hedwig心底的怒火终于如同不可遏制的火山熔岩一般喷发了。胯下的一英寸是他精神上永远的伤痛,是他这辈子都无法摆脱的枷锁,仿佛一个烙印在了他灵魂深处的笑话——这要换了一般人可能会绝望至死吧,但Hedwig的举动超出了我们所有人的想象:他组建了新的摇滚乐队,乐队名干脆就叫“Angry Inch”,大胆直白得仿佛在向世间的偏见宣战似的。他在自己的歌里毫不掩饰地抒发来自“一英寸”对这个庸庸世俗的愤怒和嘲笑。他甚至还由自己出发,在音乐中探讨自我、性别和爱等永恒的主题,落落大方、问心无愧,诚如是。

电影的最后,Hedwig摘去了假发,卸去了一身浮华,裸身沐浴在夜晚的月光中,仿佛又重新变回了当初那个在东柏林的废墟上晒太阳的少年——但失去了的终究无法挽回,他不过是跟自己达成了和解。他将继续穿行在茫茫的黑夜中,嘴里哼唱着“Do-do-Do”,一往无前。

一如他当初写下的那句歌词:And I ain't never, I never turning back.

 6 ) 觀影心得:愛讓人變得完整

本片是由音樂劇改編的電影,因筆者沒有觀賞過該齣音樂劇,就暫且不論其改編成功與否 但這真的是一部非常非常過癮的音樂電影 與其說這是一部音樂電影,我更想稱他為一部很迷人的音樂錄影帶(MV) 會這樣說當然有我的原因 就拿我最喜歡的音樂電影《Begin Again》來做簡單的說明: 一般的音樂電影都是將音樂搭配進電影裡、用音樂來營造當下的氣氛 像是Adam Levine的Lost Stars就是一首很成功的電影主題曲,我們聽到這首歌就會想起電影裡的畫面,再加上琅琅上口的旋律,不只讓這部電影在人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讓Lost Stars常駐於我們的音樂庫及腦海中 但《搖滾芭比》則不同,他是將音樂「融合」在電影之中,他所唱的歌詞就像是台詞,只是再搭配上旋律、並把他唱出來。而演員的情緒、表情、所有的表演都是完完全全的融入在首首歌曲中。導演非常巧妙的用「音樂」完整地說完了這個故事! 我想:以「棉花糖與熱可可」這個絕妙的組合,來說明我的感受,或許再恰當不過了!

而貫穿本片的便是“性別認同”,雖然是以此為主軸,但導演卻說的輕輕淡淡,偶爾來一記響亮的耳光將你打醒,但過不久後又讓你繼續深陷在五光十色的樂團表演中 或許,Hedwig也是如此吧? Hedwig是一個為愛變性的搖滾歌手,但他也從此為了留下的那一吋而遺憾的過著日子。 在歷經離婚後的Hedwig,與Tommy組成了兩人樂團、事業有成。直到在和Tommy親熱的過程中被觸碰到了他那原本為男性的軀體,Tommy因無法接受而離開了Hedwig。 起初,我一直以為是因為Tommy的離去才會讓Hedwig如此的歇斯底理,但越到後來我才發現:其實Hedwig從來都沒有真正的接受過自己、正視過自己。 他把真正的自己隱藏在歌曲裡,所以在舞台上演唱的Hedwig總是如此的瘋狂、真實,因為只有唱歌的那幾分鐘:才是真正的他 直到最後,他終於以真面目示人,一絲不掛的站在Tommy面前,坦承的面對他,也是終於坦承的面對了自己、接受了自己。 那一幕,讓我的眼眶變得模糊。

我想Hedwig就像是柏林圍牆,他的身體在東邊、思想卻在西邊,他的一部份是男人、另一部份是女人,他的意識一部份是自由奔放的,另一部份卻被鎖在自己的軀體裡 在現代的社會中,我們是不是也像是一道又一道的柏林圍牆呢? 我們將自己分門別類,卻又發現自己並不完全屬於某一個分類,於是我們焦慮、自卑 但你知道嗎? 柏林圍牆在1990年就被拆除了,而我們卻仍然被困在自己的分類中 最後,Hedwig坦承的面對了Tommy,他的月亮刺青變成了太陽刺青:是愛 愛,讓這一切變得完整:the origin of love

另外還是想提一下我在本片很喜歡的片段:穿越衣服後的激情之吻 在看這個部分的時候,讓我直接聯想到的是Xavier Dolan在《雙面勞倫斯》中安排的Clothes Rain(衣服雨) 當時在看雙面勞倫斯時,我就一直很想知道為什麼是「衣服」,究竟衣服有什麼意涵? 今天在看過搖滾芭比後,我想或許衣服也代表著「親密」吧? 衣服覆蓋了我們的全身、有時也代表著一個人的品味、性格,如果能夠幫所愛的人挑選衣服、甚至是參觀他的衣櫃,或許這對情侶也走到了某一個穩定的階段,才能有這樣的行為 而看著Tommy牽著Hedwig的手穿梭在吊掛的衣物之中,時而遮蓋住雙方的臉、時而又從衣物之中看到對方的眼睛,真的很浪漫啊

 短评

约翰·卡梅隆·米切尔自编自导自演,真是牛逼,大MV

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炙烈的燃烧,然后化为灰烬。约翰·卡梅隆·米切尔这么会演,大概也融入了一部分幻想中真实的自我。

11分钟前
  • 盲忙
  • 推荐

正如片尾所呈现的,海德薇拿下了假发,露出了男性的双乳,将自己原本的一面袒露在观众面前。他要面对他者,更要面对自己。无论是性别男爱好男,还是跨性别爱好男,只要勇敢去面对,你就是诚实的,美丽的。

16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推荐

浓妆艳抹下的那声怒吼“Love the front of me!”让人想哭。变性失败的他一生都在不幸的负螺旋中打转,最终却把悲伤铸成了钢铁的形状。炸裂的原声和百变的画面,集导演、编剧、主演和主唱于一身的John Cameron Mitchell真是奇才啊!

1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自编自导自演自唱,JCM真的牛。到最后,他摘掉金色的假发撕开身上所有的伪装,少年Tommy唱只因为我少不更事,你比造物者创造的任何都精彩;他望着他轻声说再见,一切都终于落下帷幕,像是漫天绽放的花火,绚烂后漂浮着寂寥的烟。PS:好几首歌特别感触。

22分钟前
  • 某J。624
  • 推荐

眼珠子差点没哭出来啊卧槽!!!!!这片当年奥斯卡零提名是不是有点没天理???

25分钟前
  • CharlesChou
  • 力荐

能牛逼的绽放一次真的就够了,约翰·卡梅隆·米切尔 John Cameron Mitchell就是这样。

30分钟前
  • 神甫
  • 还行

搞摇滚的总是愤怒得这么莫名其妙吗?“女”主角还挺妖冶,比《洛基恐怖秀》那个异装癖漂亮。汤米是大西洋帝国里那个瘸子帅哥。片子OST好听。

31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推荐

【台灣酷兒影展展映】大型搖滾MV!午夜場看得熱血沸騰非常HIGH。多才多藝的天才導演集編導演唱於一身,而且如此妖嬈動人,恍惚間以為是女兒身。在勁爆好聽到忍不住全程顛腳的歌曲中講述了一個動人故事,如泣如訴,催人淚下。如同DV的畫質更增添了偽紀錄片的代入感。實在是牛逼!

33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It is clear that I must find my other half, but is it a he, or a she? What does this person look like? Identical to me? Or somehow complementary? Does my other half have what I don't? Is that how we put ourselves back together again? Or can two people actually become one?」

36分钟前
  • Q·ian·Sivan
  • 力荐

太爱这种冒犯性了,把尘世丑陋、背叛、憎恨与罪恶都熔炼在那一寸里,将血与痛唱得惊天动地,肝肠寸断。从刀枪火海中走过来的人,跳过烦嚣过后独自舔舐创伤的萧瑟,在破茧成蝶后借一刀冷光,照彻新生长夜的清醒与强大。被《性爱自修室》提醒补片过了年半,终于如愿。Mitchell这些年依然能领风骚,Pitt赶紧浮上来吧。四星半。

40分钟前
  • Mr. Infamous
  • 力荐

John Cameron Mitchell太有才了!!!

43分钟前
  • Orchid
  • 力荐

化妆师实在太牛逼了,男的变女的,女的变男的。当然,更牛逼的是Mitchell,没见过这么音乐创作,电影导演,演唱,表演的全才。那一首Origin of Love听得我那个感触万千。

45分钟前
  • 思阳
  • 推荐

自爱和自我发现,喜欢这部片对LGBT的表现,不卑不亢,JCM真的美。一向不算喜欢musical的浮夸,但这里的音乐的确打动人,摇滚乐引用自然,表现形式也有可爱的纯真。好想看这个的舞台呀

47分钟前
  • Rhodesia
  • 力荐

听不厌看不腻 电影版Origin of Love的动画很抢眼 JCM美

50分钟前
  • 给我个电话亭,我要拯救地球!
  • 力荐

真喜欢这个电影! 震撼人心的效果,感动但悲伤着,难以忘记影片中出色的音乐. hedwig有种随时爆发的魔力;还有,Pitt小朋友那时侯真是美少年啊!!!

51分钟前
  • 海棠一生
  • 力荐

“我的故事,一首一首唱给你听。”

56分钟前
  • Pi_皮小五
  • 力荐

'look back on where I'm from, look at the woman I've become,and the strangest things seem suddenly routine. ''No cosmic lover preassigned.There's noting you can find.Cause with all the changes you've been through,it seems the stranger's always you.'一些歌词

57分钟前
  • Mo.nite
  • 推荐

在开篇的表演中,Hansel化身为“新柏林墙”,展示了后冷战时代身份政治运动留下的巨大伤口。“没有我你们什么都不是”“一堵墙亦是一座桥”,自我认同植根于差异的认知,柏林墙的倒塌终结了两极对抗,却让世界走向更彻底的分裂。而Hansel本人正处于某种交汇点上:不属于任何一方,无法被归类,只剩无处发泄的怒火。张开的翅膀将Ta变成蝙蝠——哺乳动物中会飞的异类,但并不是鸟。作为一部标准的酷儿电影,本片旗帜鲜明的反对清晰的身份划分(主要反对性别的二元论),结局处给出了一个现在看来略显俗套的“觉醒”。Hansel苦苦追寻Tommy,期望从他那里找回作品和名气,也是在寻求柏拉图所谓的“完整自我”。另一层面,Tommy的爆火得益于他主流摇滚歌手的形象,得益于他虔诚的基督教信仰,这是少数异类在向大众祈求认同。

60分钟前
  • 鲸鱼马戏团
  • 力荐

hedwig给嫩den儿看iggy ,lou reed,bowie三人合影时得那段我很爱看!~

1小时前
  • Andor-Genesis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