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中东“小巴黎”贝鲁特的女人们,她们似乎比中东-西亚其他伊斯兰国家的女性要“自由”,但她们在爱情、婚姻、性取向、年龄等问题上,仍然活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焦糖”的苦涩、粘稠、柔韧都附着在她们的身上。
《何以为家》在中国大陆的热映,让很多中国影迷开始注意到来自黎巴嫩的女导演纳迪·拉巴基。
在国际影坛,纳迪·拉巴基早已经是有一定份量的电影人。她可以说是戛纳电影节的“亲女儿”,第一部长片《焦糖》(2007)便入围“导演双周”单元,2011年,她的《吾等何处去》又入围了“一种关注”单元,2018年,《何以为家》不仅入围了主竞赛单元,还一举拿下了评审团奖。十余年间,纳迪·拉巴基已经在戛纳电影节这个当代艺术电影的殿堂完成了“三级跳”,成就斐然。
纳迪·拉巴基除了是一名导演,也是一位出色的演员,她出演了她导演的大部分作品的,有时候还是“女一号”。《焦糖》便是纳迪·拉巴基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讲述了贝鲁特的五个女人的故事。《焦糖》是一部群戏之作,五位女主角的戏份相差不大,但纳迪·拉巴基仍然算得上是“女一号”。
贝鲁特是黎巴嫩的首都,是中东-西亚地区最西化的城市,有“小巴黎”之称。
黎巴嫩历史上曾先后受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罗马、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统治,一战后成为法国殖民地,1943年获得独立。正是在如此复杂的历史处境下,黎巴嫩成为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交汇之地。在黎巴嫩,基督教人口曾一度占据优势,但五次中东战争使得大量的穆斯林难民涌入黎巴嫩,从九十年代起,伊斯兰人口逐渐占据了优势。
也许是受基督教文明的影响,相对于中东-西亚的其他伊斯兰国家,黎巴嫩算得上是比较“开化”的伊斯兰国家。贝鲁特作为黎巴嫩首都,自然也成为了中东-西亚最“开化”的首都之一。
那么,生活在贝鲁特的女人们,在一个相对私密的空间里,她们能够享受到多大程度的“开化”呢?《焦糖》给出了一个比较生动、具体的答案。
《焦糖》的故事主要发生在贝鲁特的一家美容院。这家美容院的顾客基本上都是女性,因此,这里算是女人们的一个比较私密的空间。在美容院工作的有三个姑娘,拉亚里(纳迪·拉巴基 饰)、尼斯瑞和瑞玛。詹美尔是一位徐娘半老又不服老的前演员,是美容店的常客。美容店隔壁的裁缝罗丝和美容店的姑娘们相熟,也时常帮她们一点忙。
相信很多国人对中东-西亚伊斯兰国家的女性的印象是,她们大多缺乏基本的“自由”,出门要带面纱,好一点的戴“希杰布”(能露出正脸),比较严格的戴“尼卡布”(只露眼睛,甚至可能眼睛都不露),她们很少外出工作,主要从事家务。
但在黎巴嫩,女性一般是可以“抛头露面”的,比较传统的穆斯林妇女也就戴“希杰布”。《焦糖》中的五位女性,尼斯瑞应该是穆斯林,因为她出嫁前,她的母亲是戴着“希杰布”跟她“谈心”的。其他四位女性的宗教属性,恕我眼拙,我未能清楚辨别。影片中有一场戏是天主教的宗教游行曾到达美容院,可以肯定,美容院里应该是有基督徒的。
贝鲁特虽然比较“开化”,但从五位女性的遭遇看,她们的生活也处处受到伊斯兰文化的影响。
影片中,拉亚里爱上了一位有妇之夫——她幻想着对方会为了她抛弃原来的家庭。这让她在家庭生活中显得非常被动与难堪——她的家人不时“催婚”,让她有苦难言。她想与心爱的他共度生日,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原来,在贝鲁特,单身女性要到正规的酒店开房是很困难的。她不得不冒充已婚妇女去开房,却被要求提供已婚证明。不得已之下,她只能到一家不正规的酒店开了房(色情酒店之类)。房间很脏,她只好自己搞清洁。她还费尽心思布置了“甜蜜现场”,结果,心爱的他并没有出现。
其实,这位有妇之夫自始至终都没有在影片中“出现”,这样的“安排”进一步强化了拉亚里的爱情的虚幻性。不过,现实中,一位爱慕她的舍不得给她开罚单的交警一直默默地守护着她。爱情幻灭之后,拉亚里终于注意到了现实中的他。
尼斯瑞婚礼在即,却陷入了深深的忧思——她不是处女。作为穆斯林女性,婚前性行为是“有罪的”,更何况,和尼斯瑞发生关系的那个他并不是她的未婚夫。贝鲁特的“开化”在于,这里有可以修复处女膜的医生。在现代文明中,“处女膜”只是中世纪的“魔咒”,但这个“魔咒”在穆斯林女性身上,依然是挥之不去的。最“开化”的贝鲁特,也解不开这道远古的“魔咒”。
瑞玛从出场开始,就是一名“女汉子”。是的,她是一名同性恋。
在伊斯兰世界,同性恋同样是“有罪的”,所以,瑞玛不敢面对自己的真实的性取向。直到“她”出现了,还主动“诱惑”了她。
在影片中,我们没有看到她和“她”在一起,但“相知”后,她和“她”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美满的笑容。毕竟,这里是中东-西亚,这里是黎巴嫩,这里是贝鲁特,能够如此含蓄表现同性恋,已经非常“大胆”。
詹美尔可能是《焦糖》中最“自由”的女性。她已婚,她有孩子,有闲。她去试镜,试图重拾演员事业,不过是她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
但她也有烦恼,那就是,她不年轻了,她甚至都不来“那个”了。在试镜等候室,在婚礼上,她假装来“那个”了,看似可笑,但珍惜并热爱青春,就是女性的一种“自由”吧。
等了几十年,罗丝终于等到了她的“白马王子”。可是,她有一个患了老年痴呆症的姐姐莉莉,如果她就此追寻她的幸福,莉莉将无人照顾——她也不忍带着这个“累赘”走进“白马王子”的生活。
在罗丝身上,是沉重的责任,也是一种相对保守的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也或多或少来自于她所处的国度与社会吧。
生活在中东“小巴黎”贝鲁特的女人们,她们似乎比中东-西亚其他伊斯兰国家的女性要“自由”,但她们在爱情、婚姻、性取向、年龄等问题上,仍然活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焦糖”的苦涩、粘稠、柔韧都附着在她们的身上。
如果可以有一个肩膀可以靠着哭泣是比任何现有的食物安慰更适合疗伤的。
因海报吸引而看的片子。不错。拍摄颜色是我的爱啊,女人们在片子中穿戴的耳环令我流口水啊流口水啊。。纯女人的电影,讲的是几个女人的生活状态,但情节刻画不够突出,那个半疯婆婆搞笑可爱了,个性最鲜明的就是她啦。感动,为女人感动,女人,你的名字叫美丽。我们虽然忧伤,但甜着,一直甜下去。。
好看。
原来固执就是绝经后的红药水染成的那抹红
爱恋的甜腻,现实的苦涩。昏昏黄黄的温暖小电影。(喜欢的海报)
女性群像,各有风采,有想夕阳恋的,有做手术变处女的,有蕾丝,有小三,在穆斯林的大背景下,显得极有异域风情。
女人们的青春
听着OST打算写点东西,结果憋了半小时什么都没憋出来。就放弃了。太郁闷了。我已经丧失了最后那一点文学基础了。最后那幕,老裁缝拉着她半疯的姐姐,我的眼泪就使劲的掉。在你孤单的圣诞夜,是谁陪在你身边。在你暮暮之年,又是谁还拉着你的手。我们都很坚强。
娜丁·拉巴基必须是戛纳亲女儿啊,双周-一种关注-主竞赛三级跳(但是也花了十多年……),出手这部处女作在2007年是双周爆款火遍全球。确实是蛮有新意且十分纯粹的女性电影,从这种有点乌托邦性质的“组织”(今天看就是[问题餐厅]吧)写女性的种种欲望进而带一点社会观察(却不是社会问题片)确实是独一份儿。结构稍稍有些散,而且焦糖这个梗其实可以结构性地再拎一下,调色上都在找焦糖的暖黄色的感觉也是很棒。拉巴基自己表演的处理也不错。
女人们的心思与故事。
小温馨的文艺片
当青春和炎夏离我而去时,我也想剪去长发,挥去所有浓郁的爱,重新来过再爱一次,也许很不一样。
焦糖的甜,太浓太沉,就像女人的爱情已于最初的少女时不同
我爱这个调调
糖的后味是苦涩...画面亦有焦糖的色调 暧昧的软软的流动的黄色 像午后的阳光 撒在姑娘们的发丝上、眼眸上 为了今宵美景也暂忘掉难以拒绝的命运...
挺温馨的,女主角太漂亮了
没想到主演导演是同一个人,没想到焦糖还有这样的功效。没想到其实全天下的女子都对爱情怀有同一样的惶惑。
生活像焦糖,偶尔甜蜜,略带苦涩
焦糖剪裁了寂寞的裤脚、粘下了僭越的腿毛、钻进了爱意的裙摆、修复了道德的薄膜。是染色剂,让卫生棉条染上殷红;如玛奇朵,给润发清水逐渐加热。曾经缱绻,放了十个鸡蛋的蛋糕抵不过钱包里的合照;也曾雀跃,擦掉泪水卸掉眼妆认定这便是宿命。愿某日当你倚窗打电话,会有人在街角深情作答,浓似焦糖。
配乐太美。女人们太美。这个雨天看的心里满满的泪水。这些坚强的女性都是我的榜样,是我生活的督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