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料共和国

HD中字

主演:Georges Corraface,Ieroklis Michaelidis,Renia Louizidou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英语年份:2003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香料共和国 剧照 NO.1香料共和国 剧照 NO.2香料共和国 剧照 NO.3香料共和国 剧照 NO.4香料共和国 剧照 NO.5香料共和国 剧照 NO.6香料共和国 剧照 NO.13香料共和国 剧照 NO.14香料共和国 剧照 NO.15香料共和国 剧照 NO.16香料共和国 剧照 NO.17香料共和国 剧照 NO.18香料共和国 剧照 NO.19香料共和国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香料共和国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7岁的凡尼斯(乔治斯·科拉菲斯 Georges Corraface 饰)与家人生活在伊斯坦布尔,他的祖父拥有一家香料店,在那里,凡尼斯度过了他的童年。祖父通过类比香料的特性来教授凡尼斯关于生命、宇宙和地理的各种知识,年幼的凡尼斯还爱上了与他一起玩耍的土耳其女孩,姗美。然而不久后,政治的暴乱破坏了美满的家庭,凡尼斯和父母因持有希腊国籍而被驱逐出镜,迁往雅典,身为土耳其公民的祖父则得以留下。时光飞逝,不惑之年的凡尼斯已经成为了一名天文学教授,备受尊重,但他却觉得生活中充满迷茫,似乎总是缺少那么一点香料。离开家乡的35年来,他依然渴望着回到儿时的故乡,渴望着再见到那个美好的女孩……  本片根据编剧、导演Tassos Boulmetis的真实经历改编。雪花莲节错体追击组合音乐少女超级少女双面女间谍第三季生日快乐百烛游戏2小熊成军缉妖法海传我们的旗帜男狐聊斋2兰若寺幻爱2019终极作弊王第一季奔月的士速递国语欺诈计划无痛杀手生无可恋的奥托生死大逃亡公仆2吉星高照2015次元大介毛骨悚然撞鬼经 2022夏季特别篇阿凡达(粤语版)永不分手降临魔女嘉莉2013仇连环 仇連環钻石13计划亲吻亭2我们都不完美断电惊魂我老婆是学生会长第二季我爱你,中国 第三季求职记摩斯拉一代大商孟洛川痞子坏坏爱白宫风云第一季蜿蜒2020圣诞王子:皇室婚礼揭开面纱:好莱坞的跨性别人生轻音少女第一季高地沙漠卡蜜儿

 长篇影评

 1 ) 未老莫还乡

辣椒,热情中带有火爆,像太阳;金星,如女人一般甜蜜中带有苦涩,像肉桂;地球,承载生命,就像盐巴,食物中的必须。希腊人向来专注于自然界的谜题,同时也执着于朴素深刻的哲理。所以,主人公凡尼斯的童年,氤氲在外公不散的香料气息,和他关于天文的趣事里。然而,凡事总有,民族的纷争和战事让凡尼斯举家迁移到了希腊,只剩下年迈慈祥的外公和两小无猜的小女朋友。带着对香料挥之不去的记忆,凡尼斯在希腊逐渐长大,才明白当年外公的用心:食物因香料可口,而人生却往往充满了苦辣酸辛。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有勇气接受那些注定不完美的结局,就像可敬可亲的外公永远不会来希腊和他相聚,还有长相厨艺俱佳的舅舅终究找不到一个会做饭的妻子,患有帕金森症的姑妈总是徘徊在治愈边缘,还有,留在希腊的美丽女友注定了只能为他人妻……

       何必去计较在意那些本就无法完美的结局。生命中有太多的不完美,而外公告诉我们,那些看不见的,往往才是最重要的。很多影迷喜欢影片的结尾,离别十分,凡尼斯对迈向站台的女友说:“不要回头,因为我会看到你的泪水。”

 2 ) 音乐、乡情和爱情——三方面感受《香料共和国》

《香料共和国》,片如其名,充满着淡淡的芬芳。

记得看完后,李老对大家说:这是一部很适合在大型电影节开幕式播放的电影。我深以为然!“太好看了!”正当我无法更细致表达对影片的赞赏时,李老一句话精辟 地概括了电影的总体特点:情节具有厚重历史感又节奏舒缓流畅,音乐具有浓厚伊斯坦布尔民族特色又能给世界观众共鸣的听觉享受,爱情亲情乡情共同酿造了暖人 心房的故事,能给观众无限美的感受、丰富的思考空间。

循着香料淡淡的芬芳,我试着去感受美妙的音乐,以及蕴含在香料与音乐背后的乡情和爱情……
 
音乐点亮观众耳朵

如果把音乐从《香料共和国》中拿掉,就像把一座绚丽花园的花都变成无色,虽然作为灵魂的花还在,已经没有办法欣赏其美好了。在我看来,音乐虽然不是片子的灵魂,却起到了点睛的作用,把片子的内容渲染的淋漓尽致。

把风潮唱片的音乐专辑下载到电脑后,我好一阵子天天都听两三遍,欲罢不能。小珊美在香料阁里跳舞时,俏皮灵动的音乐让人抿嘴微笑,而小凡尼斯清澈眼神里对小珊美爱意的萌动也随乐声蔓延开来。

当广角镜头扫描伊斯坦堡当地全景时,伊斯兰叫拜文的唱诵与神 秘肃穆的音乐结合在一起,让观众对影片真主文化的背景有更深的印象,把浓浓的当地宗教风情展露无疑。而当小凡尼斯一家被驱赶要离开土耳其到希腊的时候,忧 伤激越的音乐在小凡尼斯跟外公和小珊美告别时响起,随着火车的远去而渐渐磅礴,流淌着不舍与无奈的矛盾交叠,让人不胜唏嘘……民族特色浓厚的音乐,故事发 酵成荡气回肠的酒。温馨又不失大气的音乐使电影情节给人厚重的历史感。音乐,让电影变得耐人寻味,启发观众的思考。

《香料共和国》在配乐上的成功得到了国际的认可,在2003年一举拿下希腊国际电影节“最佳电影配乐”的奖杯。给影片配乐的伊凡希 雅•瑞柏丝卡从小学习古典音乐,所以她的作品往往充满着鲜明的民族色彩。有这样出色的配乐师,能取得非凡的效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生命不能没有香料,就像不能没有太阳;生活和食物一样,都要加油添醋才完美。”这是电影中经典的对白。这用在音乐上也很精辟:正是伊凡希雅的音乐完美地烘托出这部电影所涵藏的深邃情感。

我想,多年以后回想观看影片的感受,印象最深的肯定是黄昏中希腊城在空幽的音乐中静默,小凡尼斯为小美珊撑的小红伞在土耳其风格的乐声中飘走……
 
香料承载故乡情怀

外公在土耳其教会了凡尼斯香料的哲学,当凡尼斯离开故乡,香料便成了代表故乡意象,承载着凡尼斯一家三代割舍不断的乡愁。

片中有几个和有趣的情节:外公的几个老朋友赶来为其接风时,有人问路,他们同时向右看了看,再像左看了看,便指着家的方向告诉行人应该朝那个方向走。当镜头拉回到1959年的伊斯坦堡,当有人在香料店前向凡尼斯外公问路时,他先往右看,再往左看,也是指给路人自己家的方向。参加完外公的葬礼后,凡尼斯在香料店前也碰到问路人,而他也像外公和他那些朋友一样,左右转后指了家的方向……

被几代人重复的相同动作,暗示了他们对家的归属感。人,最离不开的是自己的故乡。人,最放不下的是浓浓的乡愁。当凡尼斯重复了外公那个动作的时候,他肯定明白了,自己一直逃避的故乡,原来是自己最牵挂的。

凡尼斯的舅舅是船长,经常漂泊在外。他时不时收到凡尼斯外公寄来的肩膀疼痛的X光照片。为什么父亲时不时寄这样的照片来给自己?他开始只以为是父亲老毛病又犯了,希望他询问相关医学信息。可是当他回到家乡跟父亲和凡尼斯一起去澡堂洗澡的时候,才明白父亲的用意:每当国内冲突局势紧张的时候,父亲便寄那张照片在之前战争中受伤的肩膀的X光片,原来是为了提醒自己,不要忘了自己的家乡,无论走多远,也要回到家乡来。

外公用心良苦!一张X光片,寄托了其对国家对故乡深深的情怀。

最后,已成为天文学家的凡尼斯回到破旧的香料阁里,童年时香料阁的景象早已消逝。他一点点找出遗漏在墙角、桌底的香料,盐、佪香、辣椒粉……在桌面上摆成宇宙的形状,最后他用力一吹,电影在超现实的香料宇宙中结束。而凡尼斯也在这个宇宙中,实现了自己内心对家的回归。
 
芬芳香料 苦涩爱情

“珊美,别回头!在月台上我们心意相通,这一刻我们将永远不忘。”说完这句话,凡尼斯看着心爱的珊美跟她的丈夫和女儿越走越远。当可爱的小女孩回头微笑,凡尼斯难抑内心的痛苦。

在香料的芬芳中,凡尼斯与珊美的爱情几经跌宕,却最终以离别告终。苦涩,在我看来甚至有点凄美。

他们的花火在对香料的探讨中产生。小凡尼斯和小珊美打赌,做肉丸要多加一样香料才好吃,便把偷听到外公对客人说的要想让人情投意合,就要加肉桂作为佐料的理 论告诉了小珊美。而作为回报,小珊美跳舞给凡尼斯看。俏皮灵动的音乐中,小男孩恣意地欣赏着小女孩随意的舞姿。虽然显得幼稚,却很可爱。更重要的是,两人的爱意因为香料而萌动了。

在车站一别后,两人的联系便被历史的问题隔断了,一直到几十年后凡尼斯重返故里,在外公的葬礼上又碰上已经为人妇并且有了孩子的珊美。国家的历史命运影响了 身份尴尬的凡你斯一家,同样,也包括他的爱情。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两个小孩的情投意合又算什么?这样看来,是历史酿造了凡尼斯爱情的苦涩。

重逢后凡尼斯极力去补救这段曾经搁浅的感情,为此他留在了当地大学当老师。在珊美女儿的生日party上,他呼应了童年那场相遇:为珊美做菜,做了肉丸,也加了肉桂。因为他记得外公对顾客说过,要想让别人说“我愿意”,就要用肉桂。

只是他担心的事情最终发生了:珊美的丈夫出现了,这样的香料似乎注定凡尼斯的失败。

最后凡尼斯选择了放弃。命运的捉弄让人摸不透,虽然有爱,但是两人在已经走得太远,生活的实际让人无奈。既然没法得到,那就两个人都好好继续走各自的路吧!

在火车站上凡尼斯让珊美不要回头,是对爱的大度,也是一种释怀。我佩服凡尼斯,因为他知道刻意占有永久远比不上真心的片刻。

苦涩也是一种味道,虽不好尝,也一样丰富了影片的味道。

 3 ) 两座城的爱怨情仇

我在伊斯坦布尔的朋友Aysee,她是第一个告诉我“希腊人恨土耳其人”这件事的人。“恨”其实是一个情绪很强烈的词,倒不如说希腊人不太喜欢土耳其人比较贴切。当然,这些情绪在年轻一代身上已经不再那么明显,就比如今天你在街上遇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你问她恨不恨日本人,她可能会回答为什么要恨?国仇家怨,时过境迁,时间给了每个人都意想不到的答案。再者,任何的恨里面可能都隐含着爱,日本人称西安为“不朽之都”,NHK拍《丝绸之路》,全片浓郁的追思情绪甚至超越CCTV版本。希腊和土耳其也一样,国仇家怨四百年过后,伊斯坦布尔仍是希腊人最常去旅行的地方,有不少人带着老照片到伊城的小街小巷去,试图找到自己或自己父辈曾经住过的房子。每年夏天,希腊也针对土耳其推出独有的签证,允许他们到临近土耳其的爱琴海离岛度假,每次签证时长为一周。

1453年5月29日,在博斯普鲁斯翱翔的海鸥见证下,威尼斯守军和希腊人由于不敌土军进攻,君士坦丁堡沦陷。历经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和拉丁帝国的这座伟大都城,最终落入奥斯曼帝国手中,成为突厥帝国近四百多年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这个名称来自于希腊语Κωνσταντινούπολη这个各位大概有所了解,但事实上今时今日“伊斯坦布尔”也并非土人所创,而是同样来自于希腊语στην Πόλη,意思是“进城”。这么多年,从帝国首都到当今土耳其第一大城市,她孤傲的身影一直伫立在爱琴海的一侧,而另一侧则是希腊人永恒的都城,爱琴海除伊斯坦布尔外第二大的城市,也是欧洲文明起源的地方——雅典。而土耳其人和希腊人的爱怨情仇,也同样围绕着这两座城市而展开。

1453年君士坦丁堡沦陷后,奥斯曼帝国也从此逐渐征服整个希腊。奥斯曼帝国末期,王朝四分五裂,1821年,希腊人发起独立战争,正式宣布希腊独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败国奥斯曼帝国成为协约国的瓜分对象。风水轮流转,此时的希腊政府怀着建立“大希腊”的野心,开始积极参与对奥斯曼帝国的入侵。发展到这里,就要不得不请出土耳其近代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土耳其当今的国父——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图克。如果你到过伊斯坦布尔,大概就能记得,伊斯坦布尔最大的机场Istanbul Atatürk Airport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正是他,组建国民军,自任总司,并在萨卡里亚河战役中,大败希腊国王亲自率领的近10万大军。有趣的是,阿塔图克先生,这位土耳其历史上第一位总统,事实上诞生于希腊的第二大城市塞萨洛尼基,这座城市在希腊北部,比雅典更靠近伊斯坦布尔。

从被奥斯曼帝国统治到独立再到反攻奥斯曼帝国,土耳其人和希腊人在认同和排斥中度过了漫长的四百年。近代土耳其和希腊,由于领土争端、民族纠纷、宗教信仰及文化背景不同等原因,同样冲突不断。时至今日,希腊和土耳其仍旧因爱琴海诸岛的归属及塞浦路斯的问题而关系紧张。隶属于欧盟成员国的塞浦路斯,与朝鲜半岛一样被瓜分成两半,南部隶属于希腊,北部属于土耳其。土耳其至今不承认塞浦路斯政权,我的塞浦路斯朋友贝丝,之前从欧洲直飞土耳其曾经被拒绝入境,因为她“来自于一个不存在的国家”。写到这里,你大概也就不难理解两个民族由来已久的矛盾和冲突。除了这些,土耳其和希腊几十年前曾经发生的“遣返原籍”事件,也是近代矛盾争端的主要来源之一。

2003年,希腊导演Tassos Boulmetis根据自身童年经历所编导的电影《香料共和国》在希腊上映,引起极大反响,迅速成为当年也是希腊电影历史上最卖座电影。2005年电影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名扬海外。有趣的是,这部大部分篇章都在描写伊斯坦布尔的电影,却没有在土耳其上映。故事讲述男孩凡尼斯与家人生活在伊斯坦布尔,他的祖父拥有一家香料店,在那里,凡尼斯度过了他的童年。1960年代,凡尼斯的父亲因为持有希腊国籍,被土耳其当局遣返,凡尼斯和母亲随同父亲迁往雅典,而身为土耳其公民(希腊裔,但因为生在伊斯坦布尔所以拿土耳其护照,凡尼斯和他母亲也是土耳其护照)的祖父则选择留在伊斯坦布尔。从男孩长到少年,再到少年到中年,故乡伊斯坦布尔,记忆中的祖父和儿时的玩伴,成为丹尼斯心中挥之不去的哀伤。

这部电影很形象描述了当时希腊公民被迫离开伊斯坦布尔的情况,当时离开的人,被通知只允许携带一个行李箱,其他留在伊斯坦布尔的财产则充公归土耳其国家所有。其实当时被赶走的不只是希腊人,也还有亚美尼亚等其他非突厥民族的人。不少在希腊生活的土耳其人,也不得不返回土耳其,这个“遣返原籍”事件因为与中国几乎无关,所以也没有出现在我们世界历史的书本中。但当年的这次生离,造成了很多希腊人从此与伊斯坦布尔永隔。片中最动容的就是凡尼斯父亲说过的那段话:

“你祖父压根儿就不想离开伊斯坦布尔,我们谁都不想离开,说什么都不想。伊斯坦布尔是城上之城,它是全世界最美的城市。美妙的音乐、灿烂的夕阳,还有和我们分不开的闲话家常,在我们被通知滚蛋那晚,移民官在我耳边说,只要我改信伊斯兰教,我们就能留下来,不会有人再伤害我们。你想知道这些年来我挥之不去的梦魇吗?那就是我没有当场拒绝,我迟疑了足足五秒钟,愿上帝原谅我,那是我这辈子最难熬的五秒钟,希腊还是停留在想象中比较美,想象中比搬来之后实际所见更美。愿上帝原谅我。”

我昨天问我的希腊朋友,我说伊斯坦布尔和雅典,你更希望住在哪里;他说:“伊斯坦布尔是一个适合去旅行的时候,去待一个星期可以,让我住在那里我受不了,看看那些交通,你可能塞在一条路上三个小时都动弹不了,还有那些拥挤的人群,这些我都受不了。而且在雅典生活,我觉得会比伊斯坦布尔更安全,在雅典,凌晨一两点走在街上你不会觉得有危险,但在伊斯坦布尔有些街区还是很危险的。”我跟他说我的意思是如果伊斯坦布尔和雅典都是空城,现今的这一切都不存在,你要从中选一个你觉得比较美的城市住下来,你会选哪个。他回答说:“这样的话,我会选伊斯坦布尔。”

雅典当然还是很美,让我搬来这里住上一年也没有什么问题。但四百年下来,好像过往的那些希腊人们把最好的东西都留在了伊斯坦布尔。事实上我在伊斯坦布尔最喜欢的两个地方,曾经都是希腊人的街区,一个是Cihangir,另一个是Galata,这个街区是典型的希腊人街区,就在欧洲新区İstiklal大街的两端,İstiklal大街——这条伊斯坦布尔目前最标志性的主购物大街,同样也是希腊人的杰作,希腊驻伊斯坦布尔的大使馆也就在这条主街上,常常看见就让人产生物是人非的唏嘘感来。Cihangir和Galata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变,就沿用希腊人原来的称呼:Galata在希腊语中是“卖牛奶的人“的意思,尽管现在的Galata早已经没有卖牛奶的男人;而Cihangir是伊城现在最著名的艺术家区域,也是房价最高的地方之一,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奥尔罕·帕慕克,其工作室就在Cihangir。

土耳其人和希腊人的爱怨情仇仍然在继续,这两个民族的兴衰史其实也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伊斯坦布尔随着奥斯曼帝国的沦陷而没落,从维京人口中的“伟大之城”变成当代土耳其第一大城市,甚至连首都也都不再是。雅典,这个亚历山大大帝王朝的首都,尽管仍旧是希腊的首都,但登上报纸头条时却总是伴随着“国家破产”、“经济崩盘”的字眼。传说,亚历山大东征前曾就东征一事征求过智者的意见,智者说“你看,云总是从西边来。”但亚历山大仍旧执意东征,脚步虽然最远抵达印度,但王朝最终却被东罗马帝国所灭。我希腊的朋友打趣说:“要是他当时不往东,往西边去,东罗马帝国甚至都不会存在。”很多我们现在看起来对世界产生巨变的事,其实最初都只是一个小小的想法而已。

我希腊的朋友,她总是觉得说美国人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人,他们的语言都是伪造的,来自于拉丁语和希腊语拼拼凑凑(虽然我们在谈论这个的时候说的就是英语)。她说她在学习英文的时候,常常觉得有些希腊语的词汇在英文中根本找不到对照的。“让人民变得愚蠢,政府就更好控制他们,英语诞生的时候实际上就压缩了人们的视野,很多其他语种已经到达的地方他们都没有,英语其实是很贫瘠的语言。因为这样,政府统治起人民来就更容易。可惜现在的希腊人一心都觉得这些英语文化很了不起,他们都忘了希腊语才是世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我相信这样的事情也一定同样发生在中国。”

“Freedom”这个词语诞生于希腊,来源自希腊语“ελευθερία”,意思是一个人到了一个他觉得喜欢得不得了的地方。“这个地方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思想境界,就好像一个人,通过领悟到了他生命的意义”。"Ocean"这个词语也来自于希腊语“Ωκεανός”,意为“一大片蓝色”,“Ω”意为惊讶。最初创造这个词语的人,大概也是被爱琴海那一大片深蓝所惊讶和震撼。常常我站在雅典的街头,望着远处,就会觉得时间真是宏伟的东西,千百年间,她到底改变了多少人们执意认为会是永恒的事?土耳其和希腊的爱恨情仇其实在时间长河中都不过是沧海一粟,再过几百年,或是几千年前,又会有什么民族站上世界的舞台,又会有什么令人感动的生死离别会发生?等到那个时候,爱琴海两端的伊斯坦布尔和雅典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没有人知道答案。

 4 ) 香料共和国

7岁的凡尼斯(乔治斯·科拉菲斯 Georges Corraface 饰)与家人生活在伊斯坦布尔,他的祖父拥有一家香料店,在那里,凡尼斯度过了他的童年。祖父通过类比香料的特性来教授凡尼斯关于生命、宇宙和地理的各种知识,年幼的凡尼斯还爱上了与他一起玩耍的土耳其女孩,姗美。然而不久后,政治的暴乱破坏了美满的家庭,凡尼斯和父母因持有希腊国籍而被驱逐出镜,迁往雅典,身为土耳其公民的祖父则得以留下。时光飞逝,不惑之年的凡尼斯已经成为了一名天文学教授,备受尊重,但他却觉得生活中充满迷茫,似乎总是缺少那么一点香料。离开家乡的35年来,他依然渴望着回到儿时的故乡,渴望着再见到那个美好的女孩……
本片根据编剧、导演Tassos Boulmetis的真实经历改编。

 5 ) 完美的隐喻,浓烈的乡愁

从伊斯坦布尔到雅典,30年后再从雅典返回伊斯坦布尔,这一来一去并不算太远的距离却犹如永恒.
不仅仅是爷爷店铺里香料的诱惑,也不仅仅是那份青梅竹马却了犹未了的情愫,还有父亲含泪的忏悔,身份的认同,土耳其与希腊的恩怨和一千年来纠缠不清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沉积.
从老少亲情透视人类共有的朴素情感,我看过<天堂电影院>;
从个人成长折射宗教信仰,我看过<易布拉辛先生和古兰经的花>;
从特色烹饪和调料代表独特的文化特性,我看过<饮食男女>;
从青涩的少年懵懂再到后来恨不相逢未嫁时的那种错过的苦楚,我看过<恋恋笔记本>
而将这一切糅合得完美如伊斯坦布尔蓝色大教堂和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只有这一部<情迷色香味>

这部片创造了希腊电影票房的奇迹,也是希腊历史上为数不多远销世界的电影之一.希腊文原名Politik Kuzina,英文片名 A Touch of Spice. 据说希腊文原名是个双关语,因为politik既可解释为"政治的",也可解释为"来自伊斯坦布尔的",因为希腊人把伊斯坦布尔(他们的君士坦丁堡)称作"polis",相当于英文当中的"the City", 那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城市.

导演Tassos Boulmetis的这部精妙之作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全在于他发自内心的真挚和强烈而复杂的情感.这部电影据说就是他根据自己的经历所写就的.被迫离开那天晚上所有的泪水和着火车浓浓的蒸汽,在他的心里想必是拧成了一个永远都解不开的情结.终于在不惑之年得以抒发,除了完美的画面以及精湛的表演之外,最打动心灵的恐怕是那美妙的音乐了吧,总能在最恰当的时候响起,勾出了我眼眶里打转的泪水.

总是有人叫嚣让文学艺术远离政治,可是这可能吗?既然政治是人类社会的活动,我们又是社会动物,如何能够与这种活动完全隔绝开来.在政治面前我们都是渺小的,就像电影里的小凡尼,所有的生活在7岁那年完全被政治打乱.可是我们还有艺术,那种最私人却又最能引起共鸣的手段来描述这一切,来发人深省,或者震撼心灵,来化解我们心中那纠缠的情结. 谁又能说这不是一种反抗的手段呢?

也许,我国的张大导陈大导冯大导应该来看看这部片:没有大制作大手笔,没有打斗场面,没有忸怩作态的台词和故弄玄虚的结尾,也没有国际巨星.有的只是朴素深沉的情感和忠于内心的执着.

最喜欢的场景之一是爷爷教小凡尼天文学知识,用各种香料代表每一个天体:Pepper is hot and scorches, just like the sun. Venus is the most beautiful woman and cinnamon is bitter and sweet, just like a woman. 最后一幕,身为天文学家的凡尼回到废弃多年的香料铺,从角落里找出散落的香料,铺在桌子上,找回失落多年的感觉,然后再一口吹散,香氛缭绕如同迷幻的苍茫宇宙......还有什么比天文学更能代表古希腊文明的精髓呢?古希腊人大概是太专注于星空之美进而才对这个自然世界着迷然后才有了那些朴素深刻的哲学思考吧.

有这样一句台词:Old wounds are sneaky. 小凡尼他们这样的希腊人身上的旧伤,大概可以追溯到1453年拜占廷帝国被土耳其人征服开始吧.当征服者要把原居民从自己的故土上赶走时,那是怎样的一种背井离乡!但是,就是有如同爷爷那样的希腊人永远都坚守在自己的故土---这座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不肯离去,哪怕经历骨肉离别的煎熬,这种信仰的力量恐怕是我们所难以理解的. 但是最为可贵的是作为征服者的土耳其并非凶神恶煞,这部电影也没有沦落为一部充满血腥暴力的政治控诉.可见心灵虽无形,可力量堪比利剑,个人虽渺小,可是其真实超越了一切矫饰.

 6 ) 只有味道忘不掉——《香料共和国》

      电影的结尾,凡尼斯回到了童年的阁楼上,外公的香料粉在暖黄色的日光里纷扬弥漫,那是他所熟悉的,看得见的星空和看不见的记忆。
 
      故事开始于伊斯坦布尔,凡尼斯从小生长的地方。外公的香料店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东岸,那里有圆顶尖塔的清真寺。
       让人变得内敛的小茴香,令人两情相悦的肉桂,各式各色的香料开启凡尼斯人生之初神奇而美好的记忆。阁楼是天文课程的教室,外公说,希腊语里,“美食家”一词就藏在“天文学家”里。辣椒,代表热情与火爆,像太阳不可缺少;金星(Venus)是美丽的女人,像肉桂甜蜜中带点苦涩;地球承载着生命,就像盐,而食物和生命都要加盐,才会更有滋味。
      那是外公关于香料的哲学,也是小小凡尼斯和珊美的秘密。“……你来做菜,我跳舞”,她的舞蹈,她的微笑,都凝结在香气氤氲的空气里。博斯普鲁斯的海岸,寂寥的灯塔,随风而起的红伞,翩然盘旋,那也许便是伊斯坦布尔传说里的女儿塔,见证着童年一段最真最纯的感情。
 
      奶和糖,生命最初的味道,让人最念念不忘的味道,而尘世烟火烧就的人生主菜,总有百般难言的滋味。
      雅典,凡尼斯踏上国籍上的故乡。战争开始关于双城的故事,染满香料气味的明信片是传递思念的云雁。“土耳其人赶我们走,因为我们是希腊人;希腊人收容我们,却又视我们为土耳其人”,总有些事,人无能为力,一如父亲的无奈,又一如季节和距离。那些浅浅微笑,长长思念,终渐随了时间,沉入记忆的深处,偶尔,被卡曼彻琴声从心底撩拨起来,用来填满食物的香味。
 
      “人生中,有两种旅人,一种看着地图,一种看着镜子。看地图的人是要离开,看镜子的人是要回家。”
      天文学家,凡尼斯,仰望着星空,不断漂泊往远方,却再未回到过伊斯坦布尔。而外公,守着他的香料店,总说着不久就来团聚,却也始终也没离开过故乡。电话铃声带来外公病危的消息,改变凡尼斯的旅程,多年以后,他第一次重返伊斯坦布尔,童年的故乡。
      葬礼,冬雨,洗净岁月的忧伤,落在记忆中的红伞上,伞下,她温暖的微笑。“……你做菜,我跳舞”,他为她做一道美味的甜点,她带他看另一个小小珊美的舞蹈。而,生活远比烹饪食物更微妙,他们已走得太远,太久,她无法舍弃的,他无法触及的。分离时不要回头,幸福才会相随。相似的微笑,在离去的模糊的背影里,清晰明亮。
 
      凡尼斯回到了童年的阁楼上,外公的香料粉在暖黄色的日光里纷扬弥漫,氤氲成他所熟悉的星空和流云,那是他曾不得不忘记的故乡和从不曾被遗忘的味道。

http://ealinealin.spaces.live.com/blog/cns!EB8EFA6C21DD28EF!321.entry

 短评

你是什么味道的

8分钟前
  • 晚安小姐
  • 力荐

看完想立即打包飞去伊斯坦布尔

12分钟前
  • Di
  • 推荐

冲着吃的去的,我太肤浅,没感觉

16分钟前
  • 阿苏
  • 还行

很灿烂

21分钟前
  • 懒人老猫
  • 力荐

香料,也是可以用来做画的

25分钟前
  • maya
  • 推荐

战争没有带走他们的生命,却带走了他所有的爱

30分钟前
  • 太阳的倒影
  • 推荐

D9 C274

35分钟前
  • 风之影
  • 推荐

超喜欢那个爸爸,还有男孩做的茄子。音乐很美。

37分钟前
  • huangmj
  • 力荐

爱生活,爱香料。

40分钟前
  • 攸宁陶陶
  • 还行

浓郁而飘散着香味的土耳其美食

44分钟前
  • 烟视媚行
  • 力荐

土耳其香料

46分钟前
  • No One
  • 推荐

看完后我花 了一个小时跟纠纠吵 争论这个片到底好不好看

49分钟前
  • seeme | 北北
  • 推荐

喜欢

53分钟前
  • 松狮牌机器猫
  • 力荐

整個形式都像天堂電影院的翻版,但香料的特性卻發揮得不得要領,導演在童年回憶、成長歷程、離別重逢這些大方向上的把握,火候還不夠,以致淡乎寡味,前後照應沒達到預期效果。

55分钟前
  • 阿Q
  • 还行

「星空中有我們看得見的東西, 但也有我們看不見的東西. 食物也一樣, 只要好吃, 看不見鹽巴又何妨? 但精華就在鹽巴里.」「美食當前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問題不在食物, 而是同桌吃飯的人.」@SHIN

57分钟前
  • Q·ian·Sivan
  • 推荐

之前营造的很棒,结局应该还能更好。

60分钟前
  • whyseeimage
  • 推荐

饮食也可以是一种爱国的情怀...

1小时前
  • Vesper LEP
  • 力荐

在中文大学逸夫堂看。幽默得很恰当。结尾稍稍有些弱。

1小时前
  • rhyme
  • 力荐

小茴香味道强烈,能让人变得内敛,肉桂能使人两情相悦。很喜欢这部电影,像读一本书一样。看这部之前,已经好久没有一部一看名字就直觉会好看的电影了。

1小时前
  • A-sun*
  • 推荐

关于美食、香料、故乡和爱情的故事。电影篇张感好,故事娓娓道来,看完会向往土耳其这个神秘的国度。

1小时前
  • 心有猛虎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