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堪称苏联伤痕文学。通过这部电影,大体就能窥见苏联的文艺界是个什么样貌,甚至可以预见苏联解体的悲哀结局。在美国好莱坞塑造一个又一个美国英雄的时候,苏联文艺界却推出这么一个倒胃口的故事——里面男主和女主就好像发了情的狗,毫无廉耻!难道这就是苏联红军?这就是苏联人民?影片的前半部充满及时行乐、末日狂欢的思想,而影片的后半部,则是一部《集结号》式的伤痕文学。
为什么我说男主和女主毫无廉耻?
敌军空袭期间,可以说军情如火,可是女主居然在这么一个十万火急的时刻,打电话给空军部队,想要约她根本不认识的空军帅哥出来!窗外还响着防空警报呢!还隐隐听得到炮火声呢!在这种军情紧急的时刻,空军部队接电话的战士还要花时间记录女主的留言!女主脑子里难道只有男人吗?没人反对男欢女爱,但是不是也要讲究个时间和场合?那边空袭呢,你打电话给空军就是为这点破事?
男主就更奇葩了。作为一名红军战士,不求他有什么高尚情操,但是坚持一个普通人的道德标准,恪守一个军人的职责本分,这不过分吧?男主是怎样做的呢?在战争期间,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突发军情,他不枕戈待旦,却答应和一个陌生的女性约会,而且和女主第一次见面就动手动脚,被女主制止了:“你不能亲我!在没有爱情的时候,这样很庸俗!”男主反问:“很庸俗?那你为啥把我拉进屋?为啥打电话约我?”是的,男主真的很油腻,非常庸俗,甚至可以说,他就是抱着约炮的心态出来的。谢天谢地,女主总算还有点正常人的道德观念。
之后,男主在一次战斗中险些牺牲,这顿时激发了女主要及时行乐的思想。男主当晚要值班,但是女主要和他滚床单,起初男主是拒绝的:“我在值班呢,这是战争。”女主让他编个理由逃岗,男主还说“不行,我不能骗人!”看到这里,我还有些许欣慰:你总算还有点红军的自觉。然而剧情的下一秒,男主就打电话给部队,找理由逃岗了!尼玛,现在正是战争呢,作为一个军人,用休假时间约会也就算了,现在居然逃岗跟人滚床单!这样的军人应该枪毙!苏联啊,你就这么描绘你伟大的红军战士?这样的角色也能当主角去刻画?
更为诡异的是影片的镜头语言。苏联创造了很多经典的镜头语言,比如敖德萨长阶,通过镜头语言这种艺术形式,鞭笞丑恶,歌颂光明。然而本片的镜头语言是什么样的呢?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是:满载着红军战士的列车呼啸驶过,站台的亲人奔走呼号,列车上的红军黑压压的,根本看不清面目,只能听到他们的近乎悲鸣的嘶喊。是的,就是悲鸣,站台上群众的表情充满惊恐,让人不寒而栗,仿佛这是一辆驶向地狱的亡灵列车,而不是雄赳赳气昂昂开赴前线保家卫国的英勇红军。是的,战争注定是有伤亡的,苏联红军慷慨捐躯者的人数更是刷新了战争记录。但是,影片用一种近乎恐怖片的镜头语言去表现开赴前线的苏军,是想表达什么呢?这组镜头,既不肃穆,也不悲壮!除了渲染恐怖,没有任何意义!
电影的后半段开启了伤痕文学模式,男主被俘,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因此他的党籍和一切荣誉都被剥夺了,而且英俊的面容也在战争中毁了。女主未婚生子,在家里也受到排挤。影片展开了低劣的政治控诉:快看,为国家战斗并且付出重大牺牲的空军英雄,竟然遭到这样的对待。看到这里,我其实一点也不可怜他们,我甚至觉得这对狗男女活该!男主无法回答党组织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别人被俘都是被敌人杀害,而唯独男主被俘却能活下来?在被俘期间都干了什么?就连我这个观众,也无法替男主自圆其说。
电影的最后,斯大林去世了。电影用一组“杀人诛心”的镜头来表现斯大林去世。没有任何角色表现出任何悲伤,只是呆呆的发怔。然后镜头开始表现自然景观——曙光和春色!这样的镜头语言真的可以称得上是斯大林坟前跳迪斯科了。旭日从海平面升起,冰河消融,小溪欢快的流淌,江河推动着冰雪重新开始奔涌,千年的坚冰焕然而释,背景音乐也洋溢着幸福……自己国家的领袖去世,竟然是一件如此令人开心的事!然后,玉米晓夫上台,平反冤假错案,给男主恢复了荣誉,影片结束。
看完这部电影,我被苏联文艺界的堕落震惊了,他们塑造的红军形象竟然如此不堪,他们竟然用这样的手法去表现自己国家的伟大战争,他们竟然如此控诉自己的历史,表现斯大林去世的镜头竟然如此恶毒!是什么样的文艺界才能拍出这样的电影作品?苏联有这样的文艺界,难怪这个国家竟然会一朝倾覆。
如此写实风格能够得以存在,让人看到了希望
上世纪50年代,萨沙-利沃娃回忆起二战时期,她与苏联战斗机飞行员阿列克谢-阿斯塔霍夫相恋的情景。
比士兵之歌差一点
7/10。采取了苏联诗电影惯常用的倒叙、回忆和幻觉来完成抒情叙事,前线/后方的广阔背景展现出战争中复杂的情爱关系,尽管结局圆满,过程却笼罩在压抑的阴霾之下,飞行员阿列克谢如何在战场上负伤、被俘,又如何从战后绝望屈辱的心境中走出都被纳入关照,政治情操对个体实质上的伤害,比战争中敌我争锋相对更为复杂。面孔特写和景物镜头构建了独特的情感张力,在萨沙获悉爱人牺牲的场景,她深邃的双眸从阴影的遮蔽中显现,受打击昏倒之后,昏黄色调下乌云密布的景物镜头凸显人物茫然恐惧的心境,而在萨沙到火车站为士兵父亲送行的戏,在她的眼神凝视下,镜头快速摇过疾驰的列车上众多士兵的模糊身影,女人们嚎啕大哭、慌张呐喊,也找不到她们的男人,面孔的积累蒙太奇把角色的痛楚与悲悯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
少见,意识形态解禁时期的电影。
6.9
不比成名作是肯定的。夹带的私货也让人起问号。好的地方也有,用书籍表达爱意,以及沉默的环境被人潮脚步给破坏的声音设计挺好的,于此同时,全片用天蓝色调也用得好。不过苏联电影的老毛病(意识形态输出,剧场感太强烈,对传统的生硬继承)也一个没落下。美国50年代还真的靠自己1,2战攒下的家底对电影界进行了不少拓展啊。同时期东欧西欧受战争影像还真的全在恢复之中,错过了不少。(当然中国后面错过的更多,真希望以后能追上)
火车剪辑
DVD9
山穷水复疑无路,斯大林一死又一村。不愧是最会拍聚散离合的导演,火车站的视听天旋地转,那匆匆一瞥,是和父亲的最后一面
火车 & 站在走廊的女人们
晴朗天空云欲立,云下爱情不可测。蓝波潋漪光,长河滟滪冰,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语皆镜语,热恋长镜欢,别离长镜碎,苏联战争与爱情,都付悲欢长镜头
6.5,文化解禁时期的人性之作,很大一部分意义在于比较真实的地反应了一部分战后的苏联普通士兵的生活,中上水准。
7。舵手大赞火车剪辑,看过那段确实不错
https://my.mail.ru/inbox/elenageht/video/88/879.html
感覺一般般。至於為什麽冠以“二戰後最重要的蘇俄電影之一”的原因,主要是它體現了“解凍”時期某種程度上的文化鬆動。
想看找我
冰雪融化的一组镜头
其实内容相当丰富,或者说是要素过多了,安排了太多迫切想说的,不够从容。等候列车的妇女孩童的叫声与呼啸的列车之间交错的那一段,有被吓到;战争前家庭生活的节日;被摆拍后登报;从战场上归来的俘虏与老兵问题;片头有个“第三创作集体”,不知是什么;年轻一代对“理想”的拷问;将斯大林去世作为一个节点🤔;解冻的意象未免过于生硬“植入”;战争前一刻在图书馆用诗歌选句对话(好像这个序列下的电影都有诗歌);小办公室里的巨大人像;场景还是有点过于人工了哈……
苏联时期好多“雁南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