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对决

HD中字

主演:理查德·哈奇,德克·本内迪克特,罗恩·格林,Herbert Jefferson Jr.,玛伦·简森,诺亚·海瑟威,泰瑞·卡特,刘·艾尔斯,维尔弗雷德·海德-怀特,约翰·科里考斯,劳瑞特·斯庞,简·西摩,雷·米兰德,小艾德·博格里,瑞克·斯普林菲尔德,约翰·芬克,Randi Oakes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78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银河对决 剧照 NO.1银河对决 剧照 NO.2银河对决 剧照 NO.3银河对决 剧照 NO.4银河对决 剧照 NO.5银河对决 剧照 NO.6银河对决 剧照 NO.13银河对决 剧照 NO.14银河对决 剧照 NO.15银河对决 剧照 NO.16银河对决 剧照 NO.17银河对决 剧照 NO.18银河对决 剧照 NO.19银河对决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孤悬于人类灭绝边缘的民主

很久没看电视剧了. 自觉得都二十出头,断没有被阴险的编剧们左右的道理了,可是没想到无意间在电视上看了一集Battlestar Galactica就上了瘾,连着看了两季,中间落下不少,还有两季没有看,在这儿就先胡扯一堆。

开头一两集看得断断续续的,大概意思是在哪个far far away的人类殖民星系爆发了一场机器人叛乱,Cylon们用核武器将十二个殖民地几乎彻底摧毁,仅剩下一艘即将退役的“太空堡垒”Battlestar Galactica和几十艘民用飞船总共不到五万人组成的舰队。到我看的第二季结束为止,整个就是这只舰队满世界逃命的故事。

剩下的五万人,也就是内地一个小县城的人口,作为人类最后的种子,在茫茫宇宙中跟无处不在的死敌跳来跳去的周旋,还要面对物资的短缺,敌人的渗透,派系的猜疑,绝望,无力,孤独,无援,但是在一群精明神勇到非人类(后来发现不少的确是非人类)的主角也能凑活的闯过来。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别看才不到五万人,却有一个mini的美国社会隐含在其中。十二个殖民地(美国人很喜欢在太空类的剧情里把人类文明描述成一个殖民社会,不言而喻,说自己呢 )各有一名法人组成十二法人团,类似于美国国会;(又有一点像联合国安理会,因为十二个殖民地本是独立的国家,cylons叛乱之后才组成了这样的机构)文官主政的总统制政府,女总统原来是教育部长,去参加Galactica的退役仪式结果殖民地正好被炸,整个舰队里就她官最大了,这样继任了总统;庞大的媒体机构(每次总统开媒体会我都纳闷,五万人里怎么找出那满满一屋子记者的?)最后,当然还有那只过于庞大的军队。

在被cylons疯狂截堵的亡命路上,正常的话这样的一群人几乎百分之百会被外部压力斯巴达化,变成一个高度军事化组织化的集权结构,但是如果是这样的剧情,也就不值得我费时间写这玩意儿了,编剧将民主脆弱如游丝般的存在维系在Galactica与cylon们惊心动魄的军事决斗之间,巧妙的对人类社会结构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解构。

Roslin总统

这位被反对她的人谑称为小学老师的原教育部长几乎可以说是美国文化里几近完美的总统形象。她有弱点,别的不说,晚期乳腺癌这一条就够厉害的,一个知道自己死期的总统!有噱头。然而她又是有坚持,有取舍,有主见的,不惜跟舰队指挥官闹翻,逃到鸟不拉屎的星球上因为相信自己的梦是真的。最可爱的是面对竞选对手几乎会毁掉人类的议案不惜篡改选票,最后却还是抵不过自己的良心又把总统的位子让了出来。这是美国人对自己领导人的一个很古怪的幻想,那就是他或者她一定要是一个人,一个美国人,有各种毛病,会犯各种错误,但他是我们中的一个。这可能与对被神话的独裁统治者的恐惧有关系,在这部电视剧里还有了一个新的意思:你要是一点毛病都没有,肯定是cylon.

与Roslin总统相对的,Adama是维系人类种族生存的军事雄性至上主义的代表。体格强壮,少言寡语,冷静,果断,细致周密却也不乏冒险的勇气,是国家机器创造出的完美的军事领袖(他的人格形象借鉴了许多西方历史上著名的将领,大家可以比较比较)。在剧中Cylons压倒性的军事威胁面前,他几乎成为了人类生存唯一的希望,是整个舰队的灵魂。就像前沿的社会学理念一样,编剧把传统的军事雄性至上主义修改成了军事暴力至上主义,去掉了男性对暴力的垄断(starbuck就是个例子, 原来的剧集里是个男的)。但是社会学中,包括国际关系当中都认为男性至上主义是植根于国家对男性战斗人员的需要而人为塑造出来的意识形态,因为高强度的暴力对抗,特别是人类社会之间的暴力对抗根本上是反人性的,只有扭曲的人造意识形态才能保证这样的社会活动被有效的组织,所以雄性——暴力——对抗——荣誉——征服——果决——勇敢等等被我们当作是常识的赞美男性的关联概念其实是被扭曲的军事化了,而Adama就是这种被扭曲的军事雄性沙文主义所推崇的完美的男性形象,就像上面说的,是面对暴力威胁时人类种族生存的依靠。但是我个人觉得Adama太过完美了,职业军队实质上是剔除人性的机器,像他那么又侠骨又柔情的,只能是美国英雄。

到此这一男一女作为整个舰队的最高权力核心形成了一个两性平衡的最基本的社会结构。

生存本身大于生存的形式,这条存在主义断语是很多人的真理。没有存在的前提就无所谓以何种形式存在的差别。但是以非人的形式存在的人还有意义么?以灭绝人性为基础存在的社会还是人类社会么?这个问题可能是一个永恒的哲学矛盾,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无法给什么使我们自命为人,什么是我们自居的人性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剧中却给出了一个很巧妙的plot,那就是Cylon.剧中的人物不断的试图通过对自己与Cylon们进行比较以维持他们所剩无几的human heritage,而编剧们就就借由这些自己创造的“客观”的人与人性维系出一个模糊的值得存在的人类社会概念(而这个概念又会随着人物们于Cylon的交流而变化,从而不会落入一成不变的“设定”硬伤)

有限的生命,脆弱,多疑,感情用事可以说是剧中给“人”营造的最直接的形象。面对可以不断借尸还魂的Cylon们,人类个体生命经验的独一性就成了人与Cylon最扎眼的差别。而建立在这样宝贵生命上的对死亡的恐惧所引发的各种“人性”也变成了人类引以为傲的heritage.现代解构主义意义下的人类社会就是由无数充满了独立生命经验,充满了“人性”的人们所组成的,这是现代西方自由主义的根基——个人独立与自由的前提。阴险的编剧们绕了一个大圈,把这些概念浅显易懂的导入了故事,进而展开了社会结构的解构。

Galactica和她身后的整只舰队虽然被放在了巨大的外部暴力压力之下,但内部的政治结构却是在一个基本平衡的起点上出发的,最突出的就是上面提到的Roslin和Adama的结构。作为维系种族生存的代表的Adama和作为个人独立自由代表的Roslin经过前几集的举案齐眉之后矛盾一点一点的激化,Roslin和整个政府变成了遏制不断向民间伸手的军界的制衡力量。 虽然Adama被戏剧化的处理成强硬但是充满“正义”的军事领袖形象而非大众文化里典型的军事独裁者,但依然不能掩饰他所代表的军事独裁主义。经过长期的 “斗争”,军界和政府终于和好了,看似是总统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成功了,民主像涅磐的凤凰一样重生,但实际上依靠的是作为军界领袖的Adama对Roslin和她的“神话”的支持。虽然逻辑并不相同,但可以看出编剧隐喻了西方世界内部的民主和繁荣强烈依赖于其军事经济“暴力”的现状,但是并没有对其进行否定的价值判断,他没有把这种实质上的政军勾结下的民主当作是军阀的施舍,而把他整个作为一种内部稳定的社会结构(自由民主社会)在故事中继续了下去,这就是为什么当Pegasus突然出现时,Roslin 这个总统居然撺掇Adama把他的上司Cain作掉。

物竞天择,政治实体的较量本质上是物种内部的较量,社会权力结构的不同犹如个体间基因的差别,Galactica和Pegasus, 你可以说他们分别代表了雅典和斯巴达,或者美国和苏联,但归根到底是一个民权自由社会和军事独裁社会的对立。某之前也说了,面对那样规模的外敌威胁,任何社会结构几乎都会自动归位到整合一切资源对抗暴力威胁的军事独裁结构,如果Galactica上面没有前面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政治纠缠,她和她的舰队几乎会变得跟Pegasus一样,将身边的民用舰队慢慢的吃掉,只剩下一艘“完美”的军舰在茫茫宇宙中为生存而生存。而Pegasus只所以到Galactica舰队中的军方和政府好的跟啥似的时候才突然出现,正是他作为那一条Galactica没有走上的残酷结局的警世象征。

作好了意识形态对立的包袱,编剧让Galactica和Pegasus的矛盾很快的爆发了。作为上级军官的Admiral Cain跟Adama的个人对抗并不是主要的,作为职业军人的Adama不会主动的挑战Cain的权威,对立被顺理成章的导向了基本价值的判断。引起两方剑拔弩张的是对cylon俘虏的态度。

对立的两方立场差别非常明显。Galactica上苦苦维持的多元和包容使那个微型社会对Cylon的仇恨和恐惧没有变成足以扭曲基本善恶价值的洪流,虽然sharon还是被当作机器,但还没有到了成为政治矛盾转嫁和发泄的对象,而Pegasus上的那个cylon就没那么好命了。虽然剧中对Peasus舰员们的心理扭曲做了一些大众化的处理,但是用性暴力这样原始的方式宣泄就已经可以说明问题了。Pegasus上的主要人物充满了俄式特征,这是从乔治奥威尔的1984以来西方世界对集权社会的刻板印象,dehumanization.虽然Pegasus的出现并不只是为了给Galactica舰队的人们创造优越感的,但编剧们对集权反感的表达已经是赤裸裸的了,看到那儿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剧中所表达的并不是一个受尽磨难最后浴火重生的民主传奇,而是一场已经设好的民主神话,编剧们自己也知道在这样的环境里民主能够存活太不可思议了,但是依然让它尽可能不太离奇的存在了下去,到第二季结束的时候,已经篡改了选举结果当选的Roslin总统和Adama最后还是决定让出总统的职位,接受那个他们认为可能会毁掉人类的议案,只因为民主。有人说那根本狗屁不通,Roslin 和Adama是罪人等等,某不敢苟同,我个人把它理解成一种西方世界的宗教情节,对他们而言,民主的目的并不是我之前所说的作为社会结构与其他的社会实体进行对抗的工具,而是为了实现个人独立与自由。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决定自己前途和命运的权力,我的利益即是这个社会的利益,没有虚幻的“集体利益”可以被用来操作,因此民主结果是神圣的,即使最后被证明是错的,它依然是一个个独立的人对自己命运的选择。

民主是一派宗教,信的越深,它就越灵验。


 2 ) 不应该有这么高的分

看完第一季,不是很明白作为科幻剧为何如此高分。我觉得与《萤火虫》之间的差距大概有1000个《苍穹浩瀚》。
作为我最中意的类型剧之一,忍不住要吐槽一番。
1、过于疏离的背景介绍。
基本算是如果你直接看这个剧没有做功课,直到看到第二集开头的previously on,你才知道这故事到底是个什么鬼,这一切都是怎么发生的。而看到第三集你才会放弃它会用闪回插叙的方式给你讲述更多来龙去脉的细节的想法。总之就是来得很生硬,叙事没有技巧可言。
2、波澜不惊、没有亮点的剧情。
虽然《萤火虫》制作上比较粗糙一些(毕竟年代早),但它无厘头式的幽默是它最大的亮点,而一集一个故事也足够吸引人。《苍穹浩瀚》则是一部相对严肃的太空剧,但它尽量做到了让故事往复杂去发展,因此有多条故事线,也就使得在叙事上就需要动一番脑筋。而这部剧剧情有什么?无比的俗套,让一切都简单(幼稚)化,政治,感情,宗教,而且还并不是每一点都讲好了。
3、最受不了的:粗糙的制作和大量反物理常识的剧情。
既然是太空科幻剧,那么在道具的制作(包括飞船和武器装备等),是需要想象力的,而剧中已经到了如此发达的星际旅行的时代了,很多地方我觉得编剧导演简直是根本不动脑筋不花心思的,比如:小型飞船居然还在加油(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油);搬运靠的是最老式的叉车;太空中飞船破个洞也没什么事;太空交战场面需要人眼瞄准并且用迫击炮一样的炮弹在射击;只要是个飞船都跟在地面上一样有重力;更动不动就超光速的跳跃。。。总之就是不胜枚举,幼稚可笑。至于动画片一样的CG画面,年代和经费有限,就不做多要求的。
以上。不是很懂,就像不明白《疑犯追踪》这种泡沫剧为何也能高分一样,所以说虽然豆瓣上低分一定是烂片,但高分不一定是好片。

 3 ) BSG最高!!!

目前看过的幻想剧集个人排名TOP5:
  
1、Battlestar Galactica/太空堡垒卡拉狄加
  
2、Firefly/萤火虫
  
3、Stargate SG1/星际之门·SG1小队
  
4、Carnivale/嘉年华
  
5、Taken/动持

在这五部剧集中目前已经完结的有Firefly,Carnivale和Taken,而SG1也终结在即,只有BSG将会一路走下去!

以下我对他们稍稍做了些联系和比较。

一直以来对于Carnivale场景所所营造的一种陈旧的时代感颇为深刻;对于BSG,前几季觉得场景的营造也非常的成功,但是为知道成功在哪里,而第三季我终于是悟到了,就是那种单纯清爽,介于温暖和冰冷之间但实际上最终上还是让人感觉冷冷的色调——很像陶《寂寞的城市》MV的那种感觉,这是一种太空寂寞孤儿的色调——虽然太空里会有很多星星。就第三季来说,人物造型简直趋向于完美,比如于对糟老头 Tigh上尉的重“包装”,Lee令人惊异的转型(看到那个大肚子的时候真的是非常非常的惊讶!!!),再有就是对于Cylon人演员人型的挑选,不管是男女还是老头都型的掉渣啊!!!

在这五个剧集中,BSG和Carnivale的内质其实是很像的,美术都做得很好,画面感觉非常棒,配乐方面也是无可挑剔的,而且都不约而同地披上了一层宗教的色彩,都隐隐约约传递给我们一种深深的宿命感以及使命感。

对于所有的Cylon来说,对于他们来说更多的是宿命感,一种不知名的宿命感促使他们去寻找某种东西,就是故事一开头所说的他们的“PLAN”;而对于人类来说,对于他们来说,更多的是使命感的牵引,对于拯救人类这个种族的使命感;而对于像Baltar,Sharont和Number6这样的角色,他们因为夹杂在各自的种族之间,再加上各人情感上的因素,让他们在宿命感和使命感之间痛苦地挣扎着选择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觉得Baltar这个异常矛盾的角色塑造是相当的成功的,我觉得一般人都是这个样子,在个人和群体之间总是有徘徊和失衡的时候,BSG的剧情中有好几次有过这样的场景,比如说第二季最后以及第三季最初的时候,Baltar的眼泪,明知不可为却还是去做了的眼泪,就像是一个孩子,我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我不想受到伤害,我就只做一次——然后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但是每次都会流泪,其实Baltar这个角色是很像《哭泣杀手》里的那个每次杀人时都会为对方流眼泪的杀手,对于他们两者来说,有一种使命感或宿命感或暗示或驱使着他们去做他们原来并不愿意去做的事情。

在配乐方面Firefly与BSG的最为接近,都是以凯尔特音乐为主的配乐。Firefly的时代设定非常的像Cowboy Bebop,一般SF的太空故事大概都会这么设定,所以这时候最重要的甚至几乎不是剧情本身,而是讲故事的节奏,容智的对白,这一点上Firefly的导演Joss Whedon做的跟CB的监督渡边信一郎一样的出色,同样的西部风情,同样的悠闲节奏,导演对于音乐的品味也相当的出众——渡边信一郎是个音乐口味非常出众的人,比如在Samurai Champloo里选取hip-hop在Cowboy Bebop里选取Jazz,Rock;而JW是个音乐口味非常奇怪的人,这样的感觉大概是来自于Buffly的配乐,金属,POP,好像根本不能和吸血鬼故事结合起来,感觉起来非常的不舒服,但是,看完之后会觉得,这样校园剧形式的奇幻故事这样的安排可能会是最合适的,而在Firefly里,你完全就可以了解到JW对音乐的理解是多么的出众,太空加凯尔特式的配乐,显得悠远舒缓多情,这一点里,比如在BSGs03ep03中摧人泪下的Adama与Lee告别的那场戏,就是这样的音乐——这是凯尔特音乐的一种感觉,而凯尔特音乐的另一种感觉,使命感,沉重感,比如说战斗时的气氛渲染,听到那样的鼓声,即使战斗还没开始,我们便知道一触即发了!

在这五个剧集中,牵扯到太空的题材包括了除Carnivale外其它的全部四部剧集,所以我们现在所要说的话题是空战的部分。前面说了Firefly的故事主要还是在于故事的节奏性,而且它尚且还都不能跟CB的空战相提并论;而Taken就根本不涉及到这个方面;所以主要还是BSG和SG1的比较。SG1的空战基本上都不会涉及到节奏的问题,它的空战只是为了剧情的需要或单单是为了带来一个高潮,就如那场声势浩大的南极保卫战;而BSG的空战则更注重于细节,而细节往往是重现某种真实的手段。在BSG空战的细节中更注重于空战期间对于人物心理的揣测和描绘,而不是具体的战斗场景,人物以及空战之间双方战机都以纪录片式摇晃镜头的取景方式记录,则更加的让人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真实感,也把BSG带上了一个太空史诗的高度!

从史诗高度和真实感塑造方面来衡量我的TOP5里的几个剧集的话,会是BSG,Carnivale和Taken,前面我们说了BSG与Carnivale的关系,现在我们来说一下基于故事所带给我们的启示——哲理性的启示方面的比较,Taken与BSG之间的比较。看过Taken的人一定会印象深刻,那个小女孩对我们说的一字一句,都会让人情不自禁地带来深深的思考;而对于BSG这样的故事,它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可以让人思考到当机的哲理,人与人之间的,Cylon与cylon之间的,人与Cylon之间的,对立,共存,爱情,友情,父子亲情,母子亲情……我注意到最近的几集字幕组的同志们都会把一句Adama舰长意味深长的话放在故事开始之前,做的帅!SO SAY WE ALL!BSG最高!!!(文/len calvin)

PS.不过要是现在的话,Doctor Who绝对是与Firefly、Battlestar Galactica排在前三的不二之选!

 4 ) What a splendid season finale!!!

下巴快掉了,当我听到chief诵出那句“there must be someway out of here"的时候
伟大的dylan的伟大的all along the watchtower被用作了BATTLESTAR GALACTICA第三季finale的线索,以对歌的形式引出了神秘的cylon final five中的四位,成就了又一部精华美剧的super twisting,super suspense & of course fracking high season ending.
而之前lee在法庭上的那段慷慨陈词在质疑了所谓道德,所谓公正的同时再一次证明BSG绝对不是一出单纯的科幻剧,而是一出近年来最伟大的drama美剧。
焦急等待明年一月的第四季首演,而这季很可能会是BSG的终结篇,从第一季开始我就觉得主创人员野心太大,不断怀疑故事能否讲圆,但现在我已经对Ronald Moore充满了信心。

http://www.post-gazette.com/pg/07085/770732-352.stm
这篇moore在finale播出后第二天接受的访谈爆料多多,很值得一看

十一月份会有一部名为Razor的电视电影亮相,作为第四季的热身,内容是关于Lee统率Pegasus号那段日子里发生的故事,同时会用闪回的方式回顾当年Pegasus号是如何在十二个殖民地沦陷后逃过Cylon追击的; 另外很可能09年会有一部BSG的衍生剧Caprica再登小银幕,时间设定在Cylon入侵Caprica的五十年前,内容还是关于Adama这一家子,看起来Ronald Moore是铁心要构筑一个完整的BSG宇宙了。

 5 ) BSG413|“纵使人类毁灭也不敌这一场黄昏恋”

BSG 409 女总统劳拉一行被困敌舰生死未卜,从指挥部到殖民地政府一堆人手忙脚乱准备jump,指挥官威廉·阿达玛老爷子终于决定一个人留下,他说“没有她我没法活”。

他带上那本留给她的书,在广袤无边的漆黑宇宙里,独自等待。

那边厢她在Cylon的一场内战中挨过无数个生死关头,每一次母舰jump的间歇她看到幻相:那是她垂死的一刻,老爷子坐在她的床边,静静地念书给她听,终于心电监护显示为一条直线的时候,他摘下戒指,戴在她的无名指上,放声恸哭。

女祭司说,劳拉,找一个可以爱的人吧。

***

看到这里的时候是深夜,周遭漆黑寂静如那片宇宙,只有屏幕的一点光亮。这时候我忽然明白我被这这科幻剧“探讨民|主与政|治,宗教与法律”的外衣诓骗了,其实,所有的铺陈只是为了让我们喜欢上这老俩口;纵使下一集里人类全部毁灭,只要他和她在一起,就OK了。

当然这是一部绝佳的科幻剧,确切说是架空历史重新设定。于是各种不能被讨论的敏感问题,各种政|治和法律中的两难处境,各种民|主和历史进程中能出现的经典场景,都得到了巧妙的映射。有趣的是,尽管BSG出自我们眼中的首要西方民|主国家,但它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揶揄民|主制度和那帮“死到临头都要投票”的人们:不足四万人的舰队居然还有新闻发布会和一堆永远聒噪的记者;所谓的“十二法人代表”永远被架空和对军方决策后知后觉;貌似公平的总统选举制度永远没法选出对的人;就连一场无比正义的公审竟能让全民公敌无罪逃脱……对于关键时刻做出明智判断的领导者,“权|力制衡”和“公民知情权”似乎成了个傻透傻透的东西,但,人们依然从骨子里坚信和热衷于这样的制度(或者说“这样的折腾”)。他们爱数落它的缺点就像爱列举它的优点一样,他们相信解决争端的方式是永远宽容和沟通,而非专|制和孤立。

——所以我觉得,BSG对体制的透彻认识绝不亚于《窃听风暴》或者《全民公敌》那样的好电影。

~扯远寥我们继续来说黄昏恋~

当老爷子终于登上Cylon母舰,对她说 miss you 的时候我才明白我原先所知的罗曼蒂克是多么的肤浅和俗气。那场 Relationship 确切的说应该从借一本书开始,间中经历无数猜忌,决裂,背叛,然后他一次次亲身涉险把她找回来,再然后是孩子气的试探和互相吸引——阿我喜欢极了那个 Morning call 和“我这里还有一张床”的坏小孩语录从老爷子嘴里蹦出来的瞬间;也喜欢极了当他终于把她和她的人民从新卡星上救出以后如释重负地刮胡子的小细节;以及,劳拉在新卡星上唯一一次的一身红裙——在这部色调无比灰暗的剧集里,除了年轻性感的Cylon女6号,还有第三人穿过红裙么?

而到了Ep 413 的时候,一场波及全舰的叛乱全面爆发,老爷子终于完成了从“智勇双全指挥官”到“第一护花使者”的完美跃迁,无比深情的吻别和留守,然后是重机枪火爆对射——哼哼,迄今为止所有金城武式的缺钙奶油花生阿,请你们一律弹开三万公尺……

当一枚手雷投向密闭空间的两个老人,故事就这么戛然而止。

我不乏恶毒地揣测那个结局,该怎样惩罚那些永远鼠目寸光和党同伐异的人类呢?这样吧,下一集里老爷子被炸晕,而劳拉的飞船开不多远也被俘获,然后他和她以及一堆 Cylon 亲友团一起被扔在一个小飞船上流放,通过各种机缘巧合反而先找到了真正的“地球”或者别的可生存星系;另一边舰队和殖民政府一群SB庆祝胜利没多久就继续暴露劣根性,开始分裂和互相厮杀,加上资源匮乏以及 Cylon 残部的追剿,最后从三万多人剩下三千,三百,三十……(就剩三个也可以啊)。幸存者们身心俱损,怀着无比悔恨,痛惜,绝望,生不如死的心情逃亡,然后被找到“地球”的流放者们遇见和救助,最后痛哭流涕,幡然醒悟,终于人类和 Cylon 共同走向美好的明天……

——这样,才过瘾。 -__________-

 6 ) 谁创造了谁?

THE CYLONS WERE CREATED BY MAN 
THEY EVOLVED 
THEY REBELLED 
THERE ARE MANY COPIES 
AND THEY HAVE A PLAN 
  
这个宇宙存在着很多你所不知道的东西,我们通常把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称为“它”,但当你发现“它”具有思考的意识的时候,我们通常就会把“它”变成“他”,称“它们”为“他们”。

他们的存在并不一定要以碳水化合物为基础,也并不一并非要具有人的形态,智慧才是人类把他们跟自己归于一类的缘由。

但是由于人类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个的无聊自尊或者狂妄自大,他们总是不愿承认可能有比他们更高级的智慧生命存在,即使他们表面上一直在寻找着,不停地向太空发射着电波,不停地去猜测他们的样子,但总得说来,如果有一天,真正有这样的东西站到他们面前,他们肯定会全身颤栗,不是因为激动,十有八九会是因为害怕的发抖。
所以当人类发现他们创造出了一种比他们更聪明的东西的时候,他们不会高兴的,唯有害怕。比如说《the Matrix》里的Cyber Life,比如说《Battlestar Galactica》(以下简称BSG)中另一种形式的Cyber Life。

Cyber Life这个词是我自己造的,我不知道别人有没有用过。人类不是神,创造出的生命,即使产生了意识也只是一种虚拟的生命,不管他是不是自由翱翔在无边无际的网络之中,还是被装在一个像中世纪骑士装似的铁盔甲之下,还是,装在一具碳水化合物的躯壳之中。
事实上BSG这个题材从某种程度上很像是士郎正宗的名作《Ghost in the Shell/攻壳机动队》(以下简称攻壳),两个故事都把背景放在未来,近未来或者遥远的未来(或者压根儿就是一个与现实世界若即若离的架空世界),同样都是探讨了对于灵魂(Ghost)的疑惑,所不同的是BSG的世界观更加的恢宏,除了像攻壳中哲学层面的探讨,还掺杂了诸多的宗教理念。可能有人会说,在一部SF剧中参入对于宗教的讨论让它看起来不像是SF剧了,像是玄学剧,但是我们应该明白,存在即是一种宗教,这是一件很显然的事情,人类可能还是猴子的时候可能就有某些模糊存在的宗教了,那时候人们可还没有科学的理念。


在BSG中人类创造的生命叫Cylon(跟那个Cyber的词很像吧),它们变聪明了,或者说进化了,它们变成了他们。但是他们并没有受到人类的承认,于是,人和Cylon的战争爆发了。

如果达尔文的进化论成立的话,所有的战争都是一场陈旧的毁灭和胜者的新生,战争可能会毁掉很多的东西,但也创造了更多的东西,比我们想象的都要多,比如说我们作这样一个荒谬的猜想,知道地层中会突然出现一个物种种类的高峰期吧,像澄江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之类的;你相信有“神”吗?我之所以把神加了引号,是因为我所指的神是一种超乎自然的存在,也许在生物大爆发之前,发生过什么战争,可能是两个种族之间关于创造这个世界的的战争,然后一方赢得了战争,赢得的那方按照他们的意思创造了他们认为应该出现在下一个阶段的生命体;每两个生物大爆发的地层之间,都充满着旷日持久的战争。

所以在这里我引申出了一个关于Cylon他们为什么存在的目的,说不定,他们是在为下一个阶段生命的繁荣在做清洁上一个阶段所剩下残留的工作。宗教确实是无敌的,你不能解释某些东西的时候它们就会变成宗教,比如说BSG里的人和Cylon,宗教对于他们来说都是神圣的,对于人来说甚至关系到总统的竞选,人类的生死存亡问题,对于Cylon来说,就像每集一开始的那段话的最后那句,“THEY HAVE A PLAN”,他们认为他们在执行神定的计划。

神的神秘面纱下到底是什么,对于Cylon来说,神难道不应该是创造他们的人,对于他们来说神难道不应该是人类吗?
相对而言,人类似乎从来没有置疑过他们为什么存在,他们的神老底是什么?

关于BSG的世界观中的设定,人类起源于一个叫Kobol的地方,像微观世界中的胚胎那样分裂成具备各种不同功能的细胞,人类分成十三个氏族离开Kobol建立了十三块殖民地,却再也找不到原来Kobol的所在,就像我们身体里所有的细胞都不可能回逆成胚胎的状态。不能回逆到胚胎的状态,虽然如此,人却可以创造下一代,创造出新的胚胎。在BSG里,人类所创造的胚胎就是Cylon。

BSG的世界观让我想到了什么!?一个关于吸血鬼的很有趣的传说:该隐是这个世界上第一个吸血鬼,该隐创造了第一代吸血鬼,十三个氏族,十三个氏族继续创造了他们更多的后代;如果那十三个氏族的第一代吸血鬼代表了十三个氏族的人类,那么该隐就是人类的神了。那么亚当和夏娃就是神的神了,然后,创造亚当和夏娃的又是哪一个层面上的神呢?

在BSG里,人类的存在基础其实是非常的脆弱的,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法找到置疑他们存在的基础,而Cylon找到了,而且影影约约地发现了另一个神。

以下我将作一个假设。


知道一个最简单的东方哲学吧,“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知道“莫比斯环”吧,从这个环的一个点上绕一圈,又回到原来的点。让我们简单的来说明一下,让我们假设这个世界上只有三个神:神A,神B,神C。

一种情况下是:三个神不会同时存在,神A创造了神B,神B创造了神C,神C创造了神A...然后在这个莫比斯环上无尽地循环着,他们在创造各自之间可能附带创造了其它很多的东西,但是那些东西随着时间灰飞烟灭。神互做各自存在的证明,人只是附带品。

第二种情况下:神A=神B=神C,他们在不同的时空中存在着,他们创造着很多很多的东西,他们会灭亡,他们需要他们创造出的千千万万生命中能出现一种可以重新让他们们再生的生命,让他们当负起创神的始命。创世归神,创神归人。

在BSG里,在第一种情况下,人可能神,Cylon也可能是神,因为第一种情况下,有一个事实就是神不能同时存在,他们同时存在的这种中间状态只是说明神的更替,一方(而且是旧的一方)必定灭亡,又或许两个神同时出现只是一种程序计算错误,说明他们都不应该存在,这个阶段应该出现的是第三个神;比如说Cylon和人类的混血,可能就是第三个神。

在第二种情况下,不管是Cylon还是人,虽然还是如第一种情况下当负着造神的计划(PLAN)——Cylon和人类的混血,但是他们本身不是神。


创造和被创造有时候在一个时间循环里,变得不是很重要,谁创造了谁也变得并不重要,可能在这个循环里他创造了你,在下一个循环里可能就是你创造了他。人在大多数的时候,所做的只是等待。以上。(文/len calvin)

 短评

能如此协调地把西方政治、宗教、伦理的重大命题融入剧情当中,本片远不是一部科幻剧集那么简单。

9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力荐

真好看

12分钟前
  • Top♛Ace
  • 力荐

世界上分为两种人,一种是看过BSG的,另一种是没看过BSG的。神作,不管是字面还是剧情上来说,因为所有人都被神耍了。最后BSG当然如它的凤凰徽志一样地冲向太阳,凤凰涅磐了。

16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an overwhelming, spiritual, complicated, dark, twisted, sexy, bizzare epic

20分钟前
  • wwei
  • 力荐

17.2.17知道结局后重新看一遍 之前不懂的台词全都有意义了

21分钟前
  • 穆加
  • 力荐

的确名不虚传

26分钟前
  • D.JoY
  • 力荐

即使要灭绝了,也不忘了政治,权利,真的是没前途的种族。最后总是古老的神话寓言人类的未来,宗教是救命稻草。总统让人抓狂。

30分钟前
  • 西门好奇
  • 推荐

如果一個世界剩下4萬多的人,還要搞小圈子選舉,還要為了愛恨情仇困擾,最重要的是還要面對無盡的賽昂人...那麼這個世界就實在是太完美了

32分钟前
  • 野人泰
  • 力荐

最后的表白最为动人

34分钟前
  • 予晨歌
  • 推荐

第一季确实不错

36分钟前
  • D酱
  • 力荐

神作!虽略有瑕疵,但瑕不掩瑜!神作!

40分钟前
  • 尹口羊
  • 力荐

但愿不要重复美剧不过一的传统,剪辑的功力还得加强。

41分钟前
  • 的云
  • 推荐

迷你剧完善的闭塞小团体模型在这一整季中继续得到完善,从不眠逃亡到内斗互耗,从民主质疑到和平演变,从既视幻觉到宗教神棍,从“人”工智能到“这太他妈多感情戏了……”两方,三地,四万人的架构在分出数方(细分到人)的前提下搭载了封闭模型所能试验的相当多玩法。

42分钟前
  • 流空破刃
  • 力荐

面对屠杀以屠杀的方式回击,就已经失掉了战争

45分钟前
  • 嘴客
  • 力荐

简直就是民主颂歌,虽然我并不相信

46分钟前
  • 滑溜小姐
  • 力荐

第一季看下来,其实这剧在很多科幻细节上不是很严谨,而且有些关于赛昂人的剧情不知是否有意还是无意安排得如此不确定感和不真实感,不过此剧精彩之处就是在封闭空间里存亡之秋下的人类以及类人化的赛昂人对于信仰对于社会性方方面面的考虑和争端,不得不说这剧肯定对质量效应编剧有着巨大影响

50分钟前
  • 派翠克
  • 推荐

重看之後仍驚為天作

52分钟前
  • 安獭獭
  • 力荐

真的是神作!!!

57分钟前
  • 音乐虫子
  • 力荐

这一季是我看过的最好的美剧,没有之一

60分钟前
  • 小波福娃
  • 力荐

情节不如迷你剧紧凑, 推进得太慢了

1小时前
  • Blazel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