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丝城市漫游记

HD中字

主演:吕迪格·福格勒,耶拉·罗特兰德尔,丽萨·克鲁泽,Edda Köchl,Ernest Boehm,Sam Presti,鲁伊·莫兰,Didi Petrikat,汉斯·希尔斯缪勒,Sibylle Baier,Mirko,查克·贝里,Jane Jarvis,维姆·文德斯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1974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爱丽丝城市漫游记 剧照 NO.1爱丽丝城市漫游记 剧照 NO.2爱丽丝城市漫游记 剧照 NO.3爱丽丝城市漫游记 剧照 NO.4爱丽丝城市漫游记 剧照 NO.5爱丽丝城市漫游记 剧照 NO.6爱丽丝城市漫游记 剧照 NO.13爱丽丝城市漫游记 剧照 NO.14爱丽丝城市漫游记 剧照 NO.15爱丽丝城市漫游记 剧照 NO.16爱丽丝城市漫游记 剧照 NO.17爱丽丝城市漫游记 剧照 NO.18爱丽丝城市漫游记 剧照 NO.19爱丽丝城市漫游记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爱丽丝城市漫游记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德国摄影记者菲力浦过着流浪式的生活,有一次被派到美国完成一项采访,但他并没有完成任务。途中与一个神秘的美国女子邂逅之后,无意中成了她那九岁的小女孩的监护人。菲力浦必须带着小爱丽丝穿越德国、帮她寻找奶奶的过程中,互相有了意想不到的了解,故事回避单刀直入,发展充满惊喜,主题的显现极其优雅,让观众慢慢体会美国大众文化对战后欧洲的影响。爱康AI智爱之夜万里走单骑第三季乌鲁米篮球美少女一拳超人中配版太宗李芳远财富萨乐美立方体追梦高中2白山新歌入侵者1962灵魂相锲激情辩护橡树睡前恐怖故事黑色太阳城门几丈高刀的哲学喋血边境江山风雨情Z先生精武飞鸿纳特金·科尔:害怕黑暗好莱坞妈妈的奥秘与非洲同行温暖的告别岁月峥嵘恋爱吧,寨主猜火车2爆裂危情狼(2013)黑帆第二季人口零增长咒怨新娘身魂旅行切尔茜·汉德勒:蜕变情迷幽灵逃离猩球喋血宣德五毒

 长篇影评

 1 ) FIFF25丨DAY7《爱丽丝城市漫游记》:关于如何使你充满琐屑的生活与世界相连

第25届法罗岛电影节第7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主竞赛单元的《爱丽丝城市漫游记》,下面请看场刊影评人们的评价了!

果樹

有目的却没有方向的流浪。失落感满的都要溢出来了。

欧.尹

文德斯第四部。尽管自《呼朋引伴》后已厌倦这种中年人与孩子彼此救赎的单调故事模板,但《爱丽丝城市漫游记》依然让我沉浸其中,数次共情到几乎落泪。真实是最永恒的深刻命题,自我是最永恒的聚焦客体。文德斯的镜头语言与忧郁气质,如片中那不断重复想起的和弦,挥之不去。

ihwank

文德斯贯彻影像生涯的美国文化入侵母题,对影像行业的爱,影像的疏离,一流的挑音乐水准,都在此作崭露头角。

Pincent

代入儿童理想化的视角,还有咖啡馆里悠闲自得正chill的小男孩,他仿佛是文德斯的童年形象。世界已不像从前的模样。

鲍勃粥

开头数个镜头近乎超神,然后进入主线之后迅速魅力腰斩。本疏离且随性的漫游视角被莫名其妙的稍显刻意的偶发事件所带来的结果所取代,然后进入到近乎类型片那样的带有特定目标的路程,旅途中那些“错误”也难以称得上是浪漫与洒脱,而是令人厌烦的以天真为名的傲娇任性与无理取闹,显然在我看来文德斯并未能将两人的微妙关系脱离那种充斥着不耐烦的若有若无感。即便如此,片中所有并未被这面孔与对话干扰的镜头都令人叹服,关于无孔不入的侵入式媒介的反思(广播与电视),关于那些存在或不存在的地貌(欧洲战后荒芜和与之相对的美国的消费主义景观),关于看见的没看见的和看见过的(拍立得,一种将记忆的生成可视化与物质化的媒介),关于未来的方向(那些跟随着交通工具的镜头,一种超验的视角),还有这个已经向观众讲述了的,但仍未被他写下的故事。

小宁波

菲利普看似不耐烦于女孩如绊脚石一般的存在,其实将之当作一种羁绊,并在不断的错误,无用功,困窘中享受着不被美国流行文化所侵蚀的旅途,摆脱了一切功能性和目的性,实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漫游,感受时间与历史的冲刷。

松野空松

电车,轿车的声音太棒了,车的声音一直在侵入男主思维创作。

伊菲吉妮娅

太爱了!文德斯用极简手法拍出了深邃浓重的情感归依,生命的轨迹在不经意间徐徐改变,旅程永无止息,但满溢的情愫却可一直如影相随。

Run Erika Run

文德斯很会拍,摄影有种看似轻巧又浑然天成的感觉

#FIFF25#第7日的场刊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2 ) .

溫德斯公路電影的原型,與十年後的《巴黎,德州》同樣好看。

美國夢、拍立得SX-70、搖滾樂、公路旅行、金髮小孩、點唱機,以及粗顆粒的黑白電影。溫德斯自己在片頭還充當點唱機旁的路人甲。

當你喪失自我認同感,你就與世界失去了聯繫。你拼命拍照,是想藉由照片對照真實的世界;你想證明存在的意義,你漫漫在重複再重複無止盡的公路上。

有時你也會想,是否也該去當個什麼人呢?是否也該去證明自身存在的價值呢?(就算沒有一件事是特別有意義的)

 3 ) 爱丽丝的兔子洞里没有现实

只是观后感。 Alice的剧情,只有一句话。一个外表淡定内心焦虑的大叔,带着一个萌度爆表的早熟小loli找家人的故事。咦,这样一说好像就完全扭曲了。 正色说,公路三部曲里当属这部最好,Kings of road其次。另一个名字,In the course of time。Rudiger真空穿条破背带裤,在他那破卡车后视镜里看到Hanns的车扬尘而来,毫无犹豫地一路冲进湖心,又沾着剃须膏,似笑非笑地看着那车咕嘟嘟冒着泡沉下去,看着Hanns把手提箱顶在头上,慢慢地向岸上划来。会觉得,在那仿佛毛绒绒的阳光里缓慢流动的,是时间。 而歧路,当文德斯试图描绘太多对象的时候,由于这些人的存在仍然是为了刻画主角,他会造出一些奇怪的人,相当动机不明,不是无逻辑就是无灵魂。 ─────────────────────────── (好吧必须得说没理解到歧路是有原作的──2011.08) 文德斯的公路片都是彻头彻尾的公路片,继承了其作为类型片的母题──陷入不确定性的寻找。相比之下那些有明确目的,或者作为事件一部分的旅行则偏离了公路片本意。 Alice用语言不通在一定程度上直白地讲述了交流障碍,而歧路里则似乎没有这个问题── Wilhelm能自如地运用社交契约,甚至于掌控与其它人的关系,但他和能够与之交谈的人更多的是manipulate的感觉,又或者两相自说自话,看似同一主题却其实越说越远,疏离没有亲近感,反而和不说话的女孩肢体语言更加自然。这是第二层交流障碍,沟通但不被理解。Road里两个人虽然最终彼此理解,却也终于分道扬镳。理解也是基于肢体的(二人在废弃的房子里扭打)于是认为文德斯,至少潜意识里,还是觉得肢体交流比表述更有效。而快结束时Bruno所说的,无法感到involve,渐渐演变成了德州巴黎里男主的结局,有些人就是没办法和别人产生联系。 Alice和德州巴黎两部片子,不难发现有诸多相像之处。比如对甚至无法确定其存在的亲人进行可能毫无意义的寻找,比如成年人完善却有太多自我保护机制的逻辑与借小孩子之口表达的简单直接的思考回路的冲撞。比如主角籍此自我救赎。 文导在片中借女人之口对自己说,没有自我认同感,就同世界失去了联系。女人的房间里摆满植物,她是世界上无数现实中的一种。她说,你今夜不能留下来,因为我帮不了你。她拒绝让他从她身上寻找现实,因为不认同将人与其他单独个体的关联称之为现实。Philip说,我等待胶片显影的时候总是很焦虑,我总要将照片和现实进行对比,照片却永远也赶不上现实。最后他总算是从相片中找到现实而结束了流浪,令我不解的是难道这种对比也会从此结束。还是最后他只是在同某警察的对话中认清了自己的寻找的无意义性,而从此乐意随波逐流。 文德斯总是关心身份追寻,Alice,德州巴黎还是wings。主角们或不融于人,或不知如何融于人,或根本就不是人。他们从局外看这世界时,所谓没有认同感,就是对着电台里没播完就被掐掉结尾的歌大骂,就是在深夜电影没结束就开始放广告时砸掉电视,是对身处有这样媒体的国度感到恶心却迟迟不能一击脱离。认同感就是那块叫巴黎的地方,也是Damiel把沾了自己血的手指放在嘴里时纯粹的兴奋心情。感觉上,文德斯似乎是在跟自己对美式文化的认同过不去,尽管还没有后来在德州巴黎里那样明显。他一面学习美式的拍片理念,一面纠结于其文化的商业堕落,但Alice仍然是一部典型的欧洲片,尽管不是典型的德国片。 题外话,作为文德斯的御用男主,Rudiger 真是令人感到安心的男人。Philip有点60年代的穿着,邋遢的衬衫,喇叭裤。黑白胶片上都能看出质感的金发。眼角微微下垂,温和,闷闷的,淡定的,无一不正中萌点,可惜后来一直在演TV。Yella Rottländer作为一只极品loli,也是完全无可挑剔。古怪精灵,善解人意,早熟,倔强。这孩子后来好像转幕后了,而在93年的In weiter Ferne, so nah中作为Rudiger的天使出现了一小下。 最后的最后,Polaroid SX-70。(已入手——2017.08) PS,对于某些人对伴雨行音乐的高度评价,我只想说,给我一个radiohead,我也能把配乐搞成陈英雄。但是文德斯不一样。

 4 ) 旅行的意义

      Winter,你的名字叫寒冬;Alice,你的名字叫旅行。
    31岁的德国记者温特(winter)横穿美国,要为德国的读者写下美利坚风情。西方世界里的1970年代,正是欧洲客重新认识纽约客的时期,他们热烈拥抱美国式的自由与财富,却深深迷失在美国式的大众文化中而倍感失落。当温特横穿美国抵达世界中心纽约后,他猛然发现丧失了写作能力,境遇犹如其名字:深寒、孤寂、冷漠。显然,这是导演文德斯最为挚爱的银幕英雄形象(正如文德斯的德文Wenders发音其实就是winter),这位现代骑士在从欧洲到美国的角色切换中陷入了精神危机:找不到个体存在的意义,找不到真实,于是难以与人进行心灵的沟通,甚至无法写作。
    温特能做的,只是每时每刻都在拍摄。他使用立等可取的宝丽来相机,咔嚓一声,相片应声而出,胶片上慢慢显出风景。只有在这一刻,温特才能从影像上抓到一丝令人生疑的真实感。因为拍摄,他只字未写,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不得不怀揣着三百美元回德国。就这样,温特在机场的旋转门里邂逅了爱丽丝,也邂逅了旅行。
    大叔带一个小萝莉旅行,但却并非现在流行的萝莉控大叔、大叔控萝莉的流氓故事,也不是《杀手莱昂》这类成人和孩童共谋的现代童话,甚至也不是《中央车站》里一老一少对信仰的寻根寓言。我只想说他们一起踏上未知的旅程,因为未知,所以真实。从纽约到阿姆斯特丹,从荷兰到德国,遭遇“真实感”危机的温特尚未意识到这次旅程其本身是最为真实的,而这一切都将由爱丽丝的漫游徐徐展开。
先说说他们的漫游。
    上上个世纪,“爱丽丝”曾经懵懵懂懂的漫游了梦境和镜中世界,这次她同样懵懵懂懂的在城市间穿梭,从未料到会挽救一个大叔的心灵。起初,温特带着爱丽丝有清晰的意图:他只是替她母亲代为照看爱丽丝,当母亲失约后,他又试图将她带到外婆家。因为这个“具体目的”的存在,温特与爱丽丝之间并未建立起真实的沟通,爱丽丝是温特的活累赘。为了摆脱她,温特甚至一度把爱丽丝交给当地警局。然而,这一切从爱丽丝偷偷跑出警局并重返温特的手心后发生了改变。温特慢慢意识到,他带着爱丽丝寻找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在一起旅行这件事情。旅行中,爱丽丝不停的释放孩童最为本真的喜怒哀乐。她会直白的说“我饿了”、“我渴了”,也会生气的说“你就是想甩掉我”,还会一本正经如同逃亡的囚犯那般告诉温特“我从警局里逃走了,那儿的饭真难吃!”。毫无遮掩的情感表达,让温特越来越敞开内心的孤独,并意识到自己存在的真实性。
    片中最深刻揭露温特这种变化的,是他为爱丽丝瞎编的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小男孩跟妈妈去森林散步,妈妈休息了,小男孩一个人沿着小溪奔跑,看到桥上有个骑士。骑士消失在他的视野,他追呀追,却来到一个车来车往的高速路。于是小男孩坐上卡车,满心欢喜,来到海边,并再次想起了母亲。
    故事未完,爱丽丝已经睡着,温特却浅浅的笑了。因为这故事可谓本片的诗意再现。骑士,是德国浪漫派文学和艺术中最为典型的意象,是美与真的化身,也是真实性的象征。小男孩从德国的旧传统追索到现代文明中的高速路,他迷失了骑士,却乘上了卡车;他走出森林,却驶入公路。旧的象征消失,新的象征诞生,那就是乘车旅行。小男孩是温特也是爱丽丝。如同后来爱丽丝为温特拍了一张相片,温特粗粝有质感的头像却和爱丽丝的头像叠映在一起,这都说明他们在漫游中相互印证了彼此的存在。
    再说说漫游的意义。
    爱丽丝的漫游得到的或许只是长大后美好的童年回忆,却不经意间重建了温特个体存在的意义。在旅行中,温特始终没有放下宝丽来相机,因为摄影寄托着他惨淡的真实感。文德斯在他著名的摄影诗集《once》中写道:“摄影是一种走入时间的动作,从中撕扯出一些什么,然后以另外一种持久的形式定格。”宝丽来相机的特殊性在于没有底片,所以每一张相片都是独一无二的,也无法复制。因此,温特好比用拍摄来给时间标上刻度,以证明他是真实的。由于宝丽来的相片从拍摄到显影需要等一会,这段等待对温特来说无比漫长,因为他等待的不是相片,而是真实感。
    但这种真实感是脆弱的。当温特和爱丽丝终于找到和相片上一模一样的外婆家的房子时,温特起初兴奋的大叫“太不可思议了”!仿佛相片复活一般。但爱丽丝随即宣布外婆早就搬走了,于是,相片的真实性轰然坍塌。温特于是意识到他仍然需要写作、必须写作,单凭相片无法获取真实性。观众注意到,从影片的中间开始,温特渐渐拿起了笔,记录我们猜得到或猜不到的点点滴滴。这恰是他与爱丽丝的旅行所赋予的。于是,爱丽丝仿佛成为他的宝丽来“相片”,用她的童真和“成熟”,在旅行中慢慢的将真实呈现出来,并由此重建了温特的意义世界。最后,温特不仅终于找回了失落的意义,也恢复了写作的能力。片尾,温特在本片中第一遭把相机对准一位母子而不再只是风景。Winter的寒潮退去,他透过爱丽丝看到了春天。
    作为文德斯的一部早期影像,这部电影还没有成为他招牌式的公路片。温特和爱丽丝先后乘坐了飞机、火车、轿车、大巴、高架铁路、游艇、轮渡;他们驻足于各类旅馆、冰淇淋店、餐馆(有个餐馆还在播放中文歌)、警局;他们走过城市、郊区、村镇的拐角。旅行越来越梦幻,尤其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吊在空中的高架铁路,让人仿佛跨入了童话的神奇世界。其实,他们身在哪里并不重要,只要他们始终在路上。仅仅从这一点,我们已经看出了《德州巴黎》的忧郁味道。
    “爱丽丝”已经成为漫游的代名词了,在19世纪的英国,爱丽丝曾经漫游仙境和镜中世界。两百年来,爱丽丝的旅行恍若每一个经历过童年的孩子的步履,包括我。我的第一盘英文磁带就是《爱丽丝梦游仙境》,而蒂姆伯顿的最新翻拍也将在明年登场,2000后们有福了。不过,就文德斯而言,这不是童话,而是一个黑白胶片上渐渐显出的现代性事实。是的,电影描述了爱丽丝的旅行,其实更是温特的旅行,但归根到底是文德斯的旅行。


刊于《看电影》2010年某期“天地街66号”

 5 ) 并非评论-找到存在的实感是个伪命题

找不到自我认同,感受不到与现实的联系,驾着车不停地看不停地拍,拍下无数照片在影像与现实中焦虑地比较,跟自己絮絮叨叨聆听自我,跟自认为可以沟通的人絮絮叨叨倾诉自我,跟其余一切世间隔绝开来。努力找努力想,想抓到存在的实感,找到意义,却始终如同夹在按下Polaroid的快门与影像呈现出来之间的那个灰蒙蒙的空隙里,什么也没有。

不得不接手的萝莉似乎阻碍了一切,必须尽快找到可以安置她的地方才能继续去寻找自己的答案。在不断寻找萝莉的祖母失败之后越发焦虑。“你以为我喜欢跟一个小姑娘四处乱转吗,我有很多事情要做。” “你有什么事情要做,不过是在纸上不停写写画画!” 简单直接地道破无意义,你想找存在的实感,却用盲目的追寻和思索将自己和这份实感隔绝开了。一个死循环。

直到被仍在警局的萝莉又一次跑回身边来,理由只是简单粗暴的“警察局的东西太难吃了”,终于开怀笑了。萝莉拿出了祖母家的照片,让人觉得按图索骥总算是比较容易了。可惜当现实和照片吻合的时候,答案依旧是错的。方向彻底消失了,目的也终于被丢弃了:“我们不如去游泳吧”。终于,永远在索求什么的嘈杂没有了,漫无目的的旅途开始。而寻找反而接近了尾声。

其实最后我不确定男主到底怎样make了decision,是否还会隔三差五wondering,大概还是会的吧,不过至少,暂时,感觉到了一点实感了吧。

以上,结果还是只关于自己的各种过度代入外加些脑补的喃喃自语。

 6 ) 《爱丽丝漫游城市》

2021最后一晚看了维姆·文德斯1974年的黑白片子《爱丽丝漫游城市》,2022的第一个早晨,戴着耳机听着“高解析度无损”音乐,回想着这部片子。

音乐流动,男主开着车在城市游荡,拍下一张张“宝丽来照片”。“照片永远追赶不了现实” “为什么你总是在寻找存在的证据” “自言自语,事实上更像是聆听而非倾诉”。长长的,琐碎、絮叨的镜头,失意的男主……之后男主与9岁的女孩爱丽丝相遇,陪伴爱丽丝等待妈妈,寻找祖母,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在城镇、街巷、拐角漫游。纽约双子塔帝国大厦,乌塔铂尔的悬挂电车,祖母的老房子;爱丽丝与男主重叠在照片上的镜像,追着汽车的单车男孩……这个女孩是天真的9岁孩子,是八十岁的老妇,是《柏林苍穹下》的天使。整部片子散发着人与城市诗意般的疏离感,淡淡的哀伤与孤寂,又是那般温暖和治愈,它就像一片净土一样,让细腻柔软的情感不经意间刻在了心底。

男主无法写作,只能用宝丽来不断地拍下城市的每个瞬间。而宝丽来相机的特殊性在于没有底片,所以每一张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如同我们的人生,不可重复,无法排练。然而,每一张照片都无法如实记录男主看见的现实,或者说是照片追赶不了现实。孤独,自我迷失,寻找“存在”,这是我们与世界几乎不能解答,却又不能逃避的问题。自我迷失的男主与被遗弃的爱丽丝,他们的城市漫游,是一场寻找自我,寻找“存在”的过程。

卡夫卡说:“除非逃到这个世界当中,否则怎么会对这个世界感到高兴呢?”

《爱丽丝城市漫游》每一个镜头都似乎是无意义的,而每一个镜头的存在都构成了意义本身。

越发喜爱文德斯了!

 短评

「自言自语更像是倾听而非倾诉。」我本来只有照片,遇到你以后我才有了故事。旅行的最佳状态是漫无目的,电影的最佳观感是代入生活。奇妙的漫游漂泊令人无限憧憬,想要一台拍立得,一次无计划的旅行,还有转瞬即逝无法还原的眼前风景。

7分钟前
  • KitajimaJunko
  • 推荐

CC修复,纽约帝国大厦的云,阿姆斯特丹不见的母亲,伍珀塔尔倒挂的火车,陌生的城市破旧的旅馆,城市漫游,慢慢恢复记忆,孩童大人悄悄地大小无猜。

9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S】城市幽灵。文德斯提供了电影的另一种可能,一种最纯粹的公路片,不再刻意强调旅途与事件,而单纯是运动的过程。镜头仿佛只是在连接琐碎的日常(单看有点像vlog?),而其下其实是相当鲜明工整的结构。和《德州巴黎》虽是不同的情感、但呈现了同样的质地,不过这部比后者轻盈、游刃的多。如此美妙。想说的话已经完全被九苍的短评说尽了,完全是看完时脑子里蹦出的一模一样的想法。对我影响极大的作品,原来电影如此简单。

12分钟前
  • 法式曌影
  • 力荐

宝丽来照片的成像永远都要慢一拍,在男主角的相片里于是看不见现在。他于这场以此时此地为基础的旅行只看到一些失掉了灵魂的风景,因为这些画面只有在记忆中才会存在才会获得意义。最后终于获得了具体目的地的他问他年轻的导师:在慕尼黑要干些什么呢?这是失掉历史的人向着未来的诘问。答案在路上。

16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力荐

永远在路上的文德斯,这部电影给人的感觉真是太恰好了,任何方面都觉得程度刚刚好,很完美。“爱丽丝”真是一个让导演钟爱的名字

17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4.5 欧洲美国化的一面。走进互相生命里的“陌生人”,以模棱两可的“谎言”和单纯脆弱却又冥冥中难能可贵的情感关系来维系。/ 小女孩突然坐进副驾驶笑着说自己如何从警局逃出来的场面、改口谎称母亲姓氏,之后与报纸的呼应实在是太击中了,这段留白设计也很妙。/ 镜头魅力堪称是公路三部曲之首。

18分钟前
  • 徐若风
  • 力荐

1.文德斯式公路片的起点,亦是他自己最爱的一部作品,自我的迷失与茫然、人与城市间的疏离关系、对美国文化的复杂感情等母题此后便萦回不去。2.对影像的追思:宝丽来、电视机、望远镜对现实的抓捕与定格——照片与现实的割裂:“照片永远赶不上现实”,纵使找到照片中爱丽丝祖母的老屋也无法阻挡世事的更易。3.在美国便迷失于影像而写不出故事的菲利普,砸了放广告的电视机,骂了商业化的狂潮,却终究与文德斯一度沉溺在摇滚乐之中(点唱机旁客串)。4.影片恰似英国的爱丽丝童话与德国古老的漫游母题的现代变奏,而在菲利普与爱丽丝的面庞叠影及讲故事&写作能力的重生中,成长发展小说的余音犹然入耳。5.爱丽丝被用安全带绑在椅子上看恐怖片的噩梦,太过于真实。6.远观飞机的左下摇移长镜起首(终于大海),航拍火车渐次拉远的右上摇移长镜作结。(8.5/10)

20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四星半。电影圈最闷的片子在欧洲,欧洲最闷的片子在德国,德国的闷片佼佼者当属德国四杰,四杰中最爱拍闷片的是文德斯……对于观影忍耐力特别好的我来说,搞定本片,不在话下~~ 小萝莉很萌,中性打扮萌,脱光光时也萌……

22分钟前
  • [己注销]
  • 推荐

四星半,比《德州巴黎》好得多. 全片建立在两个基本的悖论之上:摄影机常常直接摆放在交通工具中,并非本身刻意地产生"镜头运动",而是搭乘载体做着被动的"不是运动的运动";相机的矛盾则是其拍摄的同时便提示着现实与成像的距离,照片所记下的是拍摄的发生,却非存在的证明――换言之,拍照的动作恰恰意味着彼时彼地我们没有真正在看.因此主人公回到欧洲放下相机后,才获得了感知的能力;而他无意中再次拿起相机之时,也就是这旅途行将结束之际.真实的东西无需为自己寻找外在的证据,在没有照相术的世界里,人只活一次.

25分钟前
  • JeanChristophe
  • 力荐

借助各种经典意象调取观众的记忆档案,以达成某种通用的情感共鸣。非常奏效的陌生城市-陌生关系-亲密关系-亲密城市模型。

30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还行

拥有一种天真稚气,成人与孩子之间沟通、联系的世界,特别喜欢的是导演潜移默化的表现出“屏幕”普遍性的问题——相机取景、电视屏幕乃至窗口、望远镜这些人们只容许在指定的限制范围内观看的态度,所以片尾两人将头探出火车窗外,可以感受到他们内心深处的变化。

33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太,好,看,了!纯粹的关系主题,让人无比动容。全世界的遗弃与一丝无法割舍的温柔。文德斯的儿童趣味让人很难不联想到小津(德州巴黎),而在这一部里不仅有家庭和血缘性的疏离,更有异国他乡的困窘。最搞笑的是给爱丽丝讲了一段公路故事,人家睡着了(高妙的自嘲!)。照片反复出现(记录与回忆)

35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终于把文德斯这部看掉了,大概是最近看过最舒服的一部电影,缓慢悠闲、自然懒散,白昼与夜晚交替,流动着的时间和空间;两人看似有着共同的目标,过程却充满着盲目和无意义。男主和小女孩的角色选得真不错,配乐也是极好。两人坐在餐厅里对谈时阳光透过窗户映在脸上一幕,或许是影史最美黑白画面之一。

36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鬼马的爱丽丝和沉默的菲利普,美国梦碎,欧洲寻根,仿佛多年后的一场预言。爱丽丝说她奶奶并不住在伍珀塔尔,其实这才是文德斯的小心机吧。为了那100多年前便吱嘎作响的悬挂式列车,他必须把剧组带过去啊哈哈哈,毕竟导演轨道交通爱好者的身份早就暴露了。你看,多年以后的《皮娜》他又故地重游了。

39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力荐

与文德斯的图文集《一次》可呈互文,照片无法留驻的情感与记忆,一定要亲身经历才具有永恒的温度,异乡的惶惑在无尽延伸的铁轨中诠释「远方」的意义,在路上遭遇的人和事都会慢慢编织进你的生活,成为你的一部分,终将相遇终将分离;外界声响凸显空间的空旷寂寥。

41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谁还要去看那扇情的中央车站

42分钟前
  • 般若死火
  • 力荐

比维姆·文德斯之后所有公路电影都要更加轻盈曼妙。精神危机下的个体间的心灵弥合在时空维度的混沌交叠下荡漾出一种难以名状的情绪因子。并且文德斯至始至终都在将克拉考尔的“物质现实复原”论嵌入电影文本中进行思辩,他在某种程度上反对“电影是照相的外延”这一说法——从温特口中的那句“照片永远无法真正反映亲眼所见”到后来照片中的祖母家在现实中已更换主人这一系列设置来看,文德斯在极度淡薄的叙事中完成了一次精巧的影像本体指涉——影像因流变运动而具有着永恒的真实性,这种恒常性是影像本体的内在要义。PS:配乐神似Camel乐队的《Mystic queen》

45分钟前
  • 世界的焚像.
  • 力荐

重看。结尾最高,不可思议的机缘如同一张好照片,可遇而不可求。迷失、重逢与分离,自言自语的隔绝感在沉默随行的镜头下化作沿途慢慢渗透进胸腔的温度。文德斯的记号都能一一看到——公路,屏幕,孩童,火车,陌生人的际会,“工匠”的迷恋。

50分钟前
  • Lycidas
  • 力荐

很轻又很重的电影,摄影有种不经意的讨巧浑然天成,城市中的每条马路都游荡着各种失去方向的灵魂。生活若是真的找不到目标又何妨让他失去目标,游荡也是一种生活继续的方式;生活若是真的没有人懂又为什么一定要让人懂,行走就是一种存在;生活若是一定要抛弃我们,那就抛弃吧我们都在被抛弃的路上。

54分钟前
  • 秦诺诺
  • 推荐

太爱了!文德斯用极简手法拍出了深邃浓重的情感归依,生命的轨迹在不经意间徐徐改变,旅程永无止息,但满溢的情愫却可一直如影相随。

56分钟前
  • 伊菲吉妮娅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