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物质

HD中字

主演:刘烨,梅丽尔·斯特里普,艾丹·奎因,钱熠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7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暗物质 剧照 NO.1暗物质 剧照 NO.2暗物质 剧照 NO.3暗物质 剧照 NO.4暗物质 剧照 NO.5暗物质 剧照 NO.6暗物质 剧照 NO.13暗物质 剧照 NO.14暗物质 剧照 NO.15暗物质 剧照 NO.16暗物质 剧照 NO.17暗物质 剧照 NO.18暗物质 剧照 NO.19暗物质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暗物质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物理专业研究生刘星(刘烨 饰)远赴美国某州立大学深造,在校期间,他师从著名教授雅各布•瑞瑟(Aidan Quinn 饰)。他的勤奋和出众才华很快在同侪中脱颖而出,并深得瑞瑟教授的信任和赏识。在众多课题中,刘星独对暗物质倾心着迷,他将自己投入到这项研究中,却未料到他所得出的理论与导师经典的瑞瑟模式相冲突。  刘星关于暗物质的论文博得一片好评,然而醉心研究的他忽略了校园政治的存在,他的答辩未获通过。极度抑郁和愤慨之下,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本片根据卢刚事件改编,并荣获2007年圣丹斯电影节阿尔弗莱德•斯隆奖和2007年亚美电影节最佳故事影片奖。约堡双王兰戈澪之料理帖SP克朗普斯美味奇缘毛晓彤版姐弟的夏夜老虎出更(原声版)一步登天山鬼2023离别是美丽的我落第了,但……少年们2019成长的烦恼第六季鱼妖志歌手·当打之年安托万与柯莱特金凤湾的笑声爱之乡菲尔来蹭饭第四季性感女特工飞行课太阳的季节圣诞王子:皇家宝宝跑马地的月光纽约风暴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玻璃丝袜布杜落水遇救记异次元骇客国语终极父女牧野传奇我的西门小故事清明奇妙游爱在飞我们诞生在中国国语迪迦奥特曼外传:远古复苏的巨人女村长排球少年非分熟女国语蝙蝠侠:血脉恩仇

 长篇影评

 1 ) 时空错位,恶俗嫁接

本片根据1991年留美学生卢刚事件改编,我也正是由于其「真实事件改编」的性质去搜寻观看这部电影的。看罢,我只能劝谏后来人,这根本是毫无意义的烂作。此外,千万远离执掌本片的那位华裔美籍戏剧导演——陈士争,因为他的所有作品中都溢满了对中国文化的恶意贬低。

影片于2006年5至7月间在美国犹他州拍摄,想讲述的故事年代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故事开始时出现3.5寸软盘和卧式机箱样式的386电脑这种硬件设施,说明确实想用道具来还原当年场景。中国学生的发型显得老土,衣服也都是蓝灰色调,最具标志性的是那一副副顶在中国学生鼻梁上的大黑框眼镜,造型和1991年播映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里大致相仿。可是美国人方面呢,却又完全一派当代造型打扮,基本就是2006年的惯常妆容。

我从没有亲身去过美国,更别提九十年代的美国。但影像可以记录生活,1994年开播的美剧《老友记》连续播出了十年,对比最后一季和第一季的人物造型,便可印证我所言非虚。中国大陆1993年播出的《北京人在纽约》也是远赴美国取景拍摄,都说明当时的美国人审美观一样显得土里土气,绝非电影《暗物质》中表现的那样现代。

而最令人费解的是,影片中的留美学生居然在看电视播出苏有朋版的《倚天屠龙记》,间或还夹杂一句李亚鹏版《射雕英雄传》的说话声音。这两部电视剧可都是2003年之后才有的,如何能够一边用着90年代的3.5寸软盘和386电脑,一边却又能看着2003年的电视剧?

更可气的还在后面,影片中凡是出现刘星家人在中国北京生活的画面时,都要特意套上泛黄色重颗粒滤镜,显然是做旧处理的手法,再和美国生活的写实镜头两者剪辑连接到一起,更凸显中国有多么落后。天哪,原来导演在这里的世界观居然是蒸汽朋克——落后与先进共存,可为什么偏偏只表现出中国的人和物是落后,而美国的却又都先进呢?再看看里面描绘的中国留学生,刻意选取诸多劣迹行为来表现。我不否认这些现象存在,但在人心里自尊与自卑是一体两面,在外在表现势必也同时有尊严和卑贱,为何偏偏只知道表现卑贱,却无视了这些留学生都已经是博士学位的精英身份了呢?

环顾男主角刘星周围,整间美国实验室里都是中国学生,整个学生宿舍里也都是中国留学生,几乎就连整所大学里也都是中国学生,看不到其它国家和肤色的学生,多么诡异的世界。同宿舍的那几位中国留学生,都是皮肤黝黑,品行趣味尽显低俗,中式英语磕磕巴巴,如果把他们的形象放到任何一部农民工题材作品中都属反面形象,居然还硬说他们是受过十几年中美两地教育的高端人才,这何尝不令我感到愤怒。

陈士争导演曾在媒体采访时说:“对90年代的中国留学生来说,卢刚是英雄。这些学生为了适应现实,不惜将美国梦变小。但卢刚不肯妥协,他的幻想,成了他生命的血液,幻想破灭时,他也随之消亡。”从如此片面的角度立论,继而揉合他个人对过往经历的报复,以上这些时空错位,恶俗嫁接以及蓄意的贬低都齐刷刷出现在这样一部争议性话题的电影中了。

为了更多了解这位导演,我又特意看了他2010年执导拍摄的中国版《歌舞青春》,原本美版洋溢青春欢乐的歌舞剧,到他手中立刻糟践为充满低俗气味杀马特风格神经片,当然他不会忘记加入他喜欢批判的中国式父母教育和无知,足以令两代中国观众作呕,尽是世俗化贬低的满怀恶意都溢出屏幕之外了。

我在网络上更多了解陈士争导演的过往经历,只能愈发领略这个美籍华人是蓄意对中国文化报复:1963年生于湖南长沙,幼年时在动乱中目睹其母死于非命,其父被下放,自己在湖南人办丧事的场所跟着学唱戏;1987年赴美,修读纽约大学戏剧导演硕士,因为数年后的事件变成美籍华裔;1996年前他以华裔演员的身份混迹于西方剧团不得志,直至1999年他凭借湖南花鼓戏背景和多年美国经历,跟风在林肯艺术中心导演昆曲全本剧目《牡丹亭》,终于引起轩然大波,不仅限于戏剧和戏剧团层面的指责,甚至险些影响当时的中美关系。而后他更是不断改编中国传统名篇,以曲意迎合西方人对东方的猎奇心,杂糅符号化的中国元素,不论是什么题材什么剧种,都要同时用上评弹、京剧、秧歌、杂技和高跷,人物造型都要变得鬼神妖魔一般,在外国人眼中自然显得火爆热闹。

陈导演离开中国时间太久,也不愿再认真关注中国当代,大概也忘记了中国传统文化,只记得把曾经的愤恨都宣泄在作品之中,将恶意泼洒给观众。因他的经历频繁涉及上层建筑问题,我也不愿多谈了,我只能喟叹,正是有陈士争导演之流的存在,东西文化差异的鸿沟只会更为难平,彼此的误解和刻板印象也只会更为严重。最后借用前人的语句赠予美籍华裔陈士争:「丧失文化品格的伪文化的有意制造者」。

说回《暗物质》这部电影,陈士争导演的第一部电影,根据他自己的说法,源于一位对中国未来很感兴趣的投资者喜欢这个故事,赞助他独立制片。能邀请到奥斯卡影后梅丽尔•斯特里普,是因为他们刚好做邻居。而关于刘烨的参演,有传闻是被导演骗上贼船,空穴来风未必无因。根据IMDB查到的情况,该片在2007年前十个月里曾拿到美国和欧洲8个小型电影节中参展,迟至2008年4月才在美国包下两三块大银幕公映,共斩获三万美元票房,不知道够不够演员们的盒饭钱。

观众们对于原型事件的关注,掩盖了电影的毫无诚意。关于原事件,1992年的《华夏文摘》十一月号增刊上曾刊载报告文学作品《万圣悲魂》,作者刘予建是在走访多位当事人亲属及同学整理诸多材料后完成,虽然也有受到受访人写信辩驳,但整体逻辑是可以自洽信实的。

 2 ) 中国留学生最像枪击案凶手

当传媒不停地报导维珍尼亚州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枪手“怀疑/很有可能”是一名中国留学生时,我不禁想起陈士争的《暗物质》(Dark Matter)。电影讲的正是一个中国留学生在校园枪击老师同学的故事,电影声称取材自真实事件。 哪个事件呢?电影没有说明,免得限制了创作空间嘛。不过只要查一下,就知道电影是取材爱荷华大学发生的“卢刚事件”。卢刚是北京大学物理系出身,一九八五年进入爱荷华天文学系攻读研究生。 卢刚在一九九一年的万圣节,有计划地在校园不同地点逐一枪击了六个人,依次序包括他的论文导师、导师的助理、同系的另一名中国留学生、天文学系的系主任、大学的一名副校长,还有一名在学校办公室兼职秘书的女学生。除了最后的女学生重伤瘫痪外,其余五人全部丧命。卢刚最后走到一个房间吞枪自尽。 卢刚事件过后一年,便有作家出版被受各方争议的报告文学式小说,后来大陆作家苏童,更将事件改篇成电视剧。因为是大陆播的电视戏,更竟然把故事结局洁净成没有了最后的枪击惨剧。事件过了十多年,演花鼓戏搞舞台剧出身的导演陈士争,还是乐此不疲的要再拍一个新版本。 《暗物质》以高清数码拍摄,是“自主新潮/Indie Power”单元的主打戏。虽说是自主拍片,制作条件却是令主流电影也羡慕。主角有刘烨演研究暗物质的博士生,另加了一个热爱中国文化的有钱太太角色,由梅丽史翠普(Mery Streep)担演。据说在选角时还出现过刘烨与张震争演此片。两位男星都希望藉着和梅丽史翠普演对手戏,打入荷里活市场。 《暗物质》虽然有一流的专业演员,拍摄手法也精湛娴熟,可是呈现出来的故事和角色上的塑造却非常单薄和模式化(stereotyped)。在电影中的中国留学生个个都是令人失笑的傻瓜,例如为了免费自助餐和观光旅游,一窝蜂的跑去参加教会活动,令我以为这是香港开埠初期,传教士以派奶粉方式传教。 中国人可以拍一部叫中国人反思甚至自嘲的电影,但导演刻意放大中国人在美国的种种失礼,让人觉得中国留学生全部都是和当地社会格格不入而且各有各的怪形怪相,甚至特意创造出一个怜悯中国人的角色给梅丽史翠普来演,我看着只觉得不是味意。 这样的一部电影,或者可以满足讨好外国观众的口味,但如此一来,却强化了观众对中国留学生的固有偏见,这是我不能欣赏甚至讨厌《暗物质》的原因。

 3 ) 这一次 与暗物质无关

http://cyeon89.blogcn.com/diary,17066544.shtml

宇宙不是无端爆炸的,它需要一个引体。The Big Bang doesn’t come out of nowhere, but needs an intriguer.
——剧中刘星的台词,题记

    看这部电影,是因为《新周刊》在年头的时候就推荐过此片,并介绍了相关的早期宇宙理论。看之前,我特地没去看影片介绍,心想如果我也能看懂此片的话,该片的导演和编剧就牛X了。事实是,我看懂了,因为这一次,与暗物质无关。

    影片讲了一个名叫刘星的中国留学生,来到美国某牛大学攻读天体物理学、宇宙学方面的博士学位。之前的故事有些平淡,和所有80年代到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一样,刘星们没有钱,捡美国人扔掉的家具和电器,参加教堂活动是为了吃饱,没事的时候坐在屋顶喝喝啤酒想想未来;在遇到导师的时候,尽心尽力,兢兢业业,诚惶诚恐地完成导师布置的所有功课。就在有些无聊的时候,出现了一个人,原名不知道是什么,但是为了能在美国立足,他改了名,叫Lawrence Feng,并且用英文和刘星对话,虽然他们都是中国人。我当时心里一惊,这一幕很有些相似,让我想起了十多年前的一个故事:卢刚射杀导师案。

    随着影片的进展,我逐渐确定这部影片一定是对卢刚案的回放和探讨。果然,刘星没有通过博士论文答辩,也没能毕业。虽然真实的卢刚案里,卢刚取得了博士学位,只是没能通过答辩。之后,就看到刘星打杂工,倒卖化妆品,最后收拾好行李,给父母寄了3年在美国勤工俭学攒下的1万美元。之后,便和卢刚一样,怀揣手枪去了Lawrence Feng(真实事件里的山林华)授奖的现场,枪杀5人后,也饮弹而亡。
撇开真实事件和中国人的形象问题不谈,这部影片是部好片子,探讨了人际关系、心理问题和留学生的生活。影片里的刘星正如他父母所说,“和个大傻子似的,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我想这也是他最后选择枪杀Lawrence Feng和三位教授的主要原因。因为他的导师因为嫉恨他的天分,报复他没有做与自己研究有关的博士论文,所以让他在博士论文答辩时关掉了他的论文,关掉了他拿到博士学位、留在美国任教的希望,关掉了他接爸爸妈妈去美国团聚的憧憬。他什么都没有,也没有什么再值得他的留恋和珍惜,所以,他选择了最极端的方式,释放了内心的压力。

    导师和学生的关系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暗物质》是我看到所有描写导师-学生负面关系的唯一影片,当然我电影也看得并不是很多。描写导师-学生正面关系的片子很多,《热血教师》、《摇滚校园》、《死亡诗社》等等,无一例外,这些影片里导师既是学业导师,又是人生导师,德艺双馨。而《暗物质》里的睿塞教授真实,但是与其他这些光辉的形象相比,则是个反例。其中,涉及到导师-学生关系的台词有两句,一句是刘星执意研究暗物质,认为应该有自己的声音,而Lawrence Feng劝导他说“我们都只是睿塞教授的助手,不需要有自己的观点”;二是与刘星同住的两个中国学生说到自己的毕业论文题目,说“我的题目是我导师10年前的论点,我不过是证明罢了”,刘星对此的的回应是“那你多对不起你那死去的脑细胞啊”。

    刘星有着玻璃般透明的心灵,理想而纯净。他有着崇高的理想,“获得诺贝尔奖”;有着自己的想法,看着煮沸的汤,他能得到研究暗物质的关键性突破。只是,就像他父母说的,他“就和个大傻子似的,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所以,当他面对理想和现实的距离,当他碰到生活中人际关系的敏感带,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他觉得凭他的天分,他能够获得支持,获得喝彩,获得赞赏,但是,等待他的不是这些,只有睿塞教授的嫉妒和报复。他没能为自己的失落寻找一个心理的出口,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他选择了后者。

    刘星和80年代的留学生一样,对家里报喜不报忧。即使在他最艰难、最落寞的时候——论文被关、毕业遥遥无期,他给家里的信依然同往常一样:爸妈,我在美国很好。我以最优异的成绩毕业了,很多大学都在争取我过去任教,我现在在考虑选择哪一份工作。很快我们全家就能在美国相聚了。他的父母当他一切都好,只是在影片戛然而止,也就是刘星妈妈接到美国方面来的关于枪杀事件的电话时,不知道会不会崩溃。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反映出刘星的自负。他希望他能以最优秀的学者的身份出现在家人、朋友和世界的面前,所以他给家里的信一直是好消息,哪怕是捏造的好消息。他始终和他的同学说:“我要获得诺贝尔奖”。他不愿意黯然回国,所以没有接受回国去科学院工作的建议,也没有去大公司找份共走。他一心希望自己的研究突破能得到认可,殊不知科研也好,工作也罢,都是漫漫长征,纵然需要灵感,但是天长日久的积累也是不可缺少的。他更不知道的是,有时候,人不需要来自别人的认可。

    刘星在影片里说过一句话:“The Big Bang doesn’t come out of nowhere, but needs an intriguer.”这句话一语双关,既指了宇宙大爆炸理论的精妙和不足,又点明了本片的主题。刘星最后的极端行为不是一时兴起,而是被点燃的愤怒。他为自己理想无门,为自己受到报复和冷落,为自己的境遇,点燃了愤怒,选择了爆发。

    这时候,我想起了吴哲,一个善于为心理阴影找到出口并且保有平常心的高学历人士。这,才是新时代的榜样。

附卢刚案回放反思:http://gezhi.org/node/535

 4 ) 流星

这部电影描述的是留学生的故事,刻画了留学生的刻苦、父母的殷切希望和外国人的友善,当然也展现了友善的外国人背后对中国留学生各种复杂的情感。后来我还搜索了校园枪击事件的原型人物卢刚。网上的评论是文字化的,而且多偏向于负面,所以和电影里的刘烨并不能划上等号。

留学生的光宗耀祖,这是中国人都很容易能够感受到的一种情感,说来对外国人,也许是无法理解的。为什么?中国还是太弱吧。中国人又爱面子,总爱关注表面现象,所以看起来“留学”是一件道地的好事。只是,谁知道,国外的生活是怎样的呢?也许可以衣食无忧,可是除了衣食无忧之外,在上面的人却多得足以让人喘不过气来,这和以国内佼佼者身份出去的落差太大太大。不愿意随便扣一个心理不健康的大帽子,一般人对于这样的变化有任何适应不良都是情理之中,也是可以预见的。只是中国人不太愿意袒露内心,更不愿意承认内心的柔弱罢了。

中国人的教育方式鼓励竞争,喜欢高高在上的那股成就感。一个极度聪明的人却不一定是一个很好的team player。有些事靠一个人是完不成的,记得分一些给大家共享。可是中国人很难有这样的气度,而且又不会隐藏自私的想法,因为教育让人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理直气壮。结果就是会在国外受到教训,可是受了教育毒害的留学生怎能轻易地转换想法呢,所以只有满腹的委屈。

片中人性的卑劣是客观存在的,只是能存在、能不灭就有其道理。Soft skill是活在世上不可或缺的,不管在中国还是在外国。可以在欣赏你的时候把你夸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可以在践踏你的时候全盘否定地不留余力。只是,你确定还是原来那个你么?如果是,为何还要举枪呢?我们的自信到底源于自己还是源于外在的评判。深深地感到痛心!如果一个人对自我有很准确的定位,那么是可以做到能屈能伸的,因为人生就是高低起伏,世事无常。

最后,当然也为被枪杀的人及其家人感到不幸。尤其那个上海妻子,还在好心地关心刘星。可是刘星,这个名字真的就像流星一样,短暂的荣耀照亮了天空,却终究会殒落,说不定最后落在哪里。

 5 ) 看看你,你像个什么,你应该像个中国人。

    中国人软弱可欺,所以导致我们今天被围起来,不能够自由的遨游四海,可怜的免签只有那几个卑微的地区。
    不仅我们被围起来,我们还被围起来做工人,成为世界工厂。我们为全世界服务,用我们的手,制造出成果,以低廉的价格送到全世界去。但,你不能离开这个圈子,叫“猪圈”更适合。
    然后,一部分人出去了,以为自己到了新世界。比如卢刚和山林华,这两个对立的。
    “快看,世界工厂的工人们出来了,还不赶快做工?”
    于是,世界工厂的孩子们继续扮演工人的角色,是在圈子里习惯了吧,点头哈腰、卑躬屈膝,还是那样子。
    有一个叫卢刚的人,有不属于这个圈子的性格。从资料来看,他的性格更像美国人,硬气、坚持、倔强。
     美国人欣赏拥有这些气质的人,但这些气质,此刻竟然出现在一个本应该做“世界工人”的人身上。不不不,这土地上,只有白皮肤的人才配拥有这种气质。黄色的人敢要这种公平?只有顺服的,才能在白色人的土地上生存哪。
    ” 卢刚,看看你,你像个什么,你应该像个中国人。“
     像羊就对了,跳出圈子仍然是羊,变成虎豹的,仍然要它像羊,不然,就回到那个圈子里去吧。
     卢刚被逼急了,于是,枪响了,震惊了。
     如果中国能多几个虎豹,让人不敢随便轻视,不可以轻易将重担压在中国人的身上,这也许就是世界工厂转变的希望。
     可惜这就是奢望。
     你能要求绵羊作什么?
     

 6 ) 《暗物质》——五行之外

电影《暗物质》,不怎么好看,没什么意思
但对我来说,却有着另类启发

主演是刘烨和梅丽尔斯特里普
几年前电影还在拍摄阶段的时候,我记得这个组合是新闻中的噱头
因为很中西合璧,很有新鲜感,也就是所谓的卖点
但其实,一点也不新鲜不是吗
有谁知道《绿芥刑警》这部电影吗?是让雷诺和广末凉子
法国影帝featuring和风纯情少女,就像是法式长条棍儿面包抹上芥末
而中国影帝刘烨+好莱坞影后梅丽尔斯特里普
那不就是美国汉堡里面加了大葱的味道吗
微不足道的调剂而已
记得还有一个噱头是说,根据真人真事改编

说起梅丽尔斯特里普,我脑海中的记忆轨道是:
廊桥遗梦,小提琴之恋,时时刻刻,穿普拉达的恶魔,到最近上映的妈妈咪呀。
梅丽尔自己在访谈里面说,她依旧老当益壮,乐于尝试新的不同的角色
看着妈妈咪呀的海报上,她的腾空一字马
我真的发自内心的钦佩她老人家
看看人家,再看看自己,我想起了那句广告词
60岁的人,30岁的心脏;30岁的人,60岁的心脏……

看这电影之前,我少不了又是一番预热式的想象
有些竟然不谋而合,有些竟然大相径庭
电影大意是,讲述中国留学生刘星,在美国留学期间,精神世界分崩离析最终导致毁灭自己和他人的故事。
完全是一次对学术研究、中国留学生以及美国学院派的集体诋毁和嘲笑,内容相当讽刺以及丑陋。
讲述这个故事的方式,导演用了中国的五行之说,这也是对我的启发之处
没想到金木水火土不仅是五行,更是人性的映照。

第一部分是【土】
电影的开头,刘烨告别父母双亲,来到自由的美国
他穿着据说现在在国内很红的“梅花”牌双白条蓝色拉链衫
让我觉得很腻味,想起了《颐和园》,怎么中国留学生都被祖国发了制服了?

刘烨标志性的笑容——尖尖的嘴角+二排整齐雪白的牙齿
你知道,特别有内种傻楞傻楞的单纯小伙儿的效果
然后就出现了“土”这个字,真的是够土
但后来我才明白
土,是人性中那些轻浅的、表面的早期单纯,每个人都有,或有过

第二部分是【金】
这个时候的刘烨,就像大放异彩的贵金属,整个人充满着自信
自信的提出自己的观点,尽管都超越了老板的研究深度
自信的在国际会议上展现自己,尽管英文口语还处在蹩脚的阶段
自信的和咖啡店的美国女孩搭讪,尽管他看上去明显就是一个书呆子
梅丽尔斯特里普一早就已经出现
她所饰演的是一个对中国文化有着极大兴趣、
对这群中国留学生关爱有加的一个慈爱的女性角色
她算是一个文化桥梁吧
她对刘烨有着格外的关照,别误会,没有暧昧的情愫
只因为刘烨是一个自信而又才华横溢的中国学子
自信的人散发着一种光和热,谁也不会拒绝和这样的人做朋友
刘烨欢欣得享受着这种自信,甚至更加大胆的、毫无保留的展示着自己
很快,就到达了挑战老板权威的地步
可以说,他比他的老板更有学术能力,这是对中国留学生智慧的肯定
也可以说,他很不明白讨好和卖乖的伎俩,这是一种绝对的侮辱
这一段故事让我明白
金,是人性中那些虚荣的、追名逐利的双面向往,让人上进,也让人膨胀

第三部分是【水】
在水的时期,他彻底失去方向感,没法定位自己
我确定,这是无比可怕和无望的阶段
他傻,所以也不知道自己哪得罪老板了
老板很坏的,教授们当然都不愿意被自己的学生蹬鼻子上脸
他作为一个本该指正不足、照亮前路的导师,阴险地误导刘烨
于是刘烨就逐渐、慢慢、不知情地变成了一个茶饭不思的学疯
一下子发现了什么,一下子百思不得其解
一下子被导师认可,一下子被当头棒喝
大悲大喜着,最后被导师毫不客气地彻底否定论文命题
其实我没做过真正意义的学术研究
但那种大功即将告成却被突然扼杀的滋味儿
或许远甚于,已经写了3个小时的博客,正要发表,一瞬间全没了
我已经可以意识到
水,是人性中那些可塑的、随波逐流的无意识部分,听人劝,或是牛角尖

第四部分是【木】
这我已经猜到了
导师给不了刘烨方向,于是他自定了方针,坚持走自己的路
答辩之前,他的精神已经很不济了
善良的梅丽尔买了一件宝蓝色的衬衫给他,为他的答辩加油
她叮嘱他要自信
因为这个时候的刘烨,早已经没有初来乍到时的光彩照人
于是毫无意外的
他的论文答辩没被通过,他也拿不到他的博士学位
在电影里,拿到博士学位对刘烨而言,意义已经太过复杂,包括肯定自己、成为大学教授、光宗耀祖、接爸妈来美国、为祖国争光等等
可是,他全失败了

在这部分,出现过三个契机
同屋的留学生说,回国吧,我能给你在社科院安排个职位,单位给你分套房子,你找个老婆在家给你做饭,你专心做你的研究。
另一个很识时务的同学说,你换个课题吧,别跟老板较劲,当初我博士论文,就是研究我导师十年前研究过的一个分子
善良的梅丽尔也对他说,我丈夫在中国做进出口,这虽然和你的研究领域没什么关系,但如果你有需要,我很乐于提供帮助
刘烨都没理会,这太不真实了,太不符合关系建立世界的现实了
后来的故事越发凄惨和辛酸
他形色慌张、语无伦次地上梅丽尔家推销护肤品
梅丽尔还在努力的说着宽心的话,但却泪流满面
因为她知道可以有大好前程的刘烨,成了一根废柴
我觉得
木,是人性中那种稳定的、宠辱不惊的麻木心态
又是一种惯性的、苍老的妥协态度
总之,最终大部分人都心甘情愿、平凡庸碌

最后一部分是【火】
已经是丧心病狂的时期
他杀了那些对他不好的人,然后坐在教授的位置上,自杀。
火,显然是人性中暴戾的、凶神恶煞的猛虎思想,一边愤怒,一边压抑

电影里,学术的部分我一点也没明白,似乎是天文学
因此,暗物质,看似是宇宙、银河、星云方面的事情
而我却固执的认为,暗物质另有所指,在人性的金木水火土之外
不是那些心寒、绝望、难过、孤独之类的负面情绪
而是……
自杀的人,自杀之前脑海中最后充斥的东西,那便是“暗物质”
如果有一些名字,当你想起它们的时候,心中觉得温暖、感到牵绊和不舍
哪怕是某位神灵
那是唯一可以摧毁暗物质的光量
我想,张国荣飞身一跃之前,显然脑海中没有这样一个名字了

 短评

似乎没想象中震撼

4分钟前
  • 臭臭
  • 还行

更加喜欢刘烨了

6分钟前
  • 我的苦難史30天30夜也講不完
  • 力荐

只能说他不能适应这个社会

7分钟前
  • ice小鱼吃冰块
  • 推荐

不错

10分钟前
  • 阿苏
  • 推荐

因为结尾 多颗星

15分钟前
  • jiji
  • 还行

实在难看的不是一般般

20分钟前
  • 罂粟
  • 较差

宇宙不是无端爆炸的,它需要一个引体。

25分钟前
  • 匡轶歌
  • 较差

穿的那身衣服跟郭晓冬很像啊

27分钟前
  • 木卫二
  • 较差

要不是有梅姨在 不会给三星的~~

29分钟前
  • 饮歌
  • 还行

很不爽.

32分钟前
  • A 涂
  • 力荐

太沉重呀太沉重

33分钟前
  • Sundance小千
  • 推荐

35分钟前
  • 还行

听老外讲英语总能懂个八九不离十,听咱国人讲英文就像听天书一样你说奇怪不?ps.瞧那结尾,改编也不带这么戏剧的呀~

37分钟前
  • Hey Johnny
  • 还行

不应该

41分钟前
  • llxx8023
  • 推荐

让人一如既往失望的刘烨

42分钟前
  • 亲爱的我呀
  • 还行

真傻

46分钟前
  • 占朵
  • 还行

这个悲剧不是卢刚一个人造成的,也不是海外学子的通病,而是中国的教育制度,卢刚自身人格缺陷,整个中国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 .

51分钟前
  • 眼角的花朵
  • 还行

简直不想评价。

55分钟前
  • 苏比
  • 还行

6/10

58分钟前
  • 小凯撒
  • 还行

准备出国留学的以及学生经历一路优秀即将考入大学的孩子,看看这部电影吧,也许会少很多不必要的悲剧。

1小时前
  • Tiger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