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电影处女作的标准来看,这算是一部各方面表现相当好的作品。台商和大陆后妻生的小女儿在台湾潜水事故死亡,其时他和台湾前妻生的大女儿在场,回台湾处理的他,一边是亡者女儿和歇斯底里的后妻,一边是嫌疑人女儿和怨恨的前妻。充满了矛盾的剧情,私心、软弱、失望、伤害和原谅,不仅只是植入特定的两岸关系下。每个人身上都是故事,每个演员因此发挥空间也很足,并且都做得很好。“到底是不是凶手”这个悬疑点会很吸引观众看下去。镜头处理也不错。个人是很喜欢配乐的,但是映后谈里导演似乎并不太在意这个,只说创作前给配乐师提了模糊的一些氛围而已,表示希望之后的作品能脱离配乐的提携。听起来电影配乐像是个道具。
但是只以一部电影的标准来看,还是多少有一些问题。比如几个个人认为略冗余的镜头(烟 戒指 结尾);比如关于过去——小女儿为何抑郁吃药,她生前与大女儿如何相处才会导致这样的结果——留白给人以想象其实没什么问题,有问题的是作为以悬疑点为线吸引人看下去的剧情,最后观众却发现这个故事里这个悬疑点其实并不重要,他杀还是自杀并不是故事要表达的东西,于是虽然最终会为它真正表达的东西所感动,心中却依然有一丝抓空的失落感,留白就背了锅。
刚从郎园观影会回来,雨停了,心情舒畅。主创三人很真诚,少见的不油滑也不故作油滑的年轻人、艺术创作者。他们谦虚的态度中透露着乐观和自信,也感染了我。
故事是好故事,导演和编剧细细打磨过,没问题。有其他评论认为,亲亲相隐的结局在道德上站不住脚。可能是这样吧,但这种“不道德”恰恰是中国人的道德,我们都能理解。总之,剧本是扎实的,三星就有了。
此外,导演提到电影创作的民主化,就是说,拍电影是一个集体创作,导演应该把创作的权力分享给其他人,甚至包括后期剪辑。这点没错,但我想,导演仍然有其不可转让的权力,或者说责任。那么,导演尽到自己的责任了吗?
交流会上说到,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导演当机立断,把精力集中放在演员的表演上。这个做法既对,也不对。一方面,这部电影的力量和感染力主要通过几位演员的表演展现和传达;但另一方面,粗糙随意的视听语言导致电影媒介本身的潜力几乎未得到实现。照明只是其中一个问题……总之就是没有电影感。
剧本是电影的基础,但对影迷来说,除了想看故事,还想看电影创作者怎么用摄影机讲故事。对导演来说,后者和写剧本,指导演员同样重要——毋宁说,它最重要。
期待陈宇诘导演接下来的作品。
是“再见女儿”,不过以女儿视角为主,情节逻辑都很青少年向,在受年龄阅历局限下,角色的情绪和转变都能成立。没有因地域特征而变得很特别。创作上比较难得,导演和编剧的处女作长片,女主演首次在电影作品里担任主角,这些也得到了电影节认可。摄影水平不够,经费受限吧。
作为新人作品很不错,演员话剧腔爱咆哮、镜头电视化都不是大问题,但作者似乎一直没搞清楚故事的主角到底是谁,忽然从女儿的立场去看整件事,忽然又变成了父亲的视角,感情有些分散,赎罪的部分编剧捉襟见肘。其他都蛮好,分裂家庭的状态把握尤其精准,女主演有潜质。
手持摄影的不稳定感,视觉化了这场两岸家庭风暴,有种山雨欲来的氛围。小景别、纵深调度、移焦,熟练地解析着人物关系,让人想起《一次别离》。剧作上,父亲陪女儿买菜最动人,自然精巧。如果有遗憾,就是呐喊式对白太多,可以更克制。
再见,再也不见。失去,一再失去。这是一个让人心碎的故事,可是,接近于肥皂剧的编导手法,让“心碎”失重不少。
處女座雙導演的處女作!誠心首推!!
勉强4星。潜水这种危险活动我是断然不敢参与的,身边就有潜水淹死的案例……批货的戏很好,很自然地丰富了妈妈的人物传记。如果其他人物都有这种剧情,故事的群像会更充实。
借再次见面的女儿,从她的消极抗拒中,很困难地剥析出另一个已经离去女儿的形象。“我不是你的女儿,我只是你女儿的姐姐”,这样的台词很有力量,道出了那些困惑非独生子女家庭的矛盾纠葛。电影在这样的情感失势下,加入了离异家庭和海峡分隔,却也只是背景的浓墨,而非人物的深挖。作为处子作,可推
#SIFF19#事件讲述完整,片中每位演员的演技都很惊人。尤其女儿与父亲母亲,都将其痛苦展现到极致,极尽真实。人物性格分明,情绪的拉锯无比细腻。悬疑稍弱,对“谋杀案”的悬念制造和真相揭露还不成熟,缺乏说服力,结局收得草率。电影的重心还是放在离异家庭的关系上,片尾酸楚到落泪。人生实在不易。
电影很有力量,同是单亲家庭的孩子,看完后深有同感。我估计也会用转头砸自己的脑袋吧,谁又没有自残过呢。剧本很有力量,制作费超级少,还能做成这样,五星给全组工作人员。大爱
抒道德不正确的情在现实主义和家庭伦理剧的框架中是非常令人厌恶的,虚假。创作者和女主角完全站在了一起,毕竟就是和杀人者站在一起了,在政治上也是非常幼稚的青少年态度
3.5/5 李天柱王琄演技炸裂。
你的處女座超棒!!!!!!而且我看了5遍!!!!!!!
影片問題不少,但是作為處女作來說還是可圈可點,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在劇本上,除了父女兩個角色之外,其他所有角色都顯得太過符號化,以至於無法有更加富有層次化的情感與情緒力量爆發。另外,台陸雙生家庭的特殊性沒顯示出來,這是頗為可惜的一點。
稍微浪费了跨海峡家庭这样一个好setting,变成了一个充满戏剧性喊叫、但又没有任何出乎意料剧情的冗长鸡肋之作。
2017SIFF 情绪推进节奏到位 末段镜头跟钢琴配乐不能喜欢更多 只是人物关系简单明了 最初就看到了元凶的设定 有点小遗憾 摄影师加鸡腿 所有演员演技炸裂 女主脸小得已经寻伐到了 认真签名的样子要弯😍有幸听到主创团队的介绍 希望大陆可以公映
微妙的家庭人物关系,正如两岸关系一样,同属一个父亲,两家互不隶属。两家在这个问题上的矛盾不会完全消除。
情绪爆发过于形式和单一,也过于注重微妙情感的展现,不太克制。事件开始时家中的紧张气氛,后面父女间几句对话都比较牵动人,片名很适合。特殊家庭关系映射两岸关系,也给观众多个立场可以选择。大陆妈这么出戏,真的会影响。
2016上海国际电影节观影作品。
#BIFF#演技灯光摄影各种都超级公视的感觉,在电视上还好在大荧幕上看还是撑不起来,女主哭的时候真的很尴尬呢.......
手持镜头多。结构简单利落,却能引发观众站到不同角色的立场去思考,现场有人替大女儿说话,有人发表“作为一个父亲”的看法,有人说“从法律角度”,挺有意思的一种体验。现场访问导演陈宇诘、编剧管萌,原来这个故事结合了他们的自身经历和对台商现象的看法。挺掏心掏个肺的一次对谈。#华语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