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拉拉拍了一部裹着黑帮片皮的吸血鬼电影,Walken演了一个冷酷忧郁的吸血鬼王。 氛围整体很特别,色调光影都很美丽。冷色打光配上嘻哈乐更有一种糜烂的美感。 事实上电影似乎有刻意冲淡现实感,比如黑帮成员几乎全是黑色人种但大佬是白人,(电影中还隐晦暗示这个角色与德古拉的相似性)。同时Walken处理Frank White 这个角色时也不同于他处理其它黑帮大佬类型的角色,与其说他强调这个角色如何凶狠残暴强势,还不如说他更注重刻画该角色的疲惫和忧郁。 很多人觉得这个角色是个罗宾汉式人物,但正如影片的名字,Frank White更像一个暴君。即使他的金钱与权利正是来源于城市的苦难,他却为这座堕落的城市感到痛心,为了改变、结束这种苦难即使采取极端暴力手段也在所不惜。而这种暴力镇压手段却并不被这座城市与人民接受。他望着自己的城市时的神情近乎悲悯,影片最后,无知的群众将他包围,他独自坐在自己的王座上,像一个被自己的人民背叛的君王。
克里斯托弗.沃肯的冷面气质在费拉拉的影片里相当契合,《夜瘾》里的吸血鬼大哥,本片里的黑帮老大,都是不苟言笑、脸色煞白、神色冷峻,俨然一位帅僵尸......作为一部类型化的故事片,在故事形态上本片并没有什么个人情绪和私影像在其中,一个刚出狱的黑帮老大带领手下的兄弟们重振旗鼓但最终覆灭,这样的“传奇”故事属于美国黑帮电影标配,想要玩出点新花样不太容易。费拉拉在模式化的剧情中加入了一些细节来提高趣味性和反思性,比如出狱后沃肯与组织成员们的见面既温馨又紧张,一开始黑人兄弟的攻击性语言让人误以为是仇家而紧张,随后又变成了老友相见的大团聚,离开前沃肯问黑人兄弟为什么没去监狱看望自己时,双方的沉默再次将气氛推至冰点,随后黑人回答说不愿看到被关在笼子里的样子又化解了这份紧张。一场老友重逢的见面戏几度产生了情绪的巨大调动与变化,这归功于台词和演员的表演,尤其是沃肯那张深不可测的脸。影片中段,黑人兄弟在快餐店里点餐时,看见想玩游戏机的小孩被店员呵斥,于是他给了小孩零钱玩游戏机并给了孩子的家长一些零钱,紧接着他就被警察逮捕,一个杀人如麻满口脏话的黑帮成员也有温情和善良时刻。夜总会里的警匪火拼在色调上很有视觉冲击力,昏暗的蓝色灯光让画面看起来不至于血腥,配上嘻哈音乐很是带感(话说bgm让我想到了时间管理大师的某首歌.......)警察葬礼上沃肯在加长豪华轿车里用来福枪将杀死自己黑人兄弟的警探一枪爆头后满脸平静与不屑的离去简直酷的掉渣.......最后地铁上沃肯与老警探的对峙和对射简单直接毫不拖沓,中弹的沃肯面不改色的在街头游走,直到最终死在了出租车上,这个结尾让人想到了约翰.卡索维茨的《谋杀地下老板》。费拉拉的影片总是充满了纽约街头元素和黑人文化,本片里就参杂了大量黑人元素和音乐,充斥的嘻哈音乐配上黑帮故事颇有贾木许《鬼狗杀手》的意思。
在外媒及豆瓣上诸多对本片的影评中,除了《教父》,还有人会想到《好家伙》,更多人会提起阿尔·帕西诺版《疤面煞星》与本片中弗兰克·怀特的相似之处,但后者这位非常态黑帮老大形象,其实比表面上看起来有趣得多。
弗兰克身上有以往黑帮片主角极少具备的特质——我们显然不知道他要什么,他自己都未必知道;而他显然不介意这一点。随着影片的推进,我们会发现弗兰克随时在被两方阵营提醒或嘲笑其理想的天真之处,他宣扬的所谓正义,正如一位豆瓣网友所言,则更像一个暴君——即使在现行社会制度飘零的背景下,也从未有人邀请他做任何人的法官或陪审团,只是他决定,只要他决定,这样是最好的。该人物更不可思议的是,其合法性的缺乏不仅仅之于这座城市,甚至包括他自己的帮派——我们很难想象,没有家族血缘、没有交代共同奋斗的背景,他当初是如何组建、在监狱度过的漫长年月中又是如何统固这个几乎全部由年轻黑人组成的集团;而后者对弗兰克展现出的跨越种族的忠诚,简直像一个神话。
或许就像另一位网友所比喻的那样(真是一个绝妙的发现),影片有意地将弗兰克·怀特塑造成一个吸血鬼:他没有历史,没有来源,他无条件的追随者更像是被魔法召唤、凭空出现,而在魔法消失的时刻——在那场夜店屠杀之后——他的身边再空无一人,却没有观众敢质疑这一点。他始终知道自己的时间有限,他有明确的前进方向,并为此无所不用其极地扩张,至于目的地在哪、来不来得及到达,却是最无所谓的事情,正如在捐款修缮社区医院的庆功宴后,他搂着他的辩护律师小女朋友站在酒店天台,目光投向被楼群与灯牌照耀着的发亮的夜色,说想要在时间用尽之前,再多做一点——再多做什么?你带着这样的疑惑看向他的时候,他却转过头来,笑眯眯地,好像什么都不要。
要我说,这个人太好了。他的野心是最直接,却最不迫切的那一个;他的动机纯粹,自我信念极其坚定,容不下任何托尼·蒙塔纳式焦灼的贪欲或者迈克·柯里昂带着罪感的迷茫。作为一个有知觉、有情绪的观众,你绝对无法与弗兰克·怀特共情——他妈的连个爱人都没有,他的漂亮女友们是孤傲的猛兽,他的帮众是一群英俊的暴徒,他们其中的任何一个都愿意为他而死(他的女友之一也实际上毫不犹豫地这么做了),但他们之间没有“人”的连结。他们就好像一群从外星降落的不以细胞为基质的怪物,他们紧贴在一起,下一秒又倏然散开。而片尾只剩下他一人孤零零地坐在地铁车厢内,狂妄地向同样孤身追来的警察叫喊“I don't need forever!”、随即开枪杀死对方来证明自己适才的宣言,你完全无法猜测他此时内心的所想——他是如此地表里如一,就好像他没有心一样。
哎,这种感觉跟当年看《教父》时太不一样——隔着屏幕你会觉得自己是迈克·柯里昂最亲密的分享者,你会心疼他突然遭遇的命运,你寻找他的意志,你试着理解他的选择,你怨恨他走得太远,你感叹他远不如他的父亲幸运、然后质疑或许是因为他不如父亲那般完美那般强大……最后的最后,你原谅他。因为影片中没有别人这么做了,他也不值得被身边任何一个人原谅,你觉得自己有一个特权,你要使用它。
其实这也是大部分黑帮传记片的套路,只是用得好坏差别罢了。
而《纽约王》啊,我不知道别人怎样,我反正是一脸蒙圈地看着沃肯挥洒魅力,他是大佬是影片中唯一的特权阶级;他不需要被理解,也不给你对其进行分析的余地——你无法审判一个判官。他是那么的不动声色,以至于连在上帝视角下都难以捉摸,你必须将血肉剥离这个片中众人以不同方式争相献身的对象:警察,对手帮派,兄弟,女人,每一个都当弗兰克·怀特是唯一值得为之付出生命的奖励或信仰。至于你相不相信,就像影片中众人观看《诺斯费拉图》一样,人们要么为之着迷,要么觉得脱离了光影的妆饰,那简陋布景下演员拙劣的模仿秀根本没什么了不起。
时刻提醒自己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这种自觉性也是太可怜了;于是我选择着迷。
克里斯托弗·沃肯 Christopher Walken,的确是擅长演黑帮分子的,看上去不是特别Strong,但范儿很足,腔调很浓,这次也不例外。但刻画黑帮老大,总绕不开几部佳片名作,在我心目中,《疤面煞星 Scarface (1983)》是我的特别钟意的,因为不仅有 阿尔·帕西诺,还有 米歇尔·菲佛。当然,先不扯这个,但就人物刻画、剧情深度来说,《King of New York》有些弱了,虽然说弱爆了可能有点偏激,但真心不在一个档次。
在地铁上的几段戏是亮点,包括结尾,编导设计得颇巧妙,不到最后一刻,你未必自己肯定能猜中结局,而当结局展现在你眼前,你又不得不感慨:Christopher,你够man!
人物是有争议的,但仅仅点到为止,反而把大段篇幅浪费在警察的以暴制暴上,虽然墓地的枪击牛逼的不要不要的,但感觉太做作了,非常假,包括雨中驾驶这一段重头戏,沉静得不合情理,而又把警察拍得龇牙咧嘴,几近蠢笨。
My Vote = 6.5
3.5 费拉拉拍夜戏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气氛足(可惜他现在都没钱拍这种的了)。克里斯托弗沃肯瞪谁谁腿软,不得不说他天生就长得像道上的人。可惜黑帮片折腾到这份上,作为混道多年的“纽约王”还看不清“干掉对方大佬有屁用”的事实,剧情是有点说不过去的。。
葬礼杀人那场太帅了。
7.0/10 分。重看,重制版蓝光。剧情整体一般,全是欲望横流,缺乏细节的描述。。。感觉像老式香港片,快意恩仇,尽是癫狂。。。大牌云集,众多熟悉的面孔,《CSI迈阿密》红头发老大,《大西洋帝国》史蒂夫,刀锋战士,黑客帝国,《绝命毒师》炸鸡叔,《迷失》哈罗德·佩里诺,等等。。。妹子们都非常有特色。。。九十年代就是好,各种裸露的美女。。。Janet Julian妹子美得很有特色。。。
结尾太乱来了
作为一部黑帮片,这部只能放在还能看的范畴。。。但是各种硬伤也不能妨碍我一路痴汉脸紧盯风韵犹存的肯爷到片尾。。。太帅呆太酷炫。。。根本停不下来。。。
费拉拉的特写和夜景拍的真漂亮,人物也很吸引人呐,沃肯的演技在这部片里真的很精湛,独角戏完全撑得起来。枪战片段里夸张的表演真的很好玩,但故事是短板,套路的叙述却跟着电影风格也荒诞了起来。不管怎样,酷是最主要的。
【A-】纽约的夜景映照在玻璃上,与弗兰克的身影重叠在一起,用迷幻的蓝色光点将其点缀。仅此一个镜头,便将孤寂的氛围渲染到极致,也注定了他的毁灭。第一部费拉拉,就被其精湛的夜戏摄影所折服。影片序幕中,汽车在纽约的穷街陋巷横行,多道亮光从他那冷酷的脸庞略过,配合以车窗外污浊脏乱的景象,人与城市的隔阂感自然生成。而后观众总能看见弗兰克眺望繁华纽约的镜头,但也仅是眺望,却无法再更进一步触及到城市的心脏。直到最后他死于喧嚣街道,一切暴力与不安终于落幕。不仅只是冷酷忧郁,酒场枪战一段的hip-hop更是绝佳设计,让影片的风格气质愈加混沌,高水准的类型技法。
粗粝质感的黑帮片,重在纽约的氛围营造。雨夜搏杀,葬礼突袭,结尾落幕处都相当精彩,原来土生土长的费拉拉才是真的纽约王。
蓝光重刷。“你为什么不来看我?”“谁想看笼子里的你?”沃肯气场太强,一张沉默寡言而显得深藏不露的厌世脸,掏枪射杀快准狠,时不时还来两下大哥摇,这谁受得了。整部电影沉浸在迷狂的氛围里,沃肯带领一帮黑人小弟狠辣的截杀各路毒枭(这个黑白组合本身即是带有某种理想化喻指的设定),把他们的生意据为己有,但却给医疗系统源源不断输血,他也把治理纽约的理想放在明面来说。一直死咬沃肯不放的警员们同样不弱,那场婚礼戏强化了人物形象,他们无法在法律框架内奈何沃肯就直接杀上门去,双方都有种不可理喻的、宗教性的狂热。除了菲什伯恩等人狂放的身体语言,本片灼热的动作场面、黄蓝色调的诱惑之夜、风格多变的黑人音乐,所有元素都在配合这份心理能量,在类型片的技术要求里也是风格化的高完成度。沃肯最后在包围中放下了枪,成为一个殉道者
3.5 一众演技彪悍的二线演员的麻将局,有些文艺格调的黑帮片:不同风格的音乐运用分量很重,慢悠悠的节奏,暗沉冷漠的打光,滂沱大雨之夜的高潮戏,渲染颇有一套,我们沃肯叔阴郁的王者范儿真要人老命,帮派去影院碰头时看的片一如既往高逼格,最后一幕是否也是一种过于喧嚣的孤独,江湖寥落尔安归
第一部阿贝尔费拉拉 算是入坑之作 打个四星表示肯定 高度风格化的电影暗蓝色的光影里 隐藏着躁动和不安结局宿命感浓厚 全片酷劲十足
Hip Hop before auto-tune, Christopher Walken rules New York
故事没有太多出彩,演员还行。1、克里斯托弗·沃肯眼边的皱纹可真好看2、第一次见劳伦斯·菲什伯恩演混混3、我忘了
用光用色构图出色,情节简单节奏紊乱,角色塑造说服力不足。地铁微乳一幕邪魅酷劲。
大约有一个年代在所谓“新片”和“老片”之间,80末90初,也就是克里斯托弗·沃肯、罗伯特·德尼罗那个年代,演员做作,色调暗淡,女主角难看,剧情拖沓乏味,大量伪经典犯罪烂片,大概受了《教父》影响,都想塑造一些平静派黑帮大佬,可惜大多弄巧成拙,把剧情搞得很乏味。
沃肯整个气质更适合演极度聪明甚至聪明到有点神经质的人物,而不是黑道帝王。他太柔和,眼睛里有忧伤无奈空灵偏执机灵搞怪但唯独没有霸气,那是黑道老大不可或缺的。历经劳狱暗杀喋血街头,眼底荡尽也该有沉稳和力量,绝对的力量,而不是这种轻飘飘的感觉。导演在帝王想建立的黑道秩序上再用些力就好了
我是纽约之王,看我忧郁的眼神,特写忧郁的眼神,特写忧郁的眼神,特写忧郁的眼神。
各种青涩版的黑人演员 Wisley Snipe, Samuel Jackson
8.1 重温,虽然动作场面太过拖沓、人物塑造苍白浅显,但疲惫颓然氛围却让人迷醉,黑夜火拼、葬礼杀人、地铁枪击皆为佳章。一言不合就跳舞的沃肯、幽蓝的纽约危险暗夜、突如其来的暴力与无法让人忘怀的忧伤结局,目前与《火龙年代》同为费拉拉最佳。
总说这是Ferrara最商业化一部,但这应该是最符合普通标准的一部,至少看过的,Ferrara的叙事手法都不标准化。其实说起来,这部一点都不商业化,虽标准操作,却是反商业化意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