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主之作

HD

主演:汤姆·希林,塞巴斯蒂安·科赫,葆拉·贝尔,莎斯琪亚·罗森道尔,奥利弗·马苏奇,叶甫根尼·希迪金,马克·扎克,乌尔里克·C·扎勒,巴斯蒂安·特罗斯特,汉斯-尤韦·鲍尔,汉诺·科夫勒,辛纳克·勋纳曼,詹妮特·海因,乔切·舒托夫,约翰娜·加斯多夫,弗罗里安·巴西奥罗麦,本·贝克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意大利语言:德语,俄语年份:2018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无主之作 剧照 NO.1无主之作 剧照 NO.2无主之作 剧照 NO.3无主之作 剧照 NO.4无主之作 剧照 NO.5无主之作 剧照 NO.6无主之作 剧照 NO.13无主之作 剧照 NO.14无主之作 剧照 NO.15无主之作 剧照 NO.16无主之作 剧照 NO.17无主之作 剧照 NO.18无主之作 剧照 NO.19无主之作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无主之作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库尔特(汤姆·希林 Tom Schilling 饰)的姨母曾经被关进过集中营,最终在纳粹医生卡尔(塞巴斯蒂安·科赫 Sebastian Koch 饰)的折磨下不幸死去。虽然库尔特幸运的在柏林墙建成之前逃往了西德,但他的整个童年时代都生活在纳粹的阴影之下,这给他的人格带来了极大的创伤。  之后,库尔特进入了杜塞道夫美术学院就读,无法走出过去阴影的他将内心的绝望和伤痛都挥洒在了画布之上。一次偶然中,库尔特邂逅了名为艾利(葆拉·贝尔 Paula Beer 饰)的女孩,美丽活泼的艾利渐渐的治愈了库尔特内心的伤痕,当两人鼓起勇气想要将关系再推进一步时,却遭到了艾利父亲的强烈反对。疯狂前女友第四季潇洒一回夜之死色情之后3唐山风云2恶名2020辉夜大小姐想让我告白:天才们的恋爱头脑战完结篇门徒(国语版)美国式搏击即将到来的对华战争乱战英语我的奇怪朋友第二季体热1981国语太极气功剃须记对,就是那样龙与虎OVA:便当的精髓电锯惊魂10龙门驿站之嚎月爱的骗局(原声版)六个视线数码宝贝4:无限地带异教徒2011杀手假期2018巨蟒剧团之飞翔的马戏团 第二季梦中的额吉墨尔本风云第一季比佛利山超级警探末了缘帝国时代主播日记水男孩妖猫传2017安娜贝尔2:诞生狗头金末日玩家爱‧作战她说关于完全听不懂老公在说什么的事第二季情色小说家租借女友

 长篇影评

 1 ) 年度十佳,必有它一个名额

去年12月18日,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九强短名单公布。

不乏一整年最受欢迎的电影,比如《小偷家族》《罗马》《冷战》《燃烧》。

其他如《迦百农》 《小家伙》《候鸟》《罪人》,时有耳闻。

这些电影入围最佳外语片,在意料之中。

唯有一部作品,片名没能唤起任何印象,导演名字也是陌生的。

它就是德国电影《无主之作》,导演名叫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

无主之作

这个如同从俄国小说中跑出来的奇长名字,如果不去搜索一番的话,会被误认为哪位名不见经传的新导演。

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可大有来头。

如果我说他是《窃听风暴》的导演,你很可能“哦哦哦……”地醒悟过来。

《窃听风暴》作为当年的黑马,拿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已被公认为新千年以来最佳电影之一。

不仅受到专业人士的推崇,也广受普通影迷的热爱。

豆瓣评分9.1,稳居TOP250前50。

任何想了解德国电影的影迷,都会在推荐名单中看到它。

1.

时隔12年,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带来了新作《无主之作》。

此前参加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在《罗马》、《宠儿》和《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等热门电影夹击下,风光暗淡。

直至年末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终选名单释出,大家才恍然发现,《窃听风暴》的导演拍了一部新片,而且口碑相当不错。

《无主之作》继续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擅长的政治和历史题材。

讲述二战时期一位年轻艺术家因为自己的作品被纳粹用来进行政治宣传,在几十年后创作出一系列极端艺术作品的故事。

电影时间跨度从1937年到1966年,横跨纳粹时期、二战和冷战(东西德分裂)三个时期,通过不同人物的遭遇反映出德国不同时期的历史。

无主之作

影片男主角叫库尔特·巴纳特,小时候经常跟着姨妈伊丽莎白参观艺术展览。

伊丽莎白因为对希特勒的狂热渐渐患上精神病,在当时纯净血统的政策下,伊丽莎白需要被绝育。

她被转交到纳粹医生卡尔·西班德教授手上,被关进集中营,最后被毒气毒死。

库尔特长大后成为一名画家,爱上了跟姨妈长得很像的同学艾莉,然而艾莉的父亲就是当年迫害他姨妈的纳粹医生。

经过一段时间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绘画训练,库尔特携艾莉偷偷跑到西德,如愿以偿被当地的艺术学院录取。

几个人的命运因为多年前那起可怕的罪行联系在一起。

电影最后一反常态,没有揭示开头铺垫的姨妈毒死的事件,让事件隐没在事件洪流中。

《无主之作》德语片名Werk ohne Autor 直译是“没有作者的作品”,指的是库尔特最后通过模糊临摹业余照片的手法创作作品,即一种“没有作者的作品”。

2.

电影改编自德国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的人生经历。

格哈德·里希特

对德国现当代艺术有所了解的人,都清楚格哈德·里希特在当今艺术界的地位。

里希特1932年出生于德国的德累斯顿(Dresden),曾在画厅当学徒,1951年开始在德累斯顿美术学院学习美术。

顺利完成基础课程后,转入壁画班。他毕业作品是陈列在德累斯顿德意志卫生博物馆楼梯层间的大幅壁画。

1961年,里希特从东德逃到西德,进入杜塞尔多夫国立美术学院学习,遇到了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之后成长为一位真正的艺术家。

约瑟夫·博伊斯

约瑟夫·博伊斯,大名鼎鼎,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

他的实践横跨行为艺术、偶发艺术、装置艺术和观念艺术等领域,彻底打破了艺术和社会生活之间的藩篱。

他曾有一句名言:人人都是艺术家。

在电影中,他多次露脸,有一次正在创作《油脂与毛毡》(grease and felt),油脂与毛毡正是约瑟夫·博伊斯最热衷于表现的材料。

可以发现,里希特当年的经历被如实搬演到电影中。

库尔特同样出生于德累斯顿,在学徒期后同样逃到西德,接触当时各种前卫艺术,进而发展出自己的风格。

电影中的库尔特在德累斯顿的历史博物馆画壁画,里希特曾在德累斯顿德意志卫生博物馆画壁画,导演对此进行了还原。

更重要的是库尔特最后发现的照片绘画法,正是里希特扬名艺坛的手法之一。

为了反对当时盛嚣尘上的“绘画已死”流言,里希特从照片中找到灵感,发明了“照片绘画”(Photo-based Painting)。

“我也不是说,我想模仿一张照片,而是我想制造一张照片。我对照片就是一张曝光纸的那种看法不予理睬,这就是以其他方式制造照片,而不是制造像照片的绘画。”

里希特作品

里希特觉得最重要不是通过绘画模仿摄影的黑白及不清晰,这只是表面上的相似,他的目的是将摄影的特征,比如客观性、距离感、真实性及其放弃艺术性的构图转到自己的画中。

他从杂志及家庭相册选出用于再绘画的照片,并不遵循特定的主题。而且在创作过程中倾向于掩盖相片的起源,试图将它们的原意与他正在表现的图像分开。

“当时公开提到这种背景会使我很为难,因为我害怕我的艺术会被视为是一种对当代史的刻画或作为社会公益工作。这样我得到了安宁,同时保持这种背景的匿名。”

忽略照片的细节,同时在忽略照片细节的基础上对照片进行模糊化处理,这是里希特60年代最常用的绘画手法。

电影中的库尔特最后找到的正是这条绘画之路,因为绘画建立在是业余照片上,因此是名符其实的“无主之作”。

3.

导演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是一位名符其实的“大学霸”。

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

1973年出生于西德科隆的一个贵族罗马天主教家庭,父亲是汉莎航空(Luft hansa germany Air lines)的一名高管,母亲是奥尔登堡学术出版社(Oldenbourg Academic Publishers)的一名文学评审员。

冯·多纳斯马尔克在纽约、布鲁塞尔、法兰克福和西柏林长大,精通英语、德语、法语、俄语和意大利语。

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从布鲁塞尔第一欧洲学院德语系毕业后,他跑到圣彼得堡学习了两年俄罗斯文学,并通过国家俄语教师考试。

他先在牛津大学获得哲学、政治和经济学硕士学位,后在慕尼黑电视与电影大学获得电影导演文凭。

2011年,冯·多纳斯马尔克被他的母校牛津大学授予荣誉称号,成为该校10个世纪以来100位最杰出的成员之一。

说起冯·多纳斯马尔克与电影的缘分,主要有两点。

一是小时候,在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看了第一部电影。

本想去看《怪医杜立德》(Doctor Dolittle),却阴差阳错看了德国情景剧《杂耍班》( Varieté )中。

冯·多纳斯马尔克把这段经历看作他对电影感兴趣的开始。

二是他在牛津大学的最后一年,赢得一场征文比赛,成为导演理查德·阿滕伯勒(Richard Attenborough)(代表作《影子大地》《甘地传》)的学徒。学徒的经历使他将自己对文学、音乐和奇观的热爱运用到电影中。

冯·多纳斯马尔克在慕尼黑影视大学读书期间,拍摄不少短片,其中短片《杜伯曼》(Dobermann)打破学校学生作品获奖奖项的记录。

让冯·多纳斯马尔克一举成名的是2006年的《窃听风暴》,当时已经32岁。

窃听风暴

影片讲述一名东德国安局情报员由忠于职守转而对自己的工作失去热情,继而改变立场,开始保护上级要求他侦察的东德作家吉欧德瑞曼。

很难想象,《窃听风暴》是一部处女作,最后还拿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这让默默无闻的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瞬间驰名国际影坛。

也为冯·多纳斯马尔克带来了下一部作品《致命伴旅》的执导机会。

《致命伴旅》改编自2005年的法国电影《逃之夭夭》,讲述的是一个神秘莫测的女特工和前往意大利散心的男游客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影片由约翰尼德普和安吉丽娜朱莉主演。

为何会选一位德国新导演来执导一部大制作、全明星的商业片,制作人罗杰·伯恩鲍姆有自己的考虑:

“故事应该至始至终保持一种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杀机四伏的紧张感,否则就丧失掉了原作的那种韵味。而且本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描述德普和朱莉之间的关系,所以一个好的导演将决定这部电影的成败,经过了很长时间的选择,最后才敲定了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

冯·多纳斯马尔克也有他的想法:

“我其实是一个间谍动作片的影迷,我很喜欢007,但我自己不会拍摄007这样的电影……这个故事完全符合我对特工电影,对惊悚电影的那种要求……在改编的过程里,我和编剧对故事下了许多功夫,力图让大家看到一个不太一样的翻拍电影。”

当然,《致命伴旅》作为一部毁誉参半的作品,冯·多纳斯马尔克对此非常清楚。

4.

冯·多纳斯马尔克的第三部作品《无主之作》为他扳回一局,证明自己还是更擅长历史和政治题材的故事。

《无主之作》长达三个小时,事件跨度几十年,但看下来一点不觉得冗长。

除了精致的摄影外,松弛有度的叙事节奏也是其一大特色。

虽然观众最后都在期待真相揭开后,库尔特与医生卡尔·西班德如何展开一场撕逼大战,然后引发对纳粹历史的反思。

无主之作

但冯·多纳斯马尔克特意在结尾来了“反高潮”,将影片定格在库尔特找到艺术风格上,而搁置了开头铺垫的纳粹屠杀妇女的累累恶行。

据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有10万多名德国妇女被纳粹党卫军杀害;还有数十万人被消毒。

因为《无主之作》并未按照惯常的框架来讲述二战历史,电影引起了部分德国公民的不满,甚至连政治色彩强烈的柏林国际电影节都曾明确表示不想要这样的德国电影。

而在去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新闻发布会上,甚至有来自德国的女记者直言自己对导演冯·多纳斯马尔克感到不满。

那么电影的原型人物、大艺术家里希特怎么说呢?

即便与冯·多纳斯马尔克多次合作,里希特还是对这部电影感到愤怒,直言不讳地说,这部电影“侮辱并严重歪曲了我的经历”。

属实还是歪曲?恐怕只有看过才知道。

 2 ) 格哈德. 里希特与《无主之作》

继成名作《窃听风暴》十二年后,弗洛里安. 亨克尔. 冯. 多纳斯马克再度回归历史政治题材,自编自导长达三小时的人物传记剧情片《无主之作》,该片于去年代表德国电影冲击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并成功入围候选九强。不同于一般传记影片,主人公原型格哈德. 里希特的艺术家身份与其独特艺术理念无形间为导演创作提供了预设起点与思路轨迹。众所周知,收集整理人物生平素材,并以此为契机感知人物内心是拍摄传记影片的必要工作,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基于艺术风格的互相影响与渗透,在深入体会里希特艺术思路的过程中,同为创作者的多纳斯马克极有可能将被记录者的艺术风格与影片进行融合,即使并非出自导演本意。基于此猜测,笔者对里希特所公开的艺术理念,尤其是关于影片着重提及的照片临摹绘画部分与影像本身进行横向比较,发现二者却有风格上的内在关联。尽管里希特在其主观经历角度对影片内容颇为不满,甚至宣称该影片“严重歪曲自己个人经历”,但其本人或亦未能发觉,他的艺术风格已悄然与剧情片特性产生微妙反应,形成德国现代可贵的影像杰作。

影片内容主要取自里希特个人真实经历,格哈德. 里希特于1932年生于德国,并于1951-1956年期间在德累斯顿美术学院系统学习美术,毕业后于当地从事绘画工作。然而彼时东西德间水火不容的意识对立使得民主德国对西方艺术弃如敝履。因不满于当时创作现状,里希特于1961年逃往西德,并进入杜赛尔多夫国立美术学院重新学习美术。60年代中期,里希特开始其独特的照相画创作,即通过对照相作品的临摹与模糊处理实现自我艺术追求,而这一系列作品,即为影片中所呈现的“没有作者的作品”。里希特认为,基于不变性,自主性与风格的平衡,照片本身即为完美画作,而这也是他选择照片作为自己创作素材的主要理由。对于个人标志性的模糊处理,里希特也同样给出了理由,他宣称这种模糊手法令画作内部元素呈现同等重要亦或同等无关的状态,消弭无意义的雕琢感和矫饰化艺术性,使得作品各部分得到完美结合。由此不难发现,里希特式模糊处理是基于对平衡感与和谐感的追求,采取去主体与去核心等方式,通过打破主观制造中心来强化整体作用,从而消除突出局部以带动整体这一思路所可能造成的不协调。

格哈德. 里希特本人

作为贯穿里希特一生的事业,绘画艺术在故事中多有涉及。谈及绘画,相信多数人脑海中会浮现“相似”,“模仿”等词语。的确,孩提时代对于绘画的评判准则往往在于其能否忠实再现所见事物或能否准确表达所想事物。所见皆为某一程度的实体,追求相似自不必多言,纵使所绘主体为想象事物,在作画时亦旨在实现所画与所想的接近。综上所言,对于绘画的初步追求,或者说基本目标,即为所绘事物与被画者间的外在相似。即便对于多数成人,若对绘画艺术不甚了解,无法遵循主题或意境等其他角度欣赏时,也会将“接近”作为评价画作好坏的个人准则,这一观念也可被看作对于绘画艺术的普遍刻板印象。然而,“形似”同样可以给绘画提供外加标尺,从而打破强烈自主表达欲对于风格的固化与反向约束,使作品展现出里希特观念里中“无风格的自由”。正因如此,里希特选取照片这一写实与忠实再现的极致表达形式进行临摹再现,而这种创作方式亦可看作是对绘画艺术刻板印象的尝试性回归。在影片中,主人公同里希特一样,经过一系列失败先锋艺术尝试(报纸拼贴,自由泼墨,对称圆环)后,转而开始以挑选照片并临摹的方式进行创作,但这种回归写实绘画的做法并非遭逢挫折后的自我放弃与创作极端化,而是在看似作为刻板印象的“形似”中寻找和谐与自由的状态。

里希特的照片模糊绘画作品

绘画艺术仅是影片内容元素,而回归电影本身,影像艺术在许多人心中也存在刻板印象。遵循上文分析绘画的思路,如果让初次接触电影的孩童给出自己对于电影的定义,得到的答案很可能是:“一段比电视剧短,可以一口气看完的故事。“对于绝大多数观众而言,在未对电影领域进行深入了解与思考前提下,保留最初印象是极为普遍且合理的情况。因此,许多人眼中电影的艺术宗旨即呈现富于吸引力的故事,或者说按照一定规则呈现故事,而电影也往往被视作一种限定长度的故事载体。以年初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为例,诚然影片本身存在缺陷,但尚不足以使其口碑在部分网站呈现断崖式下跌,而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故事结构与多数人对于电影刻板印象的偏离。然而,尽管”电影即故事“属于刻板印象,且电影从不局限于故事,但运用得当的故事并不会损害影像艺术性,相反,就像巴赞赞誉剧情简单,稚气拙朴的传统西部片“富于盎然诗意”一样,合理而巧妙的故事安排可以作为有效共情激发手段,进而成为电影主题或影像情绪传达的绝佳介质。

1888《朗德海花园场景》:这部最早的电影在内容上似乎更近似与今天的vlog,在电影发明后不久,以故事为核心内容的影像成为主流并沿袭至今。

同格哈德. 里希特回归绘画艺术的刻板印象(临摹照片)一样,《无主之作》也体现出与故事性(电影刻板印象)的紧密结合。以宏观角度而言,影片沿用传统的三幕架构(幼年姨母之死,青年东德学习与爱情萌芽,成年西德个人艺术探索与风格确立),使叙述对象的经历划分为三层清晰递进阶段,通过这一最经典也最被广泛接受的结构,库尔特的生平故事在观众视角得到清晰直接的呈现。从细节铺设来看,作为故事一大要素的戏剧感在影片中得到充分营造。在库尔特幼年时间接杀害其姨母的凶手西班德教授多年后阴差阳错成为他的岳父;西班德教授在女儿与库尔特相爱伊始意外怀孕后,因为对库尔特不满找借口为女儿堕胎使她多年不育;西班德教授的纳粹战犯身份在结尾时因其当年直属上司落网而意外泄露。这些或直接,或潜在的戏剧冲突成为连接影像与动荡时代下的悲剧情绪的纽带,无力感在仇人与亲人的身份错位中滋生。同借助照片的“完美相似“来接近真实一样,影片简洁高效的结构与精心设计的细节消除了内容和主题与不同观众间的时代与认知隔阂,使影像下的社会思考变得易于感知。

专心创作的库尔特:人物原型即为格哈德. 里希特

仅仅凭借回归自我艺术领域“刻板印象“尚不足以使影片艺术风格与里希特的理念产生充分关联,影片更为有趣之处在于,导演在剧情推进中,或有意或无意地运用了类似于里希特模糊处理照片的手法,并达成相似效果,使艺术作品实现和谐与均衡的感受。如果说模糊处理在照片中使得构图主体与其余元素产生地位转变与二次融合,那么对于电影而言,尤其是故事性为核心的影片,模糊处理的运用无疑使抑制本应重点展开的剧情伏笔,使每条故事线索处于均衡用力,凝而不发的状态。前文提及,导演设计了诸多戏剧感极强的剧情线索,任何一条线索的展开均可作为情绪牵引或闭合结局,但导演并未对任一矛盾大肆渲染:在影片结束时,仅有西班德教授单方面知晓库尔特为自己当年所害之人的亲人,并没有仇人相见的桥段上演;而他作为纳粹余孽的下场和他渗透于影片多处细节的个人偏激种族主义也未进行情节递进;库尔特妻子因堕胎多年不育的矛盾亦未展开,反倒以她最终怀孕作为轻巧结笔。这种看似回避的情节安排反倒使影片实现了情绪与内容的均衡,戏剧感承当忠实传递者,而非以过分凸显某一部分使影片沦陷于用力过猛的个人意识中,就如里希特模糊处理后的照片临摹一般,各部分紧密环扣,形成共同进退的整体。

影片中库尔特确定艺术风格后的作品,完美再现里希特的照片模糊绘画

通过《无主之作》与里希特的风格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故事结构并非影片关键,真正重心在于其背后所承载的主题与创作动机,就像本片中借助故事所传递出的战后社会与人性议题一样。这一观点也借由库尔特所提及的彩票号码隐喻在影片中得到表达,“一串随机数字并无意义,但若它们是今天彩票中奖号码,他们将瞬间不同“。正如里希特谈及自己的创作时曾说,重要的不是艺术品本身,而是艺术品的创作目的,因此无论风格回归或创新,其根本在于对个人创作的忠实和美学的追求。而模糊处理的本质,则是对人为干预的克制,只有制约过度渲染的欲望,才能褪去浮躁与设计感,使作品维持自然状态。如果将影片作者意图视为一种主观动力,里希特式的回归与模糊化便分别对应着对于主观性的强调与节制,从而使影像在相向力量作用下形成完美均衡。

本文首发于一份评论,转载于深焦DeepFocus公众号

 3 ) 金羊观影团||一部影像与一种艺术

vol.5,《无主之作》。这部电影在三个选择中脱颖而出,想必也不是因为三个多小时的片长。而且即便抛开金球奖与奥斯卡提名带来的荣誉,这片在卡司阵容也会让人有些侧目。因为部分内容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所以想改变一下方式来做观影团这起内容惹~~~
本期共有十八人评分 十四则短评 综合评分6.9

在2012年十月,一幅作品Abstraktes Bild 在拍卖会以3,400万美元拍出,创下在世艺术家拍卖的最高价纪录。2013年5月,另一件1986年名为Domplatz, Mailand (教堂广场,米兰)的作品以3,710万美元于纽约拍出。2015年2月10日,在伦敦苏富比“战后与当代艺术”夜场拍卖上,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的作品《抽象画》(1986)以3038.9万英镑(约合人民币2.89亿元),刷新了自己在2013年缔造的在世画家单幅作品价格的纪录。

poster by @德卡的羊

这位画家叫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出生于1932年, 被称为尚健在的最受敬重的艺术家 , 其作品屡屡在拍卖会上被大手笔购入。而《无主之作》整个故事原型,也是部分来自于他早期的经历。

李希特出生于德累斯顿, 萨克森州,并在Lower Silesia的Reichenau(现在于波兰的博加蒂尼亚地区)及瓦尔特斯多夫,在上劳济茨的农村成长,上劳济茨是父亲担任教职的村庄。李希特的母亲生下他的时候正值25岁。 李希特的爷爷曾被认为有天分的钢琴家,不过之后经营家族酿酒事业,最终破产并举家迁至德累斯顿。李希特的母亲在德累斯顿受训成为书商,实践了她对文学及音乐的热爱。李希特的父亲当时为数学及物理系学生,父母于1931年结婚。

格哈德·里希特

父亲为了能在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中安稳生活,在赖歇瑙(Reichenau)寻得一份教职,李希特的妹妹也在1936年11月于当地出生。因居住于乡间,李希特的父母一开始还能免于政治的压迫,并未参加聚会集会或是成为狂热的纳粹主义支持者。不过身为一名教师,父亲最终还是加入了国家社会党。 1942年李希特被征召入德意志少年团,不过直至战争结束,他因年纪太轻并未成为希特勒青年团的正式成员。1943年,母亲举家搬到了瓦尔特斯多夫,并因生活所迫卖掉钢琴。 李希特在10年级后离开学校,先在广告和舞台设置担任学徒,之后才进入德累斯顿美术学院就读。 在1948年,李希特完成了高等职业学校的学业后,1949年至1951年间,曾担任一位专业画家的学徒。1950年李希特于德累斯顿美术学院入学申请因“过于资产阶级”理由被拒。 直至1951年才终于在德累斯顿美术学院开始他的学业。成为阿潘(Karl von Appen)、亨氏·洛马尔(Heinz Lohmar)和威尔·葛罗曼(Will Grohmann)的学生。

很遗憾的是,在当时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这种被视为西方的颓废及资产阶级反动艺术。因此,他只能在自己的画室寂寞地进行其无形式艺术的实验。出于对东德文化方面的状况及不能充分发挥其艺术才能的不满,他于1961年3月离开了德累斯顿,逃往西德。那年的秋天,他在杜塞尔多夫国立美术学院重新入学。

@老滚 7
不像欧洲电影,充满了美式配乐的烘托下更像一部美国温情剧,以二战背景的第一幕过后整体都变得很糟糕了,下面全是割裂,没有对于第一幕留下的东西进以加深,本讲的是抛弃传统对于“自我”的艺术追求,但是第一幕过后完全沦为了日常剧,没有强大的视听冲击去展现,在经典主义的叙事下没有了自我,尽是条条框框,而对于二战反思这方面做的则是更差,甚至没有反思,整整180分钟下来尽是没用的废戏。这并非“无主之作”,而是平庸之作。
@火枪手吱吱 7.5
第一段太好以至于拉高了观影预期,二三段的平庸拖沓,如同在看包装精巧的迷你剧。从探讨特殊时代淹没的个人悲剧,转到备受阻挠的通俗爱情,再到传统艺术家传记,观影过程有明显的割裂感。画家的创作是"无主之作",这部片子也是"无主之作",看不到导演的任何作者意图,只有隔靴搔痒的讨巧。 (但汤姆·希林和葆拉·贝尔都是我喜欢的演员,不忍打低分的手在微微颤抖。
@嘉措 7
1这就是《地久天长》哇,你对《地久天长》的喜欢/厌恶 基本上就是对这部影片的看法,一样都是真实的大框架 一样时间横跨很长, 想要讲述一堆东西 政治 战争 压迫 柏林墙 控诉和被迫堕胎,你在看《地久天长》想讲什么 大背景 计划生育 被迫堕胎 知青 改革开放 差不多吧,其实呢两部电影一个味道 你想要阐述这些东西 但是最后都能沦为了一部影片的一个背景罢了 我就轻描淡写告诉你一下我这影片什么东西什么都沾不过一笔带过罢了,这部核心呢 不就是对艺术的表达,对一个艺术家从幼年到成熟的成长历程,对于影片时长也可以参考对《地久天长》三个小时的态度,不过不得不说这部绝对比那部强很多,各方面的完成度也更高。
2"绝对不要把目光移开,所有真实的东西都是美好的",这就是一个受姑姑的启迪见证姑姑被抓到精神病院开始踏上艺术的旅程,从茫然到开始一点点的找到真的"我"找到对真实的表达,也最终找到了自由起码相对的束缚变少了。
3我比较喜欢开头到姑姑死亡那部分,还有最后作画那段。
@仲夏之门 7
算是从很别致的角度讨论了艺术与政治气候的联结,及其对解放个人意志、挣脱世间规训的作用,时代的惊雷声如颜料泼洒开来,180分钟毫不觉冗长,这是老冯的本事。当然也不能因此忽略电视电影感充溢的问题,好几幕时空切入过快,断裂感分明,所幸那些抖落的浮光和烟尘,都在后半段汇聚成无比朴实动人的暖流,特别是「油脂」和「羊毛毯」承载的意味,指向“认识你自己”的永恒命题。看Tom Schilling和Paula Beer拍拖,我的心都要化了。

里希特面对如此众多的艺术潮流并没有择其一而从之,而是选择了一种独特的创作方法论,即照片绘画(Photo-basedpainting)。他以照片为基础,但是却不完全重现照片;他不完全重现照片,但是又不进行拼贴。艺术家采用了一种灰颜色重新解读照片(有些照片本来就是黑白照),并在绘制照片时,经常将两种相互矛盾的手法(粗糙与细致)并置于同一幅作品中。忽略原照片的细节是艺术家经常采用的手段之一,在忽略细节的同时对照片进行模糊化处理。拒绝在作品中采用拼贴的创作手法使他的作品与波普艺术区别开来。

在波普艺术中,艺术家虽然也以照片、影像等为基础进行创作,但是,他们对拼贴组合的运用要远远超过尊重照片的程度。

对于里希特来说,照片是表现这种艺术目的最佳媒介。镜头是毫无情绪的,只起到记录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照片中,里希特将自己从传统的绘画批评系统中疏离出来,因为,照片是没有风格,并绝少掺杂艺术家的主观情绪。同时,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也尽量减少作品的物质属性,使它表面光滑,在形态上更像照片。

罗伯特试图追问里希特选择图片的标准,但是,确毫无结果。追问一个照片画家选择图片的标准逐渐成为一个假问题,人们不可能得到确切的答案。因为对图像的选择可能与艺术家某个阶段的具体思想状态有关,当然,不排除由于长时间的艺术创作,可以发现艺术家作品主题的规律性,但是,这完全可能出自艺术家的无意识,即里希特所认为的内在直觉

但暂时抛开故事与真实人物的交汇,或许影像本身的创造力并未让人有足够优秀的观感。

@德卡的羊 6
什么都想说,什么都说不好,像伸出手去触碰又立马缩回,等于什么都没说,留下轻描淡写的点点痕迹。像这样一部缺乏必要构建的影片,必然也是缺乏驱动力的,如同无头苍蝇乱窜了180分钟,然而问题不仅仅在于内核的空洞,就连情节也没有必要的塞了三小时,几乎都是可有可无的程度。如果说第一幕还可圈可点,那么后两幕则几近于一无是处,并创造出割裂感。偏偏某些可见的处理也还属精致,影像也还具美感。肉与灵,不闻“灵”深,但见“肉”美。所谓鸡肋电影莫过于此。
@纯肉锅贴 5
如果说真的只是对于历史的关照那真的是非常灾难了,好在后面逐渐走到了对于艺术理解的陈述上,但是总体上还是倾向于一种无意识的平庸创作观念的,但是纳粹美学、根源自个体记忆的美学之间的矛盾与纠结也没有多少呈现,不过或多或少可以与《残影余像》进行对比还算是有些意思。
@稳中向好第一人 2
低配版《窃听风暴》+《阿基里斯与龟》,三个多小时的冗长无聊的流水账,史诗个屁。
@果树 4
并没有比其他二战反思电影拍得更加不一样,于是便流于了平庸。电影想讲的东西太多,全塞进去后每一部分都没讲好同时也影响了全片的纯粹。很喜欢《别人的生活》,于是对这部愈加失望。

从他的“作品”中60年代初里希特以其照相现实性画对数十年绘画艺术与所谓更合乎时代的摄影艺术相比已失去意义的看法,找到了有说服力的回答。他以使用和模拟照相性的元素的绘画战略成功地摆脱这一挑战。当时里希特认为,针对复制图片的无所不在,传统的绘画艺术只有适应改变的媒体条件,自己变成照相艺术,同时不放弃其本身的绘画性质,才能保持其意义。

“这张照片是最完美的画面。它不会改变;它是绝对的,因此是自主的,无条件的,没有风格。无论是通知方式还是通知方式,它都是我的来源。”

“我不会创造模糊。模糊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也不是我的照片的身份标签。当我解散分界并创造时,这不是为了破坏表现,或使其更具艺术性或流动的过渡,平滑的均衡表面,澄清内容并使表现形式可信(“alla prima”impasto会让人想起绘画,并会破坏幻觉)。

我模糊了一切,使一切都同样重要,同样不重要。我模糊的东西,使他们看起来不像艺术或工艺,但技术,光滑和完美。我模糊的东西,使所有的部分更贴合。也许我也模糊了超重的不重要信息。

所以是否这种艺术的魅力,在电影之外显现了出来?

@亦可寻陳8
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艺术家将自由还之于民,用艺术为社会服务,这样的艺术没人主人,属于人民,属于历史。导演用唯美摄影展现光影史诗,用动人配乐温暖人心,用一种较为奇特的方式回望历史,审视自由,三小时的篇幅也会意犹未尽。
@李骞人8
在画作里影射父权的阴影、用影像的手段模糊不愿看到的现实,是全片最妙的两个点子——重点是“模糊”,现实被眼前的手背挡住,记忆被自主地筛选,画作是主观地创作,影像是一种假象。
@幽幻 8.
影像方面并不出彩,但在当下的语境创作这么一部以剧情为核心,视听语言老派精简的电影无疑是最诚恳的。这是一篇娓娓道来的德国战后的社会缩影,更是历史波涛下的个人成长历程。三幕像是三部电影杂糅在了一起,但离不开的是艺术家,或者每个人,对自我的追求。凝视生活,不要看向别处,从过往中创作出独一无二的无主之作,这也是导演的态度。一头一尾,在公交奏鸣曲中感受真我。(男女主实在是太养眼了,看他们谈恋爱是种享受)
@Kriky 9
从某种程度而言,电视剧与电影,照片与写实绘画之间存在某种内在关联,即主流目的强化与个性风格缺失。尽管里希特宣称影片严重歪曲其个人经历,但本片的艺术理念却与里希特的先锋照片概念产生有趣共鸣。设置巧合而不延伸,丰富议题却不细化,就像里希特临摹照片后所做的模糊处理,使一切细节同等重要却又同时可被忽视,从而达成一种微妙的均衡。
@秋刀鱼木 9
几乎讲尽了人们能对“德国”形成的刻板印象:“自我设定自我,自我设定非我”的德式哲学,三四十年代的狂热,分裂时期的迷茫。但时代议题恰又是影片全力拒绝陷入的,整个时局被最大程度地淡化,仅仅以时空的方式为那些目的缺失的随机事件提供了可感的条件。而电影真正聚焦的,是这些事件如何通过个体的独特体验被赋予意义,换言之,缺少主体的随机性如何在肌肤之亲中转化为最真实可靠的信念。这一点好迷人啊,尤其是当乐透号码的隐喻出现时,拍案叫绝。唯一我感到困惑的是对笛卡尔的引用,我并不觉得笛卡尔会赋予知觉任何可靠性,像毛毯和油脂那样。另外男主好美好温柔好会说情话,有这样的爱人我……我……我就会和他分手然后对着幻象崇拜终生。
@下次开船 9
“只有在艺术里,自由才不是幻想。“关于政治、艺术、爱与希望,更多的是关于如何对待真实与历史。大师之作,摄影、配乐、镜头调度都属一流。刻意弱化的冲突使得电影的基调不是那么沉重,平添一份自然与流畅。典型的三段式结构,中间一段略显松散与疲软,把政治因素对个人的影响全都借以单一角色表达未免欠缺说服力。汽笛声前后呼应,模糊掉的画作也与童年时期的手部特写+变焦镜头巧妙联系。“人们总是不喜欢自己的照片而更喜欢自己的画像,因为照片太真实了。”以及,德国人真的很喜欢探讨哲学,所以,什么才是真实存在的呢?是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吗?

打分:@满岛光 7 @海鸥马步 7 @保质期已到6 @月色归来时 7


部分资料来自与百度百科与维基百科,如有侵权惹就…好好处理惹…

如有友邻短评未收入惹可以速速豆邮,因为周末事情有点儿多不好意思惹…

最后推荐一部关于格哈德里希特的纪录片吧~视频网站可能有哦~

下期见咯~

 4 ) 真实、自由、自我、世界

对比《窃听风暴》(又译《别人的生活》),本片在色彩,低调光,高调光的运用上都更具美感,尤其是大量对影的运用,赏心悦目。但从现今电影审美来讲,大众对电影的欣赏或探索,重点仍聚焦于电影中的人物,能打动观众的电影必然存在打动观众的人物。而人物显然是本片的不足之处。

是导演的问题吗?不是。大概在《窃听风暴》中关于艺术与人的问题探索得不够尽兴,导演这次完全放开了。以男主的经历,如果正常讲想必是一次次的尴尬、苦难或煽情,然而导演在探索的过程中对这些仅是蜻蜓点水。淡化人物背后涌动着强烈的主题,对真实、自我的无比渴望,这一点让长达189分钟的电影没有丝毫涣散。有点无我之境的意思。

不太严谨地讲,电影对于观众大致有两大作用,取悦和引导,无高低之分,和电影主题有关,这点就不细谈了。本片偏向引导,所以重点不是让观众感动,而是思考。

寻求的道路上一切阻碍都可轻描淡写。但如何得到对于真实、自我的绝对体验了?在大量随机性无意义不具代表极其私人的生命经历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得到那把钥匙。男主导师得到了,是油脂和毛毡毯。

处于真实和自我的顶峰,也很容易坠入无尽的黑暗和虚无吧。就像本片男主一样,似乎每一步都有可能毁灭。比如存在的可能:他无法度过童年创伤,没有机会进入美术学院,和女主不欢而散,被表面的社会主义创作腐蚀,被同学陷害,岳父的旧账暴露……

黑暗和虚无有时会舒服些,但并不迷人,不是吗?只是迷人的事物或者人,少也易逝。

再说说首尾呼应的结尾,只能说一般,从人物表演上来看,其中对姑姑的怀念是真实可信的,但表演想表达更多的是,对真实、自我的体验,男主选择了和姑姑一样的方式,显然这点和他在艺术上的突破性自相矛盾,他应该有自己的方式。也和电影整体风格有些不契合,失去了那种随性一笔的洒脱感。

男主面对空白画布那段虽短,但太真实了。我想任何创作的人都有类似体验。

你没法笑,太阳帮你笑;

你没法喊,海浪帮你喊;

你没法唱,群鸟帮你唱;

你没法跑,狂风帮你跑;

你没法舞,丛林帮你舞;

你没法活,宇宙帮你活;

你即世界,你即自由,你即是你;

你之作,自由之作,真实之作,世界之作,无主之作。

大部分创作只是一种宣泄,只有当自己知道要创作什么了,会相敬如宾,惜字如金。

以前想得少,写得多,现在想得多,反而写得少了。

好想再体验一把过去的创作方式,被文字宠爱,肆意妄为,如脱缰烈马,如浪尖吻霞,如瘦月倚窗,如繁星盈盈笑河汉,如百鸟齐鸣穿山林……

如电影中所表现,爱人的身体,是这个世界最好的地方。

 5 ) 无我 我 无我

Ich Ich Ich

是自己的一些小感想完全是因为短评写不下了才放到这里。

其实看到最后一刻的时候还是没有完全理解这部电影为什么叫无主之作,后来细细想了一想才算有些明白。

它很长,三个小时,看到最后最初的感悟已经快消散,脑海里留下的不过是这一段观影的过程。

因为完全没有看内容,我带着一块空白的画布来看这部电影,我不知道无主指的到底是没有主人的作品,还是没有主见的作品。

也许是后者吧,单纯地去描摹照片自然是没有主见的一种做法,所谓没有主见背后却是真实与和谐。

这样想来,这部作品和人们一直讨论的艺术是否是在输出价值观,是否要用个人价值观批评一部作品的问题倒是很有关系。

很难去批判影片里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否一无是处,但是有趣的点在于,在德累斯顿教授教给他的是没有我而归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杜塞尔多夫的开始阶段,库尔特开始追求我,但是最后他又归于了无我。

所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无我和库尔特最后寻求的无我之真正差别在于何处?

我想在于那句“绝对不要把目光移开”吧。

(又是一通胡扯哈哈哈没能抢到不合时宜的人的票的我狠狠落泪)

 6 ) 【春天的放牛班】观影团周限定观影之——《无主之作》

现在他们真的建了一道墙。你有料到吗?——《无主之作》

绝不要选择一个政党..选择艺术..它们是鱼和熊掌..只有在艺术中..自由才不是幻想..只有艺术家才能在这场灾难之后让人们重新获得他们追寻自由的感觉...每个人..不管他是收垃圾的.或是农夫..都有机会成为艺术家...那时他能够将自己的主观能力随意地展现出来...如果你们没有自由 .没有完全的自由... 那就谁都不是 ...当你们让自己获得自由后. 也让这个世界有了自由...你们是神父 ..你们是革命家 ...你们是解放家。——安东尼乌斯 ·范· 维顿教授如是说 ///对着库尔特脱帽致意的瞬间让人莫名地感动。

本片源自实真实人物的真实经历

库尔特的人物原型 当代德国著名艺术家之一 :格哈德·里希特

第四期周观影活动共有 11位友邻参与,10条短评,平均分为 74 。

@扶不起的先生 90/100

天性使然的艺术,承载着生活上的洗礼。支离破碎的处境,让记忆的视线模糊。痛苦的回忆以艺术的形式去理解和淡化。真实而又悲惨的经历,在绘画上焕发得以释放。没有过多对于战争的探讨,没有仇恨在作梗,影片的基调也如同裸体少女般美丽,让人脸颊红晕,自然而又舒缓。这样的作品真的很让人欣赏!

@渡边dudu 60/100

大跨度的叙事,但剧作庞杂。库尔特全程面瘫,几个人物性格塑造的相当模糊。

@低能钛合金 90/100

不论是时空背景还是要探讨的主题都比《窃听风暴》更为宏观,而且相较《窃听风暴》微光般给人生带来明亮光点的感动,《无主之作》则像是一首大提琴曲,低沉、醇厚、贯穿人生。

导演没有把姨妈惨死的真相作为焦点,没有公之于众的高潮戏和两方对峙的戏剧冲突,一直是自由之艺术、真实之思想在升华着影片的主题。纳粹历史、二战烟云,在没有硝烟的故事中慢慢酝酿成时代的印记,个体命运在压迫中得不到释放,人性对自由的渴望在不断呼号,时代焦点被渐渐虚化,库尔特最终也找到了自我,其实艺术的本质就是不断在追寻,而“无主之作”正是库尔特追寻了几十年的结果。

血/历史&艺术

@cinedreamer 80/100

历史,政治,爱情,艺术,哲思。三小时时长不短,看得出导演想表达的东西也很多,虽然基本都是浮于表面没有作什么深刻探讨,但相互之间的融入倒也还算是可以。姨妈尽管早早下线,却是将库尔特与西本德教授的命运联系起来的重要角色,本以为模糊的画作会是剖开真相的导火索,意外的是竟没了后话。去掉自我烙印的“无主之作”更能让库尔特看到真实,不知真相被埋藏的“无解之案”是否也带有类似的意味。

很多人说视听平庸,不太有这种感觉。画面色调打光非常舒适,配乐也很有“娓娓道来”的舒缓感。三幕间剧情是有点割裂,可能确实做成迷你剧会更好,带给人的情绪大概也会更强烈更震撼吧。

@杰瑞米太阳 75/100

对这部电影我实在没什么感受,不想写些空话来充数。

@Anyslus 60/100

@昨日之岛 30/100

太吓人了,这是一部六部“电影”拼成的电影,各个部分割裂地就像蒙德里安的画,就像六个随机的数组成的一样。我见过割裂的想融合的电影,也见过融合的却想割裂的,而这部明显是其中最人格分裂的一部。上来先是民族苦痛,紧接着就是东德学院里的小清新,逃离死板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西德乱七八糟的后现代主义,反抗父权而不知所终……我就想问导演你想说明什么,三个小时一点重点都没有,端上没头没尾、没轻没重的一大盘你是我们拼拼图吗?还有他姨妈是白死了吗,他岳父是不是仍逍遥法外,他老婆到底是咋怀上的,他最后有没有成功?妈的啰里八嗦拍了三个小时你就说你拍了个啥,就贡献了一个毫无存在感的男主,他姨妈和老师都比他有戏的多。还有老师那个电视剧质感极强的闪回,你以为是在拍电视剧的吗?字数限制就不多废话了,德国版《地久天长》滚粗

@影武者 75/100

如果不是工整厚重的叙事节奏可能真要手动分P看了,观感上我觉得跟窃听风暴并没有太大差距,人像重叠的一刻还是挺震撼的。p.s.女主妈妈特像凯特女王。

@阿东东啊东东 83/100

一部平衡感很强的片子

以齐班德为代表的战争余波和以库尔特为主角的艺术人生相互交织

医生身旁的骷髅骨架和纳粹军帽上的骷髅标识 模糊却真实的幼时记忆和模糊却真实的画作呈现 以及看似平淡的叙事风格与哲思闪动的长段台词

关于社会历史对个人命运带来的阴霾从未也从未有可能消散 但所有真实的事物都是美丽的 所以永远不要把目光移开

很爱车笛声和配乐一同响起围绕姨妈和库尔特旋转的镜头。

B面

A面

@Owl 85/100

主观视角被屏蔽最后却只能鼓掌,我只想用 “匠心匠艺”来形容它,层次鲜明结构经得起推敲人物的退出与带入也安插地稳当。在希特勒万岁的故事背景下,以女性的社会属性为切入点按照生育权利及生育义务的曲线与拐点展开这场反抗战 ,其间个性得不到释放只有压抑,统治者处理敌我矛盾决定生于死只需要两支墨色不一样的笔,恐惧的浓度让人窒息,艺术也很难自由。通过意志的传递,这场跨越两代人的反抗有了动人的基调,个人困顿与时代更替催生出的阵痛是共鸣的来源,胜利背后的胜利让我咂舌,库尔特撕掉了劣等基因的标签,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艺术,给了纳粹医生这种主动服务战争的髭狗一记响亮的耳光,这是慰藉伊丽莎白的最佳方式,也使得爱情不掺入血统和阶级这种杂质的纯度得以保留。——“人们不喜欢照片,而喜欢画” 库尔特抹除了真实和虚假的界限。

非黑即白

@mdr skywalker 85/100

分了两次看完了全片,由于叙事依然像《窃听风暴》那样采用缓慢温和的方式,所以分了两次看也没有明显的断裂感。片子其实挺像《地久天长》,并没有刻意地去讽刺或批判时代,而是借一个艺术家寻找创作灵感的过程去反映时代,但处理上少了《地久天长》的刻意和拧巴。还挑战了比《窃听风暴》更长的时间跨度。第一幕姨妈之死铺垫了后面所有的情节,促使了库尔特的思想觉醒,中间部分虽然拖沓,但是反映了库尔特开始认识艺术创作的必不可少的过程,包括他与岳父的对比,是天平的两端。最后一幕并没有刻意增加冲突,而是以库尔特停车场的戏而告终,那一刻,他已经理解了当年的姨妈,我不是学美术专业的,具体的术语也不懂,但是电影反映的艺术创作与自由,真实与美好的命题,非常值得思考。有人说电影视听不好,但是我挺喜欢的,尤其是配乐。

破晓

滋养电影艺术的最佳土壤产生于导演的创作动力与观众的观看欲望相互作用时,就像多纳斯马导演在接受德国一档广播采访时所说的“对我而言,最重要的是创造力,去探索在时代洪流下的个体是如何将生活经历和心灵创伤转化为艺术的。”而作为观众的我们能够通过导演的镜头,得到视听享受的同时从人物的命运折线图中收获到些许感动,找到自己的生活形状,就很满足了。

酷啊~老师

那第四期的周限定观影就到这里啦,~,这里一定要说明一下我们观影团的团旨....一群喜欢看电影的卑微观影崽,乐呵乐呵就成。

嗯......下期见。

也祝你观影愉快~~~~~~~~~

嘿...嘿...嘿

 短评

跟“窃听风暴”相比少了政治批判力度,但多了一份温柔的人性。男女主之间的宿命纠缠足以让旁观者揪心,但爱情让他们灵魂与肉体丝丝贴合,让他们可以不用了解真相的拥抱在一起,无视纳粹、无视父权、无视XX主义。没有大声撕喊,却仿佛听到历史的喇叭轰鸣......

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看汤姆·希林和葆拉·贝尔谈恋爱是种视觉享受。它拥有浪漫的爱情、美丽的视听、触动灵魂的纯粹,传达出一种栖息的诗意,所匹配的视听语言是传统而浪漫的,看起来缺少先锋技巧,很影戏,很老派。它是“艺术本质为诗”的拥趸,有一种将光照进历史的裂缝中的力量。188分钟,一点也不长。4.5

7分钟前
  • 南悠一
  • 力荐

政党的展牌会被烧掉,历史的壁画总被抹去。艺术会点燃保守,禁锢总粉刷自由。万物的力量响在头顶,宇宙的声音来自车鸣,世界的公式写在风中,真实的图像藏在画里。调转胎位可以拯救世界,交叉记号能够毁掉生命,关于恨是画中的模糊,关于爱是额头的油脂。合二为一可以孕育结晶,创造作品,让艺术重生。

11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3.5 精致漂亮,但不够惊艳。如果变成bbc三集片比较合适,第一部分五星,中段比较拖沓且闷,第三部分和想象中大不一样,并没有去制造drama,而是冷静讲完故事。但情感冲击弱了,比[窃听风暴]差了一部[黑皮书]吧。

12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汽车喇叭长鸣,最后“无主之作”片名出来时,想起立鼓掌,电影能展现的人生中的所有美,这片一次性全都给我了,太享受太完美了。这是一部让人“顿悟”的伟大作品,我好像懂得了该如何走今后的路了。所有真实的事物都是美丽的,我能做的就是,永远不要把目光移开。想不到今年最后一部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的电影,带来如此排山倒海的震撼,它演的已经不仅仅是电影了。那些生命中的不协调音,随着关窗投影的剎那,定格在你我命运的画布上了。

15分钟前
  • 四夕中心
  • 力荐

「你如此美丽,这甚至不那么浪漫,因为爱上你是件太容易的事。」很喜欢。

19分钟前
  • SingLesinger
  • 推荐

“绝对不要把目光移开,你看到的所有真实的都是美好的。” 不及上一部《窃听风暴》惊艳动人,总感觉少一个爆发的出口,但也不失为一部流畅的佳作。“只有在艺术中,自由才不是幻想”

21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用艺术表达真实,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创作了揭露真相的画作。没人喜欢自己的照片,但人人都喜欢自己的画像,照片明明更加真实。那么,就把照片绘成画吧。这样更能看清楚什么是真实,不要把目光移开,只要是真实的就是美好的。

23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在这个装装新潮耍耍先锋就能被当作一流影像创作者崇拜的浮躁当下,最通俗的往往是最诚恳的,最情节的往往是最动情的,朴实真挚的杰作,即使的确可能是二流的。

25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力荐

生日的时候看的 想起过去两年 从决定来德国的那一瞬间 到开始厌倦这里的街道像厌倦所有生活过的地方 只有重新坐在电影院里 才能想起两年前对德意志的向往 才觉得 艺术 生活 自己 还是很schön的

29分钟前
  • 佳期
  • 力荐

嗯...我以为会是一个东窗事发然后撕成家庭伦理的故事,结果是我的境界太低了...

34分钟前
  • cities
  • 推荐

真实的就是美丽的,就是艺术的。普通人的人生也是诗意的,一部充满了哲学的传记片。三个小时竟然一点也不沉闷,结束之后全场掌声雷动持续了得有三分钟。

35分钟前
  • 蓝色波丽露
  • 推荐

我 我 我

36分钟前
  • 康报虹
  • 推荐

只有我知道为什么我爱这部电影。只有我知道为什么我看完之后会长久地哭泣。我用我精神世界的全部沉默去颂赞它。

37分钟前
  • 树骨头
  • 力荐

A,姨妈在不正常的年代因展现“我”而被毁灭,父亲迷失了“我”而自尽,岳父压抑了“我”而恐惧,妻子被父亲控制了“我”而想挣脱,老师的“我”因机缘巧合而有所感触,特殊的时代让一个个人的“我”窒息,“我”最终明白了“我”就在每个人的身边,只是需要拥有直视的勇气,否则都是被模糊化的存在,且“我”会孕育出一个又一个“我”,而导演,清楚地认知到自己的作品里从来没有过“我”。

38分钟前
  • 我们敏熙
  • 力荐

先有自由,才有艺术

39分钟前
  • 橱窗外的大怪兽
  • 推荐

电影创造出一种回音壁的效果,历史语境下不计其数的偶然,如千军万马般顺着墙壁反射前进,汇聚成为艺术源头的必然。在如此的传导过程中,充满着过度设计的巧合、悬念与戏剧,而这一切之所以并未失重坠落,是因为始终有一团真挚而浓烈的情感将其稳稳托住。

41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导演障眼法玩的太好了,一个故事转另一个故事,一个中心跳另一个中心,当你以为讲纳粹迫害少女时一下子就变成男孩成长,当你以为在讲爱情时,又画风突变讲艺术,你以为会看到震惊的艺术作品时又成了平庸之作不知所云,最后我已经不知道这个无主之作和主题有什么关系了。。。。。。。。博伊斯有点好玩

43分钟前
  • 囍弗斯
  • 还行

如果你问我:艺术是什么?我会暂时模棱两可。但我知道,我看《自由引导人民的》的时候脑海中会回荡《viva la vida》和《春之祭》,我听《中国孩子》的时候眼前会浮现《饥饿的苏丹》和《奥马伊拉的痛苦》,本片我看到听到:精神病知道二加二等于五,神经病知道等于四的时候,我想到了《1984》。艺术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我知道:Art can be a party,but not Party,it's about liberty。

45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力荐

Werk ohne Autor,没有作者的作品,没有主角的历史。

49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