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乐与路

HD

主演:耿乐,舒淇,吴彦祖,吴耀汉,俞飞鸿

类型:电影地区:香港语言:普通话年份:200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北京乐与路 剧照 NO.1北京乐与路 剧照 NO.2北京乐与路 剧照 NO.3北京乐与路 剧照 NO.4北京乐与路 剧照 NO.5北京乐与路 剧照 NO.6北京乐与路 剧照 NO.13北京乐与路 剧照 NO.14北京乐与路 剧照 NO.15北京乐与路 剧照 NO.16北京乐与路 剧照 NO.17北京乐与路 剧照 NO.18北京乐与路 剧照 NO.19北京乐与路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北京乐与路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香港的创作乐手Michael(吴彦祖)因故滞留北京,与一群真心热爱着摇滚乐的北漂青年相遇。他们有着自己的乐队,乐队主唱叫做平路(耿乐),队里还有个活泼反叛的领舞女孩儿杨颍(舒淇)。Michael被这群年轻人深深吸引着,他喜欢他们对音乐苦苦的执着精神,一路跟着他们到乡下走穴。  然而,本土文化浓重的北京既可以深刻的诠释摇滚音乐,又可以高傲的把它视为粪土、垃圾。平路他们生活拮据,在音乐的路途上不断碰壁。唯一不变就是对音乐发自灵魂的热爱,如同那歌里一声声的诘问:“我想到光的深处,那里有风么……”  边缘的生活方式,坚挺的灵魂,感动每个人的是歌声还有梦想……上位2再会!方舟真正的剃刀党第一季进入地狱江湖小龙侠托米莉斯女王锦衣喋血射雕英雄传之东成西就恋爱无名氏第一季终结的炽天使OVA:吸血鬼夏哈尔你的荒野求生:失忆的贝尔亮剑喇家史前文明消逝之谜鬼画符 鬼畫符人脑大升级 第二季晚秋2010潜水艇老爷子超感猎杀 第二季风月无边花心情圣巨型女的袭击(原声版)哥斯拉黑夜艳阳逆冰之行我分享了老公_番外雷诺阿太阳泪灵魂医师生命不息蓝霹雳1983为全人类第三季乡下人的悲歌铁岩溪谷的血斗英国小哥看中国:解码新时代游龙戏凤(1957)喜欢就是喜欢忧郁的物怪庵 续角头2:王者再起宿主探寻外太空生命妖魂西乡殿两个人的车站

 长篇影评

 1 ) 《北京乐与路》--美丽的怪胎

《北京乐与路》是香港导演张婉婷拍的一部关于北京地下摇滚人的电影,通俗的说就是香港的商业化与北京地下摇滚乐杂交后的怪胎,是摇滚乐被三角恋强奸后生下的杂种。
准确一点讲,这是一部将三角恋的的故事嫁接到摇滚乐上的电影,讲的是一个香港的富家公子看上别人的女友的故事。当然艺术毕竟是高于生活,电影忽略了富家公子与艳舞女郎的文化差异,于是整个故事看上去就更像一个“故事”,也就是不怎么的真实可信。当然按照琼瑶阿姨的标准来讲,三角恋的故事怕的还不错,男女主人公也都是俊男靓女,情节安排的也够感人,算是一部好看的电影。

但影片中表现的北京地下摇滚乐的部分确显得过于流于表面,过于俗套。俗套并不是这部电影的错,错就错在这样的一部俗套的电影却是要嫁接在自以为不俗的北京地下音乐之上。

一次不成功强奸,勉强生下了一个还算美丽的怪胎。


 
 

 2 ) 走路,不是毁路

  我今天刚看了那个出名的烂片儿--北京乐与路.一切当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没有一个真正伟大的或是至少有思想的摇滚歌手会象平路那样脆弱和单纯--到一切都好象在作假.
  他看着印有雷蜂头像的第三期我爱摇滚乐,却一边儿说:我被音乐玩儿了.
  音乐没有玩他,甚至生活都没有玩儿他,摇滚没有,他自己自玩儿了.如此任性的人,自我中心自以为事,仇视他所看到的那一切丑恶,在爸爸面前觉得很丢脸于是下去了.有血有肉却没有概念没有信仰没有归宿.再好的看客 也只是看客.
  平路他不知道自己要玩儿什么,他没有说服自己--我的摇滚乐为何优越.他有着一个好的吉他手好的贝司手好的鼓手,当他要唱的时候他唱自己的嘲笑和思考.这样的人却不懂得自己鄙视的人的模样.唱片公司的高层不会耐心到等你放了很多录音质量奇差的歌儿之后那一首--最好的.你在走穴中和艳舞女郎摆在一起,你寻找那一声赞同,市场的,人民的,你的哥们儿想着遥不可及的美国妞儿,梦想激情,更确切地说是摇滚本身支撑着你走下去,怎么样,这就是我所热爱的生活状态,他和其他的生活在形式上没有什么差别,关键是我和我的梦想和激情极大可能的贴在一起.我愿意这么耗儿,一直到我不能耗为止.
  我前一阵儿忽然犯傻不愿意念大学了,就差点儿直奔北京.我妈说你个傻比别做傻事儿,你搞地下音乐你犯法你干坏事儿我怎么能够放心呢.我是一个脸洗的干干净净地混迹于人群之中却被认出来并被冠以傻比做作爱炫耀的真朋克.我乐得被认为是人们严重的我,我没有被伤害到吃不了下顿的饭,我甚至连有没有饭吃都不在乎,那广大的中国现实里令我害怕和不满的是一些东西.
  在火车上坐上22个小时无烟区的脏地板,和全是口臭的大爷和大娘们一起,不舒服,憋着尿一直憋到肚子涨的牛仔裤紧的肚皮都是印。或者在大街上电话亭里躲着被小流氓拽到角落里轮奸了,第二天早上迷迷糊糊全是落寞和迷茫。或者是躲在家里光做梦了24小时不出门儿。这世界上勇敢坚强有用的人民太多了。个人经验还能煽情是因为人们还抱有梦想和不顾一切。龌龊的忘记了,美好的留下来。
  但我知道我如果英文不是那么流利我没有看过那么多电影,我不知道这回事儿那回事儿我就不可能有机会和一群外国友人在好的演出场地偶尔演上几场并发现自己是个苗子。如果我能够放下手头的一切去一个人干那么我很可能可以一直演出一直摇滚了。生活充满妥协,但妥协不是折衷,不是丢脸,而是最优方案。我可以继续在这儿混上两年,多看电影多听音乐,多看书,多认识和我一样还没有做成音乐的人多让我的吉他忍受我傻乎乎的扫弦。两年之后我丢了这样的青春,却总比自己虐待自己出去做一些我不擅长的生存,花更多时间担心 第二天早上的天津煎饼,并被平庸和打击淹没好的多。
  偶尔,我会突然之间发疯,逃上几个星期的学,然后睡死在自己的窝里。现实不容许你和他对着干。但现实是你的爸爸妈妈,你换个角度换种态度,他会给你送来你掏到的ben kweller,会送来刚买的摇滚杂志和图书馆免费的哲学书,还有一周一次的观演自由。很多人都为理想和金钱贡献了很多好东西,一个好的青年不应该找不到为什么,或者把理想和金钱变成绝对的死对头,然后让自己压死在车轮或者叶子或者姑娘的大逼之下。
  是人,就是偶尔发呆,偶尔犯傻,偶尔激动,偶尔无聊,偶尔深沉,偶尔进取,偶尔自我保全,当你觉得自我保全很令你羞耻,到菜市场卖大口碟令你不好意思你觉得绝对不能干的时候,那么你不是牛比。你和自己硬耗耗不久。一死也就白了,那果儿的伤心其实你是不在乎的。
  切,我只在乎音乐,其他我都不在乎,这才叫纯洁。但这种纯洁是特定条件的产物,你努力往这个纯洁上靠,很多时候被生活发现你的虚伪,倘若能一笑了之,那你的音乐就有生存的希望。
   平路其实是一个不知道自己要干嘛的人,因此借着一个惨情故事的壳儿成了电影男主角。直到自己要干嘛的人,被问到平路这事儿的时候会很愤怒地骂他太假。但人们还是纪念张炬,因为他是哥们,知道他的人感慨,不知道的人拿他的专辑卖钱。你的专辑不能卖钱,那纪念的人有多少颗心都没用。
   于是,保持一颗红艳艳的心。就是在这部傻片的催化下哭哭鼻子,继续因为可以用电脑的音箱听babyshambles而高兴。
  因为假如我去别人家里当了保姆,那我真没什么时间听歌了。

 3 ) 骤然散落,一如繁星的碎片。


这天醒得很早,离开了联福道的安静,搬来太子,喧嚣的早市,午夜的飙车,都让我睡得不安稳。

生活似乎因为这些喧闹更近了一些,把房间打扫干净,换了小碎花的壁纸,洗干净宜家买回来的垫子和床笠,喧嚣中的宁静,小小的家才让我感觉安心一些。


不敢碰腿上的淤青,搬家时的磕磕碰碰现在才显露出来,草草吃了早饭,打开电脑重看一遍北京乐与路。


忽然之间决定做什么,就叫灵光一现吧。




“男子汉大丈夫,不挣窝囊钱,不喝跌份酒,不抱小骚货。”耿乐儿留着没型儿的长发在午夜大排档坚定地说。还是沿着那些可以预知的轨道,挣了窝囊钱,抱了小骚货,也坚持梦想到沉迷其中的最后一刻。


有人会说,不用看都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说它是俗套,可生活也许就是这样,你能指望它有什么大转机么?



耿乐儿像极了我大学时的班长,那个我们喊他老大的比我们大很多岁的男人,所以我又想起了曾经在我身边的许多人。


我想起了我的另一个大学同学,叫他D吧。


大一入学,他被女生选为比较帅的其中之一。

我依旧记得清楚,他穿一件真丝的大红色衬衫,笔挺贴身的白裤子,黑皮鞋,头发梳得锃光瓦亮,叼着烟,痞得很。

班里的另一个女孩和他是一个家乡的,大学之前还谈过恋爱。她这样形容D:他就是个少爷,家里有钱得很,花钱不眨眼,每天都打扮得特规整才出门去玩儿。



接下来你们以为是一个富二代的淫乱大学生活以及毕业后继承老爸的资产住别墅开跑车包二奶的故事么?


不是。


之后的一系列故事,只能用惨来形容。


D的父亲后来生意失败,那时我们刚上大二,并不清楚这件事对于他和他的家庭会有怎样的影响,只是觉得钱没了就没了,赚就是了。


一节表演课上,他交的5分钟作业,是一个酗酒成瘾的父亲打骂儿子的小品。


他演得逼真尽兴,最后在台上哭起来,久久不肯下台,和他演对手戏的演员也愣在那不知所谓。


直到他眼睛肿了,离开了教室,像耿乐的老大说,他爸前天死了,酒精依赖症。



他爸死的那天,他没回去,就在学校四季村一个我们经常去的小火锅店里和老大吃了顿饭。

火锅店的老板劝他,回去吧,起码看看你妈。

他就摇头,什么也不说,喝酒。




再后来就是你们所谓的俗套了,他没奋起勃发,也没走狗屎运讨回债务,更没从此和他妈过上了平淡的生活。

家里因为债务把房子全部抵押出去,只省下一间小房,他妈一个人在老家守着。直到毕业,他也没能帮他爸翻身,他的世界不存在什么命运的眷顾。



他和老大一直是好哥们儿,大学剩下的这几年,老大吃饭带着他,卡拉ok带着他,打CS也带着他,谈恋爱都带着他。


期间他申请了贫困生补助,代价是毕业后把贷款还完才能把毕业证学位证的正本拿回来。

但到现在,他都没拿。



毕业典礼那天大伙儿吃了散伙饭,他毫无疑问地喝大了,两个人抬着他,他却奔向班里的一个姑娘,抱起来就哭接着就亲,那天距离离校还有7天,他们俩就好了7天。



再后来,大伙儿就各奔东西了,那姑娘最终以不在一个城市和他分的手,这是借口好像大家都清楚,所以没有人意外。




毕业的时候老师说,学我们这个专业的,出来就是当演员,否则就废了。谁要是一年都没演上戏,就得再学一遍,要不然你们不配上台。


D和另外几个男孩儿都北漂去了,见组被拒,住地下室,沉迷网络游戏,没钱没车没女人。好在老大是北京人,时常叫他们出来吃个饭,救济一下。


后来毕业快一年了,D还是没演上戏,老大看不下去了,给他找了个证券交易所,说,学,慢慢就上道了,不说还债,起码别挨饿!

老大说他的发达就是炒股票,当然,我们不信,却不得不信。

他不去,说不想转行,我还有梦想。



梦想这件事情,被多少人敬仰就被多少人唾骂。后来有一天晚上他找了老大,老大开着他的宝马在崇文门附近的天桥下等他,看他从远处的地铁站走出来,整个人邋遢至极,脸色发绿。

老大问他,怎么回事,他说两天没吃饭,两天前就一直吃包子,1块钱仨。

他支支吾吾,老大明白,就说了一句,救急不救穷,给了他十块钱,起码能坐车回去。


后来我知道这事儿,问老大为什么跟打发要饭的一样只给了10块。

老大还是那句话,救急不救穷,我给他工作了。



接着D去了房产中介卖房子,怪得离谱,三个月没卖出一套房,租客也没有,所以只能拿到基本的几百块钱。

那会儿他有个女朋友,在网上认识的,湖北人,比他大好几岁。他住地下室,她就跟着住地下室。

老大看不下去了,说不能让人姑娘跟你受罪。于是把自己在崇文门几套豪宅之中的一套借给了他,直到姑娘离开北京,他俩都住那儿。




那会儿我已经来了香港,W在北京上班,于是我就成了京港爱情线的女主角。

09年的秋天,我到崇文门,参加老大家的聚会,D工作的房产中介正好就在新世界百货的旁边,我看到他穿着上学时穿的棉外套,在门口抽烟,整个人老了许多,连手都是。

我说,怎么没原来那么帅了。

老大说,生活啊。



10年的夏天,八一建军节,我和w,老大和女朋友,孙思雨和时任男友去瑞士公寓看雷子乐的话剧,主演之一就是我的另一个大学同学王浩。

散场之后,我们跟着老大一起去吃了宵夜。

席间无外乎就是谈谈谁在演戏谁在卖保险谁挺可惜的。


忽然老大说,今天D当爸了!

我们雀跃,吵着要给他道喜,电话接通,D在那头开心极了,说谢谢谢谢,人在湖北,回来再聚。


那晚之后我以为这是他人生的转机。



今年夏天,我和w在青岛,接到老大的电话,说要陪着D去湖北,说他一年都没看到过孩子,到现在不知道孩子到底是不是他的,那女的跑了,现在好不容易找着了,他得陪着D,不然就有危险。


我惊,命运曲折也不带这么玩儿的。



后来这事就算解决了,孩子到最后也不知道是不是D的,D离开了北京,去了上海,和另外一个同学一起,接着卖房,据说,业绩稍微好了一点,但养活自己还是够呛,毕竟是上海。



故事讲到这儿我已经用了好多的“后来,再然后,再后来”,没办法,用一个后来根本讲不完。




说回北京乐与路,有人说这电影是映射摇滚梦想的,一般人看不懂就说是烂片。我不知道,我不懂得摇滚,但不排斥这种愤怒和梦想。


片子里的平路坚持老爷们儿的梦想,生活里的D已经没有梦想。


你们都说为什么他不去他妈的奋斗一下,我也想问,但我不忍心,我想他的苦衷,我们谁也不懂。



平路死的时候把卡带给卡车司机,让他听,下一首。

然后在歌声中他心满意足地死了,导演替他做了主,给了他最好的结局。


那歌唱出来的时候我掉了几滴眼泪,那曲调想学,学不上来。

但他是这么唱的: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染尘埃。










 4 ) 魔豆的事

点了火烧云外卖在家看《北京乐与路》,冷气直逼太平间。以前是不吃辣的,二十岁前一口没吃过。想到第一次聊起这部电影是在六年前的那里花园,买酸奶和moleskine,路灯打下来,天气很热,把我们膨胀烘托在半空中,脏街未拆,开始营业。我说喜欢戏里的耿乐。我们四人骑着两辆摩托车,奔赴五环,头发染成寸草不生的怪颜色,艳粉的、蓝的、白的,青春的刺头。后来再过五年,其中一个人告诉我,安定医院不能戴耳机听歌,那是个不允许有音乐的地方,他每天在医院拿炭笔画画。半个月后离开我们。 我后来不再喜欢耿乐,熟于应付生活。电影最开始唱“我恨你爱的,我爱你恨的”,吴彦祖游离在狂欢人群外,就像我也从不知道我会是一只蛋,行将被老道的手狠狠磕在台上,做成一盘流水线上的菜。有心有力,我也不会再去大柳树淘东西了,鬼市:凌晨两点不睡,拿着手电在香云纱、旧茶壶、破眼镜、幻灯片、旧书信、碎娃娃、肚皮里磁带未拆的Walkman的魂魄里找鬼。鬼是常常听说,会害怕,但从未见过的东西。它不见光,也许是惧怕堂堂然光幕一揭,发现那张脸竟然是自己。 曾经我不敢与你相对,现在我喜欢吴彦祖。

 5 ) 还好有好音乐

和很多人一样,我诚实地将《北京乐与路》定义为烂片,但提起本部电影的摇滚音乐,和很多人一样,还是有的说说。音乐远远大于故事的叙述,导演张婉婷将俗套的三角恋情和摇滚相结合,试图来描述摇滚人的新路历程,可惜不很成功。

一上来,耿乐来一首子曰的《磁器 Porcelain Brothers》,确实有点吓唬住我了,因为这首《瓷器》是子曰乐队中,除了《相对》《你也来了》之外,比较喜欢的一首。乐队表演和疯狂的群众造就了狂热,对,这是摇滚,至少表演和场面调度上,导演排练出一场摇滚戏。耿乐一头长发,赤裸着上身,有点忘乎所以,加上子曰乐队那种半带说唱半带吼叫的唱腔。紧接着一段轻柔的音乐,反差效果很好,可是下面的打架斗殴就是那么矫情,音乐断了,戏一下子就降了下去,扯淡慢慢占据了剧情。

《瓷器》这首歌里引用了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这段在电影中搞得能算及格,迷幻低沉的意味出来了;艳阳乐队走穴过程中,"子曰"的另外两首歌《你也来了》和《光的深处》也被搬上了农村的大舞台,可惜没有光大,甚至《你也来了》出现了4次,“桥归桥,路归路,各走各方?" 是剧中人的命运?不知道,也没有看出来,导演也没有表现。

"我想到光的深处,那里可有风吗?",《光的深处》过后,导演的扯淡又慢慢的占据了上风,“玩摇滚总比当土匪好吧。”这是何等荒谬的台词。谁也知道摇滚,如果真的成为一种老少咸宜的音乐形式,那摇滚也就死了。比如《乖乖的》那段,我们可以看到,悠闲的中国太极和愤怒的摇滚并行不悖,可是没有人欣赏,正是,没有一个乖乖的人可以玩得了摇滚的。

导演设计平路的几首歌,《落魄的人是可耻的》(张楚:《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和《上苍保佑吃两碗饭的人》(张楚:《上帝保佑吃饭的人》),是导演在影射国内摇滚的摇滚经典?公司试听那场戏,可疑可笑可怜可悲……导演理解的摇滚人生,也许仅仅是在自己试图玩一个乐队“墨西哥跳豆”,这样的幻梦破灭之后的臆想罢了。
 
激昂奋进的唐朝乐队《国际歌》也被用到当中,没得挑的,全顾着跟着哼哼了。说句题外话,印象中个人听到的《国际歌》第一版就是摇滚版的,就是香港红磡体育场那场,再听主旋律版本的,总不那么带劲。
 
下面就是汪峰的《回忆之前忘记之后》,也是主题歌,轻柔又温暖;《晚安北京》,颓废和宽广;陌生的城市里,摇滚梦永远没有终结。导演很惨败的让男主角撞死,是为了表示对唐朝乐队贝司手张炬的纪念?还有纪念前途惨淡的中国摇滚乐?撞车后给司机一盘磁带的设想,不知道导演是在怎样脑残的情形下的构想。
 
《晚安,北京》和《你也来了》,有点早年的MTV的感觉,撞车的那一刹那音乐戛然而止,他交给司机一盒磁带,我们又一次听到了《你也来了》。"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摇滚都需要这么悲情吗?这样一来,《晚安,北京》成为葬礼上的歌曲,似乎有点主旋律的意味,男主角的影子投射到致力于中国摇滚乐发展的每个摇滚人身上?可以唤起集体摇滚人的共鸣?那为什么电影出来,许多摇滚人抵制?

崔健、郑钧、秦勇、秋野、张楚、何勇、戴秦、吴彤、汪峰、张浅潜、子曰、黑豹、唐朝、瘦人、轮回、木马、扭转的机器、夜叉、舌头……还好,有这样一份鸣谢的名单,会让喜欢中国摇滚音乐的人欣喜。

 6 ) 突然我又想起你的脸

《北京乐与路》已经被我看过无数遍的电影。有人骂,有人赞。不管怎样,它都是我要永远保留的作品,是永远不会被删除的纪念。英文名Beijing Rocks似乎能更清晰的表现这个主题。其实它应该翻译成《北京乐与怒》,在香港“乐与怒”其实就是摇滚的意思。改名是为了通过大陆上映的检查,很无奈的改名。发现它是因为之前迷恋Daniel才无意中看到的作品。这是一部小制作,选景在北京。且不说他拍的北京是不是最真实的,但是那种北京的味道还是浓重的。故事也不算新颖,但是一直认为能给人带来心灵震撼的电影并不是靠多么离奇的故事,而是一些细节,一些感情和一些共鸣。演员选的也很成功,舒淇,吴彦祖,耿乐。其中俞飞鸿的出现又给电影增加了更浓重的北京气息。很长时间,都沉浸在它的主题曲里面,《回忆之前 忘记之后》。

    一遍遍的重复着这个电影。看过很多影评,我猜骂它的大多是摇滚迷。那它反映的到底是什么?摇滚?亲情?爱情?梦想?现实?如果单以摇滚的角度来看它,那的确没什么新奇,它反映的摇滚只是人尽皆知的肤浅层面。偏执的追求,失望的打击,嘲讽,不被认可的梦想。就像平路父亲所说的,搞音乐总比要饭强吧。这也就是大多数人对于摇滚的看法,毕竟这是中国。回到电影中,存在于平路,杨颖和Mike之前的三角恋情才是主线。所以不妨把它当作一部描写爱情的文艺片,这样会更好。至于大导演张婉婷为什么要选择摇滚和北京来作为这段三角恋的背景就不得而知了。大导毕竟是大导演,她还是用尽了办法让这部电影更加摇滚。主要办法就是请到了内地一些还算不错的音乐人来为电影撑场面。的确,这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汪峰最后一曲〈回忆之前 忘记之后〉也的确升华了电影。我想如果没有这首歌,我可能不会对这部电影有这样的热爱。  

    杨颖和平路说:“我们注定是在一块的。”她说,有一种自杀的方法就是嫁给一个玩摇滚的。她对生活是绝望的,所以她选择平路,选择这种慢性自杀。而Mike的出现给了她另一条路,但这条路不过是存在于他们各自生活中的迷幻场景。她踏上去了,但终究要回来。即使平路死了,她依然不能回头。因为她真正爱的还是平路。电影中最煽情的场景就是在故宫外筒子河边的那一幕,放下平路,Mike和杨颖终于能够牵着手走过那片金黄的枫叶路。  

    故事完结在平路的死亡。他们要各归各位。Mike与杨颖也终究是一场梦,他们各自明白。所以Mike写了那首歌,在他离开北京,回到香港,在以后的某一天他还会想起。虽然短暂,但是够铭记一辈子。也许有些人就只有擦肩而过的缘分,是不是有过就算是珍贵并且是幸运?也许小颖心里爱的总是平路,但是她还是会永远记得Mike留给她的所有。是不是就只能这样?谢谢她留给的回忆吧,是讽刺还是无奈?在Mike独自凝神的时候会突然想起她的脸,突然想起她当天的叮咛,突然想起那时的北京,他们一起走过的北京皇城墙外的那条路。他不舍不弃,不忘,也忘不掉。所以才会一见一回心底一阵痛,才会在明明灭灭的星光的夜里,恍恍惚惚再见她的脸。吴彦祖的演精准而到位,那种眼神,很复杂,有伤感,有无奈,很丰富很丰富。  

    没有什么能比这首歌更能表现电影的精髓,它不再是一篇简单的旋律,而是华灯初上的北京,一群摇滚人不可触及的梦想,Mike珍贵的记忆。  

    “突然我又想起你的脸,突然我又想起你当天的叮咛……”

 

 短评

虽然我的青春平淡无奇的过来了,但在我内心的深处,我知道,我也曾幻想过我可否留一头摇滚的长发,拿着一把吉他,在夏天的校园中,甩甩头,用力吼几嗓子。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的想法,但99.9%的人不会去做,他们会穿干净的衣服,进入社会,过平淡的生活。

7分钟前
  • zqfox
  • 力荐

虽然很多很多的批评,可是作为我看的第一部有关于摇滚人的电影,我还是被深深的震撼了。我一遍一遍的说,就是这样,就是这样,我们就是这样,他们就是这样,很多都是这样…………我看这个片子,看了两次,哭了两次。不管你们怎么想,我觉得我找到了他所要说的。

12分钟前
  • 勃然大虎
  • 力荐

这两句我记住了:: "能红起来的乐队 都是外面反叛 里面听话的"呵呵 ,这里的黑和你们香港不一样,香港的黑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摸到电灯,而这里的黑,就他妈黑麻麻一片,想他亮就只能等到天亮 !

17分钟前
  • cflyf
  • 推荐

想不到给北京摇滚唱挽歌的,是香港人。能看到十年前的这么一部不成熟的吃力的涂鸦,该知足了,好歹有点残存的体温。现在才是真的“一无所有”,没有过去也没有回忆,这是一个“亡命之徒死绝了的时代”。

22分钟前
  • 高歌
  • 力荐

还是上大学那会儿在学校礼堂里面看的,当时很震撼,很想到北京看看摇滚乐手的生活。如今在北京已经呆了不少日子了,反倒没有那种冲动了。或许,摇滚只是年轻人的呐喊,而我已经老去了...

26分钟前
  • free_wings
  • 力荐

7分,拍得是真不咋地,故事段落间非常断裂,处理得很不流畅,镜头也缺乏设计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三个演员实在是太太太青春了,所以实在不忍心扣分。耿乐真是很有那个劲儿,虽然在舞台上唱二手玫瑰还是有点违和,后半部分让人心疼,看到老父亲眼泪都下来了;一直不怎么喜欢吴彦祖,在这个片子里也演得跟角色设定很贴切,舒服养眼;舒淇不用说,穿那么土依然很可爱,跳舞萌死了。北京的风很大,秋很美,那时候的电影透露出一种独特的光影质感,后来不知道是设备换了还是大家的审美变了,反正那种质感就没有了,因而让人怀旧。很多有趣的段落,现在看来依然可以会心一笑,也是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吧。#补遗#

28分钟前
  • U 兔
  • 推荐

龙精虎猛的小狼狗耿乐、在水一方巧笑倩兮的舒淇、墨西哥跳豆吴彦祖。摇滚还是玉米?洗洗睡吧,醒了再说,晚安北京。

32分钟前
  • Lan~die
  • 还行

耿樂那句臺詞,“北京搖滾樂的特色是窮”

34分钟前
  • △▲凉度▲△
  • 还行

一头扎进火锅里,跳进这沸腾的生命里。

36分钟前
  • 珊瑚树红春常在
  • 还行

新旧时代的交替,传统与现代、不同地域文化间的碰撞磨合,理想与现实的对立统一,亲情爱情友情中的矛盾纠葛,张婉婷想讲的东西太多,最终也没讲出个所以然。这片子应该是合拍片吧,片子里的京味儿挺浓的。发现早期的一些合拍片在文化理解上还是蛮精准的,这后面的就越来越不伦不类了。

39分钟前
  • 粵語殘片
  • 还行

有人说:真正的爱情,背后没有秘密。说这话的人,既不明白爱情,也不明白秘密。

44分钟前
  • 伊卡洛斯
  • 推荐

本来只想随便找部乐队片来追忆一下千禧曼波,没有料最后一场真的是神来之笔!好久没看到这种桥段设置了,像钩子一样立刻拉住了我,上一次被结局震到还是爱乐之城的最后8分钟。当那颗豆子被悄悄埋入土里的时候,杨颖不再只是一个单薄俗套的花瓶圣母,一位涉世极深又拥有着赤纯之心的好人形象彻底立住了。谁能不爱舒淇呢555555

48分钟前
  • 言且身
  • 推荐

经过了很长的时间后,又一次看了这个电影,尽管演员的表演太夸张太假,很多事情拍摄出来的和乐手们的真实生活大相径庭,但是也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在这个极少人关注摇滚的社会里,居然还有人敢拍摇滚题材的电影,这本身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导演想说的已经都表达了,至少这里面还有很多的真诚……

49分钟前
  • 富不过二代
  • 推荐

我可太他妈喜欢这部片子了(忍不住跟着片子骂脏话了),这部片是纪录片吧,曾经的北京摇滚太真实了,耿乐演得很让我动容,最后死的也非常理想自我,吴彦祖和舒淇又帅又美,小清新心动。里面的bgm味道特别对,劲劲的很冲又很有意思,北京摇滚是在愤怒和逆境中发展的,没有这些就没有摇滚乐,可有这些却无法让摇滚登上大众舞台。

53分钟前
  • 保你直升四袋
  • 力荐

一直想看,也是为了回忆之前忘记之后看的,虽然不曾玩摇滚,可是会想起一些飘的日子,一些什么都没有仅仅剩下梦想的年轻岁月,晚安北京和回忆之前忘记之后,还是默默的看完了整个字母,闭上眼睛聆听。

55分钟前
  • 烟花四月
  • 力荐

香港没有摇滚

58分钟前
  • 小耳朵图吗
  • 还行

“自杀的方式有100种,其中最痛苦的是嫁给摇滚”。怀揣摇滚梦的北漂青年,在操着一口地道京片子的耿乐面前,显得多少有些违和,反倒是走穴睡通铺发型也不乱的吴彦祖,和青春少女的舒淇二人的感情戏,有几分动人,豆浆油条也能帅出天际,尤其是摆地摊卖美国垃圾打口CD的片段,一个端着老北京炒酸奶、一个吃着麦当劳,一起坐地铁逃城管,一起牵手踩过京郊外的银杏叶,很是浪漫。北京的摇滚是在愤怒中成长起来的,黑旋风李逵失去了它的主人,鲍家街43号吟唱着《晚安,北京》,香港农民干了一口二锅头雪碧、墨西哥跳豆不再跳,唐朝怒吼着《国际歌》,西城大爷摇着蒲扇拉着二胡遛着鸟,日子还得继续。

1小时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推荐

平路最后撞向装玉米的卡车的情景让我想起张炬,而在那个小火车站里与父亲的相见则让我看到现实的温情,和残酷的现实。想起《燃情岁月》里一刀说催斯汀的那句话:一个人若是遵照内心生活的话,他要么成为一个传奇,要么成为一个疯子。

1小时前
  • 西四小二
  • 还行

杨颖(舒淇 饰):我知道自杀的方式有一百种,其中一种就是嫁给唱摇滚的,保证死的痛苦,又痛又快。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唱摇滚的够酷,我希望有一天,我可以站在天安门的台上,唱一首歌 。如果可以跳一支舞,就他妈的更好。—— 片名来源:该片在上映前夕一直是贯以《北京乐与怒》的名字,因为摇滚(Rock & Roll)在香港被翻译成“乐与怒”,但北京与“怒”相联系就显得不适宜,因此电影局要求导演对影片的名字做一下修改。经过一番讨论后,将片名改成了《北京乐与路》。

1小时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我知道自杀的方法有一百种,其中一种就是嫁给唱摇滚的,保证死得痛快,又痛又快……

1小时前
  • 汽水|不core不得嗨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