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宾汉

正片

主演:罗素·克劳,凯特·布兰切特,马克斯·冯·叙多夫,威廉·赫特,马克·斯特朗,奥斯卡·伊萨克,丹尼·赫斯顿,艾琳·阿特金斯,马克·阿蒂,马修·麦克费登,凯文·杜兰,斯科特·格瑞恩斯,阿兰·杜伊尔,道格拉斯·霍奇斯,蕾雅·赛杜,乔纳森·扎凯,杰拉德·迈克索利,维利贝·托皮奇,夏兰·弗林,西蒙·迈克伯尼,丹妮斯·高夫,托马斯·阿诺德,皮普·卡特,马克·路易斯·琼斯,布隆森·韦伯,德尼·梅诺谢,杰米·比米什,卢克·伊万斯,Roy Holder,马克·赖德,鲁比·本特尔,奈德·丹内利,斯图尔特·马丁,杰西卡·雷恩,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22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罗宾汉 剧照 NO.1罗宾汉 剧照 NO.2罗宾汉 剧照 NO.3罗宾汉 剧照 NO.4罗宾汉 剧照 NO.5罗宾汉 剧照 NO.6罗宾汉 剧照 NO.13罗宾汉 剧照 NO.14罗宾汉 剧照 NO.15罗宾汉 剧照 NO.16罗宾汉 剧照 NO.17罗宾汉 剧照 NO.18罗宾汉 剧照 NO.19罗宾汉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罗宾汉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3世纪,大英帝国在狮心王理查一世(丹尼·赫斯顿 Danny Huston 饰)的率领下与来犯的法国军队展开鏖战。孔武有力、骁勇善战的罗宾·朗斯特莱德(罗素·克劳 Russell Crowe 饰)是这群英国战士中的一员,作为射手的他曾随理查参加过十字军东征,在对法的战争中也表现勇猛。但是狮心王遭遇阴谋刺杀,罗宾接受与国王一同遇刺的罗伯特•洛克斯利的遗愿,摇身变成罗伯特回到英国。在王宫骗吃骗喝过后,罗宾如约来到罗伯特的故乡诺丁汉,他不仅得到罗伯特父亲的准许继续假扮其儿子,还意外得知了自己的身世之谜。与此同时,法国野心勃勃,觊觎着英国的领土,而英国国内又乱相丛生,危机四伏。  在暗潮涌动的大时代下,罗宾似乎明了了自己的生存使命,不久后他拿起长弓,投入深林,开启了经久不衰的罗宾汉的传说……母亲1956童女贞德巴比龙2017英语无极限之危情速递K小姐懒人包2粤语少年包拯猎人1980古吴春秋河伯的新娘2017谎言大爆炸奇遇·人间角落蚂蚁的袭击刺头青鳄鱼的黄眼睛无人驾驶(2010)鸡兔英雄与暗黑仓鼠阿修罗1990国语再战江湖明月照尖东重返石器时代风流冤鬼幸福的拼图公子多情魔兽战场我的同桌是极品2血胎换骨终极奇兵喋血边城黑暗弥漫国语机动战士高达 雷霆宙域 DECEMBER SKY丑闻第三季一品爵爷小城大食皇家历史上的弥天大谎第一季来自天堂的最好朋友出国月光光心慌慌8帕里什第一季陌生人1999伤痛不会将我们拆散舞魅天下 第九季非常小特务2追杀川岛芳子

 长篇影评

 1 ) 野心与表现力的失衡

·莱德利·斯科特啊这次我真是想挺你都不行了——故事一如既往地很有野心,但剧本实在是笨拙至极呀。集冗长、沉闷、凌乱于一身,整场看下来连我这个伪·历史宅都每每有看表的冲动,那些看不懂剧中各种小捏他的普通观众是何心情也就可想而知了……以前的《角斗士》、《天国王朝》不管剧情上怎么恶搞怎么借古讽今,好歹节奏感的拿捏都是一等一的,这回的《罗宾汉》在这方面如此失败真大出我意料之外。比起这种效果,我还真是比较怀念凯文·科斯特纳版那种老老实实中规中矩的美国大片模式呢。

·关于故事发生的时间:影片中的表述很容易让人误认为理查东征归来走到法国就一命呜呼,实际上人家还是回了英格兰本土一次的,再度前往法国后才翘辫子。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凯文·科斯特纳版的故事应当是发生在理查归国之前,澳洲壮男版则是发生在理查死亡之后。那么,罗宾汉到底是哪个时代的人?就算是传说中的人物也该有个大概的活动范围吧……

·我承认,看到那个和约翰胡搞的伊莎贝拉时我立刻联想到了《冬狮》里的阿莱斯……于是怀着“怎么英国王室里好巧不巧地总要有个法国小三”的找茬心态,事后wiki了一把——结果人家还当真是有原型的,就是约翰的第二个妻子昂古莱姆的伊莎贝拉……约翰是把此女从她原本的未婚夫吕西尼昂的于格手上抢来的,腓力二世也确实以此为借口没收约翰在法国的领地,唯一可以挑刺的地方大概是此女并非腓力二世的侄女or外甥女一类的近亲,虽然作为路易六世的曾孙女,她确实可以算是腓力二世的远亲。至于腓力二世之所以能利用她和约翰作对,假借的名义也许是为自己的封臣吕西尼昂家族出头而不是维护亲族的名节吧?

·这边厢沃尔特老爷子语重心长地说“你父亲是个石匠……”那边厢回忆画面中罗宾汉的老爸和一群人神神秘秘地在块石板上又是刻字又是按手印的,俺的第一反应——他老爸是搞共济会的?看到罗宾汉和约翰王谈判一段方才恍然大悟,人家斯导玩的从来都是现实主义而非神秘主义,虽然真相依然很NB——罗宾汉的老爸起草了《大宪章》!嗯,不管片子本身怎么样,这个剧情的确够有想象力,让我在内心里暗暗雀跃了一把~~但是国配版的翻译,乃们能不把这个翻译成“自由宣言”么,我们不是在看美国独立啊……或者难道英文原版就是如此?

·但不管怎么说把阿基坦的埃莉诺叫做“女王”绝对是国配版翻译的失职。

·看到失地约翰声泪俱下地控诉老妈对理查的种种偏袒,我的立场立刻倒向他了……忍不住想着换了我有这种老哥,当初一分赎金也不要掏呀=v=

·凯文·科斯特纳版里有个Will Scarlet是罗宾汉的私生子兄弟;小时候看的日本动画片版里也有这么个人,不过身份貌似是另一家被迫害的贵族的后代。本来还纳闷怎么澳洲壮男版里没有此人的踪影,后来查imdb发现还是出场了的,只是这回成了罗宾汉的几个军中好兄弟之一,存在感极其薄弱,还不如“小约翰”让人印象深刻……于是英国民间传说里这哥们到底是干嘛的?

·腓力二世并没有登陆过英格兰吧没有吧没有吧?这个事应该是他儿子路易八世做的呀……而且真要登陆的话怎么可能选如此脑残的地点,中世纪的人都不学地理?预告片中最引人注目的中世纪版诺曼底实际并不怎么出彩,英国人先是两轮长弓齐射,然后骑兵俯冲砍砍砍,对方法军清一水的步兵,在狭窄的滩头连队形都没展开就被一边倒地屠宰……于是在船上观战的腓力二世一边感叹“英国人没这么好对付”一边睿智地下令撤退……这场戏是要骗小孩么口古月!要论战争戏还是开头那段攻城比较燃,虽然不知道土法炸药包+火箭爆城门会不会又是和《天国王朝》里的魔戒风投石机一样的穿越物……这个我是外行,还是留给军迷们考证吧。

·澳洲壮男和布兰切特阿姨的表演没啥可评价的,这片子完全不能发挥任何人的演技。另外Mark Strong是最近悄然崛起的恶役专业户么,近一年里我是第三次看到他这张颇有特色的脸狞笑着出现了……

 2 ) Canne 2010: 罗宾汉

戛纳时间12日早上10点,明星们还没有开始在红地毯上登场,迫不及待的观众已经坐满了德彪西大厅,斯科特·雷德里和罗素·克洛合作的新片《罗宾汉》作为本届电影节的开幕影片在这里上映。这部备受期待的新片是斯科特和罗素子2000年《角斗士》之后的第五次合作。《角斗士》为罗素赢得了他演艺生涯的第一座奥斯卡小金人,“(《角斗士》)这部电影完全改变了我的生活。”十年前的成功让罗素感恩不忘,这也是罗素拿到这个剧本后首先想到联系雷德利的原因,“雷德利曾经说过,如果一个导演需要找到一些灵感时,最好是能从他自己的一个作品中去找。”很显然雷德利除了在《角斗士》中,还从《天国王朝》中不费吹灰之力得到了很多灵感。

但是让一个几乎路人皆知的草莽英雄的传奇故事如何焕发新的生命力,这是编剧布赖恩·海尔格兰德需要面对的挑战。在和导演雷德利的沟通过程中,创作团队一改以往影视作品中“出场即为传奇”的罗宾汉形象,而将焦点对准罗宾汉“如何成为一个传奇”的过去,并且在电影中加入布赖恩擅长营造的“麦格芬”:罗宾汉已经失去记忆的童年。

故事将开篇设置在罗宾汉跟随“狮心王”理查一世征战法国境内血腥厮杀的城战。罗宾汉原本平庸的流卒生活随着皇帝在战场上的遇难而得以改变,他无心卷入了英国宫廷内的一场阴谋之战。随着自己身世的逐渐清晰,他不仅需要帮助新英皇抗击法国的侵略,还需要保护诺丁汉郡自己心爱的女人。战争胜利后由于他父亲誓死捍卫的证明皇权诞生于民主的材料重新威胁着新英皇的地位,他被迫入林为寇。

雷德利在《罗宾汉》中继续他曾经在《角斗士》和《天朝王国》这几部时代英雄剧中擅长的娱乐元素。他采用特效将电影中的几个战争场面营造得恢宏磅礴,影片结尾的堵敌战堪称“12世纪版的诺曼底登陆”;而此时尚且使用本名的罗宾·隆斯特尔德(罗宾汉的原名)和诺丁汉郡主前媳妇玛丽安(凯特·布兰切特扮演)的爱情故事则一波三折,也颇为动人。另外雷德利产品设计和服装化妆的“御用团队”的杰出工作也让这部电影在画面细节上充满了令人信服的时代感。但是除了这些极具娱乐效果的元素外,在这个复杂的历史背景中仅仅依靠迷人的视觉效果并不能完成罗宾汉传奇的塑造。

很显然为了让这部“罗宾汉前传”中的故事比源自19世纪末期的罗宾汉的传奇多一些新意,编剧布赖恩费了不少周折,除了前面提到的“罗宾汉已经失忆的童年”让观众多一些纠结,还增加了皇权和民主之间的历史性渊源,可惜这两个最能让罗宾汉成为一个传奇的内容却是电影中交代最弱的部分。于是这个雷德利/罗素的“罗宾汉前传”仅仅成了雷德利的一部“新天国王朝”,而不是罗素的一部“新角斗士”。

按照印度孟买电影节主席Srinivasan Narayanan的说法,《罗宾汉》作为电影节的开幕影片非常完美,因为这是一部能够聚集观众人气的娱乐性十足的好莱坞大片。但是如果仅以此作为戛纳电影节选择他作为开幕片的理由,似乎不太充分。

(本文来源:网易娱乐专稿 )

 3 ) 一个老年歌者,和他深爱的英格兰

罗宾汉是英国的符号之一。一个成功的导演能让观众爱上他的明星。而Scott在罗宾汉中力捧的,是他深爱的英格兰,那片绿色如水彩般流动的田园。

这片子看起来轻松活跃,浪漫传奇并存,和Kingdom of the Heaven那种沉重的风格截然不同。“公平是这部片子的主题“,导演Scott在采访中如是说。但他并不想在这里刻意深沉。如果一定要给它一个严肃的主题,那就是罗宾的剑上面刻着一行字:Rise and Rise again until Lambs Become Lions。这字和Magna Carta有关。倾向于理智,改良和制衡妥协的英国精神,由此可见一斑。

前几年有美国人出了本War on the Middle Class的书。那本书我挺想推荐给自己的同学们看,看看毕业10年后自己精心垒起的家居小窝是如何被各种各样的税收毁掉的,比如物价,房价,医疗和教育等等。当然,在罗宾汉的时代,一切都简单的多。那时候是明争,这时候是暗抢。只有最愚蠢的统治者才会去杀鸡取蛋。历史就在羊圈中的肉膘肥瘦变化中循环。无论如何,投胎作中产是个错误。

Scott似乎很擅长用古装片来谆谆教诲美国人。Gladiator的时候他就把Pax Romana比喻成现今的Pax Americana。一百多年的繁荣昌盛让一个帝国从里到外开始腐烂。后来出了Kingdom of the Heaven,大大痛骂了时隔一千年的两次“圣战“。当然那片子太严肃了,票房很令人失望。现在他拍了这么个羊圈里的羊开始造反的片子,不知道是否是想鼓励美国人民加入Tea Party。其实,我猜想Scott这次拍罗宾汉,并不打算拍成太严肃的作品。前几版的剧本据说象是中世纪的CSI,主角设定是诺丁汉的检察官大人。后来几经周折,终于出现了这样一个挂着古典外衣卖现代主题的产品。

算了,不装B扯淡谈政治了。我是来推荐大家专心审美滴。虽然是外衣,但古典的美已经瘾浸到织物的每一根纤维中,让整个片子散发着一种厚实浓郁的历史醇香。这毕竟是绿林中的罗宾汉,这毕竟是Scott的英格兰,也是澳大利亚人Russell Crowe“五岁时的梦想“。再没有什么比一个能说会道的歌者讲述他所钟爱的家园更好的作品了。

Scott的镜头很大气,学院派的味道浓郁,有时让人想起大卫.里恩。他利用华丽的长镜头,肆意翱翔的俯视和水墨般流动的色彩让人感叹阳春白雪的魅力之时,也没有忘记照顾细节中的魔鬼。十字军的攻城虽然很铁血,但是技术细节很周全;农庄里的耕种看起来很田园,但是泥泞中的艰辛也没有被忽略。我盯着室内场景,不由宅性发作,想起来那个时候还没有烟囱,英国国王的朝堂里的味道一定很美妙。大导演Ridley Scott大概是有些恶搞的在钟鼎玉石的餐桌上放了几只耗子。

与其它“史诗“风格的片子相比,Scott的古代战争场面似乎离暴力很远。他更喜欢在现代战争中表达暴力。Body of Lies里的骨头渣子和Black Hawk Down里的肚肠足够令人触目惊心。但在古装片里,他在微观上更侧重技术细节,而在宏观上采用浪漫主义。他的英雄虽然也会吼叫也会荷尔蒙暴涨,但不会丧失自己的本性,也不会怀疑自己作为的意义。他的英雄为了家园,为了爱人而战。这样的战士形象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存在,如今已经荡然无存。

Scott镜头下的骑士们历来是人随马势,马借风声,完美的刻画了传奇这一字眼。在Kingdom of the Heaven里,身披烟囱套的骑士们身材异乎寻常的玉树临风。我不知道服装设计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这片子里的盔甲虽然换成了改良的锁子甲,但居然把几个主角都衬得身材美好修长,虽然他们需要随从帮忙才能解开那该死的扣子。罗宾脱掉锁子甲的姿势和拜占庭教堂中的壁画一模一样。没有盔甲的男装也帅得令人发指:宽肩窄胯长皮靴 (据说历史上真正的皮靴应该长到大腿,大概是发明了SM的法国人的另一个创新),里里外外大都是扎实的好皮货,腰带都系在小腹下方,重金属风格的简洁饰物中,几乎是不经意的挂着一柄厚重而精悍的长剑。这不啻是服装设计者在感官世界中最赤裸裸的表白。拜占廷的皇帝们都是缺乏曲线的八头身,而文艺复兴的贵族大佬们的肖像大多都挺着肚子。但影片中的几个睿智老头儿都跟Jeremy Irons的风格神似,连Russell Crowe随意敞开的立领都让人想入非非,虽然他的衣领里面依然裹得严严实实。

同服装设计一样,片子里的爱情也是直白与收敛,奔放与压抑的完美融合。Cate Blanchett的如同麦秸一样的身材能斩断任何男人的兴致,几乎让人怀疑Lady Marion和罗宾的爱情是否是柏拉图式的。但当壁炉的熊熊火焰在跳动,夜雨随着风声飘入窗口,电闪雷鸣中Lady Marion的衣裙如同鼓胀的风帆一样飘逸,银幕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的时刻,你不得不承认这个镜头虽然矫情到肉麻,但这个女人在风雨中的身影适用于伊丽莎白,也适用于呼啸山庄中的凯瑟琳。她的坚韧自信和圣洁挑逗着欧洲人的圣女贞德情结。她的性感和曲线无关,但深入骨髓,非常英国。

至于作为英雄的罗宾,导演Scott 选了老搭档Russell Crowe,大概是一个最为稳妥的选择。说到底,大众的审美是很乏味的。如果要票房,一个导演必须要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但现在的好莱坞不缺肌肉男,更不缺感性动物,但却很难找到古典的阳刚。偏巧Ridley Scott又好这一口儿。好莱坞有不少类似的老搭档,总有些臭味相投的意义在里面。连James Cameron也曾经有点儿酸溜溜的自嘲:我需要下一个Russell Crowe。

这个罗宾不算高大全,有些无赖,但非常成熟。他“成熟“到可以抱着一条狗透窥美人更衣而不乱了阵脚。那条舒舒服服蜷在罗宾怀里的长毛狗给熟男加了不少分。罗宾汉的三个哥们儿外加一个和尚也非常可爱,天生一股英国球迷式的粗线条大无畏。更难得的是大家的牙齿也很传统:英国人已经为自己差次不齐的黄牙板自豪几个世纪了。

片子中最优美的一段,是在诺丁汉领地中的田园生活。生机勃勃的片断中,剧作很恶意的,很迎合大众的,让男女主角有了一个荤笑话。这个笑话是如此无邪但又令人防不胜防,让故事中的人变得异常可爱起来。罗宾板着脸强忍着扶着Marion上马。这时,我才想起导演Scott的采访中,他谈起选Crowe的另外一个好处:”(除了扮演大英雄外)他可以很随意的放松,很随意的开玩笑。你可以把这算作性感……“原来如此。

不用担心,罗宾汉的故事永远是快活的故事。好人最终会打败坏人,男女主角总是happily ever after。绿林好汉们大概至今仍然在绿林中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而且不用考虑是继续造反还是被招安。他们的传说从来无关政治,虽然编剧开玩笑说,Magna Carta的第一版居然是罗宾老爹写的... 有时候历史控反倒会坏事儿。

影片以密林中奔跑的孩子开始,以同样几个奔跑中的孩子结束。但片头灰暗而压抑,而片尾则阳光灿烂,画面与音乐都化作一幅流动的水彩,那几个瘦小而灵动的身影象动物般健康快乐。笛声中,Greenwood生机勃勃,罗宾汉的故事刚刚开始,而且会继续流传下去。

 4 ) 你可以选择不被忽悠

       一向不喜欢高大全的英雄片,再加上史诗元素,之前的我肯定就绕道了。但暑期档实在没有什么好选的,虽然之前的评分远不如《波斯王子》,但《罗宾汉》毕竟算是大卡司,带着挑剔的心情去看,两个多小时下来,在一片骂声中,我却觉得它是好的,也许不能说杰出,但作为开幕影片还是足以撑起戛纳的场面吧。

   《罗宾汉》准确的说来应该是《罗宾汉前传》,因为之前太多的作品都在诠释箭术精准的罗宾汉同学如何在森林中过着人间天堂的侠盗生活,而这个版本却是不遗余力的告诉了我们罗宾汉是怎样炼成的。虽然从十字军东征说起对于这样题材的电影来说过于严肃,以至于让人看到想睡,但这确实显示了电影人的诚意,毕竟在这个档期,到处都是像波斯王子那样,动辄花上亿美元用最华丽现代的方式去讲个古代故事,而《罗宾汉》的整个调调却是向着严肃的史诗片去的,虽然有几个攻城和箭如雨下的镜头我非常不善良的想到《赤壁》,但客观的说,这真是最近难得的正经并且让人不会因此而想笑的电影。

    罗宾汉的传说每个人都知道那么一点,所以电影的故事并不是主打,无非是一个本来人格并非完美的人在人民民不聊生的时候,一点点显示出英雄气概,最后在当局出尔反尔的激励下,终于找到了人生方向,从此和一帮兄弟在森林里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江湖,过着自由自在的侠盗生活。所以在这个相当于被剧透的电影里,第一个让人震撼的是布兰切特大人,不管她演的是什么,一出来射出一箭那个气场已经覆盖全场了,哪怕是个农妇,也是有着女王气质农妇。也唯有有着角斗士霸气的拉塞尔克罗可以与之较量,否则还真想不到有谁可以招架得住她。于是看着他们相得益彰的步步走近,这个让我们想起《似是故人来》的爱情故事还是让人感动不已。

    本片的配乐是我的大爱,在那个战争不断,生活贫乏的时代,每每有一点点小小美好涌现的时候,总是有轻松愉快,又相当英格兰风情的音乐汩汩流出,灵动又可爱。罗宾汉和同伴第一次劫盗种子成功的时候,星空下,简单的音符跳跃而出,坐在黑暗中的我仿佛也身披月光,美妙至极。

    虽然前半部分稍显拖沓,情节松散,但对我来说,之前的铺垫是值得的。一个宏大的电影必然不能分分钟高潮的,历史也有让人打盹的时候。就像看足球,就因为不进才好看吧,要是只想看进球,不如去看斯诺克。

   《罗宾汉》是一个关于承诺和自由的故事,这是最让我感动的地方,罗宾汉因为一个承诺而开启了自己新的人生。而他也因为不同BOSS如出一辙的出尔反尔多次在被利用后又被逼入绝境。但他一直坚守着自由高贵的心灵,这是那些莫名其妙的规则无论如何也阻挡不了的。看罢电影,忽然觉得这个电影的主题是:不守诚信是你的自由,而我还有不被忽悠的自由。

 5 ) 几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罗宾汉》段落


几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罗宾汉》段落

1)戏反着写。
夜晚,小约翰和罗宾汉在营地里面大闹被喝停。理查王来到营地,要罗宾汉老实说出他对整次十字军东征的观点。罗宾汉不畏强权说出了东征的荒谬性,理查王煞有介事地对周围的人说,你看,这就是最忠诚的部下。看到这里,观影的同伴突然说,这不就活生生是《赤壁》里面曹操在伤病营里对小兵说的一席话么,随即就对《罗宾汉》里面的处理大失所望。我正在思考之际,镜头一转,罗宾汉和小约翰一行人全部都被枷锁扣住留在了营地,其他人继续攻打法国城堡去了。——戏都得反着写。约翰王要是真的满意罗宾汉的答案,也不能像曹操那样夸得露骨;要是对他的答案表示愤怒,也不能简单地处理成勃然大怒,喊来人上枷锁。戏得反着写,逆着观众的惯性思维来写,给人以眼前一亮,又加深了他们对角色实际行为和性格的印象。我想起我的悬念作业《SIM》,当初单纯地为了在短时间里面塑造一个“可怕的丈夫”的性格,简单地认为“什么是可怕?可怕就是吼呗!”。拍摄现场饰演丈夫的演员已经对原本的台词提出了疑问,而我仍然固执地坚持己见。成片效果大打折扣,因为一切都按照了惯性思维来走。

2)大景别里人物的情绪
罗宾汉来到诺丁汉带给了玛丽安她丈夫的死讯。罗宾汉,和此时的观众,并不知道前文中死去的罗伯特是玛丽安的丈夫。常规来说,这是展现一个梗的时候,切一个玛丽安听到死讯以后脸色大变的特写观众就马上明了了。然而此时导演给的是玛丽安呆滞的背影中近景,我们在一个镜头里面看到她转身,走向了黑暗的走廊。她带着情绪地走,始终我们看不到她的表情,只看到她匆忙的中景身影(门洞里面的剪影),她的痛苦似乎淹没在了周围喧嚷的人群声中。我们是通过罗宾汉的反应逐渐知道了死者和玛丽安的关系。这一段戏非常成功地叙事(交代死讯)的同时还加强塑造了玛丽安坚强的性格。最近在看的《一一》里面多处用了较大的景别来处理情绪起伏波动较大的地方,效果同样出色。可见情绪并不见得全部是通过规范的镜头语言来传达的,最根本的还是人物的行为、动作,已经整个故事剧作发展到此刻自然而然而来。

3)一个段落里面的节奏快慢
罗宾汉和同僚第一次劫富济贫。整个段落诙谐幽默,基调是由轻松愉快的苏格兰长笛音乐来奠定的。“先回答我一个问题,什么东西有16条却寸步难行?”一阵雨点般的群打脚踢之后,8个人被绑在了一起艰难地挪步。在这之前全部是快节奏的剪辑。随后,他们把抢回来的粮食播在了诺丁汉原本已经贫瘠的土地之上,他们播种的动作犹如在跳着胜利的舞蹈,采用慢镜播放,每个人的喜悦跃然脸上,和前面的快节奏形成对比。当看完整个快慢有致、轻松幽默的段落之后,我深深被罗宾汉等人劫富济贫的正义行为感到畅快。

4)分秒必争
盲老头洛克斯利要和坏蛋葛福瑞决斗,几乎就是以卵击石。常规来说,葛福瑞大可以全身而退,然而影片安排了洛克斯利还是胡乱挥刀之下给葛福瑞脑门来了一刀。这一下激怒了葛福瑞,他两下就把洛克斯利的性命解决。这一段完全是影片中的交代段落,葛福瑞甚至完全可以在马上就把洛克斯利解决。然而导演还是安排了两个人几个回合的较量,但是严格控制在两三分钟之内解决问题,过程中还充满了悬念。可见电影的每分每秒都是宝贵的,每分每秒都应该有戏。不能够允许某个段落的唯一功能就是交代,而应该带着冲突,最大可能地向故事的核心线靠近。

5)“I like your style”(“我喜欢你的性格。”——美国俚语,表达对一个人作风、行为的赞许。)
影片虽然叫《罗宾汉》,但是罗宾汉这个人物的性格相对于其他角色而言是最为薄弱的。有可能是因为他已经深入人心,稍加修改就会让人别扭。总以为由罗素来饰演这个角色就能够给罗宾汉带来一点坏男人的气质,但是片中全然没有。他是一个真正标签化的英雄主角,机智勇敢,身强力壮,对女人柔情似水。相反,约翰王这个人物是最为丰满而耐人寻味的。首先他的性格线索是从坏人,中间变成好人,最后又成了一个坏人。他的两次转变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产生的。而这符合所有人最根本的心理。同时这样的性格脉络充分体现出他性格上的不成熟,而这正是这个人物的最大特点。导演安排他的每一次行动都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在海量敌人面前,他居然挥起宝剑大喊冲啊就飞马而上了,周围的人都傻了。而当战胜之际,他得知敌人不是为他投降,而是为罗宾汉投降,他收敛住了自己镇静的表情。在庄严隆重的和贵族签署条约的大殿上,他神情自若地烧毁了条约,让所有人再次震惊。

 6 ) 罗宾汉——被叫做前传更合适

本想看《志明与春娇》,结果却没赶上,索性看这部也比较想看的,感觉一般……

剧情还算连贯,从理查王出征战死,约翰继位,到被利用的暴政,法国腓力王趁机入侵,最后被打败……是的我不了解这段历史,但提到“罗宾汉”,一直以来印象中就是一个劫富济贫的森林侠客形象,而电影中的他更像是一个为国尽忠的战士。直到最后的最后,他带着爱人、兄弟,和一帮一直隐藏在森林中的孤儿们一起生活,为劫富济贫、与约翰斗争埋下伏笔。

最开始看的时候还怕人物太多太杂而记不住,最后还好,交代的都很清楚,每个人也都鲜明,从罗宾汉到那个诺丁郡的修士,各有特色。

片中爱情的部分有点老套,从彼此抗拒到难以抗拒彼此,但”女王”凯特·布兰切特来饰演这个角色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片子对于那时候的欧洲(主要是英格兰)还原的非常到位,不过也让我感觉,那种石头城堡的“皇宫”更像是“地牢”,阴冷的感觉,比奢华,还得说天朝呀~

后来还在其他影厅扫了两眼《海洋天堂》,我只能说,这种刻意煽情的作品我实在看不下去……

 短评

好莱坞主旋律

5分钟前
  • 青年哪吒
  • 推荐

片子三星,男主一星

7分钟前
  • FreesiaRyne
  • 推荐

真不好看啊

9分钟前
  • 还行

高潮不够高

12分钟前
  • yisonbird
  • 还行

we can almost breath the air of 12th century England, it is that detailedly realistic. And Lea, oh Lea...

17分钟前
  • bayer04
  • 力荐

看得导演剪辑加长版。标准的古装大片,该有的都有,宫廷斗争啦,儿女柔情啦,昏君乱党啦,篡改历史啦。起码看得不犯困,期待一下续集,如果有的话。ps:马克斯·冯·西多又来客串啦~……

21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还行

JUN.26.2010 WITH V

22分钟前
  • 皮卡丘薯条大王
  • 推荐

睡得义无反顾

27分钟前
  • RITA
  • 较差

对于雷德利·斯科特来说,这是一部中规中矩的电影。但也别着急说它一般,谁知道将来会不会出导演剪辑版呢?

29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不过不失

34分钟前
  • 谷玄
  • 还行

看电影不在乎看什么,而是跟谁看!

36分钟前
  • 我爱过!
  • 力荐

RussellCrowe该减肥了,那个垃圾国王,那么爱釜底抽薪,这个片子估计要拍续集吧,ps那个白马山居然是真的,我汗颜了!!

38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

某些男人像角斗士,某些女人像伊丽莎白女王,有些坏蛋像斯巴达克斯3000壮士,有些场面像诺曼底登陆和特洛伊海战。所以。。。

40分钟前
  • vengo
  • 还行

罗素·克洛也老了。罗素·克洛凯特·布兰切特+1。

43分钟前
  • 小耶稣
  • 推荐

看high了……Ridley.Scott拍中世纪题材显然是熟门熟路、自成一格、硬是将一部侠盗片拍出史诗气质,大气磅礴,又精致入微。完全不输<天国王朝>。说节奏剪辑不好的,都可以去屎了。

48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没有凯文科斯特纳的版本好看

52分钟前
  • 🌊🌈♐
  • 还行

作为一名猎人,我对弓箭手有极特殊的爱。这个近3个小时的电影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冷兵器厮杀自然有他的妙处,况且,更原始的拍法理应得到尊重。问题在于很多观众希望看到的是一个神勇的侠盗故事,你却絮絮叨叨讲了一大堆罗宾汉的前传,我不认为有多少人会关心他的历史,劫富济贫才是最大的看点吧。

5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侠盗前传 绿林好汉化身民族英雄 片头尾动画牛逼 加一星

1小时前
  • 披着人皮的鬼
  • 推荐

本片罗宾汉又名诺丁汉- -?

1小时前
  • magggot
  • 还行

喜欢史诗和拉塞尔。

1小时前
  • wakandawula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