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度

HD中字

主演:帕特丽夏·塞隆克,俄瑟尔·苏泽,拉瑞莎·塔瓦雷斯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2015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零度 剧照 NO.1零度 剧照 NO.2零度 剧照 NO.3零度 剧照 NO.4零度 剧照 NO.5零度 剧照 NO.6零度 剧照 NO.13零度 剧照 NO.14零度 剧照 NO.15零度 剧照 NO.16零度 剧照 NO.17零度 剧照 NO.18零度 剧照 NO.19零度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王家卫拍戏之世界尽头

于空间的逃遁中找寻不同时间线上的可能性,然后排除,然后重试,再排除,再重试......

拍摄过程本身与所拍摄内容形成近乎完美的映照,戏内戏外的参与者们都曾经或正在或将要构想着逃离或归家......

直至最恰切的可能性被辨认、选中,是时候为这懵然摸索而得来的确定感赋予最终的形态了,但也别忘记曾与那些不够深邃的可能性们碰撞出的火花——平行时空虽有着更为杂乱曲折的展开,却是当前时空的基础,并与当前时空共享同样的内核。

所以未能露面的关淑怡的歌声依然以背景音的形式在成片中闪现。

作为本片主演之一的王导似乎意识到了这回环式的呼应不仅仅是某种奇妙的巧合,他称这部影片为一个分水岭,是他“日历”中的一个句号,还在片尾写了这样一段话:

...in a land of zero degree,

with neither east nor west,

has neither day nor night,

which is neither cold nor warm,

I learned the feeling of exile.

然后他为这场世界尽头的终极exile选定了“返回香港”作为结尾,并决定今后要学着区分电影和生活。黎耀辉也没有在伊瓜苏生死不明,同样借道台湾返回香港面对父亲。从此王家卫的电影主角,再不会是阿华、阿飞、天使1号。周慕云或许与阿飞有着相似的底色,但他将会穿梭于迥异的场景,拥有属于自己的演化路径。

这场exile也自有其惊喜。一个陌生之地在初次踏足之前,因其疏离对exiler们有着无穷的吸引力,在初次离开之前,它是exiler们经历试错、思索和重新抉择的逃遁之所,而在初次离开之后,这曾经exile过的地方也就成了故地,即使在世界尽头,也永远是一个熟悉的可以“回去”的地方了。这点上讲,空间比时间要慈善得多。

想来这慈善也定能化解一些东西。

 2 ) 春光乍泄是怎样炼成的

王家卫丢在剪辑室里的东西比他让观众看到的东西还要多。于是在这部所谓的纪录片里,我们看到了春光乍泄可能的故事和结局。
摄制组一行人前往地球的另一端拍摄一部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要拍什么的影片,然后如同黎耀辉和何宝荣一样,在一个陌生的异域城市迷失和茫然。我想王家卫之初只是想用这样两个人去拍摄出他想要的感觉,至于剧本或许连他自己都茫然,所以我们看到关淑怡的出现,看到梁朝伟自杀,看到大量被剪掉的镜头。我只是想如何将这个城市放入这两个人的生活中去,当王家卫的这句话出现时,我想,这该是一个多么热爱电影影像的人啊~
然后又说,电影中有生活,但不能代表全部的生活。天堂电影院里的老人对托托说,生活远比电影复杂。色情男女里张国荣老妈也说,他们这些人啊,爱幻想,常常分不清电影和真实生活。
其实具体怎么说,也记不清了,只是想说,电影本身,毕竟源于生活,但是融入了光、影、声和电影人自己的思考和解读。当这样一个混合多元的事物出现时,我们该带着一种怎样的情感去热爱他。
于是我又不知道我扯到哪里去了~
昨天看了东邪西毒终极版,丢掉一些镜头,加入一些镜头,大量刺眼浓烈的黄色,以致于让我误以为落魄武士苦等的那批马贼是从黄色颜料里冲出来的~-_-|||。沙漠的颗粒感没了,少了旧版的真实与质感,开头竟然立马想到英雄。再之,将故事以观众最容易理解的顺序讲了一遍,因为现在多数我们拒绝和讨厌思考,所以我不那么辛苦地讲故事给你听了~剪辑再好又有什么用呢,电影票那么贵,观众去之前会斟酌,你觉得春光乍泄和东邪西毒哪个场面适合在电影院看呀?答曰,当然是东邪西毒啦~场面多宏大啊,演员阵容多强大啊。(我躲在角落里画圈圈,可是春光乍泄里的leslie那么迷人,ost那么棒那么棒,同性情感那么有带入性……画圈圈~~)然后观众走出电影院,这是个什么垃圾呀,完全看不懂,比画皮差得远了~若是今天,王家卫才拍东邪西毒,还是那样的演员,又将是怎样一部电影呢?
摄氏零度讲了一个故事,春光乍泄是怎样炼成的。
finale的tango apasionado结束,黎耀辉,不如我们从头来过。王家卫最好的电影出现,音乐、镜头、画面、演员都是最好的,没有布宜诺斯艾利斯,可能不会最好。

明天,去海边。逃离张国荣和王家卫。
毕竟现实面前,电影就无力多了~

 3 ) 如果你爱一个人,就带他(她)去阿根廷吧

你可以去欣赏那美妙的探戈,你也可以去糖果盒目睹一下球王的风采。


然后

你走啊走,走到了公路的尽头。

你游啊游,游到了世界的尽头。

最后

你回过头,看到寂寞的灯塔依然矗立。

你回过头,那大瀑布的涛声轰鸣依旧。


“从头来过,原来是可以有另外一种意思的。”

PS:
看到驴子上有这片子就赶紧下了,看了之后挺喜欢。就好象当初观看《春光乍泻》时候的感动。那天还看了《旺角卡门》,王的电影一般我都很喜欢。也说不清楚为什么,就那么样吧

 4 ) 《摄氏零度.春光再现》

前几天终于下到了传说中的《春光再现》,这是由《春光乍现》衍生出来的一部记录片,听说是在《春光》上映的两年后,剧组里面的工作人员再次回到阿根廷取景回顾。

其实这部片子脱离了《春光乍现》就会变得很无味,凌乱的剪辑,零碎的镜头,支离破碎的情节和全体工作团队的迷惘与徘徊。

可是心中一旦有了《春光》的影子,再配上那首Cucurrucucu Paloma,于是张叔平的色彩,杜可风的空白镜头,王家卫的黑色墨镜,就又重回了熟悉的情怀,那份不可抑制的落寞和伤感,曾有过的感动和感慨。

人们说夜里他会彻夜哭泣, 人们说他只是吸烟喝酒, 人们发誓上天听到他恸哭也会动容。 他为她受了那么多苦, 即使在他临终时还呼唤着她的名字。 咕咕咕……他在歌唱 咕咕咕……他在欢笑 咕咕咕……他在哭泣 ……他死于致命的激情。 忧伤的鸽子一早前来歌唱, 飞到那间孤单的小屋前, 小屋木门大开。 人们发誓那鸽子定是他的魂魄, 他仍然等待着她。 等待那可怜的女孩回来。 咕咕咕……我的鸽子不要哭。 石头和鸽子永远不会知道。

他们如何会知道什么是爱情!

没想到这首歌翻译成中文歌词也那么好,第一次看到时就有莫名的感动,那么契合“春光”。原来在《春光再现》里,还有一个女子反复的吟唱着这首歌,悠长的声线,成熟的表演,却成了王家卫废弃的胶片。

看过《再现》之后才知道,原来还有那么多故事,那么多种可能,那么多个结局,就在王家卫的反反复复,兜兜转转中被一块一块剥离。 我终于明白了王家卫的“磨人”到底可以磨到什么程度,那么多优秀的演员和全体工作人员原来是在经受着这样一种“折磨”。

我终于看到了王家卫的可怕,就如张荣国拍完春光后说,从此再也不要和王家卫合作,就如梁朝伟说,他就是要让我们每个人都有“想死”的感觉。

我现在才发现,有些人是不适合王家卫的。我曾经还一度以为所有的演员到了王家卫手里都可以爆发出惊人的演技,挖掘出他们最极致的魅力,可是现在我居然害怕了,这样的“磨人”恐怕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得了的。

我想起某一个人,也许他根本经受不起一点点误会,一点点欺骗,一点点意见不合。如果像梁朝伟那样,到了阿根廷才发现被王家卫骗来拍一部他发誓不会接拍的同志片,我不能想象,如果是那个人碰到这种情况,他会不会气到跳脚,立马翻脸,拍屁股走人,回去后还要一蹶不振,不相信所有人,害怕,拒绝,疏离,孤立。如果像张国荣那样,说好拍完三个星期的戏后,就要用下半年的时间去准备自己的演唱会,结果那个戏一下子拍了六个月之久,直到演唱会前的记者会那一天才从阿根廷赶回香港,我无法想象如果是那个人遇到这种事情会怎样,完全的无法想象,那个连少了几天排练时间都不能忍的人,如何去克服这样的困难。

呵,想起那个人,在王家卫的手下恐怕是无法存活的,或者说在大多数有点主观,有点偏执,有点小计谋的导演手下都是无法存活的。

好像有些人天生就是用来疼的,他不需要做太多事,他不需要太努力,他不需要付出些什么,我们都可以纵容他。可是这种纵容是很不安全的,如果他有自知,他应该要有危机感,因为没有人会永远等着,忍着,另一个人的反复和不在意。即使是黎耀辉也会说,“每次都是你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没有理由总是我伤心,这一次我们要互换一下,换我先离开……” 说着说着,居然离主题好远,其实我没有偏题,很多人看这部片子的时候会看到那些被废弃剪辑掉的镜头,会替关淑怡被剪的一秒都不剩的精彩演技遗憾,会猜测更多故事外的故事,会看张国荣,会看梁朝伟,会看王家卫……可是我看的时候想的并不是这些,我想的是因“这些”而引起的“那些”,很个人化的“纠结”。

 5 ) 故事版本太多太多

       读梁文道《我执》时看到他提起《春光乍泄》,就想起了《摄氏零度.春光再现》中提到的关于何宝荣与黎耀辉的故事。很喜欢其中一个:
    
    何宝荣的离开使黎耀辉心痛,在何最后一次离开时,黎说每次都是你离开我,这次换作我离开你,然后割破双腕自杀了。不知情的何多年后归来寻黎,敲开房门却立着个女人。他问何宝荣呢?女人说他走了。何转身欲走又回过身来问他好吗?女人沉默然后答怎么你不知道他死了吗?镜头转换,何蹲在楼梯口痛哭,换过人,是黎蹲在楼梯口等待何的归来。独白中说道,你总是叫自己何宝荣,其实那是我的名字,不过没关系,你爱用就给你用好了,很久之后当我离开你,起码我留了件东西给你让你记得我。
    
    原来他是他,而他是他。名字交换,两人间的羁绊紧紧相连。
    
    王家卫的故事总是有过太多版本。不喜欢就从新来过,没用的要不摆去一边,要不干脆抹去。谁会知道何宝荣还穿过女装夜游去Happy呢?
    

 6 ) 只为怀念那浸在心底再也无法抹去的何宝荣

       或早或迟,春天总是会来的,一年又一年。
 
       当清明前渐浓的春意被阴郁的雨天打断,望着窗外愁云凄风的我突然更加怀念一个人,突然又想去重温地球另一端的阿根廷某个小小房间里,那异常寒冷的春天。

      一直在说《春光乍泄》于我个人有着里程碑一般的意义,只因为那里的何宝荣是我对哥哥从演技到品行到音乐到一切一切全面且压倒性溃败的开始:因为哥哥的何宝荣,我中邪一般地对《春光》反反复复重温无数遍,妄图挖掘出这个台词与戏份都实在不多却不知为何死死攫取住我所有视线的角色心里所有从未言明的感情;因为哥哥的何宝荣,我人生中头一次码出那么多文字的感慨,一遍一遍的推敲,一遍一遍的修改,一遍一遍的补充,一遍一遍的以为自己终于淡然放下,却总在熟悉的音乐中,又一次体会心底的隐痛。在反复的添补与修改中,我发现那篇博客也许真的已经无法承下更多散碎的文字。于是干脆另开一篇吧,在《摄氏零度·春光再现》里,把零散的感慨罗列出来,作为《一层胸壁的距离——这么远 那么近》(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827540/) 的补充。在2015年4月1日——哥哥离开整整十二个年头的这一天,我想以这些文字给自己留下也许不会增添更大遗憾的记忆。
 
      不同于《春光乍泄》,第一次看这部记录片后,我好久都不敢再重温 :在这个现实的记录与带着浓重胶片味道的电影片段相互交错的叙述中,短发的妹子Ailin带着记录镜头重游故地,当毫无心理防备的我随着她的脚步走上熟悉的楼梯,走进那个已经没有了门的房间,看着那个已经冰冰冷冷的房间,那个箱柜堆叠得凌乱却只让人觉得空空荡荡的房间,一瞬间,所有关于何宝荣的记忆像突然泻了闸的洪水一样在我脑中涌出——他的巧笑娇嗔、他的撒娇耍赖、他的沉默凝望、他的愤怒宣泄,他的一切音容笑貌本应鲜活在那间本该有着暖暖灯光、有着家的温馨味道、有着一个被窝里拥挤的两个脑袋瓜的小小房间的每一处角落里,
 
可这一切一切,再也没有了——

于2014年回看那个属于1999的空空荡荡冷冷清清的房间的我知道,一切的一切,再也没有了,也永远无法再重头来过。这一瞬间涌来的巨大感伤塞满了我的大脑,以至于我木然地呆坐在屏幕前,对后面墨镜一个比一个更加风中凌乱的脑洞构思无知无觉。

      “stuck”在《春光》很长时间还是没能走出来,我觉得也许心里这种满满的伤感甚至委屈也许应该用文字宣泄出来。于是为了书写对《春光》的感慨,我才再次打开《零度》,希望换个角度,在对比这些被墨镜凌乱涂鸦勾勾画画,最终揉成一团扔出个完美抛物线的草稿中找出他想表达的东西,或者更无耻的说,在他最终的取舍对比中牵强附会出我心里想要的故事——一个更让我欲罢不能的何宝荣。

      下面的文字里,我就用《春光》与《零度》分别标记电影正片与记录素材吧。春光总给人暖暖的感觉,而摄氏零度则是一个微妙的分界线,水可以结成冰,冰可以化成水,冰水相合,有无限的可能。

【甜蜜】

     《零度》开篇就大肆放糖,剧组给哥哥庆生的画面交错着某个小旅馆里何宝宝给自带特殊摆拍姿势的闷骚木头照艳照,甜到不行。可越甜蜜就越让人疑惑,为什么这样美妙的糖果没有放进正片?《春光》里唯一保留了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之前那个小旅馆片段就是开头总在让我笑场的基情戏,而床上明显没放开的伟仔一脸的复杂、满身的抗拒,似乎已经奠定了全篇注定苦逼的基调;开车去看瀑布的路上,木头仍是一路苦着脸,抱怨宝宝有巴士不坐非要搞辆破车两人开。再次走错路之后,宝宝就扔下一句“两个人一起太闷,不如分开一下”招手顺风车扬长而去。这是我们能看到的宝宝的第一次离开。

      小屋天台上,伟仔原来还有扑倒哥哥,从流出的工作照还能猜得出,连俩位影帝滚来滚去的姿势恐怕都是墨镜亲力亲为做示范过的。可即使是这样费劲拍摄的素材也没有纳入正片中。《春光》里,对宝宝的亲昵的回应从滚屋顶变成了冷冰冰的背对背——阳关灿烂的天台,宝宝望着天,木头看着地,俩人再无互动。这之后,迎来了何宝荣再一次(我总认为也是最后一次)的离开。

      这样把甜蜜一个个舍弃而作的铺垫,让何宝荣每一次的离开更加容易理解了吧。

【绷带】

      宝宝绑在手上的绷带是我非常注意的细节。总觉得其实宝宝的伤早就好了,但他一直缠满绷带,给自己也给木头一个理由一直撒娇耍赖被木头宠溺着(所以每次木头放狠话宝宝就惨兮兮举双手问他“我都这样了,你舍得?”)。天台之后,宝宝彻底退去了绷带,我想那是他也终于认命俩个人还是无法再在一起的时候吧。

      在《零度》里,还有处甜蜜的细节就是小房间里电视坏掉,宝宝吵着让木头修,小小的电视机前宝宝搂着木头,俩个人恩恩爱爱。很多人也怨念这样温馨的细节为什么不放入正片里,我想如果按我的理解仔细看宝宝的手,就解释通了:

那个片段里,宝宝手上没有缠满绷带。

      在我眼里,宝宝的绷带像一般情侣的对戒,他总是带着委屈又带着炫耀甚至还夹杂着威胁的对木头举着缠绷带的手,默默宣誓着爱情,也是在寻求着更多的宠溺——尽管木头从未对他说过他受伤的日子是木头最开心的时光。

       我想,如果木头没有总是放不下宝宝过去的那个心结,宝宝会不会一直缠着绷带腻着木头,一起,去看瀑布呢?
 
【占有欲】
 
“在记忆里面的感觉是潮湿的,整个房子都是软软的,生命感好严重,好像有生命,可是有点生病,不晒太阳的感觉。”

       在《零度》里,我很喜欢那个叫Ailin的短发妹子,喜欢她对那段回忆这样传神的描述,也喜欢她对身处异国他乡的态度:

“常常是自己一个人到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去,那种好像没有人认识我,没有人知道我是谁,没有人知道我的历史,那种感觉是自己很喜欢的。”

       听妹子讲这话,我突然间明白了为什么是阿根廷(当然,墨镜在纪录片的开头早就扯上足球和马拉多纳地讲他选址阿根廷拍戏的原因了,不过靠不靠谱呢……)于戏中,我猜想那个宁可让木头偷钱也要拽着他来阿根廷的何宝荣,会不会是要带木头私奔到一个没有人认识他们、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历史、距离香港最远的地方,让木头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没有历史,从而彻底的占有自己的爱人,和他真正重头来过?于是我也懂了为什么宝宝非要木头搞辆破车开去瀑布,而分手后却不开走那辆车——也许他要的只是黎耀辉,他只要没有任何人打扰的二人世界。当他敏感的发觉这个二人世界又将不再有未来,他只能再次选择离开。

       顺着这个思路看下去,我发现磨人的小妖精何宝宝其实有着比黎耀辉强得多的霸道总裁般的占有欲:
      宝宝与木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戏剧化的相遇,他无视地擦身而过,还花枝招展得大秀放荡,得恨不得把 “老子没有你过得不知道多快活” 几个字打成大横幅地在木头眼前晃荡。开始我还以为宝宝只是死撑的心虚,结果后面他居然赖在床上撒泼打滚说 “我扑街胜过你?‘晚安、晚安、请进、请进’你怎么不去做鸭!” ,我才明白敢情这位爷根本受不了自己男人对除了自己以外的任何人笑,哪怕是需要笑脸逢迎顾客们都会让他嫉妒!真是让很多女人都为之汗颜吧。

      控制欲和占有欲也许本来就是孪生的双子。宝宝虽然一直占尽主动与先机,但还是不够,他还要拥有木头的心,而且必须是完完整整的心,他还要完完全全掌控这颗心。作为一个粗枝大叶的观众,头次看《春光》,里面很多地方其实我并没有弄明白,比如宝宝从酒吧出来问鬼佬要火点烟那段:何宝荣对鬼佬笑着说“lighter”,盈盈的笑眼像是偷了夜空里最闪亮的星光,让旁观者我看得又是心摇神荡又是心生疑惑——“宝宝干嘛对着鬼佬这么神采飞扬?” 重温后我才发现,原来这之前宝宝刚刚和木头在洗手间相遇,依旧视而不见的宝宝显然感受到了木头必须躲在门后平复心情的动摇,才会有后面那么得意灿烂的笑脸。

      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宝宝敲木头房门的戏也很精彩,与《零度》 中粗糙草稿的对比更显精彩:素材里宝宝一路蹒跚上楼,敲开门就是一句“重头来过”;而在正片中,突兀的敲门,突兀的鼻青脸肿满是血的狼狈相,何宝荣不说话,只是缓缓地抱住木头,像个被全世界欺负的孩子终于摸到了温暖的家。哥哥用一种旁观者都能感受到的混着委屈与舒心的颤抖气息慢慢抱紧木头。这时,我想换做任何人都只能丢盔弃甲全面溃败了吧。而以木头角度已经看不见的被血和瘀伤覆盖的脸上,宝宝痛苦的悲与得意的笑含混不清在一起,像真情与心机含混不清在一起一样,段位之高,让人叹服。

      也许,所有的控制欲与占有欲纠结在在一起,不过是何宝荣对黎耀辉太深的爱与如幽灵般缠绕着这份爱的不安在作祟。所以他才会在疑似第三者出现时如临大敌神经兮兮地一遍又一遍盘问。所以他才会翻箱倒柜,试图找出这个“小三”的任何线索,好立刻算计出自己与“小三”之间谁会更有胜算。我注意到《零度》的素材里有俩人围绕护照的争吵,却没有任何关于宝宝缠着木头盘问假想小三的多余镜头,这段会不会是哥哥开完演唱会,墨镜终于有了个准主意之后才补拍的呢?如果真的如此,也算是老王自己对何宝荣这个角色无法割舍的又一见证吧。
 
【离开】
  
    《零度》的素材里提供了墨镜脑袋中的故事各种版本的可能,可不管哪一个版本,貌似都有一个共同点——哥哥的角色都会离开。
 
      忘了在哪看到的说法,认为墨镜对哥哥的感情应该很微妙,在他的电影里,所有角色都爱着哥哥,而最后谁也没有真正得到过他 。个人觉得这是该是再正常不过的吧,一个艺术创作者,本来就是对美更加敏感的人类,当然更加无法抵挡镜头前哥哥的戏剧魅力与张力。《零度》的后半部分基本上都在罗列史上最悲催女主与墨镜忠诚的抖M萌萌震的影像,其长度比例无法不让我猜测墨镜没准对机智逃跑去开演唱会的哥哥很是怨念,以至于认真尝试过剔除他的戏份重讲个新故事。可魅力之所以称之为魅力就在于你一旦沾上就再无法割舍。没有了哥哥的影像,墨镜只是在一遍遍苍白重复着男男女女们那在他很多电影里都似曾相识的失魂的飘忽与漂泊。

哥哥的何宝荣才注定是《春光》的魂。
  
      春光以后,哥哥像离开的何宝荣一样再也没有出现在墨镜的电影里。很多人都多少带着遗憾的讨论着这其中的恩恩怨怨。局外人我倒觉得不再继续合作应该是任何事都计划严密有条不紊的处女座对死拖延癌的终极愤怒。墨镜拍戏的模式大家都懂,他有点像孟京辉说自己的状态—— “我没法明确描绘出自己想要什么,但我非常确定自己不要什么” 他动辄就让演员N机几十上百次,常使演员们委屈却不知道自己到底错哪了,其实抖S自己都未必说得出对错,他只是在一遍一遍不同的演绎中捕捉最满意的状态,或者只是想把演员所有的可能性压榨出来。这点在拍《春光》时是最明显的。
      把团队远远骗到阿根廷的他以突破天际的拖延症对整个剧组的所有成员进行心理折磨,硬生生磨出伟仔的那种临近崩溃的真实的心理状态让老王灵光闪现。而个人以为,哥哥作为一个专业而天才的演员,他其实已经不需要墨镜这样漫长的消耗,只要沟通好,他就完全可以随时充分展现出导演需要的任何状态。这部电影就说明一切了:即使感染了痢疾被扒去半条命甚至都想到准备后事,即使中间穿插了一系列重磅的演唱会,哥哥完全没被自己的现实状态干扰,充分在电影里展现了自己最没有遗憾的演技。也许处女座认为无限制牺牲他既定的周到计划去陪着拖延癌干耗一部电影不再值得,所以不再继续了。
      我觉得,因身经百炼而慎重周密如哥哥,他对自己每一个重大抉择都是深思熟虑过的,包括他人生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对于他自己在未知的痛苦快乐与确定的永远平静中最终做出的选择,我们只能尊重,没有资格评价。因为我们每个人,其实连自己都没完全弄清楚过,更谈不上完全去理解其他人,也就完全没有资格用自己的天平去称量别人的取舍。说到底,个中苦乐冷暖只有自己知。再具有社会属性的人,首先,他先属于自己。

【释然】


      结合着《零度》各种各样涂涂改改的故事设定返回头看最终定稿《春光》,有种从初级版到终极版看《东邪西毒》的感觉,那就是老王最终都挑出一个带着希望微光的结局让整个片子更趋于开放与释然。这过程像极了正片里的木头——在迷恋宝宝的美丽与幽怨宝宝的离开中纠结挣扎找替身,兜兜转转后,终于带着一份释然踏上了回家的路。《零度》里罗列的有关哥哥的素材细细看来都很极端,要么是甜到发腻的秀恩爱,要么是俩人激烈的争吵甚至生离死别,而这两个极端拼凑出的何宝荣都只会是片面狭隘的:美得艳俗,爱得势利,攫取得贪婪而毫无节制。可能抖S如墨镜也无法容忍镜头前哥哥的形象落俗如此,所以他在不无幽怨的脑洞中千回百转后,终于还是确定了一个温和甚至有点温柔的大方向,利用哥哥神级的演技与精心布局下的各种微妙的细节,最终呈现给大家一个嬉皮笑脸却细腻敏感的何宝荣,一个带有严重自毁倾向且爱得不容两颗心有任何缝隙的何宝荣,一个不管作成怎样都让你恨不起来的何宝荣,一个浸在我心底再也无法抹去的何宝荣。

【纪念】

2015年4月1日最后的一小时里,我终于兑现了对自己的约定,再次自顾自地用零碎的意象拼凑着自己的想要的故事。还是那句话:

一个人真正的终结,不是他自己生命的停止,而是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人提起他的名字。

怀念也好,
想念也罢,
这些情绪都不仅限于某天,
而是像哥哥的名字一样,
早已沁入了他无数鲜活的角色中,
每一次对那些美丽光影的重温,
便是一次最好的保鲜。
 

 短评

原来王家卫拍一部片子的Footage足够再做几部电影了。。

8分钟前
  • Zeno!#Schizo
  • 力荐

也許王家衛很不負責任,但他的不負責任造就這部片,造就很多的故事人物的秘密、一間飯店、一部電影如何影響當地的華人社會、如何影響到與他拍電影的人。春光乍洩是華人社會目前最佳的同志電影,沒有其一。很喜歡關淑怡,她是痴情的。在這部片裡被還完可謂增添了曖昧的色彩。

12分钟前
  • Dorothy
  • 力荐

泡在羊水里的的那个粘稠,黯哑的《春光乍泄》。感叹一下张叔平的美术,无论是病态或者健康。都能让你触觉到生命的厚重感给你的那种无处喘息。没有了张国荣的梁朝伟,再也不是黎耀辉。曾经多么美丽的过往,多么绚烂的一切。消散,仍有余香,用随往后的日子,曲终人散去,意犹未尽......

14分钟前
  • L.L
  • 还行

Wong Kar-Wai本来要拍的《春光乍泄》其实是另外一副样子,有女人、有自刎、还有另一个结局,只不过都被删了,这部纪录片收录了这些遗珠,算是春光粉最大的欣慰。影片剪辑和摄影所构成的蒙太奇意乱情迷,纪录片所鲜有情欲充斥着全片,看完这部片你才算完整地看过《春光乍泄》。

16分钟前
  • 科林
  • 推荐

布宜诺斯艾利斯,你这悒丽拗折音韵铿锵的名字

17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他是任性的孩子,他是不渝的爱人,他们的绝望如整个乌云翻滚潮气湿重的南美大陆一样荒凉破败,于是必须要有一个眉目清朗的张震跑到世界尽头拓展空间、延展叙事,要有一个缠绵悱恻的关淑怡,但故事仍是他们的,只叹斯人已逝恍若隔世,对片中每个人来说,这都是一个分水岭。于我亦然。

21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原来是有拍过那么多种可能性,最终选择了这个版本,有的人物最后甚至全部舍弃了。“为什么我一定要做不开心那个,你要做走那个。其实我也可以,不过我不舍得罢了,让我们互换一次,我走先。”

23分钟前
  • RealityBites
  • 力荐

还有哪个地方能令我如此颠沛流离神魂颠倒。

25分钟前
  • 像一把刀子
  • 力荐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由王家卫删掉的春光乍泄片段和重回拍摄现场纪录片穿插而成。让观众看到电影的另一面。王家卫拍片真是既纠结又狠心。他曾尝试让梁朝伟自杀,让张国荣扮女人,并最终剪掉了关淑怡整条线的所有戏份以及张震的大部分戏。这些片段无疑是珍贵的。而王家卫还有多少这样的胶片只有天知道

29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王家卫的无穷魅力来源自他电影的无限可能性,每个人身后都有一段故事,我们会和有着同样故事的人错过,也会和一点也不了解的人们相遇。这多可惜啊,就连在电影里我们都不能知道每个人物的故事,但这缺憾亦是美丽。关淑怡真是太美了。

33分钟前
  • 凉水
  • 力荐

一个女人的退出成全了两个男人

35分钟前
  • 浑浊儿
  • 推荐

布景板上写的名字是B.A.Affair 初期版本包括call me by your name(也是不是很懂这种情侣操作)/黎耀辉自杀/黎在瀑布边生死不明/黎寻父/何宝荣女装/关淑怡在瀑布等待黎耀辉/张执着想录关的声音/张宛学拳击/张关夹娃娃等等。自此加入咬牙切齿求春光菲林大军

36分钟前
  • Alein
  • 力荐

竟然比正片更打动我😅,一群人回忆拍摄经历,仿佛在看一群有战争后遗症的退伍老兵怀念沙场…痛但上瘾。但确实太强了,这种片场的混乱味道…感觉把这帮艺术家随便扔去某个远离香港工业环境(艺人于是成为了艺术家)的地方憋半年他们都能给你搞出惊人的东西来…杜可风引用某摄影大师的话说“如果你走完一条街都想不出三个新的东西/玩法来你就不配叫艺术家”这真的就是🙃(那为什么还拍那么慢?因为一条街就能想出三招来所以标准才会那么高啊)

39分钟前
  • 17950
  • 力荐

生命味的光线飘散于BA无处藏匿 所有的情绪无解无界就是你说的那句分不清楚疑似放逐

40分钟前
  • 𝙎𝙥𝙖𝙧𝙠𝙮 | ✟
  • 力荐

曲终人散的落寞味道更让人难于割舍~我们喜欢偶尔回到那个曾经受过伤害的地方,平静的面对那些早已逝去的往日波澜

45分钟前
  • Over5
  • 力荐

一个飞天了,一个娶妻了,后来你们消失了,后来你们不哭了,后来我们都回不去了。

50分钟前
  • 何志武
  • 力荐

97年像香港人的末日狂欢 所以一切都很完美

52分钟前
  • 海带岛
  • 力荐

我一如当初般对你萌生爱慕,看你黯然只能自顾伤神。

53分钟前
  • 力荐

王家卫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犯罪现场

54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春光乍泄》的创作灵感来自阿根廷作家曼努埃尔·普伊格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事件/The Buenos Aires Affair》,还受另一位阿根廷作家胡里奥·科塔萨尔的《跳房子》的影响。纪录片中包含的废弃胶片和创作思路,至少还可以剪出另外两部完整的故事片。1)互换姓名身份的主题:梁朝伟为办父亲丧事来到阿根廷,发现父亲的情人竟是男人,通过与之交往体会父亲的感受。二人发生矛盾,梁自杀被送往医院,与一位中年护士产生情感,张国荣和护士之间互相嫉妒。梁的角色叫何宝荣,而张国荣才是黎耀辉,梁自杀后把护照还给张,从此张变成何宝荣。之后张爱上一个面容和自己相像的女人。2)以声音为主题:从中央餐馆开篇,张震先后分别结识梁和关淑怡。通过录音机和闪回,逐渐揭示出梁和关的恋情。最后,梁生死不明,女主在瀑布工作,偶尔看一眼瀑布,想象梁是否会出

58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