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火(上)(原声版)

高清

主演:格雷格·T·尼尔森,邦妮·比蒂丽娅,理查德·法恩斯沃斯,尤尔根·普洛斯诺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95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怒火(上)(原声版) 剧照 NO.1怒火(上)(原声版) 剧照 NO.2怒火(上)(原声版) 剧照 NO.3怒火(上)(原声版) 剧照 NO.4怒火(上)(原声版) 剧照 NO.5怒火(上)(原声版) 剧照 NO.6怒火(上)(原声版) 剧照 NO.13怒火(上)(原声版) 剧照 NO.14怒火(上)(原声版) 剧照 NO.15怒火(上)(原声版) 剧照 NO.16怒火(上)(原声版) 剧照 NO.17怒火(上)(原声版) 剧照 NO.18怒火(上)(原声版) 剧照 NO.19怒火(上)(原声版)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怒火(上)(原声版)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影片故事发生在不久以后的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温室效应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酷热,飓风使得路易斯安那的渔业受到了重aaa。以捕虾为生的德鲁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以及自己创建的家园与大自然苦苦地抗争,可是一场大飓风让德鲁一家失去了一切。德鲁无奈地带着全家人随着人流背井离乡,向北方去谋生计。在这个过程中,一家人有误解,有冲突,也有生离死别。德鲁也曾想放弃,也想过把家人托付给以前的搭档,但是当德鲁看到救命恩人刚出生的女儿时,他又看到了希望,浓浓的亲情让德鲁踏上了寻亲之路,经历了种种磨难之后,德鲁一家终于团聚了。可是生态灾难会就此停止吗?勇者必胜我是幸运儿音乐公主爱美莉第二季你好生活第二季超级女警(国语版)爱丽丝狂暴巨兽(国语版)斯黛拉魔鬼公寓乐土声临其境 第二季E.T. 外星人精英部队摇滚水果德古拉的新娘大河恋寄宿学校疑云第七季回声2021芝加哥烈焰第一季虎头要塞之舌头非常计划无声奥萨玛换子疑云情惑2009最后一支舞2022无色无慰朝我心脏开枪他唯一的儿子迷宫边城1984一曲倾情平行世界物语虫图腾女杀手KIRI:血腥复仇贞子2019光合计划老爸老妈的浪漫史第二季T教授 第三季妖女鬪師公阿拉克涅的虫笼迷雾1945

 长篇影评

 1 ) 平原上没有海,而人的困境永恒

有人说文艺青年是一种病,要治疗这种病,结了婚,生个孩子就治好了。我想说,能治好的就不是文艺青年。你看《平原上的摩西》里面的傅东心,结了婚,生了孩子。却仍然保持着一颗文艺的心……这才是文艺青年。 很多人向我推荐这部剧,是因为它精确到“令人发指”的年代质感。我们总说,童年再也回不去了。但你看这部剧,这不就回去了吗?从狭窄的胡同到暴土扬长的马路,室内装潢木墙裙、蓝竹子图案的窗帘、墙上的开关……甚至一把暖壶、一个案板、一个电视罩都准确无比。还有那些不合身的西装、厚厚的黑皮夹克、毛衣…… 尤其是小树警察学校毕业时,姥爷写字台的一个特写。这镜头真是一镜入魂,见之落泪。那台历、笔筒、半导体、笔记本、放大镜、老花镜、绿色玻璃烟灰缸,玻璃下面压着座右铭和照片……这些细节令人动容。——这些细节是原著中没有的。我想用中学语文老师的口气提问:“这近乎疯狂的对细节的追索,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 一个同学站起来,用普希金那句著名的诗作答:“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我觉得这部剧最好玩的地方是,抖音b站对它没用。你找到五分钟的剧情解析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剧情太稀薄了,你弄懂了剧情也不代表你“看过”。双雪涛的原著结构非常严密和精巧,采用的是类似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那种“多视角叙事”。这种叙事方式在影视上运用最成功的大概是《冰与火:权力的游戏》。但是剧版《平原上的摩西》并未采用这种故事性很强的叙事方式,而是选择了一种更含蓄和平淡的方式,有网友说是侯孝贤式的。确实有某种共通,平淡、真实、毫不煽情的镜头,克制含蓄的配乐。 我太喜欢这部网剧了,所以忍不住,想要给它挑挑毛病。不过情节稀薄不是什么错误。剧作上为了某种意味和形式,抛却故事的做法也不算新鲜,未尝不可。但我忍不住想象,如果故事的发条再稍稍拧紧一点点,那这部剧会是什么样子?比如我个人觉得前期对于李守廉的嫌疑犯身份渲染不够,所以导致结尾时女主说出这一切的起因是一场误会时,就没有了原著中的震撼感。还有小树从一个小流氓转变为警察的那个点,也不够清晰。原著中要浓烈有劲儿得多,可能是怕过审问题吧。处理的淡了,这样小树的思想转变驱动力就不够,有点遗憾。——当然这都是吹毛求疵。我还是很喜欢这部剧。有人说男主选董子健选错了。我不那么认为,我小时候见到的小痞子多数是这样干巴瘦的,打起架来下手特狠。他转变为警察之后的表演也很舒服自然,还有跟爸妈的感觉都很准确,没什么可诟病的。 我也怀念八九十年代,不只因为那是我的青春岁月,还因为那段岁月里人的状态。我是在一个三四线的小城长大。那时候,大多数同学的爸妈都是工厂里工人。工人阶级的气质很特别,今天很难看到那样的人。他们踏实、乐观、没钱,但很硬气。不过后来渐渐变了,有人开始下*岗、疲于奔命,脑子活络的,趁大家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发了大财……基尼系数(PF差距)就是那时候拉开的……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真的会成为亲切的怀恋吗?起码在傅东心这里不会。她永远铭记庄德增犯下的错误,并选择不原谅。她有一股柔中带刚的文艺劲儿。有人说傅东心是摩西,也有人说李斐是摩西。因为李斐的执念是火,受火的吸引和指示,这和圣经故事里的摩西一样。但某种意义上,《平原上的摩西》中每个角色都是摩西,他们的“念”都是诚的,但囿于时代成为了执念。你仔细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执拗。傅东心的执念是不和时代同流,不原谅。蒋不凡和赵小东的执念是对于真相的执着,原著中赵小东说这案子退休前破不了,让儿子接班继续破。李守廉的执念是被欺负的小商贩,当初被女儿拦下,多年后见到同样情形,还是没忍住,杀了人。小树的执念是一个以身殉职的辅警,是生与死的意义。庄德增的执念是苏联电影中的女人,这么庸俗的一个人,内心的执念却是对雅的追求,所以才娶了傅东心,一生相敬如宾。这些人物的执念互相交杂在一起,互相矛盾又互相依存。 再聊两句开篇和结尾。 开篇是傅东心和庄德增在船上,结尾是李斐和小树在船上。一个回环结构,结尾又回到开始。但一切都变了。开始时的两个人不能互相理解,却能够生活在一起很多年,结尾的两个人能够互相理解甚至彼此深情,却不能生活在一起。也许是我的过度解读啊,但你想想这网剧的英文翻译,“Why Try to Change Me Now”,为什么现在要改变我?再想想开头和结尾,是不是就有点意思了? 还有结尾处一组镜头,小树跑过黑夜中的荒原寻找小斐。在一片迷惘之中抽泣起来。有的网友说这是九六年的平安夜,小树去了。有的网友说这是一种诗意的处理,是长大后的小树的臆想。我不知道那种说法更接近导演思路。但是这个画面非常强烈地让我想到乔伊斯的小说,也使我最最挚爱的短篇《阿拉比》,《阿拉比》讲一个失去父母的小男孩和亲戚一起生活。她为了给暗恋的对象买点小东西,夜里独自坐车穿越城市,来到一座市场,可是到达时市场刚刚下班打烊,男孩眼睁睁看着大厅里的灯熄灭了,他孤独地站在一片黑暗之中,内心充满了痛苦与愤怒。——这两个结尾给了我同样的孤独感。 最后我再来说一说名字,说一说“平原”和“大海”,“摩西”和“火”的关系。 双雪涛的小说叫《平原上的摩西》,网剧也延用了这个名字。而电影版名字叫《平原上的火焰》,圣经故事中摩西在旷野里看见荆棘之火从天上来,烧毁一切,唯独荆棘本身在火焰中永恒不灭。这里呼应了李斐的火柴和黑夜中燃烧的出租车。 火焰对于摩西来说是神启,而海是摩西的宿命。我们都知道摩西分开红海,带领族人走出埃及。也正因为海的存在,才彰显了摩西的神性。平原上的人们没能分开面前的困境之海,或者因为那里是平原,没有海,但困境却是永恒的。

—————————————————————— 视频版评论,与文字版略有不同。 视频链接:平原上没有海

 2 ) 《平原上的摩西》:为“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人”找一个说法

导语:

《平原上的摩西》原著有剧版比拟不了的地方,这与文字技艺有关,也跟文字和影像面临的环境不同有关。原著的多视角、多声部叙事、对于九十年代北方国营企业改制更为露骨的呈现、借助庄德增历史呈现的历史伤痛,在剧版都遭遇到了削减乃至隐去。但如果仅仅做此比较,对剧版也有很不公平的地方,因为剧版同样有它原著无法比拟之处,以及在当下——考虑到它在网剧媒介播放的前提,而它又是一部格调有别于一般悬疑类型剧的作品,它在视听语言上的坚持,虽说于影史而言并不革命(我们能看到不少杨德昌、侯孝贤、贾樟柯等前辈的痕迹),但在网剧市场,在面对一群本不属于它的受众时,这无疑是一部具有标志意义的作品。

但《摩西》有一个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那就是张大磊和刁亦男两种不同风格的融合。这在第四集罪案部分加重后体现地尤为明显。当罪案类型元素加重,张大磊擅长的静水流深影像需要处理推进罪案、兼顾原著的问题,刁亦男的元素开始变多,但是又明显地与张大磊的美学风格存在拉扯。双方努力地想相互适应,但显然不如单个人的时候来得松弛。

于是,剧集前三集的自然感打了折扣,第四集开始剧版的刻意感和割裂感更加明显,而张大磊在塑造警察和女性人物上的问题也被放大。整部《平原上的摩西》就像是张大磊和刁亦男两个人的拼贴。

本文首发于《硬核读书会》

正文:

在对于世纪末东北的回望里,《平原上的摩西》(后文简称《摩西》)是一篇无法被忽略的作品,它是小说家双雪涛的早期代表作,被视作新东北文学的一块结晶。有趣的是,在剧版《摩西》中,导演张大磊大胆地把故事背景从沈阳移到了呼和浩特,将原著最重要的东北氛围转换成内蒙与山西风格,由此注入了张大磊自己的美学和生活经验。

然而,地点的迁移并不使得原著的母题因此失色,成长于社会转轨、企业改制的人们不只存在于东北,我们会发现,那些世纪末的悲伤与善良也发生于呼市、西北乃至中国的其他土地。

这说明,《摩西》呈现的并非只是东北问题,在小说家对父一代的回望里,还有着一些跨越地区、跨越阶层,触碰不同读者/观众生存经验的宝贵成分。当这一代人借助新东北文学移情往昔时,他们痛惜的不只是工人群体的失落,也是更普遍的,对于人在社会转型中无可奈何的一种确认和隐痛。

一、一次颠覆性质的改编

《平原上的摩西》是一个借鉴福克纳《我弥留之际》叙事手法的多视角小说,将年代氛围和罪案结合,被视作反映世纪末东北转型伤痕的代表作之一。

剧版把地点改成了呼和浩特市,人物和主线保留,美学风格重组,要讨论剧版和原著的差异,我们不妨先从结尾说起。

原著结尾呼应了标题。“摩西”是《圣经·出埃及记》中出现的人物,在希伯来语中有“从水里拉起”的意思。摩西还是婴儿时,曾被装在篮子里放在水面,是法老的女儿将摩西从水里救起。(此处参考了知乎网友“岫砚7101”的回答)

对照结尾,一种解读就是庄树替李斐洗罪,李斐实现救赎。小说结尾说的岸边,即是平原的岸边,物理空间意义的岸边,也指精神救赎的岸边。平原烟盒是隐喻,那是还未泯灭的美好(“上面的她,十一二岁,笑着,没穿袜子,看着半空”),也是为了让李斐上岸而开出的平原。摩西带领希伯来人渡过红海,神使海水分开,露出一片干地,而庄树说:“我不能把湖水分开,但是我能把这里变成平原,让你走过去。”这是一种暖色调的解读。

冷色调的解读也可以自圆其说。庄树把手伸进怀里,在那个局面,埋伏在人工湖附近的李守廉并不能断定,庄树是掏枪,还是做什么,情急之下,不排除他射杀庄树的可能。在《出埃及记》里,摩西的能力只有在水边才能发挥,而小说标题为《平原上的摩西》,摩西身处平原,想救世人而不得,以此暗示悲剧结局,不无道理。

小说家怀着慈悲之心,不忍给人物判死刑,因此即便原著充满了残酷底色,读罢仍能令读者感到爱与希望的力量。但在剧版《摩西》,这种爱与希望被绝望所替代了,青城公园传出的枪响、少年庄树在黑夜中得不到回应的呼喊,剧版和原著都在回望一个旧时代,底色却已经截然不同。

从文本的角度而言,双雪涛的处理更加余韵悠长,但从改编的角度而言,剧版这么处理也有它的合理性。原著的结尾撑不起七十分钟的单集时长,编剧只能做加法,为演员创造发力的抓手,而照搬原著的收尾,在改编技术上只不过是一种偷懒的做法,导演张大磊和监制刁亦男选择更加肃杀的做法,在风格上和与原著做出区分的角度来说,是一种可行的做法。

剧版的结尾像是与过去彻底的告别,它让人想起《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主创借此告诉观众救赎并不总是发生,有些痛苦通往的不是原谅与和解,而是定格在废墟之上,成为记忆中无法抹去的裂痕。2020年到如今,三年后,当我看到这个结尾时,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摩西》原著有剧版比拟不了的地方,这与文字技艺有关,也跟文字和影像面临的审核环境不同有关。原著的多视角、多声部叙事、对于九十年代北方国营企业改制更为露骨的呈现、借助庄德增历史呈现的历史伤痛,在剧版都遭遇到了削减乃至隐去。

但如果仅仅做此比较,对剧版也有很不公平的地方,因为剧版同样有它原著无法比拟之处,以及在当下——考虑到它在网剧媒介播放的前提,而它又是一部格调有别于一般悬疑类型剧的作品,它在视听语言上的坚持,虽说于影史而言并不革命(我们能看到不少杨德昌、侯孝贤、贾樟柯等前辈的痕迹),但在网剧市场,在面对一群本不属于它的受众时,这无疑是一部具有标志意义的作品。

不过《摩西》有两个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甚至可以说直接影响了成品的质量。首先是剧版摒弃了原著的多视角聚焦叙事,创作者却没有能力深入女性角色的内心,也不擅于塑造警探一类的角色。张大磊在庄德增和少年庄树这类角色的塑造上明显更加擅长,因为那投入了他自己的童年记忆,是他对自我与父辈关系的移情与投射,但是在塑造成年李斐和已经是警察的董子健版庄树时,人物给予观众的信服力大打折扣,导演在进入后一类角色时需要调动超出自我生长经验的理解力,只可惜在目前来说,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其次是张大磊和刁亦男两种不同风格的融合。这在第四集罪案部分加重后体现地尤为明显。当罪案类型元素加重,张大磊擅长的静水流深影像需要处理推进罪案、兼顾原著的问题,刁亦男的元素开始变多,但是又明显地与张大磊的美学风格存在拉扯。双方努力地想相互适应,但显然不如单个人的时候来得松弛。于是,剧集前三集的自然感打了折扣,第四集开始剧版的刻意感和割裂感更加明显。

于是,整部《摩西》就像是两个人的拼贴。前三集罪案部分尚不明显,比较张大磊。后三集刁亦男的元素就多了些。此外,塑造警察角色和经营罪案严谨性这两点都不是张大磊的强项,不知刁亦男找补了多少,但从成片来说,无论是一番董子健饰演的庄树,还是警察蒋不凡,他们给予观众的触动相比原著都弱了许多。

二、怀旧、反讽与集体主义文化

对于导演张大磊而言,剧版《摩西》像是技术升级版、套上罪案外壳的《八月》。在迷影圈子里,张大磊已经凭借《八月》被人熟知,他多次入围柏林电影节,以至于有影迷戏称:“张大磊之于柏林,就像多兰之于戛纳。”他执导的这部《摩西》也入围了柏林电影节剧情片主竞赛单元,这是柏林电影节第一次设立该单元,也是中国导演第一次凭网剧入围。

从《八月》《蓝色列车》再到短片《下午过去了一半》,张大磊擅长于展现改制前的国营单位氛围,呈现哀而不伤的怀旧气息,并通过父与子的联系,隐喻国家/社会与个体之间的微妙关系。

而在《摩西》的班底里,除了已经和导演有过合作的吕松野,监制刁亦男、剪辑指导廖庆松、声音指导郝钢、音乐指导半野喜弘都是青年导演可遇不可求的合作人选。剧版能够聚起这些人,供张大磊调度,可见业界对他的提携和期许。

他们聚在一起,做了一件在今天看来浪漫而可爱的事,他们的做法,甚至像是故意和典型网剧的拍法对着干。你要不断正反打、对话和中景近景?那我就远景长镜头,我就削弱对话的频次、切换镜头的速率,在音乐使用上也内敛克制。你渴望看一个跌宕起伏的凶杀案?那我就拍“小城无事发生”,让罪案服务于小城世相,让悬疑和爱情让步于社会主义集体单位文化的流散。

剧版真正的主角,其实是那个在张大磊怀旧滤镜下的集体主义单位文化,那个工人阶级还有地位、单位里弥漫着人情味的旧日时光。

然而,原著作者双雪涛是不那么信任这种怀旧的,他通过对庄德增过去身份的指认、通过小说中人物的谈论,既指出下岗潮的残酷,也指出旧日温情时光的可疑。过去和此刻都有它残酷的一面,这是小说家的警觉。而在剧版《摩西》,对于旧日的留恋感更加明显,导演留恋的并不是一个模糊的过去,而是更加平等、人与人算计更少、生活相对安定的某种集体制生活。这需要与往昔北方盛行的单位制文化及其在世纪末遭到的剧变联系,才能更明白经历者内心的情绪。

张大磊其实是把双雪涛的原著是枝裕和化了,这注定了他们底色的迥然不同。在剧版里,庄德增这个人物被高度提纯,傅东心与他关系的疏离也变得较为悬浮,不像原著具有很浓重的历史原因作为支撑。双雪涛的原著中心其实没有放在怀旧和对于国营单位氛围的还原,而是放在历史与人的关系,历史如何塑造一代人,又将本来在一起的人分出截然不同的命运,借用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一个名字,他在乎的是“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人”,试图用小说找一个说法。

柏林电影节青睐张大磊主要是因他高度风格化的镜头语言,尤其是他对于长镜头的调度、配乐和自然光的使用、在拍摄旧日时光时讲究的道具设置、细腻而不造作的影像抒情性,他的镜头会让人想起杨德昌、侯孝贤的电影,又有一种东欧电影的质感。都因为长镜头美学而闻名,但张大磊并不是毕赣那种方式。在内容上,毕赣的长镜头美学更为潮湿、黏腻,贴合云贵地区的景观,张大磊的影像气质更为平实、干燥,流淌着源于草原和北方边境城市的诗意。在调度上,张大磊更重视影像的生活化,而毕赣更喜欢提炼出诗意,有时那表达因插入诗句和文艺腔而直白。

张大磊沉浸于生活化也引起两极化讨论。有影迷认为在今日短视频遍地的环境里,这种耐心拍生活质感的作者很不容易。也有不少人质疑这就是导演不具备强叙事能力,故事不行,镜头来凑。

无需回避的是,张大磊在故事编排、文本层次感的构建上不如他的镜头调度出色,如果将他的作品比作小说,那他主要是靠氛围致胜,而不是故事本身的密度。剧版《平原上的摩西》弱化了戏剧性,不代表没有叙事上的考量,它的叙事藏在许多看似普通,其实信息丰富的画面中。比如该剧第一集,庄德增和傅冬心在街心公园划船,如果是看过原著的朋友,很快就能联想到原著结尾庄树和李斐划船相会的一幕,而这在小说中既是重逢,也是真相揭露的时刻,剧版从划船开始,呼应小说以划船结束,父一代的故事,无形中形塑子一辈的命运。

小说中,傅冬心说的典故也与水有关。傅东心曾经教导庄树:《旧约》的《出埃及记》:“耶和华指示摩西:哀号何用?告诉子民,只管前进!然后举起你的手杖,向海上指,波涛就会分开,为子民空出一条干路。”傅东心在那天说:“教你这一篇(《出埃及记》),是让你知道,只要你心里的念是真的,只要你心里的念是诚的,高山大海都会给你让路,那些驱赶你的人,那些容不下你的人,都会受到惩罚。”

再比方说该剧第二集,出现了一个小小的装铁门的情节。为什么要包铁门?因为在国企改制后,社会的不稳定加剧,当时无论是东北还是内蒙古,都处在一个黑恶案件频发的岁月。原著就写到两个细节:1994年,李守廉下岗,下岗那天,他目睹了城管追堵下岗再就业妇女;1995年,市里死了五个出租车司机,刑警蒋不凡追查这个案子。回到剧版《平原上的摩西》,装铁门所暗示的就是那个工人下岗、社会动荡的时代背景,社会动荡了,治安不好了,普通老百姓才想要装铁门、防盗窗来防止匪徒上门。饶有意味的是,当庄树目睹下岗工人装铁门时,他还浑然不知,自己即将也要卷入这残酷的时代洪流之中,庄家和李家的道路也将随着一起出租车抢劫杀人案而不可逆转地分开。

在漫不经心的日常叙事里展现时代切面、隐喻人物命运,这是非常专业的视听手法,所以,张大磊版《平原上的摩西》并非“看了原著后一冲动就拍了”,他的叙事有一种静水流深的暗涌感。

于我而言,此剧最大的意义在于对影视改编文学作品的启示。改编不必拘于原著地点,不必非要在一个类型上打转,不是说原著写沈阳,是一个悬疑、浪漫、社会性结合的故事,改编者就一定要按照这个思路走。这么走,大抵超不过原著,不会有新意,这些年东北题材的罪案故事已经不少,观众已有疲惫之像,再拍一个珠玉在前的《摩西》,委实是很大考验。

这部剧让我感叹的是它在形式上的勇气。在爆米花题材遍布的当下,大家在求快,它在求慢,在试图让观众获得一种新的时间感,当你看进去时,如果你沉浸其中,它会是迥然不同于普通类型剧的时间体验。这部剧一共只有六集。每集时长超过70分钟,但它的信息量和逗留在我脑海里的时间比很多水几十集的剧要多。

事实上,从片子的开头就能发现导演的心意。这部剧每一集的开头都不是采用传统电视剧的“前情提要”法,也不做很激烈刺激的元素,而是白底黑字的剧名与创作人员信息,伴随着轻轻的缓缓的曲声,牵着观众,随着长镜头回到那个逝去的年代。

张大磊的摄影珍藏有一份哀而不伤的诗意。该剧重头戏,出租车杀人案,凶手在杀人后把死者塞进车里,点燃出租车,此时摄影者采用了一种具有对称感的远景,车在水天之间,与水中的投影对照,火焰燃起,冲天火光在夜里划出一道伤口。燃烧的过程在剧中持续一分钟之久,火是动的,而天地是静的,火焰令人叹息,又顿生尘世中个体渺小之感,就如这火焰,能掩盖一个人的死亡真相,也能被黑暗所覆盖。

导演的用心也体现在生活细节的还原。比如街头巷尾的二八大杠、主人公手里的暖壶、脚上穿的橡胶凉鞋、警察蒋不凡床头摆放着海岩的《便衣警察》、正在兴起的KTV、歌舞厅、青城公园的布景和播放的歌曲。

庄树一家住所的变化也值得注意。他童年住的是厂里分配的平房。六年级时,他们家搬进了小单元楼。等到了高中补习考上警校的时候,他们家就住进了高档小区。与之相对是李斐一家的旁落。时代对个体的影响,由此反映出来。细节到位,时代感才能出来。

之前许鞍华谈论王家卫,就说很惊叹他能把时代感做出来,《阿飞正传》其实有些不是六十年代的东西,但他塑造的氛围就能让观众相信那是六十年代。影视剧呈现的时代感是氛围感,有了氛围感,观众才不会出戏。在这方面,《摩西》的团队下了很多功夫。

这部剧的拍法也很有人情味。一般的剧,机位主要在主人公身上,主人公和配角谈话,道别,镜头就没有配角的位置了。但这部剧不是,它珍惜配角,珍惜那些不是主角,但在那个年代里真切留下过的人物,它的镜头经常在配角上面逗留,去耐心地呈现他们的对话、生意、目光。

如果说原著的故事是以东北老工业区为背景,以两代人的成长为载体,呈现一个关于受罪与救赎的故事。那么在张大磊和刁亦男的改编中,他们的重心更放在了曾经存在过的那个年代和生长于此的人,罪案只是一条线,串起社会的众生。固然,剧集还有一些瑕疵。比如说,罪案类型和小城日常的融合,并没有那么纯熟,还能看到拼凑的痕迹。演员之间的表演,忽高忽低,董宝石和海清较好,青年演员的化学反应稍逊一筹,演的痕迹比较重,譬如最后一集划船的戏,像是在参加《演员请就位》,而没有“是啊,就应该这样”的恰当感。但是,即便有一些瑕疵,能够在迷雾剧场看到这样一部作品,仍然是让我十分惊喜的。

这种感觉,就如同李雪琴的观后感所说:

“好的剧就是这样,有一种久违的熟悉感,就像把脑海里的回忆都投屏出来一样。苍茫的东北,凛冽的空气,那些鲜活的人物就像在我的记忆里来来往往,然后背负着各自的命运走向世纪末的黑夜里,而我确信曾在某年的某个时刻与他们擦肩而过。”

 3 ) 为什么一看到董子健用力过猛的表演,就想弃剧。

如题,没有儿童时期的小孩儿演的自然。董子健意图刻画一个不羁放纵的混混形象,但是一切都太表象,甚至有点神经质的演法。小树小时候的顽劣里带着点小聪明,深情流露自然,带着孩子的天真,还怪可爱的。长大经过董子健演绎之后,我眼前一黑,脖子前伸、走路颤颤颠颠、双手插袋、被关看守所时下颌前伸的对警察的夸张表情,一切的表演素材可能来自香港早期电影里的街头低级混混,无法入眼,看到甚至有些尴尬😅

 4 ) 你告诉我遭受这一切的真相,谓之“悬疑”?

1、翻译翻译啥叫“时代”?

剧里“母女”两代女性角色分别被摧残的命运,是映照两个时代的主线,傅东心和小斐之间也是互相映照,傅东心看到小斐的时候也是看到了她自己。

傅东心:父亲早年是哲学系教授,自己又从小热爱文艺,父亲经历六七十年代的那些事情,原本好好的知识分子家庭瞬间崩塌,迫于现实嫁给老庄(在湖上相亲时“我不嫌你糙,你不要嫌我细”,尽管老庄还蛮不错的),后来又得知丈夫老庄在小时候是批打自己父亲的其中一个,内心一直无法跟这个事和解(她的内心其实不够强大到足以消化掉这个时代带来的创伤,但也无可厚非),她跟老李诉说这事,就像老李说的“都过去了,那个时候谁知道自己到底是在干嘛呢”,这是老庄的错吗?

李斐:工人家庭出身,出生后失去妈妈,成绩优秀,热爱音乐,傅东心点亮(又或者说是彼此点亮,自划开一根火柴始)了她的童年(无论是在原本缺失的母爱上还是文艺上),中考考入重点班,家里父亲工作又遭遇突然的崩塌,平安夜老李跟蒋队的一场误会(仔细想其实不单纯是一场误会,后面再说),父女俩此后隐姓埋名“苟活”,看到剧中刻画的天使一般的小女孩的人生自此“熄灭”。

树妈遭受的苦难都是过去的事,只能从小斐的成长上看到时代给个体带来的一切。小斐的婚姻就像树妈的一样,不情愿,又无奈,没能逃出时代给他们的宿命,很不幸。树妈最后也许可以算是逃出了吧?从另一种角度看,小斐对小树掏出枪的那一刻,也是一种对自己的解脱。

2、啥叫“导演为啥非要把目光盯着那些过去的事”?

一代人的创伤懂不懂?又一代人的创伤懂不懂?这三年的经历还不懂?更该问的是你为何遗忘,而不是人家为啥老拍那个。想插入《贾想》里的一段话,问:“……生活本身已经够灰头土脸的了,为什么我们进影院还要看那些灰暗的生活呢?电影不就是梦吗?”贾樟柯答:如果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还有疑问的话,那基本上是取消了文化的作用、艺术的作用。为什么人类文化的主体、艺术的主体是悲剧?为什么人类需要悲剧?这些基本的问题,还需要我回答吗?我特别喜欢刘恒的一句话,他在谈到鲁迅时说,鲁迅文章里面无边的黑暗,照亮了我们的黑暗。艺术的功能就在于,它告诉我们,有些既成的事实是错的我们之所以通过影片,继续面对那些我们不愉快的既成事实,是因为我们要改变,我们要变得更幸福、更自由。就像我在威尼斯所讲的,直到今天,电影都是我寻找自由的一种方法,也是中国人寻找自由的一种方法。而无限的娱乐背后是什么呢?说白了,娱乐是无害的,这个社会鼓励娱乐,我们的体制也鼓励娱乐。

3、这个剧就没打算当悬疑剧拍

把老李杀蒋队的事实早就丢在观众面前了,剩下的只是一些细枝末节的情节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把过程用镜头更好的叙述出来,以及造成这些看似是误会的悲剧,背后更深层的原因。

很多打斗的场面都故意没有呈现,无论是最早的啤酒厂案还是出租车案,甚至连紧张的氛围一点都没有渲染哈哈哈。老李跟蒋队的打斗也是消失在黑夜里,只剩画外音。甚至连小树逃课打群架,镜头都是从小卖店拍街上追赶、从胡同里拍街道上的追赶、从主街拍被遮挡的后面的打斗,各种定置镜头,各种机位,人群反复出画入画,但一直没有暴力镜头哈哈哈就是故意不拍给你们看。

4、啥叫这个导演太炫技,镜头太“装逼”?

借用之前看到陈丹青的一句话(B站上能搜到视频):艺术就是装逼,我从小就装逼,只不过装成了。

5、我觉得最牛B的一个镜头(真的是被这个导演装到了我槽)

镜头从屋内从窗外看,这时候小树推开小斐家大门,镜头缓慢后拉左移,小树右侧入画,镜头随小树左移,空间环境变成远近不同的四片墙,小树继续向左走出画,定置镜头,小树再次向右入画,走到离镜头和墙更远的屋子里面寻找(这里显然不是找人,是一种艺术表达),再次出画入画找到一盒火柴(树妈起初因为看到小斐划起的一根火柴认定她……以及车内燃起的火、小斐想平安夜约小树放焰火),小树划起一支火柴,又用力的吹灭(小树内心寄托的幻灭),此时悠扬的背景音乐想起,镜头再次切到从屋内望向窗外,一群学生在打乒乓球,镜头后拉出现一叠磁带,继续后拉看到音箱(背景音乐是从音箱放出的),继续后拉右移音乐老师眼神凝望窗外(刚才的视角变成了音乐老师的主观视角,空间上从小斐家过渡到教室),起身左走念起诗,镜头跟随左移,展现出一帮中学生在上课(暑假-初中时间上的过渡),教室后面出现一行标语“领悟音乐的人能从一切世俗的烦恼中超脱出来——贝多芬”(这行标语显然是有意为之,这是傅东心的烦恼,也是小斐的烦恼,傅东心跟小斐分别的时候送她的那句追随自我内心的话,其实是希望她能超脱出来,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辙,后来傅东心买葱时突然失声痛哭,从背景小斐的结婚照也是映照了这一点覆辙,而且剧的英文翻译“way try to change me now”),镜头继续右移前推,看到原来小斐也在上课,心事重重得望向窗外(已然考入重点班,小孩子的心事更可能是因为父亲失业,也可能是想树妈,想小树…音乐老师念的那段诗跟她的命运其实也有一定关联),镜头移向小斐视角下的窗外,一帮学生在踢足球,镜头后拉左移空间过渡到了操场上,左移出现小树(把小树在时间上跨越到了中学),小斐左侧入镜,是在下课后(又一次时间上的过渡)偶遇小树(同时交待了小斐已然考入重点班)。

尤其小树划火柴的那一段,是我目前为止看过的最叼的国产镜头,没有之一。

简单回忆一些让我印象很深的镜头:

老庄在舞厅看到那个独自跳舞的中年男人,其实是看到的他自己,尤其是借由镜子(好像是拉康的一个理论)里完成的那段长镜头。

老庄和树妈婚礼上的两个镜头,一段是老庄热热闹闹敬完酒之后,工友起兴助唱(是一首反映新婚少女心情的歌),镜头跟随老庄左移到没有其他人的位置,他猛闷几口米饭,表情有点惆怅,背后是一个大大的“囍”字,一下子把新郎的内心细腻的展现了出来。饭店门口送树姥爷的定置长镜头,送完之后,老庄喝多了滑倒已经最后剩树妈一个人在门口外站了一会儿,把树妈内心状态细腻的展现了出来,背后同样是一个大大的“囍”字。

结尾小斐死掉后,平原烟纸盒掉到湖面上,那个镜头真的好美,随后镜头缓慢上移随湖水把时间过渡到中考完的夏天,小斐人生中最绚丽最明亮的那一天的时光,啊。

6、老李-李守廉

剧情设定一定要在热热闹闹的厂运动会的举行过程中突然厂长喊停,宣布大家被自由职业了,厂长宣读通知的时候,热闹的场面瞬间凝固住,画面前后对比很强烈。这个情节设定本身就很符合特色又很艺术,凡事要都搞得热火朝天-突然掉转方向,嘿嘿。老李走进画面,推起自行车果断就骑走了(我还以为会设计一个在凝固的场面里,老李骑着自行车兜个大圈再左侧出画的镜头呢,类似《雾中风景》里面下雪天所有人仿佛凝固,姐弟俩跑掉的镜头,那个镜头给我感觉是表达一种人性的回归,其实老李骑自行车的这个动作设计,已经就是在表达个体愤怒了:X你犸),也多次暗示了老李必然是要被下岗的,干这种不给厂长面子的事,肯定第一个走的也是他啊。中考时家长校门外聊天老庄直接说他“李一手”,应该是手艺精湛(盲猜没准还有点清高孤傲人缘不好),“谁下岗也不会轮到你”,这种情节暗示的话反而交待了他很大概率逃不过的。

老李平安夜那晚之前不见得就真得干净(这点纯属我个人臆测了)

小斐骗老李说自己生病想去诊所,为了想再从诊所溜到跟小树约定的公交站,怀里藏着的汽油是为了给小树放焰火,也因此被蒋队闻到味道引起了蒋队的怀疑,于是有了后续更糟糕的事情,抛开两个小孩子间故事的导火索,老李被蒋队查的时候是非常心虚!这一点是铁板钉钉(除非蒋队掏枪前没有亮明自己刑警身份?应该不会吧),我觉得老李很可能在此之前就做过一些违法的事(动机可能是为了给小斐交学费?),尽管他出于面子树妈给他钱他都不要。而且在平安夜这起事件之后,老李又干过几次杀人的事(虽然这样用后来的老李否定那晚的老李有些不公平)。总而言之,我觉得蒋队和老李那晚不见得完全是一场误会,人性是复杂的。

7、一些槽点

湖水小树和小斐会面的那场戏拍的很烂,两个演员的水准真的太有限了。小斐掏枪动作非得要设计在镜头里吗?然后小树举起了双手,船的方向明明不是朝向小斐的,然后下一秒镜头小树的船都撞到小斐的船了,这什么鬼?先给一个小树往前划的镜头,接小树看到镜头外小斐的反映,接小斐拿枪对准小树的场面不行吗…还有小树的船速度不要动的那么奇怪好不好,明显的镜头以外的外力在很不均匀的干预,很尴尬。这一段湖面结尾的也太草率,可能双雪涛那一段的文字的情感实在不好转换成影像(看了一下原著结尾:我把手伸进怀里,绕过我的手枪,掏出我的烟。那是我们的平原。上面的她,十一二岁,笑着,没穿袜子,看着半空。烟盒在水上漂着,上面那层塑料在阳光底下泛着光芒,北方午后的微风吹着她,向着岸边走去),本身对白就有点难以展现小树和小斐的感受,被那俩演员一演,啥也不是。对于结局的猜测也变得有点没意思。

最后,少看文艺片,看看剧里树妈和小斐就是最好的例子。少拍文艺片,看看这个烂评分。文艺片害人啊。

但愿那些小文青儿能借助文艺从一切世俗的烦恼中超脱出来,“way try to change me now”哈哈哈

 5 ) 小人物的生活,时代的闲笔

《平原上的摩西》有一点做得特别好,它会给到小人物平凡而具体的生活一些镜头。这些平凡而具体的东西,甚至比剧情主线还要有意义,或者说正是它们才让剧情主线有了意义。

我很喜欢的一段镜头,讲老刑警蒋不凡。先是熬夜熬了几个通宵,跟弟兄们吃完早餐之后去泡澡,然后各自回家休息。

当时是上午,他回了老妈家,姐姐在做饭,姐夫想跟他喝点儿。他说饭熟了叫我,然后去补觉。起床时,已经晚上九点了。老妈念叨了一句:「你姐夫从午饭等到晚饭,你都没起来」。他盛了饭,拿暖壶里的热水泡了泡,胡乱应付了两口,跟即将做爸爸的徒弟打电话,想再去侦查一番,结果到了徒弟家楼下,看人家穿着秋裤下来,就说过来看看你,今晚不去了。

这段戏我特别喜欢。你能知道这个刑警心里装着好多事儿,所以他的生活是这个样子。他很聪明,会被上下级依赖,无论是智商还是情商。但又没那么聪明,因为还是有棘手的案子破不了。家庭生活在他来看不重要,所以活到这么大年纪还是个孩子和弟弟。所以连自己的徒弟都快当爹了,他还没从一个单身汉过渡到丈夫这个身份。是个好警察。

这些小人物无足轻重的生活,构成了那个时代的闲笔。

 6 ) 导演不会讲故事

如果不是看过原著,真的不知道在演啥。铺垫铺的时间太长,重要的情节反而一闪而过。布景确实用心,很多长镜头显得没有必要。理解导演想拍剧版白日焰火。但是不管拍啥,把故事讲明白不是最基本的吗?能看出来是卯着劲拍的,却有点用力过猛。Ps:海清的出现毫无必要。董子健也不像庄树。宝石演的还不错,邱天适合李斐。

 7 ) 剧版《平原》——对原著的扼杀与窒息

作为双雪涛粉丝以及《平原》的死忠粉,一听说《平原上的摩西》有剧版后,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第一时间选择了刷剧。一天时间我刷完了这部只有六集的迷你剧,却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失望!

在说失望理由之前,首先要对一些剧中元素表示肯定。

场景上,够还原那个时代的风貌;情节上,也没有加太多狗血情节算是按着原著来拍。最喜欢的镜头是赵小东远远地望着倒下的李斐,赵小东在远,李斐在近并且被虚化了,这个角度看,李斐就像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幻影,飘飘荡荡来到人间又满负遗憾而去,甚至没有镜头可以聚焦。

其次,镜头缓缓移动至水下,再抬起时却变成了回忆,湖面上,没有三只漂泊无依的小船,只有一条豪华大船,坐着庄一家三口和小斐,而远处的呼喊则是老李在唤小斐回家。不禁哀恸:上一帧,是老李在湖面那头看死去的小斐,发出绝望的号哭;下一帧,却是爱女心切的老李在唤小斐回家吃饭。这一切的一切,只隔了一个镜头,却是庄李二家二十几年也没有办法偿还的缺憾。

我承认,作为一部迷你剧,它够剧情、够冲突、够悲剧,算得上一部好片子,但我觉得离原著还差很远。双雪涛的小说确实很适合改编成电影,但改编成电影,总是没有纸质书的余韵悠长。无意义地堆砌情节,只会不断消解原著的悲剧性。以下是我觉得这部剧的败笔所在。

一、人物性格塑造的偏离

首先是傅东心。

在原著里,傅东心是文艺不是僵硬、是文静不是木讷、是优雅不是呆板。之所以她对家庭如此疏远,是因为意外得知了自己丈夫杀过自己认识的一个叔叔,而且等儿子长大后,她发现儿子跟丈夫年轻时是如此相像——热血、冲动、偏激,在极端痛苦与矛盾下她选择了与家庭疏远。

但剧中显然没做好这一点,只知道自己丈夫打过人,就疏远了自己的儿子和丈夫。和一位大妈走路时掉菜那一段可以堪称全剧最尬场面,傅东心呆呆地看着继而转过身哭泣,但不好意思,给观众的感受只是木讷、呆板,好像一具没有感情的木偶人一样。

其次是老李。

老李能代表一类社会群像,老实忠厚、朴实善良,却也很偏执。善良到愿意为人赴汤蹈火,善良到因为一对母女受欺辱就杀了城管,善良到自己穷困潦倒还是花巨款捐助了孙氏诊所。这样的人,天生就带有悲剧性,即“善良却无用的好人,甚至善良到可以危害社会”。

老李为什么会如此愿意帮助弱者,不惜杀很多人呢?因为他的境遇。读过原著的有人记得毛主席碑的那一段吗?他几乎是很幽怨地对庄德增报出了毛主席下的工人群像,甚至带有嘲弄。因为在他眼里,经历了下岗一系列世界,资本家和工人就是势不两立,资本家天生就是剥削穷苦人民,并且视穷人如泥土。这使得原本善良的他又添了一层共情心理——尽其所能帮助弱者,跟他一样受到迫害的弱者,同时对强者抱有天生的敌视心态。所以,老李杀人、捐助诊所也就都说得通了。孙和李家,更多的是惺惺相惜、互相扶持的感觉,李斐与孙的感情也不是干柴烈火下孕育的爱情。

但本剧很明显没有提及这一段内容,只是通过一些家具的陈设让你觉得老李是社会底层人民,也没有提过老李杀过城管。所以,老李的人物形象就略显单薄。

庄德增我放到主题里面了,因为他和主题直接相关。

二、主题悲剧与人性的消解

很明显,此类题材如果改编成电影电视剧,一般都会为了刻意迎合大众心理,而改编成纯粹的爱情片。大家一看:“哇,典型的两小无猜题材,多么纯洁,多么be!”过不了多久便会忘记。但原著更多的是在讲“缺憾”,人生必备的一大常态,真正的悲剧是任何一个人也没有做错什么,每个人都做着自己正确的事,却导致了遗憾悲苦,让人心里的眼泪为之洪涌而出。

我重点想说的是庄德增这个人物,他跟主题直接相关。青年时是红卫兵,激进偏执,符合那个时代荒诞而草菅人命的特征;中年后,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他摇身一变成了厂长,并且是爱子爱妻、礼贤下士的好厂长,人人都对他竖大拇指。

我想,这不是庄德增回头是岸重新做人的结果,我打赌他甚至不会对红卫兵事件做出一点反思。他性格的转变,只是因为时代变了。他们是时代的“弄潮儿”,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时代鼓励什么样的人,他们就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难以界定庄德增的善恶,难以评判红卫兵的对错,只因为不同时代背景下,评判标准是不一样的,如果用今日的三观来评价1966年的他,一个受社会思潮影响很严重的人,那未免也太苛刻了些。

三、结尾之大大大大大败笔

原著粉都知道,《平原上的摩西》是个开放式结局。

但开放式结局也只有两种可能,电视剧的结局是什么意思?倒有点庄树说谎的感觉。其实不然,庄树并没有说谎,赵小东也没来;举枪的不是李斐,老李也没有晚到;愣头青的不是庄树,蛮横的也不是李斐。看到电视剧结尾时,我真的有点伤心,在我心里的小树小斐,不该是这样的。

双雪涛的笔法被称为“汉子笔法”,因为其笔法流畅娴熟,而且不加过多形容词,也不掺入作者评论观点,有种漫不经心写闲笔的感觉。二十年后的庄树和李斐,在经历那么多之后,应该都长大了,过去的执念也该放下,正所谓“哀而不伤”。

先看原著的对话:

她说,那天你去了吗?

我说,没有。

她说,是傅老师不让你去吗?

我说,不是。我忘了。

她说,你干什么去了?

我想了想说,也忘了。

她点了点头。

庄树不是以前那个很zhou的小男孩,他不会在李斐说“如果你能把海水分开,我就跟你走”后,还笑嘻嘻地反问“这怎么变,你告诉我这怎么变”;

李斐不是以前那个喜欢缠着庄树的小女孩,她不会一遍又一遍地说“给我分开,给我分开”,也不会在听到庄树说他爽约后哭泣。因为对她来说,那已经是过去的回忆,庄树赴约与否都不影响后续事件的发生,支撑她活下去的,也不是庄树对她是否留有感情,而只是为了活着而活。被命运鞭笞、掌掴、无情嘲弄后,被无可奈何的悲痛打击过的人,怎么可能在跟故人久别重逢后,像个无理取闹的小女孩呢。

所以,我认为如果电视剧以一家人坐船的回忆作结尾,那我觉得这部剧收束自如,让人回味无穷,但最后却拍了当年小树去赴约的场景,不禁令人语塞。

像庄树这般愣愣的小少年,怎么会懂得小斐感情的细腻呢?他没有去,实在是情理之中意料之中的事情。

原著的结尾是这样的:

我把手伸进怀里,绕过我的手枪,掏出我的烟。那是我们的平原。上面的她,十一二岁,笑着,没穿袜子,看着半空。烟盒在水上漂着,上面那层塑料在阳光底下泛着光芒,北方午后的微风吹着她,向着岸边走去。

我想,双雪涛为什么最后选择以庄树视角作结尾,也许就是为了告诉读者,庄树不是一个神经大条的人,他也跟我们一样,为此幕悲剧而触动,这也许能稍稍为文章带去一丝温暖。但谁说得准呢?迟来的释怀,迟到的真相,也许更将悲哀绵延千里。

双雪涛的文笔,拿《英国病人》里一句台词来说,“我一直很想结识一位能写长篇论著而少用形容词的作家”,双雪涛就是这样的作家,能于简单直爽的文字中,让你感受到深深的无力与悲伤,偏偏他的小说都是以灰色调为主,简直是虐人于无形之中。

综上述,《平原上的摩西》这部同名剧,对广大观众来说,绝对不算是一部烂片,入围柏林电影节也有它的长处。但对于原著粉来讲,我无法苟同,宁愿活在原著带来的震撼精彩之中。

祝大家新年快乐。

 8 ) 被命运驱逐的人们啊——双雪涛的东北伤痕文学-剧透慎点

故事是从一艘吱嘎作响小船上开始的,也在小船上结束........

这个作品贴上悬疑的标签,在我看来有些吃亏,容易被条条框框的审美眼光去束缚,它是一首散文诗.......

这也不是一个关于两代人、两个家庭之间的爱恨纠葛故事,双雪涛重新解构了东北曾经的那个时代。

它写的是两种人,被时代、被命运抛弃的人与时代的幸运儿。

这两种人不是按家庭划分的。

树妈在李斐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平原上的摩西。

她太像她了,同样被时代碾过,树妈度过了挣扎的童年,到了青年已然认命,嫁给不怎么喜欢但是合适的人,生了一个在她看来跟他爸爸一样的小男孩,工作也不是喜欢的工作........

也不喜欢,也不讨厌,她没有表情,她没有爱,甚至连恨都么的........

同样喜欢火的李斐,则更要惨淡,父亲下岗是那个时代东北的缩影,在命运的安排下,在那一天的晚上出门,落下残疾,不能完成学业,从此背上了罪与罚的秘密........最后同样要嫁给一个不喜欢的人........

所以她喜欢她,引导她.....

摩西曾经在荆棘燃烧的火焰中看到上帝。而她和她还有他,则是那片被时代荒芜的平原。

李斐爸,跟前面这两人是一类人,都为时代抛弃,为命运捉弄,但性格不同,他说,海豚其实也有牙....

而树爸和庄树,则是那个时代的幸运儿。

在多年后李斐爸爸和庄树爸爸再次出租车相遇的时候,李爸说“希望不够分,都让你们这种人占了

庄爸抓住了那个时代的机遇,而庄树在那个相对幸福的环境下长大,则成为了一个追寻正义的人。

最开始庄父和庄母,两种人在船上开始了这段故事,最后树和斐,在船上结束了这段故事......

我不好说树妈和李斐父女的悲剧是年代造成的,个例不能上升成普遍情况,但这期间绝对有命运和时代的因素。

那个时代,国q改革、市场化、更有活力的南方......买断工龄......对于一些人来说是天大的好事,但在东北上方笼罩着一片阴云,道上的兄弟说不是道上人干的....

时代的阵痛不能这么不同不痒的揭过去,时代的痛放到小家之上便是悲剧.....

时代与命运硬塞给我们这些平凡人不同的选择,而我们这些平凡人又会因为不同的认知和性格做不同的选择。。。当一个以往悲剧将两个已经完全不同路的人再次串联起来,人们会忍不住思考他们这一路走来,是什么塑造了他们的不同道路.....

个人觉得,这才是作者想说的........

没有宏大叙事,或者论述我们当时的困难原因,百年积贫积弱和战争摧残,被阿梅利卡和老大哥同时针对甚至合威慑的艰难选择。他解构了那段时代,不管什么时代的原因,只是从普通人的视角重塑了他们眼中的东北伤痕...

很多中国文人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就像中国的水墨画,需要品味其中意境.....

所以我更喜欢王家卫、李安、塔可夫斯基、伯格曼.........

而这部作品跟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案》有些像..... 那时好像一切都是灰的,浑浊的空气里也流动着灰暗的味道,失落和绝望的情绪笼罩在城市上空,那时的孩童在家长的不安和焦虑中长大....

说到电影,这里想提一下被很多人喷的长镜头,在我对《平原上的摩西》解构的逻辑体系中,长镜头其实能非常好的复刻那个时代的气息,凸显这本小说的主题。

确实,长镜头的信息量远大于推动剧情所需的量,可这正是营造时代感、塑造昏沉氛围所需的。

并不是为了所谓的电影感而电影感。是可以服务于主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A(在我的这套逻辑体系内回答一些问题)

1.为何庄妈要离婚:

剧中貌似给的线索是当年庄爸打伤了父亲,原著中是庄爸失手打死了庄妈的父亲的一个同事。但是书中和剧中,都没有明确说是这个理由,而且从剧中所呈现的人物来看,就算没有这个理由,庄妈也会跟庄爸分开。

庄妈从来不认为自己跟庄爸是一类人,庄妈给年轻自己的化身李斐说,要做自己想做的事儿。其实这也是对自己生活的希望。

也许庄爸只是以为她沉默寡言,其实是她不想跟他说话,他就是那该死的宿命的化身,她一看到他,就想到了自己被命运蹂躏的痛。

他不理解她,但她何尝又尝试去理解他,她可能没有爱过,但她应该是被爱过吧,他爱过,但他可能没有被爱过吧................

没有对错,双雪涛生硬的给了一个理由,可能是为了保护她的这种存在吧.....

(国际电影节的zz正确就是这种调调,所以本片入围了柏林国际电影节)

2.树为何要撒谎:

我觉得树是聪明的,整个事情他已经提前猜到了大部分,看了日记他也明白了她对他,也许有一丝丝情愫......

她不喜欢那个子承父业的医生,却有不得不跟他在一起.....看了日记,也许她对树有些许的情愫.....

此时,如果她知道树当年也为了她在野地里狂奔、大哭......

那小斐也许,大概率会更加痛苦,如果树当年没有过情愫,那这些年自己的选择好像也没什么对不起这份情谊的.......也会难受,难受在当年自己是为了他去的,但对后面一系列的选择会好过一些....

当年为他去的,恒定存在,说自己是坏人忘了,会让斐好过一点......

(还有人说斐一家子的悲剧是树的错,有点荒唐了,举个例子,如果你跟朋友约饭、约着玩,他在路上没了,是你的错么.....或者我没了,也不是他的错吧......)

————————————————————————

剧中很多场景都能激发我的回忆

作为一个山东人,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我的妈妈曾经经历过买断工龄的事情,当时对世界没有什么认知,能明白的只有失业的字面意思和传达出的不安.......

我的爸爸,是一名退伍军人,他在的厂没有倒闭,但是为了买商品方出去跑黑摩托,也曾经历过那个时代,晚上跑的时候,要揣一款板砖,有一次一个乘客兜里的一个尖锐物品顶到了老爷子(后面知道是钥匙),给老爷子下了个好歹...

妈妈上夜班回来的路上提心吊胆,也要老爷子也给准备自卫的武器啥的.....

那会黑道猖獗,什么城南李三,城北虎子,西关谁谁谁.......

没给满分,是因为影视化的过程中,叙事结构没做好,最后加了一个小斐被怀恨多年的老刑警击毙.....看似合理,实际破坏了整篇的味道...........

 短评

发现像张大磊这一派钟情于还原上世纪某一年代生活、思考、行动方式的创作者,老是拍出特别明显的尴尬感,从置景、色彩到演员动作、台词,时不时地散发尴尬味道。非常机械,然后又加上没什么用处还些许做作的长镜头,你也不知道到底是故意的还是他能力有限。采了大量环境音,但是不自然。日常感也不是靠这些就能营造好的

6分钟前
  • 荡麦
  • 还行

这节奏,这观看体验,是真的太差了,三集看完但剧情一片空白。我承认那个年代真的很值得怀念,但如果真的只是想要怀旧那可以去拍个二十集的纪录片啊,干嘛在一个(疑似)悬疑(但并不悬疑的)剧里使劲怀旧啊?……真是浪费时间。

9分钟前
  • 标本师库特
  • 还行

自从刁亦男《白日焰火》柏林拿奖后,国内犯罪悬疑片全跟风这种套路,无节制的跟踪长镜头,衰败的老工业区,上世纪还原的时代感,周围乱七八糟讲一堆,就是不好好讲主线剧情。第一集一个多小时基本都在讲一个文艺女青年如何在小地方自处,第二集看完还不知道到底查什么案,得亏是电影版撤档了,不然等在电影版之后上映,谁还有耐心跟着耗。

10分钟前
  • 叱咤﹎M●
  • 还行

导演本不打算拍一部悬疑片,双雪涛也没打算写一本悬疑故事,演员们也仿佛没把自己当做悬疑事件的角色……但平台和观众却一致地想看一部悬疑剧。当各个环节的影视创作者们终于都愿意静下心来做一个安静作品的时候,这个国家却没人想静心而看了……

11分钟前
  • 陈步僧
  • 力荐

各位放心 这部的张大磊是八月的张大磊

13分钟前
  • 社会闲散人员
  • 力荐

看短评就知道多少人被速食消费文化荼毒了,什么都求快的话直奔某音影视解说好了伐。

15分钟前
  • BLACK
  • 推荐

张大磊+刁亦男版本的《平原上的摩西》,第一集看下来,这不就是《白日焰火》+《八月》吗?外还带着《钢的琴》的气质,——由此,你可以想起所有同类气质的电影:《青红》、《站台》、《地久天长》……等等。这部网剧每集一个小时出头,单拎出来,完全可以是独立成篇的电影。只是这种叙事手法和镜头语言,对于一部只有六集小体量的网剧来说,会是一场可惜的“收视灾难”。(期待电影版早日面世,虽然很可能还比不上这部。)

20分钟前
  • 青绿的流水
  • 推荐

麻烦三体导演过来看一下什么叫老实叙事正常打光阳间BGM和专业收音。好好的小说不要再加乱七八糟画蛇添足还自以为锦上添花的东西了。

23分钟前
  • momo
  • 推荐

从第一集看,贾樟柯苦苦追求的时光感,他没做到,张大磊做到了,侯孝贤接班人,但也有自己的特色,正如他的浅焦和中近景,没候导那么远那么悲悯,也没一般视角那么近那么情绪重,真的有原著或者说卡佛内味。这是一部需要先看原著的剧集,戏剧冲突少,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无法拍下岗潮,只能用只言片语暗示,如果能拍,那么导演一定会在前面就埋下伏笔,暗涌或者说悬念也一定会更清晰。以第一集的水准看,超过了《隐秘的角落》成为了近十年最好的剧集,没有之一。看完后补充:后面维持了水准,甚至更高,结尾看到小树不自觉就哭出来了,仍是5星,甚至想打6星,感觉它有《黑道家族》的分水岭意义,只是可能我已经老了,不太喜欢这个太过绝望的结局,尽管它很自洽。

25分钟前
  • 不求上进的皮蛋
  • 力荐

我是真的佩服这部剧的道具和选景,质感是真的强,一看就是老物件,甚至有的我和我父母都用过类似的,沉浸感氛围感拉满。摄影也好看,重视构图,固定镜头偏多,是有用心设计过调度的。看到现在感觉唯一一个问题就是节奏慢,按文艺片的拍法拍电视剧,但是画面赏心悦目,沉浸感那么强,也觉得可以接受。这么用心的剧真的不多见,就道具场景这一块绝对国内电视剧天花板级别的。

30分钟前
  • HatcherZ
  • 推荐

海清努力演出隐忍克制的文青模样,她想要的效果可能是梅婷在父母爱情里的样子,无奈几个镜头没伪装好,感觉又是冯晓琴在怒吼。

35分钟前
  • 蛋蛋不阳
  • 还行

如果有评奖,它可以拿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美术,最佳音效,但不可能拿到最佳电影,只因它是个电视剧

37分钟前
  • 应许
  • 推荐

导演大概疯狂地爱着杨德昌和塔可夫斯基吧,以至于他用泛滥的长镜头营造出这样天真的所谓电影美学。爱奇艺大概疯狂想当中国的Netflix吧,可惜中国创作者不会有良心地考虑甲方和市场,他们满心都是喷薄的委屈,像祥林嫂一样用话剧腔喊着“你们不懂艺术!这叫电影感!这是严肃文学!这才高级!” 到底是怎样的缺失导致他们需要如此声嘶力竭来装作自己拥有,到底是怎样的话语体系导致整个行业乃至大众的审美排序变成如此媚俗。好了我又说了一堆废话,简单来说就是:不要挥霍甲方的钱来实践你那其实并没有多深邃的艺术追求aka被世俗承认的欲望。我又反过来想,为啥国内这帮导演学那些大师往往都照猫画虎?大概是只看到大师的片段间无必然因果逻辑,看不到人家苦心孤诣建立更深层的联系丰富视觉语汇和情绪。算了,估计导演又会说是你看不出深层的。

39分钟前
  • 春见野橘
  • 还行

前半个小时观感。置景100分,庄德增0分。庄德增是没文化但有本事,并不是二流子。看了一眼导演是八月的导演,难怪年代感拉满了。海清50分,看着还是没文化。艾敬老师是大惊喜,她都更适合傅东心。

41分钟前
  • 孙答应的狂徒
  • 推荐

看过原著知道是块好饼,但导演把这饼越擀越大越抻越薄,我啃了好久也咬不着馅儿。

45分钟前
  • 巧夺麻袋
  • 还行

那个时代的文艺女青年好惨啊,傅东心需要的不是丈夫,而是豆瓣网友。

48分钟前
  • 澡澡娃娃🌈
  • 还行

年代氛围和沉浸感拉满,天花板级别!群像戏,长镜头,细节派。朴实松弛又舒展,浪漫天真又抒情,宿命冷酷又性感,笃定锋利又凛冽。镜头语言、置景、服化道、构图、色彩、声音和光影运用都充满诗意美感,平实而有力量。走悬疑凶杀的同时,更向我们展示了八九十年代的社会氛围、小城世界以及时代洪流下小人物的命运沉浮。故事娓娓道来,淡定从容,静水流深,克制缓缓,引人入胜,平铺直叙却抓人。划火柴,跳皮筋,吹长笛,骑自行车,入少先队,唱国歌,老式电视机等,浓浓的怀旧情怀。

49分钟前
  • 嵇珞疏
  • 力荐

同名小说改编的六集网剧,导演在运用视听手段再现时代、生活场景上具有执着地努力与才华,宛似在屏幕上画了一幅六个小时的八九十年代“下岗潮”席卷下的东北城镇的“清明上河图”;质感、氛围、细节充沛,长镜头、移动摄影、素人演员等均显示了光彩。只是剧情电影或剧集不同于绘画艺术,它是门综合艺术,导演手中的剧作、表演、视听、组接等手段缺一不可。而剧作上的情节结构、人物塑造在剧情片中不可或缺,也可以说更为重要。编导对原作提供的故事及人物不仅没有继承发展好,还特意抹淡到了讲不清楚的地步,许多修改和删节也过于随意,致使剧集叙事薄弱,主题丧失。原小说里的摩西救赎内容被去掉了,英文剧名干脆改为“为什么试图现在改变我?”,这也无助于立意的阐释。总之,综合艺术不可“瘸腿行走”,是一个值得研究与注意的话题。

53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还行

无论你在哪里长大,奇妙的通感都会把你送回六岁那年。

54分钟前
  • 夏日与炎炎
  • 力荐

最后如果不是外星人入侵,都对不起他这么多的“铺垫”

58分钟前
  • 豆瓣老友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