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拯救一名死去的朋友

HD

主演:玛鲁夏·西罗奇科夫斯卡娅,基里尔·莫列夫

类型:电影地区:瑞典,挪威,法国,德国语言:俄语年份:2022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如何拯救一名死去的朋友 剧照 NO.1如何拯救一名死去的朋友 剧照 NO.2如何拯救一名死去的朋友 剧照 NO.3如何拯救一名死去的朋友 剧照 NO.4如何拯救一名死去的朋友 剧照 NO.5如何拯救一名死去的朋友 剧照 NO.6如何拯救一名死去的朋友 剧照 NO.13

 长篇影评

 1 ) how save a dead friend: 如何拯救或留住一名死去的朋友

电影标题How to save a dead friend在我理解中有两个含义:一方面是导演Marusya记录下如何陪伴爱人Kimi走走过衰败的求生欲、毒瘾和无法停下来的自毁;另一方面,在Kimi死去的6年后,导演将自己从16岁开始就记录的自己和Kimi的点点滴滴编排成了电影,似乎是再一次与Kimi的相遇。在放映结束后,导演回答观众的问题时说道“我整理这些材料,就好像和Kimi说一个漫长的再见。” 又或者说,俄罗斯这个国家本身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死去的朋友。一个亲切的朋友,一个一起长大的朋友,一个和自己息息相关的朋友,一个自己为之欢呼、为之抗争、为之欢呼的朋友,但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个朋友衰亡、死去。“没有哪一个特定的时刻你知道事情没有办法无法改变,你说'that's it'。而是你生活在其中,一点一点被吞噬,你明白自己已经无法动弹。” Marusya在放映结束后的交流环节中这么说道。由于反对派的声音加剧,导演Marusya在 2022年3月逃离了俄罗斯。

在布拉格的电影节见到了导演,她现在和电影里那个留着随意剪短的蓬乱蓝发的女孩很不一样,留着很柔软的黑棕色长发,但细看之下里面还有一簇蓝色的挑染。 观影过程中我看着一头蓝短发的Marusya,我一直想起我在芬兰遇到的一个来自白俄罗斯的朋友,她们的笑容非常像。她是一个朋克/无政府主义/女权主义女孩,她拿着政治难民的签证生活在立陶宛,做艺术、抗争,也是用俄语。在衰败之处,电影和艺术给了电影中的Marusya继续生活的理由。Kimi的妈妈从精神病院接Kimi回家,挽着他的手说:“你的生活要有目标。工作,或是别的什么。” Kimi说:“对,Marusya知道她要做什么,她每天24小时都在拍电影。”

电影本身完完全全是一个关于俄罗斯的电影,但是由于发行方的原因(显然2022年导演无法在俄罗斯发行这部电影),豆瓣的地区为瑞典和挪威。

下文为导演的自述,翻译为谷歌自动翻译。 来源 //europeanfilmawards.eu/en_EN/film/how-to-save-a-dead-friend.21204 Kimi于2016年11月4日晚上去世。 他不仅是我的爱人和丈夫,也是我最好的朋友,我梦寐以求的灵魂伴侣。但他正在放弃——放弃他的未来、梦想,甚至他的容貌……他越来越陷入自我毁灭的境地,我很难看到我如此深爱的人如何毁灭自己。他不接受任何人的帮助,不可能和他打交道,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和他在一起。 你如何留住一个竭尽全力消失的人?我想在他身边,但整个情况也让我很受伤。然后我的相机为我提供了我需要的距离,让一切看起来都不真实。也许拍戏对我来说就像吸毒对 Kimi 一样——逃避现实,逃避一切对我们不利的事情。这段经历让我开始思考电影作为一种媒介的本质,它可以捕捉时间并将所有事物和每个人都保存在一个集体空间中。这让我想起了观看旧的战时新闻片片段,并意识到虽然这些人很久以前就死了,但不知何故,他们还在这里,在镜头中还活着。这可能是拯救 Kimi 的方法吗?或者如果他以某种方式成为音乐我可以救他?也许用声化应用程序 VOSIS 扫描 Kimi 的身体并将其转化为音乐也是一种留住他并让他尽可能长时间停留的方式。最后,音乐和他的诗歌是他所剩下的。 我也想保存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塑造我和 Kimi 的时间、空间和事物,而《拯救死友》也是对 Gregg Araki 和 Harmony Korine 的电影的致敬;David LaChapelle 的艺术作品;到大量的音乐:从后朋克和垃圾摇滚到情绪摇滚和女巫之家,再到 Windows Movie Maker 过渡、早期网络美学和互联网论坛——回到互联网还没有被公司控制和政府审查的时候,当它是一个你可以自由表达自己并找到归属感的地方,占用你的拨号数小时。 你如何为这部跨越 12 年的电影找到一种语言,并且在拍摄时并不打算成为一部电影?这个想法是为了给人一种在 2000 年代长大的感觉,沉浸在阳光明媚的夏日和万花筒般的形式、脉动的视觉效果和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中。 随着时间的流逝,当我们看到一连串类似的总统新年致辞时,冬天的黑暗日子开始了,人们在公寓里彼此隔绝。我们眼前的外部世界,曾经如此诱人,现在变得越来越暴力,音乐越来越少,周围的朋友也越来越少。颜色变得柔和,饱和度降低;削减变得更长。Kimi 逐渐消失在黑暗中。 当你失去一个亲近的人——一个非常了解你的人——你故事的一部分会随着他一起消失。剩下要做的就是在剩下的记忆变成数字尘埃之前捡起它们。

 2 ) 俄罗斯反叛一代的青年肖像

本文发表于“独放”公众号

作者:Jonathan Romney

译者:Pincent

对于目前想了解俄罗斯叛逆青年的状况的人来说,Marusya Syroechkovskaya的《如何拯救一名死去的朋友》(How To Save A Dead Friend)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作品——尽管它所呈现的样貌多少有些荒凉。这本纪录片形式的回忆录同时也是一封情书,令人感动又令人痛心,尽管如此也充满了希望,最重要的是,它惊人的坦率。

这部电影是编剧兼导演致长达16年来的伴侣Kimi Morev的告别辞,同时也是一幅肖像,主要由导演自己与Morev拍摄的视频片段组成,偶尔也有档案片段和导演的画外音。电影呈现了这样一个残酷、忧郁的全景,即在普京统治下的俄罗斯,年轻和叛逆可能意味着什么,并证明了爱有挽救生命的力量——不过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这部非常私人的作品在瑞士尼翁真实电影节的国际长片竞赛单元中展映,将吸引各电影节展(尤其是那些关注青少年和反主流文化的影展)的关注,尽管当前人们对展出俄罗斯电影人的作品普遍持保留态度,但这部电影仍值得曝光。

这部电影以剪贴簿的形式记录了导演与Kimi(Kirill的昵称)的关系,她与Kimi共度了一段在莫斯科音乐圈里的狂野时光,但也包括这对情侣面对被导演Syroechkovskaya称作俄罗斯21世纪的“不良药性反应”的艰难时刻。在影片的开头,我们可以看到她来到了Morev的葬礼上,他于2016年11月去世,这对情侣对他们的祖国的看法从一开始就很明确:“每个人都知道俄罗斯是抑郁人士的国度。”我们逐渐了解到,在经历了快乐的童年后,导演Marusya在十几岁的时候就陷入了一些困境,曾经住过一段时间精神病院,有自残的历史,并且一心想自杀。她很自然地与同为叛逆者的Kimi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聪明、幽默的Kimi是Nirvana和Joy Division的乐迷,片中的朋克浪漫主义最鲜明的印记就是她对他们初吻的记忆,当时她所在的独立乐队正在演出,Kimi流的鼻血让舞台上的Marusya看起来就像是《魔女嘉莉》(Carrie)中的镜头。

在片中早些时候,电影中唯一一个可爱的时刻,Syroechkovskaya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回顾幻灯片”来回顾这对形影不离的情侣的浪漫爱情,但她后来在电影里警告说,“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快乐结局的人,你这时可能应该停止观看这部电影”。抑郁是这对情侣社交圈内的常态,在电影中的某个时刻,她甚至列出了一份死于自杀或吸毒过量的朋友名单。Kimi最终海洛因成瘾,就像他的哥哥Andryusha一样——这些年来他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在恶化。然而,Marusya通过艺术——音乐、拍电影和摄影来驱散她的不满情绪。她似乎也参与了政治抗议:虽然没有明说参与抗议的具体议题,但她在片中放入了反对拘留政治犯的示威以及纪念被谋杀的记者Anna Politkovskaya(乌克兰裔俄罗斯记者,以反对第二次车臣战争和俄罗斯总统普京而闻名,于2006年10月7日在莫斯科被枪杀,死后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年度吉列尔莫·卡诺世界新闻自由奖)的视频素材。而Kimi自己相应的抗争则是通过毒品,导致他多次进了戒毒所。这对情侣后来分开了,但显然在Kimi去世前他们都一直保持着深厚且温柔的连系。

导演Syroechkovskaya部分通过俄罗斯官方电视台的一系列新年电视广播来记录时间的流逝,当然,弗拉基米尔·普京本人就是在1999年的新年前夕上台的,我们看到多年以来他向他的国家讲述着仁慈和同情的价值观,而从最近几周的时间里再来看,未免显得更加讽刺了。

让这部电影免于绝对黯淡的一点在于影片描绘这对年轻情侣之间持久的温柔和信任的纽带的方式,即使他们的生活正在经历着可怕的错误。片中有些时候表现出的坦率是非同寻常的,尤其是在Kimi第五次住进精神病院时在镜头前崩溃的那一幕。至于这对情侣与独立音乐的关系,显然青年反叛的法则在俄罗斯所涉及的东西必然比在西方更意味深长——无论是说到科特·柯本(Kurt Cobain,涅槃乐队[Nirvana]的主唱)的真挚情感,还是提到最初的车库摇滚(grunge)运动。与此同时,人们也看到Syroechkovskaya在不同方向上对自我表达的探索,影片中还有一个有点令人不安的身体悬吊场面,观众会看到她背上的钩子。

这部电影在视觉上通常是经典的视频日记风格,较为粗粝,但也有令人惊叹的美丽时刻,尤其是当Syroechkovskaya在平板电脑上对Kimi的图像进行数字处理的场景,她拍摄的一些他俩的生活照具有南·戈丁(Nan Goldin,美国摄影师)和拉里·克拉克(Larry Clark,美国电影导演、摄影师,以其颇具争议的青少年电影《半熟少年》[Kids]和摄影作品《塔尔萨》[Tulsa]而闻名)等著名反主流文化记录者不加修饰、朴实直率的特点。而在更精致的脉络中,结尾处对(估计是)莫斯科公寓楼流畅的航拍呈现出一种催眠的、神奇的质感,镜面效果使它们看起来像神奇地悬浮在天空中一样。一首对Joy Division的Love Will Tear Us Apart的情绪化电子翻唱——实际上是这对情侣的个人颂歌——让电影显得非常凄美,然而有着令人振奋的反叛性,就像影片中那些被绝望浸染的绝大部分一样。

原文://www.howtosaveadeadfriend.com/press/vd-lb3pc

 3 ) 《如何拯救一名死去的朋友》75戛纳ACID单元

非常年轻的俄罗斯导演Marusya Syroechkovskay拍摄的介于纪录片和剧情片形式之间的私人影像,看到最后我真的眼泪狂流不止,太深情,太真实,又太痛苦了。我就说毛子真的很会拍出一种悲剧独有的壮丽感。影像形式的活力和创造力被发挥到极致,很遗憾映后的交流会没有时间留下来(因为要赶下一场)。最后在走出影厅的时候,导演正好站在门旁边,我只能默默的鼓掌。她的作品,她的经历,她的爱意和勇敢,值得更多的掌声。

故事梗概:

16岁的Marusya决心结束自己的生命,就像她周围迷茫的被认为是威胁的许多青少年一样。在一个一心只想实现民族主义梦想的寡头政府领导的 "萧条的俄罗斯"下,千禧一代的自杀事件比比皆是。然后她遇到了她的灵魂伴侣,一个名叫基米(Kimi)的男孩。他们变得形影不离,并拍摄了他们青春的兴奋和焦虑、幸福和痛苦。只是在2000年代这个伟大的 "坏旅程 "中,他们的青春慢慢被毒品和寒潮所吞噬。他们曾结为夫妻,却逐渐疏远了。基米向毒品投降,玛鲁西娅开始学习并活跃在街头的游行活动之中。无条件的爱最终将使这他们重聚,并引导他们完成拍摄彼此生命中最后的戏剧性一幕。正如歌中所说:"爱会再次将我们撕裂"。Marusya Syroechkovskaya用血肉和真情雕琢了这样一部具有惊人力量的影片。这是她给Kimi的最后一封情书,是她在被生活所吞噬之后,发自内心的呐喊,是对整整一代人沦为沉默的致敬和哀鸣。

-青年私影像和政治事件的联系 与《Jet Lag》(郑陆心源)的对比.

新一代青年导演,将个人多元且独特的经历和感知通过不同的电影语言表达出来,其特点和形式的别出心裁都是每一颗玲珑的心的化身。对比郑陆心源和Marusya的影像,都有极多形式上的拼接。前者更稳定一些,是固定镜头和黑白负片生出的异样与另类,怀着真诚,透着压抑。郑陆心源的分散更像是注意力的涣散,精神的游离,像涌动的波浪、泥浆或稻穗。而Marusya的碎片,则是被她亲手砸碎的,致幻又乖张。丰富的彩色从第一个镜头就即刻包围孤立无援的观看者。Marusya用影像邀请观众一同与疯狂共舞。直到最后,尽兴的宣泄过后才发现,她无尽的能量全都来源于长在她身上的痛苦黑洞。

疼痛这个相连两位导演的人物和电影作品的关键词,来源家庭或由于疾病,折磨精神或折磨身体。但六私心觉得Marusya的这部作品中包含的情感,爱意要更强烈一些,可能因为东亚民族本就是在性压抑和原生家庭的压抑中不断被打压,于是欧洲人的疯狂更常见一些,被允许存在的空间更大一些。或者说更无人在意,也不在意他人一些。她们Speak to the camera(对着镜头说话),Wasting Time and be afraid of waking up (虚度光阴,害怕醒来)。同时影片又因为穿插Marusya参与游行的手持纪实画面,让该片没有沦为【青春残酷物语】的无病呻吟。实际上也不可能沦为,无论是Kimi在日常生活中对政权和宪法的讨论,还是Marusya走在路上不断碰到的游行队伍。这些思考、欢呼、游行、破坏甚至自我破坏都是真实的,真实地存在于Marusya和Kimi的生活中。正如导演给出的答案:[政治大场面对平凡人生活碎片意味着什么?] —— [ça fait partie (de ma vie), donc il faut le rendre visible.](因为它们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所以必须被看到。)

这从另一个角度涉及对拍摄、影像存在的意义或本质的讨论。拍电影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讲一个绝妙的故事?为了收集并列一些设计绝妙的画面?为了纪录某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为了记录生活以供缅怀或供奉起来成为活过的证据?我无意在此处讨论机械影像的主观及客观性,只是为了赞美这部影片中包含的前所未有的一个闪光点。这整部电影非常像一个“人”,Ta喜怒无常,经历跌宕起伏,有岁月的跨度,有理性的成长,又脆弱的不堪一击。但这个人不是Marusya也不是Kimi,而是他们的爱,是他们的这段关系。所以当映后和朋友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达成一致的想法便是:如果最后Kimi的生命没有走到尽头,这部电影便不会产生。只有这段关系中一方的生命被死亡没收,影片才能拥有一个收尾点。有结束才有开始,而影片的第一幕和最后一幕竟是同一场戏,我们旁观同一个葬礼,同一面墙壁,就好像旁观一个婴儿咕咕坠地的瞬间,又目送了Ta的离去。Kimi和这部影片拯救Marusya摇摇欲坠的灵魂,以他们的终结为代价。也许从影片最后整齐规整的窗户和对称超现实的楼房熔浆中诞生的那一份壮丽和感动便是因此而来。

 短评

+

7分钟前
  • Rosine**
  • 还行

2022VdR-国际长片竞赛特别提及+2022戛纳ACID。一代“抑郁的俄国青年”的心灵史,导演把大概十年的素材做了梳理,把soulmate(丈夫?前夫?,死于2016年)自我毁灭的过程,与两人的成长经历缝合在俄国的编年史(总统新年讲话,各类抗议事件[但不是很具体],足球赛引发的“爱国”游行等等)和青年亚文化当中,私密而又黑暗。剪辑相当不错,有些段落还是蛮动人的。

12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剪辑!

13分钟前
  • 巫眠
  • 力荐

The intertwined life history with these bands from our adolescent years and this ever-lasting absurdity on our motherland. How we cut ourselves with pins, scissors, plastic school rulers. Desolate, barren soil of the body and nation. That aching need to find something, someone euphoric, comforting and sustainable to keep this petty life going.

15分钟前
  • 小丸嬷
  • 力荐

72/100 #VisionsduRéel2022#22

16分钟前
  • Pincent
  • 推荐

3.5 这就是所谓的政治性抑郁吗?还是那句话,羡慕那些从小就有影像记录实践的人,真的是一笔宝贵财富。迷惘是俄罗斯人的宿命,人均契诃夫、脱口秀演员和行为艺术者。

18分钟前
  • 圆首的秘书
  • 推荐

回答片名:遇到另一个快死的朋友,然后燃烧自己。 反思:看这部片子的开头时我没有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一直觉得剪辑风格很teenager,像YouTube影片的小成本制作的vlog,抑郁症吸毒的元素又让我感到烦闷,中间看到一半没了耐心感觉有些失望,然后我睡着了,直到结尾再次看到棺材才明白导演的意图,这是一个无比私人且饱含情感的纪录片,是我没有多给它一些时间。

19分钟前
  • Roisin
  • 推荐

与躁乱世界疯狂的共舞,并不是某种选择,是我活着的理由和方式。我固执地继续,“爱”和“你的拥抱”支撑着我。我为你歌唱,为了时刻将你记起,怀着感激、悲伤、偶尔的庄严。

24分钟前
  • 六那个六
  • 力荐

成为成年人就是一次死亡

27分钟前
  • Lori
  • 推荐

I might have found a Kimi of my own... ? @idfa w Jelle Emilio

31分钟前
  • 37.2
  • 力荐

草结尾的诗信虐死我了。第一次看到这样的addict,没有什么毒品毁了他一生,每个人都是普通人,每个人活得都很不容易,他们都想死很久了,毒品其中一种,是很好的一种,无痛又快乐。有这么多kimi的影像真好,感觉隔着时空认识了这个人,早上醒来突然想到他死了啊,虐。

33分钟前
  • 斯维里加洛蟹
  • 力荐

其实没有任何政治野心,都是不经意(或者不可避免)的带入称为历史背景罢了。非常私人的“抑郁症青年”的一生。简单纯粹真挚。剪辑很精彩,把平凡无奇甚至算是拍的比较差的随手拍画面剪得有节奏、有呼吸。只可惜对某些细节的深挖有点不够,有一些关键问题没有触及,可能是素材限制的原因。@Helsinki DocPoint 2023

36分钟前
  • Unbeliever
  • 还行

【DOK.fest】向生命告别的回忆录

40分钟前
  • Mr. Lei
  • 推荐

默默流泪,喜欢到不想也不能用公共的语言去描述了。

41分钟前
  • 480693
  • 力荐

#VisionsduRéel特别提及 ≈ 对俄罗斯“新迷失一代”的一次反思,作者通过长达十几年的记录,拼贴出了一部动人、真挚、纯粹地影像信。

44分钟前
  • blood orange
  • 推荐

#75Cannes/ Acid#第五场。青春片(青年片)最好的形态,大为震撼。看长头发滚男的如何一步步受锤下去,大开眼界。跨越十多年的影像记录,让俄罗斯的血泪青春更为痛楚。是政治及其他。

45分钟前
  • 光是我想要的
  • 力荐

看着在自己最敏感的时候接住自己的人慢慢地无助地走向毁灭而自己几乎无能为力,孩童时候可能有些矫作的烦恼也变成了无法克服的现实重压。看到最后也哭得不能自已。好像短评里说的一样,是不是在某个阶段无法过去的人都渴望有一个自己的kimi呢?

49分钟前
  • 波兰首都是上海
  • 力荐

睡着了。

54分钟前
  • jymaxp
  • 较差

4.3

55分钟前
  • 鄙伶
  • 推荐

kimi进入叙事开始爆哭了二十分钟(一个人在uitkijk的阳台看电影 哭得放飞自己)我的本土政治性抑郁 全球政治性抑郁 存在主义抑郁 异性恋抑郁 独身主义抑郁 一顿万马齐喑 后半冷静了 重金属也不烫了 人不做点事很难活着 可持续性需要affirmative policy Kimi没能活进affirmativity 跳河 住精神病院 喝圣水 都没有用 女性显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好 也不知道说什么了 人类学发言需要从地球摘除 身体性发言就是 痛痛痛 痛痛 痛

58分钟前
  • 古蚊子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