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镇故事集

正片

主演:杨子姗,黄米依,刘洋,康春雷,梁鸣,杨瑾,王佳佳,杨平道,宋川,翟义祥,耿军,黄旭峰,罗康,王从双,崔楠,周梦,吴中天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永安镇故事集 剧照 NO.1永安镇故事集 剧照 NO.2永安镇故事集 剧照 NO.3永安镇故事集 剧照 NO.4永安镇故事集 剧照 NO.5永安镇故事集 剧照 NO.6永安镇故事集 剧照 NO.13永安镇故事集 剧照 NO.14永安镇故事集 剧照 NO.15永安镇故事集 剧照 NO.16永安镇故事集 剧照 NO.17永安镇故事集 剧照 NO.18永安镇故事集 剧照 NO.19永安镇故事集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永安镇故事集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电影《永安镇故事集》是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叙述了一个剧组入住拍摄地,给这个原本宁静的小镇带来一丝波澜,然而波澜过后,一切又重归宁静的故事。影片分为三个章节——独自等待、看上去很美、冥王星时刻,小镇和剧组串联起三个章节的故事和其中的人物——与小镇格格不入的饭店老板娘、回不去故乡的女明星、陷入创作分歧的导演与编剧……因为剧组的到来,每一个置身这座小镇的人心中都荡起一丝涟漪,但涟漪终会散去,一切也终将重归平静。圣诞变身看了又看国语第五部未婚女子的诡计生死谍恋大侦探波洛第八季我家有个狐仙大人不安感 第五季蓝白红三部曲之红奇迹2021长空铸剑兰开斯特之王完全演剧手册1甜蜜间谍圣诞夜奇遇记人狼游戏2:野兽阵营岁月忽已暮致不能表达爱的人塔可美食纪第一季沙皇帝国: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方根书简剑指高分维多利亚的秘密2013时装秀光荣之路2006半个警察艾莲娜亚洲涉嫌摇滚黑帮柳湖新颂对话杀人魔:杰弗里·达默访谈录鬼娃回魂2019杀手乔李清照梦幻岛2011华晨宇抖音演唱会61街第二季神母峰之谜斗鱼银之匙真人版变身2013至尊一剑哦我天,吸血鬼民国大侦探做鬼也风流

 长篇影评

 1 ) The Sound of One Hand Clapping

“电影业是唯一能让你站到前头向自己鼓掌的行业。”
——威尔·罗杰斯

1

平遥,电影宫,小城之春影厅,《永安镇故事集》首映场。电影低徊至中段,女明星从昔日恋人的三口之家不欢而散,陷入到物是人非的悲伤与沉默。夜幕与温度遽降的一面车窗上,她抬起手指头,就着凝结的水汽,像孩提时的你、我、他:

一划、一弯、一点。

女明星拖着她的背影,出画而去。电影,睁开了一只眼睛。

那湿漉漉的目眸,透过彼城的是夜灯火,洞穿了无言过往,与主人公对视,也投向银幕下的观众。

《爱丽丝梦游仙境》有一只柴郡猫,常冲着爱丽丝微笑,然后消失,神隐,但它的“笑”,凭留在空中,仍然在那儿。《永安镇故事集》拨开生活的掌手,拽去遮罩的面纱,这一幕,就像消失的猫,留下了一滴泪。

不知何故,也不晓得谁带头。场内当即,响起了鼓掌声。自然,似乎是为导演处理技巧而击鸣,就电影所传达的情绪而叫好,然而,心底有个低沉喑痖的声音,质问着我:无异于情景喜剧的罐头掌声,是我在当下时所需要的吗

不是的。

影展电影院的我们,渴望和他人、跟电影,融为一体。《永安镇故事集》在那一时刻,也成功传达了编剧的嘀咕嘟哝,他跟自己较劲,跟周围人倾诉起来主题主旨,一板一眼。这一幕,举重若轻,无声胜有声。可是,那响起来的掌声——我在那时那刻,根本不会想到要去鼓掌。

那时候,一名观众可以是被现实生活侮辱的杨瑾,是内心遭受岁月之爪抓耙的杨子珊,是凄冷萧索春寒料峭的小城畸零人,唯独不该是一个想大叫“导演你牛叉”的亢奋观众(抱歉,两年过去,至今我仍怀疑是片方的鼓动操作)。在电影情绪下,一个人怎么可以抽离得如此利落,还报以满堂彩的掌声——这是我看完《永安镇故事集》还在回想的事情——我随散场观众一道,回到了现实生活。

我听到掌声,但不理解,就如同我无法想象,会有人在“马拉多纳死了”时,鼓起掌来。眼眸垂泪那一刻,杨子珊的内心,有些东西也在死去——只是没有以手机推送和新闻口播的形式。

你不是别人,你也不用成为别人。

2

圣奥古斯丁说:
清空一切,以便得以满足
学习不去爱,以便学习去爱
转过头去,以便你能再转头
所有能够容纳承受的事物,都是赤裸而空虚的

《永安镇故事集》是一部讲拍摄电影的电影,它把镜头对准了原本藏身幕后的导演,还有当起演员的各路导演。影片分为《独自等待》、《看上去很美》、《冥王星时刻》,三部更多流传在影迷间的小众口碑文艺片。严格来说,除了仿似章明入山采风勘景的剧组小队,《永安镇故事集》只是用电影片名,作为简单的互文。其实无需强调梁鸣现在身份是个导演,他可以只是一名演员——正如他原本就是。

三段故事,有想要摆脱生活死水现状的小媳妇,饭馆的老板娘;想要回到故乡却不能的女明星,她选择离开小城,以演艺营生,起念于她不想成为黄脸堂客;想要拍摄电影却剧本难产,停留于纸上谈兵,黄狗撒尿,相拥互舔的导演和编剧。

参与拍摄,跟过不少大小摄制组的朋友,一再语重心长:《永安镇故事集》貌似状况不断的状况,在大陆电影的拍摄现场,实在不要太多。那何止是不专业,简直是一堆不可能,听任本能、冲动、拍脑袋和急就章,最后还真盼到成品,或者熬到了可能的那一步,无异中头彩。像2020年平遥拿下大奖的《妈妈和七天的时间》,就有一部跟组侧拍(即making of)的纪录片《山间风疾》,它就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纪录片形式的《永安镇故事集》。

生活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明星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电影也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永安镇故事集》通过三重奏、多声部的交响形式,以假乱真的拆挡手法,在平静湖面上,制造了涌动的扰流。当小媳妇僭越生活与戏剧的那条线,演员明星出现了。当女明星试图读取过去生活的副本,她被宣告为不受欢迎。当一切筹备即将泡汤,剧本彻底推翻重来之际,电影的拍摄,竟然开始了。

奶与蜜,苍蝇对糟糠。片中散落如此多的电影元素,算是近些年片中片形式作品的集大成。

手拿小机器,聊骚小媳妇,想加微信耍一哈喇子的纪录片侧拍导演,是杨平道。对于平遥现场的观众,《永安镇故事集》此时流淌或垂涎的眼色,就是前年影展盲盒放映影片《裂流》的涓滴。

酒局饭桌上,刘总的“安红,我想你”,来自张艺谋《有话好好说》名场面。电影青年口头禅的画幅四比三,彩色,现代气息十足的东湖新城,来自侯孝贤《风柜来的人》。

还有劝酒祝词的“为了华语电影”,一个渐行渐远,早已撕裂破碎的名词。当下时,华语电影是被杯葛,疏远和冷落,暂时雪藏的名词概念。它已经无法运行于资本运作的拍摄层面,而停留在影评人和学者研究的纸上陈词,很快要回到它被提出之前的年代,被丢回电影史的废纸堆。再说句不负责的话,真为了华语电影——只有重回地下,一禁到底。

3

第一段故事,剧组进驻小城,出入小店。小媳妇的涨奶,小婴儿的啼哭,公婆无休止任意时的使唤催促。即便偶有沉默,电影依然弥漫着不安烦躁,任凭没有爆发的对抗情绪,以日常的小隐患,播撒着生活的大危机。

第二段故事,处处是尴尬。不合时宜,不可理喻。杨子珊扮演的陈晨,将要饰演十年老去后,小媳妇变成老板娘的那么一个角色。离开家园许久的明星,她多少知道,无法重回过去光景,却还是没有办法避免,在昔日的地头,蜡像般被抬起,按住,风光又落魄,公开处刑架上台。《永安镇故事集》通过她两位老同学,制造了双重障眼法,令主流生活大潮拍打下的市侩与寒酸,互打照面,看得个面面相觑。

第三段故事,继续剧本阶段,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编剧怪现状,无休止的推倒重来。嘻哈抖擞的导演,带入了魏书钧借得《野马分鬃》的一股春风小得意,我跟你谈文学,你跟我扯商业,鸡同鸭讲,好评三千。不知为何,我对于创作者需要脱裤子,主动上演《让子弹飞》剖腹取凉粉的血酬明志,抱有退避不忍之心,相信有的观众,也未免想看。我并不排斥赤条条的裸体,可是,我不想看老男人团身卷起烂T,扯下裤腰带,扒拉裤子(这举动似乎让一些人直观地联想到了smart-ass),就差扬起内裤,像《少林足球》那样套头上,宣告我们在拍一部认输的电影——无论他是粗着脖子灌下了红星二锅头,还是继续熬制电影理想迷魂汤,我都不想看到这过程,听他们在那叫嚷:要不要再来段夏威夷土风舞,还是来个疯马脱衣舞。

换言之,《永安镇故事集》的久淤编剧,嘚瑟导演,当红女星,all in制片,都是先入为主,需要先跨过一道电影青年的门槛。即便不说它是一种面向影展趣味的私人定制电影,可在三段拼贴过程,不难看出主创最想呛声发言的,是在电影制作的哪一环。他们想要发现生活,却还是强行总结,概念先行。熟悉幕后故事的朋友又说,这电影,其实已经比没拍出来的,在电影中流产的那个四段故事影片要好了。可是,我们如何去评判并没看到的东西呢。第二段没去点破的人物过去,正是冬景阴翳中,匿身此间的小城少女与乡下青年,他们都曾有负笈上京的一腔热血心愿。还有第三段的马拉多纳,当现实照进梦想,我们已经不想去分辨电影到底在把玩巧计,还是真情流露。插入一阕熟悉的世纪歌声,心有戚戚焉。此处不该有掌声,毕竟足球或电影,我们就是知道。

阿多尼斯说:
我不选择上帝,也不选魔鬼,
两者都是墙,
都会将我的双眼蒙上。

生活蒙上电影的眼睛,别让生活也蒙上你的眼睛。

首发于 西部影谈(xibuyingtan)

 2 ) 三进戛纳电影节,导演魏书钧却说自己连影迷都不是

第一次见到魏书钧,很难有人把他和一个电影导演联系在一起,相反更像是一名说唱歌手,或说是个会把“bro”、“老铁”挂在嘴边的rapper。

一双拖鞋、色彩对比度极高的长袜、大短裤和宽松的短tee,戴着标志性的大链子,不过这次不是金色。即便是深夜,魏书钧还是精力满满,没什么困倦,活像个rapper。也许正是靠着这种气质,如此年轻的魏书钧才可以运筹一个庞大的剧组,在产业和影迷之间找到平衡。

他确实沉迷说唱文化,甚至被问起来,还想现场给我们听一听他的原创歌曲。

行程还在确定中,疫情增加了签证申请的难度,加上第三部《白鹤亮翅》即将开机,魏书钧在当时还未确定能否参加这一届的戛纳电影节。经历了一年的停办,第74届戛纳电影节坚持要在线下举办,为此甚至几次推迟开幕日期。疫情中世界范围内电影行业几近停摆,本届戛纳电影节被寄托了“让电影回归”的厚望,而大量2020年挤压的电影也选择借此机会亮相。

在6月3日公布的入围名单中,魏书钧执导的第二部长片《永安镇故事集》入围“导演双周单元”。这次入围,魏书钧并没有显得多么惊喜,在享受认可的同时,他觉得自己也终于可以向投资人和看好他的人交差了。从短片《延边少年》开始,再到去年入围官方名单的长片处女作《野马分鬃》,魏书钧以“百发百中”的形式和戛纳结缘。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他也因此被认为是中国90后电影导演的希望。

《永安镇故事集》中,魏书钧似乎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中国电影新一代的代表,在这部电影中,《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的导演杨瑾、《裂流》的导演杨平道、《摩天大楼》的导演吴中天、《日光之下》的导演梁鸣、《东北虎》的导演耿军、《马赛克少女》翟义祥等多位导演出演,《又见奈良》的导演鹏飞也曾来试过片中导演一角,而三个段落的题目则来自国内近年来受到关注的作者电影:《独自等待》、《看上去很美》和《冥王星时刻》。

《永安镇故事集》中有一种失落的氛围感

这部几乎可以被认为是“元电影”的作品中,一个剧组前往一个叫“永安镇”的湖南小镇拍戏,拍摄地选择了一个餐馆,在主创对她的逐步认可中,老板娘满心以为自己会成为电影中的主角,但没想到最终落空。真正的明星女主角回到故乡,想找回遗失的情绪,也以失败告终。而在最后一个段落中,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导演和编剧出场,大段的台词和冲突伴随着激烈争吵,魏书钧希望借此讲述电影行业的权力关系。

魏书钧很看重自己的第二部电影长片,无论是对自己的要求,还是所谓的青年导演“第二部电影魔咒”。在一位新晋导演的职业路径中,第二部长片几乎都不免遭到“滑铁卢”。魏书钧选择了一个最不像他风格的剧本,在全组到达拍摄地湖南郴州资兴后,因为失去了创作兴趣而几乎选择了推翻重来,他和编剧康春雷之间的论辩,也被戏剧化地拍进了电影中。

最终,魏书钧为了拍摄新片没有去成戛纳,录了一段视频在记者会上露面,画面中的他依旧穿着短裤和tee。在视频中,他笑称自己是因为推迟到七月举办的戛纳天气太热没去,而本想在法国看欧洲杯、志为姆巴佩加油的愿望,也因为法国队早早地意外出局而落空,“我还是很尊敬他”,魏书钧说。

在这部电影中,“永安镇一切都没有发生”多次被提及,编剧也请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教他用方言说出这句话。“石子投到里面荡开,经历了一个过程后,我们看到反应,但是最后它又回归到日常生活,人很难摆脱惯性。”魏书钧这样解释道。

《永安镇故事集》海报

《永安镇故事集》是新的

全现在:你的两部长片《野马分鬃》和《永安镇故事集》都呈现出跟电影有点关系的感觉,不知道你介意大家把这两个电影认为是迷影电影吗?但《永安镇故事集》临时改了剧本,如果不改,它似乎就跟电影没有那么多关系了。

魏书钧:别人怎么定义这两部电影都可以。因为电影拍出来别人怎么归纳它,我觉得是人家的事。对我来说,《永安镇故事集》还是比较新的东西,尽管它和电影紧密相连,但是从我的角度来讲,没有从一开始就把它当作一个迷影电影去创作,或者这不是我一个起点。

全现在:为什么你觉得《永安镇故事集》是某种意义上的新东西?

魏书钧:因为第三段故事其实讲电影创作本身的东西会多一点,前两个其实主人公还是女性,讲的是电影的创作环境。前两个故事像背景一样存在,它没有真的讲怎么去拍一部电影。所以我觉得把《永安镇故事集》当作一个“元电影”也没什么问题,但它又是一个三段式的电影,只有一段详细讲创作过程,我觉得这是比较少的。

之前有一部叫《当梦想照进现实》的电影,也是讲类似的内容,找一帮导演、作家一块聊天,但它是整部电影都在讲电影。整部电影讲电影的其实很多,但是只是有三分之一在讲电影,前面两个是跟电影相关的故事、电影创作只是背景的电影,其实是不多见的,所以我觉得“新”在结构上。

全现在:拿到戛纳的维度上,你觉得这个也是新的吗?

魏书钧:我不确定,因为我们在做法文翻译的时候请的翻译老师,她说在法国电影里有很多关于导演、编剧如何创作的电影,而且拍得非常详细,但可能是原来的片子。我看得也没那么多,我不太知道。从我的角度来讲,我觉得是一个新的,至少我们做得还挺兴奋的。

魏书钧在拍摄现场

我很重视第二部作品

全现在:你觉得兴奋感主要是来自于?之前那个故事你没拍,会觉得遗憾吗?

魏书钧:不会,因为我也并不想拍那个。我在筹备了十几天之后,就对它丧失热情了。我最早看到那个剧本的时候,它完全是由康春雷写的。我之所以想拍这个故事,从一开始是因为它跟我写的东西是完全不一样的。

去年在上海电影节创投,刁亦男导演注意到了这个项目,他看过也马上问我说,你怎么想起拍这么一个故事?他感觉这个故事特别不像我。我就说,因为那个跟我距离最远,或者觉得跟我最不像。刁亦男导演说你这是什么理由,太奇怪了。我说,我真的这么想的。

我们实际筹备的时候,去了为原来的剧本选择的湖南郴州,因为它有一个看起来破败的、充满雾霭的小镇,甚至有点与世隔绝,跟原来剧本里的气质是相似的。到了郴州之后,全组筹备了17天。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修改剧本让我跟春雷都格外痛苦。修改它不是说因为它有重大的缺陷和问题,而是说在我的创作经验里面,我习惯于把一个剧本相对具象化地去准备,这样才是筹备的意义。

魏书钧即将上映的首部长片《野马分鬃》

我在具象准备它的时候,就面临很多问题。到底这个主人公是住在一个什么规模的村子里面?他有多少邻居?结婚的车队是什么样子?是什么年代?我准备得越来越细,我只能按照之前的经验和我拍电影的方式去准备,这就涉及到对原有剧本的改动。我在剧本里面加了很多我的东西进来,康春雷就不断地要把原来写的东西去掉,把我的东西加进来。

改到十几天时候,我真的觉得当时的剧本已经是一个有好多补丁的东西,它既不像康春雷写的,又不像我写的。因为总有要保留下来的东西,或者说我们没有能找到一种方法,能把我们两个之间的分歧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还不减分。后来有一天,我就跟康春雷说不拍了,因为怎么都弄不出来或者弄出来也不好。

因为我也挺重视我的第二部作品,还是希望能把这个项目做好。那天我在房间睡觉,康春雷在抽烟。过了一会,他说他想了一个新故事:一个剧组打算拍一部电影叫《永安镇故事集》,来到了我们现在这个地方。所谓的永安镇是一个虚拟化的地方,这儿有一个饭馆老板娘,总想跟他们搞点关系、有点互动。但最后发现这是梦一场,有一个真正的女演员来去顶替她的位置,还让老板娘给大家去示范她的生活起居。

大概是这样简单描述了几句,我就特别有兴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就应下了说好。可能没用多久,10分钟?我就想到了第二个故事的一个基本轮廓。但之后,我们都不知道第三个故事是什么,总觉得这个长度还是不够。康春雷提议说:第三个故事就写我们俩,导演和编剧是整个故事的始作俑者,这一切的啼笑皆非也好、荒诞也好、失落也罢,其实都是从这两个人开始的。就这样,他第一个主笔写第一段故事,我写第二段,第三段我们一起来写,顺利达成了共识。

全现在:你怎么跟片方沟通的?他们是怎么同意这么大的变动的?

魏书钧:我知道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动,对于任何一个制片人来说,这个时候拒绝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黄旭峰(工厂大门影业创始人,本片制片人)没有,他反问我,说我觉得行吗?如果你觉得行,咱们就这么干。我认真想了一天,答复他说,我觉得行,而且我很有热情做这个事,他就同意了这个方案。

在第三段故事中,导演和编剧之间、导演和片方之间的冲突被放大。但实际上,我们两个的故事或者原型其实是一个起点,真实情况没有那么夸张。如果跟电影中那么紧张,黄旭峰也不会在电影中出演他自己(笑)。

在开机现场的魏书钧

永安镇什么都没有发生

全现在:这三个故事这么讲下来,其实是呈现出一种破灭,或者是没有完成的失落感,你觉得是有这么一个主体的故事的导向吗?

魏书钧:这个失落感其实就是春雷之前剧本里面强调的,我们只不过换了一种更新、更间接的方式去表现它。我们的英文片名其实也没有变,翻译过来就是《生活的涟漪》。在电影里面也解释这句话,“石子投到里面荡开,经历了一个过程后,我们看到反应,但是最后它又回归到日常生活,人很难摆脱惯性”。所以现在的故事更像是之前剧本的前传,还是在表达原剧本的主题。

全现在:之前那个剧本怎么办?

魏书钧:这个版权在康春雷先生手里,还要看他怎么办(笑)。

全现在:刚才说它原来那个剧本很有文学性、很不像你会拍的东西,站在文学性对立面的是什么?原创剧本会比较注重剧本的什么方向?

魏书钧:我觉得其实也不说是对立面。电影跟文学比较起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语法不同,语法就决定了表达方式。所谓文学剧本,就是说这个剧本它可以是按很文学的方式去写;也有不那么文学性的剧本,可以按很电影的语法去写。

在原剧本中,一个小女孩跟另外一个小男孩说,“在永安镇什么都不会发生”。我认为要让大家通过电影感受到这个,而不是一直反复说这句话。在文学文本中,用这种方式是可以的,而且读者都能感受到这一点,是符合文学文本的。但在电影里面,如果有一个真的角色对另外一个人说,“在永安镇什么都不会发生”,但是一切日常都在发生,会让人觉得特别奇怪。

它需要更特殊的方式去表达它,对,你可能要很强的另外一种风格化。可能那个才能支撑它,大家一进入到你的电影里面,它就作为一种前提被接受了。所以说在我这种比较写实的创作方法里面,它就会很奇怪,我们自己看剧本的时候,就感觉很奇怪。

创作《永安镇故事集》原剧本的康春雷在片中饰演编剧

我不是为电影节拍电影

全现在:这次入围意外吗?和前两次入围戛纳心态有何不同?

魏书钧:坦白讲,倒没有特别意外,我觉得还可以。反正我自己在看,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因为电影节选择一个电影的原因有很多,选区、入围其他电影节的经历、同选区的其他片子的情况等等,都会被纳入在内。我反正又当被鼓励了一次,感觉挺好的。至于说它在戛纳的放映情况,或者说国外的观众怎么去看待它,那就还不太知道。

全现在:你会越拍越顾忌一些东西吗?因为这套规则其实已经非常的体制化了,你觉得如果从未入围过的话,你的创作会呈现出什么样的面貌?

魏书钧:那就要问平行宇宙的我。我肯定没有为电影节拍电影,这是很笃定的。我们只是想把一个好电影放在好平台上,其实是希望它得到影响力,包括作者、包括片子,片方也想让它卖得更好。对于导演来说,当然希望自己得到更广泛、更好的平台的认可。

可能对于一个新人来说,很多人会研究国外电影节喜欢什么样的电影,总结出一些元素,只是把它们不那么有机地放在一起就完了。中国每一年送的片子很多,如果把今年送的两、三千部拉过来看看,这类片子应该会很多。但我不觉得这个方法一定就那么奏效,我也不知道怎么去往那方面想。我觉得我作为这个片子的导演,自己看起来也觉得有意思,它值得被拍,它还是要走进观众的心里。

作为导演,不能在创作之前就有隔阂感,说我这个电影不是给你们看的。所以在我创作一部电影的时候,整个拍的过程其实都不会想这些事。但是拍完了要送影节,那就看赶上哪个。因为我2017年11月份拍的《延边少年》,剪完了就2月份,然后就送去戛纳。

《延边少年》

某种程度上来说,我觉得我非常幸运,我是很真诚地说这个话。一部片子没入围一个电影节,不一定它就不好,或者入围了它就一定好,因为选片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非常主观的判断。电影在做的事,是想全人类的事,谁敢说谁想得就是最对的?谁拍得一定是正确的?我觉得没有那个说法,所以我觉得真的运气很好。

全现在:现在有些人说你是“戛纳嫡系”,挺无奈的吧?

魏书钧:我是无产阶级的儿子(笑),为什么是“戛纳嫡系”?当我面评价的话,我就给人解释解释,没当我面评价,我也不能拦着他。因为一方面这样的言论是可以理解的,人家选择了你的第一部或者前面的片子,后面你做得更好一点了,可能人家也同样感兴趣。但一些大师级导演,他们也是全世界的电影节都去,包括洪尚秀。对于他们来说,去哪里可能就是一个时间节点问题,或者说哪些片子适合哪些电影节,他不需要用一个电影去为他佐证了。

全现在:这部电影呈现出了更多的女性视角,甚至前两个故事都是以女性视角展开,这对你来说难度大吗?

魏书钧:我对拍女性确实会更不自信一点。相对而言,第二个故事好拍一些,虽然主角也是女性,但因为第二个故事里荒诞的成分会多一些,和我之前的创作经验有一些吻合。第一个故事是我很担心的,因为这个主人公的目标不明确,这就要求观众要足够相信她的情感。主角非常渴望加入这个剧组,但是我又不想让主角直接说出来,因而难度有点大。

拍一个处于哺乳期想断奶的女性,我特别怕拍得不对,或者让人家不相信。黄米依老师自己也没做过母亲,所以我会问有过经历的人,胀奶的疼是哪种疼?后来别人告诉我说,那种感觉是乳房里像有两个铁球而产生的几近胀破感,我再把这些感觉进行传达。再比如,女孩的妆要化到什么程度,眼影、指甲、吊坠耳环应该是怎么样的?这些都是我要一点点去了解。看电影的时候可以发现,女主的耳环其实一直在换。因为我跟这些有距离,没那么熟悉,不像拍两个男性那么顺手,所以我就要做很多功课。

演员黄米依在《永安镇故事集》中饰演一个处于哺乳期中的母亲

我不在迷影群体里

全现在:毕赣是1989年生人,你比他小两岁,他是靠小时候看光碟养起来的导演。你的观影经验是怎么样的?

魏书钧:我应该算是资源的一代,或者说是网盘的一代。我上大学就开始喜欢看电影了,我从2016年年底开始系统看作者电影。因为在传媒大学看电影很普遍,公选课很多是讲电影的。老师讲完了,大家就自己回去看看,那时候看昆汀、盖·里奇这些刺激的电影比较多。2014年左右,韩国类型片挺火的,我就开始看《黄海》《老男孩》。

2016年年底,有人推荐我看《罗塞塔》,我强制自己看了好几次才看完。又隔了一、两个月,有一天心情特别不好,闲着无聊就又打开了它。这次从中间开始看,又看完了一遍,觉得好像代入感更强,挺喜欢的。

后来我就开始先捋着达内兄弟的片子看,从《单车少年》到《孩子》,到后面把能找着的找完了。在这个过程中,我知道这哥俩是双金棕榈导演,我也开始看其他金棕榈得主的片子,开始一个一个搜。

我没有影迷群体的同伴,我也没参加过国内的其他电影节,在那之前我又不是学电影的,我本科是学录音的。毕业后出来跟朋友一起创业了几年,又回去考研读电影,还是在传媒大学。

后来加了微信群,就这样一点点找片看,慢慢地建立起来近四、五年以三大电影节为主的片单。很有名的电影我基本都看过,一些很喜欢的导演我就会往前翻一翻他们的片子。再远的,比如说像神坛上面大师级别的老片子我看得就很少了,比如伯格曼和塔可夫斯基。他们的片子我都尝试地看了看,有点受挫,看不下去,所以之后就很难再去打开它,一直躺在电脑里。《第七封印》我坚持看完了,但我觉得吸收它可能需要文化背景或者特定知识。当你不具备这些东西的时候,它对你来说有时候就是无效的。

全现在:你刚才也提到达内兄弟,在你自己形成了体系和评价标准后,你会觉得他们是最好的吗?

魏书钧:他们是做得最好的那一类,在我角度来讲。因为我觉得去评价导演的时候,作品是非常重要。但是我觉得作品是一部分,有很多创作者本身带给你的一种感受(也是),比如他帅,这是最肤浅的加分项,比如他的理念,他的生活态度,这些都是加分项。

但单看作品,也很难评断出孰优孰劣。我前一阵跟达内兄弟在法国文化中心有一个视频连线,我还挺紧张的,为此也准备了很久。他们至今都住在比利时的一个小城市,甚至没有搬到布鲁塞尔。而他们所在的地区,是比利时的法语区,他们也没有在法国拍片,也没有跟很大名气的演员合作。

在对谈的时候,我问他们为什么没有这么做?他们回答说,自己喜欢也熟悉这个地儿,如果离开可能语境都变了,会产生不适应。好莱坞没来找过他们,而且找来他们也不去。听了这些话,我对他们还是很尊敬的。

魏书钧和达内兄弟的对谈

电影批评是一座桥

全现在:你的电影里经常出现嘻哈元素,你会认为作为一种古老艺术的电影和新潮的说唱是冲突的吗?

魏书钧:今天的电影应该很综合,它不应该被刻板印象化。在很多人认知中,说唱代表一种很底层的亚文化,知识输出、思想输出基本为零,讲的就是什么,我有钱、我要好多钱、我要好多女人、我要好房子、bling bling的……

我觉得说唱和作者电影不冲突,应该很包容才对。好比你很喜欢喝酒,但是你也有时候要喝茶,有的时候要喝冰可乐,它被不同的时候需要。我觉得应该以更宽容的角度去看待它,而且说唱里边也有很好的作品。

我最近认真看2Pac的歌词,写得都挺好的,很多都在讲真爱、兄弟情,什么黑人兄弟你不要在街上混,你得爱你妈,你得珍惜时间,你得做你的事情……特别多的说唱歌手其实都很优秀,说唱只是一种形式、一个载体。

穿着2Pac文化衫的魏书钧在《野马分鬃》拍摄现场

全现在:对于作者导演来讲,资本、影迷和导演本身形成了一个三角的权力结构,你是怎么理解的?

魏书钧:权力结构这个词用得非常好,理想状态下,我当然觉得大家是平等的、是友爱的、是友善的。在这个影片里面,我其实没有讲最真实的状况,因为它太现实主义了。我只是把这个权力结构做出来,导演有一定的权力,他可以跟编剧较劲,但跟制片人还是要多少注意一些,要把握一下。

就像我豆瓣简介里写的,我觉得电影批评是一个小桥,它是可以沟通的。良好的评论应该是这样的,不是说影评人和影迷不可以批评一部电影,但我觉得要告诉大家真正的原因,它才算真是搭了一座桥梁。电影人修了一个桥,影评人觉得这座桥没法通到我的心里面,我觉得问题是什么,指出来也可以很客观。

但就目前我观察到的情况看,有时候是不健康的。在今天的这种网络环境里,电影批评有时会成为一种泄愤,像是让其他影迷听一些垃圾话一样。你可以不喜欢,可是没必要“吐痰”,吐痰是不礼貌的。但我坚决捍卫每一个执意要吐痰人的权利。

 3 ) 永安镇故事集,也给我的母亲

这是我做制片人拍的第12部电影,2020年12月30日开机。

2023年9月8日,明天正式上映。

这篇东西我不想煽情,也不想弄噱头,经历疫情的各行各业和每一个普通人都跨越了不容易的几年。煎熬又赤烈,充满着每一个生活着的人付出的滚烫的温度和力量。

就像《天堂电影院》里的经典台词:生活不像电影,生活更加艰难。我也不会说这个曾被界定为特困的行业和自己有多难。没有人不难。我们自由选择一个有志业道德的工作与生活,冷暖自知。能做自己喜欢并且基本能胜任的事,已经是莫大的幸运了,再说其他就多余,过分了。

跟大家一样,我也起早贪黑,认真做事,吃饭,走路,活着,仅此而已,然后在做完一件事之后想给自己一个重要脚印一个纪念,一个说明。

我在一个叫做燕矶镇的地方度过少年时代,这是长江边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小镇,隶属三线城市湖北鄂州。

我每每想起它来,回忆最多的地方就是镇电影院。在告别遥远的露天电影年代之后,它曾经最宏伟的穹顶建筑和它前面宽阔的广场是全镇绝对的狂欢中心。后来走在已经开裂的水泥地上,我都能听见当年人头攒动的喧哗景象。还有几个混在人堆里的半大小子,在傍晚时分的售票口四处张望,有时跟在不认识的大人身后蒙混过关,有时从电影院一侧通风口的耳道里一个踩着另一个的肩膀翻爬,在远超身高的高度中咚的一声跳下,然后在黑暗中紧张地摸坐到座椅上,在银幕炫目的光亮里平息静气,神魂颠倒。

现在我以描述一个电影故事的语气说,其中有一个是我,他端坐在那片神奇的黑暗之中。

生活是个奇迹。

我对这个景象久久难忘,有一场电影其实永远都没散场。那时候的我肯定不知道这个学习一般成天胡思乱想四处游荡的少年在二十多年后会去到北京从事电影工作,并且在日后拍一部叫《永安镇故事集》的电影。

我记得开机的那天晚上跟母亲打了一个电话,我说我在湖南的一个镇上拍一部电影,想起来燕矶,想起你,等拍完了给你在电影院放。她在电话里说,那好啊。

绕了这么远,我终于知道我想跟大家说什么了。

那天晚上我其实想告诉她,你之前说我拍的电影你都看不太懂,但是这次我要拍的这电影你肯定能懂,它是讲两个女人怎么过日子的故事。

一个一生都在操劳里度过,从农村去到镇上,然后又把全家弄进城里,小学就辍学的七十岁的女性,会理解故事里两个年轻女性的当代生活境遇吗?“独自等待”里,一个刚生完孩子的小媳妇,想在一成不变的生活里给自己一些变化,而在“看上去很美”里,另一个所谓的女明星回到家乡,发现一切都已改变,物是人非。

她会理解她们吗?

这个问题对我无比重要。当我无数次面临你做的电影跟观众的关系的时候,我无从回答,是因为我无法面对一个需要尊重而又不具体的模糊集体。但是这一次,我想具体到一个母亲,一个前半生跟油腻的车床打交道,后半生跟油盐柴米休憩晚年的女性。

她会理解她们吗?会的,她会会心一笑,可能还会落泪。

有一年的一个晚上,母亲推着自行车,车座后装着她晚上加班干私活车好的一些金属零件,必须要带回家,不能搁工厂里。她很疲惫,但精神很好。那段时间我每天下晚自习去接她,推着自行车走在她旁边。我们走在昏黄的路灯下,天气温和,不冷也不热,我们并肩朝家的方向走,不紧不慢,谁也没说更多的话——这是她跟老母鸡一样把我们家一个接一个从镇上弄进城里之后,那几年里最让我觉得强烈温暖的印象和场景。

我私人地认为,我所描述的这个场景与电影里黄米依老师站在砧板前杀鱼所遭受的围观,与杨子姗老师在无比尴尬的酒局离开之后的疲倦与感伤,并无二致。我见过她们遭受过的冷眼和委屈,脆弱与坚强,灰心与乐观。作为女性,她们在这三个时刻超越时空,穿透银幕融为一体,作为一个女人。

我知道,自从我离开家的那一天开始,我就离她越来越远,也没有什么可以回报她的,没有,除了理解,完整的全部的理解。在《永安镇故事集》里,这部她儿子做的电影里,有对她所度过的生活的另一种理解。

对我来说,这三个女性的故事,平平无奇又日常所见。它依然是关于我们每个普通人在滚烫的生活里如何面对自己并继续努力生活下去的美好故事,只不过讲述者好像是一群拍电影的人,在一个导演和一个编剧各执一词的争执里。它带着一点点真诚的自嘲,也有一点点好笑,因为一群人要去完成一部虚构想象的电影和真实生活本身之间就有着巨大的难度和误会。

这是部急中生智的电影,关于它如何筹备然后又被主创完全修改剧本重新开始新故事的辗转已经不重要了,在电影里我们戏谑的描述还原了,带着一种想给观众拍部好玩好看电影的自嘲娱乐精神。

商业或者文艺,仅仅是一个标签。

无论在电影院,还是未来在网络,最后应该只会留下电影本身吧。

我永远相信小川绅介导演的话——

观众并非傻瓜,原因很简单:大家都在拼命活着。

《永安镇故事集》

也给我的母亲,

给涟漪不止一直向前的生活。

在这个繁荣的暑期档,

向所有的电影工作者和观众致敬。

大峰

2023.9.7

 4 ) 深焦解封第一天,回到平遥为了华语电影

作者:彭若愚

“创作就是无中生有,优秀的创作者就是持续热爱生活,持续无中生有的人。”这是青年导演魏书钧对“何为优秀创作者”这一问题的回应,而他也在努力践行着自己关于优秀创作者的认知。继《延边少年》(短片)、《野马分鬃》后,魏书钧又以新作《永安镇故事集》连续三部作品入围戛纳电影节,受到国际影坛的瞩目。而他的这部影片前日已于第五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举行放映,媒体场内时闻笑音彩声一片,首映场与重复场则是一票难求,连影展首次破例开设的加场,线上抢票时亦是瞬间售罄。目前本片在豆瓣收获8.2分的不俗口碑,堪为近年来华语电影中值得注意的佳作之选。

《永安镇故事集》以“元电影”的创作概念,统筹起分作三段式的叙事结构,讲述了电影《永安镇故事集》剧组入住拍摄地,给这个原本平静的地方带来一丝波澜,然而波澜过后,一切又重归于宁静的故事。借助“元电影”形式进行创作的影片放诸当今影坛已然不算鲜见,单今年便有马来西亚导演陈翠梅的《野蛮人入侵》、以色列导演那达夫·拉皮德的《阿赫德的膝盖》等作品相继在各大影展面世。但有趣的是,在创作这个“无中生有”的过程里,大多数导演将“元电影”作为一种叙事策略,让电影镜头转向电影创作本身时,基本都有着清晰而明确的诉求。或为自况、或为追问、或为阐扬某种思想观点,却少见如魏书钧这般希图在无中生有之后,致力于让有归于无的。正如片中被反复提及的那句话:“在永安镇什么事都不会发生”一样,导演在叙事上追求的并非是抒情达意与言志传神,似旨在让表达经历一个由隐及显,又从显入隐的环形之旅,这在电影的三个故事中有着较为通透的呈露。

本片的情节编排并不复杂,与其说是发生在永安镇内的三个故事,毋宁说是同一事件中的三个视点和三种声音,各自虽可独立成篇,其间亦有贯通之处。《独自等待》讲的是“出走”,《看上去很美》说的是“返乡”,《冥王星时刻》谈的是“创作”。而三者的共通点则在于虽然每一组叙事段落里的人和事都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但最终没能产生任何实质性的结果。《独自等待》里餐馆老板娘小顾因被剧组相中作为明星的试衣模特,流露出了些许脱离庸常生活的幻想与憧憬,却在正主到来的那一刻复归于日常;《看上去很美》中的女明星陈晨在事业进展受阻时借由拍摄新作品的契机返乡,试图重温旧日的时光记忆,可家乡与故人同她一般,都不再是过去的模样了;《冥王星时刻》则更是有“作”而无创,编剧、导演乃至制片基于艺术理念、商业考量等多方因素的相互对峙与制约,使得电影最终在开机时也未能得到一个理想的定稿剧本。

这同我们传统创作观中“文以载道”的叙事表达显然背道而驰,设若依循既有的创作思路,那么《独自等待》里的餐馆老板娘小顾就理应如《冥王星时刻》里导演向编剧强调的那样,她出于女性意识的觉醒而选择离开永安镇:《看上去很美》中的女明星陈晨该要认清小镇思维的局限性,深彻体悟自己缘何当初要作别故土远走他方,然后去让她的事业焕发第二春:《冥王星时刻》中编剧与导演的艺术争论需必然有一方最终占据优势,从而说服对方,以结果证论自己的观点。《永安镇故事集》的趣致就在于导演魏书钧并没有强令他的作品服膺于任何一种理念,整部影片表现出松弛自然,又不失晓畅连贯的状态,且每每在有些意念与表达将将要冒头之际,宛如打太极推手一般,反给它挡了回去。这就使本片更趋近于现代叙事中的“失败者”情节:在一个环状叙事结构中反复兜转,结果发现不外乎是重归原点抑或原地踏步。不过事件尽管未能开花结果,停留在原点的人却未必全无变化。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人物纵使没能在外部环境与个人行动层面起到实质性的改变,也不意味着他的心理动态是始终风平浪静的。人物的生活泛起了涟漪,即使这涟漪很快消隐了,心中的波动亦非可以轻易止歇的。就像影片里编剧春雷解读自己作品的核心是“投石入湖,泛起一片涟漪,又很快归于平静。”区区石子自然不能影响与改变湖水什么,但多了一块石子沉底的湖,与之前毕竟是有所不同的。而这些微的差异,即是本片中人物潜隐静默的心理变化,是导演有所表达之处,亦是他竭力收束敛藏锋芒的地方。

正如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所言:“在艺术中很难做到的是,有所言说,但又什么都没说。”在影坛更为青睐具有议题指向、价值导向、社会风向作品的当下,魏书钧以相当趋近维特根斯坦口中亟具艺术难度与高度的创作方式,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电影游戏。他把他的电影作品从沉重郁结的醒世恒言中解放出来,以颇为灵动的姿态去体认人和事的变化,让表达不仅止于言之凿凿的教谕或振声呐喊的宣言,还能在言与不言的当口,展示出一条欲说还休贯微洞密的创作蹊径。而难能可贵的是,魏书钧导演的这种创作并非出于刻意求工的企图野望,更多是源自他个人的一种天真挥洒。比如《独自等待》、《看上去很美》以及《冥王星时刻》这三个章节名,虽然都有同名电影可相依傍,但他没有做过多迷影或致敬的设计(他本人也自承不是一位影迷类型的导演),纯粹只是看中了这三个片名好听、有趣,且和他几段故事所展现的内容具备一定程度上的关联。至于“永安镇最后的夜晚”之类的梗,无非都是好玩、图一乐,觉得大家或许能会心一笑罢了。浅白、直露、松弛,却也有效。他不主动去赋予作品以宏大的格局或深远的意涵,只轻灵地将自己的心思捧于人前与之共享。

这就使得他的这部作品即便到了最后一段矛盾冲突最为激烈,戏剧张力最为强劲的故事时,也不致太过,绷住的弓弦没有应声而断,反倒呈现出一个回落的态势。较为明显的是当影片中编剧春雷与导演矛盾激化,双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时,阿根廷足球名宿马拉多纳的死讯让硝烟散去,使身为阿根廷球迷的编剧春雷废然无语。这个情节的精巧在于一方面呈露了人物一种“无为”的情绪波动,尽管马拉多纳的死对春雷并无任何利害关系或影响,春雷亦无法对马拉多纳的死做出什么有实际意义的举动,但作为球迷的他个人,仍将会在情感上遭遇不可抗力的冲击,从而使其心理层面的状态相应产生一定的转变。另一方面,这样看似滑稽又漫不经心的情节处理正好以松弛的创作状态去承托住了欲言又止的叙事表达,巧妙之余,又显得大拙不工不事雕琢。

及至《永安镇故事集》的结尾,观者依然能领略到此种“有所言说,但又什么都没说”的艺术魅力。《永安镇故事集》的开机成为了他的结尾,当我们去目睹一部电影创作的肇始,同时也是向一部电影去作别。起始亦是终,在这个循环往复的圆圈内,永安镇或许什么故事都没发生,但我们却在《永安镇故事集》里,看到了华语电影的希望之光。

 5 ) 被遗忘的大多数——春天的放牛班第84期周限定《永安镇故事集》

《永安镇故事集》分别讲述了三段故事,呈现了三组不同人物的状态,虽然他们的身份、行为、处境和心理都不同,但相同的是他们所期盼的事情都没有在永安镇发生。不过这三组人物的经历,并不会因为这一处相同点就被划上等号。一些更重要的变量,似乎被导演和编剧遗忘了。

“独自等待”——被遗忘的“直男癌”

第一个故事的主角是小镇的原住民。老板娘小顾被束缚在家庭和餐馆中,成天把“我妈说”挂在嘴边的丈夫、仍在待哺的孩子和希望后代接管生意的上一代人共同形成了一座密不透风的牢笼。剧组的到来似乎为这个牢笼开了一扇窗,使她的生活重获一份新鲜感:尝试再次抽烟和美甲,伴着音乐悠然自得地舞动,甚至承担了主角的试服装工作。“你的脸挺电影的”“剧组不是正好在找会说湖南话的演员吗”,或许等待一个女一号的机会并不是一场梦。不过梦碎得非常突然,也很残忍。真正的女一号来到片场,瞬间吸引了全剧组的关注,而小顾只能继续以老板娘的身份作为被女主演观察的对象。案板上的那条鱼,大概就是小顾在生活中为数不多能控制的事了。 虽然这段故事应该是本片中相对最贴近生活且描述最细腻的段落,但依然有令人不解的设定。例如贡献了“挺像金敏喜的”这一“爆梗”的男性纪录片导演,他用自己的眼睛和手中的摄像机常常对老板娘进行双重男凝,而直接摧毁小顾的明星梦的人则是第二段故事的女性主角。类似的性别设置同样出现在第二段故事中,男性角色以谄媚的状态对女主角进行凝视与利用,女性角色以疏远的状态对女主角进行冷落与讽刺。如果这样刻板的设置勉强能解释为帮助展现一种充满无力感的状态,那么第三段故事中出现的对“直男癌导演”的调侃则彻底证明了自己在性别意识方面的无比落后。化用片中的台词来说,既然“获奖就没烂片?”,那么“上一部片子刚拿了最佳女主角”的导演就不是直男癌导演了?

“看上去很美”——被遗忘的阶级差异

第二段故事将视线放在了女主演陈晨身上,而这一段的小标题就概括了剧情:重回故乡本来是美好的事情,但背后则充斥着物是人非。老熟人的殷切问候,只是为利用其名气所作的铺垫。偶遇的同学也因为身份差异过大而无法亲近。不过虽然无法真正的“回家”确实让人悲伤,且车玻璃上的哭泣眼睛将这种情绪放到了最大,但是作为走出小镇并收获成功的明星,这样的委屈似乎不能与小顾的遭遇相提并论。正如陈宏妻子在饭桌上呛声“我们日子有什么可怀念的,你要是想过那早就过上了”的那样,上层阶级对旧时光的怀念很容易被嗤之以鼻,而剧情也忘记将如此大的差异变得合理。一方面影片对陈晨怀念故地的情绪的刻画不够多,似乎默认了在永安镇的往日时光是美好的、值得留恋的,但陈晨在最后吼到“我离开这里就是不想过你老婆的那种生活”又反驳了前面的默认条件;另一方面,观众们刚刚见证了小顾走出小镇的愿望破灭的故事,很难再转到对离开小镇的成功人士盼望回归的故事的共情。“永安镇什么都不会发生”,但未发生的回归怎能与未发生的逃离相比呢?故事集的完整性,似乎在此处便开始瓦解。

“冥王星时刻”——被遗忘的创作焦虑

在前两段故事里,除了分别围绕两位主角展开故事,“导演”和“编剧”这两位角色也会不时出现,比如第一段故事中,“编剧”请教老板娘如何用方言讲“在永安镇什么都不会发生”并多次重复;在第二段故事中,“导演”在带女主演探景时诗意大发“你看这窗口像不像四比三的电影啊”;对剧本中女主人公出走的动机的争论在第三段故事之前也有多次的提及。这些情节皆表明,“导演”和“编剧”作为创作者,凌驾于前两个故事之上,他们可以决定故事中的人物行为的动机,甚至可以“随意”进入到前两个故事当中去。至此,故事集的脉络清晰可见,每一个故事的主角都有着比前一个故事的主角更大的“权力”,但不如意的事情仍然困扰着他们,三段故事交织在一起,最终达成“在永安镇什么都不会发生”的境界。然而类似于上一段提到的问题,“导演”和“编剧”所面临的困扰的程度非常不足,而且结合具体情节来看,甚至让人觉得是自作自受。 “导演”和“编剧”所遭受的问题首先是创作者们的自我矛盾,他们围绕剧本中主角离开小镇是因为女性主义觉醒还是因为钱而争论不休,甚至上升到了创作理念偏“理想”还是偏“现实”的讨论,但一方面,创作阶段有分歧实在是太正常的事情了,弥合分歧应当是团队在创作过程中必经的一步,而不应该被视为节外生枝的折磨。另一方面,影片对讨论创作分歧的重要性呈现得不足,部分分歧甚至不是真正存在的,比如离开小镇的人可以同时因为意识觉醒和为了钱,电影之于生活可以同时是一种主观体验和客观观察,这样无意义的分歧无法体现“导演”和“编剧”的自我矛盾。于是为了让“导演”和“编剧”看起来很辛苦,他们还要应对外界的干扰,比如乱塞角色的制片人,以及未看电影、影评已出的影评人,不过“拿掉第四段故事”这么重大的变动却没有和制片沟通,在选角问题上“导演”也要背负责任,而“得罪影评人”的讽刺更是被现实中怼天怼地的制片人黄旭峰完全瓦解。因此,“导演”和“编剧”所面临的困境,不像是某种必然存在的阻隔,更像是作茧自缚和本身无能的体现。而层出不穷的段子时刻,将仅剩的有关创作焦虑的呈现也稀释得干干净净,因为一边听土味说唱一边喝酒一边扭动身躯一边叫着“你已经进入我了,瓷”的人,真的不像是在面临创作困境,更像是自我放弃的表现。所以在永安镇并不是什么都不会发生,而是有些人选择了什么都不做。

《永安镇故事集》——被遗忘的华语电影

本片之所以受到极大的关注和部分影迷的喜爱,或许是因为那句“一切为了华语电影”,以及各种有趣的“迷影梗”。三段故事的标题,也是直接致敬了三部华语电影。不过影片的结尾将华语电影抛诸脑后,而采用阿根廷足球来寓意:以“马拉多纳死了”来表现创作者们即使在故事里有再大的权力和讨论空间,也没办法应对现实的捉弄,这样的隐喻本身还算精准,但既然前面在迷影段子上用了那么多的小聪明,为何不能在结尾继续用电影相关的元素来呈现,毕竟“华语电影”的现状或许更接近“什么都不会发生的状态”。不过现实确实比电影更有戏剧性,结尾蒙太奇的配乐是《别为我哭泣阿根廷》,意在借阿根廷男子足球队多年未获世界杯来表现影片中人物命运不顺的状态【值得注意的是这首歌本意是致敬阿根廷传奇女总统艾薇塔·贝隆】。然而从影片杀青到影片正式上映期间,阿根廷队在梅西的带领下接连赢得美洲杯、欧美杯以及世界杯。因此再听到那首歌,它对于大众的情感不再是努力后却失败的悲伤,而是苦尽甘来的满足。我想,或许最接近电影的时刻,和凤梨罐头一样,也会过期的。


非常抱歉让《永安镇故事集》的周限定推迟这么久,原因是一方面自己的学业来到了分水岭,另一方面这部电影作为三段故事的集合,我却找不到一种思路来让这些故事的主题表达统一起来。不过在侥幸渡过学业困难后,我也更好地理清思路,并将这篇影评呈现出来。本期周限定共12人参与,平均分5.1分。下面是牛班的家人们的短评,按评分由低到高排序,请欣赏:

小植野 2分 视角逐渐深入剧组及电影内部却越来越差,没有松弛与灵性,只有刻意的嘲弄和陈旧的内核。拍生活却让故事的戏剧性像段子集一样上演,女主演与故友的相遇和所想表达的内容就已经够让人感到尴尬了,没想到后面还更自以为是,抛出那么多梗实际上空洞得很。 鬈毛毛 3分 魏书均不爱任何人,他只爱他自己。 野马分鬃plus版永安镇大杂烩,魏书均选择原地踏步也圈出了喜欢他的观众,估计他也知道不喜欢他的会直接绝望不如放弃。在此还希望大家不要误解魏书均,说他拍女性主义简直不要太抬举,两个girl against girl故事还夹杂着boy mercy,最后给你上一碟文艺男爹味精华。三个故事没有谁比谁好,每个故事的结尾都是一坨学生作业史。为华语电影干一杯?干一杯农药还差不多

奔兔吉尔 4分 调度意识倒是不错,有些诸如雾水画泪水的有趣闲笔,可惜执行上就恰好跟他片中说的相反,整个戏专注在概念而非人物上,所有的段落看似都在发酵各自的主题,实际上却都以铺垫最终的「反差」为真正目的,人物都是预设好心理轨迹的工具,连「故事集」这一大框架也同样如此,当现实中的电影落幕,角色们都陷入困境时,电影中的电影才真正开机,同样是把前三个段落当成打开最后一道「反差」之门的钥匙。如若说前两段或多或少还有些贾樟柯式的黑色幽默,第三段就直接变成了彭浩翔,小聪明扎堆,连结尾的处理都跟《大头阿慧》似的。

大宝魚 5分 冲着这制片人,不给一星就是我的道德感出了问题。

Fairy💖 5分 我的建议是,把第三个故事删了吧。真的太装太典了。 如果是以戏中戏为引,将小顾和陈晨相映照的生活为题,真正讲述小镇女性的觉醒,那会是一部好作品。

𝓙𝓸𝓴𝓮𝓻 𝓐𝓲𝓻𝓭.🌈 5分 很难评,我觉得这不是为了华语电影,这是为了创飞所有电影文艺逼 更像一部纪录片,记录开机前的一切,揉入无数迷影梗,以此嘲弄那些电影创作,整个电影行业里发生的事 献给观众,是让他们看戏,献给电影工作者,是让他们照镜子 藏了这么久,最终在开放之后电影井喷的今年里公映,嘲笑所有华语电影,干得不错

MinamiFans 5分 至少到最后它开始倾向于“摆烂地拍出一部看起来在摆烂的电影”。

芝士汉堡. 5分 文艺腔调拿捏自如,迷影玩梗行云流水,用元电影的结构大肆调侃嘲弄,针砭时弊的灵性却托出矫作笨重的躯壳,拼盘式段子合集又杂糅出不忍直视的灵魂,幽默尴尬一念之间,金句频出自我高潮,人生的涟漪荡出的不会是言之无物的摆烂,永安镇的日夜不只有自以为是的狂欢……

理易封 6分 永安镇段子集,虽然在探讨一些关于拍电影的东西,讽刺的点也都落地,能引起各类人群的认同,甚至还有一些不错的电影时刻,但是缺少一种电影的连续感,观感很不好,第二段应该改名杰出公民,跟剧组联系太小,第三段最后争吵也太像讲相声了吧,永安镇的确什么也没有发生,因为都太微不足道

🌈raymexic 6.5分 第一、二段拍得非常出色,两位拥有相同出生背景但现今境况迥然不同的女性对于“小镇生活”与“光鲜亮丽”各自游移不定的态度被描绘得非常细腻生动,也足以见得导演相比于《野马分鬃》的更进一步。然而第三段从最初的一幕开始便彻底让前面两段建立起的“大师相”瞬间化为虚无,将所有直男的自以为是、恶臭无比、惹人生厌一股脑地塞入比《悲情三角》还让人费解的吵架戏中,让人直逼生理不适的极限。就这还为华语电影做贡献?我看你是为华语电影拖后腿。

mdr skywalker 7分 第一个故事比较喜欢,算是三个故事里面最有生活质感的一部,借一个电影剧组启发一个戏外的老板娘,和电影反复提及的女性意识觉醒的主题行程戏里戏外的互文,结尾的那个逆天玩笑更是加重了这种荒诞气质,黄米依不少地方很有周迅的影子,而杨子姗的第二个故事则是戏中人与戏外的关系,题目《看上去很美》很巧,在外人面前是这样的,但是演员自己可能只是为了一个剧本,为了找回当年家乡的记忆,但是逃离了就很难再回来了,车窗上的眼泪设计很巧妙,恰好就是一种本人心境的折射,最后一个故事则是迷影元素最密集的故事了,但是个人并不喜欢这种太装腔作势的写法,讽刺感有一些,但更像是那种自作聪明的迷影段子集,并不是很适应这个故事桥段,电影在华语电影体系确实另类,就像电影里面反复提到的,为了华语电影,感兴趣的可以一看。

要丸 7.5分 在什么都不会发生的永安镇里试着泛起生活的涟漪,框外看新区就像看电影,一切真的动起来了吗?三段式的故事互为一体,层层嵌套,生活和艺术就是这样交织着互相影响。 在女性意识觉醒的年代,女性还是面临出不去与回不来的困境,老板娘和女演员都是那个角色,一前一后。静止窒息且无力的小镇氛围被刻画得很好,什么都不会发生,但又什么都发生了。丑小鸭或许变不成白天鹅,但白天鹅也再不能回到童年的水湾了。一个是怅然若失,一个是恍如隔世,成长就是这种割裂和撕扯。 最后一个故事导演又用反讽与自嘲解构了这层矛盾。在没有时间的永安镇,导演和编剧碰撞,嘻哈和摇滚决斗,现实和理想对立,千言万语都抵不过一句“马拉多纳走了”。生活或许就是矫情和沉默之间,在艺术与现实之后,不要去理解,尽情感受它吧。

 6 ) 其中一个我叫作敝乡的地方

看了两遍。第一遍开头就疑心这取景地“东湖”“新区”“鱼很出名”的原型是不是我青春期待了六年的某市行政区划下的某个县级市,果然是的。

大家方言纷纷说得乱七八糟的,包括不仅限于南京人杨子姗,来串戏的山西人杨瑾,东北人耿军。某市的通行方言是西南官话,而东湖所在的某县级市却是说湘语,其实问题不太大。方言比较自然的演员说的大概都是长沙话。

黄米依出道时大概打的是小周迅的名号,上镜的确有几分像,但她一旦在表演中模仿周迅就立刻不对了(比如喝高了换衣服转圈圈那场戏就很《苏州河》)。Despite 这部片中两个女性的故事其实都讲得不太好,很刻板,看了访谈说老板娘的故事灵感来自取景地见到的某个“打扮得不像干活的人”的餐馆老板娘,造型的确是对的,我青春期走进路边任何一家餐饮店仿佛都见得到这样一位少妇,但再现她故事(和其中失权的处境)的方式仍然感觉是可怕的剥削。女明星的故事稍微好一点点,但仍然很刻板,对她的想象好像直接是从文学那儿搬来的,比如服务员的故事原型不啻为一个性转版本的少年闰土,再比如杨瑾(是的我也才知道他和王佳佳现实中就是一对)的角色比起真实的人也更像符号,最后的冲突很生硬。

电影叙事的视角诚然想做到对谁都一视同仁地又冷又狠,但目光投向以导演为中心的剧组时多少更有一点看傻逼逗闷子的恻隐,到后来也的确让人喜欢上了编剧的演员兼本片编剧康春雷又怂又熊赖赖唧唧的passive aggressive劲儿,甚至get到了北京话说唱。这俩人对戏时搁不住让观众脑子里一个接一个蹦出本体论现象学生活世界这些破词儿,然而最后一场处理得竟然很妙,和元电影谱系中别的片子比起来探讨的更多是本体论意义的生活而不是本体论意义的影像。说到底在永安镇除了生活本身什么都不会发生。(ps纪录片导演杨平道的角色是另一种妙法,他摸鱼不履职的时候猥琐得有点妙,但他本人的片子我看过《好友》想不起来看什么了。)

在永安镇除了生活本身什么都不会发生。湖南在我印象里不太是个独立电影爱拍的地方,能想起来的只有十来年前在长沙取景的《杨梅洲》,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片中编剧的角色其实是一种typical成长于世纪之交的小镇文青的画像,其文化资本的获取和积攒受惠于互联网的传播,也因其身份的脆弱更需要相信一种理念,这形象在今天看来甚至有些nostalgic. 而导演的角色社会化功能更为良好,也因社会化过于良好而不太能想象文学青年的纠结,在剧组的微观权力结构中他是且也只能是游刃有余的。或许是因为“生活”中的一切微观权力结构(和其中失权的一方,包括不仅限于小镇,小镇的女性,小镇的文青)在片中呈现得都过于冷感和直白了在其结尾只能是一个悬置了这些结构的仪典, 欢迎来到电影的幻象。欢迎来到communitas.

 短评

三星半,以一个剧组筹备串起三段式结构,第一段“出不去”,第二段“回不来”,第三段“拍不成”,都带有自己赋予小镇的一种理想主义。一二段呈现了向往的对岸和从对岸回望的“何以为家”,何处才是我们自我认同的地方?第三段则是导演编剧交心的最真实反应。其实三段之间联系不够密,里面装着即兴闲笔和油腔滑调,也装着Silent moment & Magic time,处处看得见导演恣意生长的幽默、敏锐和自嘲,当然还有进步。导演最厉害的一方面还是调演员的能力,第一次演戏的素人演员也总能和专业演员做到自洽。

7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在一整天严肃又沉重的观影后,电影很惊喜,也真的很好笑。可是不是喜剧片。只是从第四个故事开始 全场不断响起掌声,所以,现在是全民都陷入脱口秀了吗

11分钟前
  • serney
  • 还行

建议以后资料馆办的映后禁止男的发言 听着头疼

16分钟前
  • Nayrain
  • 推荐

中国文艺电影触底了。只要蹭上戛纳,爹味直男魏导演放个屁,电影人都能从里面闻出希冀。

21分钟前
  • 傻傻小笨蛋
  • 还行

年轻时候就拍自反式的电影太暴露功力了。导演点子很多,但还真没到肉眼可见才华的程度。希望下次让主创去更大的厅接受掌声?

23分钟前
  • :)Silhouette
  • 还行

年度最好的观影体验(甚至超过IMAX GT的奥本海默)来自于排片稀烂只有晚上23:05一场还包场,可以放声大笑指着屏幕大骂“你们这些男性创作者别太狭隘了,年轻的餐厅老板娘明明可以既要又要”,老板娘和女演员是永安镇的多重宇宙的两个切片,巧妙的互文。第三幕开始拍烂手掌,国产电影工业版的《悲情三角》,尽管不相信穿pink floyd的滚人能被哈人说服,不相信脱裤子都不能统一的创作矛盾能被马拉多纳统一,轻轻放下不如一疯到底,但新裤子嘛,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我向所有人开炮,但我和你们站在一起,就像这部电影的海报一样。“拍!有什么不能拍的!”

27分钟前
  • Elia1246
  • 推荐

果然第四个故事删去了

28分钟前
  • 达摩
  • 推荐

看了五十多遍,每十遍算一颗🌟

31分钟前
  • 机器人帕克
  • 力荐

我的建议是,把第三个故事删了吧。真的太装太典了。如果是以戏中戏为引,将小顾和陈晨相映照的生活为题,真正讲述小镇女性的觉醒,那会是一部好作品。

32分钟前
  • Fairy
  • 还行

“获奖就没烂片?”

37分钟前
  • Baobou
  • 还行

抑郁后摇文艺宅男被说唱男折磨的故事

42分钟前
  • 飘香肘子
  • 推荐

真好真轻盈!三段式讲述“走不了”、“回不来”和“拍不成”,三个人分别活成了菜板上被拍打的鱼头、车窗上落泪的巨眼、以及被狗尿淋湿的剧本。最后一个故事的力度最足,一顿阴阳之间,把这个行业扒得底朝天,然后遮羞布一盖,大戏照常上演,妙极。

47分钟前
  • 嘉凉
  • 推荐

相比《野马分鬃》,能明显看出魏书钧导演的成长,故事更圆润,也更成熟了。感觉导演是真爱元电影啊,这次更多的内部梗和小笑话,有几个调度也很有想法。一直在进步,期待下一部。可以。

5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LFF2021。3.5。那种知识分子式的讽刺社会的样子像极了盛年的冯小刚,一到了情节剧部分和片段式肖像又像极了是枝裕和等类似的日本导演。已经很难得能看到如此自然的中国喜剧电影,但不知道为什么三段故事都是一开始时很在状态,越到故事后段的视听和叙事就越发没精神,越来越像电视剧。

54分钟前
  • 三十
  • 还行

前两天徐克的大师班讲希区柯克的《电话谋杀案》,说是希区柯克在筹备下一部电影的过程中,临时拿了的这个项目,当时创作状态非常轻松。徐克说,很羡慕电影创作者的这种心态,杜琪峰为了寻找这种状态,特意不写剧本,去片场寻找电影之神降临的时刻。魏书钧导演的这部电影,刚好就是徐克羡慕的创作方式,临时修改了剧本,在拍摄过程中创作了一个全新的东西,闪耀着天才般的光芒。延续了上一部《野马分鬃》的风格,这次在解构现实剧组和电影创作上更加的深入,甚至有点洪尚秀电影的意思了。不管是素人,还是职业演员,到了魏书钧的电影里,都是最松弛的状态。他不追求复杂的调度,却能用简单的拍法抓到最接近生活的状态。

5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B-】看完这片后,明白了野马分鬃为何会是一部“没有表达核心却又并不无聊”的电影,魏书钧根本没有哲学观或者他有但是根本没有兴趣传达给观众,他是解构的,向内的,甚至是世俗的,是觉得生活本身就有意思而不需要给生活结论的。也因此他极度善于撷取细节,再通过某种文艺影像的趣味呈现出来,而偏偏他在影像上又非常有天赋,这不是小聪明,是货真价实的才华。他以天才的面貌四两拨千斤的戳穿了以康春雷为首的,普通影视创作者赖以骄傲的认知——“拍电影有那么难吗?”。如果你觉得永安镇是什么有深度有内涵有秩序的影视佳作,那么,你被魏书钧糊弄了。

1小时前
  • 掉线
  • 推荐

“都是为了华语电影”、“你的脸挺电影的”…贯穿影迷和电影人秒懂的梗,几乎从头嗨到尾。《冥王星时刻》的章节标题要笑死人…里面那个影评人角色,也是目前中国影评圈不偏不倚的真实写照,导演知道的太多。“在永安镇什么事都不会发生” 而这部片,就是任何有电影梦的人的一个春梦。

1小时前
  • 影志
  • 推荐

一种对电影行业创作制作的讽刺和自嘲,不过看的时候完全联系着魏书钧和《野马分鬃》展映后的各种评价,以及当时立项时的故事梗概,和后来再立项的《精疲力尽》的梗概,所有情节相呼应,自然而然的幽默感流出,情感显得更细腻。(导演这次肯定不会被说直男癌了hhhh

1小时前
  • 豆瓣路人己
  • 推荐

挺没劲的,段子曲解人物,文字凌驾影像,很欣慰冯小刚有了接班人。高举仇富、厌爹、酸文青三面大旗,表面上自嘲自省,实际上还是全世界与我为敌那我先地上滚一身泥看谁还好意思泼我脏水的计谋。看看导演和编剧的核心理念冲突:女主角要么是庸俗为了钱,要么就是高风亮节独立意识觉醒,一定要这么二元吗?拜托思路打开一些吧,人的处境、经验、情感是很复杂的,建议放掉自已过剩的表达欲。

1小时前
  • 嘟嘟熊之父
  • 较差

三个段落以三部华语片片名为题,一方面在做叙事结构上的致敬,另一方面标题即为风暴中心,段落分明地阐述:陷于平淡生活的哺乳期母亲、回归家乡尽是尴尬的女演员、互相挤兑却身不由己的导演和编剧,而这三个部分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筹拍一部影片的幕后种种完整串联,生活和拍片互相勾勒。魏书钧大幅度收敛了他的自我迷恋,而是把这种自信用在了讲好故事上,谈吐的幽默和产业的反思遍地开花。

1小时前
  • HarperDie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