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京城

正片

主演:马伊琍,富大龙,马敬涵,王子文,姚安濂,焦晃,刘宸,周中和,杨哲,王春子,董飞,刘立伟,刘佩琦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 / 英语年份:2018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进京城 剧照 NO.1进京城 剧照 NO.2进京城 剧照 NO.3进京城 剧照 NO.4进京城 剧照 NO.5进京城 剧照 NO.6进京城 剧照 NO.13进京城 剧照 NO.14进京城 剧照 NO.15进京城 剧照 NO.16进京城 剧照 NO.17进京城 剧照 NO.18进京城 剧照 NO.19进京城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进京城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进京城》是著名编剧邹静之取材“徽班进京”历史事件,耗时3年潜心打磨的诚意之作,由著名导演胡玫执导,马伊琍、富大龙、马敬涵、王子文、焦晃等实力派演员加盟。电影讲述了清朝乾隆年间,一众戏曲艺人与戏迷之间发生的梨园恩怨与爱情纠葛。胡玫导演用擅长的艺术手法和“戏比天大”的精神内核,通过呈现荡气回肠的历史故事和反转曲折的京城传奇,再现了戏曲界一代宗师的辉煌往昔,并对国粹京剧的诞生发展追根溯源,令观众得以见识到戏曲大师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栉风淋雨砥砺前行的精神!印度亿万富豪陨落记龙卷风(上)泳池管理员我的青春蜜友蜜月独身江湖英雄联盟之血瞳杀机看看我,儿子永久删除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乐士浮生录妙计合家欢1991再战江湖2021粤语版孤雁如果重来一次迈克·比尔比利亚:新生儿蓝色圣诞节替嫁红颜亲爱的朋友决胜荒野第三季狗狗的疯狂假期温特沃斯第八季爱填满空白枪花三颗钻石垂花琴木永安镇故事集新十二生肖永恒的友谊1980深夜食堂2017功夫特警国语版编剧头很痛妖怪比留子塞西尔的企图银河英雄传说外传:决斗者冠军2023风云传之双剑合璧家和万事惊粤语旅行社的故事玫瑰骑士2022恐惧2021泰版狐狸的夏天咕噜咕噜美人鱼2爱情二三事第三季铳墓

 长篇影评

 1 ) 戏比天大

这是一部被低估的电影!我觉得所有的戏曲从业者都值得走进影院看看这部电影!

《流浪地球》后正经看的第一部电影,本来是抱着支持一下戏曲题材的念头去的,也以为在这么惨淡的排片下会出现“包场”的情况,谁知,一切都大大超过了我的预期。

富大龙老师在我印象中一直都是个糙汉子形象,但刚开头他那几个身段指法,那段《活捉》一亮相,我就知道,他身上有货!这电影有戏!作为专业戏曲观众,中肯地说,富大龙老师的扮相着实不算好看,但最可贵的是他能把戏曲演员舞台上那份精气神演出来,手眼身法步处处都可圈可点!以后小鲜肉再扮戏曲造型,就别来吹“扮相好看”什么的了,但凡能演出富大龙老师百分之一的感觉我就服!

邹静之+胡玫果然是神一般的组合,演员个个演技在线,焦晃老爷子的乾隆皇帝演的真带劲!剧情中的感情线只是一笔带过,呈现出来的更多的是演员与戏,演员与演员,演员与观众的关系。影片结尾的旁白,说好戏还要好观众,还要经过时间考验,真是说到点子上了,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戏曲本就是交互的艺术,它本就是演给人看的东西啊!

影片结尾有个梗,就是男主汪润生的儿子也开始学戏了,而且取名“长庚”……影片结尾是用老照片向京剧前辈们致敬。

 2 ) 戏大如天

自从5月初上映以来,一直想到电影院看进京城,奈何拍片实在太少,终于赶在快下映的时候跑去看了。一个很小的影院,一个很小的厅,意料之中的不多的人。在场的看客普遍年纪都很大了,更是有几个年过花甲的老人,这个片子可能真的很小众。

这是一个根据真实历史改编的徽班进京的故事,富大龙饰演的岳九是一位旦角名角儿,被陷害被赶出京城,这成为了他的心结,终其一生就为了能重回京城唱戏,岳九的原型是秦腔表演艺术家魏长生先生,据说这位老艺术家是惊才绝艳,艺术登峰造极。他是最后演完了一场戏,然后死在后台上的。戏大如天即是如魏长生也是如岳九。为了能跟春台班搭班进京城唱戏,岳九不惜丢掉尊严跪求班主;为了能在皇上面前唱戏正名,已经病入膏肓的岳九靠扎针刺穴顶着一口气坚持唱完;终于在听到皇上御批:”甚得朕意“后微笑着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戏大如天,戏重于一切,重于金钱、重于尊严、重于生命,在岳九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在电影中,有一场“踩豆子”的戏,体现了练功之辛苦,据说是富大龙和导演聊出来加上的,在豆子上的稳和美让人感叹,角儿就是角儿。很难想象富大龙并没有用替身,一颦一笑,婉转身段,都是富大龙“演”出来的,富大龙就是岳九,就是那个名冠精华的角儿,真的是要吹爆富大龙的演技了。

说完男主角,再来说说其他角色,不得不说,胡枚导演选角选的很好,每一个角色都很贴合,没有任何违和感。年轻有为的润生、清纯温婉的春荣,甚至是东家、班主都完全与角色合二为一,很自然,很带入。特别要说的是马伊琍饰演的格格,马伊琍把皇家格格的大气演绎的淋漓尽致,把对润生的爱和爱而不得表演的深入人心,让我觉得那个爱戏懂戏的格格就该是那个样子的。

徽班进京是历史上的大事,50年后诞生了国粹京剧,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事情,这是多少个戏班多少人付出的结果。戏子,在那个时代代表着下九流,但借用格格说的一句话,别人贱看了你,你不能自己把自己看矮了。在电影的最后,导演细数了从同光十三绝开始的京剧名家,四大须生、四小花旦,这些角儿用自己的毕生让人们爱上了京剧,让别人看得起了“戏子”。人之贵贱,不在于身份,只在于自己。

整个电影风格很“传统”,画面精致,服饰走心,美中不足的就是有些地方的剧情转换略显生硬,可能是受限于时长限制吧,很喜欢这个题材,不过可能真的有些小众吧,小众其实也没什么不好,喜好本身就不是能强求的。电影中,班主给润生的儿子起名长庚,影院里依稀2-3个人同声轻轻道出了程长庚三个字,值得会心一笑。

 3 ) 前徽班时代并没有杨梅余时代那么腐

《霸王别姬》能够多大程度的影响到后世的同题材电影?

艺人对社会地位的诉求、审美的纤巧化倾向、勾脸武生和旦行的专业分化、以及最让女导演浮想联翩的男色文化,统统都是清末民初才涌现出的历史矛盾,这才是本片作为历史剧最大的时代BUG,具体的时代细节考据反在其次。

所以接近真实的情况是,不会有唯美的水袖功和毯子(片子里是豆子)功,也没有催吐减肥、油彩打底的红生、刀马旦压大轴以及表演的形声并重(夫子盔的黄忠可以有)。中气不足的艺人会暴食增重,为了声腔牺牲外形,而不会像岳九一样活在厌食症的边缘地带。“我是戏子,可我不是娘们”,乍一听好像掷地有声,但是富大龙如果放弃这种话剧式的娘娘腔表演,多半并不会面临性向和社会身份的困扰,毕竟他表演的不是清末或杨梅余时代的旦行、49年的程蝶衣,而是乾隆时代,一举扫平花乱并举和梆子盛行局面,先声夺人的原始京剧艺术家。

前前三鼎甲时代是皮簧的草创时代,大刀阔斧高门粗嗓,不拘小节不重矫饰的审美取向,是米喜子和韦春台们的时代气象。声腔的发明和进化,姊妹艺术之间的倾轧和融合,伶工与肉食者谋的上下博弈,是京剧在那个时代的主要矛盾,如果当时之人像马静涵在本片中体现那样,过早的萌发了身份觉醒并为之挣扎拮抗,那么下场只能是在苦涩的失败中沉默或黯然离场。乾隆年间的身份正治活动家,仿佛母系氏族刚刚瓦解时代的女权主义者,悲剧且不合时宜。整个电影的拧巴之处就在于此,他让一个在清末才会爆发的摩登矛盾,提早出现了近一百年,人物的自觉和行动的激进因之像是近代人物,而囿于时代硬限制,编剧不得以又只能把他们的革命行动强行打断,回到历史旧轨。其实如此收场本也很好,正巧可以影射出伶工的悲剧命运,然而在影片真正的结局里,马静涵突然接盘程长庚,获得了诡异大团圆,时代悲剧掺入了喜剧元素,哭笑不得。历史的女导演的温情,总是会毁掉好电影应有的锋芒。

 4 ) 一部京剧电影

今年看的48部电影,富大龙老师演的真棒,那一跪,我的乖乖,这不是影帝吗!润生演的,有点走过场。剧本有点流水化作业,其它的还好,灯光摄影,看那部片子,感觉都不差。剪辑,不记得是富大龙老师,还是汪润生,自己练戏时,几个截图,看的有点尴尬!然后,最后富大龙老师给皇上表演,润生去见到了王子文,然后回来,富大龙老师才死,这样处理,感觉就有些奇怪,我感觉把润生见子文,放到最后,可能会稍微不那么尴尬。 演戏–见子文–富大龙老师去世; 演戏–富大龙老师去世–见子文; 虽说给润生和子文交代了一个结尾,但是这个结尾处理的不好,不管是哪一种方式,或许,进京之前,就要让润生见子文,然后子文鼓励润生,然后富大龙老师和充满斗志的润生去北京演戏,最后富大龙老师去世,这样子,或许会稍微会好一些。由于是表现民粹的片子,所以多加一星,4颗星。

 5 ) 临近杀青突遇火灾,这部国粹大戏能拍完就不容易

京剧题材影片《进京城》即将于5月10日全国正式上映,该片以清朝中期四大徽班进京为北京,以一代京剧名伶汪润生为主线,展现了京剧的诞生历程和一代京剧艺人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

该片曾获得上海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和澳门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导演胡玫曾经执导过《雍正王朝》、《汉武大帝》、《孔子》、《乔家大院》等知名影视作品。

影片曾于美国时间4月22日在华尔街的纽约电影学院率先放映。虽正值《复仇者联盟4》全球热映前期,但依然全场爆满,纽约当地观众和华人华侨仍然冒着大雨赶来欣赏《进京城》。

影片放映时全场观众爆满,美国观众沉浸在同光十三绝的京剧传奇中,影迷大呼“这是近年来海外久违了的带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历史大片”,希望能够看到更多的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电影。

锐影在影片上映前,对胡玫导演和片中汪润生的饰演者马敬涵进行了专访。

锐影 X 胡玫 X 马敬涵

记者,以下简称Q:为什么要做《进京城》这部戏?

胡玫导演,以下简称H:当时制片人找到我说有一个剧本叫《进京城》,是反映京剧艺人的生活的。当时我觉得,京剧我又不懂,但是因为不懂,又好奇,所以就读了这个剧本。邹静之老师的剧本很抓人,觉得很好。其次作为一个号称对中国文化比较了解的导演,其实对国粹京剧完全不了解,这次让我走进京剧,是一个好机会,所以就接了这部戏。

Q:原片中的角色有原型吗?

H:邹静之老师本身也是京剧票友,他对整个徽班进京的历史,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调研,所以是有原型的。影片中主角的经历有部分来自于非常有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叫程长庚,他是谭鑫培的师傅,也是著名的“同光十三绝”之一,你还可以看到影片在片尾结束也表达了对“同光十三绝”的致敬。

Q:演员是如何理解汪润生这个角色的?

马敬涵,以下简称M:汪润生在影片中是一个传承的作用,从开篇的十八九岁开始的青春年少,不顾一切的追求自己的爱情和想法,再到青年时期经历过一些感情,再到最后五十多岁有了自己的孩子继续去传播京剧的精神。很多故事的转折点都是在汪润生这个角色身上体现的。

Q:电影中的唱段和身段都是演员亲自上阵吗?

H:我们演员的身段都是经过比较严格的训练的,都没有替身。特别是汪润生这个角色,是他亲自录制的。有一场戏,是富大龙要站在豆子上表演旦角的身段,难度非常高,全部都是自己上的。他一直在练。

Q:汪润生的打戏都是亲自上场吗?

M:是的。我中专的时候在辽宁省艺术学校,学的是京剧表演,我们的行话叫做“坐客六年”,大学的时候才进北京电影学院学习表演。当我听说有这部戏的时候,我其实是非常愿意参与的。我跟导演的想法不谋而合,学过京剧的演员在台上一定不要替身,这也是对自己有一个要求,甚至里面有很多揍地痞流氓的戏都是亲自上的,有功底。

Q:胡玫导演对演员有什么要求?

H:我们会给演员准备替身,会充分考虑到演员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我拍这个戏有一个强大顾问团,就是京剧的专家们,他们除了自己会演会打,也会辅助演员去完成自己的唱腔和身段。我对汪润生还是比较省心的,除了涉及到剧情的部分,不需要我太多的指导。其实电影中对京剧唱段的展现并不是很多,因为毕竟是电影不是京剧本身,所以还是必须以电影化的叙事为主。

Q:剧中很多道具、场景都是如何实现的呢?

H:现在的京剧用的还是这些东西,行头是百年传承下来的,基本上全部都是手工制作的。制作的速度非常慢,每一件行头整个制作完成都需要3——5个月,等了很长时间。

Q:剧中有很多真实的戏台场景,这些都是如何找到的呢?

H:当时有一百多种剧目都集中在扬州,所以当时在扬州,盐商几乎家家都有戏台。扬州的文物保护意识又很强,甚至于一个井台有保护措施。扬州这个城市就留下了一些戏台,我们的主场景春台班的戏台是我一个安徽的朋友提供给我们的。他收集了上千所老宅子,让我们随便拍。那个戏楼很漂亮,戏班生活的场景都是在那边完成的。

Q:如何看待影片传递的精神?

H:传递的精神就是我们这个戏的魂,主要是讲一个人的尊严。两百年前,艺人是垃圾人口,不能和正常人结婚的。几百年间,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的明星有这么多的粉丝,众星捧月一样。而这是怎么来的呢?是我们几代的艺术大家,用生命换来的。他们创造了京剧,创造了我们的国粹艺术,把国粹艺术带到了全世界。我自费把这个片子拿到洛杉矶去放映,全部都是华人来帮助我们。海外的人,认为我们身为中国人,我们应该要懂京剧。所以那边的票友,一听说要来一部京剧的电影都很激动,主动地提供场地,聚集到那边去看华人艺术非常震惊。

这个戏里面,岳九和汪润生是殊途同归的,就是要在戏中找回自己的尊严,汪润生本来是一个根本就看不起自己的人,但是经过了一番历练之后,他重拾了对自己的自信,所以他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所以最后他告诉儿子“早晚有一天,别人会高看你一眼”。

反射到现在,我们现在一人已经有了这么高的地位,你是否在珍惜自己的羽毛呢?中国人现在最缺少的是文化自信,我们要找回自己的文化自信。我们这个戏是应运而生。

Q:马敬涵对京剧有什么特别的情感呢?

M:我对京剧的情感特别深。我们知道学京剧的小孩是没有童年的,所以我是一直伴随着京剧长大的。我要感谢《进京城》剧组的所有工作人员,大家一起做了这么一部戏。扪心自问,我们艺术工作者近几年有几部电影是讲民族艺术的?今天胡玫导演带领我们拍出这部精益求精的《进京城》,我也希望能够尽量的扩散出去。《进京城》不是说教,电影是靠角色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传递出来的,会让很多不了解京剧的人看到这部戏,喜欢上京剧艺术。

Q:剧组在拍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困难?

H:前面没有很难的戏份,到后来我们全剧组在国华影视基地遭遇了火灾。就发生在影片最后最大的一场戏的拍摄过程中,那是场景最大,调度最为复杂的一场戏。当时还有最后三天就杀青了,结果一场大火烧成了灰烬。所有的戏服烧了个一干二净,我们就迎来了断崖式的困难。一场大火之后,所有的戏都要重拍,所有的道具都要重新去制作,几乎做不下去了。最后,全剧组开会决定我们还是要继续做下去。制片人破产了,两次脑梗塞到医院去抢救。我们在好莱坞做的段落,没有钱拿回来,后来又找到了资金,才把片子拿回来。

我们坚持了很多年,最后才把片子做完,非常艰难。

M:我的困难就是如何突破自己,接受新的表演理念。电影和电视剧完全不同,对表演的要求比较收。要求能够还原真实的气息,所以这块要求我从电视剧的思维中走出来,当做一个人来塑造。

Q:胡玫导演是特别喜欢古代戏吗?

H:我也拍现代戏,只是找到我的基本都是重大历史题材。我自己没觉得我是一个做大戏的导演,但是很多大戏都来找我。

Q:您在和邹静之老师合作的时候有没有产生过分歧,最后是如何解决的?

H:我接到这部戏的时候,我肯定会先保持怀疑的态度。经过调研之后我发现历史上的春台班和电影里的春台班还是有区别的,所以我最开始是想要主角改成旦角,富大龙的角色改成一个老生,但是邹静之老师非常坚持。

后来我们试了去改了一下,确实没有走通,最后我还是按照邹静之老师的本子去完成的。我想要去让电影去完全符合历史,但是我经过尝试以后,发现如果完全符合历史的话,那么电影的艺术呈现就会大打折扣了,这就是一个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问题。

我们是一个不断反思去改正自己错误的剧组,经过一次反复之后,才有了如今的这部影片。还是希望大家能够走进影院去观看这部表现国粹的电影。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锐影Vanguard作者 | 致远君

✪▽✪欢迎转载,但一定要注明来源和作者

 6 ) 岳九原型:花部泰斗魏长生

魏长生(1744年-1802年)字婉卿,四川金堂县人。因排行第三,故人称魏三,清乾隆时著名秦腔旦角演员。幼时家贫,13岁来西安学戏,曾几度赴京师(北京)演出,尤其是1779年在京演出滚楼一剧,引起轰动。“一时观者而六大班既无人过问,或至散去。”后又去苏州、扬州演出。1802年在京演完《背娃进府》后死于后台。据传,秦腔旦角化妆“贴片子”即由他始创。魏长生是中国戏曲史上的秦腔艺术大师,由魏长生演出而引发的北京剧坛“花雅”之争,实质上正是以秦腔为代表的地方剧种与昆曲的较量。

人生经历

少年

魏长生的人生之旅,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原名魏朝贵,字宛卿,排行老三,人称“魏三”,生于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家贫,父早死,全靠母亲做些零活勉强维持生活。在他10岁左右,母亲辞世,魏长生只好与流浪儿为伍,捡拾破烂,备尝艰苦;曾一度到省城成都学唱过川戏,技艺很一般。大约在学艺前后,混迹于当时下层的江湖组织——口国噜子,从而改变了一生的命运。口国噜子是江湖哥老会的早期组织形式,始于大巴山一带的流民,继而传播于成都平原各乡县。据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介绍:“川中膏沃,易于存活,各省无业之民,聚集其间,结为朋党。其头目必才技过人,众共推之。择长林深谷,人迹不到之处,操习拳棒刀铳各艺,故其艺颇精。”

金堂县川剧团老艺人中普遍传说:魏长生随一伙参加过口国噜子的江湖艺人流落陕西,会合一个秦腔小戏班改学过秦腔。当时川、陕两省,归川陕总督治理,同属一个行政区域,交往频繁。

魏长生流浪陕西之后,由于在西安举目无亲,人地生疏,遭人欺侮,因与邻街商家的学徒斗殴伤人,畏罪潜逃,亡命洛河,加入同州梆子戏班。一切退路都已断绝,环境逼使他奋发学艺,起早摸黑,唱做念打,出大汗,吃大苦,发大愿:艺不惊人死不休。

因为有少年口国噜子那段不平凡的经历给他“垫底”,魏长生富于冒险精神,敢于挑战环境,又具有相当的组织能力。十年磨剑,艺海扬帆。他的演技,先是在几百里秦川脱颖而出,继而随戏班北上京师,问鼎中原。

名震京华

清初,北京戏曲舞台最盛行的是昆腔与京腔(源出弋阳腔,亦称“高腔”,传到北京的称为“京腔”,并非后来才形成的京戏)。到了乾隆年间,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各省的地方戏曲借着给皇帝或皇太后祝寿的名义,纷纷进京献艺。“南腔北调,备四方之乐”。因为剧种很多,为了“正名”,戏曲开始被分为“花”“雅”两大部分。“雅部”专指昆腔,“花部”专指昆腔以外的包括京腔等各地方戏曲剧种。当时昆腔逐渐衰落,北京梨园中“花部”以京腔最为盛行,王府戏班皆演京腔。

乾隆三十九年(1774),魏长生挟秦云蜀栈的雄风,率领秦腔戏班初入京师。戏班的行当整齐,基本功扎实;演出剧目具有深厚的生活气息,且有改进。魏长生创造西秦腔(西琴腔),“以胡琴为主,月琴应之”,有别于“以梆子为板”的秦腔,“善于传情”,所以魏长生艺帜高举,一鸣惊人。小铁笛道人《日下看花记》中叙述道:“长生于乾隆三十九(1774年)始于都,习见其《滚楼》,举国若狂。”其时皇族权贵礼亲王昭梿在所著的《啸亭杂录·郑八》记述道:“魏长生甲午岁入都,名动京师,凡王公贵位,以至词垣粉署(即翰林院———笔者)无不倾掷缠头数千百,一时不得识交魏三者,无以为人。”

强劲的“魏旋风”,劲吹梨园。不仅雅部昆腔更日趋没落,连花部的京腔也大为失色,竟“使京腔旧本置之高阁”(《燕兰小谱》)。魏长生作为戏曲史上“花部”的优秀代表,从此彪炳史册,“海外咸知有魏三”。近代日本著名戏曲史家青木正儿在《中国近世戏曲史》一书中将魏长生称颂为“旦色界辟一新纪元的天才,得写实之妙者。”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魏长生成名后曾一度遭谗,被有的权贵诬以表演“淫秽”而离开京城。

乾隆四十四年(1779),魏长生再次入京。当时的秦腔戏班“双庆部”上座率不佳,几乎在北京立不住足跟。魏长生挺身而出,愿入班挑大梁,力挽狂澜,并表示:入班两月之后,定要给演员们增加薪水。结果,他再次以《滚楼》赢得了京都的观众,人气很旺,“观者如堵”。“双庆部”成了北京市民争相定票观看的戏班,演员收入大增。有了积蓄之后,他曾经多次资助上京参加会试的、遭到困难的读书人。“少年口国噜子”疏财仗义的优秀品质在他身上得以发扬,有一位病困客栈的高姓举人得魏长生雪中送炭,后来考中进士,分发到成都府华阳县任知县,还与魏长生在成都重逢。

皇妃认女

魏长生进京走红后,常在四川同乡会所在地四川会馆会朋友、出堂会。四川会馆坐落在北京宣武门内,馆址原是明末四川女杰秦良玉的公馆,清乾隆年间改建而成的。四川罗江籍名士李调元先后在翰林院和吏部任职,魏长生与其一见如故,结下深厚的友谊。魏长生很赞赏李调元为四川会馆撰写的佳联:

此地可停骖,剪烛西窗,偶话故乡风景:剑阁雄,峨眉秀,巴山曲,锦水清涟,不尽名山大川都来眼底;

入京思献策,扬鞭北道,难忘先哲典型:相如赋,太白诗,东坡文,升庵科第,行见佳人才子又到长安。

对联描绘蜀中名山胜景、地灵人杰,眷恋故乡热土的情怀,油然而生。

四川会馆戏楼的一次演出中,来了两位特殊的观众——乾隆皇帝和他宠爱的一位皇妃。

皇妃只生有一位公主,爱之如掌上明珠,却不料于半年前英年早逝。皇妃从此悲伤不已,日见消瘦。乾隆皇帝为了排遣爱妃的愁郁,特地携她出宫消遣,二人乔装打扮,来看名伶魏长生的剧目。皇妃为魏长生的扮相、身段、唱功所迷,尤其令她怦然心动的是魏长生与她朝思暮想的公主,模样儿十分相似。她情不自禁地向乾隆说:“万岁爷,那位扮演辽邦公主的,就像我们死去的和硕格格。”乾隆怕皇妃伤心,连忙说:“爱卿既然喜欢,那就收他为格格,作卿的干女儿吧!”魏长生次日奉旨作辽邦公主妆束,进宫向皇帝、皇妃谢恩。由于这次奇遇,于是民间尊称他为“魏皇姑”。长生死后埋在家乡的坟墓自然也被呼为“皇姑坟”了。

扬州传艺

饮誉京华之后,魏长生师徒演唱剧目多为男女情事,表演中也难免有一些过分描拟,刺激了封建礼教,另外,六大班后台又多为皇室显贵,他们视京腔、昆弋为正统,目魏长生之川秦腔为邪门,所以于乾隆五十年(1785)由步军统领五城出示禁止秦腔演出。“概令改昆、弋两腔,如不愿者,听其另谋生理。倘于怙恶不遵者,交该衙门查拿惩治,递解回籍。”(《钦定大清会典事例》)魏长生后来在京昆弋班改唱歌忠烈斥奸顽之教化戏,如《铁莲花》《香莲钏》,声容如旧,风韵弥佳,说明其艺术造诣全面多样。乾隆五十三年(1788),魏长生毅然离京下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这儿是盐运、漕运的枢纽,商贾云集;戏曲鼎盛,“花部”勃兴;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争奇斗艳,异彩纷呈。这时,盐运御史伊龄阿、图思阿奉旨在扬州设署衙机构修改戏曲剧本,编印了包括各个地方戏曲剧本一千多种的《曲海》丛书。

魏长生到扬州后,又以魏腔风靡扬州,为江鹤亭坐上客。赵翼在《檐曝杂记·梨园色艺》载:“岁戊申(乾隆五十三年),余至扬州,魏三者,忽在江鹤亭家。酒间呼之登场。”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五记载他“演戏一出,赠以金。”以至昆班子弟亦有背师而学者。如安庆名旦郝天秀,曾学过魏长生《滚楼》《送枕头》之类。所以焦循在《花部农谭》中说:“自西蜀魏三几,倡为淫哇鄙谑之词,市井中樊八,郝天秀之辈,转相效法,染及乡隅。”可见魏长生在江南也是影响很大的。

被誉为“野狐教主”的“花部”泰斗魏长生,在扬州又一次刮起旋风。据《扬州画舫录》记载:“四川魏三儿,号长生,年四十,来郡城投江鹤亭(一个大力提倡戏曲的盐商巨富),演戏一出(春台班),赠以千金。尝泛舟湖上,一时闻风,妓舸尽出,画桨相击,湖水乱香。长生举止自若,意态苍凉。”戏曲理论家焦循赋诗赠魏三:“娇歌一曲令人醉,纵有金钱不轻至”,赞赏备至。又赞曰:“市井中……转相效法,染及乡偶”。

附近各省市、各剧种的演员,纷纷涌至扬州,一睹魏三的丰姿,观摩他在“春台班”里的演出,请魏三传授技艺。苏州戏班又邀请他去到昆曲发祥地的苏州。江南伶人,包括昆曲子弟也来学习他的演技和“跷工”以及创新了的化装艺术———“梳水头贴片子”。他的“善于传情、动人倾听”的艺术奇葩,播种到大江南北的梨园,许多剧种从中得到养分的滋润。他新创的西秦腔,“徽伶尽习之”,并对一百年后形成的京剧艺术起到了催生作用。

遗惠桑梓

乾隆五十七年(1792),魏长生遭遇仇家陷害,“以事押回原籍”(《啸亭杂录·卷八》),具体情况不明。他这次回川,购园卜居于成都东校场附近。杨燮在嘉庆初年刻印的《锦城竹枝词》中写道:

无数伶人东角住,顺城房屋长丁男;五童神庙天涯石,一路芳邻近魏三。诗末原有注云:“各部伶人都在东顺城街五童庙东校场一带居住……(魏三)有别宅,在省城内东校场口,台榭颇佳。”魏三定居成都10年,与川剧艺人结邻而居,许多艺人原是他幼年学唱川戏的师兄弟。魏长生与他们同生活、共演出,对于川剧“五腔一体”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这时,李调元也因蒙冤下狱后被放逐回四川罗江县故里。李调元不仅是诗人、文学家,同时又是戏曲家。他家里办有戏班,他“自敲檀板课歌童”。魏长生归里不久,曾托人带信给李调元致意。一天,李调元在金堂县衙署的筵席上接到书信,并吟成两首五律《得魏宛卿书》,其一曰:

魏王船上客,久别自燕京。忽得锦官信,来从绣水城。讴推王豹善,曲著野狐名,声价当年贵,千金字不轻。“魏王船”用曹公载伎船游的典故,借以切合魏长生的姓氏、职业,隐约点染魏三的“皇姑”身份。“久别自燕京”是回首当年在四川会馆的交往。“王豹”句用“王豹处于淇而河西善讴”之典故,既与“野狐”巧对成趣,又暗寓对“野狐教主”(“花部”泰斗)魏长生推动四川戏曲的殷切期待。

魏长生不负故人的愿望。他返川不久,成都府华阳知县特来拜访,厅堂相会。原来知县就是当年病困京师、得到魏长生资助的高举人,后来考中进士,分发到成都府任华阳知县。其时,清初重建成都(因明末战乱、市廛变为废墟)接近完成,各行业分区规划,而梨园公会的地址尚未选定。魏长生将川戏伶人申建“老郎庙”的报告呈递给知县。几天后,批文下来,庙址选定在成都华兴正街北面,东西长570市尺、南北长330市尺。魏长生牵头倡修的“老郎庙”仿苏州梨园公会的建筑风格,内塑梨园祖师爷唐明皇———老郎。“老郎庙”清末改建为“悦来”茶园,解放后重修,名为“锦江剧场”,今为“成都川剧艺术中心”。两百年间,成为川剧艺术的圣地。

“老郎庙”建成后,魏长生曾在戏楼上演过他的拿手好戏:高腔《汉贞烈》(即川剧《王昭君》)。李调元观看了演出后盛赞道:“近见(魏三)演《贞烈》之剧,声容真切,令人欲流泪。则扫涂铅华,固犹是梨园佳子弟也。”此时魏三已年近五旬,但因保养得好,扮相出来仍是青春焕发、容光照人,还是“梨园佳子弟”形象。李、魏二人的交谊很深,清代四川艺坛“双子星座”的这次相会,被后人传为佳话。

以身殉艺

清嘉庆五年(1800),魏长生第三次出川,献艺北京。时年已57岁。这次复出,在“三庆部”挂牌主演《香莲串》《烤火》《大闹销金帐》等秦腔剧目,“声容如旧,风韵弥佳,演武技气力十足”。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演戏仍是那么一丝不苟,武功更是炉火纯青,充分展示从少年口国便炼就的拼搏精神和钢筋铁骨。

外界评价

他在京师的舞台上呕心沥血地耕耘了三年,终于不支,倒在了他醉心的五彩舞台上。《梦华琐簿》记载:嘉庆七年(1802),(魏长生)“夏日搬表《大嫂背娃子》,下场气绝。”将军马革裹尸、伶人以身殉艺,壮哉!

小铁笛道人是魏长生的忠实观众,他在一代名优死后,写了两首追悼诗,情真意挚极富史料价值:

英雄儿女一身兼,老去登场志苦严。绕指柔合刚百炼,打熊手是玉纤纤。海外咸知有魏三,清游名播大江南。幽魂远赴锦州道,知己何人为脱骖。魏长生成名后颇为富裕,但他淡泊钱财,乐施好善。他有一颗侠义丹心,热忱公益事业,扶危济困,帮助贫民、落难者,到他身死之日,已无多少余资。《啸亭杂录》记:“贫无以殓,受其惠者,为董其事,始得归柩于里。”

他的徒弟甚多。死后,由其徒陈银官等素车白马送回四川金堂,安葬在绣水河大石桥畔,民众称之为“皇姑坟”。

从少年口国噜子到红遍天下的一代名伶,魏长生走完了极不平凡的59个春秋,用毕生心血在中国戏曲史上树起一座丰碑。

——摘自百科

 7 ) 进京城

电影基本上是依据扬州徽班“春台班”进京为乾隆皇帝贺寿的史实改编,穿插了岳九爷的传奇人生、武生汪润生与春荣的爱情,以及凤格格对润生的知音之情。编剧邹静之保持了他惯常的平淡中见深情的风格,淡淡的叙事,不作惊人之语,不塑英雄之形象,了解京剧史的人几乎可以猜到剧情。但愈是清淡之戏,愈考验演技,台词寥寥数语,剩下的都是表演和情绪

 短评

好题材好故事,角色太棒,京剧进京城的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国粹文化的呈现都很赞。但是,电影感太差了,无论是镜头还是质感,都是电视剧水平,胡玫这一点,电视剧拍惯了,电影不会拍。但演员就是好啊,马伊琍、焦晃,尤其富大龙,夜间排练那段,太仙儿了

7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还行

感情是浮于表面,只能感动剧中演员,情节是跳脱的,像是从电视剧里截出来的剧情,一部制作精良的精致电视剧电影。富大龙和焦晃是挽救全片的最亮点,而胡玫最厉害的部分是,在古装正片题材里还植入了商业广告。

8分钟前
  • kakakarl
  • 较差

看毕,导演胡玫来现场交流,气场强大,行为言语皆强势,不愧是拍出了《雍正王朝》《汉武大帝》的女导演啊!四星支持,还有富大龙演技是真的好,碾压所有,除了焦晃老爷子出境的那几分钟!

12分钟前
  • 光影屋
  • 推荐

一个人一辈子的痴迷,一辈子的执着,最终如愿以偿,含笑九泉。这样的人,不论身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境地,只要心火不灭,足以燎原。富大龙演的九爷就是这么样一个人,演的很棒,戏中之魂。马伊琍的旗头扮相一出来,就感觉甄嬛娘娘驾到了。王子文脸太尖了,少了一些少女的娇俏感。焦晃老爷子一出来,那必须得是皇上驾到了。

14分钟前
  • 姮Joyce
  • 推荐

开头还敢喊一句“要全天下都是雅戏,那就没有男女之事,也没人生孩子了”,末了还是说老百姓喜不喜欢不重要,得看合不合圣上的心意啊……富大龙长得太阴鸷了,演旦角阴阳怪气的,月下练功那段不仅毫无美感还让人瘆得慌,当然如果本来就是要这效果我也没话讲

16分钟前
  • 较差

本来一听是京剧题材的电影我本身是拒绝的,可是坐在那看进去之后发现剧情还可以。尤其是富大龙的演技,这片绝对值4分。马伊琍演技也是爆表了,超级适合这个角色,气质很到位。

19分钟前
  • 没想到吧!
  • 推荐

太传统了 一板一眼讲故事 功底有余进步不足 富大龙出彩 马伊俐也有力 焦晃出来就几下 全程抢镜

24分钟前
  • 满意
  • 还行

富大龙表演细腻有范儿,一瞬间的惊艳但是淹没在一板一眼的无趣剧情里,太传统太规整了,有很多有力的地方,但合在一起就是木然。老派有老派的好,但也有无力。

25分钟前
  • TOTOTOTO
  • 还行

合格的政治任务片,还是逃不过「皇上圣明」的套路,但是富大龙和岳九实在是太迷人了,什么京戏起源,什么润生长庚,都不过是引出岳九后半生故事的线索而已;转场也太频繁了,还就淡入淡出这一招,像电视剧预告一样稀碎…

28分钟前
  • 帕帕多普洛斯
  • 还行

三星全给富大龙,演技真是进化境了

29分钟前
  • 结绿
  • 还行

邹静之老师的剧本,徽班进京的故事,一段在历史的尘埃里逐渐在被边缘、遗忘的故事。因为它传统、规整,好像看起来有点“老”,可它老得珍贵。胡玫导演的镜头细腻唯美、故事处理的干脆利落。徽派的白墙灰瓦,京城的红墙飞檐,很美;一曲西厢曲未了,我叹你是知己,很美好。富大龙饰演的岳九,柔中带刚,其中岳九跪的那场戏,那种忍的分寸,魅力十足,那一刻没有富大龙,只有岳九。

31分钟前
  • 花大叔爱电影
  • 推荐

真的太像电视剧了。这本子肯定不是邹静之自己写的。

33分钟前
  • MayaDey
  • 很差

富大龙终于又演电影了,还是影帝一样的演技

34分钟前
  • 改什么名字
  • 推荐

命题作文+电视剧手法,王子文的戏份完全可以忽略掉,如果没有两个男主角压戏绝对是一场灾难。倘若搞不清楚电影的玩法,就不如好好做电视剧,也别再把自己往第五代里归类了,互相都尴尬。

39分钟前
  • CobraCB
  • 较差

看完了,整体感觉还不错。开头和结尾汪润生的感情戏剧情太弱,尤其开头私奔那段情节安排不太合理,很尴尬,有些迷。但到了中间开始步入剧情正轨后就好了很多,高潮部分非常棒。配乐、演技,场景各个方面都很用心。富大龙高亮!!!给岳九这个角色赋予了灵魂,一生为戏令人震撼又感动。还有凤格格也是越品越有滋味的人儿啊!整体不错,就是看的人太太太少了,一场就两三个人😂。大家有时间都去捧个场吧,还是很值得去的,不要让创作者的用心和诚意打了水漂。

41分钟前
  • 喂啊喂
  • 推荐

豆瓣评分给得低了,至少7.5。有板有眼,有腔调有情怀,有历史感又接地气,最不足的也许过于严正而显得有些许匠气,少了惊艳。奋斗一生可不是为了取悦某一人!

42分钟前
  • 海子
  • 推荐

一个青春任性,一个重返舞台,皇上说“好”,这才有了进京证,艺人之艰辛,有如你我。富大龙,马伊琍演的很出彩。

47分钟前
  • 慈悲鞋底
  • 推荐

这部影片再次告诉人们,当年《霸王别姬》里的张国荣有多牛逼,认认真真学了戏的就是跟极限速成的不一样。富大龙是个好演员,但他一上台就破功了,身段脸型包括表情控制,真的差银幕上那些好旦太远了。演员的问题不是最致命的,导演选择的手法和结构终于判了整部戏死刑。无论人物弧光、情感关系还是内外矛盾,都相当生硬无趣,转场无反应时间,不连贯的地方太多,无意义的内心具象化表现太多,莫名其妙的龙套话太多。看起来像缺乏电影感的原因更多的不是运镜调度,而是灯光布景。

49分钟前
  • 王写写
  • 很差

五分全给九爷

53分钟前
  • 泠君
  • 力荐

“没遭受过的罪都在戏里遭了,没享受过的福都在戏里享了,唱戏的比谁都活的宽…唱戏这回事,不迷真不知道其中滋味儿” 马伊琍打酱油了,富大龙绝对加分。

56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