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她的秘密

已完结

主演:内详

类型:电视剧地区:中国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23

 剧照

他和她的秘密 剧照 NO.1他和她的秘密 剧照 NO.2他和她的秘密 剧照 NO.3他和她的秘密 剧照 NO.4他和她的秘密 剧照 NO.5他和她的秘密 剧照 NO.6他和她的秘密 剧照 NO.13他和她的秘密 剧照 NO.14他和她的秘密 剧照 NO.15他和她的秘密 剧照 NO.16他和她的秘密 剧照 NO.17他和她的秘密 剧照 NO.18他和她的秘密 剧照 NO.19他和她的秘密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我遇到了一个想法和我完全契合的人

我遇到了一个想法和我完全契合的人

他和我一样喜欢穿匡威的开口笑。

他的耳机也总是打结。

他和我一样喜欢收藏电影票根,夹在书里当书签。

我们喜欢的作家也一样,他家的书柜简直是我的翻版。

一起去看木乃伊展览的时候我们不约而同的穿了牛仔外套加连帽卫衣,连帆布包都一样,鞋子还一样都是那双开口笑。

回家后我不想任何人打扰这个氛围,躺在床上想着要是有一首适合现在听的歌就好了,关于我们俩的歌。

我帮她吹头发

她对我说

她喜欢我的画

她喜欢我的画

她喜欢我的画

她喜欢我的画

我们一聊天就停不下来,穿上外套准备要离开餐厅的时候提到感兴趣的话题又脱下外套坐下继续聊天。

我问她你愿意做我女朋友吗,她笑的很甜说非常愿意。

她告诉我她不喜欢男朋友穿白色牛仔裤,所以以后我不会穿。

趁着等红灯的时候我第一次牵了她的手,第一次亲了她。

我奇怪怎么红灯这么久,她才告诉我这是行人自助红绿灯。

我们找了一家离车站步行30分钟的出租房开始同居生活,每天下班都会一起走回家,那30分钟是超级美好的时光。

他的工作很忙,不能陪我一起去看舞台剧,买了switch也没有时间一起玩,我们喜欢的作者出了新书,但是他已经没兴趣了。渐渐的他陪我的时间越来越少......

我想和她结婚所以我要努力工作,漫画一直在更新但是我没有时间看,出了新的书我也读不进去,我们约好要一起去看舞台剧,但是因为工作我不得不毁约。她放弃了现在稳定的工作找了一个像是“过家家”一样的工作,在我看来她一点都不成熟,还和学生时代一样......

后来我们分手了

分手那天他说我们结婚吧,过大多数夫妻一样的幸福生活。但是我不想,我们已经回不到那段美好的过去了。

最后我们都觉得已经足够了,这段回忆已经足够了。

没有什么比这段如花般的恋爱更美好的了。

我们把这段恋爱的回忆装束起来,让它如花束一般随它散去芬芳或是逐渐干涸,但是它盛开时的美好永远不会忘记。

💐太喜欢这部电影了剪了一个视频希望大家能支持一下新人up٩(˃̶͈̀௰˂̶͈́)و 谢谢大家

【我遇到了一个想法和我完全契合的人!-哔哩哔哩】

【电影|爱情】我遇到了一个想法和我完全契合的人!_哔哩哔哩_bilibili

———————————————————

今天去电影院二刷,这一次看哭了:-(

 2 ) 花束般的爱情

S上周问我去不去看《花束般的恋爱》,

我:“我太懒了。”

懒得因为一场电影就化妆出门,

于是他就跟别人去看了。

过了两天他又问我去不去看《花束般的恋爱》,

我:“你不是前两天去看了吗?”

他:“我宁可没看。”

跟他一起去看的女生发表了如下言论:

1、 苏打丑、村花邋遢、小田切让油腻。

我:“哎呀正常的啦,我以前看《银魂》真人版的时候还有人吐槽长泽雅美和小栗旬难看的呢。”

S继续说,那个女生还说:

2、 为什么女主谈了五年恋爱不跟男主结婚啊?

我:“哎呀大部分人都觉得恋爱的尽头是结婚吧。”

对大部分人来说,这才是“正常”,

而恋爱只不过是年轻时候像猎奇事物一般体验过就圆满的事物。

S说,可是她说:

3、 游戏有什么好玩的

4、 漫画有什么好看的

我刚想说其实大部分人眼里游戏确实不好玩漫画也确实很三流,

但导演可是拍《垫底辣妹》的土井裕泰啊!

我至今还记得辣妹学历史是从看漫画开始的!

于是我问,“什么游戏?什么漫画?”

S:“塞尔达和黄金神威,哎,所以没看完。”

我第一反应是“啥叫游戏和漫画啊???这可是塞尔达和黄金神威啊!!!”

下一秒脑子里才有S虽然内心不满但表面还是很妥帖地看对方对电影没兴趣就结束话题的画面。

于是他又问了一遍去看吗,

我又说我太懒了。

跟前男友看恐怖片尚可理解,一起看爱情片又是怎么回事?

结果第二天此人带着披萨破门而入,

我好恨,我真的好恨,可是芝士卷边的披萨好好吃。

就这样伴随着我狂风骤雨般的吐槽看完了《花束般的恋爱》。

S哥十分满意地听我爆言:

1、 第一次见面就拼座喝酒?日本人的社恐是社交恐怖分子的意思吗?!

2、看《宝石之国》流泪才是正常人类反应。

3、3个月不doi不配当男友!买了塞尔达不玩不配当人!

4、希多!我的希多!我的米法!

5、养猫为什么不封阳台?!

6、男友是苏打的时候面对小田切让的勾引还真是让人两难。

……

诸如此类

S笑得想死,“你发表的居然不是对爱情的高瞻远瞩。”

我:“这不是很正常的因为兴趣性格都相似所以在一起、某一方却忙于工作然后两个人分开的故事吗?”

第一段像是会出现在“我今天遇到了一个crush”小组的美好故事,

第二段则是“在哪个瞬间决定分开”的话题里大家都能理解的缘由。

夹在这两段中间的是两个人之间的爱情和社会化,

五年是很漫长的,人生又有多少个五年呢?

更何况这是青春的五年。

我相信男主在说出想结婚的时候是真心觉得这是他们两个能一同走下去的幸福的道路,

但我也觉得女主追求心目中的爱情没有任何错误。

名词是容易扭曲没错啊,

一万个人心中有一万种爱情。

男主心中的爱情最终会消失、恋人最终会走向婚姻和平淡日常,

女主心中的爱情就是恋爱,心动、纠缠和热烈,

他们两个只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罢了。

而我一点都共情不到。

曾经有个朋友的朋友,人温柔又可爱,

因为他发现我们俩爱好相似,看一样的书打一样的游戏,连歌单重合率都很高,

他觉得这是命运般的相遇,然后对我展开了众所周知的暗恋和后续猛烈的追求。

我呢,只觉得作为朋友很开心,但绝无心动的感觉。

这份感情连爱情的门槛都没摸到。

我开玩笑般地说过“要是他是个大帅哥就好了”,

暴雪姐辣评:“我看你对帅哥也只能是三分钟热度,比如我们早已被遗忘姓名的代餐哥和统一审美哥。”

是这样的,这样的爱只是摸到了爱情的门槛,

像一簇火花,在夜里燃了一下然后就熄灭了。

就像宝玉对晴雯,当然可以说是摸到了爱情的门槛,

却从未向里踏入一步。

就算晴雯是艳冠群芳的超级大美女、性格也十分可爱,

就算宝玉与她朝夕相处、晴雯死的时候他也非常悲痛。

但这种情绪更像是自我垂怜,

毕竟如果晴雯换成黛玉,他才没心情写《芙蓉女儿诔》。

我曾经也疯狂地陷入某段无望又长久的恋情,

现在回头看这顶多算是心动。

心动是恋爱,而非爱情。

我当时流的泪都是为了我自己,而非这段感情。

而真正踏入爱情的门槛,是我们分别之后,

我面对很多事情总是会下意识想:如果是他会怎么想?

而他的答案也总是不会让人失望。

我很无奈地发现:我确实被他改变了,而这种改变是好事。

直到有一天我听闻他的消息,

心里不再是那阵失去的酸楚,

而是:“我希望他能幸福,即使站在他身边的人不是我。”

即使这段恋爱结束了,但这份爱留了下来,

成为了我心中的宝物。

每个人在追求爱的路上都是平等的,

就算没有好结果也不必为此感到可惜。

就像花束一样,

花朵本质上也只不过是人类选育出来的植物生殖器,

因而失去了原本授粉的功能却变得格外艳丽和畸形。

但不妨碍你看到花束时心中涌起的情绪,

觉得它很美、觉得它的凋零似乎也很美。

 3 ) 我的花束。

我很喜欢一首歌叫《音乐盒》。要不是那天我向你介绍这首歌,我都不知道原来你也很喜欢她,虽然你还没有知道那么多的她。

你说你有一天很难过的从外地回家,可是在路上的时候却看了一部很好笑的电影,你只知道电影的女主角叫杨千嬅,但没听过她的歌,不知道她的人和她的事。

后来你还说,奇怪的是家里一直有一张杨千嬅的精精选集。是妈妈从香港买回来的礼物。她在香港问人家,我要给女儿买cd,谁的好?店员说,现在她最红啦,年轻人都听她。那时候是2003年。唱片到手的时候你说你只听了一遍,没有任何一首歌吸引到你。可是之后你莫名其妙地把这张cd搁在显眼的位置,心里总觉得也许,也许有一天,你会突然的喜欢杨千嬅。

你说,你后来知道了那部电影叫《新扎师妹》,一个灰姑娘的童话。知道那首杨千嬅的代表作《勇》,然后你再次拿出那张精选。

一如几年前在归家的路上,忽然就因着不相干的无聊故事忘掉了所有不开心。管他人事变迁,困境逆境,你只希望永远做那隔在弟弟家中演自己的我,哭笑只由自己。

我那时对你说,你妈妈好爱你,你看这首歌的歌词,你会更加爱的。后来我们成为了琐事中最好的合作伙伴,我一直记得你在我人生的低潮对我说:我们的主题曲,只唱给所有认同的人听。

我昨天去看《第一炉香》,又想起来《半生缘》,然后想起了过去的某一天,我一个人走在路上,正下着雪,还夹杂着雨,那时我在想世钧为曼桢找手套的那个夜,好像也是这样。雨下成了雪,雪又下成了雨。

我跟你讲过这个故事,你笑我编派典故。不过许多年过去,你总是问我一个问题,能不能试着留下来?

你说,下雪了。

你还说,你记不记得世钧,他错过了哪些。

狂风骤然吹开密实的细雪,漫天纷乱地洒下。我缩在车窗下,透过覆满薄冰的车窗望出去。空气也变成了雪,悬浮在蒙蒙的黑夜中,只有透过路灯才看得见那些狂舞的空气的颗粒。

这样的雪或许就叫“拦路雪”?

那一年我们拿到富士山下的歌词,一起翻看着,你随口问为什么“拦路雨偏似雪花”?那一天也是下着雪的,我们坐在暖洋洋的车里抬头望向窗外,雪花温顺安静的飘下,看见这样的雪,我忽然明白用“拦路”形容雨雪,原来这样形象。

不过你看不到。这样的风雪也就只是一夜,明天又会是安静的一天。

或者可以并肩度过一个又一个罕见的天气,到过一站又一站迥异的风景,就是幸福的生活。

我们看电影《断背山》,

Jack: You are too much for me, Ennis. You son of a whoreson bitch! I wish I knew how to quit you!

Ennis: Then why don't you? Why don't you just let me be, huh? It's because of you, Jack, that I'm like this. I'm nothing; I'm nowhere.

这段对白之后,一个简单的叠画,从地上将熄的篝火切到两个人20年前分别的那一刻。杰克站着,眼中是埃尼斯骑着马远去的背影,镜头再回到20年后的杰克,又一度注视着开车远去的恩尼斯。

他们的一辈子,就在那里结束。

是的,李安导演说,爱情好像一种感受和幻觉,是你要与它缠斗的一个念头。当你发觉你已经尝到爱的味道,你愿意接受爱的时候,其实它已经错过了。

我一点都不懂,只能替爱情难过。

你知道我喜欢一峰,有首歌学得很快。第二个晚上就趁我不注意的时候唱起来。我记得也没有多说什么,嫌我不说话的时候,你就会拿出手机来功放。说这首歌很感人。

有一次,你突然忘记了怎么唱,就问我,第一句是怎样的。我想了半天,竟然也忘记了,于是和你说,我不会,别问我。你以为我生气了,也激动起来,叫嚣着还说是自己喜欢的歌手。说完看着我没有说话,我不知道在想什么。然后,我起身走了,我说,是呀,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忘记。明明是自己喜欢的。

很久很久之后,你让我去看你的博客,背景音乐里还有这首歌。你问我好不好听。我说当然好听呀,林一峰的。然后,你用很惊奇的目光看着我,说,你怎么知道是他的歌。我以为你还在生当年的气,没有说话。继续看着你的博客。

几分钟之后,你又问了我一次。我觉得你是在气我,便不耐烦的答,有什么好问的,因为我听过所以我知道。久久的沉默之后,你打开了电脑的播放器。你说你觉得这些歌都很好听,一首一首的给我介绍。我看着你认真的样子,我想你是真的忘记了。

你忘记了这些歌,都是我在那个晚上存到你的电脑里的。

我尚欠你一个未有兑现的承诺和一个明明都知的答案。不过我们都是理性的,没有热情,没有意气,有时间去等待表象消失去,结果当然也会如我们预料一样。

为什么没说,还有一个原因。CHET曾写过,现实和假装只是一线之差;童话和现实,一起和分离,想要的和得到的……都只是一线之差。

爱和浪费时间,也只是一线之差。

你总爱说,明天再说吧,然后,终于就到了没有明天的那一天。

从前我常说,其实我们可以过的轻松愉快的;但你总是叹气,说我把事情想的过于简单。

那时候,你的一切都在不对的轨道上,而你只是默默行驶。于是我们的生活变得紧张而局促,我的不安终于让你疲倦。

很久以前你就问我你最大的缺点是什么,我说“怕改变”;你想了想说不是的;到今天我也明白了,你的确不是怕改变,而是你觉得自己一无所有,没有能力去主动改变。

而我犯的错,就是太想改变;你犯的错,就是你从不改变。

如果我早些时候遇见你或者晚点遇见你,我们或者不会相爱,变成最好的朋友;再或者,我们还是会成为恋人,却比现在轻松愉快很多。

可我们还是缺了timing,你对我也始终没有信心,我一个人,躲不过命运。

是的,最后我们说,这就是命运的安排;可还不就是我们自己,一步步,走向分离。

已经没有明天了。如今我不过是自言自语。有一天或者你想起我,记得我说,唯望你改变。

当然,我是在抱怨,但也是在遗憾,你瞧,林徽因说的对,大多数人多年以后重复着“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唯一念念不忘的,是你我交汇时互放的光亮。

 4 ) 坂元裕二请把装在我心里的摄像头拆掉吧

标题是在我看到电影的最后,麦发现谷歌街景拍到了自己和绢时,开心地抱起男爵让它看时的心声。

也有可能是因为我看了太多恋爱电影。观影途中不止一次猜到了台词和画面的走向。说实话如果看一部电影能够猜到接下来会出现什么场景,通常说明导演和编剧的水平不够。

可是花束却让我想大喊,坂元裕二请把装在我心里的摄像头拆掉吧,

因为这是我曾经希望拥有却一直没谈到过的恋爱。

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和脑回路在一起,告白的节奏,握手和接吻的时机,女生迂回而又坦率地表达——希望这样的交流更多一点。我看的时候在想,“啊,原来可以这样把朋友的氛围转换为情侣的氛围。”

坂元裕二也很聪明,虽然两个人的喜好相近,但又不会完全相同。麦为之着迷的巨大天然气罐,绢一点都不感兴趣。

究竟是从哪一刻开始写恋爱的结局?

我觉得是从他们认识之前。

绢最喜欢的看了很多年的博客,我猜那个博主写过很多关于恋爱的故事,但她印象最深刻的话却是,开始是结束的起点,相遇伴随着离别。我想并不是因为她受这句话影响而形成了这样的恋爱观,而是她本身就抱着这样的想法。

绢的恋爱是倒计时。麦却希望永远和她在一起,哪怕爱情消失。

看起来如此同频的两个人,实际上却有着巨大的、无法弥合的差异。

喜欢恋爱感觉本身的绢是不相信恋爱的长久的,在交往初期就认为麦会出轨,分开之后也问了他你肯定出过一次轨吧。

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她几乎就要爱上别人了。

我想这也是让她下决心和麦分手的原因。

这几年因为年纪也在思考结婚的问题。我到底想不想结婚?我想和什么样的人结婚?

去年的某一天,突然想明白了这个问题。恋爱和结婚不是一回事。我期待亲密关系,是希望它可以让我不再孤独。但孤独是只属于自己的课题,无论是多么互通心意的双方,也不能完全消除这种孤独。

“有的时候,两个人寂寞,还不如一个人寂寞好。”

终于想明白这件事之后,再一次回到了问题的起点。

现在,带着这样的觉悟,你会选择两个人还是一个人?

 5 ) 像花束般的恋爱虽不永久,总好过没有

大概只看了一会儿,我便忍不住按下了暂停键。

然后去问朋友:《花束般的恋爱》是不是在拍我的日记?

因为错过末班车而临时凑在一起喝东西的四个陌生人,看到邻座坐着著名导演押井守,男主难掩惊喜的神色,同样认出来的女主也捂住了嘴,而对面的一对男女却一脸迷茫。

“你不看电影吗?”

对面的男人回答:“当然看啊,人家都说我是狂热爱好者。”

旁边的女人好奇地问:“你看什么电影?”

“《肖申克的救赎》。”

听到这个答案的我,和男女主有着一样的反应:

男主在内心默默吐槽:为什么大神就在面前,他们俩还在聊真人版《魔女宅急便》?

与此同时,女主也开始对旁边的陌生男孩产生了兴趣。

在喧嚣的人群中,你与这个人构建起了独属于彼此的精神空间,甚至不需要任何话语,就已经产生了无言的交流。我们称之为,共鸣。

所有关于爱情的故事中,这大概是文艺青年最向往的那种开始,所以《爱在黎明破晓前》才能如此经久不衰。侯麦尤其喜欢刻画这类人群,在他的电影里,寻寻觅觅的女主角在车站看陀思妥耶夫斯基就能遇见对的人。

但实际上对于我们这种人,库切写的大概才是真相:

“他走到哪儿都在口袋里放下一本诗集,有时候是荷尔德林的,有时候是里尔克的,有时候是巴列霍的。在火车里,他卖弄地把书拿出来,全神贯注其中。这是一个考验。只有非同一般的女孩才会赞赏他所读的东西,也才会在他身上看到非同一般的精神。但是火车上没有一个女孩子注意到他。”

几年前的我看到这段,只能说有被内涵到。

然而一旦真的遇到了,也还是会像女主那样追上去,“刚才是押井守对吧?”

“你认识他吗?”

“先不说喜不喜欢,一般人至少都应该认识他。”

“他是世界级的。”

“是的。”

两人走进深夜的居酒屋,在交谈中偶然发现彼此身上越来越多的共同点。比如穿着同款小白鞋,耳机线总是会打结,都喜欢用电影票根做书签,甚至买了同一场天竺鼠演出的门票,但意外地都没能去成。

“这个就是为了让我们今天在这里相遇的门票。”

来到对方家中,看着一排排书不禁感叹:“这简直就是我家书架的翻版啊。”

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无数偶然性的相撞,让彼此更为确信,自己好像是为了遇见这个人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那些从天而降的巧合,就仿佛是爱情的入场券。

罗兰·巴特在《恋人絮语》中这样解构恋爱中的偶然性:

在整个恋爱过程中,出现在恋人脑子里的种种情境是没有任何次序可求的,因为它们的每次出现都取决于一个(内在或外在的)偶然因素。碰到任何一个与之相关的偶然事件(一下子“落到”他头上),恋人总是出于自己想象的需要、快感,而身不由己地去挖掘自己的情境储存(或宝藏?)。

而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常年无人问津的精神世界里,突然闯进了一个人,是更为罕见的存在。那些小心翼翼被藏起来的,不被看见的部分自我,因为另一个人的出现而得以重见天日。这种激动不只是巧合汇聚而成的想象,而是在风势不定的田野上闪透出光来,然后一整个世界都被照亮。

那些自己默默喜欢的东西,是别人眼里百无聊赖的事情,只有他听完会会心一笑。那些不曾说出口的想法,穿越吵闹的人群,在各持己见的争论中猛然相撞,仿佛终于听到了宇宙的回音。那些不需要说太多就能理解的心事,埋在过往的经历里,撬起每一根血管的脉搏,毫不费力就嵌合在了一起。不只是荷尔蒙作祟的悸动,是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另一个自己,和他隔着时空也能体会到同样的快乐,看着他失意也像顾影自怜。

爱情就是这么开始的。

一起去看天然气储罐,在亮着红灯的人行道上接吻。在三月一个风很大的晚上,中途放弃了一部很无聊的电影,第一次做爱。开始同居生活,打工结束后一起走路回家。圣诞节交换礼物,看漫画哭成一团。除夕夜大扫除,吃跨年荞麦面,捡到一只猫,给它起了名字。

而女主却总在恋爱快乐的间隙中隐隐开始感伤:“开始,是结束的开始。”

“你看,相遇总是伴随着离别。恋爱就像派对,总有一天会结束。所以恋爱的人,总是喜欢将迷恋的东西夹在书桌里,再分享他们的爱情。”

我以前也写过,人与人的亲密大概只有这么多了,再走下去也只是下坡路。喜欢会耗尽,好奇心会消失,那些默契如果没有转化为坚定的依赖,也只是海市蜃楼一场罢了。

真实生活中的爱情,没有小说和电影里那么多急转直下的情节,大多还是消磨在悄无声息的改变中。男女主毕业走入社会,找工作受挫,只好放弃梦想,去做自己不喜欢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工作之余依然坚持着爱好的女主,和投入工作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男主,渐渐失去了当初相遇时的默契。

男主在想要升职加薪的压力下,开始觉得放弃过去的生活方式是理所当然,结婚就是搭伙过日子。 女主觉得婚姻不应该是这样,没有理解和爱意的生活,多过一秒都让人感到窒息。两人虽然还睡在一张床上,却已经奔往截然不同的方向。

所谓柴米油盐酱醋茶并不是原罪,更重要的是,在被催促着成长的年纪里,人生观随时随地都在经受动荡,今天的我都不一定能理解昨天的自己,两个不同的人又怎么能做到一直都惺惺相惜呢?

作为一个悲观主义者,我从来都不相信永恒的存在。

在我看来,哪怕建立在精神共鸣上的恋爱,本质上也只是一种情感投射和价值互换。两个人在一起后,就是开始不断探索对方、享受对方身上的价值。而当你发现对方的价值已经被挖掘得所剩无几了(或是已经消失了),好奇和迷恋就会渐渐褪去。这个时候也是最容易分手的时期,有的情侣转化成了依赖和陪伴的价值,真正建立了独一无二的亲密关系,就可以继续走下去。

归根结底,爱情都是会消逝的。除非双方都能一直保持自我,不断提升自我价值,让对方都有可探索的空间。否则只要一方厌倦了,基本上爱情就不存在了。

于是男女主耗尽了彼此最后的默契,在同一天向对方作了告别。

去年我还在说,我们会和一个人恋爱,其实只是他正好满足了自己某些需要的特质,这种人在世上还会有很多,所以不存在什么命中注定的唯一的爱情。但是在那个时刻,你就是遇到了他,而不是什么别的人,这可能就是缘分。这并不意味着就真的非他不可了,哪怕之后感情走不下去了,我们应该知道还会遇到第二个、第三个人。

然而真正身处其中却发现要做到洒脱并不容易。我总是说,不要留下遗憾就好。后来才发现,大概无论怎么选择都还是会遗憾。遗憾未曾开始,或是遗憾没有结局。哪怕在一起了,也还是会遗憾爱情的消逝,遗憾一段关系的终结。

我为曾经轻视那些在失恋中难以自拔的人而致歉,或许这并不软弱,也不应该被责备。人海茫茫中能和另一个人建立起联结并不容易,我不应该否认这种偶然性的难得。更何况恋爱从来就不是换一个更好的对象就能完成的事情,能够被替代的只有恋人这个角色,而不是那个人。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一段记忆都无法被复制,也不可能会重来。

但是如果让我再选一次,大概还是会追上去,哪怕最后的结局只是背对背招手。

就像容祖儿在《蜃楼》里唱的:

沉迷一睡不醒的白昼 宁愿恋爱散失后 至少可内疚 无论是化身是化灰总算是华丽理由 能怀念到永久
美丽 在骤眼间会没有 到底都得过镜花的享受 我相信蜃楼 相信荒谬 从来憧憬的都不永久 总好过没有

这就是我们“花束般的恋爱”。

 6 ) 三段式的爱情在三个节点中凋零

看了三遍,第一遍是去年7.26,第二遍是今年2.26,然后第三遍离第一遍过去快一年,还是觉得一样好看,一样爱这一部电影。

电影总体分为三个阶段:百分百合拍的相遇、如胶似漆的热恋和激情淡去的分手前夕,其中相遇阶段和分手前夕都各有我特别喜欢的几场戏。而在整个影片之中有三个影响两人的重要节点,下面我根据三个阶段来讲一些注意到的细节和分析吧。


一、相遇阶段

从一开始,两人的相遇可谓是遵循了命运的指引一般,忘记时间没有去的天竺鼠展览,没有赶上的末班车都造就了两人今后的相遇,因为没有赶上末班车,与车站遇到的其他一对男女寻找能够打发时间的去处,另一对男女扮演的是社会中绝大多数上班族的形象——鲜有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一旦有人问起就会说是看电影,实际上不怎么看电影,谈起最喜欢的片子就会说家喻户晓的《肖申克的救赎》这样。这里也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是动画大师押井守本人的客串,而只能说《魔女宅急便》真人版(甚至还是去年看的)的白领们自然不会认识押井守。

女主同样发现了押井守并且一样处于震惊之中。

而之后男主对两个上班族正在内心吐槽的时候,或许同样也在默默吐槽的女主注意到了男主的样子,这个时候给了一个女主偷偷注视的镜头——“我喜欢我望向别处时你落在我身上的目光”

“爱在1”中出现过的

而正是对于发现押井守的共通之处,让女主鼓起勇气认识男主,于是也有了“谢谢你,押井守”,追上去的女主发现两人有着不可思议般的共同爱好,包括相撞款式的鞋和喜欢的书籍作者,两人情同意合,这时去上厕所的女主经过鞋架时的掩饰不住的笑意更是暴露了对于男主的暗生情愫。

这时候,学姐作为闯入者突然出现,打破了原有两人的密闭空间,而略有吃醋又或是融入不进学姐那一团体的尴尬气氛让女主找了个借口逃走了,识破这一切的男主追了上去,这时女主还在处在赌气的情绪之中(大概是我和你聊的好好的,她一来就把你拉走了?)这时候的情况是女主有点小别扭然后两人小打小闹的状况,导演用了一个小危机的设计(突然来的单车)让两人又站在了“同一战线”

然后女主提出想去一个装修得像卡拉OK的卡拉OK。呼应前面女主说的很多唱k的地方装修得一点都不像唱k的,实际上不是为了唱歌而更多是作为社交属性的存在。而两人在ktv唱的这首歌也是我之前就很喜欢的一首歌,きのこ帝国的《クロノスタシス》(时停错觉Chronostasis)

而一些对于事物说法上偏好的一致和相同的疑惑,在内心里偷偷加分。导演在这里插入两人互相内心的声音(这是一个表达两人关系上的小细节,后面还会提)

高度相似爱好的加持下,两人关系迅速升温,用相同色系搭配的情侣装和情侣鞋表达两人的高度重合性,在感情上升期的阶段在家庭餐厅点两份自助畅饮就可以聊到末班车时间,想要走的时候女主又提了一句《黄金神威》之后,本来已经穿上外套的男主又十分自然的脱下了。(另外《黄金神威》在后面也多次出现)

《黄金神威》也是我特别特别喜欢的漫画和动画

而在电车上的两人距离被迫拉近到一个暧昧的位置,插入了两人同一状况下各自分别的心声。

而两人都想要在末班车来临之前表白的默契程度和不断在相同状况下的心声也是高明之处,在餐厅遇到乐队主唱时询问的“有没有浪漫一点的歌”也是暴露了双方彼此的心思。而后面的告白场景也是我相当喜欢的几场戏之一,用意外上错的巧克力芭菲,在两人同时想要给它拍照时候无意间入镜的彼此,顺势的告白和出现在双方手机镜头之中的对照,太喜欢这个安排了,而我喜欢这个电影的很大程度上的原因也是在一些故事中插入的小意外小状况来推动更自然地情绪发展,包括之前的“单车铃声化解女主的小情绪”和这次的“意外上错顺势告白”。很自然,不露痕迹一般将这几个情绪上的转变处理地相当到位。

告白之后的两人在按钮式红绿灯下亲吻,于是继押井守之后又感谢了按钮式红绿灯。


二、如胶似漆的热恋阶段

两人步入热恋之后,整天黏在一起,在这时也遇到了改变女主心态的节点——恋爱生存率博主的自杀,恋爱并非不散的宴席,恋爱关系中两人只不过是把各种的爱好摆放在一起,而想要守护好自己爱情的博主走向了不测,这对女主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也让她愈加想要守护好自己和男主之间的爱情。

而两人相处之后也逐渐暴露出隐性的问题——男主不习惯与他人沟通,总是将自己的心思藏起来。他稿费降低却从未和女主谈起过。

细看就会发现,导演善用前后相同状况的对比,热恋时期相同的帆布鞋和工作时候相同的皮鞋;在阳台上望着女主去面试的男主和身份置换的女主;刚搬来住所时享用面包和之后得知面包店关门只是一句“换一家吃不就行了”,每期必追的“今村夏子”到之后的“人生成功术”,对父亲所说的要坚持梦想到之后闲置的画笔,对于刁难女主的上司用他看今村夏子的《野餐》也不会有感悟,到之后自己也不会有感悟了...诸如此类,很多很多小的细节。


三、分手前夕

而第一个节点就是在男主入职公司不久的时候,刚看完一本书的女主心情舒畅想要和男主分享,突然的工作打乱了原本的安排,一句“我们两人的步调不同”不耐烦的态度和语气彻底点燃了两人,最后女主选择了妥协并让男主路上看那本书,可男主却将其放在一旁不管不顾。这也代表了工作上的压力逐渐压垮了男主想要坚持爱好坚持两人生活的心境。玩不进去的《塞尔达传说》,只能玩消消乐消遣时间,看电影时候只能冷漠脸,回到家却说今天的电影真有意思,被生活压力逐渐压垮,男主的性格让他更加封闭自己的内心,心里想着只要结婚就好了,只要结婚自己做的这一切就是值得的。这就是男方和女方在一段感情中不同的地方,男方很多时候会陷入自我的境地,只想要一味的付出认为只要自己为这段感情付出的够多就好了,而女方会更在意两人当下的感情状况,根据实际情况考虑之后的打算。

看怪奇物语的女主和看人生成功术的男主,一个代表了兴趣,一个代表了生活

而肇事者的事故成为了两人关系的第二个节点,肇事者和男主不仅年龄相同,出生地也一样,这是导演有意安排的设计,意为同样是受到公司压迫的劳动者,肇事者站起来做出了反抗,并说自己不想做这种谁都可以胜任的工作。而男主一开始坚持画画的梦想也是同样的想法,因为稿费问题反抗了甲方遭到了“那我们用素材网站”的回复,这也正代表男主从前也反抗了这种“谁都能做的工作”。但生活的重压已经把男主磨平了棱角,没有一点反抗的念头,于是同事发出感叹却对其愤怒欲要大打出手,内心想法只剩下工作就是一种人生的责任,也是呼应了前面女主妈妈“洗脑”的内容。其实也会发现在每个阶段下,都有代表着世俗声音的对应着两人,相遇阶段的两位白领再到热恋阶段的双方父母。这时候的女主谈起了换工作的事情,刚刚遭遇肇事事件的男主心里只想着工作就是责任,认为女主放弃铁饭碗去一家前途未卜的公司是把人生当儿戏的事情,在听到女主说这个工作可以让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之后,联想到了自己已经很久没有翻过的漫画,已经不在玩的游戏和正在做的这个谁都能胜任的,不是自己想做的工作的时候,对女主的想法噬之以鼻,只有嘲讽和冷脸。顺势大倒苦水的男主说了一堆以前从未提起的工作中所受的委屈,嘴里一直念叨着“一点都不辛苦”,这就是男主的性格导致,一心只想着把所有的事情自己扛,想着只要我努力工作,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说出“靠爱好活下去只会让人觉得你是在小看人生”代表着男主已经彻底失去了自己还能拿起画笔的想法与信心,这时候提出“我们结婚吧”,男主以为只要结婚了一切就会有所改变,自己的付出就是有回报的。

“茶可能有点苦”“这个程度刚刚好”也是完美表达了两人心境上的不同,想要追求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追寻自己爱好的女主;和一味想着赚钱,为家庭为两人付出的男主已经深陷苦罐子之中,已经感受不到苦涩的滋味,已经麻木的心境。

这个片最好的地方在于以前和现在同样一段对话,却因为心境状况的改变失去了以前的热情。不断给出双方在同一件事上不同角度的看法,而第三个节点就是男主前辈的葬礼上,男主眼里他是一个受人值得尊敬的前辈。而在女主眼里,他是一个会动手打女朋友的人。在两个人对这件事看法不匹配的时候,矛盾就慢慢地被放大了,做不到同等悲伤的女主无法深度与男主共情。

最后在参加完共同好友的婚礼之后,两人又犹如表白时候的默契,同样默契的想要在这一天结束两人的关系,在摩天轮上说出了一些还在恋爱之时难以开口,会顾及对方想法的一些话语,在关系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反而能够洒脱,能够淡然处之。

最后两人走进当时表白的餐厅,发现一直平时坐的位置已经有人了,也代表着两人的关系不复从前,已经回不去了。

习惯性走到一直坐的座位发现已经有人,女主的表情是有点惊讶的,而男主是愣了一下

而之后就是分别前最后的快乐时光,两人回首过去,一阵回忆过后,两人都洞悉了彼此的想法,仿佛并不需要某一个人先开口一般,男主经过刚才的欢乐之后,舍不得结束四年的感情想要退缩,经过一阵告别过后想要用婚姻来挽留女主,而女主知道一切都是最后欢乐时光的假象,抛出得过且过的想法之后被女主阻挡在外,这里有一个很绝的处理是,女主话说到一半被一对学生吸引了注意,这对学生与当时的自己极其相似,眼前的一幕幕都像极了当时,已经被占住的座位代表回不去的曾经,而眼前的他们才是最后的稻草,“正因为我知道当时我们是如何相爱的,所以我才没办法自欺欺人地像你一样欺骗自己”,可以说这一对学生代替女主回答了下半部分。而看到从前的自己再也止不住泪水,接受了如今的状况。

之后两人走在街上,女主又说起了之前提过的“巴西事件”男主这时候接话说了当时巴西队长采访中的话“我们这一路上顺风顺水,就只差一步功亏一篑”这句话也对应两人的关系,或者说是男主心中的想法,身处关系之中的人或许会觉得要是那一下我做的更好点,只差一步就能抵达完美的结局。但实际上遗憾都不会是某一步没做好的结果,都会是一个一个小细节造就的结果,两人的关系走到尽头不会是少看的那一场演出,对面包店的回答,又或是没有支持女主换工作的态度,任何一个选择单拿出来都不会是“就差的那一步”,而是每一步造就的。

另外这里也是我特别喜欢的场景,几近泪崩

最后再说一下导演关于两人不同关系下的心声的处理。可以发现在相遇阶段和关系走到终点之时,会大量给出两人对于同一状况下的不同声音,完成叙事的连续和统一,包括第一次男主在床上询问是否有结婚念头的时候,这里用了一个两人睡在同一张床却背对着对方的做法,表达两人同床异梦的状况。后面对于男主前辈的看法也是如此,虽然距离很近,但是心中的想法却隔着很远,与前面相遇阶段同样完成了对应——相遇阶段虽然距离很远,但是心中的想法却隔得很近。

已经是看了第三遍了,还是觉得每一分钟都不可错过,特别喜欢,未来还会看很多很多遍。

补充一点发现的细节吧

1.餐厅打工的乐队主唱是现实中的主唱,在电影中也是以现实中同名的Awesome City Club,后面在女主工作的地方唱的也是自己乐队的歌《アウトサイダ一》,而在两人告白那天被音乐人打断之前所听的那首歌是同乐队的《Lesson》,中间两人惊叹原来当初的餐厅服务员已经出道时候,屏幕里播放的歌曲是同乐队的《ダンシングファイター》。

2.电影中出现过一闪而过的《キセキ》是男主菅田将晖在《奇迹那天如此重要》里饰演的乐队主唱所演唱的一首歌。

3.两人最后分手之夜在KTV一起合唱的歌曲是《NIGHT TOWN》

4.两人趴在床上看的《宝石之国》是漫画届被称为四大冥著之一的作品。(因为太刀的原因)

5.多次提及的《黄金神威》漫画是由野田悟2014.8.21开始在少年周刊JUMP连载的作品,目前已在今年4.28完结,而动画第四季也将在今年十月播出。其中男主提过的黄金神威也是只看到第七卷,其中第七卷是在2016.3.18开始发售,在电影里的时间大概是两人刚谈恋爱一年左右。而关于两人吵架时候男主说过的一句“出到13卷了啊”,第十三卷则是在2018.3.19开始发售的。

先写到这里,有想到的还会补充

 短评

原本也就觉得还可以,但结尾那一挥手,真是哭死了。作弊一样的桥段,太好哭了。坂元裕二这个家伙,实在是太会写这种戳人的点了。梦想与现实,恋爱与结婚,这对男女大概就是一体两面吧,从相同的点出发,却终将面临选择,走向岔口,开始各自的人生。此外,文艺青年大多孤独,想找个有共同话语的人很难,由之,才会更懂前半段这对男女发现彼此之后的激动。

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这部电影将成为我最喜欢的爱情片,他拍出了我想要的,也拍出了我失去的,还拍出了我恐惧的,更拍出了我坚持的。

10分钟前
  • 日出Sunrise
  • 力荐

爱情就像耳机听歌一样,不要一左一右拿来分享,这样两个人听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曲调。在爱里,应该双方分别戴好自己的耳机,只要知道此刻眼前的这个人和我在听着同一首歌,类似于这样的陪伴就够了。不要求什么,只学会接受,把每一项馈赠当作生命中的惊喜来接受,并且有能力给对方同样的馈赠和同样的惊喜,不抱任何奢望,不做丝毫强迫。总之就是“自由”而已。

14分钟前
  • 帷野久
  • 推荐

你的男朋友,本来读诗集,现在翻成功学;本来玩塞尔达,现在玩消消乐;本来豆瓣骨灰级别用户,现在永久退出豆瓣,加入 996 大军并且被成功洗脑 996 赛高;而你还在读诗歌还在玩塞尔达还在刷豆瓣 —— 所以怎么可能不分手呢?穷是原罪,多少烦心事不都是生活所迫。最喜欢的一处是村花看到苏打在工作于是调低游戏音量,苏打想让她尽兴地玩、叫她调大音量,自己戴上了耳机,最后村花直接关了游戏。明明都是想照顾对方的感受,但最后两个人都不快乐。最好的爱情或许只有一个样子,就是全力满足自己的快乐,而对方恰好出现在每一条让自己快乐的路径里。要的就是那个“恰好”,不做任何刻意的努力。PS1. 苏打村花真好嗑 PS2. 片尾我都认真看完了,因为漫画真的很有爱 PS3. 即使最后要分手,谁不想拥有爱情里最美好的部分呢。

15分钟前
  • ○Ⅴ○
  • 力荐

看完以后全场人在鼓掌,真的好好看。开始意味着结束,世界上最稳定的关系依旧是 没有关系。

17分钟前
  • DAWN
  • 力荐

“进入社会就像进浴缸泡澡。”于是真的有人在浴缸中死去。

22分钟前
  • 4__real
  • 推荐

我们都快忘记的事,Google街景还记得。

23分钟前
  • Sophie Z
  • 推荐

文艺青年社会化全过程

28分钟前
  • 松崎海
  • 力荐

始于同好共鸣的文青恋爱死于柴米油盐。(坂元裕二好懂

33分钟前
  • Manatsu
  • 推荐

如果追的漫画没有完结该多好 如果喜欢的乐队没有解散该多好 如果那家常去的面包店没有关门该多好 我想我们的恋爱是不是就可以再久一点 拥有赏味期限的爱情令人伤心失落 为什么布能赢过石头 为什么现实能赢过所有喜欢和心动

36分钟前
  • ☂fish
  • 力荐

@新宿toho 2021年的冬天我在电影院爆哭。京王线恋爱物语,剧本无限贴近真实,每一个即将踏入或踏入社会没两年的大学生都会感同身受。男女主相遇的明大前就在我家右拐十分钟,熟悉的高井户高架桥。热衷过小众文化的年轻人们最后都会变成对肖申克的救赎高谈阔论的社会人们。。

41分钟前
  • SaoirSe
  • 力荐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的可能并不是“越合拍的人越没法在一起”这种日剧截图道理。而是靠消费主义(即使是披着文艺外皮的小确幸文化)也并非对抗资本主义对爱情异化的良药。“要用你的生活来定义浪漫,不要用浪漫来填充它”,不要将任何一种刻意姿态或者内容消费倾向当作浪漫的表现,不要将合拍挂钩到一起听个小众乐队,一起看个杨德昌电影,一起读个小众作家,甚至一起穿匡威开口笑,这多可笑,这不是一种成熟的浪漫观,这恰恰是一种幼稚的,刻奇的,自恋的表现。不要把生活和责任放在浪漫的对立面,保卫周遭,保卫和正视现实生活也是一种浪漫的表现。

43分钟前
  • SJL豆瓣酱
  • 推荐

文艺青年能想到的最浪漫的爱情,在初识的雨夜奔跑,文艺爱好百分百合拍,告白后在红灯前拥吻,在出租房连续做爱一周,在有大阳台的房子同居,在新年参拜捡到一只猫,然后因为长时间的消耗和平分手,在旧地缅怀过去,还会在下雨时候想起你,像极了渴望爱又不相信爱的人们的幻想。

46分钟前
  • TOKO
  • 推荐

书影音没法支撑恋爱,建议豆瓣把该片挂在开屏。

51分钟前
  • #鼓鼓#
  • 推荐

又名:和百分之百合拍的人说再见。

53分钟前
  • 库索
  • 力荐

靠消费主义维系的恋爱是抵抗不了资本主义秩序的。

56分钟前
  • 雪山夜叉
  • 力荐

这种合拍其实还挺肤浅的,人们可能总是高估了共同爱好的重要性。

60分钟前
  • scenel
  • 推荐

所以说上班这件事基本可以杀死全世界99%的故事

1小时前
  • 拽拽歪歪&YY
  • 推荐

太痛苦了吧,我在切鸡胗,锅里还在炒生菜,听他们最后聊分手那段,苏打说要不就结婚吧!大多数人都是这么过的,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我想坂元你太残酷了。爱最后肯定是消亡的,所以更多人在消亡前结婚了,以为那还是爱,其实那变成了恩爱。我觉得这部片子不是讨论爱,是在讨论我到底想过怎么样的人生。

1小时前
  • 秦夕然
  • 力荐

爱具体的人 不要爱抽象的人 要爱生活 不要爱生活的意义

1小时前
  • 09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