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女人最怕年长色衰,于是,说一个女人变成了“中年妇女”完全是对一个女人最恶毒的贬义词之一。当我们说谁是“中年妇女”时,除了外貌上的青春不再,更重要的是在说这个女人内心:嫉妒、虚伪、怀疑、控制欲、经验主义、心理失衡、由自卑而引发的刻薄、为了掩藏挫败感而强装的傲慢以及明明白白写在脸上的苦情……如果没有这些既令人厌恶又令人同情的心态,一个女人即使到了中年也不会被用以“中年妇女”来形容,形容词会是“成熟”和“优雅”。
但我们明显忽略了的一个情况是:男人们的中年情节完全不亚于女人,反而因其隐秘显得更为诡异和汹涌澎湃。刚才所列举的所有词汇统统适用于男人,除此之外,还有几个特质在“中年男人”身上表现尤为明显:固执、虚弱而又虚伪,他们甚至可能为了抵挡“中年”这个可怕的词汇拼死一搏。
在斯蒂芬•金的这8个噩梦里,无一例外的,主角全是中年期(或者更老)的男人,有几个女主角也不过是为了烘托的陪衬。于是,我们难免把这部戏看成是属于斯蒂芬•金本人的恶梦:一个中年封笔的、盛名之下的小说家面对自身的难以突破、面对家庭、面对人生、面对自己内心的种种难以言表却又隐秘至深的恐惧,在一个个夜晚无法抑制地冒出来,幻化成虚幻又真实的恶梦——这才是最可怕的恐惧,源于人性的恐惧。
第一个故事《战场》(Battle ground)的主角是一个职业杀手,杀人冷静熟练残忍趋于完美,当他完成一笔“业务”从容地回到家时,他没有想到他如日中天的杀手生涯会被一群小小的玩具兵给终结掉。整部戏从头到尾没有一句台词,完全用音乐和演员出神入化的表演营造出一种冷峻又爆发力十足的效果:一切都在暗中涌动——突如其来的危险、奋力的挣扎、以及始料不及的败落。是否每个事业成功的男人心里都有如此的恐慌?在自己春风得意的时候被防不胜防的某个豪不起眼的小人物赶超而过,然后眼睁睁看着自己败得一塌糊涂。
类似的主题也出现在第七集《第4号验尸房》(Autopsy Room Four)中,只是,故事完全换成了冷幽默的笔调:一个成功的中年商人在打尔夫球时不慎被毒蛇咬到,于是,失去了全部知觉被误送入验尸房做“活人解剖”——同样,一个男人在鼎盛期忽然遭遇变故的故事。只是,一种嘲讽的另类喜剧效果在这里上演了:这个上流社会的男人在乡下的一间小医院的验尸房里眼睁睁看着男验尸官与女验尸官调情,看着另一名粗鲁的助手对着自己的裸体进行调侃和挖苦,看着在这个冰冷的验尸房里发生的搞笑的一切,却不能动弹。他内心的呼喊用一个中年男人歇斯底里的语调作为画外音,而画面则是几个工作人员不紧不慢的工作着、调笑着、相互抱怨着……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当这个商人终于在内心许愿:只要自己能被救活,他就捐出巨款改善这个医院的条件时,奇迹发生了,他们终于发现他没死!——这个靠吝啬精明而发家的商人,在自己生命危机的关头终于想到了别人,想到了要把自己的财物分享出去或许能换来余生。
第二个故事《蹲尾区》(Crouch End)和第八个故事《摇滚天堂》(You know they got a hell of a ban)比较相像:夫妻俩因为丈夫的坚持而迷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都可看作因为一个固执的男人坚持己见而引发的悲剧。在《摇滚天堂》里,妻子问丈夫,“为什么你一生就从来不肯问路呢?”——这完全是对这两个故事的暗喻:男人们为了要在自己的妻子面前保持自己的权威而不肯承认自己内心深处的迷茫。于是,在第二个故事里,走入“薄点”的夫妻中只有妻子生还了,丈夫被“另一个世界”所吞噬;而第八个故事里,夫妻两人在一个虚幻的“摇滚天堂小镇”被无限期滞留了,与丈夫所倾心的那些早已死亡的摇滚巨星们和摇滚音乐们一起存在。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故事中,夫妻之间曾有一段对话,妻子质问丈夫为什么老需要自己牺牲职业生涯而随丈夫四处迁徙,丈夫回答说,你的职业的适应能力强,到哪里都一样——丈夫对外界变化的惧怕导致他所喜欢的音乐全是早期的摇滚音乐,而对妻子所喜欢的流行音乐不屑一顾,于是,他们误入这个虚幻的小镇完全可以看做是丈夫内心的欲望——回到过去,回到他所熟悉的、不再变化的过去。
第三个故事《艾米的最后一案》(Umney's Last Case)中,一个中年男人的失落就表现得更加一览无遗了:中年小说家面对无法突破自己和无法安抚家庭的双重压力,于是,干脆选择了让自己进入自己小说中的虚幻世界,而把小说中那个遇事冷静机智的虚构人物置换出来,让他代替小说家本身来处理现实中的种种矛盾——这个异想天开的解决方法。有趣的是,类似的主人公,在第五集《寒路迷毒》(The Road Virus Heads North)中再一次出现——迷茫、内心充满恐惧感的著名恐怖小说作家。或许,这就是斯蒂芬•金最真实的恶梦。
选自《MOKA视线》第12期:
http://www.moka.cn/public/magazine/detail/164/1186/index.jsp本剧一共八个故事,彼此各无联系,喜欢这种短篇小故事。
《战场》
这个印第安像屡见不鲜
很特别的故事,全片没有一句对白,完全依靠剧情与声效营造出了诡秘异常的气氛,故事本身不难猜,玩偶杀人种类在恐怖片中也是一个大分支,但玩的这么嗨、这么大场面大制作的就极为罕见了。男主角一人扛起整个故事,演技大爆发啊。
一个被雇佣的杀手杀死了许多玩具业大亨,某天他收到了一个玩具兵团的礼物,而噩梦才刚刚开始。
最后的突击队长有点史泰龙的意思,一人之力比整个兵团还要猛,以同归于尽的方式完成了任务,与真实兵种并无两样。且杀手一个个对付士兵并将其踩碎肢解时,虽然丝毫没有血浆横飞的重口,但依然感觉到了专属无情战场的残忍嗜虐。
即便是一个玩具,也有不可侵犯的尊严与渴望保护的人,在人类眼中它们太小而不受重视,仔细想想,人类又何尝不是各种势力的玩偶呢。
《伏尾区》
命运是个圈套,走进去的人们都希望凭借着光辉走出来,却发现连希望也是圈套的一部分。最后的结局有两种解释方法,要么夫妻俩都逃了出来,要么夫妻俩都没逃出来,不论是哪一种,妻子与丈夫永生不分离的誓言都可以成真了。从这个角度来看,与其说是异教徒的诅咒,倒不如说是一种极端的恩赐。
德鲁伊特教是个现代游戏或影视中很常见的古代宗教,对自然的崇拜以及对动物的掌控使其成为自然的守护神,有时也会以活人祭祀。与最近骇人听闻的某邪教教徒麦当劳杀人事件联系起来的话,足见人类精神生活的贫瘠和思想渴望受到控制并领导的现象从未得到根本改变。本片中的这个教便喜活人祭祀,甚至将动物与人的灵魂对换来获得力量。与片中司机再三强调的异次元没什么太大联系,充其量是本次元一些宗教不为人知的力量罢了。
女主角演技真心吐血,逃命时还不忘跑出“美感”。故事有点乱,最后的三头蛇和海肠一样丑,看着就没胃口。
《最后一章》
第二个糟糕且大众化的故事之后再次出现了精品,一个试图逃离现实世界的作家与他创作的角色互换,试图逃避责任又想改变现状的作家终于自食恶果,妻子自杀,而自己也被困在了小说的世界中。
片中的作家带着自嘲的口味讽刺所有沉浸在自己的文学世界里的作家都是自以为是的上帝,改变不了现实,只有在自己的文学中实现人生的某种理想与寄托。而其中不具备关心他人和认清自己能力的人就会像片中的作家那般,迷失在狂妄的幻想之中。
带着轻喜剧的标签却异常的悲伤,妻子渴望着救赎和爱情却只能以死明志,丈夫像孩子一般只懂得逃避,创作出的人物以天性和本能像命运做着抗争最终也变成了另一个“作家”。害怕改变与终结是人的本能,每个人都会面对这样的难题,一时的逃避只不过是推迟它来的时间。
想起了那个有名的哲学考试题,你要如何证明,你现在的世界不是一个梦?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里更是直接描述了一个精神病患者,他强大的思维逻辑无法让任何人攻克他的“整个世界都只是他的小说”这一命题。
所以人们常说,命运,早就被写好了。
《乱世终结》
悲伤的末日记,剧中剧的伪纪录片形式向观众展现了一个有关科学灭世、血溶于水的真情故事。天才弟弟致力于拯救世界,却一次次因为急功近利而几次三番将人类推向深渊,而最后一次,已没有人可以重生。
世界上的所有人都变成了白痴,这是怎样一番光景!没有战争,没有欺骗,没有怨恨,没有怀疑,没有恐惧,人们心安理得的活在自己相信并自愿沉浸的世界中,在这部科幻片里,倒也可以成为一个自然逆袭人类的好例子。水哺育了人类,人类试图掠夺更多,水便赐予的更多--即终极的快乐。
以过去和现在两条线交织的讲述方式不算新颖,但总会给人种种遐想。庸才依附着天才的奇思妙想成为世界的寄生虫,他们心安理得地享受或漠视着成果,在灾难到来之际,共同承担责任也应是责无旁贷的。
《魔路煞星》
天才画家释放了内心的魔鬼而完成的惊世画作,不仅没有像男主角一般名利双收,而是以自杀抗拒由此诞生的魔鬼。而入了迷的作家同样沉浸在思维创作中不可自拔,终其一生致力于恐怖小说的创作,最后为恐惧所杀。
这是一个有关艺术和入迷的故事,当人们过分沉浸在某种事物中,他们所希望和担心的事情便因过分的念想而实化成真。不断变幻的画如影随形地跟着主角杀人不算什么有创意的手法,但画本身确实很漂亮。
《第五份地图》
纯粹的狗咬狗黑色枪战故事,主角在被性和寂寞、爱与悔恨填充的岁月里偶然得到了大笔金钱的来源,以绝对的禁锢为代价让守了十年活寡的妻子得到了350万美金的补偿。一份地图,四具尸体,最终让不相干的人捡了最大的便宜。抢劫的人像孩子一样玩起了游乐场寻宝游戏,黑色的阴谋之后竟然是童话般的结局,也算是一份安慰。
影片讲述了一个屡屡犯案的丈夫即将刑犯释放之际,回到家中试图与妻子重归于好,不料之前的狱中好友受了枪伤赶来,告知原因之后并许下350万的诺言,同时坦白了与其妻子的出轨。丈夫埋葬了好友后逐一杀死了其他带着部分地图的人,却因杀人被捕入狱。妻子拿到了所有的地图找到了宝藏,丈夫被判终身监禁。
死去的巴尼在夫妻的坦诚中可以令人吃惊了,在监狱里和丈夫解决生理需要,在监狱外和妻子互相安慰。当然,丈夫发现了真相后只扮演了片刻的受害者。
片中有个有趣的细节:枪越大的人越牛叉。
《第四解剖室》
整剧中最有意思的小故事,绝对的现实主义黑色幽默足以超越《战场》的魔幻风格。以一名假死者的视角在解剖室焦虑的等“死”这一痛苦过程,一边挑战了医德的底线,一边对生死提出哲学上的疑惑,最终的皆大欢喜简直让人等得迫不及待。
被罕见的毒蛇咬伤后会呈现假死的状态,男主角以意识绝对清醒的状态下被送进了解剖室,幸运的是两名解剖员从头到尾都在忙着打情骂俏,几次三番急的人不知是想看他们“有情人终成眷属”好、还是想知道假死者到底会不会被剖“活尸”。好在那条罪魁祸首的毒蛇也跟着进了医院才让第三名解剖员有所察觉。当然,紧急状态下竟然帮助男主角恢复了“威猛先生”身份也是功德一件。
悬而未决的手术刀时而在死者脖子上徘徊、有心无胆的同事想在解剖室玩重口味“办公室恋情”、妻子在丈夫不行后与其好友出轨最终发现心大于性,接连不断的黑色幽默和生死一线的惊悚气氛几乎令人窒息。
假死人的心理活动实在是太逗了,斯蒂芬·金的故事果然是最好的!
《地狱乐队》
没有想到最后一个压轴故事竟然是如此的令人厌恶,对摇滚爱好者的愚弄以及不合理的猜想简直让人火大,只有不断的提醒自己这不过是一个故作恐怖的最常见的小镇式闹剧而已。尽管用无数死去的摇滚巨星坐镇,但并不是强迫性的给摇滚爱好者圆梦,而是以偏激和狭隘的视角阐述摇滚爱好者的格格不入。
影片讲述了爱好六十年代摇滚的丈夫和妻子准备旅行,固执的丈夫迷了路却一意孤行,最后把两个人带到哦了一个叫“摇滚天堂”的小镇。所有死去的摇滚巨星都在这座小镇上永生不死,而每个到达小镇的人都被迫留居在小镇里每天听他们开演唱会。残虐和肆意妄为成为了曾经为和平和自由抗争过的摇滚巨星的现在,小镇风景如画风情如诗,除了真心喜爱摇滚的狂热族,这里是所有路人的地狱。
如果这个片子改名叫“二逼丈夫欢乐多”更为贴切,片中将他和所有摇滚巨星塑造了相同的性格:任性、自私、狂妄、偏执、从不认错、从不为他人考虑,放在一般的小镇闹鬼恐怖片里绝对是死得最快的,偏偏他成了最大的幸运儿,果然甲之熊掌,乙之砒霜。
P.S:《2001个变态者》和这个故事有些类似。
虽然第一集是这8集里相对水平最高的一集,但我还是钟爱摇滚天堂小镇。
无宗教信仰的丈夫奉行老父亲勇往直前一意孤行的行为准则,顺着一条越来越窄的道路到了摇滚小镇。黑色的天空刹那间明亮,却没有太阳,乌云笼罩在淡淡的灰黄色天空中——没错儿,那是每一个梦中天空的颜色!
花里胡哨的大巴士载着呼喊着要和平要有爱的嬉皮们呼啸而过;
小镇中央的的彩虹色广场夜夜上演摇滚SHOW;
餐馆服务员是Janis Joplin,一边擦点唱机一边唱着宝贝别哭,还和大厨Ricky Nelson调情;
接着Roy Orbison走进来点唱自己的漂亮女人走在大街上
想要逃走的时候被Lynyrd Skynyrd死去的主唱和Eric Clapton乐队的吉他手Duane Allman拦住去路,噢快来一首free bird亲爱的!!!
从嬉皮们的巴士上走下来背着吉他的Jimi Hendrix用一段SOLO召来了警察Otis Redding和镇长Elvis Presley,押送他们去听那场由创造“ROCK N' ROLL”一词的Alan Freed主持、有Jim Croce、Patsy Cline、Florence Ballard、Mary Wells、MAMA Cass Elliot、kurt cobain、Stevie Ray Vaughan,连弗雷迪莫库里、吉姆莫里森、乔治哈里森、约翰列侬、布莱恩琼斯、KEITH MOON、John Bonham都会从英国坐飞机赶过来表演的超级摇滚SHOW。
这是一群多么憧憬被迪斯科消灭之前的时代的人梦想出来的地方啊!当然人们都希望他们没有真的死去而是秘密生活在俄亥俄州某一个风景如画的小镇上(也永远不会真的死去)
如果有这么一个地方我也会不愿离开
∥
∥
∥
∥
∥
60年代 -Sugar Lady
http://www.666ccc.com/play/2028/147374.htm此系列短剧根据Stephen King的短篇小说改编(Stephen King创作了《Sharshank Redemption》,《Green Mile》,《Shining》等多部优秀电影原著),情节紧凑,悬念突出。虽然并不是每部都有魔幻或者神鬼成分在里面,但悬疑与紧张的气氛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个噩梦。此系列共三张盘,8个短剧:
Battleground(玩具战场)
Umney's Last Case(虚幻侦探)
Crouch End(伦敦异度空间)
The Fifth Quarter(第五块拼图)
The End of the Whole Mess(神水)
You know they got a hell of a band(魔域摇滚)
The Road Virus Heads North(恶魔画像)
Autopsy Room Four(第四解剖室)
这些系列剧中,我个人最喜欢的是“玩具战场”,“恶魔画像”与“第四解剖室”。其中“玩具战场”特效精良,创意让人拍手称快。“恶魔画像”有一种真实的恐怖与灵异感觉在里面,尽管这个故事的结局我不是十分欣赏,有些无法结尾所以才如此编排的“无赖”感觉,但关键因为那幅最重要的画像实在被设计的可怕之极,如同梦魇,所以这个故事和那幅画像竟然是看后数日仍然缠住我不放的梦幻影子。
“第四解剖室”里灵异情节几乎没有,对于故事里的人,从头到尾发生的事件可能是一场噩梦,但对于观众,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完美的短篇故事,紧凑的节奏,迫切的悬念,还有一点幽默与会心之笑,完全跟恐怖无关。这部短剧的语言犀利风趣,同时加入了一点点现实讽刺的意味,情节发展的缓急被控制得恰到好处,是八部短剧中最吸引我的一集。如果非要在八部短剧中拔出头筹,那对我而言,“第四解剖室”一定当之无愧。我甚至要买来此短篇原著来学习一下短篇小说的写作节奏呢。
假如说这八部短剧中有一部与其他不相称,那就是“第五块拼图”。这个故事没有灵异的成分在里面,甚至悬疑也只不过点到即止。这部短剧更像一个动作片,混迹在一系列魔幻恐怖的梦魇中给大家带来一丝不一样的口味,调剂整剧的节奏。
“伦敦异度空间”与“魔域摇滚”类似,都是Twightlight Zone(异度空间)的不同演绎。故事情节观众其实最熟悉不过,不存在悬疑的成分。这两部关键看表演,场景,还有要听音乐。这两部的另一个共同特色是男人的愚蠢与固执在推动情节发展中都起到了关键因素:为什么男人永远不承认自己也会迷路呢?我很喜欢Stephen King在恐怖短剧中加入一点点讽刺甚至自嘲的元素。这些东西让原本单纯的故事增加了层次,尽管十分隐讳,却是故事结束后最值得回味的地方。
“虚幻侦探”的担纲明星是William H. Macy。此君出演过《Fargo》,《Pleasentville》,《Cooler》等电影,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充满喜剧色彩的明星。他的喜剧色彩源于他的表情:标准的小人物的挣扎、困惑与无奈,最后只好阿Q一下来平衡心态。可在此短剧中,William竟然也表现出了他潇洒灵活的一面。虽然根据故事情节,这种潇洒看起来自然有点做作,但William的招牌式困惑表情与这种夸张的洒脱结合在一起,正营造出一种似幻似真的气氛,完美推进了故事发展。根据DVD中的介绍,Stephen King本人的影子都出现在本剧的绝望作家与“恶魔画像”中的寂寞作家身上。所以故事中刻画的作家对自我,对现实与虚幻的挣扎乃至困惑都极有真实感。
“神水”是我个人比较不喜欢的一集。Stephen King在这个故事里联系到了9.11,联系到了恐怖袭击、拯救世界等大概念、大事件,虽然整个故事的创意仍旧精彩,但前面过多的笔墨刻画主人公们的童年、纯真,后面强烈对比了为什么他们会采取极端方式拯救世界。这种对比的目的很明显,问题是此剧未能有说服力的展现这种转变。单靠突发性的灾难事件,虽然这种转变是可能的,但总让人觉得机械、刻意,似乎是为了迎合那样的大事件才编出这么一个故事,背后没有细腻的人性刻画作为支撑,强烈的削弱了此剧的说服力。
总体说来,此系列短剧的八个小故事都非常值得一看。它们未必是传统意义上的“恐怖片”,更没有什么血腥、暴力在里面吸引眼球,但我认为这样的恐怖或者悬疑片才是最优秀的:它们基本传承了Stephen King在《Shining(闪灵)》中的心理至上恐怖风格,靠创意吸引观众,靠悬念抓住观众,靠节奏把握观众。
我喜欢这样的恐怖片,因为这才是聪明人的游戏。
《恶梦工厂》(Nightmares & Dreamscapes: From the Stories of Stephen King)的原著作者为斯蒂芬-金(Stephen King),他是当今世界拥有读者最多的美国小说家之一。《恶梦工厂》是他的第三本短篇小说集。本短篇集在国内曾发行过一个不完整版本的中文版。
以下便对每集的导演以及故事做一个大概的了解。
《战场》(Part 1 Battleground)
本集主演为威廉-赫特。
本集的导演是布莱恩-海宁森(Brian Henson)。海宁森是个多面手,曾为科幻剧集《遥远星际》(Farscape)等剧作过制片、编剧、导演以及演员客串等。因为他的多才多艺,曾获得过多项奥斯卡、艾美奖等奖项的多项提名。
第一个故事是这八个故事里面最有特色的一个,近似于“默声电影”的拍摄手法,跟金基德的电影《空房间》所营造的气氛非常相似,剧中主角没有一句对白,有种对老电影致敬的意味。
故事主要说的是一个职业杀手的下一个目标将是著名玩具公司的CEO,然后他收到了一个从该公司寄来的威胁包裹,包裹里装的是玩具军团,紧接着他便被那些玩具军团所追杀……
对于玩具兵团的创意,如果你童年时是机器猫小叮当(现在都叫多啦A梦了)的粉丝,应该还记得有这么一个故事吧:大雄为了不再被人欺侮让机器猫拿出一队玩具兵团保护他,结果碰到吓到他的人统统会被玩具兵团射击,就连机器猫也不能幸免。
所以,虽然这个故事中的两个创意(故事本身的创意和拍摄的创意)都不能是新鲜的,但是当它们组合在一起时却还是让人觉得新鲜感十足。
《伏尾区》(Part 2 Crouch End)
本集主演为艾恩-贝利、克莱尔-馥兰妮等。
本集的导演是马克-哈柏(Mark Haber),曾执导过《种马公主》(The Princess Stallion)等多部幻想类剧集。
这个故事用了倒叙的结构。
这个故事其实像是个现实版的恶梦,当你做恶梦的时候有时你会一直往前走,却一直也走不到尽头——这个故事其实跟第八个故事《地狱乐队》也很相像,说的都是偏执的丈夫执意要自己挑选的那条路前进,结果夫妇俩(在这个故事里是一对渡蜜月的新婚夫妇)来到了一个神秘的地带,从而遇上一些奇怪或恐怖的事情。
故事里设定了一个称之为“薄点”的两个世界的过渡点,如果我们把这当成是一个科幻设定,那么这会是个平行宇宙题材的故事;如果我们把另外一个世界设定成“如地狱”一样的地方的时候,我们又可以把这当成是一个纯奇幻的恐怖故事。
这个故事的最后妻子逃出了薄点,但是却暗示了他的新婚丈夫变成了猫……其实我觉得反过来按排丈夫逃出薄点,而妻子变成了猫会更加具有剧情渲染力,因为这样更能让丈夫为自己的过失而深深地谴责自己,而神秘的猫一般来说用来形容女人的比较好——虽然故事中的这个女人一点都不像猫,还有点神经质和惊慌。
《尤尼的最后一案》(Part 3 Umney's Last Case)
本集主演为威廉姆-H-梅西、杰奎琳-麦克盖恩滋等。
本集的导演是罗伯-勃曼(Rob Bowman),为《X档案》(The X Files)、《一日囚》(Day Break)等著名幻想类剧集的制片兼导演,曾获得过土星奖、艾美奖以及数个电影节的提名。
故事开场的格调让人非常兴奋,混杂着蓝调的节奏,老电影的味道……这以至于让人对故事的后半节的发展稍感失望。
故事说的是主角因为儿子的死奋而写书,并使小说中的主角尤尼写出来了现实,而他自己却因此被困在了书中……
这个故事让人想起渡边信一郎为《黑客帝国:动画版》(the Animatrix)执导的其中一个故事《侦探故事》(Detective Story),而且这个故事的创意你也可以直接把他理解成某种形式的虚拟现实。在《尤尼的最后一案》和《侦探故事》中都直接或间接地提到了雷蒙·钱德勒(Raymond Candler),这位硬汉侦探小说家为我们创造了幽默有型的菲利浦·马洛,不过显然《尤尼的最后一案》里的尤尼,更适合用“滑稽”这个词来形容。
《一切混乱的终结》(Part 4 The End of the Whole Mess)
本休主演为朗-里维斯顿、亨利-托马斯等。
本集的导演是在丹麦出生长大并以摄影师出道的迈克尔·塞洛蒙(Mikael Salomon)。作为摄影师,他获得过美国电影摄影师协会 (American Society of Cinematographers, USA)以及奥斯卡等大奖的提名;作为导演,他参与执导了《兄弟连》(Band of Brothers,第三集以及第十集),以及《罗马》(Rome),《堕落天使》(Fallen),《合伙人》(the Company)等众多的电视迷你剧集,并因为执导了《兄弟连》于2002年与汤姆-汉克斯等人共享了艾美奖最佳迷你剧、电视电影方面的最佳导演奖项。
这个系列迷你剧中最有意思的故事之一。
故事讲的是一个天才和他哥哥是如何让地球变成传说中和平没有战争的天堂国度,但最后又由于不能预测到的未知因素而让全人类都患上了阿兹海默症(被人称为史上最浪漫的一种疾病)……
《一切混乱的终结》是这八个故事里面最具科幻色彩的一个故事,虽然是一个世界末日题材的故事,却几乎不吓人——这可能就是史蒂芬-金所谓的恐怖理念与人不同之处;事实上这个系列迷你短剧中的其它故事也都与一般以血腥为卖点的恐怖故事不同,它们皆以创意以及哲学为看点。
故事中改变人性的被设定成一种病毒、某种导致变异的蛋白……这不免会让人想起非典病毒,试想,如果人类没能控制住非典的话,说不定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说,说不定通过自然免疫的人会因此得到自然天赐、得到某种特殊的东西。有一篇叫《西班牙流感》的科幻小说,就是相似题材的作品,也非常的发人深思。
《寒路迷毒》(Part 5 The Road Virus Heads North)
本集主演为汤姆-贝伦杰、玛莎-梅森等。
本集的导演是圣吉欧-米米卡-戈然(Sergio Mimica-Gezzan),他是前南斯拉夫著名动画导演瓦特洛斯拉夫-米米卡(Vatroslav Mimica)的儿子,曾多次与史蒂芬-史比尔博格(Steven Spielberg)等人共享美国导演公会大奖(Directors Guild of America, USA; DGA Award)。在电影方面,作为第二导演、助导演,他与史蒂芬-史比尔博格有过多次的合作,其中包括了《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 )、《侏罗纪公园》(The Lost World: Jurassic Park )、《猫鼠游戏》(Catch Me If You Can )等多部大制作;而在电视剧方面,自从2002年参与执导了由史蒂芬-史比尔博格监制的外星人题材的迷你剧集《劫持》中的一集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拾,继续参与了TNT的迷你剧《西部风云》(Into the West)等剧的制作,不过这个球王贝利式的人物,在随后一段时间中接手(导演)的诸多剧集都不幸被砍,其中包括了《表面之下》(Surface),《入侵》(Invasion),《致命旅行》(Traveler)等剧,近期参与执导的新剧以及正在热播中的剧集包括了《拯救格蕾丝》(Saving Grace,第一季九集刚完结)、《终结者:莎拉传》(Terminator: The Sarah Connor Chronicles,01年1月上映)以及《越狱》(Prison Break,进入第三季)和《太空堡垒卡拉狄加》(Battlestar Galactica,第四季即将完结)等。
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是一个写恐怖小说的家伙,说不定就是史蒂芬-金从亲身体验中有感而发而写的故事也说不定。
这个故事听起来很像是在恶梦中被变态杀手追杀的感觉,尤其是那张背景随着主角的行程不断变化的画,相当地具有梦的特质。处于故事中的人总是会想,“虽然记不起来了,但这样的场景我肯定是在哪里看过的,或许是在某个梦里经历过……”然后这张画一步步地把他带向终点。
如果你是在睡前蒙蒙胧胧的状态下看完这个故事的话,十有八九你会做一个恶梦。
《第五部分地图》(Part 6 The Fifth Quarter)
本集主演为萨曼莎-玛希斯、杰瑞米-西斯托等。
本集的导演是罗伯-勃曼,见《尤尼的最后一案》。
这是个相当诚恳的故事,但是这个诚恳的故事涉及到了犯罪和性等问题。
说这个故事相当的诚恳是因为这个故事几乎没有恐怖的味道,而且也一点没有幻想色彩。
故事说的是刑满释放的罪犯从垂死的好友口中得知了一笔藏匿起来的抢劫而得的巨款。这笔巨款收藏的地方,标记在一幅分为四份的地图上。为了金钱的诱惑以及为好友报仇,他不惜冒牺牲家人和杀身之祸的风险,追踪其余部分地图的下落……
这个故事主要探讨的主题是“人性”。
《四号验尸房》(Part 7 Antopsy Room Four)
本集的主演为理查德-托马斯等。
本集的导演是的迈克尔·塞洛蒙,见《一切混乱的终结》。
故事说的是一个有名的吝啬商人在打高尔夫的时候被蛇咬伤,在处于一种假死的状态下被送进验尸房,从而发生的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与《第五部分地图》一样,这同样是个毫无超自然因素的故事。从性质上来说,前一个故事是正剧,而这个故事则更偏向于喜剧。
《地狱乐队》(Part 8 You Know They Have A Hell of a Band)
本集的主演为金-德莱尼、史蒂夫-韦伯等。
本集的导演是麦克-罗伯(Mike Robe),在电视剧界担任了多年的制片,编剧以及导演,曾获得过最佳迷你剧方面的艾美奖提名。他也是本集的编剧,以及本剧的制片人之一。
之前说过,这个故事跟《伏尾区》的故事很相象,主角也是夫妇俩。
因为一个错误的拐弯,夫妇俩开车迷路,来到了一个地图上未标明的名为“摇滚天堂”的小镇,他们发现这个小镇的居民都是已经死去的摇滚歌星,有爸爸妈妈乐队(The Mamas And The Papas)前成员的,有涅磐乐队(Nirvana)前成员的,还有猫王……猫王还是这个小镇的镇长;总之,这个故事带着点戏谑的情绪。
本来这样的故事是可以拍成童话的,但很可惜的是这是恐怖片。不过倒可以把这个故事归成是强迫症型的童话。
故事中,在这个摇滚天堂小镇上,死去的摇滚歌手们每天晚上都会举办一场演唱会,门票昂贵,但每每有入场的听众,他们却从来不会有退场的意志。另一方面,这里时间流逝的法则与现实世界相当的不同,这里的时间就是那些摇滚明星们的意愿,他们的夜晚可能很长也可能很短,也许一两个小时也许一两年;而他们的听众们——那些迷路的人们,比如说这对夫妇,他们则要踏踏实实地坐在舞台下听他们嘶吼,不能离开,听上也许一两个小时也许一两年,如果不听话站起身来的话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恐怖的事情……
说不定,这对夫妇最后的命运是听摇滚听到饿死的。
不过,总得说来,对于这个故事,以及之前的《尤尼的最后一案》,这两个故事的结局处理的都不是让人很满意。
虽然冠以“恐怖”为卖点,但本剧的重点却不完全都在此,颇有“醉翁之意不在酒”之意,这也正是《恶梦工厂》的亮点之一。你可以称之为“具有浓浓人文气息的恐怖片”。(len calvin/文)
这是噩梦工厂的第一个故事,同时也是一个无言的故事。其实我还是没有理解为什么演员没有台词?是否是为了让大家去更专心的品评,似乎也没有什么能够发人深思的体悟。但是将其作为一个开场,奠定了这个电视剧集奇幻诡异的基调。我想这大概是它最大的作用。
很俗的一句话,故事开始于一场murder。职业杀手很轻易地干掉了一个热爱玩具的玩具商CEO,并拿走了他生前手上的一个舞蹈娃娃,这似乎是杀手的一个习惯,死于他手上的人,他总要拿点什么当做记录。紧接着复仇的开始就是他收到了一组玩具兵人,它们突然活过来并开始攻击主角,主角顽强反抗,却终究抵不过这无尽的攻击。死在那颗热核模型爆炸之中。
我为自己的译名骄傲一下~
你有想过玩具士兵们的感受么
如此豪华和诡异的战场,却只有两句无声的对白:投降,我去你吗的。其实细心点就可以通过笑脸发现大兵是死去的老板的母亲寄来的。最讽刺的就是结局,附送了突击队长和热核能武器,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职业杀手应该来说在心理上是非常强大的,可是最终他受不了这些梦幻般的现实,安详的抱着炸弹而去...
喜欢第一部和第七部 最后一部让我想起伊藤润二的《马戏团来了》
酷!!!!!
第一集最好 有想象力
有几个故事像那么回事~
由美国TNT电视台全力打造的全明星演员阵容,拍摄完成了史蒂芬·金的《梦魇幻境录》。故事据原著小说分成了8集,各自独立地讲了一个或恐怖或惊悚的故事。与之前由几位电影导演联合摄制的电视系列片《恐怖大师》相比,《梦魇幻境录》更加耐看,因为每集都改编自史蒂芬·金的小说,整体叙事风格更统一
格列佛战记。话说主人公把玩具兵冲进马桶那段比较搞。
fabulous……
编剧是史蒂芬金,好剧啊
赞一个。
某年暑假
玩具兵大战
刻意没有任何台词。
这个8集的系列 就这第一集最牛逼
这是短小精悍类似童话的一部。
貌似是反战片。当可爱的玩具们被赋予可怖的使命,阴测测的感觉,老金调皮了
男主角「心中的吶喊」很逗趣
总体一般,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