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一口气把一部电影看了三遍.第一遍在没有字幕的情况下看了一遍,法语听不懂,基本不知道人物对话什么意思.仅仅靠人物的表情眼神和动作来理解.可就是这样,我依然喜欢上了这部电影.于是去找字幕,重新看了一遍,这一次,内心的表达和感情对上号了.看完以后,久久不能摆脱余味,总想再细细把玩一下,于是乎看了第三遍.
89年的法国电影<白色婚礼>.
故事不稀奇,惊世骇俗不为伦理所容的师生恋,一个事业有成波澜不惊的哲学老师,一个成熟不羁历经沧桑的少女,这种故事多得满地都是.
弗朗索瓦,以哲学为毕生事业,他的妻子自己经营书店.这是一个多么完美的组合,哲学和书店,这两个都是我的梦想.妻子卡特琳娜也并非肤浅庸俗之流,对丈夫的事业和想法是理解的.在整部电影里,她是最完美最无辜的.
马蒂尔德,有一个精神病医生父亲,一个隔天就自杀的母亲,两个贩毒的哥哥,自己年幼时就吸毒做妓女.她是最不干净也是最干净的女孩.就像她在弗朗索瓦的关于潜意识的课上说的,人都是命运的奴隶,她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在17岁的年龄,就比任何人都清楚生活的无意义.
弗朗索瓦研究了一辈子的东西,她与生俱来,那种残酷的通透,平静的流血.我想他是被她的"哲学"所吸引,她能轻而易举地透过纷纷扰扰看到最本质的残忍,他看到了她的智慧和晶莹,她的叛逆,她的拼写错误,她逃课,都是表象.她太明白什么才是真的,对于那些世人无聊的游戏根本没必要浪费时间.当弗朗索瓦,她的哲学老师把昏迷的她送回家时,她终于找到了她的意义--就是这个男人,是她生命里唯一的温暖.
如果她只聪明而不单纯,她应该选择用她的聪明为自己谋一份好的生活,她完全做得到.
如果她只单纯而不聪明,她应该选择做一个温柔的小女人,跟一个好男人过一辈子.
可惜,她聪明到足以看透一切,却又单纯到只要他.
我宁可毁了你,也不能不爱你;我宁可被你毁掉,也不能不被你爱.
在这场感情里,平静坦白的永远是这个少女.无论她的行为有多么叛逆,无论她的报复有多么疯狂,她在他面前,永远是那个最本真的女孩,哪怕他扇她耳光,哪怕他看不起她.
她最后选择自杀,是意料之中的.他们每次做爱都那么剧烈那么绝望又那么美,在弗朗索瓦的妻子离开他,他也移居另一个城市后,她依然悄然跟随他,在一个每天可以看到他上课的房间里渡过了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我想这段时光是她一生最美的,什么都没有,只有她对他的爱,最后溺死在这片纯洁如白羽毛的爱里.
弗朗索瓦看到那具他昔日深爱过的身体,现在已经变成尸体,看到这个女孩留给他的遗言"这里就是海",他的哲学完整了,他的心也死了.
我想安妮宝贝里的那些穿着白棉布裙的叛逆女孩的原版应该就是这个Vanessa演的马蒂尔德, 苍白的透明,过早的沧桑,却又永远不会长大.
很多年前,茨格威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让我们知道原来我爱你居然还可以是一件与你无关的事情,从此爱情走进了一个新的时代。到今天为止,“我爱的不过是爱情中自己的样子”早已经成为了俗的不能再俗的论调,而这部《白色婚礼》,讲的正是这样一个虽然老套但永远都在上演的故事。
马蒂尔是一个性格早熟的“不良少女”,当她带着她苍白的脸庞和闪光的哲思出现在她的哲学老师弗朗索瓦面前时,这个47岁的有着平凡婚姻的男人无法自持的掉进了女孩制造的感情漩涡中。在最初的激情退却之后,马蒂尔提出想让两人的关系更进一步,弗朗索瓦却在道德和世俗的规则之前止步不前。被弗朗索瓦拒绝的马蒂尔含恨离去,她想要报复,用一个17岁女孩能用的一切伤人和自伤的方式。她反复的往弗朗索瓦家打无声电话,给他的妻子寄匿名信,当着弗朗索瓦的面和新交的男友亲热。可是她不知道,越是这样激烈幼稚的举动,反而将自己从爱人的身边推离的越远。终于,在马蒂尔的推波助澜下,她与弗朗索瓦之间的情事败露了,离了婚降了职,弗朗索瓦被学校调往了一个偏远小镇,而此时,一切的罪魁祸首的马蒂尔却在弗朗索瓦的生活中彻底消失了。
这是那种文艺青年特爱看的故事,不伦之恋洛丽塔情节自毁人格巨大年龄差哲学老师天雷地火你死我活深沉老男人世故美少女还有一份从来不会因为时间流逝而消失的爱恋。那个像兔子一样的凡妮莎后来嫁给了强尼德普,而脸上有个包的布鲁诺在《沙之下》里演了一个早晨离开屋子从此一去不复返的失踪者。
刚开始,弗朗索瓦想做一个英雄,去拯救一个缺乏温暖的失足少女。他告诉她“绝望只是空虚的表现,生命中还有无数种其他的可能”,但他自己又何尝不是沉湎于空虚之海呢?于是,这两人在海里相遇并且很快“志同道合”起来。逐渐的,随着马蒂尔过往的浮现——一个自杀成瘾的母亲一个精神科的父亲一个坐大牢的哥哥,贩过毒卖过淫认识一大帮狐朋狗友,他发现这样一个身份复杂心理病态的少女,属于他这个过几年就要退休流连于平静生活的男人完全招架不了范畴。
与其说弗朗索瓦不相信自己的爱,不如说他不相信的,其实是马蒂尔的爱,“一个吸毒者最擅长说谎”,这就是他对于马蒂尔混乱过往的评价。于是,面对马蒂尔的热情,他开始说仁义礼智信,开始扮演一个守住了婚姻底线的刚毅男人。女人的爱是海,滔滔不绝连绵无尽,同样的,女人的恨也是海,深不见底暗流涌动,男人或许能在爱之海中来去自如却永远无法幸免于恨之暗流中。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17岁女孩的恨,那么尖锐那么残忍像兔子撞树像飞蛾扑火,但它又是那么脆弱那么无助,在周而复始和歇斯底里后边儿,是那伤人八百自损一千的甜蜜和痛苦,愿用尊严去换取的爱情落空后必然是巨大的仇恨来填补虚空。
曾经,当马蒂尔乞求弗朗索瓦接受她的时候,她说:“有一天,你告诉我没有人知道他的生命中会有什么在等待着他……我可以假装你的女儿,或者藏起来,这样就不会有人看见我,我会像个隐士一样的生活,我不要什么尊严,只要能和你在一起。”弗朗索瓦回答她:“我们靠什么生活?爱情?那不会超过两个月。”刚开始,我也以为这不过就是一个热恋中的人会许下的那种特不靠谱的诺言,爱情,不过就是大脑产生的化学物质,想要体会最纯粹的爱情的滋味?多吃几块巧克力吧。可是爱情在马蒂尔的世界里,不是化学物质,甚至不是爱情,它是一个男人所给予的安全感,是阳光撒在奔腾的河流上,是风拂过草地,是草地里一场纯洁而又放荡的野合,那是另一种毒瘾,戒不掉,唯有死。
别提什么童年阴影心理补偿也放过弗洛伊德的长篇大论吧,马蒂尔的爱,难道不能单纯的就是一种爱吗?我们都有过那种爱吧,那种愿用10年寿命换取一刻相守的感情,那种一生只发生一次的,属于17岁的恋情,只不过这段恋情的尽头是一道南墙,大部分人撞了南墙揉着疼痛的额角寻找别的道路了,小部分人撞穿了南墙而前方也不一定就是康庄大道。另一些人,他们一撞再撞撞完还撞,精疲力竭还不罢休在南墙上留下一抹抹血痕,后来我们看见了那些血痕,觉得好美,但我们看不见地下的尸体,因为它们已经腐烂。马蒂尔做到了她的承诺,像一个隐士一样爱着弗朗索瓦,她日日坐在窗前,在阴影里盯着他教课的教室直至衰弱而死,教室,那是他们爱情开始的地方,也是他们爱情的殉葬场。
爱比死更冷,马蒂尔用自己的生命做代价复仇成功,而这种复仇的唯一目标,不过是能够继续的爱着她的男人。弗朗索瓦的余生大概就要被困在充满咸涩海水的梦境中了吧,而马蒂尔的余生呢,她再没有余生了。这世界上最忧愁的事情,就是你的爱人活着,而你死了,你从此无法再爱他。甜蜜的复仇,这又何尝不是马蒂尔对自己的一种复仇,惩罚自己的爱,带给他人的只剩下灾难。
想诉诸精神层面以追求平等的爱情,依托潜意识与情感心理学,达到凝练而审慎的交流互动,于是有了故事的主框架,一个研究哲学的、并未真切感受过生命意义的老男人,一个藏着很多秘密的沧桑少女;一个充满爱心却像小孩子一样任性的中学老师,一个早已看透世间却渴望一滴甘露的女学生。
如果没有后面悲惨的结局,真可谓是一次轰轰烈烈的不伦之恋。
一个人心智的不健全总要归咎于很多方面,就像本片中女主人公玛蒂尔,正当花季的年龄,却有着那么不堪的历史。
妈妈是个疯子,时常自杀入院。爸爸是个放弃一切的人,作为精神病医生,竟然医不好自己死去的心。玛蒂尔的两个哥哥自十五岁起吸毒贩毒,为逃避警察的追捕流浪到哥伦比亚,乃至印度,最终失去了联系。玛蒂尔十一岁时被两个哥哥拉下水,从此吸毒、卖淫。
内心深处的她,其实是个纯良的女孩子,所以她会选择离开肮脏污浊的群体,孤身一人来到陌生的地方继续求学,并邂逅她一生真爱的老男人,也就是她的老师-弗朗索瓦。
我猜想,在她年轻的灵魂深处,最初迸发在她与老师之间的爱也并非绝对的男女之间的情爱,那或许是来自残破家庭中,无法满足的正常关爱的变异,她需要温暖的人生,温暖的精神世界,弗朗索瓦的关心与关切给了她梦想中的被珍视的“存在感。”当然,十七岁也已懂得了爱情,所以后来真的发展成爱情时,妒火与占有的欲望才会那么凛冽,世俗化的一切也被赤裸地袒露在外了。
看片子的时候,我一度幻想,玛蒂尔得不到弗朗索瓦时,她所实施的报复或许是另一场复仇与假象,那也可是弗朗索瓦妻子自编自导的故事,结果却是我多想了,我对一个想要留住丈夫的妻子使了“恶”。
不论从身份上,还是从承受力上,弗朗索瓦都该承担最重的责任。而电影就像现实的生活一样,刻画了一个懦弱的甚至毫无责任感的男人。看着弗朗索瓦“解恨”地挥动大手,重重地甩在玛蒂尔的脸上,即刻感受到了生命的可悲。为人世间某些信以为真的爱情感到悲哀。当玛蒂尔第一次告诉弗朗索瓦自己的过去,并求得谅解时,弗朗索瓦鄙视的拒绝与离去,那演绎了比哲学课本生动的人性心理。
不用想,都能明了,这种不伦恋是得不到世人认可的。两人的情事败露后,弗朗索瓦被调离了原学校,而玛蒂尔不得不返回巴黎,因为她的母亲经过第六次自杀,即将入土安息。
弗朗索瓦的妻子无法承受这一切,两个人分手。这样是不是可以期盼新的生活?的确,弗朗索瓦意外接到警方的电话,说玛蒂尔自杀身亡。当弗朗索瓦走进他住所的街对面,一幢出租屋,了解了一切,故事算圆满结束。玛蒂尔两个月前搬进此屋,过着隐居的生活,靠房东送来的食物生活,每日都坐在窗前,看着对面的一间房子,注视着房子内的一切,那里是他执教的教室——映现的都是弗朗索瓦的身影。
很讽刺,也很有创意的结尾方式。这样的结束,也更加肯定了本片的基调,如果早知玛蒂尔会这样死去,弗朗索瓦一定会找到她,承诺她一个幸福的未来,同样世人也会对这样的不伦恋敞开宽广的胸怀去理解。
当然那样的结局,又会有另一种讨论的方式,最无辜的人是弗朗索瓦的妻子,谁来为她的不幸买单?
看来想要找到答案,还要翻翻弗洛伊德的著作、圣经及医学方面的,有关潜意识与精神分析论文了。法国导演克洛德.布里索的确是思想与放浪兼顾型导演,一直喜欢他用镜头带动观者漫无边际思考的个人风格。德普的老婆凡妮莎.帕拉迪斯就像小精灵一样,她那可爱甜美的笑容让剧中这样一个小女生更多分被人怜爱的气质,那时她好年轻,当然现在看着也没怎么老,只是更加成熟妩媚了。
7/10有人说,大多数人都生活在一种静静的绝望之中。这样说如何,人们是为了避免自己陷入绝望而生活在克制、掩饰和自我催眠之中。卡拉马佐夫兄弟里有一句【他说“除非我亲眼看见,否则我绝不信”时便已经信了】,现在我懂了,弗朗索瓦说着我怎么可能和女学生发生暧昧关系的时候心里就已经信了。
光的运用很好,动人处有自然倾泻的光,有他温柔地请进屋里的光。写作时她露出的一小段腰肢,熟睡时她裸着的背影,弗朗索瓦深深地凝视着关于她的每一个瞬间,那眼神里是不是也有着悲剧的预言?
可是关于玛蒂尔,好久好久我都认为她在利用弗朗索瓦。她踮起脚亲他的动作那么娴熟又谄媚,她恳求他别走,她盯着他的眼睛一次次褪去衣衫,她的爱直到假期即将开始时她跑去找弗朗索瓦和他紧紧相拥,向他倾诉自己的欲望时才显出了热烈的气息,而更多的时候似乎是淡淡的、又像蝎毒一般钻心。或许刺耳的电话铃也是一种证明,而我直到后面才确信这份感情的真实。(也可能是演员的表现确实有一点欠缺
人的感情真的很脆弱啊
不伦恋题材包裹下的存在与虚无议题讨论。相信自己不孤独的人,回到家面对的是空荡荡的房间和妻子彻夜不归的留电;相信爱是唯一的人,向爱人倾诉自己不堪往事时立刻被打脸。除掉嫉妒和占有欲作怪,也许这两人相爱的基础在于他们一样绝望。这就是海,只有死是确实的。
或许正是因为她自小就熟悉男女情事,所以在她爱上一个人的时候才会如此清楚和执着。她的过往确实不能让人容易相信她,但是她从未放弃这段爱情,哪怕玉石俱焚,这便是她对爱情的态度。而这,往往是大多数人不能也不敢做到的。
又名,甜蜜的复仇。把你的影子加点盐,腌起来,风干。想你的时候,下酒。
“ 弗朗索瓦,这里就是海。 ”过度美好而又极尽偏执的爱很美很痛。无论色调还是十七岁的Vanessa Paradis干净的身体都极像油画一般。★★★★
痴迷于一人而碍于世俗规则,亡。要以感性的视角和意识来处理,不然完全会失去意义。
看過的最學術的文藝片和最文藝最唯美的學術片…從片頭講笛卡爾的那堂課 到下一次弗洛伊德的無意識轉為主角 François關於西蒙娜·薇依神秘哲學的書化作暗線 到最後留在牆上那句意味深遠的遺言“海洋,弗朗斯瓦,有海洋” 我們也隨著這段琢磨不透的愛 從意識到無意識再到謎一般的海洋深處 不斷下沉…
怎么说呢,世界上很多东西是无法去解释的或者根本解释不通、就像两个人相爱一样、两颗悸动澎湃的灵魂缠绕在一起结果却变成了一个天一个地。
摄影很棒, 但电影剧本似乎过于克制, 无论是男老师还是女学生, 他们的内心的波澜, 电影似乎只展现出1/10, 不过这也是法国现实主义电影常规的表现方式, 也微妙的让人喜欢不起来. 现阶段的我还是更偏爱戏剧性, 也更中意表演艺术的表现力.
再次想到特吕弗的名言“电影中的情侣都是病人。”
不是因为她是个天才,而是但凡一个妓女都会懂生活的虚无。
少女的爱恋总是激进的,她们的思想在身体逐渐成长的同时愈加膨胀,她们认为眼前爱上的那个人就是生命的一切意义。马蒂尔尤甚,或许因为幼年的经历,使她对陪伴自身的那份温暖倍加珍惜,她抱着玉石俱焚的执着追赶既定的宿命,直至溃烂,直到粉碎。我何必要爱上一个十年内就能忘记的人?弗朗索瓦,你就是我的海。
直到最后一刻才明白为什么命名为“白色婚礼”
这个片子是要再次表现一些时候男人的软弱与自私么。我得想想。
17岁的Vanessa Paradis真是个精灵。这个电影其实还好,主要是因为有了她,所以加了分。英文字幕看着有点累。
80年代末,理想主义的幻灭。1989年的电影,我还能对法国说什么,无话可说。一个中学老师,年近五旬,爱上了一个17岁的女学生、父亲犯事母亲自杀兄弟贩毒的女学生、曾经出卖身体但却精通哲学,习惯思考的女学生。他爱上了,就必然有了死的味道,浪漫的味道,而死,一定是属于女人的,注定的
一看到电影我就被吸引了,女主角长得像张韶涵,又有点像俄罗斯名模vlada,男主角身材气质都很有质感。 片子是89年的,可是说是2000年以后的我都相信。法国电影一向喜欢出妖蛾子,没想到80年代还是正常的。 原本真以为是部好片,又没想到。。。看到一半,男老师发狂掀桌子,女学生一树梨花压海棠,给我吐得哗哗的。 我还是看我的低能港剧去吧,至少那些愚蠢的台词可以让我乐一乐。
悲觀愛情片,一位哲學老師François愛上了他的一位17歲「任性的」問題學生Mathilde的故事。François和Mathilde之間的情感于情於理都不被認同,但愛的魔力總是那麼悄無聲息。「你見過多少長久的愛情?我愛的是你,其他一切都無法改變這一點。誰知道十年後的我們會變成什麼樣,也許陰陽兩隔,或許你死了,或許是我。我愛你就像之前從沒愛過其他人。」 任憑你一直撤退,直到逃去敦克爾克。我一直跑向你,直到死亡也不能使我放棄。樸實無華的場面調度、細膩柔和的燈光佈置、簡約的構圖和散淡的敘事,呢類風格的電影我中意。
对哲学老师弗朗索瓦来说,是少女花丛中,伸出一只手。对堕落少女玛蒂尔来说,是看得见你的地方,就是大海
"我何必要爱上一个十年内就能忘记的人."
男主角,这位哲学老师在课堂上给自己的学生放侯麦的《绿光》看,而“绿光”正是他与少女玛蒂尔达关系的写照,美妙却转瞬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