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学少年

HD

主演:李钰,赵燕国彰,冉然,张咏棋

类型:电影地区:内地语言:普通话年份:2002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恰同学少年 剧照 NO.1恰同学少年 剧照 NO.2恰同学少年 剧照 NO.3恰同学少年 剧照 NO.4恰同学少年 剧照 NO.5恰同学少年 剧照 NO.6恰同学少年 剧照 NO.13恰同学少年 剧照 NO.14恰同学少年 剧照 NO.15恰同学少年 剧照 NO.16恰同学少年 剧照 NO.17恰同学少年 剧照 NO.18恰同学少年 剧照 NO.19恰同学少年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恰同学少年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讲述了一群从事艺术的文艺青年的生存状态。嘉男、姗姗与郭青是大学同学,姗姗美艳如花,在学校时就不乏众多追求者,嘉男也是其中的一位,而姗姗现任男友常博则是一个跑组的群众演员。因在剧组跟导演发生争执,女友丽丽又弃他而去,一气之下嘉男离家出走,住进了常博家,不料碰上以前暗恋的姗姗。同是校友的郭青与姗姗是以相互利用的方式存在的,两人有时相互攻击,但过后又和好如初,最后这种关系以郭青与姗姗的又一任男友田松出国宣告结束。几年过后,大家因拍纪录片重新相聚在一起,不料却早已经物是人非......反贪风暴之加密危机 普通话版情敌蜜月南瓜与蛋黄酱温州三家人撒迦利亚激情2008西游齐天乐无笼杀手第一季小哥哥有妖气蓝皮书计划第二季刑警本色爸爸椰林曲我是代办翡翠狐狸宾夕法尼亚的斯德哥尔摩小小的巨人神经兄妹定时拍摄与贼同屋丁丁的影子:埃尔热疯狂相亲MBTI vs 四柱哈拉猛男秀2:欧洲种马大冒险家(粤语)母爱清单现场清理人第四季沙漠之花千机变老爸的爱情大地母亲家里比较烦勇者无惧2009异教峰 第一季我的时髦公主之白雪公主篇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终生束缚单亲辣妈第一季一切从遇见你开始炽爱游戏冲动斗鱼女儿国安东尼·波登:未知之旅 第六季

 长篇影评

 1 ) 刘俊卿分析

刘俊卿,反一号。这个人可怜、可恨、可悲、可恶。

这个人物,最大的性格特征,是自卑。他生在贫穷的家庭,长期受到外界的嘲笑欺侮,他因此想要有一天出人头地,获得体面和财富。然而,他骨子里却都是自卑。
这个自卑,不可小觑,他是刘俊卿许多卑劣行为的根源。比如他偷考卷,就是原于嫉妒心。嫉妒实际上就是自卑引发的。一个自信饱满的人,是不知道什么叫嫉妒的。嫉妒心又导致了他做出卑鄙的行为,使他丧失道德标准。所以,我们可以说,刘俊卿性格的最大特点,就是由自卑而导致的极端利己主义。
导致他命运的第二个性格特点,则是没有善恶辨别力。他信奉强者法则,而从不考虑当权者的政治立场。他不惜一切代价努力往上爬,其实不过是做着黄粱美梦罢了。因为他所依托的,是没落的封建余孽势力。他把自己的前程寄附在衰落中的袁世凯统治集团上,是必然没有好结果的。所以,他是个完全没有政治观点的人。

他的堕落以及他性格的形成,负主要责任的,是社会。
在一个笑贫不笑娼,道德体系衰弱的金钱社会中,他从小经受的是外人的冷眼、嘲笑,他的自尊得不到满足。社会所给他的,只是冷遇,他所拥有的,只有自卑。自卑的同时,他又必然渴望成为那些有权有势的“强者”,他瞧不起自己,瞧不起穷人。

除了社会原因,第二个重要原因就是家庭。
刘的父亲错就错在对刘俊卿的娇惯。这种娇惯,使刘俊卿身在贫穷,心如少爷,最后使他的心灵无法接受自身的处境,终于导致人格扭曲。刘的父亲是个好人,他付出了许多,可能是付出了太多,不让干活,就是教他鄙视劳动,向高利贷者下跪、向校长下跪,就是教他向权力俯首。
和刘俊卿家境最像的,是蔡和森。然而蔡和森没有自卑感,因为他有一个好母亲,一个虽然在糊火柴盒却能够背诵拜伦诗歌的母亲。这样的母亲,给与儿子的,绝不仅仅是文采,而且还有自尊和正确的思想。蔡和森的母亲,不会像刘父这样,把外人当老爷,把儿子当少爷。蔡母身上,我们感受得到她毅然离开封建家庭的铮铮骨气,感受得到他教育儿子的良苦用心。有了这样的母亲,才会有蔡和森这样的好青年。

刘俊卿堕落的最后一个原因,是他个人。我们看到,在电视剧中,刘俊卿身边有多少好的榜样,多少好的老师,可他偏偏只认准纪墨鸿。刘俊卿身在一个朝气蓬勃的学府,没有去反思和改造自己,而是固步自封,坚守着出人头地的狭隘思想,这本身就是可笑可厌的。
他眼里只有对子鹏这样的少爷的羡慕;只有对纪墨鸿这样的衣冠楚楚者的羡慕。他眼里没有国家兴亡、没有是非正误,而只有他自己。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对于一个孩子,应该给与更多的关爱和教诲,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给与他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长大以后活得正值、光明、自信。

从这个人的成长身上,我们应该反思。 反思自己是否也有鄙视劳动、鄙视劳动者的目光;反思自己是否也有爱慕虚荣的一面;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时是否也会犯刘父那样的错误。

最后用一句话概括刘俊卿这个成功虚构的人物形象给我的启示:性格决定命运,选择决定人生。

 2 ) 沉浮人世路,跌宕青年心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桔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毛泽东 《沁园春•长沙》

如果没有看过电视剧《恰同学少年》,这首词也许只会静静地躺在我对高中生活残存的记忆里,不再有任何波澜。第一次播出时,只把它当成一般的革命教育篇,因此便错过了。今年暑假,由于老师的推荐,认真地看了一遍,不得不承认,我被深深地震撼了,直到昨天看完全集,心中都是充满了感动。
开学第一天,校长孔昭绶便亲自来到宿舍看望同学时,望着一双双期待而又充满力量的眼睛,他不无感慨:“我中华百年积弱,只因大智未开”,鼓励学生们“以我之所学,为民智之开启而效棉薄,为民族之振兴而尽一己之力”,这既是对学生的期待,也是一师的老师们毕生所固守的梦想。学生们或许没有发现,这个夜晚,他们的人生已经开始改变。
修身课老师杨昌济为他们上了第一课,台上是祥和而充满智慧的老师,台下是一颗颗火热的心。“何谓修身?修养一己之道德情操,勉以躬行实践谓之修身。”在之后的五年里,毛泽东和他的同学正是以自已的行动回答了昌济老师这一问。
他们自强不息。是他们成立了读书会,纵论国家大事,寻求人世真理,一次次的辩论和讨论,让他们逐渐找到了真理。也是他们,或则秉烛夜读,或则本着“野蛮其体魄”的宗旨锻炼身体。还是他们,成立学生军,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他们勇敢无畏。在湖南的舆论都被控制,人民都被蒙蔽时,校长敢把“论袁大总统亲日政策之英明”的征文换成对袁世凯的口诛笔筏,敢冒死组织学生集会,一席慷慨激昂,荡气回肠的讲话,感动了多少人。学生们则找来进步言论,刊印成书散发。也是他们,用鞭炮和烧火棍逼走了三千土匪,保住了长沙城。
他们同样调皮。在雨里大叫,在街头朗读,为了办工人夜学,他们还上街演戏。他们也会坐别人的霸王船,他们巧妙地帮助被逼婚的女孩子,让土财主哭笑不得。
是的,毛泽东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他的思想,他的体魄,他的能力,他的勇敢,让他成为学生的中心,他的地位是不容动摇的。但是,这部电视同样成功地塑造了毛泽东身边的众多英雄形象。校长孔昭绶思想先进,正义凛然,老师杨昌济才学过人,品德高尚,其他老师也同样为人师表,让人敬佩。蔡和森的平和内敛,萧子升的满腹学问,向警予的热情大方,陶思咏的坚强执著,杨开慧的活泼可爱,都让人难忘。在家长当中,毛母吃苦耐劳,蔡母敢于主动离婚,以及舍身救了校长的三爹,都是电视剧的精彩之处。在电视剧的结尾,介绍了剧中人物的实际命运,不难发现他们或则的共产党的早期创始人和参与者,或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或则是优秀的老师。其中有不少人为了革命事业,献出了生命。
也许仅仅感动还不够吧,我们应该由此进行思考,使其有益于我们目前的发展。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即使到现在,仍然是正确的,少年,是中国的希望。曾经,作为“80后”,我也自信满满,也许有些娇气,有些懒惰,但是我们的思想是端正的,我们是有能力的,我们也是愿意付出的。但是看过这部电视剧,我不得不承认,不论是思想的深度,勇气,还是吃苦耐劳,甚至是智慧,我都比不上先辈。要想负责起中国的未来,让中国永远摆脱“被人耻笑”的岁月,让中国傲然自立,青年的责任是重大的,我们实在是还有太多的路要走。辨明是非,提高自我,履行责任,修身养德,这应该是学生不变的责任。
其实,除了青年,还有很多要反思的事情。扪心自问,与20世纪初相比,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少了什么?
为了更好的发展,我们当然不能固守着一切传统文化,只是,有些传统的东西,真的不应该抛弃,中国,永远不会,也永远不能等同于任何一个其他国家。
谁都渴望安逸地生活,可是谁来保证生活的安逸?

 3 )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来源于//mp.weixin.qq.com/s/_6lVG_1xxyNrAL7nGNSIPQ

1913年的中国,正是清王朝覆灭,民国刚刚建立的第二个年头,旧的一切尚未打破,新的思想,新的文化也在蓬勃发展。历经重重劫难的中华民族,在新旧交替的满目疮痍中,苦苦探寻着未来的出路,也悄然孕育着灾难中那微薄却终将照亮前程的阳光。

这是第一集的画外音,是整部剧的时代背景,最后一句则是全剧的核心内容。

就从电视剧的故事发生地——湖南省公立第一师范学校说起吧。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开始到新中国成立,湖南史说是半部中国近代史一点也不为过。其中以湖南第一师范(以下简称一师)最为耀眼,她的三个学生:曾国藩(城南书院),黄兴,毛泽东。一个组建湘军打败了太平天国,一个缔造了中华民国,最后一个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至于她的其他学生,像左宗棠,谭嗣同等也都不逊色。

这所学校底蕴深厚,承古启今,这个在第一集的第一幕就能很明显地看出来。陶斯咏随父亲到一师去,恰巧看到一师的外文教师费先生(德国人)拉着小提琴领着学生们唱校歌:

衡山西,岳麓东。
城南讲学峙其中。
人可铸,金可熔。
丽泽绍高风。
多材自昔夸熊封。
男儿努力蔚为万夫雄。
男儿努力蔚为万夫雄。

城南:城南书院,湖南第一师范前身。

峙:高高地立起,如“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丽泽:《周易》“兑封”象义:“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丽泽”意为两泽相连,其水交流犹如君子朋友通过讲会而交流知识、学说。

绍:作动词,义为:继续;继承。如“绍,继也”——《说文》

高风:高尚的品格。

丽泽绍高风:君子朋友们经常通过讲会而交流知识、学说,以此来继承先哲们高尚的品格。

多材自昔夸熊封:人才之多要从西周时熊绎被封荆楚说起。

岳麓书院门口,对联是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蔚:本义为草木茂盛,如“蔚蔚,茂也”——《广雅•释训》,“望之蔚然”——宋•欧阳修《醉翁亭记》,这里是指荟萃,聚集,如“蔚为大观”。

歌词蕴含了多少湖湘文化在里边(回想我所读过的学校的校歌,实在惭愧),这是中;穿着中式服装的费先生和他拉的小提琴来自海外,这是西。开篇便点明了学校的特色,中西结合,新式学堂。

向警予点出了歌词的问题所在,最后一句“男儿努力蔚为万夫雄”,为什么一定是男儿,女儿不行吗?

旧的一切尚未打破。

一师要进行新一届的招生,向警予也想报考,却被袁仲谦以“男女之大防”赶走。向警予气不过,与陶斯咏商量“女扮男装”考一师。这次“女扮男装”非常精彩,同时也引出了两段感情。

一.青春的情感

很多剧的“女扮男装”就是个笑料,基本上是奔着被识破去的,识破的原因很多,就不一一赘述了。而向警予的“女扮男装”大概是电视剧里最难被识破的一次了,她取了个笔名“向胜男”参加一师的入学考试,只让人代交文章,自己并不露面。

一师的入学考试结果出来了,“向胜男”名列第四,一二三名分别是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向警予记住了排在她前面的这三个名字。同时在一师和周南任教的杨昌济将一二名的文章带到周南女中(名字取自周南女中,南化流行)传阅,蔡的文章,平实稳重,毛的则“气势汹汹”,向喜欢蔡的文章,陶喜欢毛的文章。陶斯咏打趣平时“气势汹汹”的向警予不喜欢“气势汹汹”的文章,反而喜欢蔡的文章。蔡和森人似其文,锋芒内敛,外柔内刚,后来向警予喜欢上他可能是性格互补的原因吧。两篇文章引发的两个少女对异性的倾慕,这种“另类”的青春难能可贵。

周南女中门口,周礼尽在,南化流行。

在观止轩书店,陶斯咏与毛泽东二次相遇,二人互道名字。毛泽东直接说出了陶斯咏的名字典故:出自《礼记·檀弓》“喜斯陶,陶斯咏......”

试想,一个男生在书店搭讪一个女生,在问知她的名字后说出她名字里的典故,这得多浪漫多美好。

天忽然飘起了雨,两人就在书店门口聊了起来。陶斯咏喜欢李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毛泽东则喜欢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他认为诗人写诗言志,不能像李煜一样只想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应该要有杜甫那样的胸襟。虽说这只是个人喜好的不同,却从一开始暗示了两个人的未来。剧末,陶斯咏为了躲避与表哥王子鹏的婚姻去找毛泽东,毛泽东说他只把斯咏当朋友。她梦想她的浪漫,我执着我的责任。或许青春总是有遗憾的吧。

回到那场雨,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一起躲过雨的书店,是雨里的诗文相对。毛泽东说他喜欢“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谁说知音难求?嘤其鸣矣,求其友声。陶斯咏回去后将这八个字写在了初见毛泽东时借给他的书的第一页,大概从这个时候起,陶斯咏便喜欢上了毛泽东。这场雨是本剧感情戏的高潮,卓文君碰到了她的司马相如,又更像是郭襄到了她的风陵渡口。陶斯咏并不知道她跟毛泽东后来会发展什么样子,美好的邂逅怎能不让人憧憬未来,这应该是她的青春里关于男女最美好的回忆了。

与陶斯咏自由恋爱对应的是封建旧制给她的包办婚姻——和表哥王子鹏的娃娃亲。两人唯一一次单独接触的戏是在教堂,一群小孩子跑过来问王子鹏要钱,王子鹏倒也给得大方。若是换了部剧,陶斯咏可能会被王子鹏感动。本剧没有,陶斯咏直接给王子鹏发了“好人卡”:“表哥你是个很好很善良的人,可是一个人光靠心地善良是不够的。你可以发善心给这些孩子施舍,可你有没有想过,你能改变他们的前途,改变他们的命运吗?中国到处都是这样的孩子,如果光是靠施舍,而不去为他们做点什么,那他们今天是这样,明天还会是这样。甚至他们的孩子,他们孩子的孩子也会是这样。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去读师范,要去当老师的原因。表哥,你看,看看你的这双手能为这些孩子做点什么,能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能让你自己觉得你是一个有用的人......”

这个千金不傻白甜,少爷也不纨绔。王子鹏回家后用心思考陶斯咏说的话,从下人阿秀给他端的粥里意识到自己什么都不会,连碗粥都要被人煮好给他端过来,他决定去考一师,做个有用的人。

“富二代”们尚且如此进步,贫家子弟呢?

在毛泽东陶斯咏相遇的同一场雨里,刘俊卿遇见了赵一贞。有意思的是,刘俊卿和赵一贞的两位扮演者在电视剧《血色湘西》里扮演的是一对夫妻——龙耀武和瞿月月,只是两段感情都是悲剧。

“哪个少年不多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少年维特之烦恼》

刘俊卿,父亲刘三根,是长沙城里大街上卖臭豆腐的。父子名字差异之大,表达了穷苦的父亲对儿子成才的期望。常言道“不患贫患不均”,一切的自卑与虚荣都源于比较。刘俊卿被分到跟王子鹏同一个寝室,少爷穿着几十块大洋的皮鞋,吃着家里专程送过来的美味,这也还好。只是当刘俊卿跟赵一贞的恋爱被赵父发现的时候,赵父毫不留情面地直戳刘俊卿的痛处:“没钱别跟我女儿交往。”儿女情长,英雄“志”却不短。刘俊卿终于抛开了虚荣,做了湖南将军汤芗铭的走狗,抓捕自己的校长,害死自己的父亲,站在爱国进步学生的对立面......后来,袁世凯倒台,汤芗铭也跟着树倒猢狲散,刘俊卿被抓进了监狱,赵一贞为了救刘俊卿答应嫁给别人。刘俊卿出狱的那天,赵一贞出嫁。无力抗拒婚姻的赵一贞自杀于婚轿中,血流了一路。

陶斯咏和向警予曾劝赵一贞远离刘俊卿,赵一贞说她知道刘俊卿干的坏事太多,但她相信刘俊卿对她的爱是真的,爱不会骗人。通过赵一贞的话或许我可以理解《色·戒》,王佳芝为什么会喜欢上易先生,《色·戒》背后的张爱玲为什么会喜欢胡兰成(汪精卫的追随者,汉奸)。他人很坏,但他对我很好,感情和是非本来就是两码事。还有电影《芳华》里的刘峰和林丁丁,刘峰向林丁丁表白被拒绝,林丁丁说谁都可以喜欢她就活雷锋(刘峰的绰号)不行。为什么呢?恋爱是不患富患均,刘峰是活雷锋,是中央空调,他对林丁丁的好跟其他人没什么区别,林丁丁感受不到他的爱。感情必须得是单一的,用情要专一。这也是毛泽东没跟陶斯咏在一起的原因,他要去救他的中国,不能只想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我不能只对你好,我还得对大家好。

二.亲情

毛泽东的父亲与母亲很好地诠释了“家严”与“家慈”。毛泽东回家问父亲要钱考北大,毛父不同意毛泽东读书并将他关在家里。半夜时分毛母将毛泽东放出来,临别之际,毛母对毛泽东说“娘这一世没什么用,只瞒着你爹攒了这点钱,找个便宜点的学堂好好念书吧,趁着你爹还没醒赶紧走吧。”这个时候毛父出现了,他把一袋子钱扔到毛泽东面前说“听你娘的找个便宜点学堂读,要是不好好念书就给老子滚回来。”刀子嘴,豆腐心。

毛泽东感动地说“爹娘你们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念书。”

在真实的历史中,毛泽东改了一首诗言志: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后来毛母操劳过度患上了淋巴腺炎及其它杂病去世。

再说说刘俊卿的父亲刘三根。刘俊卿的母亲可能很早就去世了,刘三根一个人既当家严又当家慈,我们能看到的是家慈占了主导地位。刘俊卿读书要钱,刘三根卖臭豆腐卖不了几个钱,只得将女儿卖给王子鹏家,父女俩一起供刘俊卿读书。一师开学第一天,刘三根挑着行李送刘俊卿入学。方学监问刘俊卿刘三根是他什么人,刘俊卿说是雇的挑夫,刘三根愣了一下,说:“对,我是挑夫。”俗话说棍棒底下出孝子,溺爱万万要不得,特别是穷人家的溺爱,单亲溺爱尤甚。不然,只会索要无度,不知感恩。

刘俊卿看着王子鹏的新皮鞋,也想买一双,就去找刘三根要钱。刘三根将女儿给他自己治病的钱都给了刘俊卿,自己平常就咽高粱饼度日。

此处让我想起了很多年前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主题是“我眼中的中国农民”。里面有一篇文章让人印象深刻,大意是主人公的父亲病重,在生死边缘徘徊,医生说能不能撑过去就全看他自己了。然后母亲就跟父亲讲:“家里的房子又漏水了,地还没耕,二娃的学费还没着落……”家里人很不理解母亲为什么要说这些让父亲担心。父亲听完,淡淡地说了一句:“扶我起来……”

病,就这么好了。

三.教育

杨昌济给学生们上的第一节课是“修身”,俗话说修身养性,儒家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杨昌济问学生们的志向是什么,王子鹏说想当个老师教书育人,杨昌济说这是很崇高的理想。刘俊卿说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做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上人,杨昌济没有说话。

一师校长孔昭绶说办教育是为国为民,校长与师生们不惧汤芗铭的淫威,开会怒骂日本帝国主义狼子野心;学生们印发册子揭露袁世凯复辟真相,办夜校教民工读书识字,组建学生军巡逻维护治安,这两百学生军甚至赤手空拳缴了三千北洋溃兵的械,保长沙古城于危难之间。这些都符合湖湘文化的特点“经世致用”,像曾国藩组建湘军,谭嗣同百日维新,黄兴领导了黄花岗起义和武昌起义。

那是1913的中国,封建旧制尚未完全被扫除。105年后的今天,在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很多学校似乎还比不上当年的湖南第一师范。不是说非得抛开升学率去办素质教育,起码应该两者并重。一师入学的第一天,孔校长说“什么叫人才,有德才有才,要是有才无德的话,将来一定会成为更大的祸害。”就怕流氓有文化。小学不谈,中学读书完全是功利性的,甚至大学也是如此,听室友讲有的实验室为了发文章而发文章,并没有研究出特别有用的东西。

记得《明朝那些事》里讲王阳明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这点我很推崇,包括湖湘文化的“经世致用”以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4 ) 风华正茂

观剧有感,浑身是胆的毛泽东,谨慎有余的蔡和森,儒雅理性的萧子升,少年才俊齐聚一师。这些天质过人、努力刻苦的人在一起还办起了学友会,这个学友会,由单纯的求知欲而集结起来,却成立后来改变中国的一支中坚力量。
毛泽东当然是这个团队的核心。学习刻苦为广大师生所共见。5点起床,熄灯后依然在图书馆,估计一天不到7个小时的睡眠。就在人家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时,我还纠结在自己的休息时间安排上,纠结在所谓人际网络的维系上,差距就从如此点滴开始。同时学习也是从认识差距开始,冷水洗澡,努力训练,刻苦学习,用习来的意志,造就我的成果。
诚然,一师人才辈出和生源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人才也要经过引导方可成大器。一师之所以能使这么多学生有自己个性发展的的空间与其的教学理念也是分不开的。一师,免费招收学生,在当时甚至在如今都少有几人敢出此言;他们对待犯错误的学生之态度与众人甚至现在都大不相同,他们认为惩罚学生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改正,而不是惩罚本身;他们对于有特长的优秀人才大胆破格,可对其不擅长学科予以放松,这有恰与我中国当今教育改革不谋而合。可见一师教育理念超前到何种地步!
以前有一个一直得不到解释的钱学森之问或许也能从这部片子中找到答案。杨昌济先生在给毛泽东班上第一节课的时候,问所有同学一个问题——你的理想是什么?大家都讲了自己的理想,或天真,或成熟,只一人刘俊卿的一句要成为受人敬仰的人使持续挂在杨昌济先生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他的理想正是当今社会所共有,且也只是表达了其个人希望出人头地的愿望,为何会让杨先生有如此的反应,我十分费解。而后来刘俊卿追逐名利,一步步走向沦陷,我的笑容也消失了。我们从小就接受这一种要做什么什么受人敬仰的人的教育,出人头地理想从小就刻到我们的大脑,我们一心为着自己美好的生活而努力。但,有谁知道,我们已经站在了悬崖的边上!这样的理想看似并没有错误,而实际上,其出发点在个人,这就是打错!并不是说人不能追求自己的幸福,但是把它放在理想的高度,就使人时时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奋斗,目光永远围绕在自己身边,被身边琐事缠身,终不成大器。杨昌济先生说:“志存高远则心自纯洁。”目光放远,着眼国家,着眼世界,着眼人类发展的最前沿,才不会被个人之处境分心,不会被一时之困难打败。如此的例子数不胜数,我也妄自断言:中国人不是没有信念,而是有了错误的信念。中国“为己”的信念使得社会冷漠,道德问题频发。
再言一句:万年中华不朽史,须我少年共奋力!

 5 ) 《恰同学少年》算是一部开创先河的剧

这种开创先河体现在两点上:

第一次将革命历史题材以青春偶像剧的形式进行展现,而且取得了成功,这种方式影响到后来的《我们的法兰西岁月》,最近的《觉醒年代》等一些列影视剧的制作。

其次,没有完全拘泥于真实的历史,而是采用类似《三国演义》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方法,在大部分主要人物、背景和故事情节有历史依据的基础上,虚构了少部分人物,同时在人物关系和情节的细节做了相当程度的细化和扩充。

可以说,正是因为这两点,《恰同学少年》提升了对于当代年轻人的吸引力。

从影视创作来说,这两点都是一种进步,正是因为有了两点,历史人物才从历史属性的形象,发展为兼有历史属性和文学属性的形象,就像《三国演义》中的关羽、诸葛亮那些人一样。

 6 ) 《恰同学少年》经典台词

《恰同学少年》经典台词

一、杨昌济对毛泽东的作文的评价

“单以这篇作文的技巧来看,这篇文章的确是不及上一篇。然则此文之中,越看则越有一股压不住的勃勃生气。以小学教育之优劣,见战争之成败,国家之兴衰,纵横驰骋间豪气冲天,立意高远而胆识惊人。没错,豪气冲天,胆识惊人,就这八个字!文采华章,固属难能,而气势与胆识,才是天纵奇才之征兆。此子笔下虽粗糙,然胸中有丘壑。如璞中美玉,似待磨金刚,假以时日,将成非凡大器。非凡大器!”

二、孔昭绶谈教育

孔昭绶:“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为什么要来读师范?诸位今日走入师范之门,习教育之法。今后还要致力于民国之国民教育,如果不解决为何读书这个问题,势必学而不得其旨,思而不知其意。到头来呀,自己五年的大好青春和一番苦功,都不知下到什么地方去了。……大家都知道,我们一师素称千年学府。自南宋理学大儒张南轩先生在此地创办城南书院至今八百余年。虽经天灾,虽历战祸,虽经朝代变迁,帝王更迭,而绵绵不息直垂于今日。如孙鼎臣、何绍基,如曾国藩、李元度,如谭嗣同、黄兴,历代人才辈出而灿若星辰,成为我湖湘学派生生不息之重要一支。为什么?我想一句话就可以概括:经世致用。何谓经世,致力于国家,致力于社会谓之经世。那么何谓致用?以我之所学,化我之所用谓之致用。经世致用者,就是说,我们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我们读书的目的,我们求学的动力,是为了学得知识,以求改变我们的国家,改变我们的社会。我们湖南人历来读书,只为了两个字:做事。做什么事呢?做于国于民有用之事。”

毛泽东:“那校长,什么样的事?才是于国于民有用的事?”

孔昭绶:“乱以尚武平天下,治以修文化人心。以今时今日论,我认为首要大事,当推教育。我中华百年积弱,正因为民智未开,只有大兴教育,才能以新知识,新文化。扫除全民族的愚昧和落后。教育人人,则人人得治。人人自治,则社会必良。社会改良,则人才必盛。人才既出,则国势必张。以此而推论,当今之中国,有什么事比教育还大。欲救国强种,有什么手段能比教育还强?所以,读师范,学教育,他日学成,以我之所学,为民智之开启而效绵薄,为民族之振兴而尽一己之力,这不正是诸位经世致用的最佳途径吗?”

三、杨昌济谈修身

“今天,是我给大家上的第一堂课。修身。何谓修身,修养一己之道德情操,勉以躬行实践谓之修身。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修身是一个人、一个读书人、一个想成为堂堂君子之人成才的第一道门坎。己身之道德不修养,情操不陶冶,私欲不约束,你就做不了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精神完美的人。那么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作为也就无从谈起。你们会问,什么是修身的第一要务呢?两个字:立志。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无志,则没有目标,没有目标,修身就成了无源之水。所以,凡修身,必先立志。志存高远,则心自纯洁。

……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杨某平生,无为官之念,无发财之想悄然遁世,不问炎凉。愿于诸君之中,得一二良才。载得参天之大木。为我百年积弱之中华,撑起一片自立自强的天空。则吾愿足矣。”

四、杨昌济谈修学储能

毛泽东第一次到杨昌济老师家里,由杨老师给他开“小灶”。

毛泽东:“修学储能?”

杨昌济:“对!修学储能就是你今天的第一课。也是我这个老师对你这个弟子提出的学习目标。润之,一个年轻人走进学校的目的是什么?是学习知识,更是储备能力。孔子曰:质胜于文则野,文胜于质则史。就是说一个人,光是能力素质强,而学问修养不够,则必无法约束自己,本身的能力反而成了一种野性破坏之力。反过来,如果光注重书本学问,而缺乏实际能力的培养,那么知识也就成了死知识,学问也就成了伪学问,其人必死板呆滞,毫无实用。所以我今天送你四个字,就是要让你牢牢记住,修学储能,必须平衡发展。这也是你求学之路上,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毛泽东:“那以今日之我,应当以修什么学问,储哪种能力为先呢?”

杨昌济:“什么学问?哪种能力?润之,你的这种想法首先就是错误的。今时今日之毛润之是什么人?一个师范学校的一年级学生而已,你喜欢哲学伦理,也关心时事社会。那是兴趣也是天赋,但我同时担心,你走入另外一个误区,那就是知识能力的涉猎之面太窄。润之,你的求学之路才刚刚开始,你才掌握了多少知识,拥有多少能力?过早地框死了自己修学储能的范围而不广泛学习多方涉猎,于你今后是有百弊而无一利。所以在你修学储能的后

面还应该加上四个字先博后渊。”

毛泽东:“我明白了,博采众长才能相互印证,固步自封必将粗陋浅薄。对吗?老师。”

杨昌济:“你能这样想,这就对了。”

杨昌济:“……对,坚忍。坚者如磐石,虽岁月交替而不移;忍者如柔练,虽因苦艰辛而不摧。坚忍者,刚柔相济、百折不回、持之以恒也。”

五、润之晨诵《少年中国说》:

“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彼老朽者何足道,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而我少年乃新来与世界为缘。如僦屋者然,彼明日将迁居它方,而我今日始入此室处,将迁居者,不爱护其窗栊,不洁治其庭庑,俗人恒情,亦何足怪?若我少年者,前程浩浩,后顾茫茫,中国而为牛、为马、为奴、为隶,则烹脔鞭棰之残酷,惟我少年当之。中国如称霸宇内,主盟地球,则指挥顾盼之尊荣,惟我少年享之。于彼气息奄奄,与鬼为邻者何与焉?彼而漠然置之,犹可言也;我而漠然置之,不可言也。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六、蔡和森与刘俊卿的辩论

课堂上,徐特立老师让两位观点相反的同学展开辩论,一位是刘俊卿,另一位是蔡和森。

蔡和森:“我不同意。教师者,传道授业,教书育人者也。要是教师都一门心思追求更好的待遇、更高的地位去了,那还有什么心思去培养学生,用这样的心态去教书,又怎么教得出愿意为社会、为大众奉献自己的学生呢?”

刘俊卿:“大道理谁不会讲,如果要你低人一等,吃一辈子粉笔灰,你蔡和森也未必愿意吧。”

蔡和森:“我从来不觉得吃粉笔灰有什么地方低人一等。相反,我倒坚信,教书育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崇高的职业之一。”

刘俊卿:“我也没有说不崇高啊,只不过别人都说教师是穷教书匠。光你自己觉得崇高,有什么用啊?”

蔡和森:“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因为人有理想,有信念。懂得崇高与纯洁的意义。假如眼中只有利益与私欲,那人和只会满足于物欲的动物,又有何分别呢?林文忠公有言,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我若相信崇高,崇高自与我同在。而区区人言冷暖,物欲得失,与之相比,又渺小得何值一提呢。”(掌声)

七、杨昌济智劝毛泽东

国文教师袁仲谦将倔强的毛泽东撵出教室,方维夏与黎锦熙在劝导毛无效后,请来了杨昌济教授。

杨昌济:“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润之啊,你读过这篇文章吗?”

毛泽东:“读过,是韩愈的《马说》。”

杨昌济:“在这个世上人才易得,识才者难求,为什么?因为人都有个毛病,自以为是,凡事总认为自己是对的,看不到别人的优点。你比方说……比方说袁仲谦袁老先生这方面的毛病就不少。怎么,你不同意我的看法?”

毛泽东:“老师,怎么突然批评起袁先生来了?”

杨昌济:“他做得不对,我当然要批评他。你看,像你这样的学生,作文写得这么好,他居然看不上眼,这象话吗?不就是文章锋芒过甚,不太注重含蓄么?这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毛病,值得这么抓住不放?就算是有毛病吧,你毛润之改不改,关他什么事啊,他怎么一而再再而三地跟你过不去,这不是吃饱了饭没事做吗?你说对不对。”

毛泽东:“老师,我……”

杨昌济:“还有还有。动不动就搬出什么韩柳欧苏,要人学什么古之大家,那韩柳欧苏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几百上千年前人人都认为他写得好吗?难道你毛润之非得跟上千年来的读书人看法一样?说不定你比这上千年来的所有读书人都要高明得多呢!他袁仲谦怎么就没看到这一层呢?!你说,他这不是自以为是什么?最可气的是,他居然看不上梁启超的文章,那梁启超的文章有什么不好?就算比不上韩柳欧苏这么有名气,就算许多人都认为他的文章过于直白,只适合打笔仗,上不得大台面,那又怎么样?你毛润之偏偏喜欢,偏偏认为它十全十美,他这个老师管得着吗?还要因此在课堂上当着这么多同学的面教训你,跟你争个面红耳赤,哪有一点虚心的样子,哪有一点容人的气度嘛!”

毛泽东:“老师,别说了。”

杨昌济:“润之啊,道理我就不跟你多说了。你自己慢慢去体会,不过有一件事我要告诉你,你入学的作文,大家都知道是我敲定你作第一名的,可你不知道的是,那次阅卷,其实是袁仲谦先生负责,当时是他把你定为第二名。仲老是长沙国学界公认的权威,在他的眼中,能得到第二名的成绩,足见他有多么地赏识你的才华,之所以定为第二名,也是因为在你的作文中,还存在明显的缺陷。他一次次指出这些缺陷,一次次降低你的分数,乃至降到四十分,为什么?难道他看中的第二名写出的文章,就真的只值四十分吗?一个老师,当他碰上他自己非常欣赏的有才华的学生,却又总也看不到学生改正自己缺点的时候,他会是什么心情?我告诉你,五个字:恨铁不成钢!”

八、关于贫困与富有

“同学们,第一师范的同学们,什么是贫困?什么是富有?穿草鞋,打补丁,粗茶淡饭

就是贫困?穿皮鞋,坐轿子,山珍海味就是富有了吗?不!孩子们,真正的贫困与富有,不在于这些表面上的东西。今天你们还年轻,将来走入社会都要经历金钱和名利的诱惑,都要面临现实与理想的选择。等到了那个时候,你们就会真切地感受到,自己不计较个人得失,尽己所能,让更多的人得到幸福的时候,你在精神上是那样的富有和快乐。相反,如果一天到晚,只记得自己那么一点私利,就算你坐拥万贯家财,就算你白天锦衣玉食,荣华富贵,可是到了晚上,当你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并不快乐。因为你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无尽的空虚,因为你在精神上,是个一文不名的穷光蛋。今天,这半块窝头,我留下了。我也希望这半块窝头,从此留在每一位同学的心里。使我们牢牢记住,俭朴乃修身之本。”

九、结交有志青年

润之与杨教授谈了自己对哲学的思考后,提及结交同道以求真理一事。

毛泽东:“最近一段时间,我越来越觉得,我所学到的知识,直接从书本上得来的少,倒是和先生质疑问难,和同侪学友相互交流中得来的更多。”

杨昌济:“从有字之书中得学问,不如从无字之书中搬真理,这是对的。”

毛泽东:“得真理也只是第一步,修学也好,储能也好,其目的都是在改造社会,而改造社会,绝不是一个人的事,一个人,有再大的本事也起不了任何作用,所以我想扩大自己的交流范围,结交更多的有志青年,他日方可成为中国有所作为的新生力量。”

杨昌济:“那你想怎么做?”

毛泽东:“我想公开征友。”

十、二十八画生征友启事

“二十八画生者,长沙布衣学子也。但有能耐艰苦劳顿,不惜己身而为国家者,修远求索,上下而欲觅同道者,皆吾之所求也。故曰:愿嘤鸣以求友,敢步将伯之呼。敬启者:二十八画生。”

(二十八画生即毛泽东,由毛泽东三个字繁体共二十八画而得。)

十一、纳于大麓,烈风骤雨弗迷

毛泽东:“大风怎么了?大雨又怎么了?古人云:纳于大麓,烈风骤雨弗迷。今天我和老蔡算是好好体会了一把。”

蔡和森:“没错,风,浴我之体;雨,浴我之身;烈风骤雨,浴我之魂!”

风雨中齐诵: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障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译文:我本是楚狂人,唱着凤歌笑孔丘。手里拿着绿玉杖,清晨就辞别了黄鹤楼。寻访五岳找仙人,不畏路程远,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山游。秀美的庐山挺拔在南斗星旁,九叠云屏就像是锦幕张,山影在鄱阳湖上映出青黛光。石门在山前开,香炉峰和双剑峰高耸入云真雄壮。三叠泉水飞泻而下,像银河倒挂一样。香炉峰和瀑布遥遥相望,曲折回旋的山崖、层层叠起的峰峦直插穹苍。山色苍翠,红霞映朝阳,鸟迹看不见,只有吴天寥廓苍茫茫。登上高山,满怀豪情让目光驰骋在天地间,大江悠悠东去不回还。黄云涌出,万里天色变,九条支流,白波滚滚有如流动的雪山。心情真好啊,写出这首《庐山谣》,面对庐山,更使我诗兴发。悠闲中,我对着石镜洗净尘世心,谢公的行迹早就被苍苔填没。我早就服下仙丹再没有尘世情,三丹和积,可说是学道已初成。远远望见仙人正在彩云里,手捧着莲花去朝拜玉帝。早已约好天神会面在九天之上,希望迎接你一同邀游太清。)

十二、湖南一师校歌

衡山西,岳麓东,城南讲学峙其中。人可铸,金可熔,丽泽绍高风。多材自昔夸熊封。男儿努力蔚为万夫雄。

十三、润之谈袁世凯

“上苍令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大乱就大乱,治乱更迭,这本来就是一件天理循环的事,再说,无一乱不可得一治。”

十四、润之对夏默庵联

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

清水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

十五、萧子升“天下无双”联

旧书常读出新意

俗见尽弃做雅人

十六、润之谈人生

“什么是最可贵的,就是这种从不气馁、永远饱含希望、相信自己、相信未来的胸襟才是最可贵的。就好像这雨,你别看它下得这么大,好像挡着别人的去路一样,可我相信,它终归会停,天也终归会晴。”

“我毛润之没有别的本事,就一条,一辈子相信天无绝人之路,太阳明天照样出。”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十七、孔昭绶演讲

“有一个词,我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支那。这是日本对中国的称呼,在日本人嘴里,

中国就是支那。我们所有的中国人,都是支那人。那么“支那”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起初我也不清楚,只知道这是自隋朝起,从天竺语摩诃至那中派生的一个对中国的称呼,词意并无褒贬。

可就在五年前,五年前我在日本留学的时候,日本学校给我准备的学籍表上,填写的就是支那人孔昭绶。每次遇到日本人的时候,他们都会说:“看,支那人来了。”他们当时说话的表情,我想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那是一种看到了怪物,看到了异类,看到了某种不洁净的东西,看到了一头猪混到人群里,才会表现出的轻蔑和鄙夷。

于是我就去查字典,我不相信日本人的字典,我查的是荷兰人出的1901年的荷兰大百科通用辞典。我查到了,“支那:中国的贬义称呼,常用于日本语,亦指愚蠢的、精神有问题的中国人。”这就是支那的解释。

耻辱啊!耻辱!我泱泱大国,巍巍中华,竟成了诸般列强眼中的蛮荒未开化之地。耻辱啊!我四万万同胞竟成了任其宰割的鱼肉。人,不可不知耻。耻,有个人之耻,国家之耻。德守不坚,学识愚昧,身体衰弱,遭人白眼,乃个人之耻。纲纪扫地,主权外移,疆土日蹙,奴颜卑膝,乃国家之耻。我四万万同胞,如果人人为人所耻,则国家必为人所耻,一个国家被人耻笑,那么个人也将成为被别人耻笑的把柄。支那之耻,无有个人与国家之分,此乃我中华全体之奇耻大辱!

今日之日本,处心积虑,虎视眈眈,视我中华为其囊中之物,大有灭我而朝食之想,已远非一日。今次,“二十一条”的强加于我,是欲将我中华亡国灭种的野心赤裸裸地表现。而袁世凯政府呢,曲意承欢,卑躬屈膝,卖国求荣,他直欲将我大好河山,拱手让于日寇,此等卖国行径如我国人仍浑浑噩噩,仍然任其为之,中华灭亡,迫在眉睫!!!夷狄虎视,国之将亡,多少国人痛心疾首,多少国人惶惶不安呢!是啊,大难来临了,国家要亡了,这样的灾难什么时候才是尽头,老天爷为什么不开开眼,劈死这些贪婪的强盗。这些抱怨,这些呼号,我们听过无数回,也说过无数回,可抱怨有什么用呢?我们恨这些强盗,恨得牙痒痒的。可是恨,救不了中国!

大家都知道,南满铁路,东蒙铁路,都归于日本人之手,山东权益也归于日本人之手。要旅顺,要大连,整个长江流域所有的矿产要归日本来开采,一国之政治军事财经各项都要请日本人担任顾问,所有的武器要跟日本去买,就连我中国的警察都要跟日本来合作,这还能算是一个主权国家吗?这究竟是为什么?为什么局势会这样?国家为什么会落到了如此的地步?有人说,是因为国势积弱,无力维护自己的利益;有人说,是因为袁世凯政府太腐败,在列强面前,只知一味退让;还有人说,是因为国人太冷漠,仁人志士的呼号像一道道警钟,却难以唤醒他们麻木的心灵。

我们坐在这里,痛斥列强,痛斥一切让中国落后挨打受欺负的人和事的时候,你的心中有没有想过,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应该为国家的落后承担些什么样的责任?应该为这个民族的强大和兴盛担负起什么样的义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匹夫不是指除你之外的别人,而是首先应该包括你自己。我们都希望国家强大,但是我要在这里告戒大家一句:不能光有恨!我们要学会将仇恨埋在心底,把悲愤化为动力,我们要拿出十倍的精神,百倍的努力,卧薪尝胆,发奋图强,振兴中华,做得比任何人更好,更出色,这才是每一个中国人应尽的职责。国家之广设学校,所为何事?我们青年置身于学校,又所为何来?正因为一国之希望,在于青年;一国之未来,要由青年来担当。当此国难之际,我青年学子,责有悠归,更肩负着为国家储备实力的重任。

(这个时候,军队来抓人了)

不要乱,同学们,同学们。大家不要乱,不要乱,大家不要乱!听我把话说完。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要抓我孔昭绶吗?我今日走上这个讲台,外面的情况就早已在意料之中,死算什么?感国家之多难,誓九死以不移,虽刀锯鼎镬,又有何辞!人固有一死,死得其所,

则不亦快哉!同学们,一师的老师们,一师的未来,就拜托诸君了,昭绶此去,如沐春风矣!告辞了。”

十八、方维夏、黎锦熙两位老师与润之谈心

方维夏:“润之,你喜欢杜工部的诗吗?”

毛泽东:“杜工部的诗凝练而深沉,饱含忧患,我很喜欢。”

方维夏:“光是一味地忧患,则不免沉闷伤情,消磨心志,那就不是杜甫了。工部的诗,之所以光照千古,正因为满篇忧患之中,读来催生一股催人奋进的激昂,视天下为己任的气概。正如这古城墙,封锁坚固数百年,却也挡不住这青草落地发芽,于沉闷中勃发出一道不屈的生机。润之,你说对吗?”

黎锦熙:“润之,我们都知道,你很苦闷。今日之中国,教育的前途在哪里,青年未来之路该怎么把握,这个答案,我也在迷惘。可是我记得你说过,你自从读了《世界英豪传》起,就很佩服华盛顿,华盛顿经八年苦战,方得以建国家,在这八年中,他失败过多少次,假如每次失败,他便一蹶不振,那历史还会有华盛顿这一伟人吗?”

方维夏:“润之啊,如果你还想不明白,就看看天心阁的这副对联吧。”

毛泽东:“四面云山都入眼,万家忧乐总关心。我明白了,老师,我明白了。前途是坎坷,真理是难求,可不管它万般艰难困苦,不管它现实黑云压城,只要将万家忧乐这四个字记在心上,人自高远,心自广博。纵是妖雾弥漫,也不过是一时的过眼云烟。”

十九、理想与感情

毛泽东:“其实人的感情呢,是分不了那么清楚的。理想、信念、抱负和感情不是一刀切开变成几回事,而是都混合在一起的。那也就是说什么样的理想、什么样的信念,就会需要什么样的感情。如果说这两个人对世界的看法,对人生对其他大事的追求想法都不一样,那么这两个人也就不可能有一样的感情了。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追求和个性。有个人呢,就像一支蜡烛,光芒也许并不耀眼,但却温馨、祥和。他追求的是平平安安的生活。可是有的人呢,却像一道闪电,一团烈火,熊熊燃烧,不顾一切。也许他能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也许他能赢得世人莫大的敬仰,但同时也就注定了,他不会留恋那只属于两个人的温馨与浪漫。因为还有更高尚更远大的理想,需要他去奉献。这样的人,他的感情同样真挚,但却不见得被一般人所接受。”

杨开慧:“那可不一定。蜡烛即使燃得再久,我想有的人,也宁愿去选择惊天动地的闪电。”

二十、片尾曲

天穹高高鸿雁飞,书院深深松竹茂。晓雾重重盼日出,大地茫茫风雨骤。

咏长夜,

攀北斗。

蝶恋花,

梦难求。

书翻千秋史,谈尽古今愁。

美哉潇湘伟少年,踏浪湘江竞风流。

名与利,

莫问候。

书并剑,

到心头。

挥毫万山红,

举臂托飞舟

 短评

想当年,强迫我们看还要写观后感。。。

6分钟前
  • 较差

这是我的童年记忆,也很自然的解决了我的一些苦闷。我多希望,我能够与同学们一起朗诵李白,朗诵梁启超。我有多希望这是我的青春生活,我的每一天。众志成城永远比孤军奋战好。在这样的青春里,只有激情友情信仰,没有空洞乏味,话题,行事永远是大我而非小我。

9分钟前
  • 大米荣荣
  • 力荐

想整理一个"这TM也是湖南卫视拍的电视剧"豆列!拯救大众的刻板印象!

14分钟前
  • kakakarl
  • 推荐

少年强则国强,重看一遍!仍然觉得~~~这是难能可贵的好剧,全剧时时刻刻流露出一股朝气是如今大多数甚至是全部电视剧所缺少的!

19分钟前
  • 彬大喵~
  • 力荐

hhhhhh还会唱片尾曲噢2333

21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还行

一部让你找到为什么是毛这个答案的电视剧

23分钟前
  • 小辣椒
  • 力荐

毛爷爷年轻时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自我的反思打动了我。我觉得中国青年都该看看这部剧,朝气蓬勃意气风发,比现在某些无病呻吟的青春片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这才是青春该有的样子。

24分钟前
  • momo
  • 推荐

小时候看过几眼。

25分钟前
  • JoeyLu陆柏宇
  • 还行

毛润之 启是没读过几本书的喽喽們能够妄评的

28分钟前
  • A
  • 力荐

青春正好,风华正茂,当立志报国,勤学向上。原来沉重的历史也可以这么阳光有朝气。

33分钟前
  • 醉里挑灯看花
  • 力荐

不管是否真实以及主席苏,但是里面的朝气和蓬勃,确实感受到了。少年确实应该活成这样,学习,锻炼,游学,心怀天下,不拘小节。

35分钟前
  • sea
  • 推荐

呜呜呜,没想到我一个浑身负能量的人竟然被这部电视剧感动得热泪盈眶。要是主旋律电视剧都这样拍,那我肯定早就入党了。

37分钟前
  • 张又耳
  • 力荐

这部剧是我高考第一年看得,当时我就深深被吸引了,堪称良心之作。这部剧让人看完之后,心中宏志顿生,有感当年毛主席那批人的才华横溢,志向高远,和现在的学生相比,那时候的学生更加珍惜学习。剧中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向警予等人人物性格鲜明,具有很深的人格魅力,其中最喜欢蔡和森。

38分钟前
  • xgbkind
  • 力荐

刘俊卿将《少年维特之烦恼》的自行私译本送给了赵一贞,与我而言是最浪漫的表白。萧子升说鸡兔同笼函数求解对现实毫无用处,与我的心声完美重合。恰同学少年,意气风发的美好,古白话表述方式真是酣畅,少年意气多迷人多美好。

39分钟前
  • 秋天的黛西
  • 力荐

改变我价值观的一部电视剧 且拍得很美

43分钟前
  • bamboo
  • 力荐

很好看。青春是最美好最令人感动的,这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一样。

45分钟前
  • 江仙*响姐
  • 推荐

唤起心中潜藏的那股热血。

46分钟前
  • 怀山鹿
  • 力荐

经世致用。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51分钟前
  • 陆路
  • 力荐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54分钟前
  • 时代的尾巴
  • 力荐

喜欢向警予~~~

59分钟前
  • 赵哈哈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