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1994)

HD

主演:伊利亚·伍德,凯文·科斯特纳,梅阿·温宁翰,Lexi,Randall,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94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战争(1994) 剧照 NO.1战争(1994) 剧照 NO.2战争(1994) 剧照 NO.3战争(1994) 剧照 NO.4战争(1994) 剧照 NO.5战争(1994) 剧照 NO.6战争(1994) 剧照 NO.13战争(1994) 剧照 NO.14战争(1994) 剧照 NO.15战争(1994) 剧照 NO.16战争(1994) 剧照 NO.17战争(1994) 剧照 NO.18战争(1994) 剧照 NO.19战争(1994)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战争(1994)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曾经,史蒂芬亦是怀揣着保家卫国的热血理想参军踏上了战场,然而,知道真正的身处于炮火之中时,史蒂芬才发现,战争,无论对于己方还是敌人,都是一场惨无人道的酷刑史蒂夫幸运的成为了战场上的幸存者,返回了家乡,没想到这里一切早已物是人非,史蒂芬决定依靠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史蒂芬有两个孩子,在孩子们眼中,浴战火而重生的父亲显然就是英雄的典范,可是史蒂芬却想向孩子们揭开战争的残酷本质。两个孩子在一颗大树上建造了一间树屋作为秘密基地,没想到这间树屋却成为了另一场战争的导火索。星期三2022七个礼拜天死亡之雪马普尔小姐探案 第二季警察夫人将界孩子做的事神奇的莫里斯世界上最伟大的战舰 第一季谜之大厦阴声2020王牌御史残酷之旅离别已别离甜姐儿我的狐仙室友我的心跳你做主血黄金一个女王的少女时代烈火恩仇秘密图纸追光吧!布列斯特·顽强的英雄穿越火线2020听见彼此南海之声音乐会遗孀秘闻盟军敢死队布加勒斯特东12点8分氧气危机冲击波2021街头绝味第一季真正的权力的游戏 第二季风云战国之列国饮料杯历险记跨时代战书死于萨拉热窝上海解放一年间信任:贪婪游戏云朵上的羊角花真假僵尸机器人之恋如果我是路易莎·松莎惊天阴谋霸权动画

 长篇影评

 1 ) 暴雨将至

对南斯拉夫电影的一场喜爱,让我对这个电影有了更多的期待,加上之前太多人的盛赞,以及迟迟不予发行的现状,让这个电影越发的神秘。过分神秘也是成为经典的一个很好条件,于是,这个电影在我心中成为了期待的经典。

终于,有幸看到了这个电影,再次验证了那句话“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这个电影距离我心中的经典还是有很大距离的,带给我的触动也没有预期的那么大,。其实电影还是蛮精彩的,无论是结构,还是叙事手法,及影像音乐上都有值得称赞的地方。要怪只能怪我对这个电影的期望太高了,。如果是无意中看到,这绝对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导演的处女作便能如此精彩,实在难能可贵,三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环形的故事结构,一种不同于学院派的清新之风,这就是爱电影的人的力量。这是学不来的。

三个小故事,都是相对完整的小故事,有各自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看似独立,又被无数条线千丝万缕的连着,第一段年轻的神父应该正是第二和第三段里摄影师的外甥,第一段的阿尔巴尼亚女孩正是第二三段摄影师情人的女儿,也正是由于摄影师的帮助,女孩才得以获救。而第二段的照片里拍摄的正是阿尔巴尼亚女孩死去的照片。这些联系使这个看似松散的电影变得联系紧密,相互呼应。

暴力。。在我看,这应该是这个电影的最大主题,三个小故事都以一个人的死去做结尾,而最后小女孩跑向修道院,可以理解成电影的结尾,暂且不提。单从三段小故事来看,第一段、第三段故事由于都发生在战时的马其顿,所以,一直是有种底层的危险一直威胁着剧中人,同时也一直刺激着观众的神经,第二段,看似平静,但那些关于马其顿战争的照片及结尾餐厅那场突发事件,都在反复的讲述着暴力。

在第一个故事里,开头几个孩子点爆子弹,虐杀乌龟,也预示了影片的主题,当暴力已经深入到天真的孩子的时候,我们身处的到底是怎样的社会。看似平静与世无争的修道院,却依然能听到远处稀拉的枪声,修道院的壁画上画的是古代马其顿的屠杀异教徒事件,挖去的双眼,粘血的刀子,残酷的画面倒像是中暗示,意味着一种循环,暴力的循环。当马其顿的村民拿着枪冲进修道院时,修道院的宁静也被彻底打破,没有和平区,也没有避难所,包括下段也是。

第二个故事,由浴室中的女人痛哭作为故事开头,地点换到了伦敦,这是一片在马其顿人们看来十分和平安全的城市。但照片里那些关于战争的照片同样是触目惊心的, 远处的警报声也再次暗示着没有净土。终于,在餐厅的血腥事件再次表达了导演的观点,即使是在看似安全的伦敦,生命仍然时刻处于危险之中,。包括丈夫那句关于北爱尔兰的询问,也在反复提醒观众,在伦敦,仍然会有北爱的恐怖分子,暴力,仍然时刻围绕在你身边。

第三个故事,摄影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马其顿,那个战火肆虐的地方,长途车上军人的提醒,刚下车就看到毛头小子拿着枪,以及后来一个几岁的小孩,手里就拿着一把真枪,看似荒唐的画面,在那个地方却是很正常的。之前他们也许是农民,是牧羊人,都是一些与世无争的普通人,可这时,人人手里都拿了一把枪,都成了杀人者,可怕的转变,战争对人的异化。第一段里那个拿着枪乱射的小子,最疯狂的家伙,在第三段里,我们发现他在拿枪之前只是个有些憨憨的放驴小子,但拿起枪,他就迅速变成那个把猫打的稀烂的施暴者,可怕的战争和可怕的暴力,战争里是没有人的,就是这样。

正像第二段里摄影师说的“和平只是偶然,而不是规则。”偶然。

最美的段落自然是里面马其顿神父和阿尔巴尼亚女孩的那场不可能的爱情,一个羞赧,虔诚的神父,一个外貌酷似男孩,眼睛格外漂亮的阿尔巴尼亚女孩。在那个看似安宁的修道院产生了一次危机四伏的爱情。他俩是不可能在一起的,战争的进行,种族及信仰的对立,都预示着那个结果。但爱情总是美丽的,即使是危机四伏的,导演用他为数不多的镜头,仍然让我们看到了很多甜蜜的爱情镜头,尤其在这个满是暴力的电影中,这种镜头太少太少,常常让人忍不住感动。印象最深的就是女孩吃东西的那段,景深镜头的使用,前景是神父偷偷微笑的脸,背景是有些模糊的吃东西的女孩,一种无需言语的甜蜜和关切。在第一段的结尾,当女孩中枪倒在地上,我们没有看到惯有的死前痛苦表情,而是一丝浅笑,那双大睁着的眼睛,以及放在嘴边的食指,让人有种无法言说的感情,是感动?是震撼?是同情?是解脱?也许都有。

时间不逝,圆圈不圆。类似暗语的一句话,在情节上是一种暗示,在结构上同样是一种暗示,导演正是用他这个新奇的环形结构,将时间顺序完全打破,重置时间结构。于是我们会看到之前已经死去的人却又复活,之前活着的人也许已经死了。这种新的顺序,即是一种安慰,因为之前那个已经死去的可爱女孩又活蹦乱跳的在镜头前了。不过循环往复也暗示着暴力的无休无止及人物的宿命。所以当电影结尾,出现开头那段,女孩跑向教堂,配合有些哀婉的和声,让我有种莫名的心酸,因为,她奔向的是爱情,也是那即将到来的死亡。

试着按自己的理解按正确的时间顺序,把故事重新线性组合一下。英国得知自己女人怀孕――和丈夫分手――在餐厅丈夫被杀――伦敦的摄影师亚力山大要回到祖国马其顿――已经有了他的孩子的英国女人并不想和他去马其顿――诀别的激情宣告着结束――摄影师回到马其顿――见到初恋情人――女孩杀死马其顿牧羊人――救阿尔巴尼亚女孩――摄影师被射杀――女孩逃到修道院结识神父――英国女人参加在马其顿的摄影师葬礼――女孩和神父逃跑――女孩被杀――英国女人拍下照片――英国女人回国――浴室中的痛哭。

    其实还有其他组合方法,只是试着整理一下,也许未必有真正的正确时间顺序,正是这种有些混乱的时间顺序,才是这个电影的特色之处。

 2 ) Time never dies, the circle is not round

Time never dies,因为不同的事件经过循环又将回到起点;the circle is not round,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圆,时光无法倒流,所以发生过的悲剧无法挽回.

从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盲打误撞》以来,导演们开始尝试用新的叙事结构来拍摄电影,曼切夫斯基在《暴雨将至》当中,就把一个问题分成三个部分,在不知不觉的模糊了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以后,巧妙的将故事连成一个圆形,并且在电影中用谚语的方式有所表现:time never dies, the circle is not round.

事实上,无论导演用什么方式进行表达,他的目的应该而且只能是将思想阐述的更加清晰.所以在这里就有必要仔细研究导演究竟要说什么问题,以及这个问题在所谓的"圆形结构"中是否得到了充分的说明.

第一段,第二段的故事当中,在段落刚刚开始时都有一句台词:"要下雨了".也就是电影的标题:Before the Rain.第三段中,男主角,也就是记者,中枪倒地后对射杀他的人说"要下雨了",随即就是暴雨大作.再联系一下第一和第二段,这两段的末尾都发生了屠杀,因此不难将暴雨认为是悲剧的暗示,但电影中说出这句话的人都是出于无心,最后却都不可避免的指向悲剧,我想导演也在思索,是否民族间的冲突问题就像宿命一样是无法逃避的.

电影的音乐很好的为影片服务,巴尔干风情表露无疑,而从头到尾,我看见的都是阿尔巴尼亚人和马其顿人在民族矛盾的催化下种种无理性的极端行为.民族问题即是《暴雨将至》的主要议题,导演也应该是通过摄影师之口将自己的观点表达了出来,但要探究曼切夫斯基究竟是什么态度,恐怕就像不圆的圆圈一样透着无奈的悲观.几次死亡,死者有冲突中的阿尔巴尼亚人和马其顿人,有无辜的英国公民,有超越了民族感情的理性人——摄影师,一个人的死亡牵出另一个人的死亡,仇恨, 报复,这些情绪主导了丧失理性的人,民族感情束缚了爱情,带来了死亡和贫困,以及疯狂,没有什么比同族之间的残杀更加疯狂了.导演也不知道在这样一个疯狂的世界里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参与冲突会死亡,中立会死亡,调解会死亡,即使是与世无争的修道院,其宁静的生活也被打破."那里已经下雨,这里也快了. "

如果用直线式的叙事方式会有什么样的效果?那好像在说,故事发生前有可能没有悲剧,故事结束了,以后也许再也不会发生悲剧.可将一件事连成了圆形之后,虽然有一个平静的开头和结尾,但开头之前,结尾之后,两者之间,处处充满了让人绝望的悲剧.曼切夫斯基也和库斯图里卡或者安哲罗普洛斯一样忧国忧民,在他的镜头下,表达的是对于冲突的悲愤,无奈和痛苦,而且他将痛苦结成一个圈,自己在里面,这就显得越发绝望了.

 3 ) 《暴雨将至》——明日落红应满径

  一、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1992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解体,分离成六个独立的共和国,有着两百多万人口的马其顿共和国便是其中之一。南斯拉夫内部长久以来的民族矛盾成为了直接导致解体的主要原因之一。克罗地亚人(克族)、塞尔维亚人(塞族)和穆斯林之间的民族矛盾积怨已久。对当地民众来说,当国家濒临四分五裂时,民族之间的团结比国民之间的关系更重要。

  早在1990年原南联邦的大选过后,内战的危机已经威胁到了各地方的安定。居住在塞尔维亚科索沃自治省的阿尔巴尼亚族,为了自保,为每户每人都配备了走私的武器。随后,塞族人也不甘示弱的武装了起来。此后,南联邦主席团有关解散“非法准军事武装部队”的命令也被多次拒绝,经联合国调解的多次停火协议也遭到了破坏。到了1993年,南斯拉夫的内战已经造成200亿美元的损失,其中导致伤亡上万,300万难民流离失所。

  原属于塞尔维亚的马其顿,于1946年被铁托分离出来。1992年独立后又因为国名遭受了希腊的谴责,并被希腊经济封锁。在随后的几年,马其顿因为科索沃战争和内战一直不得安宁。虽然局势动乱不安,马其顿人民依旧寻求生存,追求生命中至善至美的东西。就像马其顿的气候:夏季最高气温可达40摄氏度,冬季最低气温又会低至零下30摄氏度。冰冷的死亡和炽热的情感注定在这里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马其顿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部电影“暴雨将至”就是描述发生在这个暴力、冲突不断的环境中的故事。

  在这个长年被战乱困扰的国家,暴力带来的阴影早已成为了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在电影中随处可见的是7、8岁的孩子拿着比自己还高的枪械,这就是他们的护身符和玩具。他们童年也净是些被武力渲染过的游戏。正如第一个故事(言语)中那些围成一圈斗乌龟的孩子们,好勇斗狠,手段残忍,就那么把乌龟放进一个火圈,再把一把子弹扔进火堆中。“噼哩啪啦”的枪声让远处不知情的成年人们为之一颤,而面对着奄奄一息的乌龟,他们却拍手雀跃。死亡成为了他们的娱乐,他们需要去挖掘的只是通向死亡的无数种途径。

  身处同一个世界的居民,就像居住在同一个街道邻居,人们不可能只关心自己的家园,对他人的遭遇置若罔闻。事情总是因循着“蝴蝶效应”的规律悄然降临,以难以预料的方式侵入每个人的生活。第二个故事(面孔)中,伦敦的广播中播报着,关于五名非法罗马尼亚移民试图通过货船偷渡到美国的消息。这种事情可能每天都在发生,立刻被庞大杂乱的讯息所遮盖,很少有人会去静下来想一想这些移民的国家状况,是什么让他们甘冒生命危险抛弃国土。安(Anne)手中的黑白照片拍摄的都是饱受战乱伤害的生命:骨瘦如柴的难民,痛苦不堪的孩子,满身鲜血的儿童,崇拜纳粹精神的青年,趴在墓碑上哭泣的老人。这些照片上的惨状不只是让人们看了心生怜悯和同情,他们也影响、改变着所有人的生活。

  信仰是连接不同国家人的桥梁之一。东正教和天主教都隶属于基督宗教中,东正教是马其顿人民的主要信仰,伦敦则有很多天主教教堂。安娜在伦敦的天主教堂里听到孩子们的唱诗不禁驻足,马其顿的柯瑞也在教堂中的祈祷仪式中带着崇敬的眼神望着耶稣的画像。拥有着相同信仰的人是否命运也紧紧相连呢?可伦敦的孩子和马其顿儿童的生活差距又如此之大。导演和观众都不禁要问,沐浴在同一信仰光芒下的人民为何境遇如此不同?伦敦餐厅的乌龟可以衣食无忧的在水族箱中畅游嬉戏,马其顿的乌龟却像人民一样被死亡笼罩。两个操着外籍语言的人之间的争吵和随后的枪击事件,都让人们无法再将别国的内战当成餐桌上的无伤大雅的笑话。暴力,世界上任何地方的暴力都应该被制止。

  伦敦的雨季正好也是马其顿的雨季。阔别国土多年的亚历山大迫不及待的回到家乡,迎接他的是黑洞洞的枪口和人们充满恐惧和怀疑的眼神。当年的房屋依然伫立在原地,只是有些残破了,可人们支离破碎的生活却不是修补房屋的瓦片就可以拼凑完整的。那个孩子端着沉重的机枪向他玩笑般瞄准的镜头,让人看了心有余悸。世界就在这弱小手臂上的枪口中变得令人生畏。

  “当鸟群飞越过阴霾天际时,人们鸦雀无音。我的血因等待而沉痛。”这是电影开头引用的诗句,描写了暴雨将至前令人窒息的静谧。除去暴雨前阴霾的天气,诗句中还有种难以言表的沉重和孤雁哀鸣般的悲伤,仿佛将要到来的不只是暴雨,而是如暴雨般肆虐,倾覆家园的死亡。这是一直萦绕在电影中的情愫,也是在导演心头挥之不去的阴云。

  二、暴雨将至

  1、言语(Words)

  柯瑞是东正教堂的一个神父,为了早日修成正果,许下了默誓,以不说话来磨炼自己的意志。萨米娜是为了躲避仇家(米特等人)追杀的阿尔巴尼亚女孩,突然闯入了柯瑞静修的生活。萨米娜只会说阿尔巴尼亚语,而柯瑞只听得懂马其顿语。他们无法通过语言沟通,却能看懂对方善意的举动和惊恐的眼神。

  在马其顿,有70%的人信奉东正教,29%的人皈依伊斯兰教。电影中展现的是马其顿一些思想极端的穆斯林(即伊斯兰教的信徒),他们对于女性的贞操分外看重,为了保住萨米娜的童贞,其父甚至将女儿的头发剃短假扮男孩。而无论她为了保护自己杀人还是被人奸污,她都将被视为家族的污点被亲人处决。这也是她为何要躲藏在修道院不敢回家的原因。

  当米特率领着众人搜查教堂时,连神父也拿他无可奈何。导演展现给我们的,是仇恨已经超越了信仰和宗教,凌驾于一切之上。米特虽然也在胸前划十字,信奉天主,但是贯穿他一切行动的只有一句话“以眼还眼”。他们无所顾忌的在教堂四处搜寻、践踏,开枪扫射,甚至连条小猫都不放过。谁都说不清楚所谓的民族仇恨开始于何年何月,到底为何要双方开战,人们都是简单机械地重复着一个教条,那便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一个人死了,就会有相应的死亡作为复仇的祭品。如果没有人停止,那么复仇就成了控制所有人灵魂的地狱。仇恨与随之而来的复仇行动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可以从电影中看出,他们甚至享受拥有武器所带来的权利,即掌控生死的权利。夜间站在教堂外面守卫的人,大笑着冲天开枪,把生命的尊严和信仰都踩在了脚下。原本民族之间的仇恨早就被仇恨本身的巨大力量所覆盖,仇恨便是行动本身,不需要任何其他理由,不需要言语的支持和辩解。言语在仇恨面前失去了力量,毫无反抗的余力。

  这也使得柯瑞的沉默更像是一种坚持不懈的对抗。面对美景,我们可以默默欣赏,不去赞美。面对仇恨,我们可以默默承受,却无法不去反抗。

  故事中,支持柯瑞神父反抗的力量是爱情。他抛弃了名字、信仰、誓言和宗教,只是为了守护这个女孩。总有些人和情感超越其他虚无的事物真实存在。在那个言语已经失去力量的世界,语言的障碍永远不会阻碍他们的沟通。仇恨可以让亲兄弟相互厮杀,爱情却让言语不通的人相互了解。柯瑞在教堂中的眼神是充满崇敬和未知的,面对萨米娜时,他的眼神是炽烈和笃定的。爱情足以让他修成正果,成为他的信仰。

  “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爱之深切,让言语也失去了颜色。

  2、面孔(Faces)

  居住在伦敦的安(Anne)看似与马其顿发生的一切毫无关系,我们却在镜头下看到她的生活逐渐被遥远国度发生的暴力影像、改变。她是柯瑞远在伦敦的叔叔亚历山大•科特的恋人,是一个摄影师,为了亚历山大的即将离去而伤心不已。亚历山大因为背负了杀人的悔恨而意欲重返故乡,多年的奔走让他看到了在一些国家和平的稀缺,也让他的乡愁更加浓重。他不惧怕其他国家的战乱,就更不会惧怕故乡的时局。

  安和未离婚的丈夫尼克在讨论两人之间的感情问题。餐厅内所有人都多少注意到了外籍酒保和同乡的争执,但是没有什么人采取行动,人们只是采取隔岸观火的态度。当他们之间的争斗逐渐升级,人们也开始意识到了威胁。有人因此选择走开,有人继续留下。当闹事的人再度折返,举着手枪肆意扫射,宣泄着不满,暴力已经彻底侵入到伦敦的脊梁。酒保死了,更多其他人受到了殃及。尼克的脸颊被子弹打开了花。

  面孔是辨识一个人的重要标志之一。安曾经两次对着对面人的脸,却难以辨认。一次是在出租车上,面对执意返乡的亚历山大,一次是面对餐厅里脸被打烂的尼克。暴力的存在,让人们一次又一次对世界的面容难以辨认,只得任凭原本那个美好、平和的面容眼睁睁地渐渐模糊。

  3、照片(Picture)

  终于,亚历山大•科特结束了二十四年的游荡回到了故乡马其顿。此间,他去过罗马尼亚、萨尔瓦多、安哥拉和波西尼亚,不同的国家,相同的连年征战,让他深知“和平是例外,不是规则”。如果注定要死于枪弹,那么他宁愿死在家乡的枪口下。

  在马其顿,普利策奖不会让人刮目相看,人们为了生存还在不辞劳苦的奔波,无暇顾及太多浮云般的荣誉。游子多年后回家,虽然身上有无数国家的烙印甚至枪痕,但有一种“乡音无改鬓毛衰”的归属感。故人还在,却早就不是多年前的光景了。民族间的冲突让之前熟识的友人形同陌路。就连亲人之间也可以上一面还推杯换盏的叙旧,下一秒已经举枪相向了。

  看着亚历山大和米特一家其乐融融,还一起照相留念,难以想象他们会和第一个故事中的暴力嗜血分子是同一拨人。在马其顿和其他情况相似的国家,制造暴行的并非什么受过特殊训练的军人,都是一些平民。举起枪,他们就是杀人不眨眼的凶手,放下枪他们就是慈爱的父亲,顾家的丈夫,孝顺的儿子和讲义气的兄弟。最可怕的就在于,仇恨的暴行已经深入他们的生活,成为生命中一个重要的部分。这不是签订一个停战协议就可以轻易解决的问题,而是亟待扭转、脱离的一种生活态度。

  亚历山大的回归就代表着寻求民族间矛盾和解的橄榄枝。在国外飘荡的这些年,让他清楚地意识到这种隔离和仇恨是多么的愚蠢。不但伤及了无辜的民众,还远隔了友情和爱情。亚历山大想见穆斯林的女儿,只能让自己成为来自伦敦的外乡人,而非马其顿人,否则便会陷入矛盾的漩涡。萨米娜的爷爷虽有所顾忌,还是让亚历山大进了家门。面对多年未见的好友,民族间的问题就显得碍眼、惹人嫌。这也从一方面看到,并非所有人都乐于卷入矛盾冲突中,他们也想要有正常的亲友关系,希望能握着陌生人的手,亲切地打招呼,而不是每次都拔枪备战。可能老人更容易有这些想法,因为他们经历过和平、平等、友好的时期,显然那样的日子更让人怀念,没完没了的杀戮总是让人厌恶。他的孙子阿里,对于亚历山大咬牙切齿的态度,就代表了大多数出生于战乱时期年轻人的思想。他们不懂得和平为何物,举枪射击是他们问好的方式,在他们脑中,是非对错更加模糊。不仅民族之间有矛盾,村庄与村庄之间也是,就像医生感叹的那样“战争是病毒”,毫无理由的让人们的面孔变得狰狞。杀人不再是一种道德上的败坏,而是寻求生活刺激。

  波真的死给家人带来极大的伤痛。人们已经习惯将这种悲痛转化为一种用人命偿还的债务,用杀人就可以赎回。联合国的干涉毫无用处,仗一次都没少打,他们只是派人来收尸。这虽然是医生的气话,却也反映了当地的情况。

  爱情降临在柯瑞和亚历山大身边的方式很像。他们都心里想着心爱的女人(萨米娜和汉娜•哈里里),梦见她们在暴雨降临之夜出现在窗前,午夜惊醒才发现她们真的就在眼前。只是窗外还未下雨。萨米娜让柯瑞懂得反抗民族之间的鸿沟,汉娜恳求亚历山大为营救她的女儿萨米娜做些什么事情。拍照片不能挽救当前的局势,亚历山大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和牺牲。他在众目睽睽下救走了萨米娜,那些方才还与他称兄道弟的人向他举起了猎枪。这种所谓的正义处决随处可见,而正义早就离开了这个国家。

  人们为了莫名其妙的尊严和正义射杀自己的亲人和朋友,然后再为他们的死悲伤。难道这就是他们寻求的最后胜利?亚历山大用生命捍卫了他所认为的正义,再次把和平之光带回马其顿,虽然这火种极其微弱,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暴雨落下。和平的火种就在这大雨中踏上了征途。

  三、明日落红应满地

  “暴雨将至”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故事的环形结构。从第一个故事开始依照时间顺序到第三个故事,在影片的结尾却又再次回到了第一个故事的开头。

  而电影的故事并非到结尾处重新开始了那么简单,在每个故事中,我们都能看到事情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如同神父一开始就喃喃自语的那句话一样:“时间不逝,圆圈不止。”每一个在圆圈上的事件都紧密相连,很难解释从哪里开始,又到哪里结束。

  在第一个故事中,波真家人同他的遗体告别时,安(Anne)出现在人群的旁边。这时的故事还未对她的出现作任何交待,只能看出来她不是本地人,正试图看清眼前这个不可思议的世界。第二个故事中,影片才道出安是英国人,居住在伦敦,职业是摄影师。但这并非表明故事是倒叙结构,因为安的桌子上摆放了萨米娜临死时的照片,还有呆坐在一旁的柯瑞。就是说这个故事在时间上该是承接着上一个故事。在出租车上,尽管亚历山大一再恳求,安还是没有跟着他去马其顿,因为那里的局势太过动荡。由于牵挂亚历山大,安在第三个故事中还给远在马其顿的亚历山大打了一个越洋电话,只可惜由于语言不通,没能找到他。这就能解释她担心亚历山大,所以只身一人来到了马其顿,出现在第一个故事中了。第一个故事就这样蕴含了过去与将来——安的存在是第二个故事的过去也是将来。

  第二个故事的开头,是安在浴室中痛哭的镜头,乍一看让人有些困惑为何她如此伤心。通过整篇故事的发展便恍然大悟,她是因为在第一个故事中去了马其顿知道了亚历山大的死讯。而同时,我们又看到了在出租车上和亚历山大依依惜别的安。“面孔”这节故事就这样也包含了过去(亚历山大的告别)和将来(得知亚历山大的死讯)。

  最后一个故事本应该发生在第一个故事前的,因为在故事里萨米娜还没死,波真也还健在。而在第一个故事中这两人都死了。但是故事又确实是顺延着伦敦发生的事情发展下来的。于是第三个故事中也包含了过去(从伦敦归乡)和未来(将要死去的萨米娜和波真)。

  就这样,电影中的事件形成了来来回回的圆圈。在伦敦,亚历山大在等出租车的时候,墙壁上出现了“时间不逝,圆圈不圆”的字样。随着故事的一步步推进,故事的循环不再是一个周而复始重复的圆圈,每一点发展都能看到希望的产生。人们态度的转变。纵使暴力的阴霾笼罩了全片,我们仍能看到导演和当地的居民对和平的期盼和努力,他们甚至不惜为此献出生命。

  萨米娜明知道会被杀死,还是义无反顾地追随柯瑞的脚步而去。爱情让她不再惧怕死亡。她从开始的四处躲藏到最后的欣然赴死。临死前的她,竟然是微笑的,心满意足的。把手指轻轻放在嘴边,示意柯瑞可以不用说话。虽然她仍旧听不懂男孩的告白,但是此刻的宁静就是他们爱情的最佳见证;安也由第二个故事中对马其顿的隔岸观火,逐渐转变了态度,决定亲身体验这些国家的苦难,于是我们能在第一个故事中看见她的身影。不再是举着照片皱眉头的女摄影师,而是真正踏足在这片带着血泪的土地上;第三个故事中的亚历山大,虽然回到了故乡,一开始仍然是被当作外乡人看待,而最后他为了打破宗教、民族间的冲突,解救了萨米娜,献出了生命。他也有一开始的观望到最后投身到反抗暴力的行动中。

  虽然每个故事都以死亡作为结尾,但并不能表示导演对于马其顿的未来是绝望的态度。神父在影片的结尾,也就是和开头一样的场景中,说了不太一样的话:“时间不等人,因为圆圈不是圆的”。导演试图通过这句话告诉观众,虽然相似的故事还会在这片土地上一遍遍重演,但是由于这些人作出的努力,明天将会是不同的一天。

  死亡并非一味的代表着悲剧,如果一个人为了理想去战斗,最后因死亡才停止了脚步,那么他的死亡便是人生华丽的落幕。“死亡对他微笑了,拉住了他的手”。而倘若一个人失去了理想,苟且偷生,碌碌无为,那么这才是属于他的悲剧。遗忘是他唯一的注脚。

  第三个故事中两只小山羊出世了,在这个遍处是死亡的地方,还不断的有生命降临,为生活奔忙。这便是希望,生生不息。暴雨过后,不应是尸鸿遍野,而是该有许多被风雨打落的花瓣,铺满了小径。

转载请注明作者:九尾黑猫
http://www.mtime.com/my/LadyInSatin/blog/886089/

 4 ) 轮回的宿命

    《Before The Rain》,暴雨将至,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重徘徊在巴尔干半岛。
    巴尔干半岛历来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1914年6月28日弗兰茨-斐迪南大公及其夫人在萨拉热窝的遇刺成为了一战的导火索,而刺客正是来自波斯尼亚的19岁学生加夫里洛-普林西普。
    历史上的巴尔干半岛与她的人民多灾多难,在经历了奥匈帝国几百年的统治之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巴尔干半岛上的国家相继独立,并在饱受二战德国炮火蹂躏之后的1945年11月29日统一成立了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后易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实际上这个南斯拉夫是由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罗维那(简称波黑)、马其顿几个小国家组成的联邦,民族主要包括塞尔维亚族、阿尔巴尼亚族、黑山族、匈牙利族和穆斯林族。如果你学过世界历史,关注世界新闻的话,那么你就能够知道并且想到为什么这里被称为火药桶了。几十年来塞族、阿族、穆族之间的仇杀从来没有停止过,电影《Before The Rain》的导演Milcho Manchevski是个美籍马其顿人,在美国大学毕业的他也许打从娘胎里出来就背负着自己民族与巴尔干半岛历史的沉重印记,他的这部处女作获得了1994年威尼斯影展金狮奖和第67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如果说一场战争、天灾人祸算是灾难,那么无休止的民族矛盾、战争、仇杀像一个不圆的圆圈延绵下去又应该被称作为什么呢?
    故事被分成三个段落分别讲述,地点由马其顿转向伦敦再回到马其顿,三个段落独立成章确又有着诡异的联系,请允许我用诡异这个词,因为看起来时空错乱了。。。
1.Word:第一段落的标题叫“言语”,而主人公基卢却是一个许了“哑愿”的塞族东正教修道士。影片开始的时候,基卢正在半山腰摘西红柿,天上雷声滚滚阴云密布,主教在一旁喃喃道:就要下雨了。果不其然,麻烦来了,一个阿尔巴尼亚的穆族女孩偷跑进这座修道院,原因是她杀了邻村的塞族男子,遭到一批塞族武装份子的追杀。夜幕降临,基卢在黑暗的屋子中准备就寝,却突然发现黑暗之中一双油亮的眼睛正在注视着自己,正是那位穆族女孩桑米拉。基卢并不说话,而桑米拉的语言他又不懂,虽然无法交流,但基卢友好的将西红柿送给桑米拉并默许她可以留下来过夜,她很警觉的躲在角落,认为基卢睡着了之后才开始慢慢的吃西红柿,而装睡的基卢在黑暗中善意的笑着。很快主教发现了女孩并让基卢带着女孩快走。基卢准备带着女孩去投靠在伦敦做摄影师的叔叔:亚历山大-基科夫。两人本以为可以展翅高飞去过幸福生活了,结果却被桑米拉的族人撵上,穆族人决不允许桑米拉与塞族东正教徒相爱,并威胁基卢让他离开,基卢无奈的三步一回头的挪着步子,对桑米拉恋恋不舍,而桑米拉最后也终于爆发向基卢跑去,无奈桑米拉的哥哥在她背后扣下了冲锋枪的板机,桑米拉应声到底,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了,基卢伤心的看着她,抹去她额头的泥土,而桑米拉说出了最后一句话:我爱你。
2. Faces:亚历山大-基科夫在伦敦的工作室接到一个自称叫基卢的年轻人的电话,他要找他的叔叔亚历山大,而工作室的桌子上的照片中桑米拉无助的趴在地上已经被打成了筛子,基卢坐在行李箱上平静而又忧伤。从前南地区返回伦敦的亚历山大第一件事就是找到情人兼同事安妮准备与其结婚。亚历山大几年前从马其顿来到伦敦供职,在拍摄了大量前南地区战争的摄影作品之后,他获得了普利策奖,但同时也有带着安妮回到家乡的愿望。而安妮是个有夫之妇,她正处于难于选择的境地之中,是回到日渐疏远的丈夫尼克身边重修旧好,还是将婚姻做个了断投奔亚历山大。可是此时的安妮已经怀了亚历山大的孩子,她做出了选择要与尼克离婚,谈判在一个小餐馆进行,安妮将实情全盘托出,尼克只要求能与安妮回到一起,其他并不在乎。当安妮再次陷入难以抉择的困境时,一个之前曾在餐馆寻衅的外国人持枪回到餐馆并向人群射击,安妮在餐桌下发现了尼克,他面部中枪,被打得鼻子眼睛嘴都错了位,已然咽气了。
3. Pictures:亚历山大独自回到了故乡马其顿,族人的热情招待、孩子们对亚历山大的崇拜都让他感觉到了家庭的温暖。可是平静之下却暗藏汹涌的波涛:相邻的村落中人们都是穆斯林,两个村子就像是处在风暴眼中,或许片刻的宁静即将被枪声划破。亚历山大来到邻村,去看望他的初恋情人哈娜,而身为穆斯林的哈娜已经无法再面对她的这个塞族前男友了。同时,亚历山大的族人遇到哈娜的女儿桑米拉,欲施暴,结果却被桑米拉杀死,塞族人抓住了桑米拉关在猪圈中,哈娜又来找亚历山大求情希望能放桑米拉一马,亚历山大不顾族人反对硬是救出桑米拉,但他却被自己族人也给打成了筛子,而从伦敦匆匆赶来的安妮看到的只是亚历山大隆重的葬礼。被救出来的桑米拉玩儿命的往一个东正教修道院跑,修道院下面的半山腰,基卢正在摘西红柿,而主教在一旁喃喃道:就要下雨了。。。。。
    片中反复出现着一句话:Time is never die,The circle is not round。时间永不消亡,圆圈是不圆的。当初我看了一遍没明白就是因为影片画的这个圆圈是不圆的,它没有封口:影片的开头和结尾用的是同一个桥段:桑米拉跑向修道院,基卢摘西红柿,主教犯精神病自言自语,而亚历山大为了救桑米拉而挂掉了,怎么可能再拍到桑米拉被哥哥打死的照片呢?从影片顺序上来讲,亚历山大也是不可能再出现在第二和第三段落中的了。这样的一个错位逻辑关系很容易让人糊涂,好比是:上帝是万能的,那么提问:上帝能不能找到一块他举不起来的石头呢?
    影片的开头与结尾相连,而中间又是以时空错乱的方式相链接,任何一个想去解读它的人都会在里面一直转下去找不到出口,最后明白,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站的民族战争。每一位导演都是有倾诉欲的,这位导演Milcho Manchevski也不例外,他的家乡已然满目疮痍,而灾难仍将继续。90年代亚利安人德意志民族的两个国家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中间隔着一堵高墙,而与民族统一相比,这堵墙犹如豆腐砌成,完全无法阻挡人民的前进。反观巴尔干地区,即便统一称为联邦国家,历史的车轮依然会无情的碾过,将这个半岛上的不同民族,操不同语言的人们推入一个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狭隘的民族主义已经完全占据人们的心灵,在这种力量的催动下,人们不惜向自己的亲人射出子弹,桑米拉、亚历山大,两个执著于爱的人都在亲人们惋惜的目光中倒下,而他们的死又加剧了民族仇恨。这是一个无休止的循环,以仇恨为起点,随着一代一代人传承下去,人生下来就要学会如何仇恨,学会如何杀戮,这里永远无法见到天堂的颜色,远比地狱更加恐怖。
宗教是个什么东西?宗教不等同于信仰,它是人类精神社会解决自身问题的产物,它的产生解决了一部分人的精神健康的问题,但却给更多人带来了仇恨与战争。
    桑米拉倒在血泊中的镜头又浮现出来,每次看到这里的时候我都会泪流满面,尤其是桑米拉的喉咙中呜咽出我爱你的时候。但是,这次再看到这里,我很平静,我感到了那将我勒得全身发紧的绝望:爱已无法将其拯救,因为这是一个宿命,一个轮回。
    Time is never die,The circle is not round。

 5 ) 时间不逝,圆圈不圆

    第一次听说《暴雨降至》是在几年前,有个朋友不遗余力地对我大肆夸奖这部电影,其措辞之肉麻,神情之谄媚,几乎让我怀疑那个导演是他家亲戚。后来我得知这部电影的产地居然是马其顿,我暗暗盘算了一下,我那个朋友最远房的一个亲戚是在乡下种地,估计别的亲戚再怎么也不会跑到马其顿去,于是开始相信他对这部电影的高度赞誉。

    只是这部电影犹如传说中的武林高手,神龙见首不见尾,在之后的几年里,虽然又陆陆续续有几个人跟我谈起过它,可是始终买不到碟子。2004年,朋友七七从上海回来,给我带了一张《暴雨降至》的刻录碟,我喜出望外,一激动差点以身相许。可惜那张碟是个胶片版的刻录碟,画质之模糊无与伦比,让我仿佛回到了看枪版VCD的时代。看了5分钟我实在受不了了,就没再继续下去。这部电影和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一样,成为我始终无法买到高画质DVD的电影。

    后来我才知道,《暴雨降至》是马其顿建国之后的第一部电影,一直以来都受到马其顿政府的保护,不允许其他国家发行此片的DVD。

    所谓光阴似箭,真的一点也不错,因为才一转眼就说到重点了。2006年,那是一个春天,经过几年的辛苦等待,无所不能的中国的盗版商终于将这部传说中的电影搞定,我也终于得以一睹芳容。

    影片分为三个部分:WORD、FACE、PICTURE。在80%的观看时间里,电影都显得平淡无奇,在你即将感到失望的时候,在看到第三个故事的后半段时,忽然如晴空里划过一道闪电,你明白了导演的意图和他高超的叙事方法,于是你开始庆幸自己没有半途而废错过一部杰作。

    《暴雨降至》是鲍勃·迪伦的同名歌曲,片中的人物反复说快下雨了,天边轰响的雷声也在渲染着暴雨降至的氛围,一直到影片结尾,大雨才倾盆而下,始终压抑的情绪在那一段得以释放。影片画面优美,音乐动听,但故事是伤感而无奈的,片中的角色都在说“你是我们的人”,你必须take sides,要么左,要么右,没人能当中间派。面对爱与仇恨的根源,片中的人物都无从选择自己想走的路。

    “Time never dies,the circle is not round”,时间不逝,圆圈不圆,导演用一个巧妙的环形叙事结构来告诉我们,这些暴力与流血,这些无奈与伤痛,反复出现在人们的生活里,循环不断,没有尽头,没有结束。

 6 ) 暴雨将至,和平是否可期??

第一届*启明会观影节*片单

个人打分:9.0/10

莫比乌斯环式的结构,民族性很强配乐,目前为止(可能是本届片单)最喜欢的电影。

一、Words

巴别塔后,神变乱了人的语言(创世纪11:19)但人的恶并没有改变,权利的威慑并没有削弱。

在影片里每一种言语都代表相对应的立场,而柯瑞恰巧是无言者(起了默誓),当宗教被暴力威慑,信仰被主义裹挟,他选择用行动追求真实的爱与善。无关情爱或大爱,只有真实的爱。

这一趴最喜欢的细节是:当米特尔强闯修院搜查,强调“以牙还牙,以眼还眼”,镜头扫过是修院的壁画刚好是基督被卖那夜的“犹大之吻”和“收刀入鞘”。

二、面容

“人是按着神的形象和样式所造的。”(创世纪 1:26)

安作为摄影师,聚焦于人的面容是她的职业也是能力。但是无论计程车上暴躁的亚历山大或是死于种族主义者的尼克,暴力和凶杀一再夺去她所爱之人那个美好、平和的面容。而这也正是我们在经历的。何时起,和平竟成了例外而不是规则?

三、照片

“好好打仗,多拍点照片”。

为了刺激,战争已然沦为看客的马戏。亚历山大的镜头无意成了罪恶的武器。为了逃避罪咎感,亚历山大选择回到马其顿——这片在认知里不会有战争的故土。

然而暴力如同病毒随着人们的私欲扩散传播,和平成了意象,却不是真实的期待。总有一些人,以和平的名义打破和平。

暴雨终将落下,但仇恨是否会被冲刷?

 短评

1。亚历山大被安妮拒绝后独自回到故乡·   2。亚历山大被杀·   3。安妮得到亚历山大的死讯向前夫提出离婚·。   4。桑米拉遇见小修士··   5。桑米拉被杀   6。安妮参加葬礼并拍照片。   7。安妮整理照片·并出门·遇到母亲·然后遭遇亚历山大的求婚。   

4分钟前
  • RINGO
  • 力荐

影片的形式有一种强烈而原始的粗糙感,让人触手生痛。然而简单的影像背后却有沉重的内核,于龟裂的大地上暴裂着涌现。如此,在将至的狂风暴雨前,谁都无能为力。这是一个已经和现实文明割裂的世界,或者说,就是现实文明下那片不为人知的部分。没有人想面对,也没有人能逃脱。

7分钟前
  • Jane Does
  • 推荐

时间永恒,为什么战争却没有尽头?即使爱也无法拯救的宿命轮回,只能这么写下、被传递,火把却始终不够燎原。

8分钟前
  • Lan~die
  • 力荐

言语、面孔、照片只是三个符号。种族、宗教、战争只是三个背景。过去、现在、将来形成了一个圆圈。爱情成为了死亡的催化物。比《低俗小说》的圆形叙事结构脉络更清晰更有喻味。

11分钟前
  • 科林
  • 推荐

环形结构,大量逆光剪影,前南斯拉夫的阴影。不少反复出现的精致细节,比如连续的梦醒、两次拥抱、乌龟。还有海边的修道院,危险的美。这是绞缠在宗教与民族国家漩涡之间的那些地区共同的囚笼,每一次互相保全都成了一场杀戮。唯一的曙光出现在两只羊的诞生。暴雨将至,那是老天爷也无能为力的眼泪。

12分钟前
  • 57
  • 推荐

勉强上5星。不同视角的近景镜头被快速剪辑到一起,和音乐一起创造出神秘主义的意味,让影片陡增美感。用假小子和不知道责任在谁的杀人故事表现巴尔干理不清的民族矛盾很见功力。素材和视觉上的出色能让结构主义的匠气和故事平滑度的缺失不那么明显。

13分钟前
  • 小A
  • 力荐

没法给五星,因为期望值太高了

14分钟前
  • 疯眼穆迪
  • 推荐

#SIFF# 多年后看还是很精彩。注意到更多细节:比如摄影师/照片这个角色的关键性、破败的作为隐喻的故居、还有伦敦那场出租车戏发生在Marlow House旁的Arnold Circus恰好也是个环形结构(也有可能是想多了,哈哈)。

16分钟前
  • btr
  • 力荐

对于那种动辄杀人,举枪就射,仅仅是因为别人和你的信仰不一样、民族不一样、想的不一样的人,我完全不能接受。如此不宽容的文化和宗教,我也不能理解。

21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头一次见到靠不合逻辑的循环立足影坛的片子。时值拉萨事件,观感混淆,感慨良多。仇恨就像片中不合逻辑的循环。

26分钟前
  • 本初老儿
  • 推荐

B+ / 优点太多就直接说缺点。结构被剧透太多遍所以震撼度弱了不少,个别关乎时间感的暗示显得有些刻意。其中第二段力度略为不足,与前后两段的史诗气质产生裂痕。第三段的分娩莫名想到《保持站立》。94年《暴雨将至》金狮,95年《地下》金棕榈,其实世界并没有在乎过南斯拉夫沧桑与荒芜的谜题。

29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推荐

时间不死,圆圈不圆,仇恨尽头,星火燎原

30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那种切身之感之痛之真实。 我爱这里面太多东西,但不包括种种发生和死亡,却有太多。 音乐大爱,服装美。 叙事,大家都在谈论它的叙事,就好像它只有叙事结构一样。

35分钟前
  • shu
  • 力荐

上影节重看一遍。想起当年还是个毛头小子的时候,刘女神给我们看这片子,我跟人乙看得一愣一愣的,大呼牛逼。。。。

39分钟前
  • 余小岛
  • 力荐

圆形结构的片子,叙事手法很奇特,但故事本身有点闷~~

42分钟前
  • 战国客
  • 还行

看完这部片,第一次产生了“至爱”类电影的分类

46分钟前
  • 蓝翼
  • 力荐

摄影和配乐绝佳,让电影升华。大地充满神性与诗意,而大地上的人们却偏执又狭隘。言语、脸、照片,误解与真相。乌云密布,暴雨将至,时间不死,圆圈不固。愿世间再无“巴别塔”。

47分钟前
  • 津五渡
  • 力荐

当我还真苦苦纠结电影的逻辑时,才发现导演根本就没打算按逻辑拍。time never dies ,the circle is not round。在无限轮回的仇恨与战争中,每个人都被不同的方式所影响,或许可能性不同,但仇恨一直像黑云一样笼罩着大地,希望最后的暴雨能洗涤大地的罪恶。导演的取景颇有宗教意义,一种朴素的哲学。

50分钟前
  • Comel
  • 力荐

一如暴雨将至的时刻,片子出奇的闷。这种观感上的不适倒是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前南当时混乱的社会背景。循环的叙事可能现在看来不算出彩,但联系那个时代人民的心境还是值得玩味。所有人都在等待暴雨,可现实却可怕的轮回…

52分钟前
  • 深邃
  • 力荐

#SIFF#4.5;「时间不逝,圆圈不圆」三段式结构封圆,如今看来虽寻常,却是开启诸多影迷的启蒙之作;时隔十多年第三次重温,仍为这广袤美丽的土地上永无休止的流血而痛心,枪林弹雨种族隔阂阻挡不了爱意;仍最爱第一段,暗蓝夜幕山巅的剪影,圣歌响起的悲凉肃穆。

5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