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中人物的设定一个比一个极端,普亦群是“不爱我就毁掉”,蒋漫枝是“不爱我就杀掉”,许一城是“爱她就为她杀人”。
有的观众可能觉得爱上强奸犯的剧情不合理,但影片的故事确实是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看似狗血,其实一切都在合理之中。
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爱情,普亦群因为爱情犯错,许一城因为爱情杀人,蒋漫枝之所以会和许一城走到一起,也是两人有着相似的童年经历,他们都缺爱。
86分钟的时间里,三个案件串联起整个故事,剧情一波三折,两次反转都出人意料,而且还都贴合着现实社会议题,算得上一个十分精彩的故事。
阿娇离婚后首次复出演戏,将一个女孩经历强暴,找寻真爱,再到杀死爱人的绝望的转变,演绎得尤为动人。
电影豆瓣评分虽然只有5.3分,在网络电影中却已经算上不错的,喜欢悬疑题材的朋友值得一看。
小小的河豚,看起来还是很可爱的。
想要享受河豚的美味,就得先经受毒性的考验。
无论是做河豚,还是吃河豚,都得小心翼翼。
爱情也如是,小心翼翼,患得患失,如果失之偏颇,难免酿成悲剧。
只是,这个“途乐网”是真的有么,这是个问题。
阿娇当年的事件,说起来也是无辜受害的一个。
但事件发生了就是发生了,阿娇即便是再多怨言,也于事无补。
或许对此,阿娇还是有点委屈的吧,都表现在电影里头了。
只是希望阿娇在现实里头,别像电影里头那样陷入偏执。
故事其实还是蛮有趣的。
阿娇在酒会上被人灌醉,此后发生了一些事儿。
这件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但因为律师掺和其中,竟然引发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情。
男主角不惜坐牢,也不说假话。女主角竟然因为看起来男主角这么够担当,于是喜欢上男主。
此后的生活,一直无惊无喜。
在另一个城市,换了另一个身份,阿娇应该可以愉快的生活下去的。
但是,最终的迷雾,竟然落到了这位律师的身上。
这故事的结局,确实有点出乎意料。
按照故事的介绍,这位律师应该是经过风浪的,在法律界也算是个人物。
但是到最后,竟然没有给自己的行为找到“合理解释”,有点匪夷所思。
当然,这不是故事的主线。
这段相互依偎的爱情,最终在猜疑中殉葬,实在太过可悲。
【电影-河豚·细节】
图1、6月9日晚,许、普、蒋公司同事聚餐,照片里许手上有打火机(不知道这张照片是谁印出来挂墙上的)。
图2-3、6月9日下午6点,栾珠在警察局签收丈夫遗物(遗物中有打火机),此时接到许电话。
图4-5、凯哥(检察官)在栾律师办公室,看到她用打火机点香。
图6、普亦群在栾律师办公室,栾律师拿打火机给她点烟。
Q1:若只有一个打火机,6月9日同一天,既然在警察局作为证物就不可能出现在许一城手上;
Q2:若打火机是许一城的,普亦群不应该认不出?
有看过《河豚》的朋友吗?何解?
我的推测:许杀掉栾珠丈夫李建东埋尸后发现打火机掉了(他认为极有可能掉在埋尸处),又重新买了个一模一样的。
2021年8月11日
在看这部电影时,我已经知道大概的剧情,但是我还是想自己亲自去看
受害人嫁给曾经强奸过自己的人,这本身就是一个有非常大的争议,前有“掌中之物”,后有大部分女子“不为人妻,不为人母,只为一家女”的观念觉悟。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的看法却与电影中一段台词相吻合“每件事情的发生都有它的合理性,我们觉得不合理,是因为没有看到它隐藏下的合理因素”
之所以争议这么大,是因为认知不同。
没有办法去感同身受。
这让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部电视剧《爱上你治愈我》,其中有一段话是“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如果童年缺爱,那么长大后的我们就应该成为自己的父母,教育自己,给自己爱,接纳自己;不是从外界获取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我们应该建立一个自己的标准。
以别人的评论作为自己的标准,只会让你深陷痛苦而无法自拔。
要相信我是优秀的,我值得被爱。
我只发表我个人的意见。我是一名影视爱好者,平常闲了也愿意动手写写剧本。
这部电影的剧本我认为是华语电影难得的出色作品。即使其中关于庭审现场没有还原到位(翻评论时看到有些观众的意见),但是瑕不掩瑜。众所周知,戏剧的核心是矛盾。本片的矛盾可以说是相当出色,既没有像狗血影视剧那般的矛盾堆砌,又不是无脑剧里的矛盾少而平铺直叙。
《河豚》的矛盾很艺术,而且点透了最明显的一个矛盾就是:一个女孩嫁给了一个强奸她的人。这种组合让我想起雪穗与亮司。在黑暗与寒冷中相互取暖,在对方的眼中寻找光亮。
还有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大叶庭藏在妓女的怀中得到温暖。
对于一个缺爱的人,心如死灰的人,爱上这个强奸自己的人,其实不能说不合情。许一城的真实与担当是胜过普亦群的。而且在许一城那里更能得到一份温暖。而普亦群则像是一头野兽,为了扑倒猎物,不惜毁掉整个丛林。可以感受到郑漫枝害怕这份爱。
我也当过舔狗,大于一次。说句实话,我在单方面的感情里,表现的也像是一头野兽,不过比普亦群强些。(就是更往人的方向走些)
上面说了矛盾,之后再说说本片的台词功底。这个本子的台词功底可谓是相当的厚实。
可以由上面的台词可见功力。作为一只舔狗,我看完之后都很有共鸣。里面有很多让人印象颇深的句子。
我认为这个电影本就不是一个悬疑片。因为如果将其看作是一个悬疑片,里面的东西太过简单了。他更像是一种对人性的探讨。像是对人与人之间的另一种排列组合的深入研究。对于两个孤独的灵魂,他们只能在对方的眼中寻找希望,在对方的怀里祈求温暖。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只捏住爱上强奸犯的荒诞,我们是不是更应该注意到背后那真实的有些可怕的孤独,而编剧只是将他放大了,正如所有的戏剧一样。
我之所以讲这么多,是因为我真的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好的本子。而中国影视业我认为是很缺这种好本子的。我认为影视的组成分三个部分,剧本(故事),导演(结构和镜头语言),演员(表达)。在中国,编剧是缺位的,是不受重视的。我们可以轻易地想到著名演员,著名导演,但我们恐怕很难说出一位著名编剧吧。
我希望大家可以鼓励一下这个片子,因为它有一个特别好的剧本。我人微言轻,但作为一名观众,确实很久没有见到好的故事了。
个人意见,理性讨论,不喜轻喷。
1名字起得有点故弄玄虚,现在都流行这么起名吗?昨天刚看了个杰森斯坦森的《蜂鸟》
2阿娇胖一点了,没有十几年前漂亮了。那时候她的五官真的堪称完美。
3故事想努力编的离奇一点但不成功,演员们普遍不在状态,大部分情节靠台词来推进,没什么波澜。
4许一城腿是怎么瘸的?片子里交代了吗?我怎么没看到?
普亦群演得不错 阿娇一直在线不过咋现在还流行爱上强奸犯的戏码呢?
所以說到最後,那位舔狗是還有機會嗎?🐶
网大里面算良心的电影了。剧情确实买了很多伏笔但是有些没有圆回来,不知道是刻意为之还是怎样,阿娇的演技没得说,眼神太有戏了,情绪把握的特别到位。监狱镜头全部是纯素颜出镜。我边看边感慨,长得真好,40了状态这么好…电影三星,多一星给阿娇。
也太…一看出品单位,不敢说啥了
看完之后感觉很快就忘了
就算选强奸犯也不选舔狗?!这是备胎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一本正经讲了个烂故事,弄得像解方程式一样,因为所以的。阿娇有时候侧面看整个脸又肿又僵,好可怕。
看海报抄袭《电话》,还挺期待阿娇这次能像全钟瑞那个角色的发挥空间,可惜还是错付了,甚至这个角色还有点让人遐想……第一次看到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的电影片头,估计这剧本也是真实案件改编,没有神翻转也在情理之中,毕竟网大也没有太高预期,就还行。
文艺、悬疑想两手抓,却都没抓住。剧情之狗血,依旧没法用女性视角来掩盖。PS:钟欣潼现在只能接这种片子了嘛
嫁给强奸犯完全就是个噱头,作为一部悬疑剧是不合格的,匆匆结尾,很多线索都没有收拢。
明明叫打火机,为啥要叫河豚?
剧情不新颖。“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自己过得好就好,千万不要因为他人挑唆想的太多做蠢事。
毒
作为网剧来说,及格是有的,但整个悬疑都挺粗糙的,还有角色的演技,也就那样吧,无功无过,男主演的我看着有点出戏
阿娇新电影,用噱头方式讲述了一个姐弟恋的故事,有反转,河豚就是那种本身无害但破坏其身就会有毒的食物,就像人,每个人都无害,但你不能伤害他们的亲人或者他们在意的事物,就是这样。
因为片头写着是高检出品,所以很认真的看完。总体感觉这不应该是高检案件的重头。是激情犯罪?家暴的必然?还是激素使然?表达出的谴责重点不明确。
全是不合理的脱裤子放屁,女主角被qj后还能爱上男主角,男主角既然喜欢女律师为什么要qj女主角,如果他喜欢女主角为什么狱中珍藏的是女律师的照片。
不仅剧情可笑,逻辑混乱,而且居然能做到没有一个演员演技在线,真是难能可贵呀!居然还最高检影视中心出品,这是哪门子案件呦?应当去做脑CT
哪家法庭能搞的跟讲抒情小论文一样,被告人讲完证人讲,最后连辩护律师也来讲一段。阿娇还是好看的
想看看阿娇的新作品,没想到中途实在看不下去。法庭上,每个人都用同样的语调、语速、语气念着对白,毫无波澜,行尸走肉,压抑又不可思议。——写于2021.7.10(哎,男演员也是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