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分这么高怀疑我看了场假话剧……
改得这么差,最大的锅肯定甩给导演。
首先服装道具都偏现代化,包括奥菲利亚的相机,后来霍拉旭递给哈姆雷特的枪,都感觉年代设定应该是近50年内的事……如果导演想把剧本时间线拉近,让观众觉得更亲近,直接设定成现代故事不行吗,弄个上世纪这样的大背景感觉很迷……
另外,很多细节都被删掉,导致剧情bug和人设平面化。
记忆最深的就是最后一幕,皇后莫名其妙喝下毒酒……完全!没有!铺垫!作为观众只看见就在儿子和雷欧提斯战况激烈的时候,皇后三步并作两步,莫名其妙跑到侍女面前把酒喝了?作为一个皇后,难道不是坐在凳子上,优雅地等着侍女把酒递过来?再说她是有多无聊,悄悄地自个儿把皇帝对哈姆雷特的奖赏给喝了?
说说主角吧,虽然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本尼这版全程愤怒的哈姆雷特也是刷新我的认知了。
作为一个受百姓爱戴的王子,他的聪慧和优雅,我反正一点都没看出来。他装傻和正常的时候,有区别吗?都是疯疯癫癫的样子。
再说哈姆雷特最核心的to be or not to be,有表现?我只看见了愤怒。本来很期待的他和母亲深夜会面的那幕戏,结果呈现出来的只有,哈姆雷特:你不配当我妈+全程怒吼。皇后:我错了+全程嚎啕大哭。
哈姆雷特本来那么那么那么复杂的内心世界,被本尼诠释得像个智障中二青少年。
哦对了,还有他误杀了奥菲利亚老爸的时候,拜托,你杀了的是你情人和你好友的爸爸啊!哈姆雷特居然冷漠得像只是死了只蚂蚁。
哇,想吐槽的简直太多了!
奥菲利亚,虽然演员演技其实还不错,但是,一开始选角就有大问题啊!原著里美丽纯洁善良天真可爱的少女,到这里就变成了一个有鱼尾纹和眼袋整张脸都写满故事的女人,再加上演员脖前倾问题严重,小腿粗壮……这让观众怎么有代入感?
还有,她和哈姆雷特的感情戏也是……非常神奇。导演对他们感情的描绘和对哈姆雷特受百姓爱戴这点描绘的处理方式一模一样,观众如何得知他们二人相爱?全靠听其他演员的台词。明明几句对手戏就能体现的东西,导演偏不让他们演。
我们只看见她哥哥雷欧提斯劝她不要陷入王子的爱情,她父亲波洛涅斯也让她拒绝王子的情书。然而奥菲利亚自己,在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没有一丝羞涩,没有一丝爱而不得的难过。所以观众完全get不到奥菲利亚对王子的情感。
另外我还想吐槽雷欧提斯。不是我对肤色本身有什么意见,只不过波洛涅斯和奥菲利亚都是白人,而一家人里的哥哥,是个黑人……我可能能脑补一万个青青草原的故事……
再说雷欧提斯身为一个翩翩贵族少年,演员能不能有点贵族气质?那双眼睛瞪得溜溜圆我以为是非洲王宝强,简直憨态可掬。
最后点名批评的主角是皇后。同行一起的妹子一直给我吐槽这导演可能对皇后有什么意见,我深以为然……皇后戏份不算少,但看到结尾我也不知道这个皇后有什么特点……人物塑造得宛如一个群演,更不要说展现她可恨又可怜的一面。
配乐打光这些专业问题我不懂就不说了,反正这部剧,作为一个业余观众,就觉得,除了布景不错,好像就没优点了……
1. 感觉导演和Horatio有仇,相关剧情台词删了大半,把他矮化成了哈姆雷特身边毫无特点的跟班。这样一个狗腿子还能作为事件的见证者,维护哈姆雷特的名誉?他说的话谁信啊。2. Claudius从头到尾一个表情。劝解哈姆雷特时那种虚伪的诚恳、独自忏悔时的愧疚和顽固、被哈姆雷特挑衅后的怒火,全都是一个样。按说都是老演员了,应该不是演技的问题,也许这就是他对角色的理解吧。 3. Ophelia……感觉疯没疯演得都一个样。另外怎么戏里只会用“装满遗物的旅行箱”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4. 电影院里的live版开始之前有对本尼的采访,听了觉得他的回复说的都很浅,完全从自身经验出发来谈表演,有点失望。但看完之后觉得本尼的基本功非常扎实,和其他角色比起来好不少。但是在角色的塑造上好像也没有什么新意。他表现的是愤怒的哈姆雷特而非忧郁踌躇的那种,但这种愤怒和Kenneth Branagh那版太过相似,只是没有后者的愤怒里近乎残忍的那一面。想了想,大概只有导演身兼哈姆雷特的演员时,才可能在角色的塑造上有较大的突破吧。
期待了很久,结果很失望。看完陷入了深深怀疑,究竟是我水平不够还是这版真的有问题?两个前排一星的影评基本点出了不对的地方。 三个最大的不适:1. BC太用力了。都看不出他进入装疯阶段,全程都是个激动的疯子,共鸣不到悲剧王子的心路。而这个剧快一半是王子的内心戏。2. 导演是不是有厌女症…女性角色莫名其妙,戏份少,内心想法完全没表现。完全是推动剧情,渲染悲剧的工具人。这导致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哈姆雷特的感情没了落脚点。他和母亲的感情究竟是什么,olphilia对他究竟有什么意义,完全一片空白。那么王子的感情,他的悲伤,就变的很苍白无力了。3. 现代背景和古代设置的脱节。看的时候一直疑问王子愤怒难过为啥不直接复仇?回来一查原来是天主教信仰与复仇的矛盾。400年前的莎士比亚的当代改编需要注入新的思考和观念,但是不能简单去掉旧观念啊…故事的核心矛盾都没了,还有什么能说服吸引观众的呢?
现代元素加得莫名其妙。Hamlet开场的唱机,Ophelia的相机,Horatio的纹身,守卫的猎枪,亮红鲜绿的电话……感觉似乎想展示现代的什么,但符号底下是空的。古典的美感却白白流失了。
Ophelia带崩Hamlet。前者不够纯美高洁,后者就显得傻缺古怪甚至虚浮。名场面纯靠演员发疯顶上去,Hamlet行动的延宕变得像是因为他精神不正常,而非源于真挚的痛苦纠结和深沉的思索追问。本尼仰天长啸时我看着白光照亮他粗壮如橡树的头颈,心想:thou art too strong for Hamlet…mentally and physically. Hamlet思想举棋不定,习性受到王公贵族社会规范的约束,他有Humanist的忧郁和柔弱,本质上还是一个人群中的人,一个担负了伟大事业却不能胜任的人(歌德语)。本尼诠释出彩的角色通常有“非人”元素(智力超群/才华盖世/特异功能/人格障碍/不是人的怪物/龙…)让他演普通好人,感觉跳过了“在我的心里有一种战争”这个步骤,直接把“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国家瞩目的一朵娇花”抬上了愚人船。
Polonius挺出彩,喜剧元素一肩挑。Diversity没有问题,但Laertes为什么和父亲和妹妹肤色截然不同,实在突兀。Laertes和Hamlet的对照感也弱化了,加上剧本改编,重头戏纯靠演员爆发力,总觉得结构上有些毛毛刺刺的凌乱感。王后寝宫和奥菲莉亚之死这两场尤其明显,觉得断裂了,江河该奔涌的地方没接上。
To be or not to be那段是好的。采访中记者说Hamlet是每一个成名演员都要钻的火圈,看过这一段,觉得本尼以他独特的风格顺利钻过去了。要是他这一段穿结尾场Fortinbras的衣服我会更喜欢。
衣服很怪。上半场丹麦王子装滑稽多于肃穆,像丹麦曲奇附赠的Jack in the box。Hamlet的卡通T恤,Ophelia的姜黄上衣+皮带+灰长裤,Horatio的黑框眼镜+优衣库格子衫+登山包,这三套最奇怪,和其他格格不入的现代元素共同制造了一种古怪悬浮的氛围。散场路上琢磨所谓现代化演绎(其实是期待落空有点失望努力找补)“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 莫非哈姆雷特也可以被解读为,一种“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在我个人的戏剧体验里,莎剧因为年代久远、经典辈出和长度醉人需要另立评价体系,及格标准是“能看下去”,优秀标准是“有说服力”:那些冗长生僻且易流为浮夸的台词,要恰如其分地说出来,自带情感起伏又不令人反感,很不容易。
芭比肯剧院这个版本演员水平比较参差:卷福不功不过把三个多小时的澎湃称下来了,但因为太早就开始狂乱,后期反而有隐隐松弛感,失常的表现倒是很逼真、有“笑果”,但在人物塑造上远远不如饰演叔父的希德——他演的奸王真是太讨人厌了!
幕与幕之间的层次感也相当好。
奥菲利亚则从头到尾就不太“正常”,疯之前也一副难以自持的错乱样,把她目睹误杀的细节处理成一个热爱摄影的小女孩儿的意外纪录挺有意思的。
布景走哥特风,现场气氛应该会更为诡谲
ACT II开始全剧建立在砂石之上,“命定的绝望”有所传达。
全剧最喜欢的部分是演前花絮,卷福去东汉姆有色人种为主体的学校,看孩子们排练——哈姆雷特对于绝望之境是否投向死亡的困惑是全人类的困惑,其普世性决定了他永不会过时。
另,最后一幕的挪威王子好帅,没啥戏份,但立领风衣英俊一脸!
第一次在电影院看舞台剧。布景美轮美奂,不知道为什么要部分现代装示人,看起来出戏十分!二缺的演技太好了!!!奥菲利亚太疯疯癫癫不喜欢,和想象中的不一样。原来演员竟然是《神夏》里演夏洛克妹妹的Sian Brooke!!!天了噜完全没认出来!!!一直还怀疑是不是Mary Elizabeth Winstead,笑死了![7.23看的]
英国电影 名著改编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经典 NTLive 舞台剧 威廉·莎士比亚 BenedictCumberbatch 足花了240大元看這個舞臺劇電影, 享受雙重感覺, 莎士加卷福, 電影+戲劇.....
舞台美術棒呆!!上半場最後的那個效果不能更好!至於表演的部分除了Polonius&挖墓人以外的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些浮誇,Ophelia特別糟糕,對BC的哈姆雷特也蠻失望的。一正一負,7分:)
我觉得本尼好激动......从头激动到尾就没意思了......
奥菲莉亚有一种快乐大本营里面吴昕的既视感,从发型到瞪大的眼睛到步伐
哥特风!但想来哈姆雷特本来也是个很哥特的故事嘛。舞台和灯光设计相当有feel,卷福辛苦了,这歇斯底里的三个小时啊……Ophelia让人心都碎了,然而仍然感觉这是个基片==
3.5 视效和舞台布景非常帮到剧情和心情,尤其喜欢上半场结束那场风暴,到下半场整个舞台上都是黑色的碎屑,泥泞般的质感太赞!演绎并没有太大惊喜,奥菲利亚不够烈,感觉还是偏向于傻白甜。奥菲利亚我还是最喜欢OKT那版。4.23@广州大剧院。字幕很多错字。
舞美和卷福优秀,卷福为了演哈姆雷特应该减了不少斤。但这一版改编确实不敢恭维。复仇前的痛苦与挣扎表现得并不深刻,很多处情节衔接得也生硬。奥菲利亚的演员肢体动作太差了,看得出戏。
最脍炙人口的莎翁悲剧重新演绎,现代与古典交错融合,年轻与年老、正义与野心逶迤对抗,所有人被to be or not to be的困境所缠绕,在生死抉择时举步维艰。最终华丽宫殿覆之以渣滓,家国秩序崩塌,所有人走向毁灭。密不透风的台词,疯狂入骨的表演,哈姆雷特是检验演技的试金石,本尼将这面大旗扛得很稳。
@录制 啊,Ciarán Hinds。满场senior citizens,结束后还会鼓掌。慢动作有点帅气,节奏刚好。映前贴SH特别篇预告,完全DW既视感……= =
看的NT LIVE版,布景音效都很用心,据说比现场看舞台剧效果好。各演员的哭戏都演得很好。Benny情绪爆发了N次,真是身体内有小宇宙啊。然而看了30min后我就开始想,我这看的是哈姆雷特吗?!莎士比亚的剧,我还是倾向古典版啊。。
重播去看的,一个电影院同时开四个厅还全部Sold Out,缺爷的号召力可见一斑。且本尼的演技和实力在那里摆着,三个多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但说特别震撼的话倒没有,毕竟演过这出的戏骨太多,他们自己也说这是所有实力派晋级的必经之路,更多是看不同演员的各自解读。另外缺爷最后号召给难民小孩捐款赞
加上采访接近4个小时,太考验观众的体力了,当然台上演员更不用说,尤其是从头到尾独挑大梁的卷福。古今融合的舞台风格很新颖,王子装疯卖傻那段我哈哈哈,上半场的表现力尤佳~
无懈可击。虽然我们明白stage上有个黑人是重要的政治正确。。。但你能不能把兄妹都安排成黑人啊!这样很难入戏!!
宅在家里,时间大把,就把舞剧、音乐剧、话剧看个遍吧!现在有了网络、4G、5G,许多国外著名的舞台演出都可以在家里看到,不用去剧场,对我这样的老年人来说真是大好事!搜到这个卷福(中国观众给因演出电视剧福尔摩斯而闻名世界的这位好演员起的名)2015年在英国国家剧院演出的这个新版(汉姆莱特),投到电视大屏幕上,分两天看完了它,很过瘾!据说去年中国艺术电影联盟举办的外国戏剧影院放映也有这一部,高清晰度版在影院大银幕上看,一定更好。导演最大的创造是把故事放到了现代,人物衣着、道具、环境全改为当代,舞台设计调度很有创意;演员纯正的口音,念着沙翁文采飞扬、抑扬顿挫的台词,真是个享受。豆瓣上有不少中国观众的留言,褒贬参半,读着也很有趣。我还是满喜欢和享受的。
有些人就是为戏剧而生,为舞台而生的。他的脸上因为敬业而布满的汗水、因为入戏而布满的泪水真真实实地令他璀璨夺目。英国人太有腔调了,口音太好听了。有生之年想去看本尼的现场,什么剧都行。
Hamlet的角色本身不愧为优秀演员的试金石。
真是华章。那种繁复与华丽的古典美,竟能由中英文交相辉映地吞吐出来。字句当年都看过,听英伦腔轰炸几小时,还是酣畅。卷福也说,哈姆雷特适合每个演员演。而每个演员进阶时,也该在这剧中泡一回。这一版,除了雷欧提斯,基本上每个人都演得张弛有度,尤其老戏骨。克劳狄斯(竟然是权游里的塞外之王)的装束格外气派,对应《狮子王》的刀疤,倒是生动得很。卷福穿得相对嬉皮,加上那相机与枪支,整部剧渗了点怪诞的现代性进去。上半场那个仿佛魔法降临的收尾太惊艳,本就一片荒芜的下半场几乎攀不上去。三星半。
#资料馆留影#“卷福”的NTLive版,加入现代化视听语言的古典话剧,的确有不一样的化学反应,而演员现代人的衣着打扮,也模糊了时空的界限。个人以为,“卷福”的哈姆雷特与饰演奥菲利亚的女主角演得最赞,其余演员也很投入。其实只要有莎翁神一样的经典剧本护航,无所谓保守或是创新,古典还是现代,无论怎么裁剪这出好戏,永远是哈姆雷特的王子复仇记,永远是人类无法摆脱的枷锁与挣扎,to be or not to be。ps 谢幕时“卷福”现身呼吁为叙利亚难民捐款,以及朗诵的那首《家园》实在感动,堪称“高光一幕”了。
第一次坐在平均发色252的爆满剧院里,感觉像是周围坐着上百本人生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