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虽然貌似在讲寄生在人类身上的寄生兽,其实在讲寄生在地球上的人类。
首先是学习能力。因为自从母亲死掉的那一刻起,新一就丧失了哭泣的能力,直到完结篇见到同样母爱泛滥的田宫良子,新一才重新学会了哭。然而小右,只花了一天的时间就学会了日语,并在完全没有驾龄的基础上,上手就开起了丰田。寄生兽的学习能力几乎已经到了令人乍舌的程度。
然后是运动能力。寄生兽不仅可以将有限的器官变幻出无限可能的肢体和各种张牙舞爪的触角,更能极大提高宿主的运动能力,如终极大boss通过双腿发力,目测可以弹跳数百米之外,并且从楼顶跳下轻松无压力。
紧接着是坚硬程度。从小右每次变成刀状的利刃就可以看出,寄生体的锋利程度不容小觑,它可以轻松割掉人类的头颅,并且将没有故事的女同学一分为二。简直是行走的管制刀具。
最后也是最令人细思恐极的——分身。不仅田宫良子可以从脸上变出三块寄生体,而且小右也可以跟宿主脱离之后再合并,俨然生化版的变形金刚。
正是以上恐怖到令路人炸裂的寄生兽特殊技能,使得阿sir在本片中看起来如此不堪一击,不仅被寄生兽斩首,而且打出的子弹都被挡了下来。以至于临死前还不由地感叹一句:“这种生物还真是......”。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新一被寄生在母亲生上的寄生兽捅死的时候,小右不顾一切钻进新一的身体,分解自己救活了新一,从此跟新一水乳交融、合二为一、真正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田宫良子:一只寄生在一个女教师体内
的寄生虫。也是智商最高的寄生虫。
一开始她通过各种途径来探究寄生虫长久存在的办法,甚至与A先生(另一只寄生虫)性交,来研究会不会产生它们的下一代,结果却是生下了一个人类婴儿。所以她意识到,寄生虫是无法繁衍下一代寄生虫的,所以她想与人类共生。
另外她因为孩子而产生的前后变化也是有极大的看点的。从开始的冷漠,慢慢变得在乎孩子的感受,最后甚至为了救孩子而不惜暴露自己而死在人类的枪下。
我们是弱小的生物
和强大而又可怕的人类比起来
我们是可怜又弱小的
不能自己单独生存
只是由细胞组成的生命体
所以
不要欺负我们”
作为没有看过漫画原著的观众来看…还挺好的…
8月26日,社长参加了在百丽宫重庆天地店举行的《寄生兽》看片会。在那个烈日炎炎的下午,我观影后的感受只有一个:
每一个男人都应该拥有这样一只神之右手!
画外情况:
1、社长非原著漫迷;
2、之前也未看过此片;
3、这次看片会放映的是两部原版电影剪在一起的中文配音版;
主人公名叫新一,单亲家庭长大的高中生,被寄生生物吞食了右手,从而达到共生。
而寄生生物的作用是什么呢?
他可以随意的变换形状,变成利刃,盾牌,弓......
也可以自主的学习技能知识,一天内学会日语的高智能学霸!
重点还是生活中的好帮手,帮你切菜、煮饭,还有:打飞机(此片段已被剪辑师和谐)。
反正就是一个懂你的心,又功能强大的牛逼生物。
而这样的蜜汁寄生兽,在生活中的功用想想都觉得舒服:
不用做饭,他可以变刀,变勺,变打蛋器,自己搞定;
不用做家务,他可以拿扫把,拿拖把,自己完成;
甚至例如片中的撸管情节,他也自带“手”、“嘴”、“???”等多重属性;
你只需要简单、明媚的葛优躺在沙发上,那种感觉就像得到了个海螺姑娘。
不过电影的立意并没有社长那么平凡且肤浅。
男主新一,是一个救世主的角色,带着小右(其右手上的寄生兽)与其余以人类为食的寄生兽展开决斗。
在这个过程中,电影利用主人公单亲家庭的背景,强化母子情感。不管是新一母亲因为“肌肉记忆”自发的救他,还是田宫良子作为高级寄生兽舍命救下自己的孩子,都大赚了一把观众的眼泪。
母爱的力量,何其伟大。
除此之外,导演又将主题升华放大,不仅止于片头立意的环保:
“如果人类的数量减少一半,那污染是不是也减少一半呢?”
借由小右口中讲述的哲理性疑问,对着所有大是大非进行了一次自问:
“为什么你对你的同类(指人类)的死亡那么气愤呢?我的同类只不过是在进食(指吃人)啊?”
“为什么你对杀死同类(指杀人)这件事如此的抵触呢?”
重点是,所有吃人的寄生生物都是一个满怀环保的心、认为人类才是这个地球的寄生虫的政治家呼唤来的。当然,他的寄予寄生兽们的初衷也非常简单粗暴——杀人、吃人。
夸张点说,寄生兽其实定性于更高级的物种:
更智能,一天学完日语,能将所学迅速为其所有;
而且寄生兽并不能繁殖,所以群体的总量只能有减无增,解决了数量上涨带来的环境问题。
但可悲的是,他们并没有感情,没有眼泪也没有微笑,所有的思想只聚焦在猎食与自卫。
因此导演的用心也昭然若揭:情感,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类似于田宫良子之类的高级寄生兽的心愿是,能完全融入社会,像一个普通人一样生活。
片尾,小右也提及:越来越多的寄生兽找到了与人类共生的和谐方式。
导演用了这样的方式作了句读,似乎又过于简单了一些:
新一所展示的性格多半都是人性中的善良一面,带有的更多是偏光辉的成分;
但人并不仅止这样简单,以“市长”为代表的就是更复杂的人性,他有一个善良的初心:“保护环境”,却用了极其残暴的手段:“召唤寄生兽吃人”。
这让社长莫名联想起了那些烦人的公知,打着公众的旗号,却并不是真正为公众利益着想,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却又恬不知耻的叫嚣着,挥舞着假自由、假独立的大旗。
庆幸的是,导演将自己的这些思考历程融入到台词中,从简单的生物学的达尔文守则,升华到了灵魂层面:
人性的确分善恶,但却不代表我们可以用更恶的方式去惩戒恶的人,那样只能真真正正变为“恶”性循环。
就像电影中的台词,当你感知到了其他人的悲苦,你就愿意包容与接纳,甚至牺牲自己。
(Link:电影中的一些台词言论↓)
可能没有哪个国家能比日本更热爱怪兽题材。这部《寄生兽》虽然不是“奥特曼打小怪兽”的那种模式,但也算是某种“怪兽题材”的变形。和去年年初的那部《二重身》有些类似,这部改编自漫画的电影是一种日常生活中的科幻设定。
一种神秘孢子突然降临地球,它们钻进人类的身体,控制人的大脑和身躯,并且将人类作为猎杀吞食的目标。高中生泉新一也险些被孢子控制大脑,但结果这个孢子却只停留在了他的右手中,成为了一个“寄生兽”,这个奇怪的生物有自己的思想,可以与宿主对话,之后,他们开始了奇妙的共存。
日本这个岛国,有着挥之不散的末日感情结,就像《寄生兽》的开头,旁白冷淡又令人惊悚地念道,“如果地球上的人减少一半……”有时,当人们看到过多的灾难和无法解决的困境,就都会转而谴责人类自身的罪责,而产生某种自毁倾向。而这也是很多科幻和反乌托邦题材电影的精神来源。
《寄生兽》中,被外星孢子控制之后的人,就会变成一种侵害同类的动物,最重要的是,它反映出的深层内心结构是“不再具有同情心”。怜悯、爱、利他性以及情感上的感同身受是人类共有的心理基础,一旦这些东西消散,“人性”本身就已经泯灭了。某种程度上说,这部电影中被病毒操纵的人成为了一个外部视角,反观了人类世界的情感模式和人性根基。更有趣的是,在那些被病毒操纵之后的“非人”之中,电影的设定又细分出了几类不同的状态。除了完全泯灭人性的那一种之外,还有与男主角泉新一奇妙共存的“寄生兽”。这个寄生兽没能进入人类的大脑,停止在右手上,它有思考能力,需要了解人类世界的知识,给自己起名“小右”——有一种典型的日本漫画式的怪趣味。某种程度上说,这个寄生兽改变了泉新一,而作为人类的泉新一也改变了它。
在了解人类世界的过程中,寄生兽小右用陌生化的方式对我们习以为常的常识提出了很多逼问。比如“人类会吃猪、鸡、鸭,为什么同类相食是不被认可的?”比如,它也无法理解,人类之间的“爱”到底是怎样的感情。泉新一没有父亲,母亲对他很好,工作辛苦,为他操劳,这种“付出”和“母爱”在小右看来,根本无法理解。这种看似在科幻片中常见的设定实际上涉及到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人所具有的利他性该如何解释。在动物世界当中,利己是天经地义的事,而人类的有些行为模式却呈现一种利他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之下甚至会有“损己”倾向。这或许就是人性暧昧和复杂的部分,如果说神性是完全利他的,动物性是极端利己的,那么人性就是尴尬的存停于神与动物之间,它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角,这种尴尬的状态决定了我们人世间当下的状态,一切甜美与苦涩,希冀与困境,都出自于此。
对于科幻和末世设定来说,当人们或者被自己发明的高科技所控制,或者被外部文明入侵,最终,人类能找到的解决方案几乎都与“爱”有关。除了政治正确的考量之外,人性中的爱意或许是人类能想见的最高级的情感形式之一,相比于冷酷的科技和冰冷的、只会执行指令的理性机器生物来说,爱这种无法言说的、毛茸茸的感情才是拯救我们自身于水火,并重新唤醒人性的良药。
这部《寄生兽》同样如此。泉新一的妈妈最终也被病毒入侵了,那个有着母亲外形的生物最终和泉新一不可避免的开战,因为在那一群非人的生物看来,没有彻底控制人类大脑的小右是不被接纳的,必须杀死宿主让孢子重新寻找可寄生的人。最终,“母亲”在和泉新一打斗的最后一瞬,在残存母性的指引下,用手挡了一下怪物的触角,让儿子逃过一劫,却也了结了自己。多年前,母亲用那只手接下了一只油锅,留下终身伤疤却救了年幼的新一一命,多年后,同样是这只手断送了自己,再一次拯救了儿子。
扮演泉新一的是童星出身的染谷将太,他于2011年凭借电影《庸才》获得了第6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新人奖,去年,他主演的那部《哪啊哪啊神去村》同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的形象特别适合出演这种开始有些吊儿郎当,然后一点点成熟起来的男孩儿。相比于《神去村》用比较夸张的肢体动作和表情弥补演技不足,这部电影中,他的表现可圈可点。
这种必须让怪物本形出现的电影,很容易拍烂,但是《寄生兽》做得还算可以,怪物的造型虽然夸张但不狗血,在这一类型的电影当中,已经算是在商业考量和粉丝趣味之间弥合得比较出色的一部。
(文|杨时旸)
疑问,染谷将太要是和桥本爱亲密,米奇会感受到兴奋和激情么。
烤鱿鱼怪,章鱼怪,香肠怪,苦肠怪,大肠包小肠怪,三黄鸡怪,辣条怪,宅男和好朋友右手一起打怪,夜市里食物起义,炸裂!
改编无功无过。细节的高还原度向原作党秀足诚意。卡司网罗各路变态(能同时扮非人和圣母的大概也只有深津了)。演出可圈可点。只可惜:刺眼尖锐的原作风格被商业化成了酷炫的特效,以发出异见之声为己任的青漫作品的翻拍,若无Akira的好命,只有被磨得圆滑世故,人见人爱。这便让人十分怀念深作欣二。
如果有一天我变成了寄生兽,第一件事就是吃掉在电影院里吵闹的小孩和大声接电话并且毫不愧疚的大人
特效做得很不错,影院观感很好。特别是最开始被寄生的男性,不灵活地转动着眼珠然后啊呜一口吃掉了自己老婆的头,有点惊悚。不过后来看着看着就习惯了。。他们吃人我吃爆米花。。东出小哥很帅 “呀”的我很满足w 校园屠杀那块也算是前编的高潮了。和母亲的戏处理略差,很可惜。小右的声音还是动画里萌
昨晚只是想在B站看个有小正太和萌妹的青春电影,然后,他头就裂开了…
2016.08.26,125分钟国内公映版,取舍得当,比之前的日本版好看很多。情感力量又一次战胜魑魅魍魉。
漫改翻拍的经典。
山崎贵对娱乐大作的掌控能力愈加成熟,“寄生兽”制作效果甚佳,染谷将太无愧浅野忠信接班人,下集两人将正面对决!
慶幸自己不是原作党 覺得很好看 特效可以滿分了 故事也正常 意外地覺得很多地方是致敬漂流教室 橫尸遍廊那段也超燃 就是看到東出後來的頭覺得以後都不想吃某種蜜餞了……
大刀阔斧地删掉了很多人物还修改了不少关键剧情,但主创很自信最后展现的效果大部分也都很出色,比故事讲得畏首畏脚的动画好看太太多了
拍的真很不错
看惯了好莱坞的那种肌肉特效,感觉这种动画感很强的寄生兽特效很新鲜,颇有几分想象力,但对于这样个故事没什么好感,有着强烈的快餐感,两个主角的塑造也并没有那么讨喜,毕竟是时长有限,不可能像动画版那样,倒是可以理解。
没看过原作,觉得真人版拍的还不错2333,居然无尿点的看完了,染谷演技好评,东出帅的掉渣,深津气场独特,桥本一般,期待下部
删除了好多剧情,剧本张力弱化了好多,没有了TV的那种情节,甚至动漫里由浅入深的环保感悟、由严肃惊悚到平淡顿悟的风格完全不同了,变的直接而暴力,还有无厘头。最主要的是,男主演得实在太傻啊,动漫TV那个书生气的优雅高中生泉新一哪去了?6.8
想在中国电影院看一部日本电影,真的太不容易了。与其说它惊悚恐怖(放在中国电影院真是吓坏老头老太的尺度),更愿意把它当做商业娱乐,故事仍然是中二少年的春秋大梦。无论废材,女老师还是高富帅,恶人,BOSS,Casting超棒。
一般般,为毛那么多人吹捧?
本片又名《我与吗丁啉在一起的日子》。以及,日本终于有人愿意把电影时长控制在120分钟以下了,感人至深。
我是B级片!没错!我是B级片专杀小清新!浅野忠信吃人排吐耳环!migi酱帮宿主打飞机!最佳改编是天台扔石头改成染谷将太一箭干死东出昌大。新男神诞生惹【已婚】【和菊地凛子】!田宫森赛如果是坛蜜演就好了嘤嘤嘤!
說個事實, 在染谷的面前, 東出的演技簡直就是渣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