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的比尔盖茨的纪录片,从小到大就被比尔盖茨这个名字耳濡目染,微软的创始人,世界首富,读书的时候只知道他是天才程序员,被教科书灌了无数碗鸡汤,后面被重新洗脑,盖茨的成功是因为他有个好老妈,给IBM装软件的生意都是老妈介绍的,后来因反垄断让爱吹牛的鲍尔默当了微软CEO,当时微软慢慢就脱离了关注,而比尔盖茨摇身一变成了地球上最大的慈善家,关于公司他也只是偶尔逛逛,思考下方向的问题等等。
其实以上这些都是事实,但是越关注事实,反而让自己从却从一个偏见的事实走向了另外一个偏见的事实。然而,因为对计算机感兴趣,这个名字总是念念不忘,真的必有回响。也差不多第一时间看了这部纪录盖茨大叔的纪录片。
真正要了解一个人,真的需要一部好的纪录片或者传记把个人的经历串联起来,这部 <走进比尔:解码比尔·盖茨>.真的不错。
说了这么多废话,其实看完这部影片最大的收获还是作为平凡人能从盖茨身上学习什么东西。抛开好的背景,天赋,如果自身也有一定追求的话,盖茨以及盖茨家庭身上的很多东西真的很值得学习,作为普通人,从我的角度看:
1、终身学习的习惯,多阅读,建立知识框架,这样能有效提升自身的能力。
2、如果未来有孩子,多引导孩子做些性格上不擅长的事情,就比如,盖茨其实很内向,但是他妈妈从小就带他多出去社交和玩耍,这样能让他早早的积累感觉和经验。(这个我亲身体验,感谢姑父姑妈,小的时候经常带我去各种“酒局”)
3、保持专注,盖茨年轻的时候基本所有的注意力都在微软公司上,也许他是幸运的,早早的找到了热爱甚至是狂热的事业上,但作为普通人如果醒悟的话,如果不具备专注的性格,那也应该早日可以培养。
4、多交好朋友,从盖茨的回忆看,肯特和艾伦真的对他的成长影响很大。
以上几点,我觉得作为普通人,大概率是可以做到的。
另外,看完纪录片还有几点挺意外的,作为成功人士,我们会更加放大他成功的东西,有钱,幸福的家庭、豪宅等等,但盖茨大叔其实也经历了相当多的磨难。
1、高中毕业后时就失去了从小玩到的好朋友肯特,我觉得这个打击应该是相当巨大的。
2、30多岁就母亲就因乳腺癌去世。
3、和最好的朋友保罗艾伦因为公司发展问题闹翻,中途虽然有聚会有见面,但心结也是最后才打开,但这位最好的朋友离世前都没能见上最后一面,我觉得还是有遗憾的。
4、辛辛苦苦几十年年,被反垄断搞的心力憔悴,提早退休。(还好有个好妻子,开始了慈善事业,虽然公司一直被批评没有创新,也错过移动互联网,但微软成了闷声发大财的公司,现在市值还是万亿美元)
5、厕所、小儿麻痹症、核能就不用说了,黄的黄,复发的复发。盖茨心中肯定无数个草泥马。(有生之年还能不能让我在做成个事?)
还好有他老妈的生前指点,“成功的定义在于你成为了一个怎么样的人”,盖茨大叔的老妈一直在支撑他前行。
这句话我的理解是,结果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为你所期待的事情付出了努力。就像结尾之前比尔盖茨也说他最喜欢的一本书《了不起的盖茨比》主人公一样,盖茨比的结局虽然是悲剧的,但是他却为他喜欢的黛西,付出了金钱、努力甚至是生命。而盖茨大叔现在就是在为整个人类燃烧自己的生命,所以这样固执的大叔,怎么并不让人敬佩?
PS:发现盖茨大叔还挺喜欢喝可口可乐的,喝的还不少,现在我也有点迫不及待的想去买一罐了。
PPS:今年的新冠肺炎,继续把盖茨大叔搞得心力憔悴。
这部纪录片让我对比尔盖茨有了全新的认识,相比较另一部纪录片《走进沃伦巴菲特》,我更欣赏比尔盖茨一点,因为除了金融操作,他的确创造了微软的奇迹,还涉足了欠发达国家痢疾病的改善,核能的安全使用探索,尽管核能的安全使用探索受到了中美两国贸易摩擦的影响,但他做的事情并非完全商业,特别是组织给不发达国家孩童打疫苗,改善厕所条件等,都显示出他是个有情怀的人,另外和他妻子的感情,我认为是最美好的一类,相互平等,相互成就,相互敬重,相比于沃伦巴菲特,家务孩子都不管,妻子感觉自己没有成就感,比尔盖茨的妻子既能照顾号家庭,同时自己也有成长。没有浪费自己的才能,这已经是最难能可贵的结果了。
纪录片尤其是人物纪录片,会比电影好看很多,因为更真实,也不需要考虑情节需要跌宕起伏,其实生活远比电影精彩。
从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的身上,我都能看到一个非常好的品质,那就是FOCUS,看书的时候非常忘我,工作的时候非常投入。如果看书没有办法进入心流,其实知识的获取是非常片面和粗浅的,他们都能极快进入心流状态,且都能做到看完书后记住90%以上的内容,这个当然是天赋,但是我们普通人如果足够沉浸,也可以记住70%-80%。
另外,我一度也觉得工作不需要特别拼,因为觉得会影响身体,但是其实更优的做法是: 锻炼好身体,然后更努力地工作。因为不够努力,产生的结果一定不够完美。但是厉害的人,无不努力锻炼,只有身体跟得上,脑袋才跟得上,所以透支身体去工作的方式,我也并不认同,且工作之外一定要留给自己思考的时间,不会总结不会复盘不会自省,成长依然会很慢。
其实还没有看完,只看到第二集。所以只是对于前两集的想法而已。以下完全没有整理的文字思路,意识流方式来表述了。
想想盖茨两口子为什么答应拍这部片?肯定是对他们现在做的事情有帮助啊,他本人不缺知名度了,但他们的基金在搞的项目,就需要宣传了。因为相对那些项目的目标,他们能够支配的资源是相当有限的了,拿几百亿的钱,去解决一些全球问题,等于让我用10块钱人民币起家,年尾做出个100万营收的业务来。所以这个记录片,对于他们基金会,Netflix和普通观众,是个三赢框架。
接着问,盖茨为什么要搞这个基金?然后这个基金为什么要搞这些不可能的项目?从这个片里面收我到的信息看,他就是喜欢动手解决问题的人,问题可见限制条件越多,问题越复杂,他越兴奋。编程就是这个过程把,输入信息,规范条件对信息进行处理,然后得出需要的输出。建立这个处理过程中,他的大脑最愉悦。只有这些全球问题,够复杂,解决周期非常长,又没有其他人在做,保证他的大脑可以一直满载。他自己说,他最怕的就是自己的脑子不转了。
是有一类人以烧脑为兴奋点,他代表烧脑族里面选择问题负责程度最高,限制条件最多的那一撮人。
所以觉得这个片名挺好的。表面看起来是讲慈善项目,IT商业历史和全球首富,其实是讲一颗人脑的基本底层需求,就是要被用起来啊。盖茨的大脑比较幸运,天时地利人和让它可以长期专注解决这个底层需求。
在对个人成长非常困惑的这个夜晚一口气看完了这部纪录片,四星半吧。
从某些角度解答了我难以言说的困惑,即便这些困惑和答案依旧还没有成形,我会继续耐心寻找。
1、持续阅读,保持思考
「think week」的存在与每周14本的书袋,在广度和深度上都保持自己的敏感度;150页/时的阅读速度以及90%的存储概率的确是常人不太能达到的,但不代表着你有理由不去往这个方向努力。
这一点没有什么好说的,我们都知道阅读的好处与魔力,那些伟大的思想与文字的跳跃、对话、碰撞,你能汲取的本就是属于你的。写完上面这段已经开始想狂看书了。
当然,思考和阅读是基石,实践才是魔力的钥匙。这一点比尔盖茨在书里也说了:科学家在过去发表了数百篇论文表示核能的可行性,我们不一样,我们去做了。
2、理性,用数据做出有力论证
计算机帝国的领袖可能需要比计算机更加理性,才能代表这个计算机时代。当你用机器语言进行思考,计算机背后的灵魂是你。你要用理性操控住计算机,才能说服它,让它用你的逻辑去执行你的命令。(btw那个微软的游戏应该是帝国时代吧)
当然,梅琳达也补充了她在基金会里的优势——当Bill用数据说话时,她会利用人的视角去进行补充,升级体验。只是我更推崇底层决策时的数据驱动罢了。创造者如果只有理性,或者感性,ta都不足以创造出令自己满意的作品。但在创造之处,强理性会使得事情的发展更有掌控力。当然,创造之后的运营,感性和人文的比例会提升,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这样理性的人导演也设计了温情时刻,最打动我的是他和梅琳达开车途中,梅琳达生气时他俩的对话:“无论我们去哪儿,我们一起去。”
以及我非常相信他有温柔的那一面,你能感受到他真的爱梅琳达——在最后导演问他最想做的一件事时,他说“感谢梅琳达”的时候,喉头的颤抖。
3、专注和勤奋不太一样
我一直想着努力和勤奋,可我又总是拥有惰性。这两者就如骑象人和大象一般,是纠缠彼此的存在。于是我总是会陷入懊悔。看完片子我明白了的一点是,那些我们眼中正在「努力」的人,他们是常人概念里的勤奋,但在他们自己的语境里,是专注,是享受,是沉浸,根本就不需要费尽力气去拉扯自己的那头大象。
异曲同工之妙,不就是find my obsession吗?
在反垄断法片段里,导演和比尔盖茨的对话,让我想起了阿特拉斯耸耸肩。
-“你觉得当时败诉是因为什么,你太天真了还是等等其它原因”
-“是太天真了。”
让我想起了 “谁是约翰 高尔特?”
我打赌比尔盖茨一定也很爱这套书。A is A, Microsoft is Microsoft.
厕所、脊髓灰质炎、核能,我已经迫不及待去他建立的峡谷里避世了——前提是我拥有那个世界的入场资格。
希望创造者能再活久一点,即便他不吃早餐又爱喝可乐。
看完以后的感想: 1、想来听可乐;2、又燃起我购买纸质书的欲望;3、比尔盖茨家的图书馆就是我梦想中家里书房该有的样子。我可以没有客厅,但我以后一定要拥有书房。
没有人不想一夜暴富。 但更多人都相信,勤劳和努力能够带来更加切实的财富。 如何最大程度的赚钱,想必每个人都认真地思考过。 但你有想过,如果你成了世界首富,这钱你会怎么花呢? 如何合理、有意义的花钱,更是一门学问。 为此,Netflix就搞了一出大事情。 他们真的去到了世界首富的家里,在他的身边调查取材,一探究竟——
Inside Bill's Brain: Decoding Bill Gates 导演:戴维斯·古根海姆 主演:比尔·盖茨/梅琳达·盖茨 首播:2019-09-20(
没错,他是真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 对于这个名字,想必没有人不曾听过。 哈佛退学,微软创始人,连续13年成为《福布斯》全球富翁榜首富。
2008年,比尔·盖茨辞去微软执行董事的职位,正式退休。 然而直到退休10年之后,比尔依然位列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2位。
「世界首富」的传奇一生,我们多多少少都略有耳闻。 撇开这些老生常谈的奋斗故事,这一次,网飞却把眼光聚焦在了比尔·盖茨退休之后的生活。 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导演戴维斯·古根海姆(《难以忽视的真相》《他叫我马拉拉》)执导。
豆瓣评分9.1,超过60%以上的观众给出五星好评。 「世界首富」的第二人生,便在这短短三集的时间里,渐渐展开。
卸下微软总裁光环的比尔,实际上和普通人无异。 不吃早餐,喜欢汉堡、牛肉、坚果。 每天都必须有可乐来续命,茶和咖啡更偏爱咖啡。
从小就不爱出门,喜欢被关在房间里,一直看书。
姐姐吐槽他,是个“古怪的人”。
外面风光无限的「世界首富」,回到家不过只是个“肥宅”罢了。 但,“肥宅”和“天才”之间的距离,可不仅是一罐可乐而已。 小时候,比尔就意识到自己比别人聪明得多。 脑子转得快,极其擅长算数,初中的时候便获得全州数学竞赛的第一名。
直到现在,他依然每周会更新书单,不管去到哪里,都会提着一大袋子的书。 书本的内容大多高深莫测,极其晦涩,涉及各个产能领域。
对于一个话题的钻研,他不是读一本书就足够了,他会读起码五本书。
曾经和朋友度假的时间里,他一共读了14本书,几乎一个小时就能读150页。 而更神奇的是,他可以记住90%以上的内容,输入大脑,转化为自己的内容,与别人侃侃而谈。
比尔的大脑里,通常都在高速、多线程地运转着。 他在读书的同时,也在处理各种事务。 而当他不读书的时候,实际上他正在处理一些情感生活。
对于这个复杂又睿智的大脑,妻子梅琳达用了一个词来形容—— “杂乱无章”。
太多的人想了解,世界首富的脑子里每天都在想些什么。 但对于他身边的人而言,这个乱七八糟的大脑里一点意思都没有。
比尔自己都未曾意识到,他和所有普通人都不一样—— 他喜欢复杂,越是复杂,越是兴奋。
他的大脑相当于电脑的CPU,几乎没有停下来的时刻。 但他的时间,也和所有普通人一样地争分夺秒。
退休之后的比尔,反而没有变得轻松,反而比他在微软的时候要更加紧绷了。
曾经掌管微软的时候,比尔会给自己留下一个星期,称为“思考周”。
他把自己封闭在胡德运河的小别墅里,疯狂阅读,疯狂汲取新知识。 这是属于他的“CPU时间”。
这些吸收和思考得到的知识和问题,也都逐一地投入到了他第二人生的事业,和太太一同创办的“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中。 如果说微软时期的比尔,全凭个人聪明才干而称霸IT界。 那么退休之后的比尔,则不断地在从身边人的影响和鼓励下,积蓄着再度前进的动力。 小时候的比尔,就表现出了极其内向的一面。 安静、自闭、社交恐惧。
在他成长过程中,给予他最多鼓励和帮助的,是他的母亲玛丽·盖茨。 玛丽非常积极投入地参与孩子们每天的活动,不断试图激发比尔的兴趣。 给比尔安排社交活动,让他学会与人沟通交往。
但12岁的比尔,和母亲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地融洽。 甚至,比尔曾在饭桌上对母亲大喊大叫。 用他自己的话说,“充满讽刺、自作聪明、粗鲁无礼”。 父亲被气到当场往比尔脸上泼了一杯水。
他们甚至全家都去做了心理咨询,直到比尔终于恍然大悟。 他所抗拒的、被母亲改变的性格和生活状态,原本只是希望通过抗争换来公平,却造成了父母更大的痛苦、更多的不公平。 “生活就是这样,也得顺从母亲一下。”
此后一直到比尔创办微软、忙于事业,母亲也一如既往地是他坚实的后盾。
为他准备好采访的衣服,整理好家里的卫生,还会时不时给他提出一些实践上的意见。
值得注意的是,比尔的母亲玛丽,同样也是美国的一名商业人士,是金县联合劝募协会(King County’s United Way)的首名女性总裁。 基金会的成立和发展,很大程度也离不开母亲对比尔的影响。
母亲的存在,便是比尔前进的路标。
另外一位影响了比尔的,是他的好朋友,也是微软创始人之一,保罗·艾伦。 他们相识在湖滨中学的程序员小组,一个计算机房里。
这个小组由保罗·艾伦创办,比尔和他的好朋友肯特一同加入了小组之中。 高中时期,湖滨中学与一所女校合并,校长找到他们,希望比尔能够帮忙设计程序,合理地安排全校的课程表。 原本是最佳拍档的肯特,由于参加登山小组不幸失足去世了。 抛开悲伤的情绪后,比尔和保罗第一次携手合作了。
他们顺利地完成了任务,甚至还有其他的学校、组织找到他们寻求帮助。 从这里开始,保罗成为了比尔最好的朋友。 比尔为了保罗从哈佛辍学,他们一起生活,一起工作。 接着,一起创办了微软。
随着时间的流逝,微软愈发壮大,而朋友合伙创业的问题也逐渐显露。 比尔是个十足的工作狂,24小时都疯狂沉迷于工作。 而保罗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对于编程工作越来越懈怠。
微软已经不再是当年窝在西雅图的一个小办公室了,它越来越大,大到他们都无法控制。
比尔决定,雇佣一个新的总裁来管理微软。 而这个管理者的到来,无意中也挤走了保罗。
保罗和比尔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糟糕。 原本亲如兄弟、无话不说的至亲,却在公司事务面前变得冷漠,不再联系。 打破这层隔阂的,竟然是因为保罗的癌症复发。 面对镜头,当问到对保罗有什么遗憾的时候,比尔沉默了。
或许正是因为对好朋友的离去抱有无限的遗憾,比尔才对于消灭危害人类健康的医学事业,有着难以想象的耐心和毅力。 他所做的这一切,并不是为了鼓舞人心,他希望实现的是“效果最大化”。
让所有的悲伤和痛苦,都从医学手段改善提高的那一刻,完全消失。
而对于基金会的工作起到决定性影响的,是比尔一生的伴侣,梅琳达·盖茨。
曾经的梅琳达,也是微软的一名员工。 和我们想象的办公室恋情不同,梅琳达和比尔的相识,与办公室根本毫无联系。 有一次,梅琳达去参加一个交易会晚宴时,现场只剩下两个位置可以坐了。
没想到随便坐下之后,随即到来的便是比尔。 畅聊了一个晚上之后,比尔向梅琳达发出第二轮跳舞邀请,结果,梅琳达拒绝了。 几个月之后,他们又在停车场碰到了,车还停在了一起。 聊了一会儿之后,比尔又发出邀请:“你愿意两周后的周五晚上跟我出去吗?” 梅琳达又拒绝了,行程都安排到两周后了,“这约会安排不够心血来潮,提前两天跟我说吧。”
结果,过了一个小时之后,比尔打了电话过来:“现在(约会)的话,还嫌不够心血来潮吗?” 就这样,他们开始了第一次约会。 有了第一次,便有了第二次、第三次,很多次……他们结婚了。
事业蒸蒸日上,比尔变得越来越有名气,成为了备受全民讨论的「世界首富」。 但这一切对于梅琳达来说,是一场煎熬。 她极其注重隐私,不希望向公众暴露家庭情况,更不愿意成为人们口中议论的“世界首富的妻子”。
比尔经常为了工作而频繁出差,家里只剩梅琳达和女儿,“这个房子里感觉不安全”。 或许正当比尔开始沉浸在事业的成功、科技的发展之时,微软爆发了反垄断案。 经过长时间的官司,法院判定微软的行为构成市场垄断。 作为创始人的比尔开始被恶言相对,甚至被激进者砸臭鸡蛋。
他受到了极大的冲突和打击,让他不得不静下心来,开始思考微软的发展。 2000年,比尔和梅琳达成立了基金会,夫妻二人共同管理。
为此,原本极其注重隐私的梅琳达做出了史无前例的重大选择—— 为基金会发声,开始应对媒体。 梅琳达在基金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女性,她总是能从比尔经常忽略的角度出发去思考、走进人群中,引导社会开始更加关注女性和儿童问题。
比尔和梅琳达,一个从数据、技术出发,一个着手情感、伦理角度。
这对夹杂着理性与感性的神仙眷侣,把基金会推上了更高的台阶。 他们一起在一个日常的报道中,发现了非洲依旧疟疾横生、造成儿童无辜死亡的新闻。
几乎从零开始,设计不需要管道排放、不需要外接能源就能处理排泄物的马桶。 甚至还做出了一套新的处理系统,一边产生能源,一边净化出可饮用的水源。
比尔还发现了,至今依然肆虐的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 这个60年前、西方国家早已销声匿迹的儿童传染病,由于卫生条件的恶劣,依然大面积地在贫穷地区传播着。
为了绝对地消灭这个疾病,比尔甚至求助了自己的好友沃伦。 不管前途多迷茫,还要砸下多少钱,他依然想要最大程度地消灭它。
面对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比尔萌生了开发新能源的想法。 和核能电厂、公司合作,分析重大核电事故的原因和缺陷,致力于设计出能够强力抵御灾害的新型核电站。
比尔的努力和不放弃,有的成功了。 他致力研发的新型厕所和欧姆尼处理器,与中国的骊住集团签约,已经逐渐在非洲等地区投入使用。
坚持了9年的核电项目,在2015年与中国签下了核电站建设合作计划。
有的,还正在前进的路上。 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推广普及,依然存在着困难。 不停砸下的巨额资金,却依然还存在着宗教和文化的隔阂。
不管怎么样,比尔都绝对不会放弃。 这些看起来复杂又奇妙的问题和想法,对于我们而言,虽然遥不可及,但这也正是比尔·盖茨作为「世界首富」第二人生的抱负和心愿。
也只有比尔·盖茨,才能够存在如此高深奇妙的想象。 十年前,比尔·盖茨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聪明的大脑和卓越的才干。 十年后,比尔·盖茨也依旧成功,在于他的执着和坚持。
可能在大多数人眼中,已经是「世界首富」的比尔·盖茨,做些慈善也是应该的。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没有这个本事,也没有必要,要求自己向伟人看齐。 我们要做的,不过是像他对待自己那样地,坚定并且始终坚信着。成功的定义,并不仅仅在于赚钱或者享有怎样的荣誉。 这一切,都是我们对于自身所划下的定义与期待。
当你追逐“成功”之时,把目标着眼于自身的话,或许就更有可能获得成功。 努力一点,再坚定一点,做好“成功”的自己吧。
*本文作者:阿呆
看了下allen的生平,gates和allen像是一体两面,一个passion motivated一个problem motivated。一个激情跳脱一个务实坚韧。两个人分开后走上完全不同的道路,一个到处投资,不计回报播撒热情,一个投身解决更大更难的问题。然后,一个人大部分投资有去无回,另一个人每项终极难题都悬而未决,仍任重道远。90年代的微软大概就是这俩人的天作之合,了吧。
其中一个几个有意思的片段是gates跟巴老吃午餐(前者不吃早餐),俩人一块啃汉堡,巴老说6岁就发现了自己最钟情的食物(一边狂撒盐),说这辈子省了好多时间。。思路一拍即合的这俩人,是魔鬼吧。。。
allen跟gates最早的合作是中学时期在一个公司为软件找bug,项目结束时交了一份300多页的报告,虽然没有细节描述这份报告的分工,从纪录片描述的gates个性来看,我估计他做了大部分的ground work,后面的两三个项目直到煽动gates退学一起创建微软,也都是ellan的主意。然后一个天天浪,一个997,ellan负责绑萝卜,gates负责追,是这么个组合。
所以,也就不难看出能给gates绑上史上最大萝卜的人,也就只剩巴老了。。。巴老有取之不竭的萝卜,gates有永动机般的双腿,是这么个组合。
我对全片印象最深的其实不是最后gates妈妈说的那段话,而是他小时候听算数题录音的桥段,也许就是从这里开始建立了做题-打赏-happy的循环机制。总结为“领萝卜不嫌事大”机制。。。
最后,对他老婆致敬。
以及,nerd就别滑雪了,搞搞瑜伽不好吗。。
不停阅读与思考,热爱工作,用心投入,追求更好,永不停歇生活与工作的交叉拼接,一点一点地看到 哦原来他的生活一直是hard harder模式亲情,友情,爱情厕所,脊灰,核能raise up the questionscale the problemchoose the best solutionnail it effectively and efficientlyif you fail, step back n figure out reason n then keep moving forward.optimization 很多解法已有,但如何更好地推广出去实现更大更好的效果呢结尾爬山的比尔坚毅 执着 永不停歇科技与人 理论与现实 得到与回馈
有一个慈悲心的科技天才,真正的富而有仁。
Most people are carried away with geniuses and luck, bu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to success is working hard.
喜欢片子的结构,有种看非虚构报告的感觉,工作和生活,过去和现实互为映照,艾伦那一节真是桃李春风一杯酒;前面都是讲技术难关,经济难关,但迎难而上上下求索反而感觉很带劲儿,然后毛衣战出来了,瞬间感觉变身荒诞片,然后戛然而止;一切的基础是强大的大脑,良好的家教,以及其本人非常坦诚承认的good luck, 从成功学的角度来说,对普通人毫无参考价值,但是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解决问题的决心和勇气,对知识的渴求和对世界的好奇是作为人类无差别的良好品质;亲自给大学写信咨询厕所问题,但是many of them didn't bother to reply, 看到这里心情有点复杂,即使是比尔盖茨也会吃闭门羹,被拒绝实在是人生常态,rejection不应该是终点而该是转折点;首富也看纽时畅销书,唯一可以模仿的点哈哈;
看完之后让我看清一件事,所有阻止Bill成功的东西,都是反社会反文明的,比如恐怖主义、Trump的封闭政策等等。
最聪明,最有才能,最有资源的人。也遇到项目做不下去的难题。 //为该片传递的精神 打满分。
巴菲特捐出半个身家给比尔盖茨就是为了植入可口可乐?不愧是真爱😄
离开微软没有减速,而是加速改变世界。
“比尔盖茨不是爱因斯坦,而是洛克菲勒”,点题了,比尔盖茨确实极具商业头脑
10.7 work harder. "He had come a long way to this blue lawn, and his dream must have seemed so close that he could hardly fail to grasp it."
好羡慕“同时读5本书”的能力…
感动,伟大的人能成就伟大的事业,往往都是来自内在动机,财富以及其它,只是副产品。
最喜欢第三集,第三集里他是一个有点弱点的人了。印象很深的有两个点,一是Bill承认他guilty of being a technophile who thinks technology is the solution for everything,但tech确实有解决不了的事情,事实上这部片子里每一个部分,Bill好像都找到了给出答案的tech,却没能解决他想解决的问题。原因不是他的tech有缺陷,而都是tech之外的东西:人性的弱点,战争,政治。二是导演问他,想对当年反垄断诉讼时的自己说什么,他说naive。就连Bill Gates当年也没看清,当年的诉讼并不是Microsoft做错了事情,而是Microsoft的存在带来了问题,至于这个问题是不是Microsoft有意为之,都不是重点。
特别感动,尤其是消除polio,以前觉得排斥vaccine已经够难了,没想到阻碍大到只有草图来排查户籍接种疫苗。toilet technology是网红项目信息了解的多点儿,一直很佩服,真心希望中国制造能助其控制成本。“What was the worst day in your life?” “The day my mother died.” 泪奔,以前听妈妈对外婆讲,外婆在她春节好歹有个娘家可以回,不在了就没娘家回了,真是要大了才明白那个心情。比起乔布斯当初硬套用现实扭曲力场来试图矫正大家对他的看法,盖茨先生能轻松很多。gates notes是少有的我一直读的博客,虽然自己不会编程但很欣赏他对教育的态度,他是这个时代可爱的企业家。如果摊成本,polio项目支出跟结果要再三思的,可在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平等的价值观之下,这种知行合一让人既感动又敬佩。
纪录片是按照非虚构人物特稿的方式,多线同时讲述。剪辑和解说非常花心思,很会调动观众情绪。比尔盖茨是每个理工男的终极理想版。
比尔盖茨在反垄断法之后的一生。基本上10年里面干的三件大事一件都没有成功。厕所的改革,无疾而终。灭绝非洲疾病,被战争所耽误。最后想解决温室效应的问题,被中美贸易战所耽误了。一个成功人士,曾在公众面前被砸蛋糕,真的太难了。看看我们,其实好很多了。能有什么太大的烦恼呢。比尔盖茨才是真的心系天下真心累。
1. 被感动。真的有人在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努力。而这个人富而有仁,慈悲感恩,聪明高效,坚定执着,人类智慧的最高级执行者!2. 纪录片里Bill有着超长的阅读时间,惊人的记忆力和超强的理解能力。在3集中面对不同领域的困难把问题具体化,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对学科的探索,以及金钱优势对领域的投入研发推动进程。是一个理工男的极致梦想了。3. Bill对家庭的付出是真的少,男人还是终究活的恣意些。
第三集结尾看得有些动情,他做的这些事如果都能顺利推行,取得成效,我想五十年后他值得被称为这个时代的伟人。
印象最深的一句是他说我(做慈善)不是在做inspiration,是在做optimization,是个终极技术宅去用技术去暴力解决世间一切问题的思路。
Bill gates 绝对是有那种allure的。他坐在那里接受采访的那种睿智是进化到了知识和认知界顶端人群的状态。他不光为了自己活,更为了改变世界和身边的人,他们也许生存能力低下,条件不允许,他在做基金会和马桶普及以及妇女教育等事业时已经说明他不是一个光从社会索取,而不回馈的人。他真的很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