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傻:看到最后,成龙大哥在下水道快溺死了,还不忘对竹中直人演的警察大喊两次:我们大家不欠大家。。。 我实在忍不住笑喷了,傻可以,这么傻就不行了,难道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喊出中日世代友好~过去的一笔勾销~
大哥啊,你丫把三和会的组长做了,会长干了,也精打细算的把老高的地盘拿下了,在那混口饭吃的父老乡亲你可以罩着,手下打拼的兄弟也都仰仗你,上都上这条道了,你倒是也付起责任带着大家认真的干啊,可是你到好,脑子像被驴踹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和小范跑荒郊野外搞所谓的正当生意,锄禾*当午,汗滴*下土
临走前还装模做样的分派下工作,既然你要洗手不干,要过安稳日子,那也要考虑有没有可行性,安排好手段,傻呼呼的甩手跑了不说,日后又跑回来教训这个打死人了,指责那个贩毒了,还带个警察回来,你不找抽么
这么傻要是都不死,真是天理难容啊
二傻:加藤雅也,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他演的江口应该是个有些谋略的狠角色,自己老大5票当选会长,另一个只得了两票,就很说明问题。电视里放国家讨论法律整治暴力集团的时候,他马上吩咐手下处理掉文件,约束不要闹事,可见其有些才能。可是越到后面越怀疑,这厮怎么混上去的,跟大傻简直不相上下啊。
身为副会长,作为会长的左右手,渡川组要干掉你也是为了削弱老大的势力,会长怎么可能不知道这点,所以再三说不要去攻击渡川组,刚掌话事权,根基未稳,马上铲除异己可能是硬碰硬的消耗战,渡川组暗算败露以后,会长反而要江口主动道歉,真是老谋深算啊。渡川组以后也不敢贸然行动,自己多加防范,本来这个组就野,让他们去出头,给他们面子,抬他们,让外部环境整治他们,从内部离间他们,利用其他势力,华人帮派和他们争利,强化自己优势,人往高处走,当他们人心涣散,弱势的时候,一口气收拾他们。
可二傻你却好,找来大傻一刀捅死会长,本来你要嫁祸给渡川组也可以,做的人不知鬼不觉,但你让大傻杀完会长组长以后为啥要留他活着?还给他地盘,还给部下解释,就是要留着他,要以华治华,可以找的人多的去了,你不犯贱么,最后不众叛亲离就奇了怪了。
二傻不死,老天也看不下去啊
死人:天然呆的徐静蕾有手绝活,就是死鱼般的表情,永远面瘫一样,对女儿彩子貌似严肃,不流露关爱之亲情,老公被砍了也无所谓,敬而远之嘛,老相好来了不惊不喜不欢迎也不排斥,果然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整个一活死人,她能演风尘女子出身,打死也没人信,老徐还是适合演瞎子或僵尸。
蹉人:吴彦祖,衰神上身,和女孩聊个天被她老爸狂揍,打个半死,帮人占个机位结果把手丢了,打个人引发冲突,最后还死的肚破肠流,可怜的娃
这人物刻画,这剧情简直就是在考验观众
歌舞伎町,另一部电影要好很多,那就是《不夜城》
单是歌就好听很多
http://www.haoting.com/htmusic/43829ht.htm最后留意了下这片的剧本顾问,赫然发现有李小牧的名字
大型记录片《唐人街》有一集就是专讲歌舞伎町的华人
《歌舞伎町案内人》——李小牧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这首歌名叫《爱拼才会赢》,后来香港亚视的连续剧《我来自潮州》主题曲便是用了这个旋律。而那首《我来自潮州》,在蒙特利尔的华侨社团聚会上已经不知听了多少遍了,听的耳朵都生茧了...
在定居海外之前,我的确对中国人形象的理解比较单一化,并认为自己与大部分中国人一样并无差别。然而,随着我逐渐在海外接触了一阵子华人社会,我发现我彻底错了。不仅在一些行为举止上有差别,而且差别很大。当然,蒙城的华人社团以做正当生意为主,华人黑社会团体主要聚集在英语城市。7年来从报纸新闻上也陆陆续续听说过很多外省的华人被杀害事件,令我惊讶的是,作案者往往都是华人自己。
在中国一无所有,所以偷渡到外国,然后打黑工,这样的现象在国外司空见惯,甚至我有一个远房亲戚全家都在纽约打黑工。然而,这么做的不光是中国人,其实在美国打黑工更多的是墨西哥人,因为离的近,方便偷渡。按照同一个思路分析,偷渡到日本的最多的就是中国人了,因为也是离的近。
如果于生活所迫,去别国闯荡碰碰运气,这也算是一条道路。但是到了该国,人也是有选择权的。是选择一条艰苦但坦荡的路,还是选择一条看似捷便但却需要出卖良心的路,就要看自己了。我知道一些在华埠打黑工的人,他们生活的很艰难,没有合法身份,艰苦劳作但工资少的可怜,不过他们至少是在凭自己的力气去攒钱维生。虽然艰苦,但他们坦坦荡荡,花着自己的血汗钱,也心安理得。然而有些人却为了金钱出卖自己良心,更有甚者出卖同胞,走上一条不归路。纵有金钱跑车,也永远改变不了给人当狗的命运,到头来也是改变不了刀口舔血的生活,这样的日子,又有何意义?
先前说的那首《我来自潮州》,本来是歌颂潮州人的奋斗史的,在本片中却有不同的味道。平日里说的好听,什么义气,什么兄弟情,片尾在利益面前,还不是有难各自飞。香港人说自己最讲义气,可以为兄弟豁出命,可一听别人断他财路,他便毫不分说持刀杀死自己的华人同胞兄弟。想想也对,那首歌叫《我来自潮州》,而不是《我来自中国》,首先就把自己狭义化了。片中提到,在日本,中国人按照家乡不同也分成众多帮派,而且互相残杀争地盘,而日本人就像看狗打架那样看戏。老华侨与日本黑帮勾结,门口立起“华人不得入内”的牌子。我想这些虽有夸张之处,但应该是以客观事实为原型。
所以,潮州人有潮州人的一套,香港人有香港人的一套,福建人有福建人的一套,当然还有颇具“皇协军”嘴脸的台南人。这下热闹了,互相争夺地盘残杀异己,不亦乐乎。活的低贱无所谓,放弃自尊无所谓,让日本人看戏也无所谓,重要的是每天能吃上饱饭,能赌上几把麻将,能泡上几个女人。
那么,尊严何在?做人若无尊严,与禽兽何异?当然,有的人会说,他们这是贫穷没办法,处于同样情况下,你也会这么做。
贫穷只是托词,贫穷不代表不能活的有自尊。自尊不是用金钱买来的,也不需要你用金钱去维护,自尊是发自人内心的一种觉悟。可惜,有些人却要反其道而行之,把尊严出卖,去换取金钱。金钱本就如流水,是流动物。自尊一旦失去,要想找回却无比困难。
实际的例子也有多,接触过海外华人社会各个角落的人将发现也有很多人在外国并没有放弃尊严,而是以自己的力量在正道上奋斗,无愧于心。有些外国人会歧视中国人,但中国人更应该有自己的尊严,更应该团结。可有些同胞却不同,对外国人一味点头哈腰,下贱的活着,然后反过头来就歧视并欺压别的同胞。与其说被外国人歧视,倒不如说是中国人歧视中国人更合适。
哦对了,我忘记了,很多在海外的华人并无“国”与民族的概念,只有地区的概念。今天一个“我来自潮州”,明天又一个“我来自福建”,后天再来一个“我来自香港”,反正大家都是不同地方的人,似乎也就没必要互相尊重了。更不用说,在此之前,他们早把自己的尊严给出卖了。
P.S 蒙城华人社团很少做不正当生意,但不团结也是由来已久。如蒙城唐人街的文化宫,由政府出部分资金加华人社团和凑资金完成。当时定案的时候,各社团积极响应。但楼盖好了,该还贷款了,却为份额争执不休,至今还未还清。
从无法在内地上映,到香港电影死亡论,《新宿事件》在上映之前便被渲染得极具悲剧色彩,这不由让人对这部意料中的黑色电影有着诸多的期盼。由于在上映之前,无数的电影杂志已经完美地完成了剧透工作,甚至连影片中角色的命运也早被影迷烂熟于心。所以,我已经不再期待尔冬升来给我讲一个在日偷渡华人的悲惨故事,我所期待的是尔冬升究竟要用一种如何残酷的镜头来满足我对这部影片“黑色”的渴望。
从影片的开头来看着实有一种震慑人心的趋势,中国电影以前几乎没有用影像如此赤裸裸地表现中国上个世纪90年代偷渡潮。四处逃散的人群以及刺耳的尖叫,奠定了电影灰暗的基调。而接下来铁头等人在日本所受的欺辱以及日本黑帮之间的争斗(尤其日本黑帮的第一次亮相),都隐隐给人一种史诗黑帮之感。从影片的前半部分来看,影片呈现出的是一种让人心酸的灰暗,而影片的厚重感也是在这种在日华人的磨难中一点点的沉积起来,一切都似乎在表明,《新宿事件》将会远远超过《旺角黑夜》。
然而到了影片的后半段,其跳跃且渐落俗套的剧情,让影片前半部分逐渐积累起来的厚重没有得到一个有效的释放。
最大的问题在片长。影片用了几乎一半的时间来渲染在日偷渡华人的悲惨生活,而由铁头为首的华人帮派的发展以及最后的分裂却都塞在了后半段,而就是这本来就不多的一个钟头,还要留出一定的时长给后半段大量的暴力戏,这让剧情本来就不饱满的后半段和前半段相比更显得单薄。于是我们便在影片中看到了尔冬升几乎在用几段暴力戏来完成后半段剧情的衔接,因此便给了我“前一分钟是天堂,后一分钟是地狱”的感觉。若是影片有三个小时的片长,并且涉黑部分能够占据影片近三分之二,那影片或许会比现在饱满许多。
由于在影片最为关键的后半段缺乏足够的时长来展开剧情,这便让影片所该承载的意义被大大削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宿事件》的后半段依然无法跳出香港传统黑帮片的模式,纵然其背景是日本东京。而从在日偷渡华人这个现象来看,尔冬升在影片的前半部分对华人涉黑的原因做了初步探讨,却在其后半段无力对其进一步的剖析,使影片最终有流于表现之嫌。铁头这个角色最后的惨死并没有让影片最后的剧情避免落入俗套,因为铁头这个“好人角色”的死在影片中只是个别现象,简单来说,他的死并没有触及到在日涉黑华人的真正悲剧所在,因为与铁头的死相比,其他角色的死亡有给人一种“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感觉,其悲剧的根源更多在于本身,而和其原来偷渡客的身份已经没有太大的关系了。尔冬升似乎对这越发展越庞大的剧情有种无力掌控之感,只能不得不用一种最为娴熟、看起来似乎也最为悲剧,但同时也是最为俗套的方式来完成影片。于是我们便在影片的最后看到了香港黑社会影片中那熟悉的元素,械斗、内讧、背叛、死亡等。虽然最后的械斗桥段有着大量的群众演员撑场面,却完全没有影片开始那段三和会祭拜场面的那种震撼力。打得惨烈,却已经和普通的黑帮械斗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如果说“缺乏足够的时长、剧情逐渐落入俗套”仅仅是让影片变得单薄的话,那后半段无所不在的说教味则彻底让这部影片的黑色程度大打折扣。成龙确实是可以为影片带来一定的票房保证,但事实证明,成龙并不适合这部影片。虽然他不再非常能打,但他似乎依然无法放下自己老好人的“身段”,依然无法解开不演反面角色的心结,这便使得他所扮演的铁头成了影片最大的一个瓶颈。在影片中看到铁头终于愿意走偏门,并且愿意为了“出人头地”而杀人的时候,我隐隐看到了成龙一次彻底转型,但偏偏就是到了后半段,那个熟悉的成龙又回来了。而成龙的“回归”也彻底让影片开始了“诲人不倦”的说教,那为了生存甚至有点不择手段的惨烈逐渐成了安分守己的温润,以至于影片中还喊出了诸如“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这种在影片中极度不合时宜的台词(之前砍台湾人,打华侨的时候怎么都没这么想?),这使影片失去了那种震慑心扉的阵痛感。用一个善良的人来表现出对命运的无力,这本是一个可以让影片主题得到升华的设置,但这种无力成了一种因说教需要而强加的“无力”,并且让影片的角色变得有点不可信的时候,则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使影片本该因此更加震撼的黑色也同样变得“无力”。正如我前面所说的那样,铁头的悲剧固然可怜,“好人没好报”的设置固然会让人心痛,但占绝大多数其他角色的死亡却只是简单地传递着“恶人有恶报”的信息(这未尝不也是一种说教)——至此,影片已经从对命运的控诉转向了对角色本身的控诉,“恶人”的“恶报”因为“其恶”,与其电影所本要表达的悲剧根源已经没有太大的关系了。同样是黑色电影,同是尔冬升导演的,在有着近似题材的《旺角黑夜》,在这个方面上就比《新宿事件》要好得多。
《新宿事件》透露出了导演尔冬升的野心,却也看到了他的无力。或许一切的问题还是要追寻到影片片长这个最根本的原因。两个小时的片长,确实很难承载一个这么庞大的题材,也无法完美塑造影片中那超过十个有名有姓的角色(在演员方面,《新宿事件》不算成功,除了吴彦祖以及日本演员竹中直人的出色表现外,其他角色均没给人留下太深刻的印象,徐静蕾和范冰冰则更是沦落为准花瓶),这让影片离我预期的震撼有着一定的距离。或许这正应了那句老话:“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整体说来,这部电影不得不让我赞叹,暴力和绝望弥漫了整部电影,基调的灰暗和冷峻凝重让人无法呼吸,这是中国电影仅有的佳作,正因为这样,我才认真的看了,像什么气喘吁吁啊,根本没资格让我精心的找你的缺点,总的说,瑕不掩瑜。
尔冬升我最早看他的电影还是大学的时候,当然高中的时候条件不允许,没电脑没时间,好像就旺角黑夜,也是有吴彦祖出演,当然那时候的吴彦祖在我看来,不过是一个更加美丽的花瓶而已,演技生涩,情感不足,张力不够,用一句现在流行的话,就是没有气场。
说说我认为的硬伤吧,首先是主角,成龙的脸,实在不适合演这种黑社会大哥,他是定型演员的悲哀,长年累月的演一类电影,固然有好处,但是硬伤就是让观众一看你出场,立刻觉得那是个无所不能的武功高手,此外,他的文戏还是一如既往的差。我觉得应该由戏路更宽的演员来演,比如梁家辉,比如吴镇宇,哦,还有黄秋生都是戏路很宽的老戏骨,由他们三人中的任何一个来,应该比一脸严肃的成龙大哥好的多。另外两个女主角,真的都不想浪费笔墨去评述了,范冰冰依然是花瓶,这个人物即使抽出也不影响整体,范冰冰存在的意义,就是让铁头可以多一个选择的余地,从而更深化矛盾冲突。至于徐静蕾,永远是一脸旧社会妇女被压迫的苦大仇深相,从她出演的第一部电影起,就没有一丝丝的突破。
说说正题,驾驭的无力感,就是指你无法驾驭的东西,你拼了所有的力量去死磕,自然显得力不从心。成龙既是如此,铁头这个人物,文戏多于武戏,内心戏多于动作戏,像把握铁头在那种权力诱惑中,又想保持一丝纯洁的心理,以成龙的文戏水平,自然无法把握到最精髓,从道义上,我无法不敬佩成龙,在这么大的年纪,在演艺圈年轻人辈出的压力下,敢于挑战自己,敢于改变自己,这是像我们这样二十来岁的年轻人,都很难做到的。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说,对于整部影片的完美程度来说,成龙驾驭的很无力。
此外,驾驭的无力感,并不是仅仅指的是成龙,此外尔冬升对这种类似于教父级别的黑帮史诗片的驾驭,也显得不足。剧本和故事,都是非常出色的,而且是非常气势磅礴的,这样的一匹烈马,不是平庸的骑士就可以驯服。看了很多关于这部影片的评论,我总结了四个字,虎头蛇尾。前半部真的让人耳目一新,后面就不知所云了,黑帮的争斗有点街头混混味道,而且香港仔的突然反骨,铁头的选择,都有点突兀,既然铁头真的不愿意这样,想洗白自己,完全可以将老大位置给别人,自己和丽丽远走高飞,但是铁头不愿走,为什么?电影里有一句台词,我去那能做什么?很显然铁头不愿意放弃权力,这里多好啊,有钱有权,还有旧情人。
这部电影的最大的亮点,就是吴彦祖饰演的阿杰,这个角色,让我彻底颠覆了自己以前对他的看法,前半部分让人可怜,后半部分的自暴自弃,更加让人又爱又恨,吴彦祖对角色的把握,真的已经做到我无法挑剔的地步了。即使换中国最好的演员来演,我觉得也不过如此了,如果他再不拿最佳男配角,真的没有天理了。
导演展示了很多东西,权力滋生欲望,欲望滋生背叛。很多小细节还显示了日本人良好的素质,垃圾要分类,真希望中国早点也这样爱护环境。
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是拍不出被无产阶级所喜闻乐见的电影的:)
彦祖一出,谁与争锋!非主流教徒们尽皆屁滚尿流,顶礼膜拜,华丽丽滴45度角仰望天空泪流满面!
三星半
一个背着两条人命、向日本黑帮要地盘、每个月拿保护费、发迹的兄弟之前不是偷东西就是卖假卡的人,疑惑的问出:我们难道是黑社会?问的很有喜感。
社会层面的尔冬升的洞见,比较深入的展现在日华人的生活状况,而且又是那么点自然渐变的阴暗、背叛、贪婪和自私自利的人性,风格上是黑色而残酷的。成龙和吴彦祖也大大的突破演技,令人耳目一新。7.8
吴彦祖太雷了!
比想象的好太多了。。。。成龙的死应该是最大的突破吧。吴彦祖非常专业,演技上范冰冰比徐静蕾更有表现力,虽然我不懂,但我是这样感觉的。用这俩演员不知道有什么内幕,完全没必要。片子有俗烂也有突破。一气儿看完。最后一战,由石头开始,很令人满意!
观念和视角都好古旧.....80年代港片那种家长式大佬形象仍然世袭着,所谓反类型就没有立足之地.....反观丹尼尔吴同学那个怪力乱神的妖精样,才是希望所在啊........ps.林雪还是那么衰,钱嘉乐反而变态了一把,也算咸鱼翻身....
黑色系,杀戮气很重,社会问题冲击力很强。成龙和吴彦祖都演得不错,如果能配音就更好了,东北话太别扭。
让我们轰炸东京去!
为什么我觉得很好?剧情很丰满,人物刻画也很成功。成龙不会武功有点不习惯,最后还挂了,是成龙为数不多的几部死了的电影之一。吴彦祖真是偶像派的长相,实力派的演技。
不知道何为爱,就不知道何为恨。
如果類型電影中有一類叫香港電影的話,新宿事件就是一部反類型片
好久没见阴谋背叛兄弟加群殴的阵仗了
四刷,无尽的黑暗
竹中直人的普通话算过关了~
特定时期的辛酸往事。
就喜欢抱团欺负人,只会欺负自己人。
东北人在新宿,范冰冰,徐静蕾都成了花瓶。结尾看到小日本都杀到屋下了,中国人还在内斗,纠结啊
成龙终于转型了,改天写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