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现实社会生活真的拥有“主夫学院”,相比应该有很多人都想要把自己家的大猪蹄子送去好好进修一下吧!毕竟在这部影片当中所反映出来的这些生活闹剧,不就正是现在很多女性正在亲身所经历着的吗?所以说其实现在很多女性恐婚,有一部分的原因也是害怕自己未来会遇到一个像这样具有大男子主义思想的人吧。我觉得这部电影的到来真的是能够给我们女性心理带来极大的慰籍。 影视作品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在《绝望主夫》这些爆笑的喜剧背后,其实更多的让我们联想到现状的一些婚恋观,下班之后回家帮你分担做家务的这种观点并不是体贴,而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偏见的存在,共同经营一个家庭,本身就是要两人的共同付出,婚姻的真谛应当是尊重和理解,家务活也不仅仅是女性的责任,毕竟不是只有男人能够赚钱养家。希望在以后能够看到夫妻双方能够真心理解对方想要的是什么,并且能够相互支持尊重,不管是大男子主义,亦或是女权主义以后都不会出现在我们大众的视野当中,能让我们看到的都是一个男女相互尊重,相互扶持的和谐社会。 这样一部爽感拉满的影视作品,我相信各位女性同胞们一定都会非常的感兴趣吧,期待到时候能够在影院与大家相见,跨年之际能够沉浸在这种轻松喜悦当中,也是一种享受。
整个电影的概念很有趣,单人魂穿作品经常见,而集体性别特征反转的故事不多见,也因为整个环境认知的颠覆,制造了更多的笑料。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李成儒老师,第一次看他演绎这种诙谐属性的角色,居然也轻松的拿捏了,虽然戏份不多但一出场就足够抓眼球,仿佛演出了斯琴高娃老师复出了的感觉,导演能够说服他也是不容易
自从看了《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后魏翔就成了长在我笑点上的男人,虽然在片中的戏份不多,但只靠几个传神的表情就能将我逗笑,不得不说老天爷赏饭吃。
还有宋木子那段纤夫的爱,邀请他来客串也是着实没想到,有种在看二喜SP番的信息,但效果也是真的好要远胜于徐志胜在《独行月球》里的表现了,要是能再配竿红缨枪那就更绝了!
通篇用了一种诙谐的方式来吐槽大男子主义,让那些默认需要女性来做的事反转给男性来承担,仿佛看了一场杨笠的脱口秀转场做了形式化呈现,很适合夫妻情侣一起来观看,欢笑的同时相互体谅尊重,也让男性观众实打实的体会了一次换位思考。
很荣幸,能在电影上映前提前观看,还有幸见到了主创人员,各位主创状态也都不错
言归正传,我们说电影。
其实看过电影就不难发现这是个讨论性别不公的电影,从最开始男主一脸爹味的言之凿凿“女性成就男人”来说,虽然冠冕堂皇,但言外之意就是女人在家替男人做好后勤就是他们存在的意义,然后呢,然后就是一连串男主的骚操作,包括但不限于不让前台穿裙子,挤兑孕妇让她辞职,把老婆作为生育机器,他的家庭保姆等。接着就经历了电梯惊魂,男主来到了一个男女颠倒的新世界,至此,电影开始。
我们先来说说这个男女颠倒的世界,其实这个世界真的是男女颠倒吗?我倒不觉得,这其实更像是性别颠倒的世界。有区别吗?有!因为这个所谓的新世界,女的都大腹便便油腻男人样,男的都一个个娘化女人样,这是反向世界吗,这只是一个对调男女性别的旧世界而已啊,充满刻板印象的旧世界,会怀孕的依旧得不到工作,只能在家带孩子,满嘴仁义道德撒钱寻欢的依旧掌控着世界的话语权,等等这些,而这和现在这个社会有什么本质区别?一点没区别啊,这不就是现在的社会的翻版吗?女权真正的意义是让女性掌权或者贬低男性吗?女权真正要表达的不应该是女性和少数性别群体需要被平等对待生理上心理上的弱势从而获得其应有的社会权益吗!电影里反转后的世界,遭受性别不公对待的依然是弱势的那方啊?所以是性别除了问题吗?不是啊!是世界运行规则出了问题啊,是陈旧的沿袭自父系社会伊始的社会运行规则,导致的现在女性或者少数性别群体习惯性的被无视而遭受的不公的对待。这才是问题的本质,这不是一个性别调换能简单解决的问题。所以我认为这也不是这个电影在讨论的问题,我们就不要揪着女权等这些关键词给这个电影扣上本不该属于它的讨论热度了。或者导演压根就只是想拍个喜剧呢?或者用男人可以接受的方式让男人感受女性的不容易呢(不是,再或者,纯粹是为了告诉你们刻板形象存在于世界的角角落落呢?好吧,编不下去了……
当然从喜剧这一方面来评价这个电影,其实还算是合格的,虽然这里用各种反差产生的冲突来甩包袱,但是比起之前谐音梗,低俗恶搞,可以说好很多,演员充分的舞台剧经验,以及三如老艺术家的无私奉献(懂得都懂)也为笑料增色不少。外加还增添进了现实问题,虽然会让人不舒服,但还是一种新的喜剧尝试不是,明确喜剧之外还有东西要告诉你,是什么你自己感受,是吧,多好!
所以不要抱着看喜剧你要学会什么或者得到什么的心态去看,还是能笑的,笑一笑,就好了(狗头)
《绝望主夫》这部电影光是听名字就让人觉得非常的有趣呢,了解内容之后才发现,原来是用一种幽默风趣的口吻来讲述两性对立之间的和谐统一问题。大男子主义这个词语出现在大众的眼球,已经觉得不是很奇怪,可是这部电影却用一种如此幽默的效果来向我们展现出一系列的搞笑故事情节。 虽然影片所呈现的是一个架空的颠倒世界,但是却能够让我们联想到当下的这种生活现状,男女之间本就不是一个对立的存在,在一个家庭当中永远离不开任何一个角色,只有两个角色能够相互配合,共同相互扶持才能经营好一个和谐,幸福美满的家庭。男主外女主内是一种固有的传统印象,可这并不能代表就是绝对的正确,比起去思考一个家庭当中谁是一家之主,或许更应该去想如何才能让家庭更好,生活的重担,本就是应该要两人共同承担, 用这种轻松幽默的方式来讲述生活当中本就存在的一些矛盾纠纷,或许更能够让观众对现状产生思考,当我们一片笑声之后,还能够对社会现实问题引发一些思考,这可能也是一部好的作品,所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深刻的内涵。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应该要给对方更多的尊重去理解对方的不容易,而不是用传统的愚昧观点去批判评价对方,想要让对方付出的更多。这样一部有深刻利益和社会价值的影片,是真的让人特别的喜欢了。
本来吧,跨年夜,准备开开心心的看个开心麻花的喜剧乐呵一下,所以连题材和简介都没看就直接去了,开头就觉得有点不太妙,看完了之后真的是整个人都有点生理上的不适,第一次在电影院感觉时间这么漫长
首先作为一个喜剧片,本片可以说是完全不好笑,全剧的笑点基本上都集中在男女反转后,男主和周围的男性娘化的反差上,单从故事上来说,基本上是那种你一看就能猜到发展的那种,尤其是在故事的后段割裂感更是十分严重,一个极端大男子主义的男人,经过了所谓男德学院的培训,就变成了和反转世界其他娘化的男人一样,这样一个极端的人转变来的太过容易,更是把什么捉奸、车祸、二保一这种经典桥段短时间统统的搬了上来,叙事严重混乱,也确实只有结尾能稍微拿出手一点。
那么关于他的内容方面是否具有教育意义呢?遗憾的是我认为同样没有,看上去好像是教育男人尊重女性,平等付出,实际全篇充斥着对男性和女性的刻板印象,剧中将男权极端化,几乎出场的男性基本上全都是陋习的化身,大男子主义不顾家的胡铁男,两个朋友,一个家暴,一个满嘴骚话,将极端的行为都集中表现在了剧中,而对男主做到这么大的一个公司,奋斗过程,吃过的苦只字不谈,好像成功是大风刮来的一样。同样对女主塑造成了一个做什么事情都要看男主脸色的家庭主妇,一个家里这么大,有这么多钱的一个家庭,难道什么都要亲力亲为吗?不能请保姆吗?洗衣做饭都要一手包揽吗?有钱人家的女主人生活就过的这么悲惨吗,难道不应该是美容spa逛街下午茶吗,其实也是,如果不这么做就无法制造出矛盾和冲突,也没办法营造出两性对立的话题。
至于反转之后进入的女权社会就更好笑了,看上去是女性当家作主,实际上是极端男权社会换了个皮,女性梳着大背头,抽着烟斗,说着骚话,找男人唱歌,力量比男性更强所以成为了主导力量,那么请问这里面的女性和极端男权又有什么区别,我认为的平权应该是人格意义上的平等,而不是形式上的平等,哪怕你导演让男主穿越到一个女性各式各样,能自由的展现自己的美,中性的、古典的、裙子的、西装的女权社会我都觉得你是真的想向观众传达点东西,而不是把所有女性都弄的五大三粗,都穿西装,说话虎了吧唧的。里面的男性则是被描绘成了导演眼中女性的模样,只能洗衣做饭带娃,甚至搞笑的是一个家庭矛盾,警察居然会介入,代表着国家意志的警察把不遵守男德的男人们全部抓到男德学院?我看到这里精神确实有点恍惚了,原来确实大清已经亡了这么多年了。
最后男主生孩子的一段就不说了,看完了只能说感受到了导演满满的恶意以及想要通过这个敏感话题捞钱的决心,全片看似是教育两性走向和谐不要极端,实际上暴露的是导演内心本质的歧视和偏见,以及傲慢,可悲的是,我同样明白很多人会为他叫好
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种具有深刻立意的影片内容了呢,虽然我们现在都在倡导男女平等,可是在现实社会当中还是有一些具有大男子主义的人存在,或许在今年跨年之际,就可以带着自己的对象来让他好好感受一下呢。
爷们儿绝对不等于大男子主义,所谓的男人赚钱养家,女人负责管孩子做家务,这本身就是一种刻板印象,并不是回家之后帮妻子多做做家务,这就是对她的一种尊重体现,更重要的而是应该要从思想上对女性给予应该有的尊重,就算是女性也可以有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这部影片能够用这种幽默画的搞笑方式,让我们看到这么多有深刻内容的思想,是真的让人觉得很感动。或许现在男尊女卑的思想意识变得慢慢的淡化,但是在社会当中所展现出来的这种“多疼老婆多担待”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偏见。夫妻之间应该用一种怎样的相处模式来进行并不是我们想要真正去探讨的问题,而是应该要给予对方应该有的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扶持,这样的家庭才是更美好更和谐能够一直走下去的一种状态。
先不说这部影片当中的喜剧人物阵容是让人多么的喜欢,就光是看到这种人物的设定,已然让人觉得非常的有趣啦,所以趁着这一次的跨年之际,带着你家的爱人一起来好好观摩学习改造一下。
“老娘儿们儿喝酒,老爷们儿别跟着瞎掺和。”“娶鸡随鸡娶狗随狗。”男人煮饭,男人怀孕,男人生娃,男人大姨妈,男人带娃,把现实社会中套在女人身上的刻板印象全部套在男人身上体验了一遍,让男人接受男德教育,哈哈哈。男女之间应该平等对待彼此,互相尊重,家庭和社会才能和谐。
2022最后一次糟心。想蹭女性题材红利结果比普通的男性中心更恶心。某些演员就只适合演春晚小品。
已看。极度恶臭极度无趣极度垃圾
我知道你出发点是好的,但你先别出发
看完真的是非常「绝望」!!常远老师,我服了你了行么?求求你放过观众吧,三年跨年,三部烂作,还一部比一部难看,您可真算是喜剧片的「地板」了!这部片子已经是到了让人生理不适的程度了,不管男的女的我相信看完之后就感觉吃了依托答辩一样恶心反胃,男女社会互换这种题材是挺有挑战性的,拍好了真的是很厉害,拍不好呈现出来的就是这种表面效果,男人们都变成了娘炮,女人们成了爷们,还刻意凸显女权之上,特别是男主生孩子那一块导演编剧真的是很敢拍,这点我还是很佩服他们的勇气。整体来说,年度压轴大烂片,全程尴尬油腻令人作呕,笑点也是没有,还尽添堵!常远拜托别当主角了,放过观众们吧,祈祷明年的跨年档不要再出现你的名字!
在某个地方看的最后一部烂片。2023拒绝非主动接触烂片!
其实从评论区就可以看出,男人永远不可能对女人感同身受。就算电影里制造出这样一个世界,他们也根本无法产生丝毫共情。而女人的感慨更深刻,因为电影里的说教与对女性生活的刻画,都太过浮于表面。因此这部电影注定讨好不了女性,更得罪男性。但我仍然为它的大胆加三分,敬它敢碰这个话题。
男人只会在变回男人之后,庆幸自己是个男人。用悲悯的目光帮助女人,就能成为公认的好男人。导演成功拍出了他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并企图在这些刻板印象里挖掘出女性的苦难。很多段落很明显影射的是女性在被PUA之后,会自我分泌出阿Q精神,不用男人管,女性自己也能安慰自己,然后继续为男人牺牲一切。最为人瞩目的男人生小孩的一段戏,将生小孩的过程娱乐化,常远和黄才伦一唱一和,仿佛生小孩是一场特别欢乐的游戏,把男人的恶趣味展现得淋漓尽致。后期剪辑跟没上过学一样,剪得七零八落,特别是对话戏,咔咔咔一堆不知所云的镜头,甚至还越轴。看这种电影迎接2023年,买票的人都有责任。
片尾那句“我爱干哈干哈”是对人类最好的祝福(薇薇好A我好喜欢
年度大不要脸烂片:男人的恶习与自身无关,都是被社会逼不得已,不信赏赐女人做一回男人,指不定谁比谁更烂。
别人往上刷新记录,常远是刷新下限的尺度。这个导演和这群编剧,对性别就没理解哈,别碰瓷这类题材了。
我没想看什么好片 我只想找找乐子 观众离场是最大的乐
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创立它的李诚儒老师。开心麻花用一个寒假和暑假恢复的元气,让常远一个元旦给祸祸没了,实属四两拨千斤。
你又不是某晚,好好搞笑就行了,别总想着教育人, 看完觉得很尴尬,很恶心,三观也不正, 强烈不推荐…演员表演也很刻意,别想着从电影中领悟到什么……能体会到的只有尴尬
女尊男卑的世界,有新意,有能警醒社会的效益
个人最喜欢的片段是常远给孩子念睡前故事,草木兰从军、小蝌蚪找爸爸太逗~感觉常远非常适合这个角色,后边的真情流露也很自然。
让男人体验一次作为女人的辛苦,电影用一个梦做了性别转换的假设,很希望用男人的口吻来了解女性世界。过度夸张带来的不适应感,如鲠在喉的尴尬,就是因为现在我们太适应男权主义、父权社会对于女性的各种不经意歧视。这个立意虽然大家都懂,可电影犹如隔靴搔痒,实质上,它做的只是把生孩子的一方称为“男人”罢了。片中所表现出的一切实际都是对女人的刻板印象,但这实在是太小儿科了,这个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平,没有片中表现的这么浅薄。对于女性的理解和支持并不是通过喊喊口号、耍耍嘴皮、表个态就能解决的。这只是个喜剧,仅此而已。
导演自以为在讨好女性,实际上两头都没捞着。女权不是让女性获得凌驾和奴役于男性的性别权力,而是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和“看见”。导演娱乐化家暴和性别歧视的模样真的很恶臭。
打着男女平等旗号实则不痛不痒流于表面。尊重女性难道仅仅只是不反对出去工作顺便帮帮忙做做家务煮煮饭带带娃?大龄未婚女性在职场中的年龄歧视;已婚未育女性职场中家庭事业两难;已婚已育女性重返职场的困难以及面临的抉择有做过深层次思考?全片仅仅只是导演在男性角度下片面单一凝视与自嗨,这也叫男女平等?
非常恐怖,尬的我坐立难安。翻转世界不是权利义务的互换,而是浅薄的刻板印象互替,男女平等的讨论变成了一群T和大母0的对抗,甚至我感觉创作者在暗戳戳的讽刺女性平权的诉求谁能救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