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一脸倒霉相却又执着顽固的二宫和也,我都要掉泪了。生活真的不是乌托邦的世界,不是你想怎样就能怎样的。如果你18岁的时候还不清楚未来的路,25岁的时候还不肯对现实妥协,那等待你的就是无尽的奈何苦。
大多数80后一代的年轻上班族,虽然是有吃有穿了,但前途依然未卜,未来的结婚、养老、小孩教育,甚至买房,一切都是浮云,最基础的生活变成HERMES铂金包般的奢侈品。
看着经济学家们不断抨击的不合理体制,物价一边政府在调控 一边还涨的更快,忿忿不平却又无能为力。生活依然在继续,心中梦想的火花开始逐年递减,从冉冉巨火慢慢渐进到生日蛋糕上的小火烛。
在中国这个混乱大环境的压力下,年轻一代的我们该肿么办?媒体一片虚伪,没人教我们,我们得自己摸索着了解现状,不能再把贡献特色社会主义当成是儿时讲义气的约定。
比起美剧韩剧,日剧大部分注重生活成长,在困难的时候,主人公的心态,旁人的忠告,都是为了个人精神小宇宙的重建。最近在追同期的《医生冠军》,女主角也很倒霉,但是韩剧就会告诉你,她再倒霉,都会有一个强有力的帅哥男帮助她,这样的价值观是依赖性的,也是大家普遍在遇到困难时所希望的。可是现实呢,就像《打工仔的梦想房》里的二狗一样,是一头栽在泥巴地里哭,最后还得靠自己爬起来从最基层干起。
生活中,不会有陌生人像香里奈一样,在二狗解释自己的时候,打断他,问他在找什么借口。生活中的朋友呢,最多就是善意的点点头,安慰一下,鼓励一下。如果没人点醒,自己又意识不到,一辈子浑浑噩噩也就过了,时间快的很。
一边打工一边找寻理想工作的二狗,本身有点逃避意味,眼高手低。要面子,自尊心什么的其实是个绊脚石,人一生下来,只有含着金汤匙、或是天生IQ280的人,才有资格谈自尊心。那些从底层奋斗到高层的普通人,在底层时,也是没自尊的,即便是混到了高层,自尊只是可以喘口气儿了而已,因为人上有人啊。
很早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又甘愿吃苦的香里奈,是值得被羡慕效仿的。她就像一个风向标,给了当代失去信心的年轻人们一个希望。至少前几集我看到的是这样的,陷入崩溃的二狗一家人,遇到了阳光坚定的香里奈……好吧,让我们怀着信心期待未来的良性发展,同样寄希望于我们的人生!谢谢。
几乎每个刚刚离开大学走上社会的人,都在验证“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定律——要么是梦想照进现实进而反衬出一脸寒碜,令人痛悔既然“我爸不是李刚”,为何还要骄傲地虚掷那么几年光阴;要么心比天高,偏执狂妄地觉得自己缺的只是一次机会,叫着“除了才华一无所有”,只有在头破血流后才发现,自己其实“除了才华,什么都有”。
日剧《打工仔的梦想房》中,主人公诚治是个普通的大学生。在一般的家庭长大,以一般的成绩毕业,进了家一般的公司,然而流于平庸的人未必就会承认自己只是一般。没有任何意外,他厌倦无能的上司、溜须拍马的同事和毫无挑战的工作。火速辞职后,他开始穿行于就业辅助中心,以参加招聘为乐。身后,是父亲的震怒和母亲的絮叨,面前,是一封封措辞不一答案一致的拒绝函。就连偶尔得来的收银员之类的零工,也都以失败告终。
如果不是母亲突然病倒,他很可能日复一日地过着这样“废柴”的生活。父亲的现实与市侩终于将他推到了成长的绝路上,拨开种种借口,只剩“责任”二字。诚治近乎被动地开始在建筑工地做工,只为了略微高昂的时薪,和一幢供自己与母亲自由居住的房子。此前还会考虑的工作环境、内容与氛围,此时已近乎一个笑话。父亲在诚治失业初期抛下的那句话——“是没有能力的你,被社会所抛弃”,此时更显得掷地有声。
很难分析谁对谁错。追求完美在理想国里绝对是受人尊敬的好品质,上帝也往往会原谅年轻人犯的错,但在高速运转的现实社会里,任何人的懈怠与轻狂,都足以成为他人的负累。父母含辛茹苦供你念完大学,绝不会期盼面对一个庸人,更没人会欢迎一个狂人。全世界青年都在奔向纽约、伦敦和东京,全中国青年都在奔向北上广深,一水儿的聪明、勤奋、踏实,还总有人比你更好,也更便宜。
所以,收起空想吧,欢迎你,年轻人,欢迎来到现实世界。在这里,你可以有梦想,也可以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但最理智也最成熟的理想,理应与事业绑定,共生共荣,而这条带刺儿玫瑰花所铺就的道路终点,通常指向一套又大又好的梦想房。
买房的过程,无论对诚治还是我们来说,都很难称得上美好的经验。生活的残酷,只有在需求与经济实力高度不对称时,才会表达得淋漓尽致。无论是为父母、为配偶还是为自己,房子都是最直接也最严格的经济实力证明。在《打工仔的梦想房》中,这是矛盾的着力点,也是一个抽象的表达。买房本身就是一把锋利的刺刀,而我们都在刀锋边缘跳舞。诚治尚且只需要通过努力来达成目的,而我们却得时时操心不断变动的政策和日益复杂的经济形势。在电视剧里,买房只是手段,反映诚治的成长——又一个眼高手低的年轻人终于向现实俯首称臣、知情识趣,才是该剧的重点。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成长反倒是手段,买房才是目的,数以亿计的年轻人努力、上进并且竭力提高自己,只为了能有一栋更大的房子、房子里装着更好的家具。
同样是讲年轻人买房的故事,观众难免会将《打工仔的梦想房》与国产电视剧《蜗居》联系起来。和充斥着权势、情欲以及人性交锋的《蜗居》比起来,日剧连现实主义都难以让人绝望。两国看似相同却大有不同,一个国家的规范、专业与先进,都体现在细枝末节之中。在电视剧里,面试公司就算拒绝也一样会寄来信函,就业辅助机构的管理程式化又透明,建筑工地也整洁万分。这都让人相信,不管诚治最终能不能买得起房,这个国家的体力打工仔们,未来都会享有一份生而为人与为劳动者的尊严。而这,对于一部分人来说,确实要比一幢房子更加重要。
三话看下来,感觉[打工仔买房记]应当是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同时,充分相信字幕组的敬业,假定翻译没有硬伤。如是,再唠叨就有价值。因为,如果在东土,“打工”+“买房”这种组合就赤裸裸地透露出魔幻气息,拍出来只能跟[西游记]这样的常播剧或者“后西方后普世的主体思想”之类的玄幻思想一较短长。打工仔的话,比较适合[蜗居]或[民工之生存]这种夺人二目的字眼儿。
查中国银行网站(
http://www.boc.cn/sourcedb/whpj/)日元牌价,11月3号零时又六秒的基准价和中行折算价,100日元能兑换8.3008人民币。鉴于我人民币近来大幅增值,这个汇率只能大致算是前提和共识。而且,咱家对日本的情况一知半解,主要以剧集为准,讹误在所难免。澄清一下,只是有感而发,绝非别有用心。
在宿舍看第一话,室友不胜感慨,感慨日本企业没有招你还给你来封信,再感慨诚治找不到工作也没考公务员。是啊,放眼望去,每天图书馆一大早就乌泱乌泱的人,想来除掉准备考研考司考考出国英语的,为考公务员跟不着四六的古怪选择题较劲的兄弟姐妹也不在少数。在贝晶的好处之一,是目标更加诱人,离旱涝极为保收的中央部委就是考卷加面试官那么远。当然,大家也明白,成百上千的个人里选三五个,即使一切规章都能如白纸上的黑字那么操作,命中率也跟中一两万的福利彩票差不多少吧。所以,无论顺位如何,公务员考试是选项之一,万一福彩中了几万块呢。买房者,更不用提。总之,看起来工作、买房乃是“两国人民共同关心的问题”,不过领导人会谈大抵不谈这个。
剧集里的武诚治乃一应届毕业僧,在四叶电子工作了三个月,历经种种怪状后辞职。这个短暂的就业经历就成了他被社会淘汰的铁证,老爸、职介所、面试官什么的都借来说事儿。一年稍过,换了若干工作的诚治又从超市辞职。当了一段时间的宅男以后,突遭变故,他不得已去了一家建筑公司叫“大悦(没有城)土木”的打工。年方二十又五。这个建筑工作时薪有1700日元,照刚查的牌价合人民币140块左右。以一天八小时,一月20天计,一月能挣到272000日元(超过两万元人民币),远超他在职介所一口咬定的20万月薪。剧中,他第一月薪水便是二十五万,如果个中没有蹊跷(譬如老爸暗施援手之类的——虽然第二集里乱入一神秘年轻女子,但是老爸应该不像宋思明之流那样乱搞),跟上面的估算大致相符。
但是,诚治还在骑牛找马,想要一份正式工作。可能有工作稳定或者升迁的因素,但是也可能有象征资本的因素。居心叵测的邻居大婶不是总凑过来关心嘛。她就是社会的眼线,把无形压力加诸汝身,内化汝心,直教人生死相许。跟一帮欧巴桑混,又做这个“下九流”的活计,照说书人的话,总归是“好说不好听”呵。所以,暂居矮檐的诚治需要找“借口”,也就被千叶酱修理了一番。
他家住的是爸爸公司(据他形容是去公司“当孙子”)的职工房,月租(不是月供!)5万日元,眼下合人民币四千上下。鉴于故事发生在东京(哪怕是糟透了的地段),房屋格局跟野比家的差不多,两层独立带小院的洋房,再琢磨一下收入水平,这四千块的月租也足教帝都人民情绪稳定了。(据第三话所示,同等条件下,非公司房需要三倍的价钱,那就合一万两千人民币了,感觉上还是要划算一点点)
诚治辞职其实很有道理,非常本质的说来,四叶电子跟鲍鱼之肆差不多少,待长了就分不清什么对错了。我们这里,进了机关没这么夸张大体也差不多,很格式化的生活。偶尔仰望星空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对劲时,找得出的理由不外 “社会就是这样”。所以,这电视剧有个好处,虽然直接反映了社会现实的纠结,但是它的底色不是教唆人随波逐流。千叶这个狠角色还要严正指出,“不要找借口”。这个剧集像许多日本电影电视剧一样,欢乐得夸张,夸张到荒诞,直到妈妈犯了抑郁症,基调才多了几分沉重。剧情再深入,沉重之外又多了悲凉。好在是妈妈的爱让诚治改变,而不是为了适应公司。
这时“大悦土木”出现了,诚治在工地继续自己打工生涯的地方。从剧集里可以知道,修这条路,是大悦土木承包喜岛建设的活计。“喜岛”貌似是一家有名的大企业,千叶酱便是这家企业派出到大悦的监理之类的职员。中国当下有“劳务派遣”的说法,是有相关资质的劳务公司把劳务工派遣到大公司或半大公司,跟这个不大是一码事。具体到建筑行业,里面有包工头、建筑队之类的角色,跟剧集里的(很可能是大悦先生创办的)这个小公司结构和功能上可能略类似,算时薪的话,可能也要普遍高过工厂里的产业工人。在薪金的绝对数额和工作待遇上做比,似乎没什么意思,因为根本没办法比。可以比较的也就是抽象的方面。
虽然从小就唱“劳动最光荣”,但是劳动者的光荣在顷刻之间化为乌有。现在看工地上的打工仔们自愿加班修路,还为修路而自豪的桥段,实在恍如隔世,简直积极向上得不真实。到第三话,关于梦想和家庭关系的情节比重增加,诚治喊出了买房的豪言壮语。大结局当然一定是打工仔买成了房子,大概还抱得美人归,但是,目前还是姑且把这视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吧。下面还有若干疑团,比如老爸拿钱给小姑娘作甚?我原来猜是给儿子补贴工资,看来不是。照好了想的话,难道是赞助失学儿童?再比如千叶的疑团,五十岚先生大概与她的疏忽有关……最重要的还是房事,因为需要扣题。
因为动力来自于梦想和亲情(友情、爱情……),虽然做着“低级”而不稳定的工作,诚治君算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健康成长。我相信剧情绝非全然虚构,在日本或者中国都会有给劳动者保留尊严,助其成长的企业。纪实照片里总能看到绽开笑容的年轻农民工,他们被归结为所谓“第二代农民工”。可是这笑容大多只属于他们的年龄——因为他们憧憬世界的岁月还没完全结束——而很少是因为劳工的光荣或完成工作的成就感带来的。庸俗地把钱和尊严和地位挂钩起来,效果更为直观——你不让人家保有尊严,把人家踩在脚下,还只给人家拿着四五块钱的低廉薪水,换无可换,底线尽失。而国家的巨大经济总量,那些人的光鲜生活,恰恰就是这些(包括尊严在内的资本)被不断蚕食的人用血汗积累起来的。
所以,[打工仔买房记]值得一看,因为温暖得不可思议、诙谐、励志,还有竹中直人。
可挖掘的部分还有不少
><
10秋火九
我即将毕业了 看了第一集 真的是很实在的问题 我会加油找工作的
数度感动到眼眶发热。二叔小小的身板却有种可以依赖的力量嘛。给妈妈抹手霜那段每次一看就不行了
很棒,谢谢!
让我哭的悲母剧情+二狗子=5星
立足社会现实,以平庸角色来展现职场与家庭矛盾问题,剧情积极励志,对青年观众有启发意义,值得推荐。但是我还要吐槽三个场景:1、片名“买房”为引子,但铺垫很长,过程却很简;2、千叶真奈美的事故线显累赘,主要负责拖进度;3、把辛苦挣来的的100万爽快给骗子,太难忍。
原来世界上的青年都是一样的
一星给nino的演技 这剧本 如果没有二宫影帝的话 真看不下去
很励志
滿OK的。
就職活動なんて困るな~(* ̄(エ) ̄)
邻里之间的明争暗斗,又是另一处沙场,主妇们什么都比较,什么都嫉妒,所谓毒过砒霜的“妇人心”就是在处理纷乱繁杂的琐事时炼出来的。你我看了,恐怕都心有戚戚。甚至针对母亲的病因,武诚治的姐姐就分析过:“东方人喜欢站队,总爱跟其它人站在一起,一旦不小心站到了另一边,就会被敌视。”藉于如此
太沉重了 忒难受 短期内不会追了
现实性极强,每个毕业的大学生都会面对的问题吧!工作和生活,我们一个都不能落,没有梦想,还有目标,只能挺住,努力奋斗!
我们压力都很大...
伙食费~
亲子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恋人之间,甚至陌生人之间。打工仔几乎述尽了所有人际关系,并从中找寻感动点。所以,很容易的,又一次被NINO治愈了。P.S.为什么我觉得负责求职的大叔对诚治有想法呢。。是我想太多了么。。><
好看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