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人生

HD中字

主演:玛丽昂·歌迪亚,西尔维·泰斯蒂,帕斯卡尔·格雷戈里,艾玛纽尔·塞尼耶,让-保罗·卢弗,热拉尔·德帕迪约,克洛蒂尔·蔻洛,让-皮埃尔·马丹,卡特琳娜·阿莱格雷,马克·巴贝,卡罗利娜·西奥尔,玛侬·舍瓦利尔,宝琳·布雷特,卡罗琳·雷诺,安德烈·彭文,西莉亚·马基,哈利·海顿-佩顿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07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玫瑰人生 剧照 NO.1玫瑰人生 剧照 NO.2玫瑰人生 剧照 NO.3玫瑰人生 剧照 NO.4玫瑰人生 剧照 NO.5玫瑰人生 剧照 NO.6玫瑰人生 剧照 NO.13玫瑰人生 剧照 NO.14玫瑰人生 剧照 NO.15玫瑰人生 剧照 NO.16玫瑰人生 剧照 NO.17玫瑰人生 剧照 NO.18玫瑰人生 剧照 NO.19玫瑰人生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看不懂的玫瑰人生

    冲着法国大片和奥斯卡影后的名声,还有各种媒体上对这部片子的赞赏,我看了《玫瑰人生》。结果,不得不说,我对这部获得众人赞美的电影不怎么感冒。

    传记式的电影,最大的资本就是这个人物的一生。所以,与其说我不喜欢这部电影,不如说我不喜欢这个法国的香颂天后。这样说的话,可能会被很多人砸砖头了。但我从电影上看到的这个法国的国宝级人物,却是一个专横、傲慢、任性的形象,甚至她的样子,也不是好看的:叉腰驼背,发线后移。整个电影里,最漂亮的,莫过于是描写她和拳击手马赛相恋的时候那个容颜和那套蓝色的衣裙。但在那之前和在那之后,从二十多岁到四十多岁的造型,就整一个小老太婆。成名之前的她,所唱的歌曲,跟优雅一点也扯不上边,倒不如说是一些俗套的小调罢了,感觉是类似于韦小宝唱“十八摸”之类的。成名之后,当然是有名士为她作曲,但由她自己挑选的某些歌曲,仍然逃不出那种烟花风尘的套路。她的一生,似乎就离不开酒精和毒品。要说她是因为恋人马赛的飞机失事而用上止痛药,但在那之前,她的人生似乎早有可卡因的存在。而酒,更是少不了。至于她的情史,一萝萝,其中包括为了她的演艺事业付出的两个,一个是在街头发现了她那美丽的嗓子的夜总会老板,一个是对她作出手把手的特训把她的歌唱生命从低级的夜总会提升到高雅的音乐厅的音乐人。即便如此,也不过落下了一死一解雇的下场。无数的离合中,她最爱的就是拳击手马赛,但这也是一段不能见光的情缘,因为他早已有家室。

    无疑,这样的人,有像我这样不喜欢的,但喜欢她的人也大有人在。那样的性格,在另外一些人眼中,是出彩的、吸引的。而她的歌喉,即使是唱着低俗的小调的时候,也是好听的,厚气的。娇小的身躯所爆发的力量,完全的呈现在她的呐喊中。这是她的武器,她的天赋,她一生为之骄傲的能力。那首传唱多时的《玫瑰人生》,也实在是优美。不然的话,其他种种,以我之见,实在不能使她成功。

    目前来说,对于这位法国的象征,我们能够了解的,也不过就这么一部电影。偏巧这部电影又太过于蒙太奇,像我这样本来就对她不太熟悉的人来说,基本上对于了解她的人生没有什么帮助。至于其他的资料,网上流传的也不多,反而是我在电骡上的找到的一篇在这部电影之前就写下的对她的简介,还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她的一生。

    或许,在法国人的生活中,滥情等于浪漫,酗酒等于调剂,皮雅芙性格的缺陷也不过是被形容为“个性独特”,反而更突出了她一生命运的跌宕,衬托出一个悲情的人生。看来,不同文化之间还是难以调和。从以上种种看来,我身上实在找不出一个法国因子,对那个时候那个层次的法国说喜爱,恐怕我是做不到的。所以,请原谅我以上言论有一种过于卫道之士的感觉。或许,将皮雅芙换成梅艳芳的话,我的认同感会多一点。

    至于电影,哦,这可爱的法国电影,实在不是我这种没有艺术细胞的人看的。虽然导演已经在各处闪回插入的地方提示了时间和地点,但我仍然是看得头昏转向的,理不清各个事件的时间顺序和他们之间的联系。人物,由于皮雅芙太过于强大了,其他各个配角、打杂、跑龙套的,全都一闪而过,什么名字面貌还没看清楚记住就这样消失了。主角玛丽昂.歌迪亚的演技,的确是好的,因为可以使观众对一个人物有这样的强烈感觉的,即使是一种不喜欢的感觉,也说明了她对这个人物的表演是贴切的,灵动的。据说,皮雅芙生前的密友看了玛丽昂的演出之后,也不由得感叹:“天啊……”。不然,奥斯卡影后怎会无由来的得到呢?但我仍然最喜欢她在《两小无猜》中的那个爱得放肆的姑娘。

 2 ) 苦水玫瑰,狂醉人生

电影结尾,从琵雅芙的最后一天那一段起开始哭,大哭,在黑暗中尽情的,卖力的,流泪。
一直到字幕走完。
我的眼泪,电影和书最好骗。

老早就下了《玫瑰人生》,却一直没空打开,它跟其他同样没空打开的电影一起,在我的E盘里,蒙上虚拟的灰尘。薄薄的一层。
而一旦打开,就香气四溢,教人惊艳。

这是关于一个法国香颂女王的故事,关于一个街头卖艺者变身卡耐基音乐厅上宾的故事,关于一个女人的故事。

她不漂亮,哪怕是在最辉煌的时刻,最浪漫的时刻,她都是以惊惶的病人似的眼睛,古怪的发型,僵硬的不协调的肢体,在一个个舞台上,仿佛站错了队伍的小学生一样,扭捏而不知所措。

这不像她的身份。但这才是一个真实的人。
我们的人生,大抵也就是这般狼狈。你不觉得,只是没感觉到罢了。
而这个女人,就妙在她那种玩世不恭又坚定不移的复杂气质,将种种的狼狈都压倒,然后,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来。

一辈子与事故,苦难,离别,烂醉和毒品纠缠的女人。
一辈子与爱,音乐,艺术和希望纠缠的女人。
苦水里长出的玫瑰,狂醉中绚烂的人生。
我爱这个女人,哪怕在她最不堪的时刻。
就像爱上生活本身。
 

 3 ) La Vie En Rose

和小山冒雨在周六晚上去看电影节参影的法国影片<La vie en rose>
Eidth Piaf传奇又艰辛坎坷的一生压缩在2个小时,确实有些为难导演。所以只能说,<La Vie en Rose>仅是导演奥利维埃·达昂的Eidth Piaf.仅是对法国国宝级嗓音得致敬。因为影片采用了童年到成名、50年代以后两条线同时叙述,交叉跳换的手法,看得实在只能去混淆。毕竟仅为了解生平,可寻求万能的Google帮助。
 
影片中,成名后的Eidth Piaf红的惨烈的双唇,黑色丝绸睡衣上绚丽牡丹,强烈对比的色彩映出性格强烈和嚣张。她让乐队干等她三个小时,就为了一首新得曲子时双手插腰,自信和肆无忌惮地对歌剧院老板说:“不然成为Edith Piaf有什么用?!”
可是,最让人惊心动魄的,是她在临睡前给Marco电话,说她离不开他,希望他回到她身边。后和衣睡下。等清晨在他亲吻中醒来后,跑去厨房端咖啡时,一脸欣喜的她对比着旁人惊恐痛苦的眼神。等到猛然醒悟,悲痛欲绝嚎哭不止的的Edith,则是发狂一般的不断寻找,穿梭于公寓的各个房间,再渐渐沿着公寓走廊走向深处,最终消失在一片漆黑中,也许这个黑暗隐喻了从今后人生里再也没有遇到这般刻骨铭心的人.往后的日子里Edith再也没从这段打击中出来。可这啷跄的脚步最终到达的是灯火辉煌的舞台。因为歌唱/舞台,才是她生命的终点。
 
生命的戏剧性在她的一生中撞裂着火花四溅,在起起落落的激荡中,演绎出一段比烟花寂寞的歌剧.

 4 ) 不再有

« sans amour, on n’est rien. » ---------Edith Piaf
“没有爱,我们什么也不是。”

« la môme »(《少女Piaf》)让整个法国怀念一个人,回望一个时代,重温一个旧梦。
我毫不怀疑,Edith Piaf是法国的一个符号。她的歌仿佛一个印迹,深深打在每个法国人的心里,无法动摇。两小时二十分,翻完一个人的一生,她的经典老歌做线索,一路走下去,强调了的双手,强调了的发声方法,强调了的浓浓妆容。故事的讲述就是在为歌做注解。每一次那些熟悉的旋律响起,心都跟着颤动。“原来是这样!”这话不曾出口,眼泪却已在说不清楚的某个时刻滑下来。
震撼自己的究竟是故事本身,还是导演杰出的表达法?这个问题让我第一次难以作答。导演的一些做法的确太残酷,但是我却喜欢。是一些很极致的表达法,非常的浓烈,戏剧化。是“到底”了,未留余地。比如Marcel死后的场景设置:悲痛欲绝的Edith,穿梭于公寓的各个房间,嚎哭不止,脚步不停的继续沿着公寓的走廊往前走,走廊深处一片漆黑,我见她消失在黑暗里,而跟随这个背影,到达的是灯火辉煌的舞台,还是那个背影,此刻张开双臂唱着 « hymne de l’amour »。再比如不按时间叙事的讲述方式。这并不是我喜欢的,我排斥所有看似“花哨”的剪接,认为最简单,原本的叙事方式才不会削弱故事本身的力量,才是一种耐心的积累,末了才能有够力度的情感爆发,哪怕讲述方式还是一样的淡。但是 « la môme »的剪接,让我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这种基于对比的错落剪接,让我在画面转换的时候,常有被刺痛的感受。相当残酷。眼见着少女初尝成功,下一个画面马上转到颤抖佝偻的老人,在花园里听自己当年的唱片。静。除了阳光,什么声音也没有。她连一个杯子都已经不再能握住。这样的对比,让你不得不问自己,生命他妈的是个什么东西啊。所以很难受,心里一直受煎熬。
而事实上,故事有多残酷,片子就有多美。这残酷在于,我们始终正在失去,成功,喧闹,甚至是爱和希望。所以Edith纵情到肆无忌惮。她可以让一个乐队等上三个小时,最终因为一首喜欢的新歌而取消原定的排练,她说“不然成为Edith Piaf有什么用?!”;她喝酒一定喝到烂醉;口红的颜色红到惨烈;在台上唱歌唱到昏倒,下去注射毒品,再回来。。。这样一个歌手,我们怎能再有?而那些美丽的瞬间,太多,太耀眼,我们急急忙忙,来不及回忆。每一个音符落定,每一次曲终落幕,每一回放下来的紧张的双手。。。生命的虚空,让人无可奈何。就算是Edith Piaf ,又能怎么样?当什么都不再有。rien de rien 被放在片子的最后作总结:“什么也不再有,但我从未后悔过什么。”
法国人注定要怀念,这个人,这些歌,这个时代。只有在记忆里,有些东西才肯停驻不许动。那时的巴黎是旧梦一场:战争,混乱,疾病,北部的大雨倾盆,蒙玛特的人群混杂,隐没在夜色里的街头酒吧,一夜一夜唱着相似的歌,纵情到天明。而这个唱着歌的女子可以甘愿为了爱,幻化为海边织着毛衣的一个背影,把爱情当信仰。她说“要去爱,要去爱”“没有爱,我们什么也不是。”
如果有的信仰可以不丢失,如果有的记忆颜色始终鲜艳,如果有的歌已经不朽,可不可以不说“不再有”?用力的哭一场,为了这虚空的生命,为了某一个爱过的人。可惜我们终究不够勇敢,可惜Edith Piaf 不再有。于是我们只能在电影落幕的时候,擦干净难得留在脸上的泪痕,然后,很用心,很真诚的,鼓掌。为Edith Piaf,为逝去的时光,为我们不曾拥有的勇敢。

 5 ) 玫瑰开在废墟上

    又看了一遍《玫瑰人生》,这次看是重温,也是翻新,汉语里把法国的Chanson翻译做“香颂”,当然是好的,但失之浮华,像许多人提到法国,总是冠之以“浪漫”,这理解里的油腻稍微多了一些。
    Piaf初次在夜总会登台亮相,征服众生是以一首“乡下姑娘”(歌词来自DVD版玫瑰人生):一周接着一周,在巴黎市郊的大街上,我们看到他们成群的闲逛。他们和爱人穿着肮脏的衣服,十天没洗的衬衫,穿行在路灯微薄的光芒中,穿行在蓬巴杜夫人式的氛围中。他们是我们美丽的铁匠,我们的玩偶,我们的玩具,我们的木偶。在夜晚时聆听,他们唱着这样的歌。我们是乡下姑娘,钟楼的乡下姑娘,我们四处流浪,身无分文,我们是穷光蛋,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夜晚降临,可以到处落脚。她们没有漂亮的梳妆台,那是属于富人的玩意儿,她们也不能到展示拉斐尔画作的画廊,挣几个小钱。在巴斯蒂安圣马丁运河旁,有一座小教堂,那里总可以看到衣着光鲜的纨绔子弟,没有漂亮的玩具,在破败的市场上,也没有30苏丹丝绸洋娃娃,我们是穷光蛋,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只能在令人害怕的洞里,或是残破的车厢后度过长夜,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花环也没见过王冠,我们中没有任何人有活可干,我们一无所有,当死亡来临的那一天,那是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天了。
    这是香颂,可又不是我想象中的,浮华奢靡的香颂。它的调子是快活的,有种穷开心,穷人的那种嘲弄,在垃圾堆里也要插着腰大笑一场的嘲弄,对整个世界的嘲弄和大笑。可是歌词是真实的,真实得让人害怕。这也是整个玫瑰人生给我的感觉:是痛苦的,然而这痛苦是有力的,是明亮的,是饱满的,而不是扭曲阴郁的灰蒙蒙的龌龊。
    有人不喜欢Piaf的歌声,说像男人,哦,是要这样的力度,要有这样的金石一般的力度,才能超越这些痛苦,高高的站到废墟上面,垃圾堆上面,人生的一切残缺上面,她是玫瑰,可是是多么明亮,多么高亢,钢铁一般的玫瑰。好的艺术,无论小说或音乐,都是美而有力的,这一点,Piaf让我想到麦卡勒斯,同样是在中年即身缠重病,Piaf有药物依赖症,出过车祸,断了两根肋骨,四十多岁已经像八十岁,麦卡勒斯三十岁已经半身不遂,长期酗酒,甚至无法控制自己签支票的手不抖。一样的残破,可是田纳威廉西管麦卡勒斯叫什么:铁蝴蝶!——她像钢铁一样,坚不可摧。这句话,同样可以用来形容1米47,佝偻着腰颤颤巍巍在台上的Piaf,如此脆弱,然而坚不可摧。
    “不,绝不,我绝不遗憾,我不为生命中的美好遗憾,也不为生命中的糟糕遗憾,发生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一样;不,绝不,我绝不遗憾,我清除,放逐,遗忘所有的过往,我嘲笑过去;我将回忆燃烧,我所有的记忆,我所有的哀伤,我不再需要他们;带着颤抖的声调,我将我的爱情遗忘,常常清理往事,我要从头开始。”——最后这一段,演Piaf的玛丽昂·歌迪亚大睁双眼,纵声放歌,如此用力,面部肌肤几乎出现痉挛,那是彻彻底底的生命之力,是脆弱肉体所能达到的意志的极限,美的极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7a4e7c01009b2o.html

 6 ) 请赐予我力量,让我回魂再生!

圣特丽萨,上主耶稣,请不要抛弃我,请赐予我力量,我还要继续活下去,让我回魂再生。

再看《玫瑰人生》,心底里被压抑的无数感情如岩浆一样迸发。

Piaf,小云雀,初次亮相,便以一首“乡下姑娘”赢得满场掌声雷动。就是这个刚上台时还有些怯场的姑娘,在往后的日子里一跃成为法国乃至整个西方社会被广为追捧推崇的歌唱家,她光辉的人生华章如镶满珍珠钻石的皇冠在万众瞩目下熠熠生辉。

然而同样是这个姑娘,她照例拥有惨败的童年,照例有支离破碎的回忆,照例到处奔波,生活动荡不安。

她在又一次盛大成功的演唱会之后曾隆重举杯向她的作曲家致敬,说当她还是个乞丐的时候,那名作曲家就像看待一个公主一样看待她。她就是一个公主,无论她有怎样不堪回首的往事,无论她是否曾像个乞丐一般靠卖艺为生,无论她是否曾在妓院里生活,无论她是否有过一个夭折的孩子,她一定是公主,她的眼睛湛蓝清澈,她的嗓音浑厚有力,她对爱执迷不悔,她一生都在歌唱,一生都站在光芒万丈的舞台上,她是所有人的公主,是被赐予力量的伟大的歌唱家。

这部电影和其他浮华奢靡的法国电影相同,它浪漫、曲调轻松快乐、对穷人嘲弄,在垃圾堆上插腰狂笑,歌词真实有力,充满斥责的、饱含痛苦的,却又是光辉明亮的。

Piaf,如云雀一样明亮的嗓音,站在云端高歌不休;Piaf,这个佝背耸肩的姑娘,站在街角放声歌唱;Piaf,曾深深爱上一个不能相伴一生的人,在失去之后还是坚信爱的永恒;Piaf,有药物依赖,出过车祸的歌唱家,最后一次站在舞台上,仍然如日月星辉般光芒万丈;Piaf,像涓涓细流一样,温柔似水;像钢铁金石一样,坚不可摧;像如风细雨,滋润心田;像洪涛骇浪,迅猛无敌。

毋庸置疑,Edith Piaf是法国的一个符号。她的歌仿佛一个时代的印迹,深深打动着每个法国人的心。两小时二十分,便可翻完一个人的一生,以她的经典歌曲做线索,一路走下去,每当旋律响起,牵动所有人的心都跟着颤动。回望那个时代,展望一个伟大的歌唱家,重温一场华丽的旧梦。

影片看到最后,我已分不清自己到底是被这个坚强的女人感动,还是被导演杰出的表现方法感动,又或是被那一场如梦如风的往事牵绊。故事越残忍,电影越优美。

日本人的表现方法总是让人望而却步,表现方式堪称变态;法国导演则用浓烈戏剧化的表达方式给我们展现了更残酷的故事画面:当得知深爱的情人Marcel死于坠机后,悲痛欲绝的Piaf穿梭于公寓每个房间,眼神茫然,她的背更弯了,脚步凌乱,嚎啕大哭,然后继续走向更深的走廊,走到尽头,竟然是灯火辉煌的舞台,Piaf张开双臂,深情歌唱。

没有爱,我们什么也不是。当我们失去一生的挚爱,所有成功,所有喧闹,所有鲜花,所有掌声,所有祝福,所有希望,在我们看来一文不值,没有那个你愿意为之付出一切的人,拥有再多也如长夜一叹,开场后重新来过。所以Piaf任性妄为肆无忌惮,她会说“不然成为Edith Piaf有什么用!”;她会喝酒到烂醉;会涂嗜血一般的口红;会在台上歌唱到昏倒;会开玩笑说自己的演唱会绝不是巡回自杀演唱会……这样的歌唱家,如果她如天边的明星陨落,我们又怎么能奢望再有其他!
圣特丽萨,上主耶稣,请不要抛弃我,请赐予我力量,我还要继续活下去,让我回魂再生。

是不是注定了所有有天赋的人一定要比常人提前衰老,或者必须受到病痛的折磨,这个事业上如日中天的歌唱家年纪轻轻就得上肝癌,繁忙的工作和失败的感情经历让她对病魔应接不暇,刚刚四十多岁已显出老态龙钟的模样,即使这样,Piaf,小云雀歌声仍然铿锵有力。

不,没有遗憾;不,我将无怨无悔。既没有快乐,也没有悲伤,往事一切随风。不,没有遗憾;不,我将无怨无悔。爱主宰每一天,一扫而光,抛之脑后,让往事见鬼去吧。所有的回忆不再拥有,我不再期盼,无论好的还是坏的,通通扔进火堆。往日情爱,连同压抑在心底的痛,一扫而光,永远一扫而光,就像从默默无名重新来过。不,没有遗憾;不,我将无怨无悔。既没有快乐,也没有悲伤,往事一切如风;不,没有遗憾;不,我将无怨无悔。因为我的生命,因为我的喜悦,今天因为你再次点燃。

Piaf最后一次站在舞台上,睁大双眼,纵声放歌,那声音气贯长虹,如飞流瀑布,如白浪翻腾,雄浑有力!这是,一个歌唱家为歌唱生涯做最后的奉献;这是一个时代终结的丰碑;这是一次对生命最崇高的礼赞;这是一场听觉最豪华的盛宴。

爱,主宰着每一天,就像从默默无名重新来过,请赐予我力量,让我回魂再生!

 短评

不论在人生的什么阶段,最需要的都是爱。比较琐碎的传记片,配角比较多,但其实注意力一直集中在她身上就好。中间一个长镜头从天堂到地狱的感觉真是让人心痛。那么多好听的歌原来都是“小麻雀”的原唱啊,包括盗梦的洗脑神曲...玛丽昂歌迪亚,完美的演出,女神!

4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如果哪一天我不再喜欢音乐,那说明我已经死了。

8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推荐

演的没话说,就是拍的太乱

12分钟前
  • 三七
  • 推荐

白痴天才歌女。1小时46分末至1小时51钟初一个首尾超现实幻觉始终的四分多钟长镜头,展现Edith Piaf得知恋人坠机前后的情绪变化,堪称经典。

15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SIFF@天山电影院 我不懂,为什么哭得这么厉害。两张电影票还在抽屉里,为什么那么多唱片爱中她的眉,又为什么PADAM PADAM曾让我心碎。只有爱着这女人,看这片子更失去大脑。ANYWAY 化妆,表演,剪辑,摄影,都有特色,音乐更不必说,为什么不给五星,是最后一段煽得太厉害 了。。这是我怀恨么?

16分钟前
  • mecca
  • 推荐

全片回荡着艾迪·皮雅芙歌唱生涯中最经典的一首首歌曲,故事则以非线性方式推进,零碎展现出皮雅芙这个生性桀骜好强的女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她娇艳性感的嘴唇,湛蓝色的眼睛,每一个兴奋与心碎的瞬间,都在随性摇摆的镜头,生动呈现开来。

20分钟前
  • 高冷的鸡蛋仔
  • 推荐

那个完美的长镜头真的令人心碎

21分钟前
  • 布宜諾斯
  • 推荐

非常棒,女主角非常到位,哭了。对于所有女人的建议是,爱。

23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力荐

sans amour, on n`est rien.——Edith Piaf “没有爱,我们什么也不是。”

27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

今晚法国文化中心放映了这部电影,玛丽昂·歌迪亚的演绎真是炉火纯青,几次都忍不住落泪。她在电影中的这个扮相,让我想起了杜拉斯。

30分钟前
  • 邓安庆
  • 力荐

一直都不太喜欢这种混剪……传记片有时候就完全是看演技嘛

33分钟前
  • 17950
  • 还行

女主角演绎角色的方式相当的有趣...不过配角有点多...看的有点混乱...

34分钟前
  • 某茶君
  • 推荐

4分多钟的超强控制调度长镜头,美妙的歌声,传奇的人生,和了不起的女演员。

35分钟前
  • 飞天PP猪
  • 力荐

玛丽昂演得真好,难怪要得影后。电影很足味,情节紧凑。

37分钟前
  • 结球
  • 力荐

重看。她的声音即是生命本身,拒绝悔恨,拒绝沉默,拒绝死亡。aimer! aimer! aimer!

41分钟前
  • Lycidas
  • 力荐

说不出来的好,女主最后的采访超级感动

44分钟前
  • 卡卡卡卡卡卡卡
  • 力荐

苦难再多也是人生啊,活得有滋有味吧

45分钟前
  • 最美的时光
  • 推荐

借用评论一句话,玫瑰开在废墟上

49分钟前
  • nothing
  • 推荐

令人颤抖的演技,令人迷糊的剪辑,优缺点都是如此明显。

52分钟前
  • 战国客
  • 还行

她老去时的那张脸像天真的小狗的一样。。这样的传记片,牛逼的主角一撑,肯定就差不了,更何况有几个镜头真的增色太多!无声还有幻觉两段绝赞,剪辑我也爱!还有那么多的场景,都是我喜欢的。

54分钟前
  • shu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