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天

正片

主演:杰米·贝尔,马克·斯特朗,艾比·考尼什,马丁·肖,本·特纳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国 / 新西兰年份:2017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六天 剧照 NO.1六天 剧照 NO.2六天 剧照 NO.3六天 剧照 NO.4六天 剧照 NO.5六天 剧照 NO.6六天 剧照 NO.13六天 剧照 NO.14六天 剧照 NO.15六天 剧照 NO.16六天 剧照 NO.17六天 剧照 NO.18六天 剧照 NO.19六天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大英帝国落日余晖,可惜已成非主流

这部电影讲什么,对军迷来说已经无需废话了,对于不是军迷的,一句话也就讲清楚了。撒切尔首相时期,英国伦敦肯辛顿使馆区的伊朗大使馆被恐怖分子劫持。包括英国人在内的多名人质被劫持,最后英国特种部队SAS发起“猎手”行动,成功解救人质。

曾经大英帝国控制着地表1/4的土地,曾经是比现在的美国还横的超级大国。可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放血,和冷战时期的抽风,大英帝国雄风不再。20世纪末教训阿根廷这样的国家也是一口老血。21世纪以来,英国简直就像美国的宠物,俄罗斯分分钟教英国做人,脱欧之后,英国连欧洲都控制不了,眼睁睁的看着法国、德国说了算。英国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社会问题一大堆,导致财政连年吃紧,拖累军费不足,国防力量堪忧,连伊拉克的武装分子都不惧米字旗,彻底沦落为二流国家。而天朝的远洋舰队在英国家门口晃了一晃再开赴波罗的海和毛子联合演习,更让英国老派人士的玻璃心碎了一地。当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派出白色舰队到英国门口耀武扬威已经被英国人视为耻辱,现在,曾经被英国人踩在脚下头破血流一地鸡毛的中国人居然也来晃一圈,还得瑟的告诉你老子军舰比你好,哈哈哈,拜拜咯。这简直是奇耻大辱啊。

2017年,英国人只有情怀可卖,把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账翻出来,就是希望能重新唤起英国老百姓的民族自尊心。但是,当前的社会风气下,英国人的这部电影真的是逆潮而动,真的有用吗,看这可怜的评分就知道,并没有什么卵用。现今的分都是圣母打的,这么好的电影分这么低,可悲,可叹,可怜。

SAS,英国第22特种空勤团,全世界无数军迷顶礼膜拜的特种部队教父,反恐部队祖师爷,现存的唯一能让英国人觉得自己国家曾经牛过的证明。SAS解救伊朗大使馆事件,是全世界第一次成功应对恐怖主义活动的经典范例。今年曝出的SAS一个小分队被伊斯兰国包围伏击后,居然全身而退,顺便收割大把人头的新闻,让英国老百姓gc到了g点。要知道美国顶尖的海豹突击队在阿富汗执行红翼行动时被伏击,死了22个海豹队员。这就是英国人把老情怀再拉出来卖一卖的原因。可惜,现在的欧洲不讲情怀。现在欧洲国家主流是Islam。

虽然电影再一次告诉大家,Islam是人类头号公敌。电影里有句台词,英国是否开始面临着本土恐怖威胁。2017年响亮的回答,是。然而,在泛滥整个欧洲的圣母的作用下,超过千万的中东、非洲难民涌入欧洲。而以法德比瑞为首的欧洲国家,一开始竟然给所有难民发避难许可和护照。自从欧洲难民危机爆发后,英、法、德、西班牙、比利时、荷兰、瑞典等欧洲国家被连续不断的重大恐怖袭击蹂躏成伊拉克、阿富汗。可是,宗教人士和人权组织在这部电影还没上映前就批评它,说你们拍一部白人十字军冲进楼里乱杀穆斯林兄弟的电影实在是shameless到家了。

 2 ) 恐怖分子还可以假释麽?!

1.80年代的恐怖分子太年轻 : 无组织无纪律☞高压状态下,绝对服从是第一要义!搞个ABCD计划啥啥啥的嘛☞你这都决死一战了,退后一小步都是伤害自己跟团队的很大一块!

2.计划赶不上变化 : 还好突击小队的队长,坚持因地制宜滴随机应变,完全HOLD住全场,没有把现场控制权交给远处的指挥官……这也是他上司选择他的原因吧!

3.突击队员、谈判专家、警方、白厅、媒体……各方面表现均不突出?但也不是纪录片……所以真是不懂

 3 ) 《六天》

发生在1980年英国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的一桩绑架案。几个伊朗人闯入伊朗驻伦敦大使馆,扣留了几十个人质。英国先派出了检察官麦克斯,力求与劫持者谈判。后面有特遣空勤团的小队做准备。经过六天的周折,最后用武力解决了问题。

影片反映的故事很真实。我所说的“真实”就是一片凌乱。绑架者没什么目的,只是要求释放囚禁在伊朗的同道,这目的本来就是可笑的。这些伊朗人反抗的是霍梅尼政权,和西方世界的政治倾向差不多。本来英国就和伊朗不对付,伊朗根本就不可能搭理英国。绑架者后来也想明白了,后来就要求派架飞机帮助他们逃离。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二是谈判专家麦克斯也没个准主意,只想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做好绑架者的思想工作,和平解决算了。可惜自己也没什么口才。只是在不停的思考思考,整整思考了六天。直到武力解决了问题,他还坐那儿傻傻的发呆。三是特勤队的几位,演练了好几天,还是忙中出错,想模仿超人从天而降,结果还被自己点燃的火烧着了,赶紧割断绳子(让我想起了《疯狂的石头》里的那根绳子)。慢悠悠的搜索房间,人家绑架者趁此功夫,早就逃到别处,并且用家具堵住了房门。如果绑架者有慕尼黑巴勒斯坦突击队的智商,早把所有的人质杀完了。

侥幸的胜利成就了一大批人,突击队小队长升职,麦克斯成了总检察长,连在外面观战的BBC女记者也成了首席记者,撒切尔夫人更是赚足了政治资本。

检察官麦克斯是影片里的主要人物。也许他心底里的想法是不要使用暴力。所以坚持和绑架者谈判。当绑架者的要求没有达到,毫不犹豫的杀害了一个人质之后,残酷的现实让他手足无措。麦克斯无疑具备了典型的英国绅士范儿,或者说是书呆子气。当空勤队让他在突袭行动开始时,和绑架者头目通电话,以牵制他们的行动时,麦克斯问:“我和他说什么呢?”空勤队说:“你可以把全世界给他。”意思是,想怎么骗就怎么骗呗。于是,麦克斯在犹豫良久之后,果然开始大骗特骗。无可奈何之中,麦克斯的灵魂得到了洗涤。也许,这就是影片之“核”。

说到恐怖主义,当然我们要和他们作毫不留情的斗争。不过仔细想想,是什么原因产生了恐怖主义?产生了数不尽的绑架案?恐怖主义者本身固然有自己的问题,疯狂的过时的信仰,视生命如草芥的观念都是重要因素。我们不妨站在他们的立场去考虑,一个弱者面对强者的欺凌,他能怎么办呢?或者是逆来顺受,或者是奋起反抗。既要反抗便要有条件,弱小的军队,一盘散沙的人民,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有组织的抗争,他们能够选择的也就是恐怖活动了。弄不死你也要叫你难受。

我一向反对恐怖主义者拿平民作为目标,即便你们的对手杀害了更多的平民,也不是你们残害无辜平民的理由。可话又说回来,难道那些被害者就一点责任也没有吗?人们选举了这样的总统,赞同他所实行的政策,包括歧视和蔑视他国人民,去强力推行西方认可的民主自由等所谓的普世价值观。那么,既然选择了,那就要做好为自己的选择承担代价的准备。比如二战后期,德国人民遭受了深重的苦难,柏林和德累斯顿的大轰炸,无数德国人被杀害,无数的过女人被强奸。这些,不就是因为他们选择了希特勒吗?

911之后不久,我的一个朋友因为工作关系,设宴欢送美国大使馆一位官员回国,宴席上说到911,那位官员说:“我知道你们中国人是怎么想的。”然后他用不熟练的中文说:“活该!”

也许他真的说出了一个真理。

也许民主是个好东西,也许西方推崇的自由公正的价值观值得全世界效仿。但是各国有各国的国情,人民有着不同的信仰,推行民主要考虑时间地域的差异,要尊重当地人民的自我选择。我们说,要根除恐怖主义的土壤,这种根除不是用暴力把人们驱赶到月球上去,而是要对土壤进行改良和耕耘。否则,只能是一种强力的邪恶去战胜弱小的邪恶,顺带把人民心中那点残存的希望也抹去了。看看现在的伊拉克、阿富汗和利比亚吧。

影片中绑架者头目萨利姆在面对特勤队的枪口时,眼中流露的那种悲哀绝望的眼神,不是也可以引起我们的一些思考吗?

 4 ) 人质还是要救的嘛

整体还是不错的,对待恐怖分子的态度当时还是可以谈判的,但最后时刻,确实是突袭恐怖分子非常成功的经典案例。发展到今日,几乎很多大国对待恐怖分子的态度都已确定为零容忍了,不谈判,坚决歼灭,这是非常正确的做法,一切伤害人民的行为都该收到最严厉的惩罚。 还有值得一提的就是当时伊朗政府的态度,基本就是冷漠到不作为、不关心、不参与任何有关营救的事宜,还有所谓的阿拉伯大使的拒绝参与营救人质的谈判,这些个伊斯兰国家啊,我没什么好说的了,说多了容易烦政治上的错误啊,呵呵。

伊斯兰国家们的冷漠与视人权与草菅的态度,正是催生他们恐怖主义的温床。可人质还是要救的嘛,西方国家在人权方面确实是高出这帮穆斯林好几个档次啊。单纯解救人质来说,很成功的行动啊。

 5 ) 【杂谈•台前幕后】关于情怀,关于SAS CRW,关于宁录行动,关于电影人物,关于这一切……

套用那句几乎人尽皆知的莎士比亚名言:“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看过豆瓣上各路影评家对电影《六天》种种评论,本人也深以为然。虽说影片显得小众,但看到那些摸不着头脑的评论,总有不吐不快之感。鄙人不才,也就流水帐般地说说自己的感受吧。

要说“情怀”这俩字,现在确实是谈烂了。在信息爆炸,文化娱乐像快餐式产出的今天,各种圈子都讲究情怀,好像谈了情怀,时不时再怀旧一下,自己好的那口儿就不是下里巴人了。不过笔者同样烂俗,看过《六天》之后,原本就埋在心中的情怀破土而出,只得娓娓道来。

笔者第一次知道SAS,那是小时候在一本军事杂志上,看到了关于伊朗大使馆人质解救行动的文章。那个时代,不同于现在,没了手机就无法生存。94年才接入互联网的内地,打 “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广告的瀛海威都没几个人知道,上网对于普通人家是很奢侈的事,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Internet是啥。不像现在,裤兜里掏出手机按下SAS一搜,在海量信息垃圾下,一堆又一堆的标题让人阵阵懵圈儿。何况当时的我,作为一个八线城市郊区的村炮小屁孩(现在老了,八线城市郊区的农民工……),平常娱乐无非是看杂志报纸电视,当一袭黑衣的SAS队员形象映入眼帘时,内心还是很震撼的。心中那种触动,不亚于录像带光碟时代,青春期的我第一次接触邵氏三……这个就不详细讲了。

后来村里条件好了,有电脑了,通小水管网了,村里的孩子都会去烟雾缭绕的小网吧玩CS。我玩CS选“警察”的时候,当然是选第三个SAS形象啦,因为情怀啊。当钱攒到16000的时候,我还会坚持用MP5的情怀……那是不可能的!钱多了,要买把“重阻”装X,这点我还是不会被情怀所迷惑的。再往后,接触面广了,其实是会上网了,原来只是杂志看看SAS,买些关于SAS的地摊书籍,还有电视上军事节目里一闪而过的SAS纪录片画面,早已不能满足求知若渴的我。高中时用小水管看各种军事网站特种部队资料,SAS的形象也变得更立体了,后来洋文学的能看懂ABC了,慢慢也就能区别各种地摊真假消息源。

初中时租碟片,租到一部封面标题为《SAS特种部队》的VCD,多年后才知道这是盗版的港台地区上市译名的电影,原本是1982年的英国电影 The Final Option,还有个名字就是SAS的座右铭 Who Dares Wins(这里说个题外话,陈嘉上拍的94版《飞虎雄心》的英文名也是 The Final Option)。内容是参考了伊朗大使馆人质事件杜撰的情景,虽然里面一些桥段照搬真实事件,还有当时的SAS CRW支持拍摄,但情节还是落了俗套,男主是SAS卧底,为了混进恐怖分子团伙,勾搭美女恐怖分子约炮玩感情(这情节我记忆犹新啊……年少无知的我觉得当SAS队员真鸡儿爽啊……),最后还是亲手突突了女猪脚(年少无知的我觉得他拔X无情啊……)。后来又看了一部讲SAS CRW的英剧《极度权限》(Ultimate Force),那时候逛SC等等一些军坛,D Boy这些大佬们也是鼎力推荐该片,本人也非常喜欢,毕竟前SAS队员Chris Ryan参与编剧和拍摄,当然经典仅限于前两季。

不过一直觉得有个遗憾,这么多涉及SAS的影片,为什么SAS CRW的成名战没有拍成电影呢?直到2015年夏天,看到一则消息,说是本片正在筹备拍摄中,而且有当年参战的SAS老兵指导。当时真的是眼前一亮,唯一担心是知道这是小成本电影,怕拍成B级片那种。后来看到剧照和预告片,顿时那种情怀又被调动起来,就是这个味儿啊!最近把成片看完后,顿时觉得了却了多年的一个心愿。

耐着性子读到这,有朋友会嘀咕,你特么前面关于情怀简直是废话连篇啊,讲太多了吧?

废话!谈情怀能不讲废话吗?

下面说说正题吧……


关于电影中出现的SAS CRW的来龙去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笔者年初写的一篇文章 保卫不列颠的暗影——英国陆军第22特种空勤团反恐分队 。我在这里截取文章中最核心的部分作为说明:

上世纪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初,SAS出于任务需要,已经在部分队员中开展室内近战(CQB)与要员保护(VIP BG)训练,而CQB来源于60年代也门危机期间,SAS队员在在亚丁驻地军营中研究的一种室内突击和解救人质的战术。1971年,进入SAS一年且刚刚成为分队指挥官的安德鲁·马塞上尉(Andrew Massey)认为,根据国内外形势有必要在SAS中建立一支反恐分队,不过这个想法在当年并没有引起重视。第二年,虽然新的SAS指挥官彼得·德拉比利埃尔中校(Peter de la Billière)就任后,认可马塞上尉的建议,但国防部的官僚们还是认为国内反恐根本没必要动用SAS,那是警察的事。
然而世事难料,几个月后,1972年9月发生了慕尼黑惨案,发生在西德的血的教训震动了英国政府,回过神儿来的时任首相希思要求SAS立刻成立一支专门的反恐分队。惨案结束的第二天,英国政府批准一项计划,被称为“宝塔行动”(Operation Pagoda),即成立由SAS负责的一支特别专项小组(Special Project team),当然SP team是英国政府在政府文件中的掩盖性说法,SAS内部则称为CRW——反恐分部(Counter Revolutionary Warfare wing,译注:按照时代背景,Revolutionary Warfare在当时英国国内实际也是对恐怖主义的另一种称呼,或者说是对恐怖活动的另一种描述,若按字面意思翻译为“反革命战争”或是“反暴乱”难免显得突兀,所以本文涉及CRW一概称为“反恐”)。于是,德拉比利埃尔中校顺理成章地把建立CRW的任务交给了马塞上尉。
CRW建立之初,马塞上尉从各个作战中队中挑选了20名经验丰富的队员组成反恐分队,由于行动代号缘故,CRW troop也被称为宝塔分队(Pagoda troop)。后来随着CRW的发展,CRW troop不再是固定编制,SAS要求每个作战中队的队员都要进行CRW训练,并且各中队轮流备勤,每个中队作为危机警戒部队(crisis alert unit)备勤时间为6个月。而在国内执行任务,命令则是直接由被称为COBRA的英国政府内阁办公室简报室(Cabinet Office Briefing Room)来下达。在执行CRW备勤时,反恐分队(CRW troop)会被分为红队(red team)和蓝队(blue team)轮流战备值班,处于24小时待命状态,每一周一轮换。一队在行动时,另一队会处于待命支援状态,根据作战任务需求,必要时也会一同行动。


本片的剧情想必也不用剧透,因为完全是按史实改编,之前的各种书籍和纪录片也很多。既然要讲情怀,当然就要说说电影和现实里的一些区别,比如道具啊,人物啊,事件细节,历史背景什么的,当然主要是谈SAS队员,不然怎么体现情怀的逼格。

道具方面,称不上100%完美,但在笔者看来也是很用心了。

去年这张剧照出来时,笔者就感觉制作人员还是有诚意的。当年的黑色罩帽连体服,还有现在军品收藏市面上根本见不到的Mk.1型猪皮背心,没有用现在大量可见的Mk.2和Mk.3型替代,区别最明显的是早期Mk.1是照片中光滑皮面,后期变为翻毛亚光皮面,影片中的背心可能是道具组自己做的。

Mk2型(上)和Mk3型(下)

MP5略有槽点

1980年的SAS用的MP5A3还没有消焰器,第一张剧照里左边那哥们的枪托是后来HK公司专门给法国警察设计的一种伸缩枪托,后来大量应用到后期型号上,可以明显看到有一段向前延伸的贴腮板,被称为法国托(French Stock),这也是那个时代不存在的,金属护木倒是符合时代特征。电影中出现的弹匣都是弯弹匣,其实当年不少SAS队员还用的是早期的直弹匣。

现实中突袭伊朗大使馆的SAS CRW队员,可以明显看出当年使用的MP5和电影道具的一些差别

最让人困惑的应该就是MP5上的大电筒了,当年骗了无数人,都以为什么高科技,夜视仪、热像仪之类的,哈哈哈哈哈哈~~其实是美国产Maglite牌大手电。SAS有个专门负责CRW装备和技战术开发的部门,叫“作战研究组”(Operations Research Unit),为了让SAS CRW队员在黑暗的CQB环境下有光照条件,同时又不影响射击,就土法上马用适配MP5的瞄准镜桥夹,与Maglite牌大手电搭配,算是现代战术枪灯的雏形了。顺便一提,SAS在行动中大量使用的G60闪光弹,也是该部门在1970年代研制的世界上第一种闪光弹。

曾经ebay上有人拍卖SAS使用过的Maglite D Cell型手电筒

片中SAS CRW队员使用的手枪均为勃朗宁大威力 9mm手枪(Browning Hi Power),这点还原的倒不错。1970年代到80年代末,SAS一直使用该型手枪,后来换成了Sig P226。现在的SAS嘛,当然是地球联邦手枪格洛克啦……

至于胳膊上那把匕首,其实是英军飞行员割伞绳用的伞刀(Aircrew Release Knife),SAS CRW队员用它来割绳子或缠绕物之类的。尼龙套早期是缝在衣服袖子上臂,后来是缝在Mk2和Mk3型猪皮背心的右肩位置。

电影中出现的的Pye Pocketfone 70型无线电对讲机麦克风,还原度比较好的亮点之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这是SAS CRW队员的标配单兵通信器材。

当年行动中使用过的对讲机

产品说明书

Pye Pocketfone 70型无线电对讲机全套加皮套,生产商Pye在1988年倒闭了,这个牌子也就没了

电影中防毒面具道具也是当年SAS CRW队员使用的S6型

当年参与解救行动的SAS队员Pete Winner佩戴的S6型防毒面具


看过这部电影,有些人可能会有个疑问,为啥影片里SAS的主线人物是Rusty Firmin这个毛头小伙?因为电影是导演Toa Fraser根据当年参战老兵Rusty Firmin写的纪实文学作品 Go! Go! Go!: The Dramatic Inside Story of the Iranian Embassy Siege 改编而成,而且专门找来Rusty Firmin作为本片的顾问之一,所以里所应当要吹嘘拔高一下Rusty Firmin啦!

2010年Rusty Firmin写的回忆录出版后,还专门拿着书到“王子门16号”故地重游了一番

Rusty Firmin和在电影中饰演自己的英国演员Jamie Bell合影

影片开头恐怖分子进入大使馆后,在killing house里训练中的Rusty Firmin等SAS CRW队员接到警报,立即就出发了。实际上当天Rusty Firmin并不在基地里训练,而是在家休息,他的传呼机接到警报时,他正在喝咖啡。那天是Rusty Firmin所在的B中队刚刚从D中队手中接过CRW备勤的任务没多久,而当天在训练的是红队,蓝队大部分人在休息。

片中的军士长Roy,现实中就是B中队的军士长Roy Thomasson,没有找到真人照片,他退役后和人合作出了一本关于SAS追踪技术的书: SAS Guide to Tracking

Roy拿出传呼机看接到CRW部署任务警报信息,片中并没有给出传呼机屏幕上显示的细节。实际当时的SAS CRW警报代号很简单,一串数字:9999

片中的John Mac,想必不用详细说明了,太出名了,就是John McAlecee,玩过《使命召唤:现代战争》系列游戏的都应该知道,是普莱斯的原型

影片中Rusty Firmin和John McAlecee是好友,现实中也确实如此,2011年Mac葬礼上Firmin是抬棺材的人之一(右)

片中在内阁办公室简报室作为军方代表进行汇报是22团指挥官 Michael Rose中校

而真实的情况在座的人应该是SAS主管Peter de la Billière准将,Rose中校在人质事件发生后,就一直待在苏格兰场在现场所设立的临时指挥所里,也就是影片中警方谈判组待的地方。而SAS发起突袭的代号“宁录行动”(Operation Nimrod)也是由Peter de la Billière确定的。

Michael Rose

Peter de la Billière

这里说明一个容易混淆的问题,Michael Rose当时是22 SAS指挥官,而整个SAS还包括预备役本土军的两个团,21团和23团,以及一些SAS的支援和保障单位。Peter de la Billière是当时的SAS主管( Director SAS),这个职位设立于1969年,替代1964年只管理SAS作战部队的SAS上校(Colonel SAS)职位。1987年英军特种部队(UKSF)成立后,被整合进UKSF的SAS、SBS和现在SRR的前身陆军第14情报连,由特种部队主管(Director Special Forces) 负责,相当于英军的特战司令。2009年UKSF一次重大改革后,DSF这个职位目前是由一名少将来负责。

在现场进行行动指挥的Hector Gullan少校,因为他是时任B中队指挥官,而当时进行CRW战斗值班的正好是B中队,所以他作为现场行动负责人,直接指挥突击行动。笔者没有找到他真人照片。

片中Hector Gullan指挥SAS的前几次行动,最终并没有执行,并不是导演和编剧为了营造电影的紧张节奏而瞎编的,当时SAS CRW队员就像电影中演的,一部分人被部署在隔壁的英国皇家全科医学院,执行IA任务,就是“即时行动”(Immediate Action),是指不考虑预案的情况下,在出现不可预测的紧急情况时,会立即出动。

影片中的红队队长Tom Morrell军士长,笔者没有找到真人照片

Tom Morrell就是突击行动时,绳索出现故障,导致挂在窗户边,还被闪光弹引燃的窗帘火焰烧伤的那位。

当年Tom Morrell被困的现场照片

排头这位,片中外号叫Snapper,本名Pete Winner,和Rusty一样很高调,退役后到处走穴,同样拿自己曾经在SAS的代号Soldier 'I',出了本回忆录:Soldier 'I': The story of an SAS Hero

Pete Winner的当年出书后的签售活动

饰演Tak的演员是新西兰毛利人

电影中这位一看就不是白人,片中被称为Tak的SAS队员,同样是Rusty的好友,本名Sekonaia Takavesi,斐济裔英国人。

现实和片中一样,他确实是队里的老鸟,老资格军士长,在1972年阿曼的米尔巴特之战(Battle of Mirbat)中受过重伤,伤愈复出后依然能归队执行任务。

一次聚会中Sekonaia Takavesi(右二)与Rusty(右一)等人的合影

左一站着的也是当年参与突击行动的SAS队员,叫Pete "The Mink" Morrison,就是电影中模拟大使馆室内突击训练中,Rusty指挥他上楼梯叫他“Mink”那位,电影中导演的镜头甚至没有给这位龙套一个正脸…

电影中脱掉防毒面具,去隔壁清理障碍帮队友开门,并且进入藏有人质的电讯室击毙两名恐怖分子的SAS队员,名叫Tommy Palmer。

后来因为击毙即将引爆手榴弹的恐怖分子这个举动,被授予乔治奖章,可惜他本人于1983年在北爱尔兰被爱尔兰共和军的汽车炸弹炸死。前些年,他的家人因为经济压力,还把他的勋章放在拍卖网站上拍卖。

Tommy Palmer

当年现场照片里脱掉防毒面具的Tommy Palmer

下面说一些影片中没有露脸的SAS队员近况

Bob Curry,当年突入大使馆的蓝队队员,此人现在变得神叨叨的,为什么这么说呢,照片里他捧着的,是他在2014年出的一本书叫《心灵战士》,说他在亲人去世后,突然有了一种可以和去世的人交流的能力……2015年他也拍卖掉了自己服役期间的勋章。

Bob Shepherd,也是当年的蓝队队员,现在是一名自由撰稿人和战地记者,经常出没于热点地区。

Frank Collins,现实中第一个冲进大使馆的SAS队员,可惜他本人于1998年自杀。

Mel Parry,退役后专门搞了个野外生存培训的公司,自己还和人合作研究制造野外生存刀具。

Robin Horsfall,退役后也是比较高调,开过安保公司,写过书,经常上电视节目和纪录片里走穴。

最重要的是,哈哈哈,我为什么要大笑呢?本来这人应该出现在电影里的,但他和本片的主角Rusty有过节,原因是他抢功啊,他曾在很多场合说楼梯上击毙Faisal是他,但是多方证实其实他是补枪的那个,这个细节电影里没出现,倒是有Pete Winner拿枪托磕Faisal这个细节。

-----------2017.9.7.更新补充,9月5日《每日邮报》发了一篇采访Robin Horsfall的报道,里面Robin Horsfall把本片喷地体无完肤啊,哈哈哈哈哈哈哈……报道链接Jamie Bell's Hollywood movie of Iranian Embassy siege is a 'laughable insult' to the memories of the dead, says REAL hero who shot dead terrorist in daring SAS raid-----------

最后说个人,幸存的恐怖分子 Fowzi Nejad, 08年假释出狱后留在了英国,至今为止,他啥都不干不说,英国政府每周都会给他几百英镑的生活补贴,简直爽的不要不要的。 对比前阵子英媒透露的,也是曾经参与宁录行动的前SAS准尉Ian White,因为贫困而卖掉自己服役时期的勋章,实在让人唏嘘不已。

英国太阳报的狗仔今年初盗摄外出的Fowzi Nejad


电影中还有不少没有出现的历史细节。比如当年为了打洞安装监听监视设备,又怕声音引起恐怖分子警觉,专门要求天然气管道公司在使馆对面施工,还让降落希思罗机场的飞机降落前在使馆上空低空掠过。

人质危机的第一天,苏格兰场代号D11的神枪手队,就是现在苏格兰场的特警部门SCO19,在C13反恐分部监听到一次人质呼救后,D11差点发动突袭,那时候SAS CRW还没到现场,行动被现场谈判组拦了下来。不过想来,那时候苏格兰场还没专业反恐队伍,CTSFO在2014年才成立,动真格还是交给专业的SAS CRW吧。

六名恐怖分子为何要制造绑架事件,而且背后有伊拉克情报部门支持,这点片中已有交待。影片一开头就是恐怖分子直冲进大使馆,其实之前他们在伦敦待了一个月摸清情况,行动当天去了影片中间讲的伊拉克情报局第16行动处在伦敦的安全屋,从化名萨米·穆罕默德·阿里的伊拉克情报人员手中拿到由外交包裹寄来的武器。在他们用伊拉克护照进入英国前,已经在伊拉克受训过一段时间。

撒切尔夫人在宁录行动结束的当晚9点,就来到SAS CRW队员的临时驻地摄政公园兵营表示祝贺。当时列队完毕,一阵寒暄过后,队里的一些老军士长并不买账,很2B地吵吵道:"什么时候给我们涨工资啊?"还有更2B的老鸟在后面陪同内阁大臣们看回放录像时,喊道:“前面那个臭婆娘挡到我视线啦!”

至于撒切尔夫人为何能如此坚决,让SAS打击恐怖分子,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很大关系。1970年代到1980年代末的欧洲大地,准确地说是西欧,和今天一样,也是恐怖主义到处滋生蔓延。和今天单一的极端恐怖势力不同,当年各种门派到处生根发芽,背后都有各国情报机构的影子,不同门派的恐怖分子甚至可以合流干票大的买卖。当时英国还受到北爱问题困扰,玛格丽特·撒切尔的保守党政府刚刚上台,自然不想表现出软弱,即便和刚刚发生二月革命的伊朗关系不好,也不能让其他恐怖分子为此而效仿。


将历史事件搬上大荧幕,一直是电影拍摄的难题,不少名导都毁了好题材。之前和有的朋友聊,有人会拿此片和《黑鹰坠落》《猎杀本拉登》等特战题材的电影比较。我觉得要求太过严格了,毕竟导演Toa Fraser不是什么名导,片子也是小投资小制作,还原到如此程度,并且找来多名SAS老兵当顾问,演员也接受了当年那套CRW训练,足以可见导演的诚意。

影片情节平铺直叙,通过三个主线人物的视角,来还原历史事件。表现手法称不上出色,不过演员的演技还算可圈可点,并没有那种一上镜一开口就会让人出戏的错愕感,年代感也算有模有样。非要我给本片打分的话,10分我给7分,但是我会鼎力推荐。因为,如果你也是一个曾经有SAS情怀的人,当听到SAS这三个字母时,脑海里就会冒出一袭黑衣,头戴防毒面具,拿着MP5突突突的形象。那么,请你不要错过此片,它完全能勾起你久违的情怀,而不会让你大失所望。

本文不接受任何无偿性质的商业转载,媒体、商业机构和个人转载请联系本人。

 6 ) 还不如纪录片

2017年,剧情动作历史电影《六天 | 6 Days

看完电影才发现是真实事件改编的,好样的,全程我看的都觉得特别的假,怎么还能有如此温和的恐怖分子,电影中各种矛盾并没有很好的展示出来。。过于平淡。。

还是比较后悔看了个剧情电影。。我还以为是个老电影,没想到居然是2017年的。。666

记者这条线,其实可以砍掉了,唯一的作用就是和结尾的真实相片有点关系。。别的地方毫无存在感。

SAS (特种空勤团)这种故事频出,弱鸡般的表现也是没谁了,可以遇到这样柔弱的恐怖分子也算是他们非常幸运了。。

故事一点也不激情,这也是我看过最拖沓的反恐电影了。。。 看在真实事件改编,我觉得还是要加分的,要是改成纪录片,估计会更好一些。。

(╯‵□′)╯︵┻━┻,编不下去了。。。

-----我是大使馆的分界线----

推荐指数:★★☆(5/10分),如果你睡着了,不用担心,你并没有错过什么。。

 短评

勉强两分。改编自1980年阿拉伯人绑架伊朗驻英国大使馆人员的真实事件,6天的时间被比较平均的分布在90分钟片长里,感觉像看了一部制作比较俭省的剧集。这片子表现英国谈判专家的谈判也好,SAS的针对性训练和强攻也好,几个国家的不同态度也好,都是浮皮潦草没什么亮点,置身其中的人物们也没有纵深,观感上就是一群职业人士亮个相,随随便便的履行一下自己的职责,这片子的编导实在不想拍这个题材就不要接手嘛,或者就是能力上不去了。尤其可笑的是片尾还像模像样的介绍了一下相关人员其后的情况,搞得此事意义似乎挺大,然而从电影里可感觉不出来。其实这片子唯一值得留意的是拍摄年代,与17年叙利亚局势是有呼应的,似乎在注解英国人一副“和我不相干但非要牵连我出手”的态度,而伊朗和阿拉伯人亦矛盾深远,英国人再提此事,显然有现实诉求

5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较差

节奏感好

6分钟前
  • Anondot
  • 推荐

要爽可以看查克諾里斯。

7分钟前
  • Die Katze
  • 力荐

所以life imprisonment這種東西是不存在的。。。

12分钟前
  • sarah🇺🇦
  • 推荐

45/100 一共就六个劫持人质的罪犯,有戏份的才俩,剩四个完全沦为隐形人,编剧相当可以!完全没有加工现实素材的能力,整部电影除了陈述事实以外没其他想法,最重要的subtext看不到,你还不如干脆去拍纪录片。弱化劫匪是为了批判政治的阴暗面?结尾几条大大的表彰字幕却明确的告诉你“别想太多”。

14分钟前
  • SELVEN
  • 较差

诶。我觉得还蛮好看的耶。不要因为这个低评分错过啦。~

16分钟前
  • 好运老郑🌈
  • 推荐

虽然是真实事件改编的,但怎么感觉到处假假的呢。突击进去之后恐怖分子难道不会直接引爆手雷吗,搞那么大动静。那个女记者的线也是对剧情毫无贡献的感觉。或许真实的事件本就不如电影那么伟光正,或许本身就是混乱的,没有头绪的,语焉不详的。但愿世界和平。

19分钟前
  • zoe
  • 还行

①西方媒体真拉胯,为了流量大嘴巴子什么都要冲上前去报,也不管是否会威胁到行动和人质的安全(这是直播的主体条件和追求“自由”的西方社会文化条件)②撒相太强势,命令不许阻拦整个行动就直播给全球看以硬碰硬绝不向恐怖分子低头(这是得以继续直播的行政条件),ps这种性格的领导我顿感熟悉。。③谈判专家因为需要与恐怖分子共情和产生关系,他其实是负责的整个行动的“心”的方面,所以会有真实的真诚、关心、内疚和沉浸式震撼,即使他真的已经人格够沉稳沉静成熟④sas负责的是行动的“肌肉”方面,战士能量,既要有爆发力集中力,也要有耐性长跑韧性,作为武力的执行者从一开始就带有显著的轻松化保持距离感,但他们也是一线,因此那种暴力的沉浸和剧烈还是第一人称地渗入,以致最后新闻和政治的成功赞美对他来说是有距离和一点点恍如隔世的

24分钟前
  • jessiestone
  • 力荐

很不错的影片,还原了伊朗使馆被劫持六天事件,拍得很是冷静,有条不紊,情节也很抓人,不知为何分数如此低?此片唯一的缺陷,就是采访记者那条线,游离于情节之外,且作为主角之一的女记者,基本无戏,这条线完全可以不要。

27分钟前
  • 优游卒岁
  • 推荐

马克斯特朗啊!但是……

28分钟前
  • 听霜书生
  • 还行

节奏很好,配乐不错。

31分钟前
  • Frances
  • 推荐

反恐片拍成这样太业余了,官员会议无法表现那种政治压力,谈判专家与恐怖分子的电话交涉毫无紧张气氛。

32分钟前
  • qkdummy
  • 较差

这种时候靠拍电影表决心是没用的,有时候觉得每个国家都应该有个东木

35分钟前
  • The 星星
  • 还行

冷天午后么……大家都是第一次,所以不是很熟练(狗头)。认真地讲,本片在认真还原历史事件上做得很不错,看得出是用心还原了,比如道具场景,当时的名场面,以至于让一水的豆瓣文青喷假或者不够爽之类。不过从电影角度气氛渲染、不同的线串联方面高情商来说就是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比如BBC记者的线就像是为了体现历史作用所设计存在于官员转述的铁娘子的话中的游离的支线。政治也有点内容不够,在不烂的片里这好像是我看过最差一档的开会场景了。确实真实事件改编也不至于需要这么无聊。7分,拉一下。

36分钟前
  • MonkeyKing
  • 推荐

这么大件事,王牌特工只派梅林出马就搞定?

39分钟前
  • 方聿南
  • 还行

比较无聊。但真实事件改编的确实不好拍,可以理解。

42分钟前
  • 猪头妖怪
  • 还行

总体看得下去,但英国人拍好莱坞类型片还是差了点啊。比如那几个记者要了干啥?高层政治对解救行动的影响本是个可以渲染的矛盾,但也不够突出

47分钟前
  • 叶洲
  • 还行

本来这是SAS被世界真正认识的首次极其成功的案例,也奠定了其在全球反恐界的至高地位和今后被竞相学习的楷模。还原度可谓不低,不过,作为一部影视作品,可以把气氛营造的更紧张一些,剪辑上有欠火候。

51分钟前
  • 老珂
  • 还行

类似级别,类似影响力的真实事件里,这伙恐怖分子大概属于最温和最讲道理的了,碰上这伙人,最后执行任务的特空团也算是最幸运的了,演练了n遍了,到了实战幺蛾子频出,居然还能完成任务。运气爆棚了。此事和此片,都可算此类事件上最拖拉。

53分钟前
  • 陈哈
  • 还行

展现了一段真实历史,对麦克斯和萨利姆的塑造比较成功,展现了他们内心的纠结。相比《逃离德黑兰》,此片的紧张度、悬疑度有点不够,突击队的反击比较仓促、凌乱,倒是非常真实。

57分钟前
  • 天D行者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