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战术训练,没有良好装备和供给,甚至连最基本的后援和撤离都保证不了的一帮学生军被作为疑兵登陆长沙里作战。 毫无胜算,毫无希望,但正是这帮没有经验,初识战场的新兵蛋子,却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完成了这几乎完成不了的任务,用生命谱写了不朽的英雄赞歌。 几乎面对面的长镜头,让人身临其境,子弹纷乱,血肉横飞,近身肉搏,拳拳见骨,让人不禁也参与到这突如其来的一场生死战。 亲情、友情在战争面前,羸弱到不堪一击,鲜活的生命顷刻之间就化为乌有,就像天边的惊鸿,稍纵即逝…… 蔚蓝的大海涛声清澈,满眼的黄沙干净浪漫,但是青春和生命就这么悄然的飘逝,来不及惋惜,来不及道别…… 胖子最后在海边的一席话让人泪目,对英雄的缅怀可能也只是迟到的安慰,与青春无虞,与生命亦无虞…… 想起谷子地的坚守,只是为了逝去的战友证明,可能生命、青春和热血最大的意义就是被承认,被认同吧!《长沙里被遗忘的英雄们》
比《向着炮火》好的多。
近800人的学生军+30个南韩正规军 VS 1个连朝鲜人民军守军+1个师援军,最后50人左右生还,比较真实。
血肉横飞的抢滩,一镜到底的肉搏,人性善恶间转换,场景还原等做的不错。
缺点:女主角演技烂,穿插生硬多余的各种回忆录,好几个交代不过去的情节bug,作战中的学生军太稳了不可能(像久经沙场的老兵)。
如果是国产电影,勉强可以给2星,但在韩国电影的普遍高度上看,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完败。
太极旗飘扬和延坪海战树立了韩国战争电影的标杆,想达到这两部的类似水准,就得在立意剧情还有拍摄手法上多动动脑筋,然而本片在这几个方面与这些前辈电影的差距太远了。
开头把情节重点放在了航海和晕船上,只说明了一帮毫无经验的学生兵而且还大部分没坐过船,感觉这个情节有点喧宾夺主的意思。
登陆不顺利,还没靠岸就挨揍,上岸又死一片人,战斗过程人物特点的刻画很少,平铺直叙,激烈的战斗也让人有点昏昏欲睡。
战斗结束之后,中间就更是在磨磨蹭蹭浪费时间了,想弄点煽情的片段,也没煽起来。南方北方军队中哥哥遇到弟弟的剧情更是生硬,更像是在吃太极旗飘扬的剩饭。
后半段的重头戏阻击战,感觉敌人北方人民军跟木偶一样,本来挺好的一段剧情,结果彻底走了国产抗日神剧靶场射击木头人靠贬低敌人来展现自己真实智商的套路。
最后的撤退也搞得不伦不类,想刻画主角光环,结果啥也没凸显出来。
美国随军美女记者,除了颜值和愤青表现,她的几乎所有剧情插入的特别生硬,毫无任何代入感。
好好的一段感人历史,硬是被拍成了催眠片。
历史都学到狗身上了?中国境内你称这为韩战?称朝鲜为北韩?你是要为朝鲜半岛统一作出自己理论贡献?还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简直可笑,金日成虽然有责任,但是美韩不挑衅,怎么会打起来,美国战机不飞过鸭绿江轰炸中国,中国怎么会那么坚决、迅速的援助朝鲜。朝鲜战争,中朝军民以弱斗强,以少胜多,棒子是真的不要脸,国内有些人不仅无知而且下贱。
1星,不管是题材,还是剧情都没什么意思。一场并不出名的战斗,甚至感觉完全没有必要。 就是为了配合美军主力部队进攻,而派出的鲜肉炮灰送死队,吸引敌人火力,消耗敌人弹药。 影片里随时随刻都在煽情,一堆没怎么经过训练的孩子们扎堆次哇乱叫,在体会战争的残酷下,坚定了爱国的心,最后还是毅然决然的配合美军杀自己的北朝鲜同胞。这种矛盾的感情感动了美国女记者,美国人给予了口头表扬,韩国人表示很感谢。这都什么啊。影片用了不少炮火炫技,但整体拍摄水平不高,不看也罢,喜好鲜肉炮灰这口的可以看看。
战争 没有嬴者 所有的这些战争电影都是为了美化自己洗脑别人的工具。头一次看韩国影视,这几十年感觉韩国人的长相、面貌发生了变化,彻底把以前小鼻子小眼睛的印象给打破。电影和现实一样,韩国人就美国的傀儡,电影里的角色也是一个样子。愿世界再无战争 永远和平和谐。
看过这个电影之后打算脑补一些南北韩战争的历史
背离事实和逻辑、毫无节制的煽情,实在令人生厌。虽然原型实际战绩不佳,但未见得拍不出感人的好故事,浪费了。登陆战、高地突袭战还行。
开场即是大场面鏖战,主体仍是小人物抒情。密集的枪弹照亮残酷星夜,战壕的搏击填满悲戚人生,青春在甲板里懵懂前行、热血在阳光下无情暴晒,染血的战衣下裹着学生制服,破碎的头盔下全是少年沧桑。给了学徒的名分,能教的却只有面对死亡。没喝过酒的孩子,把海水和着生米吞下,没有婚嫁的女孩,为了家族必须剃发扛枪。血缘相连未必可以做长久的兄弟,共同赴死才称得上永恒的朋友,在历史的最深处,他们永远年轻。
又见韩式主旋律。学生兵们都很帅。并没拍出新意。梅根福克斯是来???
勉强及格。剧情方面,还是比较套路,交战双方士兵必然有亲戚,然后悲情油然而生。美国记者和战场两条线的穿插十分不自然,想到哪弄到哪,还有回忆啥的。战争搏斗场面也略繁杂,总之,不会再有看第二遍的想法。和同类其他电影没得比。
立场不同,对待战争的看法也不同。唯一相同的是被卷进战争的民众们,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仁川登陆作战的续集!国内是不会上映了吧!?
這類半島衝突電影實在無法和舊共和時期作品相類比,原本可以成為韓國版聖那澤爾的好戰例就淪落和向著炮火一樣尷尬,連結局都幾乎一樣收尾。實際上學生兵臨時游擊大隊當年人手一把的繳獲蘇聯那甘步槍而非電影清一色的加蘭德就可見韓方高層也沒打算用心對學生兵的後續救援有太大心思,而這批棄子能一路靠著繳獲輕重火器撐上數天除了是學生兵自身努力外,長沙里朝鮮守兵本身貧弱的戰力也是一大因素。
侵略军那么模糊,侮辱先人了
虽然其实有点一般,但国际化角度和反思还是有的,
1星,不管是题材,还是剧情都没什么意思。一场并不出名的战斗,甚至感觉完全没有必要。 就是为了配合美军主力部队进攻,而派出的鲜肉炮灰送死队,吸引敌人火力,消耗敌人弹药。 影片里随时随刻都在煽情,一堆没怎么经过训练的孩子们扎堆次哇乱叫,在体会战争的残酷下,坚定了爱国的心,最后还是毅然决然的配合美军杀自己的北朝鲜同胞。这种矛盾的感情感动了美国女记者,美国人给予了口头表扬,韩国人表示很感谢。这都什么啊。
战争片,评判的标准,也许不能只有激烈这一条。从某种意义上,一部影片如果能将战争中无奈又悲怆的感受传递给你,也是成功。
毫无意义的双线叙事,毫无灵魂的故事编写,整部电影,没有人,没有对于战争的严谨态度,只有一段段无聊的战火炫技和那一场场味同嚼蜡的文戏,还不如《仁川登陆作战》呢!
如果这样的历史片段都可以重彩浓墨,悲天怆地,就没什么意义了。
可能是因为立场不同的原因吧,平分有点低了。抛开政治立场来看,抛开南棒国丑化敌人美化自己甚至有点YY的东西看(其实每个国家拍战争题材电影都多少有这些毛病),这部电影值一个五星,那些为亲人朋友战斗牺牲的人,都值得尊敬。
真实的历史,真实的情感,真实的少年们。
北方人逃到了南方,但是他的表弟在北方,在取粮于民时他们相遇。人民军制服下穿的是汉城校服,被强征入伍,有多少同胞因为我射出的子弹而死呢。不慎走火比较像学生军会犯的错误。与其固守不如我们主动攻击。隧道过于新造。世道不知什么时候又会改变。
感觉上这是一部为了纪念而拍摄的电影,悼念那一批在郭嘉大义感召下奔赴战场的几乎“被遗忘”的小鲜肉学生兵;开场的登陆战秀技术很不错,仿似《拯救大兵瑞恩》;梅根福克斯的支线很弱,可有可无;其间夹带了期待和平的愿景,然而煽情很刻意。
鲜肉炮灰......
和平不易,这些年轻人让人唏嘘
[凤凰天使TsKs字幕组][长沙里:被遗忘的英雄们][中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