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都揪着一颗心在看 几乎每一分每一秒
脑海就抑制不住地闪现着同类影片的画面
韩国的熔炉美国的聚焦 英国的裂缝等影片
如果你问我是否能想起任何一件有关于
中国对于学校 孩子或教育相关问题的事
我会告诉你
一个号称前央视著名主持的正不遗余力地用传统文化教育我们这些将垮下的新一代
他的大名叫陈大惠
哦对了
他们这些教育专家都喜欢说这样一句话
孩子你要明白,我这样做都是为了你好
也许我该像片里的Elma一样
尝试用自己的力量做些事情 比如说
正儿八经地写篇文章让更多人快醒醒
当你踏入古兹比约的那一刻,就代表着走进了人间的地狱,面对着人世间的噩梦,他们长着普通人的面孔却有着比恶魔更恐怖的灵魂,他们虐待,侮辱,精神压抑,性侵,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们心里自认为的为了孩子,为了让他们有规矩不撒谎为了让他们得到最正确的教育,每每看到那一幕幕虐待的场景让我都想给那个b校长那个b教授来上几刀。
所有的肉体和精神的虐待都会在孩子们的心里永远积攒下去,压抑的氛围也总有一天会爆发,痛苦的命运等来的只有总有一天,我不希望总有一天是一个无休止的符号,我希望总有一天是一个未来一个目标的期望和等待。
熔炉的遭遇,飞跃疯人院的反抗,肖申克的信念和结局。《总有一天》集三部经典精华于一身。在进入这个熔炉之后,尽管遭受暴力和屈辱,弟弟心中依旧充满梦想与希望,这类似于安迪口中的hope。而哥哥与校长的对抗则表现了 “墨菲”式飞跃疯人院的决心。弟弟登上水塔望着月亮,轻轻一跃,仿佛在奔向自由,就如安迪二十年如一日挖开那道通向自由的墙之后在雨中释放自我。影片最终以让人欣慰的方式结尾,兄弟两个相视一笑就如安迪与瑞德在海滩上的拥抱那样让人感动。不错的电影,没有多余的情节,小演员的演技丝毫不逊色与老戏骨。
至于标题【受虐 钓鱼执法】这篇影评,我看过后就只是笑笑,认真看电影别瞎逼逼,自己傻逼还怪电影了?秀智商么。原谅我如此直白,但是对于傻逼言论,我就是想喷。
单亲家庭,妈妈有病但是为了孩子拼了命的工作,因为负担重赚的钱远远不够补贴家用,肯定不会给孩子零花钱有时间去管教孩子。两兄弟年龄小肯定有所需求想要玩具零食那只能去偷了,这里可以理解,有处桥段充分说明哥哥因为母亲没给零花钱的不满。弟弟喜爱航空对月球充满好奇有着宇航员的梦想,在家里那些戏是为弟弟的性格做铺垫。俗话说长兄如父,哥哥充当着父亲的角色爱护着弟弟, 母亲病重不得已送他们去了收养院。
刚进收养院,电影中的叙述者就说了“在这里要像鬼魂一样” 也就是说在这里要逆来顺受不能有自己的思想,要沉默着,当自己是众多鬼魂中的一员。兄弟俩刚来肯定无法理解,也没见识到这里的可怕,被一群孩子欺负就逃跑,谁知道又被送回来,校长几句话就煽动所有孩子们痛恨他们,让孩子们打他们,其实这里最残忍,残忍的不是施虐手段而是这个收养院对孩子们的影响改变有多么巨大。我不敢去想如果一直如此孩子们长大后会变成什么样,长大后所剩下的只有恶了吧。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长期如此被潜移默化失去感情如同机器,有的只是一具危害社会的腐肉。
第一天经历了这些,哥哥选择了沉默做鬼魂,但是弟弟始终一如既往。弟弟一直尿床,哥哥收集烟头给那群大小孩,还有老师惩戒尿床的方法这里就不多说了, 再下来男老师长期性侵男童,性侵弟弟,弟弟从始至终没哭过像是没发生过一样,面对这些,八九岁的孩子有多少能做到如此?弟弟的心理已经相当成熟。 哥哥为了报复,让老师的手被割伤,刚好检察员来巡查发生了这事校长气炸了而且心知肚明这件事的原委,所以在吃饭的时候,当哥哥听到母亲死讯哭的时候,校长才爆发,爆打哥哥。 接下来因为兄弟两准备逃跑,女老师无奈告知校长, 让兄弟对女老师仇恨,觉得唯一的依靠也和学校的所有老师一般。所以弟弟才会对女老师说出没孩子活该不配有孩子,戳中女老师痛处失控打了弟弟,然后女老师忍受不了校长的行为第二天就走了,她觉得时间久了她有可能也会变成那样。
哥哥马上成年就可以离开,校长一直怀恨在心说不可能离开,让留在学校,哥哥彻底愤怒了就划了车被校长快打死,然后弟弟躲在床下听到校长和医生对话,为了救哥哥准备找检察长骗校长要去博物馆。偶遇到了女老师,她说了一句话“我现在教要成为老师的人,这样才能改变”是啊,这样才是治本。然后去了类似于教育局吧 等了六七个小时找秘书也是在推脱不想帮忙,毕竟这种事和自己又没关系干嘛要帮,这就是秘书的想法。弟弟因为这事绝望了,想着用自己的方法救哥哥,他穿上宇航服放了“查拉图如是说” 【女老师当时放这曲时有一瞬间画面是2001太空漫游的海报】放这个曲不仅是致敬2001太空漫游 而且契合男孩的梦想更是为了表示新生【曲子应该是叫日出】,男孩砸了车开始了反抗,最后上了塔顶准备跳下,他知道这样才会引起重视从而推翻校长的统治【这里弟弟是抱着以死救哥哥的决心】弟弟从塔顶约下这一段相当完美,或许在那一瞬间弟弟已经实现梦想飞向月球。
其实在这里结尾也挺不错的,观影中到了弟弟向校长退学时我感觉这电影这样有点蠢了,但是直到最后检查员询问的孩子们有要举报的么,孩子们慢慢的都举起了手,这一刻我瞬间理解了,难道还有比这更好更完美的结尾了? 对了提一句校长,他太偏激感情缺失脑子里全是事业,极度自我,在他的思想里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还真是可悲。 结尾是温情美好的,但是发生过的是难以磨灭的。会有人说不够冷峻,电影中多点温情多点希望不好么?现实中难道一片黑暗没有一丝光明?
忘了说女老师 还有检察长,开头说的那篇影评说电影扯现实中哪有这样的人是吧,我真想问你你是经历了什么样的人生?还有你如何对待别人?现实中就没有善良的心么,做这种事必须要有利益动机?他们是孩子,而他们一个是老师一个是检察长他们有责任,就算他们是普通人他们看到孩子如此也会去帮助。你特么脑子进屎了,原谅我再次爆粗。
好了陈述完剧情现在谈我的感受。
这是部很优秀的电影,其内核远胜于熔炉。这里没有踩低熔炉的意思,熔炉在讽刺上相当完美,是部很棒的电影。
如果你认为这电影只有人性的恶和社会的黑暗那你只是看到了表面,表面之下隐藏着是沉默的我们,是被同化的我们。
世界上不只有光明,光明之下尽是黑暗。至于人性的恶和制度存在的问题不用说太多,电影中展现的只是凤毛麟角,现实中比这残忍的太多太多。
收养院可以看做是微型社会,绝大多数人在沉默如同鬼魂没有思想,又有几个如同弟弟坚守自我不惧嘲讽敢于挑战规则? 你在这个社会中刚开始也许会不惧一切但是时间久了沉默者太多你因为规则或者出于某种原因不得不妥协沉默,这是不可避免的,毕竟你这种人力量太过渺小你绝望你成了一具空壳成为了鬼魂,你被同化成了沉默者,然后周而复始沉默者越来越多,直到所有人都成为沉默者。但是总有极个别的人一直不肯沉默,唤醒沉默者失去以久的心,力量再过渺小反抗后才有可能强大。
那么你要做沉默者还是呐喊者?
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登月哪怕这是天方夜谭,毕竟我们一直坚持,我们不再渺小,把天方夜谭变成梦想成真。
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不再是沉默者。
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全都是呐喊者。
我相信,我相信的会实现。
好了,以上纯属装逼
下面打个广告个人公众号☞独呓者 欢迎关注。
提起本片,大家都喜欢和韩片《熔炉》和电击狂人杨永信的网络成瘾戒治中心。翻了一下历史,我居然是在2015年看过《熔炉》的,然而一点印象也没留下。即使是再看一遍简介,回忆依然一片空白。几乎所有的韩片能达到看过却了无痕迹的效果~
至于“杨永信”,似乎哪里听到过。2016年,也就是7年前,我们家第一位网瘾小朋友,有人向我推荐过军事化管理戒网瘾的夏令营,不知道是不是和他相关,由于害怕对他造成精神上的伤害最终没有考虑这个方案,当然我并不知道“电击疗法”,如果知道了那更是完全不会考虑了。
《总有一天》里的校长口口声声信誓旦旦是为了教育好这批男孩子,你信吗?我真的信。但是那也是他通往名和利的天梯,用最暴力的方法可以短时间驯服孩子,不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为什么不做呢?那个学校所有的老师都摄于校长的权威,对他言听计从,对他又是追捧又是谄媚的。这种现象在现在不少国内的企业工作微信群见的还少吗?民营企业一定是这样,老板无论说了什么,下面一片迎合、叫好和赞颂,真的看的人脸都红。国企了解得不多,不过人们对有权有势的人、对能左右自己的命运的人,还都得是这个态度,做得好不如吹捧的好啊,只要看看那些屁股在位的大小领导的气焰就懂了,都是被惯的,而且企业里贻气指使惯了,同样的德行渐渐带到工作以外场合了,这可能是“油腻”最形象的解释了。所以可恨的不仅仅是校长,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是迫害孩子的凶手。
这些孩子们没有父母的支撑和支持,又没有独立和反抗的能力,只能在孤儿院或者寄养学校任人宰割。我们老了以后,没有行为能力了,去到老人院,如果没有子女探望,也会任人摆布的~这个世界上的人性之恶都差不多~
不过,电影给了我们希望,孩子们虽然也屈服于权势,但是逼到绝处不得不绝地反击了,在一个良知未泯灭的教师的帮助下成功了。Elmer年纪虽小,他是最勇敢的,他有成为宇航员登上月球的梦想,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的新闻激励了他,他说“宇航员在打开舱门之前不知道会发生什么,需要勇气去尝试”。自己的生存和生活,如果自己不争取,还能靠谁呢?孩子,如果当年你们不是那么调皮捣蛋,不懂得自我约束,也许不用被送离家庭,也许可以让叔叔有机会带你们成年。每个人都要承担后果,即使孩子也是一样,早熟一点,也许可以少受一些苦少走一点弯路。
影片是以孤儿院里一个男孩的视角讲述的,兄弟俩刚进学校的时候,他就以老学员的姿态告诉兄弟俩要像“鬼魂”一样捱到成年就可以解脱了;学校里各种被虐待被欺凌的事件,他和兄弟俩一直互相支持。他也是个可怜的孩子,一直惦念着家里的妹妹,希望能回家看看,可是爸爸并不想要他回去,弟弟Elmer给他读家信,特意编了一些话假装爸爸也想念他,来安抚他受伤的心灵。孩子们之间的友情真是难能可贵。最后他受了Elmer的启发,终于愿意举手开口诉说自己的遭遇,去争取公平的人道主义的待遇!
85/100 虽然由真实事件改编,但却进行了浪漫主义化的处理,像是寄宿学校版的肖申克的救赎或者飞越疯人院。腿脚不便的人希望登上月球,是因为那里的重力可以让他像健康的人一样自由的奔跑,但是总有一天我们不用去那么遥远的地方,也可以活得像个健康的人。
莉莉安(苏菲·格拉宝 Sofie Gråbøl 饰)是学校里新上任的文学教师,她敏锐的察觉到了这所学校里正在发生的惨无人道的暴行,却对这一切无能为力
看过「感化院」以后对同题材自带免疫,况且这部各种美化处理,感受上并没有那么强烈,宇航员的梗从小孩子嘴里说出来真的各种尴尬症发作,第一叙述者角度也是鸡肋到不行,人物塑造好糟糕。
相信还有比电影中更残忍的事情………
本该是净土的学校确实人间炼狱
两小孩试图逃跑的时候,校长首先不是个人施暴,而是煽动集体,煽动集体暴力。群体性失言、群体惰性、旁观者效应、沉默的大多数最是容易造成群体极化,这才是最可怕的,毕竟WG过去才没多久。所以个性、独立思考和自由思想才显得弥足珍贵!今年唯二的两部高分同题材,还有一部《感化院》在前。(感化院短评已被删,且珍惜)8.5
B站上看到很可怕的一条弹幕:Elmer兄弟俩知道母亲的去世后在饭桌前号啕大哭被摁在饭盘里,弹幕说 “不过他们之前偷东西确实不好,被惩罚也是该”。这世界上真的有像校长这样的思想的人存在,最可怕的是他们觉得自己是对的,这也是把孩子送到杨永信那儿父母的想法吧。
可怕的是:你不知道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还发生着同样的故事,你也不知道总有一天到底是在哪一天。
杨永信笑了
结尾的“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让人痛心,这个世上,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着你我不曾知晓的痛苦
很震撼,剧情类似之前看的一部感化院,真人真事改编,没想到到处都发生过类似的惨剧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很好的反应了社会现实 看过熔炉来看的 比较喜欢这部 虽然没有给人以希望
学校里好恐怖
黑暗中也有耀眼的光芒
熔炉?
鱼叔推荐的。在这部片子面前熔炉黯然失色了。
并没觉得有吹嘘的那么好看。小正太演技没得说。宇航员之梦让人联想到《岁月神偷》
原谅我是个内心黑暗的人,这部电影和《熔炉》比,痛苦小太多了,或许是拍摄角度的问题,总是显得不够残忍。
世界上不只有光明,光明之下尽是黑暗。至于人性的恶和制度存在的问题不用说太多,电影中展现的只是凤毛麟角,在这里我想谈的是同化,你可以把收养院看做是微型社会,我们总是沉默如同鬼魂有多少像弟弟这样的人,有自我思想坚守自我敢于挑战规则的?又有多少是沉默的?沉默的太多以至于同化另类。
尽管有珠玉在前的熔炉,但是这一部电影绝对又是再一次发自内心人性的嘶吼!原来我神奇的大豆瓣都没有把所有的好片子一网打尽呀,若不是鱼叔的话,甚至连评分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