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子记

HD中字

主演:Rajesh,Tailang,Tannishtha,Chatterjee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语言:其它年份:2013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寻子记 剧照 NO.1寻子记 剧照 NO.2寻子记 剧照 NO.3寻子记 剧照 NO.4寻子记 剧照 NO.5寻子记 剧照 NO.6寻子记 剧照 NO.13寻子记 剧照 NO.14

 长篇影评

 1 ) 勇敢走下去

提及印度电影,除了歌舞片,人们免不了要想到现实主义大师雷伊,他的“阿普三部曲”。只不过,距离雷伊的年代已经太过遥远,今天的中国观众还是更熟悉拉吉库马尔·希拉尼(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竞赛单元评委)的《三傻大闹宝莱坞》,一部印度片必须有足够亮的商业元素,否则,谁忍受得了无休止的歌舞。再不然,那也要经过外国人一番包装,才能推销到国际。 正因如此,《寻子记》的出现是一件有趣的事。导演表面上是外来者(印度裔加拿大人),但里奇·梅塔饱受好评的前作《遗产风波》,主人公是新德里的一名嘟嘟车司机,这次《寻子记》则是一名修拉链的底层穷人。可以说,梅塔坚持了自身的现实主义风格,在描述印度的贫穷落后之余,又用普通人的道德观(真善美)去化解了讨好国外的嫌疑,没有太过强烈的指责或批判。 《寻子记》有如其片名,但它的故事并不是一碗难以下噎的苦菜汤,更不是要让观众抽泣不止的煽情片。导演的技巧显得节约而克制,毕竟,父亲的无能过失,也是导致儿子失踪被拐的一大原因,创作者不好去大书特写。至于这个家庭为何家徒四壁,《寻子记》并没有说明太多原因,因为在游弋的镜头里,在父亲以外的街头路人身上,他们同样是衣衫褴褛,生活的环境跟垃圾堆无异。贫穷,它是这个国家的代名词,是那一双双浑浊而迷茫的双眼,是那些没有接受教育流落街头无家可归的孩子。 在父亲穿越铁道口的那个镜头里,呼啸而过的列车,令人感受到巨大的障碍压力。又跟台词里说的,十二三岁的小孩子,哪个不是长这样。而这个可怜的小孩“悉达多”,他居然连一张照片都没有——如此荒谬近乎荒诞的情况,它在这部电影里却是个无情的事实。于是,父亲走上了独立一人的打拐之行,既是赎罪也是反省。 为了寻找儿子,他们才用上了手机,也记不住亲友号码,完全是“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的阶段;为了寻找传说中的东里,父亲四处问人,但消息全无,而这个地名,不过是在手机上点一下搜索引擎的简单事。如此讽刺的信息落后跟知识水平缺乏,一步步造成了《寻子记》的悲剧。 电影并没有点明儿子的去向,但听完一席劝解,父亲也幡然醒悟。他在晨光中早早起身,出门谋生,继续负担这个家庭的生计。在我看来,《寻子记》的结局算是意料当中,又有些坚定感人的温暖。印度那么大,人头那么多,无论德里还是孟买,看上去都那么庞杂无措,一不小心走散了,那可能真的是再也见不到面了。 或许,好事者还可以从《寻子记》解读出弦外之音,譬如印度这个庞大国度,它在面对全球化进程面前,多少有些手足无措,无所适从。那个消失的孩子,既是印度的痛,也是印度需要面对的问题所在。当然,如果不是这么掉书袋,那么,《寻子记》的故事,绝对是陈可辛《亲爱的小孩》和刘德华主演的《失孤》的参照范本。饰演父亲的Rajesh Tailang,他更是奉献了精湛的演技,尤其是在无依可靠之际,在电话自己的老父亲之际,这个中年男子也留下了悔恨的泪水,真挚感人。 与《遗产风波》相比,梅塔的这部《寻子记》可以说是朴实无华,格局见小,人物关系简单。这篇围绕父亲寻子的文章,它的发展过程并不意外,一路上遇到的形色人们,其实也只是一种忠实于影像本身的记录,不掺杂太多的情感色彩。同样的,在那首送行歌曲里,导演寄托了坚定的信念,希望勤劳朴实的印度人民,勇敢走下去。

 2 ) 結局留的白略嫌多

我居然覺得故事跟MH370無聲無色的消失有點相似,尋人者都是先失聯,然後先尋到失蹤者最後出現的地方,後來隨著流言到處跑,似是疑非的線索偶爾出現,每次都落空而回。

我一直期待結局會不會有什麼心靈上的啟示,最後窮爸聽了爺爺的話,「好好生活下去,上主自有安排」——我覺得這樣的結語不是很有味兒,但在絕望之中,找一種形而上的精神支柱,似乎是撐下去的最好方法。

 短评

视角不错,可惜中间大段情绪缺乏层层递进,好在收尾可以!Richie Mehta自编自导的处女作,加分。

6分钟前
  • 蓝笔风
  • 还行

第一次看到一部反应印度贱民阶层的电影。很拼也很敢,配乐上虽过于煽情,但这么残忍的故事,总要有点希望和信念才好。我想很多时候,能看到这种电影的观众,大多不是属于那个阶层,于是,所谓的眼泪和动容,又难免过于廉价。

9分钟前
  • Danny
  • 还行

感觉一般 只觉得很多时候印度跟中国真像

13分钟前
  • 波谢卡尼科夫
  • 推荐

爸爸崩潰一幕心都酸了!

14分钟前
  • kayiw912
  • 推荐

人窮命賤

16分钟前
  • LMFDean9
  • 还行

镜头一直在父亲以外的印度人民身上游弋,垃圾堆一样的生活环境,独立上路的打拐之行。结局算是意料当中,又有些坚定感人的温暖

21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通过主角寻子的故事切入印度社会的底层面貌,你能想象2013年的印度还有很多人没有手机,而拿着老旧拍照手机的,居然还把别人的号码和地址记在纸本上,甚至从未给自己的孩子拍过照。这是经济和文化的双重悬殊,如同《自私的巨人》,一个没有结果的追寻,生活却还要继续。

23分钟前
  • Alprazolam49
  • 还行

电影反映了一个真实的印度,由于导演在印度生活过,因此许多细节处理得很好,

25分钟前
  • 豆友213324845
  • 推荐

昨天看陈可辛亲爱的一直在想这部片子,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拿了最佳影片,相对更温情、克制,最后的开放式结局留下了更多对生活的希望,看了这个再看陈可辛,几度以为故事要讲完了结果都没有,拖沓煽情到崩溃。

29分钟前
  • 越仙人☮
  • 还行

电影的故事也并未有终,开放结局绵延着后续的现实生活。

34分钟前
  • 泡芙味的草莓
  • 还行

没有儿子的照片,也渐渐不记得他的容貌,失去儿子的爸爸在崩溃中打电话给自己的父亲。这不是finding nemo的童话,对于不善言辞表达的人来说,最好的救赎就是继续努力生活,清晨离开沉睡的妻女再次去工作,踏上那条开满花朵的路。

38分钟前
  • 气急败坏陳牙齿
  • 推荐

北京国际电影节第十场。电影反映了一个真实的印度,由于导演在印度生活过,因此许多细节处理得很好,可惜导演过于表现印度真善美的一面,因此使得电影有点过于煽情,不过电影的结局我很喜欢,没有俗套的happy ending,利用另一种方式传递了正能量和希望。男主角演得很好!三星半。

42分钟前
  • Ron Chan
  • 推荐

我承认这部电影带给我世情描绘的冲击大于其艺术价值,很多情节很笼统,但在导演怜惜的角度下,这个无奈而哀伤的故事打动了我。贫民窟里打板球的孩子,温柔的童工,救济院的孩子,没有照片的家长……我们生活在一个时代,我们竟然生活在一个时代。

46分钟前
  • 近朱者千慧
  • 推荐

隐忍的伤痛,life goes on!

50分钟前
  • 朴九月
  • 推荐

好心酸…… :(

52分钟前
  • 崔汉娜
  • 还行

我喜欢这种只有一个中心人物、只有一个中心矛盾的电影。

53分钟前
  • 豆友1089826
  • 推荐

A neo-realist attempt. Failed with too much empty time.

54分钟前
  • Amushi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