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湿兄拉片室
1996年,老湿我四年级,艾默里奇拍出这部惊世大作,当然,我只是在后来的租碟生涯中,才看到这部作品,大概初中的时候,这部电影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张着大嘴看完的。那时网络还没有普及,想看国外大片,只有租碟。所以,我的科幻片启蒙作品,就是《终结者2》《独立日》《异形》这一类。
《独立日》这部电影,对后世科幻灾难题材类电影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这部电影问世之前,好莱坞已经有多种外星人的形象。比如异形、铁血战士、猿人星球、E.T等。但只有这一部,把外星人直接放在地球上,轰轰烈烈搞破坏,炒鸡大的宇宙飞船,带来极强的观赏性和冲击力。尤其是在1996年,电影特效属于初步发展的阶段,但即使放在现在看也依然不过时。
这部电影的卖座让好莱坞的制片人明白一个理念:
场面要大、白宫要炸、摩天大楼也得炸、噼里啪啦什么都炸。
所以,这二十年来,白宫、金门大桥、自由女神像、巴黎铁塔这些地标建筑被毁了无数回。还有就是类似于《第九区》《洛杉矶之战》《天兆》这种外星人入侵的电影个个有名,因为观众总是对这类题材感兴趣不愁卖钱。而且每一部这种题材的电影都会拿出来和《独立日》对比,已成此类电影的标杆。
正因为有了这个标杆,在老湿看来,《独立日2》完败于《独立日》。
老湿坚决承认第二部的特效好于第一部,毕竟过了20年,特效的发展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同时也承认,这也值得花钱买票去电影院一看,场面绝对值回票价。
但一部电影如果剧本出了问题,那整部电影都得出问题了。20年前的第一部,在当时来说绝对新鲜大片此生从未见过。20年后还这么写,剧本还不如第一部的话,被人吐槽也在所难免。
由于威尔史密斯没有参与第二部的演出,直接改变了第二部电影的剧情走向。因为其中有不少第一部的演员回归,也有一些新演员的加入。但估计这些演员所有人的片酬和号召力加一块,都不如威尔史密斯一个人。所以,整部电影压根没有找到一个主角,人人都有戏,人人都有份儿,至于BABY,除了迎合中国市场别无它用。
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人物塑造上。电影中人物的塑造普遍都用道具、表情或者语言来表达。当年威尔史密斯的叼雪茄镜头、总统的演讲至今都被奉为经典不无理由,反观第二部在这一点上非常单薄,有鼓舞人心的演讲镜头也让人有一种被猛插一下的不适感。
没有一个能撑的起电影的主角是这部电影最大的败笔。看完以后完全记不住哪一个人物形象令人印象深刻,这样的电影口碑必定平庸。
另外一点就是入戏过慢,前半小时一直在铺垫,有种介绍人物出场的感觉。远不及第一部的开头就是外星人入侵更能调动观众情绪。特效方面有《后天》《2012》的既视感,老湿甚至有点怀疑艾默里奇是否江郎才尽,这部电影怎么看都像是一部加了外星人元素的《2012》,对于艾默里奇来说,只是一次中规中矩的自我复制而已,毫无新意。
一部隔了20年的续集电影。再多的期待,也只是情怀。
就好比,老湿又想起初中时期坐我前面那个扎着马尾的妹子,多么可爱,乖巧。
二十年前,年幼无知的我被大场面震撼被外星人吓哭被爱美国主义教育出了森森的独立日情怀,二十年后魔兽可以打到8.0分,独立日才6.0分,魔兽的情怀就是情怀,独立日的情怀就不是(无意冒犯魔兽粉丝,只是借此抒发一下不公平的怨气而已),总之我觉得作为一部承前启后的爆米花主旋律电影已经完全足够了,独立日难道就是要每一部都让人看的被外星人好好虐一遍重新独立一次嘛,难道就不能作为一个连贯的故事存在吗?是无论是作为中国人还是地球人猥琐的装逼自卑感才会让你们自high么,别非要整的天天自虐心灵冲击道德观价值观重塑才觉得像是看了部电影,不是非要把每部片子都拍成蝙蝠侠才叫电影的,看电影的动机有时候真的可以纯粹点,单纯弱智的享受一下两个小时的故事,被各种爆炸袭击事故蹂躏一遍,出来什么都忘了,一身轻松,多好。虽然不算那么完美,但为情怀多加一分。期待第三部真正的地球反击战。
补充一些所谓槽点的个人分析:
1,对蜂后夺球的吐槽,剧情已经很明确阐述了那颗球有多么重要,相当于整个星际反抗联盟的密钥,对于掠夺者们是至关重要的存在,蜂后抑制不住亲自出动抢夺球也是情理之中的,人也穿了辣么大一件生物装甲,开了架辣么大的飞碟去了,人也不知道会被骗会被核弹炸啊。
2,对蜂后能量护盾的吐槽,有人说蜂后的护盾核弹都没炸了,却被小飞机给炸了,拜托,也说是能量场护盾了,基本属于以毒攻毒,以眼还眼形式的,抵御了一颗核弹得用去护盾多少能量啊,最后抵不住小飞机的一路轰炸也是合情合理的,而且这一段最重要的是为了体现传承的意思。
3,对外星人社会架构的吐槽,生活在水生火热的大天朝,你们就觉得资本主义是最优秀的社会制度,对么?前面不懂物理学就出来瞎逼逼,现在又要来一次社会学大批判了,虫群就不能发展出高级智慧了对么,拜托这是电影,宇宙的奥秘我们也还没解开,你们就能自负到以为自己看透一切了。
认真给大家做个推荐,千万别去看独立日,作为把第一部看过无数遍的死忠,第二部的出现简直是个disaster。混乱无章的剧情,毫无新意的梗,以及某女星类似拍网络大头照的近距离特写,为拍而拍的特写镜头,只能把这部大作划为烂片。相比X战警前10分钟的精彩,我只想在这部片的前半小时离席。再次说明就算是大导演,没好剧本,选错演员之后,也只能靠华丽丽的镜头撑场面了。
警告:本来写个东西自娱自乐的,结果来秀智商下限的太多,那种觉得自己从本电影里领悟了宇宙奥秘人类终极问题导演的宏大布局的,那种得了狂犬病看到和自己观点不一就咬人的,请在家长的陪伴下有序离开,切记不要往下看!不!要!往!下!看!
一、外星人作为一种可以制造覆盖六分之一地球表面母舰的物种,社会组织形式简直low的令人发指,竟然还和蜜蜂一样搞个蜂后,蜂后死了就嘛都不干了直接撤退?人类总统死了分分钟换个新的继续战斗你们外星人不觉得脸红?打什么地球!回家采蜜和你更配哦!
二、你说你一外星人蜂后,你那么大一母舰你呆着不舒服?小的给你去钻地核五分钟搞定的事你就不能挨家里等会?非得出去玩玻璃球?人钻地核的一线工人容易吗?地核到手了那破玻璃球还能奈你何?你一高级智慧生物蜂后你这个弯转不过来?累死累活半天都白干了…
三、你说你们一群高智慧的外星生物怎么就非得长那么丑?(人类这种低智慧生物都知道整容好吗?)怎么就非得长那么多手?(我非常怀疑美国是不是抓到过这种外观的外星生物)你长那么多手你多拿几把枪好么?为何还是只有一把?你懒成这样你不输谁输?
四、这部剧是我见过的主(配)角光环最强的一部,连个配角都不舍得死,开飞机的那几个,好歹死一个让观众也能强迫自己带感情的观看啊(总统倒是死了俩but who cares)…那么厉害的母舰,那么密集的火力,人家不但丝毫没事还各种聊天耍帅,真是够了!每回jack要尝试危险动作时都有人惊慌地告诉他那样飞船会着火,第一回压根没着第二回着了但是感觉飞船因此而更好开了,纯属恶意恐吓观众,差评!
五、这电影的出场角色真心多,而且个个雨露均沾戏份都相差无几,剧情线索也是繁杂无绪,整一个四不像,那个反抗领袖大义凌然背后插两把刀最后你用枪合适吗?害我一直揣测高精尖武器是不是最后都不管用需要返璞归真手刃外星人,还有那个教授出来就为切个玻璃球然后穿着透明内裤招摇过市?还有那几个小朋友什么来头镜头那么多原来最后只是看热闹的?总的说来前面110分钟接踵摩肩各类人物逐一出场亮相的差不多了,最后十分钟导演这才放心滴让蜂后安心闭眼了…
六、这电影看的给我气的恶向胆边生,一直在祈祷外星人你赶紧灭了地球吧不然过几年等我忘的差不多了他们又会整出一部三我又会在电影院里边看边悔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推荐一些我认为写的到位的影评
作者:CydenyLau(来自豆瓣)
//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review/7952309/作者:花式煎凯洛(来自豆瓣)
//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review/7950929/大boss亲自出动 就因为害怕那个球 而且还有一分钟地球就毁灭了 为什么就特意去抓那个球 地球毁了是不是球也没了 还有 外星人飞船是专为人类设计的 地球人可以开 还能通过无线电跟基地里的人类说话 第一部里外星人的防护罩可没那么容易打破 包括核攻击 这一部基本上小飞船轻易就能打坏 为什么还要把呆着核弹的飞船故意引到敌人内部 就是为了引爆核弹 里有太牵强 特效还可以 老演员开挂不死 中国广告植入 这一部看的我有点费解
20年前我看独立日的时候,那些玩魔兽的还是小学生。魔兽你们给5星,说是情怀。独立日2我也给5星,那是我20年的情怀。
二十年前老帮菜的情怀片,情节与老版异曲同工(很多地方其实几乎完全一样),致敬设定和星战7的模式都同出一辙。此类型片不能纠结情节,纠结表演细节,更不能纠结外星侵略者科技设定的弱智。影片的唯一意义在于大屏幕的视效与和老观众们重述“当年情”。在这两个关键点上可算马虎完成任务。
为什么对于独立日这种最后地球人赢了我一点快感都没有呢?科技跟人家差了千年,能到达地球的外星生命的科技瞬秒地球没有悬念。而且2也没拍出特别的进步,只是用先进的特效简单重复原剧情。只是那副为了票房用中国女演员来跪舔的姿态实在难看。
那个长得肥肠像多兰的男三,饥渴地追逐了杨颖两个小时,但感觉他直接把锤弟睡了剧情更加合理。
2016年的电影还照着20年前的套路拍,爱国主义扩充到爱人类主义(其实电影里人类约等于美国),群戏、剧本都还不如20年前,空中大战视效也是看烂了玩剩了的,这也好意思出来圈钱?QQ、蒙牛植入就不再吐槽了,Angelababy的戏份看上去全像是后期补拍的。剧情各种经不起推敲,看得真累。
傻不拉几的一部美式大片.....
又是一部和地标有仇的片子。
确定飞船上的不是蔡依林?蓝光一闪大厦和大海都被吸上去了惹
聊QQ、喝蒙牛、打外星人的大俗片,展示出高层、士兵、民众各阶层面对外星人袭击地球的反应,群戏对应了前总统强调的“团结”。叙事、特效和演说与20年前步调统一,用现在的眼光看老气横秋,但这确实是艾默里奇钟爱的美式主旋律。看过绿幕粗剪,最终定剪把AB那句“蒋叔叔,你不会白死的”剪掉了。
看完之后,感觉这续集真的没必要拍出来
备战20年外挂黑科技结果还是被吊着打,对剧情吐槽无力。无处不在的中国金主,以及鲜肉为啥想不开去追杨颖...电影里面有对同志情侣哦,虽然表现得很隐晦
喝着蒙牛,玩着QQ。植入广告尴尬无语,加入ab即使打酱油,也让人有种很画风清奇的感觉。原来很多片子只适合怀念,遇二必败口碑
外星人题材的难题是,太强了打不过,太弱了就变蠢萌。独立日一还是很经典的,可是二……特效没问题,但这剧情……外星人的智商比抗战神剧中的鬼子还低,主角们欺负脑残又有啥光彩。有本事去打三体星人啊。
简直就是把96版翻拍了一遍啊……只是加了更多的CG特效……
故事走向基本无悬念的米国主旋律灾难片,特效华丽,毁天灭地,但是题材老旧,套路太多,堆砌的角色显得情节有些混乱,何况还少了史皇这味料!!!
总感觉是异形窜场了
【C】剧本烂的像程序脚本自动编写的,每一个角色的死都如此平淡毫无感染力,全片沉浸在一种自我陶醉的虚假感动里。后半段稍微好看点
世界上总有些战争是永远会胜利的,比如中国人打小鬼子,再比如美国人打外星人。
这个年代还有电影讲得出“你们人类真是个伟大的种族” ?负分滚
这么多年过去了,再搞个这么一部续集。其实很明显了,作为一部灾难片,并不能像星战文化那样深入人心,能让一堆观众在20年后冲着情怀再回到影院,几乎可以预见本片的北美上座率不会太理想。影片本身更像是CG特效的炫技,作为续作,几乎都达不到第一部水平的一半,《后天》之后,罗兰艾默里奇再无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