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的妈妈收拾地下室的时候,看她的表情明显闻到了异味,所以寻找味道的来源,才打开了那扇门。
影片中电视新闻说每年德国有1000多个小孩失踪,相对于只有几千万人口的德国来说这个数字相当恐怖了。这个片段是引起社会注意,这已经不是偶然事件,这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德国社会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恋童癖,我不知道心理学和社会学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影片主要重点描述了三点,其一是:变态大叔生活中和正常人没有两样,也就是说在外貌和行为习惯是判断不出一个人是否是恋童癖。
其二:描述了小男孩对于被囚禁性侵认识模糊,而且没有自救意识(期间他有和大叔出去,但是没有逃跑),明显学校和父母这方面教育缺失。他用开水泼他明显方式方法错误,这样只会激怒犯罪者(最后变态戏剧性意外身亡不讨论),让自己陷入危险之中。
其三:受害者是的幼小的孩子,他们心智不成熟,一旦小孩对犯罪者产生依恋认同感,那么他会被获救的希望更加渺茫了。
导演想用本片在警醒整个德国社会。恋童癖固然可憎,但是变态可能如同影片中的大叔和你一样正常,你不知道谁会盯上你的孩子;其次学校父母也要对孩子进行防范教育,教他们如何正确自救和应对;最后恋童癖已经是一种社会现象,如何预防“患病”,根源到底在哪里,这是整个德国社会值得去重视的事情。
以上,我觉得这是导演想要传达给观众的的内容。
p.s:本片主题很沉重,片尾曲为什么要用Sunny这首这么欢快的歌曲,难道导演想表达的和我理解的不一样。
是我喜欢的冷描手法,但是我不敢看……完全是我的雷点,比《素媛》可怕多了(素媛讲的是强奸如何摧毁一个儿童的身体、尊严、以及生活)。
《米夏尔》是一个关于恋童癖的故事。男人拐卖了一个小男孩,把他锁在家里满足自己的性欲。
电影选取了男人的视角作为叙述角度,用最冷静、最正常的语气去说一个最不正常的故事。在一开始,大家并不知道这对“父子”的生活是不正常的,等到电影渐渐发展,观众才会自己发现这个真相。没有任何的猥琐画面和拐卖画面,只是从侧写让观众知道一切。而且,男人和男孩之间气若游丝却又实在的“类亲情”让这种事情变得真正恐怖起来……
光是说说我就觉得受不了了= =
感觉好想研究一下这个电影的手法,可是又不敢看……不过我能想象出来是什么样的电影语言。
恶心恶心恶心!
很真实
德系真是连变态都变得这么严谨= =
冷峻写实。恋童癖大变态被泼热水那刻大快人心
极简的手法,很醒目
#64th Cannes#主竞赛 纪录片一般的白描 恋童癖和儿童的生活
孩子千萬不能丟,太多變態了!
sick! 总觉得这种题材有故事就可以了,实在没必要拍出来。
车祸是每一部平淡的电影最佳的结束方式。
这种对白很少又没配乐的电影真的很闷啊!
没什么才气的电影,死板无聊
电影以中年恋童癖男子的视角叙事,本来尖锐的主题变得平和了许多,好在导演还算善良,避免了掉了那些太具争议性的露骨情节。影片在尽量的还原男主的生活,全片没有配乐,最大限度的贴近生活,情节也没有大起大落,成功的带给观众一个不正常的正常人,这样一个看似正常的人简直太恐怖了。★★★
很细腻也很烦闷
冷静 冰冷 震撼
跟前几天看的克隆人都一样,毫无新意的家庭片,最后破出答案,题材取胜的日子来了吗?
恋童题材最美的还是军官与男孩
我连恋童癖都没看出来,简直是无语了。
痛恨不誠實的電影。
冷静又生活化的真实镜头
畏畏缩缩,欲言又止,就算要呈现这个变态正常人的一面,也不用这么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