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的空战戏很带感,先声夺人的把气势打了出来。这一段的视觉冲击力除了源于激烈的交火,在很大程度上也该归功于机组小伙伴们的颜。青年女导演就有这么一个好处,就是在男演员的外形方面一定是严格把关,我国的特产《小时代》也是差不多的路子,这让我这种直男癌的观众都觉得十分受用。
去年布拉德皮带弄了部关于坦克的二战题材电影,而他老婆则执导了这部打飞机的,两人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就在我想着应该把这两口子请到中国来联手拍一部《舒克和贝塔》大电影以加强中美两国电影界合作时,影片却风格陡变,开始追忆起男主角夕阳下的奔跑和逝去的青春了。
我刚沉下心来准备欣赏一出体育励志故事,视线又被拉回到打飞机来了。经历一番有惊无险的迫降,主角一行人好不容易回到了基地,屁股还没坐热,又被派出去执行搜救任务,开着刚被他们玩残了的飞机。看到这时候我在想也许电影大体上会就这么沿着跑步+打飞机两条线交替前进,结果电影又开启了《少年派》模式。
一直都很担心那个麦克会对另外两人突施毒手,因为我最近刚看完的一部电视剧里有他扮演的变态杀人狂,汪洋大海上正是这类人群的特殊癖好发作的绝佳时机。结果他除了不像另外两人那么正能量之外,倒也没惹出太大麻烦。一边为鲜肉们逐渐变成肉干感到心疼,我一边想着《跑男Z的奇幻漂流》应该就是本片剧情的最终归宿了吧。因为《少年派》就是关于寻找信仰的,而从前面的伏笔看来,本片似乎也有类似的主题。结果在海上漂了一阵之后,主角们终于被鬼子俘获,舞台又转移到了战俘营。
于是导演掐断两根线之后扯起的奇幻漂流这条线又再次被掐断,貌似这个时候真正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我这才知道导演在开篇时奉上的颜值颇高的小队其实只是个幌子,因为前戏结束之后这些人除了第一主角路易之外就全都不再出现了,包括我最喜欢的多姆纳尔格里森饰演的菲尔,那个原本看上去似乎要与男主角不离不弃、待在一起更加温暖的小暖男。作为补偿,导演在提高战俘营里的鬼子兵的颜值方面又下了一番工夫,于是有了英俊且骚包的牢头渡边。他与主角的对立是影片真正的主线。
美国佬拍关于日本鬼子如何凶残的电影,总是会让人觉得没有说服力。原因很好理解,当年这俩都不是什么好货,他俩之间打的太平洋战争本来就是狗咬狗,所以美国人在控诉日本鬼子时就明显不如平白无故被人一顿爆捶的中国人底气那么足、那么声嘶力竭、掷地有声了。说到日本鬼子的凶残形象,世界上再没有谁比中国观众更熟悉了,因而美国人就算再怎么往这方面用力我们也提不起兴趣来。不过我觉得主角刚关进战俘营时有个镜头很巧妙,就是他隔着门板看到外面自己的同胞正受到虐待,自己无能为力,又惊又怒的狂吼狂叫那一段。不少恐怖片的预告片也会用类似的手法,通过录下的观众反应来衬托影片本身的惊悚效果。这样的侧面描写可以充分调动观众的脑补能力,同时还避免了直接展现那些令人看了会产生不适感的画面。而片中正面展现的主角受到的虐待,除了毒打以外,大概最主要的就是骚包牢头蠢蠢欲动的眼神骚扰。好烦呐,这货真是一点都不知道自重,难怪人家不让他上前线。
主角好不容易熬到骚包牢头升官,以为自己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这时他和其他战俘们又被转移去做苦力挖煤。在新的地方主角又见到了熟悉的身影和似曾相识的骚气眼神,“老天爷你一定是在玩我……”骚包牢头又想出了新的花样来整治主角,找了根又大又粗又硬的东西来让他举,还跟手下说如果他不举就掏出家伙射他。主角在举的过程中,身体与那根东西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十字架,这一下子激发出了他的信念和潜力,于是高举过顶。骚包牢头终于被主角的王霸之气折服,娇羞的打了他一顿之后,也再想不出什么新花样了,从此以后渐渐不再骚扰他。
仗打完了,日本鬼子决定带俘虏们去洗澡。被带去洗澡以为自己死定了、结果没死、于是带着死里逃生的激动心情痛快的洗澡,影片果然又不负众望的接进来一段《辛德勒的名单》。最后导演用字幕交代了一下主人公路易赞贝里尼在战争结束后的几十年里曲折的心路历程,观众看了无不感叹“哇这段好内涵,好想看,导演你为什么不拍?”最后的最后是现实中的路易赞贝里尼的一段传递奥运火炬的影像记录,如很多已经看过的朋友说的那样,全片最有情感冲击力的是这个跟本片导演的功力没有半毛钱关系的镜头。
本片导演安吉丽娜朱莉这次是有备而来,她大概纵览几十部在奥斯卡上大放异彩的佳片后,经过一番分析比对,觉得自己已经提炼出这些影片的精髓,抓住了观众与评委们的脉门,只要依样画葫芦,小金人必定手到擒来。可是她材料虽然准备的充分,却是不加细嚼就直接吞下肚,于是难免消化不良,出来的影片模仿痕迹既重,且不同风格的几段模仿之间还不能相互融合,让人看到后面都很难相信自己几十分钟之前看到的剧情跟现在在看的还是同一部电影。这部传记片的传主路易赞贝里尼先生的人生经历实在太过丰富,以至于导演有些眼花缭乱,不知该挑哪些出来做重点展现。结果她挑来挑去,挑了四段出来,终于还是把包含赞贝里尼先生最重大心理变化的战后的故事给挑漏了。于是导演把这四段她自己没法强扭到一起的故事硬塞给观众之后,观众对于传主的内心世界还是只窥得一星半点。
前年科林费斯大叔主演了部《火车侠》,题材跟本片类似,而那部电影讲的恰好就是本片缺少的部分。不过本片没有拍出这部分情节来,倒也未必完全是坏事。因为这种主角从仇恨到宽恕的心理变化拍起来并不容易,以目前本片导演展现出来的执行力来推断,如果让她去拍后面的情节,电影只怕会显得更加凌乱。更何况,每次看到这种剧情,像我这样的观众难免会产生一种被代表了的不忿。毕竟,我始终觉得最有资格谈论原不原谅日本鬼子这个问题的是中国人。我为那些能放下仇恨的英国美国的老兵感到高兴是一回事,而对用电影这样的宣传工具去展现相关情节的态度则是另一回事。
相比起本片来,上面提到的那部《火车侠》未免太过寒酸。本片有着安吉丽娜朱莉这位有钱任性的导演,她为了让自己这部处女作显得更有看点,加入了像空战、海上漂流这样看上去颇有气势的画面。我觉得既然她本就无心拍战争结束以后男主角战胜心魔、走向宽恕的情节,而在刻画鬼子凶残形象方面又注定没有太大的发挥空间,那倒不如多花些精力拍点轰炸东京、原子弹爆炸这样的大场面,正好增添一下过年的喜庆气息。说一点题外话,我一直认为原子弹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因为它与它的一系列兄弟姐妹让大国之间处于互相威慑的平衡状态,世界大战从此再也打不起来。而日本挨了两发以此向全世界展现了这种新武器的威力,也算是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了。和平万岁。
--------------------------------------------------------------------------------------
更正:安吉丽娜朱莉导演处女作应为《血与蜜之地》(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6397225/)
感谢 @eternity(
http://www.douban.com/people/58462881/)指正。
≪坚不可摧≫,前有韩国人抗日,这回又来了美国人抗日。这虽然是一部战争片,却没有大场面展现战役。但却用了大量以记叙文的方式描写一位奥运青年忍一时痛苦,赢一世辉煌的坎坷经历。也算是部励志片吧,至少能鼓舞观众。配音,虽然还是老张那样,但居然是彭尧配男主角让我惊喜又意外。总之,值得一看。
A huge disappointment, and easily my least favorite movie this year. Angelina's self-loadedness is so apparent in this movie: she really does not have the talent she thinks she has.
She tries to cover the whole eventful life of a 80-year old, which is already a mission-impossible for a 2-hour-long movie, even with the help of the Coen brothers. She should have just focused on one part of the book, namely the last part about forgiveness and tolerance. Instead, the best part is just glossed over by a few seconds. It just turns out to be a messy mix of everything: Pearl Harbor, Forest Gump, Life of Pi, and then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or so many other movies about criminal camps.
电影可以说在剧情上没有什么编排,根本分不清主线和重点,我们跟随着电影情节去看故事剧情,那就是有什么就讲什么,以至于我们根本不知道故事到底想要告诉我们是怎么一回事。整部电影就像是一个还未经过剪辑的半成品,臃肿不堪节奏混乱,东拼西凑涵盖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可以独立的分成很多小段,每一个小段都能自成一部电影,可是拼凑在了一起,却变成了四不像。导演安吉丽娜.朱莉显然不会构建故事的结构,也没有从内容上做总体的安排,她拍摄的每段剧情从内容上看都是极好的,可是并排的放在了一起没有进行层次上的划分,突出不了主要内容与铺垫内容,造成了电影在节奏上的平铺直叙,没有一点起伏与波澜,让人看的索然无味毫无感觉。电影在内容方面是精彩的,是非常值得保留的,我想朱莉也看到了这一点,因为她非常看重每段故事的内容,以至于她剪辑的时候难以取舍,而将每个阶段的内容都保留下来,可是当我们回过头去整理这些内容的时候,我们却发现,这一切其实是按照传记的形式来进行编排的,是完完全全书本的形式而非电影的形式,而电影完全是讲究节奏与高潮的,是需要透过剧情在感情的氛围当中不断的进行扩大与升华的,带动人们的兴趣与感情才可能将故事讲的漂亮,可是朱莉却完完全全忽视了这一点。
电影运用了很长一段时间进行了分段故事的描述,而且在这些小节故事里我们发现很多其他电影的影子,不管是《阿甘正传》也好还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很可能是导演故意的有意致敬,也也许是电影主角的经历有太多情节与这些电影相类似,而显得有些雷同。不过从电影里我们能够看出,其实电影想要突出的是被俘后所遭受的一切不人道的事情,可是导演朱莉想要在电影里体现的东西太多,以至于不停的将一些无关紧要的情节插入其中,开篇主角是如何成为运动员的部分显然在电影里是多余的,因为它根本就和后面的内容联系不上,即便是存在这样的内容,无非体现的是两兄弟之间的兄弟情,然而这段感情在电影里面并没有起到一点作用,相反的却是如何进入军队这段情节却变成了一段空白,让紧跟其后的战争情节显得有点突兀跟不上节奏。而且在海上漂泊的这个故事情节上,过于浪费时间于表现整个艰苦的生活,以至于故事在表现过程中给人有点偏离主题的感觉,虽然用途是想要突出战友之间的感情,显然不断的感情渲染让电影看起来更像是刻意为之的感觉。作为主旋律电影的影片,爱国成了一个必须表现的题目,主角在被俘的日子里所遭受的一切委屈只是证明对于祖国的热爱,而成为继续坚持下去的理由,而且几般表现对主角考验的戏份,不折不扣的都表现出来了主旋律的节奏,然而主角和日本军官之间的关系让导演刻画的仿佛变成了一场战争版的《五十度灰》,任由被打的遍体鳞伤,却仍然上演着一场纠缠不休的爱恨纠葛。
通过这部电影我们可以看出,安吉丽娜.朱莉真不适合当导演,无论她怎么想要为人们呈现一种波澜壮阔的史诗故事,可是一旦经过她手,所有的幻想都变成了泡影,故事逻辑混乱不堪,给人一种不知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的茫然,不晓得故事到底想要告诉我们什么,更不知道她脑袋里究竟想要表达什么,能够将一个波澜壮阔的史诗导演成让人看了感觉无聊透顶的烂片,这也许也是一种女人的任性。往往传记片都能透过剧情故事告诉我们一些感人至深的道理与真谛,而这部电影却留给我们相当大的疑惑。
战争与梦想,承载着一个人的命运,饱受折磨与痛苦的沧桑,带给我们的是生命竟然如此坚强,无论安吉丽娜.朱莉将电影拍摄的多么糟糕,可是故事中的主人翁却是值得让我们敬佩,他用顽强的意志证明了生命的伟大,而且用毕生的追求去完成最终的梦想,无论经过多少折磨与痛苦,他依然坚持下来,并且放下了过去而去选择原谅,是多么开阔的胸怀才能够承载那么多罪恶的事情,以至于英雄的伟大,是我们常人所不能理解的。
本来非常好的一个题材被朱莉平庸的才能浪费了,男主奥运冠军、被虐战俘、虔诚基督徒的多重身份并未得到很好的展现。从原著来看,释放归国后的经历更值得着墨,本片却将重点放在了战俘营的经历。然而同样是被虐待,本片的冲击力却远逊于《为奴十二年》
“能忍一时之痛,便能换来一生的希望” 开头空战以为是《珍珠港》,参加田径跑步后变成《阿甘正传》,漂流海上又转为《少年派》,没多久变成《为奴十二载》,战俘营恍如《战场上的圣诞快乐》,最后救赎又成了《辛德勒名单》……OMG
人家罗杰迪金斯都多大年纪了还跟你这上天入海的折腾,又是俯拍又是剪影交足了功课,那两兄弟估计是挂名的这本子半点科恩气质都没有我也不说了,你有钱有名当然可以任性但这么多牛人帮你就拍个超长sm大片好意思么……
绑架观众情感的混蛋行为。
绝对是今次颁奖季最水的一部片,把大量成功类型片的要素生拉硬扯到一起拼出这么个四不像。也就是刷刷演员的脸能看下来,不知道国内上映时能靠茱丽的人气骗到多少人进电影院。【求她别再导片了,简直是战争苦情界的沙马兰
有多少人和我一样是为了看miyavi去的 颜值太高了再加一颗星
不能更赞
颁奖季申奥就是一种类型片,拍的好烂倒无所谓,重点是你要遵守学院派的规则和玩法,安吉丽娜·朱莉再次证明了自己毫无导演才华。一个传记故事,像是拍了4部让人眼熟的电影,复杂的故事反而成了毫无取舍的流水账,苦难就只是日本军官的肉体折磨,肤浅且松散的只能欣赏罗杰·狄金斯的摄影了。★★☆
刚开始以为在看二战片,然后看到了少年pi的漂流,后来却是肖申克和辛德勒的即视感是肿么回事?话说路易和渡边相爱相杀的节奏又是神马情况?。。。最后却是一个关于信仰和原谅的故事,但背后的岁月沉淀也只有字幕来代替了。这是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战争真TM太残酷了,活着太不容易了~For peace!
自己合成/国语配音02:17:28/坚不可摧 Unbroken 2014 正版重混中译 国语 DD5.1 48 kHz 448 kbps.ac3
这位著名女导演不懂励志和纯虐是有区别的... 血条长并不是鸡汤...
15年初在电影院看的 非常喜欢 我都不明白网上为什么评价这么低 冲着主演“cook” 电影前半段少年派 后半段战场上的快乐圣诞 还要什么自行车!
其实啊!豆瓣的评分有时也不一定有代表性。不过最后没有深挖重返日本的事确实可惜!
这片剧情用一句歌词就可以概括,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1.空战英豪+火的战车+少年派奇幻漂流+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2.黑暗里的微光隐隐的,但却能照亮整个天际!说的就是亚历山大•德斯普拉特的配乐;3.石原贵雅演得真棒;4.转场很生硬;5.没听错的话,片尾曲是酷玩的歌;6.注意一下,这片编剧是科恩兄弟、摄影是罗杰•狄金斯、而字幕翻译则是贾秀琰……
最大问题还是定位太低,把一个真人真事搬上银幕,除了把人生磨难具象化成了一个日本军官外,没对故事作任何挖掘。过于重复的苦难,正能量煽情泛滥,而战后重返日本这最值得挖掘的点竟然用一行字幕就交代完毕,真是浪费了如此豪华的制作,迪金斯的摄影太美了,倒是德斯普拉的配乐有点失望。
坐在电影院好怕被当成日本人啊…
朱莉从外语片《血与蜜》到这部,都是战争片题材,都以人肉身承受的巨大压力为重点,但很可惜,都没能深入挖掘人物核心抗争力的源头。。想说信仰,或更广义的东西,但两头都没顾上似的,再加上阿甘、少年派、劳伦斯先生三珠玉在前,大概科恩兄弟坐镇剧本也写不出花样吧?可惜啊。男主不错
130分钟【由多部看过的二战影片+少年派拼凑而成】的正片还没有最后1分钟的真人影像感人,还好死不死地一副传教士恶心的悲天悯人嘴脸。为何科恩兄弟+迪金斯+德普拉先生要趟进朱莉导演的片这种浑水简直是人类未解之谜。
渡边一定是深爱着路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