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定能用它做出世界上最漂亮的木偶!
刚开始看的时候就是被这个经典的翻译腔惊到了,毕竟很久没有看电影频道的外文片了,平时看电影会刻意地选原音看,没想到这次看到的是翻译版。得亏有翻译,不然没字幕看个der。于是记下了题目与开头这一句。
对 木偶奇遇记 这个故事没什么印象,只是在各种衍生作品中知道有匹诺曹和小仙女这么一对灵魂组合。所以基本上是第一次看完整的故事,还是比较新奇的。
随着画卷展开,中世纪风貌的西欧乡村风景,饿的吃老南瓜碎屑(?)的老木匠,来村子里做巡演的木偶戏团,一根有灵性的木材,突发奇想的老木匠。于是,匹诺曹诞生了。
刚才扫了一眼评论,有朋友说这个匹诺曹很愚蠢。一起看电影的朋友也说感觉剧情很愚蠢,无法接受。是啊,一出生就叛逆的木偶,丝毫不顾惜自己的老父亲;精灵蟋蟀的说教将他激怒,他可以毫不犹豫地诉诸武力;不了解自己,不了解世界,为了烤火烧掉了自己地双腿,差点没把自己全烧掉;面对喋喋不休念叨自己的父亲,可以大大方方地恳求他为自己新做一双腿。
往后看,父亲用自己的外套和马甲换来的识字课本被换了四个硬币去看木偶戏;被班主抓走只能懦弱地恳求饶恕;轻信骗子,一次又一次地轻信骗子;欺骗救了他姓名的小仙女;背弃对小仙女的诺言,逃课;虽然有犹疑,仍在即将获得变成真人的机会时背弃小仙女,被驴贩子拐走,被贩卖,被伤害。
愚蠢吗?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了。
可随着剧情推进,这种对木偶愚蠢的嘲笑被另一种情绪所取代:羞愤。这种感情在匹诺曹获得了小仙女变成真人的许诺,却选择了和小伙伴一起走向传说中的欢愉后达到了顶峰。
这时候木偶已经无关紧要了, 这部电影变成了一面镜子,镜子里是与小木偶同样愚蠢的我。我一次次背弃爱我的人,跟随自己的天性,寻求自然的欢愉。不仅背弃了创生者,恼怒于长者的说教,也辜负了那些无条件地爱我、为我好、为了让我有一个更光明的未来而不惜代价的人。
最终,匹诺曹经历了足够的磨难,认清了足够多的险恶。他变得亲善自己的父亲,愿意去牧场做工赚钱,拒绝与骗子交流,勤勤恳恳,归于秩序。
其实我们一直不知道匹诺曹是否有足够的意愿变成一个真正的人。影片中唯一一处表现出匹诺曹对变成人兴趣的地方是当再次见到小仙女,发现小仙女变成大仙女时,问自己能不能也像小仙女一样长大。我的理解是,有了责任与期待时,秩序之人才有意义,才值得人为之奋斗努力。如果环境宽松到可以任由木偶无知无识、无忧无虑地四处游荡玩耍,小仙女有足够的神力能够护佑他每次都逢凶化吉,那变成人还有什么意义呢?做一只永远幸福的木偶也很好吧。
只是这个条件绝大多数人永远也不可能拥有。
回到剧情,童话剧情的合理性还是不要追究了。凶残到一声叱责另所有木偶鸦雀无声的班主为什么独独对匹诺曹如此优待?因为班主内心是纯善的?因为匹诺曹的木头之吻有如此非凡的魔力?还是在剧情显示遇到小仙女之前,这只木偶的守护灵已经在保护他了。
能够明显感受到,人们对于这个故事显示出如此不同的感观,非常明确地与各人的经历相关。一路顺遂,虽然也忧虑过争取过,但始终没有遇到堪称困境绝境死境的人,大概率非常自然地认为整个剧情就是在吓唬小孩子,纯粹是为了规训与控制,让一个自由的精灵变成一个死板的、循规蹈矩的、毫无活力可言的人,变成了世界规则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木偶变成人的这个过程,与自由是背道而驰的。
亲历过恐惧,曾徘徊于绝望的深渊,无数次祷告祈求救赎,痛失所爱,艰难挣命之人,才会觉得匹诺曹的经历是成长,是进化。
哪来的高下呢。
我只是觉得不值。老木匠创造了木偶,木偶以日后的供养亲善相还;爱说教的蟋蟀或许没有什么好意,但匹诺曹归化为人,算是从了他的道;狐狸与猫欺骗他,懦弱的木偶不敢碰他们,只是再也不见,给出了极具童话特点的一瘸一瞎的结局。尚算得上因果报应,天理昭昭。
可我的小仙女呢?她救了木偶,她从来不欠木偶什么。要说木偶的出现温暖了她,纵然牵强,也说得过去。所以小仙女要一次次以衰老为代价去救木偶?我看着她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变成大人,双鬓泛白,衰老为妪。最终为了给木偶真正的生命,永远地消失。这对我而言太残酷了。
是出于嫉妒吧。
我只希望我的小仙女如果真的存在,我能给她纵然短暂 ,却真诚美好的感情。
物质终将腐朽,惟我心永恒。
改编自卡洛·科洛迪创作的童话《木偶奇遇记》。讲述了匹诺曹从一个任性淘气、满口谎言、贪玩厌学的小木偶,变成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老人戈佩托把一块能哭会笑的木头,雕成了木偶。他把取得生命的小木偶当成儿子,并给木偶取名匹诺曹。戈佩托卖掉了上衣,换取了供匹诺曹学习的课本。可是匹诺曹一心贪玩,为了看木偶戏不惜卖掉课本。
匹诺曹在木偶戏班被马戏团的巨人团长抓了起来,匹诺曹差点被木偶马戏团的巨人团长丢进火堆充当柴火以烹熟羊肉,他听取友好的小丑建议,在他打喷嚏的时候不断提到自己可怜的爸爸以此煽情,并亲吻了巨人团长,巨人团长感动落泪,第二天清晨给了他金币让他回家
当他因为暴露了钱财被两个贪婪的坏蛋追杀,垂危在生死线,一个森林里的小仙女救了他,并给予悉心照料,两人一起在城堡里嬉戏玩耍,等匹诺曹痊愈后,仙女让他继续他的寻父之旅,路上却被狐狸和猫骗走了金币。阴差阳错被抓到荒谬的法庭,即将因为“无辜”被猴子法官审判入狱时,他机智的编造出自己“偷抢拐骗”的经历,得以释放。
回到家后,发现爸爸不在,原来爸爸去找他了,在寻找爸爸的海上,被冲上岸上,又一次被小仙女救了,而此时的小仙女已经长大。
不久后,在仙女的教导下,匹诺曹一心想成为一个用功读书的好孩子,可是他又经不起诱惑。在坏同学的怂恿下被引诱到玩儿国,在疯狂地玩了一段时间后,匹诺曹变成一头又懒又蠢的驴。仙女因匹诺曹的贪玩错过变成真人的机会而难过
被放在马戏团表演,因为演出失败,被丢入海里,在海里匹诺曹变回了原来的模样,后来,匹诺曹被鲨鱼吞进了肚子里,奇迹般发现了日思夜想的爸爸,团聚之后想办法离开,可惜即便能从鱼口出去但爸爸不会游泳,匹诺曹给予父亲信心,让他相信自己可以把他安全带上岸,他也真的做到了.
为了爸爸,匹诺曹帮人放羊,以小小身躯去推动抽水机的转抽。渐渐的这个小男孩在慢慢长大!
最后一次见到仙女是匹诺曹变成真的小孩子的时候,醒来发现自己变成真人的那一刻。匹诺曹就迫不及待想让爸爸第一个知道,这个小男孩,以后或许再也见不到仙女了,陪伴他的,只有一个贫穷,年迈但爱他的爸爸。这个小男孩保留他的善良,勇敢且机智的活在人世界。
看哭了的电影,太好看了,直入心灵,大概每个男孩都有匹诺曹的优点——善良、勇敢,也有匹诺曹的缺点——贪玩、经不起诱惑,而每个父母都像匹诺曹的父亲那么爱孩子,每个人成长中总会遇到像狐狸和猫那样不好的人,也总有心灵天使如小仙女般守护以不入歧途,好吃懒做是会变成驴的,说谎鼻子要变长的,多么有趣的隐喻。特别推荐亲子观影。
整部影片中匹诺曹可谓是单纯到蠢钝,或许是现在社会的复杂性导致我再看到这样单纯,轻信别人的人的时候会感到愤怒,觉得他太愚蠢了,可反向思考一下,儿童的世界不就是这样的吗,只是社会的复杂构成让他们慢慢学会了防备与戒心,区诺曹更是单纯,因为他是木偶人,他更纯粹! 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一幕是,他发现自己被猫和狐狸骗了的时候,去“法院”起诉他们偷走了他的金币,而里面的法官(灵长类动物)却说,要把他关进监狱,因为在这里,无辜的人要被关起来!多讽刺啊!他形象的表现出来了社会的险恶,和每个人心里的恶魔,这个社会本就没有无辜的人,大家都已在满是污垢的社会里沉太久了,无辜的人是不适合这个社会的!很多人说这是个暗黑童话,我倒觉得他就是要通过这种反向的东西来激起我们正向的思考! 再说这部影片让我有这迷惑的点,小仙女突然就长大了,没有任何时间提示,等再见到是已经从一个小姑娘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了,我目前的猜测是她为了帮区诺曹运用太多魔法导致她加速成长!
整体的观感上没有那么吸引人,我总在期待这他有更大的升华或者反转,可他没有,有点过于平直了,就是在意料之中,可能为了想表达区诺曹的单纯,用了两次猫和狐狸的骗局来展示,导致在看的时候会让人觉得不舒服。
这是一部来自意大利的真人版奇幻、童话电影。主要讲述一个由人类不小心创造出来的小木偶-匹诺曹,奇迹般的拥有和人类一样但又不完全一样的生命特征,一开始的他任性淘气、贪玩厌学、满嘴谎言,一度逃离其父亲的各类安排,但在其自己历经诸多磨难后,最终在小仙女的帮助下变成一个懂礼貌、爱学习的真正小男孩的故事。
不同于我以前看过的其他真人版童话电影,一开始电影里面出现的动物精灵真的有吓到我,可以说是以一个并不是很友善的样子出现,更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在电影里人设居然是好的。他每一次的出现对于匹诺曹来说像一个警钟似的,他每次都会很耐心地劝告,虽然每次匹诺曹都没有给他好脸色,也从来没有按照他的意思执行过,有时甚至还会打骂他。但他在匹诺曹遭受变故后,依旧还是很热心地尽力帮助他。但愿每个人的人生也都能遇到这样的良师益友,能一直无私地帮助你成长。
蜗牛妈妈这里有一个很可爱的点。因为是蜗牛嘛,所以走过的地方也都会留下粘液,电影里有个场景是蟋蟀大大、老鹰医生等在经过蜗牛妈妈走过的路时都是很小心的,因为都担心自己会摔倒。而蟋蟀大大就一直在摔倒,起来,摔倒。这part真的看起来很滑稽,我觉得算是这部电影一个升格的笑点啦。
小仙女的出现真的给了匹诺曹很大的安全感和启迪,小仙女会用恐吓的方式吓唬匹诺曹喝药,小仙女会和匹诺曹一起玩耍,小仙女会鼓励、支持匹诺曹继续寻找他的爸爸。长大后的小仙女也一样一直都在帮助、包容匹诺曹,即使知道匹诺曹欺骗她后也只是意思意思一下,惩罚他在门外反省一晚。最后匹诺曹也是在小仙女的帮助下,顺利地变成了真正的小男孩。
电影里我还发现了一个暗喻(讽刺)的点,在匹诺曹发现被人骗走自己的金币后去到当地的法庭申诉时,但却被法官告知其需要被扣押下来,法警告诉他:在这个国家无罪的人才要扣押。虽然最后匹诺曹通过欺骗法官说自己有罪,才得到释放,但也不得不让人遐想这其中的寓意。(当时看到这一part的时候忘记截图下来啦)
最后,真的不得不吹捧一下导演的空镜,真的随便截图下来的每一帧都可以做桌面壁纸的那种,很美,也很神秘。同时也让我对北欧那边的风景与建筑充满期待和向往,期待疫情过后,我能有机会亲眼去看看。
看哭了的电影,太好看了,直入心灵,大概每个男孩都有匹诺曹的优点——善良、勇敢,也有匹诺曹的缺点——贪玩、经不起诱惑,而每个父母都像匹诺曹的父亲那么爱孩子,每个人成长中总会遇到像狐狸和猫那样不好的人,也总有心灵天使如小仙女般守护以不入歧途,好吃懒做是会变成驴的,说谎鼻子要变长的,多么有趣的隐喻。特别推荐亲子观影。
仙女给的每一条忠告都应当铭记在心
逃学、O勇气(木偶马戏团)、X被骗(狐狸、猫)、O庇护(小仙女、蜗牛、兔子、蟋蟀、猫头鹰)、X再遭抢劫(狐狸、猫、猩猩法官)、O回归&出发&启蒙(小仙女)、X新友谊&出逃(驴孩子)、XO遇险、重遇&获救(鲸鱼肚、金枪鱼)、O成熟(放羊,推磨)。
曾经在美丽人生演父亲的贝尼尼再次饰演的父亲真的真的是太形象了,看了之后非常感动。由于匹诺曹的故事我小时候不知道看了多少遍,所以基于故事的各种场景,都是来自自己丰富的想象。所以当看到电影呈现出来的效果后,感觉还是可以的,算是比较符合自己儿时的想象,比如匹诺曹说谎的长鼻子,与父亲在鲸鱼肚子里相遇等等,都非常经典。当然,可能是化妆技术太好,其他角色甚至有点吓人的感觉。。。为了童年的美好,四星
匹诺曹太愚蠢,上半场看的我极度郁闷,就算到了大结局也没有让我很温馨的感觉,真心不喜欢这个故事。
6/10。可以和《猫》竞争一下年度最佳恐怖片。和蒂姆伯顿版爱丽丝和小飞象不同,这版的《匹诺曹》处处透露出残酷感,我更喜欢这种风格。与目前迪士尼的一系列糖水真人版形成鲜明对比。可惜虽然经历了一系列冒险但给人留下印象的没几个。
加洛尼竟然拍了这么一部电影,作为真人版童话电影,一直在想好莱坞会如何改编。作为一位风格强烈的名导演,也确实有给这个故事带来一股暗黑童话的妖气,但转念又给人强烈的低幼感,有点撕裂,这种不和谐感可能是因为皮诺曹这个小男孩角色的成长旅程塑造的有点失败吧,这种童话改编可能在价值观的传达上太容易让人先入为主,不直接就拧巴。我在想,加洛尼可以考虑改编《西游记》,暗黑风格加上欧洲艺术电影式的表现手法,可能真会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至少有妖气会很对味吧。
后面还行,前面有些一言难尽,本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稍作改编想来怎么也不会太差,可这剧作实在啰嗦,将近两个小时的片长,怎么看都是没必要,看的出导演有想法,把世界观做的很大,摊子铺的太大了,而且故事也和撒谎不撒谎没什么关系了,有些于原本的故事背离了
我一直觉得欧洲比较难做长线条的人物成长,因为他们相对没有太多限制,更适合做开阔人生中的一点顿悟,当然这也只是我的理解,也许成长不成长都只是我们对自己的总结。匹诺曹不可爱,我以前看动画就看不完,视效完成后,许多画面都堪称恐怖,啄木鸟啄长鼻子胜过许多恐怖片。但我很喜欢这个电影的视效风格,和法国那部《美女与野兽》一样,非常凝练,不同于好莱坞的工业风,就像油画一样,有一种时间在走我仍不走的流淌感,它像油画被挂在那,匆匆数年,只有它不变,这可能也是电影的一个意义,东方的瑰丽奇幻,视效其实完全可以参考欧洲的视效风格,我想才能做得出那份流光溢彩。
很温暖了,让孩子到社会中去,善良的他当然会受骗,但却在一些人和神仙姐姐的护佑下,越活越好。
很多流水帐,一点小趣味。真是相当经典的鸡肋了……
中途准备离场,长大的仙女让我在座位上坚持了下来。
感觉有点儿庸长无味,评分不会太高了。不过场景差不多再现百年前意大利生活状态,也就意大利还能排出这样不经过多加工的电影了。
2.5 Berlinale Special 叙事感觉已经放弃了,需要plot development就请出仙女,但忽视平庸的改编,Garrone依然创造了极具个人风格的黑童话世界(意大利乡村旅游宣传到位)。蜗牛奶奶和吞拿鱼就像这部电影的化身,有种充满怪气的蠢萌。贝尼尼这位老父亲巨可爱无敌可爱但是戏份太少了!!
暗黑成人童话
这可是足足拍了两个小时啊!完全是因为要看第二场,所以被迫连买了第一场的票。跟一切童话电影绝缘,名导名演员也不关心,何况这有一搭没一搭的剧情。
当年柏林电影节弃了这部Berlinale Special Gala去看了个蒙古儿童片,结果兜兜转转国内上映还是儿童节档期看的国配版(苍天饶过谁哈哈哈哈)。我实在看不出这个故事有被拍成这个形态真人版的必要,除非把它理解成意大利电影工业技术指标(工业美学来一发!)……当然加洛尼的能力就是把童话的暗黑本质挖出来并且以很高的视听规格呈现,吓坏小朋友也是正常的哈哈哈……问题在于把这个故事做成一个熊孩子被社会毒打和规训就太简单了啊!而且拍得这么说教,看完我想起来的是……[哪吒]……
建议全国幼儿园小学生组织观看,熊孩子一个也不能少!!
本以為是個暗黑童話,結果還相當溫馨,劇本細節的處理相當粗略潦草。
看图说话,看书拍片,马提欧也算证明了自己什么都能拍,非常忠实于童话故事并完整地拍了这么个”木偶流浪记“,把意大利中南部(主要在普利亚大区的巴里省和布林迪西省,外加锡耶纳郊外和天空之城维尔特博)不少不为游客知晓的美丽小镇,加上渲染效果地表现一番,IMDB罗列的这几个外景地,我就去过匹诺曹出海那个,Polignano a Mare,也是红牛悬崖跳水竞标赛最经常选择的分站。
现实主义丑怪与自然主义奇遇中闪耀的真善美,我们似乎正在逐渐失去接纳童话真实面目的能力,这是加洛尼试图挽救的,也近乎是曾经的意大利电影所独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