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第一集一一列举那个笑气嫌疑人那些消费记录我感受到了警察叔叔的不爽,后面的那个人居然让朋友给他带点儿书过来,然后警察叔叔说没事儿,里面有书,都是法律书。还有那个被骚扰那个好可怜,好好笑。第二集看到大家都觉得小齐警官很帅,果然美女喜欢欣赏帅哥都是一样的。我没有想过那个网上流传的那个吃瓜表情居然是在这一集这……虽然小齐警官的表情很吃瓜!但是我也很震惊啊。第三集狂啊少年狂哈哈哈哈怎么还互相劝?后面怎么还开始劝妈妈复合这是……我是觉得要尊重,理解而且妈妈那么惨还硬要我……不懂。小齐一本正经给小朋友问问题哈哈哈好可爱。第六集,要跳河的时候,路过的大家小哥还劝他,甚至不惜揭开伤疤去救的。但他还是跳下去了就挺遗憾的……但是能不能不要那么emo的时候,下一集就直接普信男上线。虽然小奇吃瓜依旧很好笑但是那个小姐姐实惨,也没有因为那个男的身体有残疾就笑他。就是那个那个那个最后回访的时候,那件黑色高领还挺帅哈哈哈哈。然后就是还知道了水警具体究竟都是干什么的。我记得上次我有记忆还是那个演天津早期水警那个«河神»。第九集巨生气💢人家帮你,人家好好跟你说,然后你上来挠人家,真的是有点气。第十集那个绿色衣服的当事人!就是出乎我想象吧,因为我如果是我的话,我不会让他只拿2万块钱给我,我会让他最起码给我一半,因为我觉得做错事情就是要承担后果,就是不能因为家里困难或者是破碎或者之前欠债就完全免掉这些。最后给新警受警衔。很厉害,很帅,谢谢他们。保卫人民
讲女生的部分总是觉得不够。总觉得被那些大道理,“成长不是放纵”,这种莫名其貌的把本末倒置的大道理概括过去。
systematic marginalization/exploitation了解一下再讲话吧!
第三集的妈妈,生病是怎么了?怎么当初会想放弃治疗,离开丈夫和与孩子断了联系的半年是在怎么过的?一下子接到派出所电话就第一时间从外地赶回来,身体还受得了嘛?怎么有勇气做出离婚这个决定的?
第三集的小女孩,和姐姐关系怎么样?是怎么长大的,05年,都引产了三次?怎么会神志不清的?她经历多少段感情的折磨,才让她会对一个穷追不舍的陌生男子的追求,一下子就问出,“你觉得我们合适嘛?”这种成熟的话。
第三集的姐姐,有一个这样的弟弟,是怎么过来的?是以暴制暴的恶性循环才掐弟弟脖子?甚至,她真的是掐了弟弟的脖子嘛?对儿子说出“我迟早被你害死”的妈妈,经历了什么?他们家里是什么样子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最后,她被回访,说出了,跟三年级时侯比儿子好多了的话,她的孩子无论是变好,变坏,仿佛都在控制之外一样?
第十集两个哭泣的女性,一个是报警的姐姐,她的钱被偷了,被弟弟。她来报警,还是先问过家里的。她弟,看她有五万转走了两万,给自己换了新手机/因为看到姐姐有两个手机,买了梁双球鞋,一身全新行头,打的出行,还借钱给别人,保安的短工也不做了,3天就花了1万6。警察口气严肃地教训了他一顿,问他有什么想跟姐姐过的,他说,过年回去再说。而后来姐姐听到弟弟要被关起来,说过年回不去了,她似乎很愧疚,跟电话里的妈妈。一个是网络诈骗犯的妈妈,说你爸爸头发都白了,他自己真的不要再不长进了。
总遇到一些女人似乎都很努力的试图去面对生活,用更努力,更吃苦,更拼命的方式,硬着头皮上;而进入这个纪录片的一些男人,这些女人的另一半,或者是significant others,总希望有轻松一点的方式,抄个小路弄到点钱,过更舒服的日子。她们哭,是因为自己努力地在生活,但总有人使绊儿,拉着她们往下沉,明明是亲密的家人,自己的忍耐努力辛苦总是传达不过去,似乎除了伤心失望,确实很难有别的方式。
女性的生活空间被家庭,这种亲密关系如此紧密地围绕着,这种关系充满了微妙复杂的情绪,动机驱动和权力斗争,她们每个人都经历了什么?旁观者,即使好心,负责,又能介入多少,影响多少?她们随机地(从原生家庭中)习得了怎么样的感情互动模式、与社会和自己相处的模式到底给她们带了什么?又有多少能被看到,被理解,被有力量地改变呢?
每一个女性。
这里主要是想要聊跨性别的那个案件。首先说,毁坏他人财物是犯罪,我对这个结论没异议。了解动机重要,但很多时候并不能改变案件性质。主要想说的是弹幕对犯案人员的评判和罗翔老师对案件的总结。
很多人在弹幕里都说,支持跨性别人群,但是怎么不做手术,要求住女生宿舍去女厕所太过分了,是跨性别就要有自觉适应社会。这一串儿话下来,我是真没看出来您们怎么支持的。光靠嘴说吗?
跨性别和卫生间是个有热度的话题,大部分地区都并没有完全解决的办法。有的人说,她应该去无性别卫生间就好了。不好意思,恕我孤陋寡闻,除了小店里只有一个厕所,不分男女内种,我是真特么没见过。你不能说整个长沙有一个,就叫有,咱讲讲道理好吗。宿舍就更别说了。
然后说回性别认知。并不是所有跨性别都一定要做下面的手术的,这完全取决于个人对性别的定义。退一万步说,做了手术就能改身份证儿吗(真心地问)?能改的话,手术费用是大堂领班儿的工资可以支付的吗?如果这些问题想都不想就张嘴说,这跟说女生穿的怎么样怎么样,结果怎么样怎么样太正常了不一个意思吗?罗翔老师说,啊,人的价值是内在和外界共同组成的。可这件事儿吧,它就几乎没有外界支持。光有内心的强大,很多如上述的生活问题都解决不了,能撑多久呢?
看到很多人一边儿说支持,一边儿打压,我看您还是别支持了吧。让人怪害怕的。
最后一季了,给个五星吧。感谢真诚与开怀大笑。
一次看了三季的「守护解放西」,综艺风格的纪录片,感觉b站最近还蛮多这样的。不过,有趣本身是和内容一样重要的事情。但是有趣和娱乐又不一样。anyway,这个纪录片还是很不错,学法,好笑,零成本看别人的故事,免费吸取别人的教训。三季看下来发现了一些共同点:很多人犯法是法律知识淡薄;大多数犯人都侥幸心理谎话连拍,一些失智反态的人有连续性悲催的人生。基本上所有的成年左右小孩叛逆,或者一生的抑郁,都和家人不理解,社会不关心,长期缺爱有很大的关系。以及90%的警情都是因酒而起。事后又扮演得体的成年人,并以喝多了作为挡箭牌。还有就是罗什么说的“动机不影响定性”,也就是法律制定的指导是result- oriented的。
单独再说下这个纪录片娱乐化的趋势。最开始我看的这样的纪录片是《宠物医院》,我记得我当时对此比较不满,给它打了三星还是四星。但是现在我对此的想法有所改变。纪录片本就不一定要一本正经,首先,中立本身也是一种态度风格选择。再者,谁不想开怀大笑着就把知识拓展了呢?而且越是开心着知道的事情,越难忘,尤其是娱乐常常和戏剧化联系在一起。说句实话,如果不是它轻松搞笑,纯教育性质,我也不会一下子把三季都看完了哈哈!
难能可贵的是,这个纪录片没有爹味教育和正能量教育。也没有任何压迫感,而是感觉到人和人之间的温暖。
我还有个感觉是警察的工作真的好有意义。帮助他人睡得一定很踏实,惩恶扬善一定很快乐。因为拯救的是一个个真实的人啊!我仍然记得自杀未遂后抱着警察哭的女生。
我还想起警察每次劝说自杀的人,或训斥犯法的人,都会说”想想你爸妈” ”你对得起你家人吗” ”你怎么给孩子做榜样”,一方面体现我国亲情纽带的重要性,一方面人的原生亲密关系影响之大,可以对人起到束缚和鼓舞起到决定性作用。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从第一季看到了第三季 太多了
1⃣️醉了和警察叔叔顶嘴 发生冲突 大声凶 醒酒以后和警察叔叔说麻烦了不好意思警官
2⃣️被抓了第一时间问 我怎么了?凭什么抓我?我干什么了? 坐上椅子证据确凿后 我知道错了 没有下次了
近年来《守护解放西》这档真人秀兼纪录片式的综艺刷爆了网络,其中的案件一个比一个离奇,民间调解的民事纠纷一个比一个奇葩,让网友直呼编剧都不敢这么写,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拍。对于长沙这座新一线城市而言,在最繁华热闹的解放西路,像一座永不休眠的活火山,这里商朝林立,酒吧遍布,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坡子街公安局就是这里的守护神,驻扎在这里的民警们没日没夜的轮班坚守,他们不是刻板严肃的执法机器,而是有情有理、执法有度、调解有方的守护者,而正是这份理性,责任感和使命感让观众和年轻的网友被其所折服。
守护解放西这档综艺节目之所以能火可以概括为三个字接地气。可以这么说,迄今为止没有一任何一档国内真人秀综艺节目,可以将市井生活展现的如此真实,守护解放西有刑侦缉毒,但也有调解纠纷这种家长里短。作为普通大众可能永远不会想到,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接到的案件可以有多么离奇多么奇葩,同时也会感叹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比如女友因男友不穿内裤而家暴,深夜帮醉汉寻家,在商场抓脱光的精神病,36岁女子疑似精神病私生饭单相思21岁小伙等等,如此奇葩离奇的案件无不吸引着观众的猎奇心理,让其如此火爆。
从这档综艺的幕后效果来看,后期无论是从字幕的处理还是娱乐字符的编排以及特殊音效的运用都给节目的观赏性和娱乐性有了很大的提升,让观众在一档刑侦办案的节目从民警紧张严肃的办案中跳脱出来,带给观众一种轻松感,但同时在遇到严重违法犯罪分子时,后期的特殊处理同样也能够彰显出民警办案的严肃性以及可靠性,这就在《守护解放西》这档节目中带给观众一种娱乐性与专业性的平衡感。众观中国以往的综艺节目市场,能做到娱乐性与严肃性统一的节目寥寥无几,因此《守护解放西》这档节目能够在当今广大观众缓解生活压力产生愉悦感的同时,又让观众学习到法律知识以及感受到来自城市守护者的温暖。这是以往只以娱乐至死的综艺节目中所体会不到的,我称之为“高级娱乐性”。
第一集就出现了豆瓣友邻的帖子。
“我对你的想念就像拖拉机爬坡那样轰轰烈烈,轰得我是睡不着觉,满脑子都是你”“两个男的,你讲的清不”“两个男的,一点安全意识都没有”“一个敢跟,一个敢带”我tm笑到头掉,这一季怎么会这么搞笑啊,金句频出,真“人类一败涂地”,预测“修电视”会成为一个梗。
优点:每个案件有始有终有处理结果;缺点:严肃话题娱乐化
扣一星,节目时长不会自己成长 哼
第一集就成了名场面集合,36岁病娇大姐跟踪零零后小哥,称“我们俩有个孩子”,一男子喝醉后被路人带去宾馆“修电视”……
加入罗翔老师很有意义 但这季的剪辑过于短视频化 有些案件加入太多搞笑音效不太合适
救命啊我他妈点进来真不知道这么好笑啊 真是一季更比一季强 人类精神病实录
第一集看完,暂时以下几个观点:第一,选的案件有搏眼球的成分,大龄精神不正常的女跟踪狂赖上年轻男性;青年男性醉酒后被中年男性猥亵。第二,警官执法和稀泥,后期和配乐又多搞笑成分,其实这是很严肃的事情,受害者会很抓狂。第三,感觉开始立人设了,比如女警察抡锤子为了符合怪力萝莉的人设。/看了第二集 ,这后期真的不行。/醉酒交通事故那期最佳。第六集被骚扰一年的小姐姐太惨了!!!再说一次,后期太不严肃了。
罗翔加入后的第三部:解放西更抓马了 罗老师更正经了
第三季感觉有点过于综艺化娱乐化了,各种表情文字音效,是换了个综艺的后期制作吗😂
好于95%的警匪片
2022开年最该守护的,难道不该是基金人的干瘪钱包和惨绿心情吗?🌚
感动的点:虽说颓废男孩的母亲没什么文化,但在儿子请求她回归复婚时还是断然拒绝,没有被亲情绑架委曲求全。现在的大环境果然还是和以前不同了,世界会越来越好的。
解放西真是一季比一季高能啊,“两个男的怎么讲的清”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想去派出所看一天的故事
女精神病人跟踪狂,未成年人怀孕胚胎,杀猪盘,老男人MJ,尸体高度腐坏…………第三季好劲爆啊………………再次证明现实生活比故事更精彩
我的快乐回来了!!!但是吧,感觉罗翔老师讲解的部分不要放在正片了吧,有些拖沓。
后期制作太减分了。加一些莫名其妙的罐头笑声和表情包,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娱乐化的,这可以当纪录片拍,可是你们却要往综艺上靠。“我对你的想念就像拖拉机爬坡那样轰轰烈烈”,哎进派出所的既是无赖又是多情的诗人啊。
当人民警察真的需要极强的心理素养、耐心和沟通能力,每天要接收的负能量太多了,每天遇到的奇人怪事也太多了……
守护解放西节目组能去丰县拍摄一年吗?
这种节目可以多一点,和《谭谈交通》一样,看上去是温情执法,其实是一种人文生活的状态探查和规劝,每一集都让人惊叹「生活比电影精(gou)彩(x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