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泰坦尼克号之前拍摄的,特效放到今天依然不过时,水底的神秘世界很浪漫,一点也不恐怖,紫光很漂亮,很美好!
我觉得导演把危险生物拍得这么美好就是委婉地告诉我们:他们并不是坏人。果然只是一群想要拯救地球的外星人。其实导演是在警告人类爱护地球吧,爱护环境吧,可惜这么多年了,环境问题反而越来越严重,好的作品却没有得到好的宣传……
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回看着你。
89年拍的科幻电影,现在看来依然很震撼,不管是科幻技术,还是带来的意义也影响,真的是部很不错的电影。
当我们堕落,走向深渊时,应该想想,深渊下面有什么,是绝美的世界,还是悲惨的地狱,取决于你的看法。
愿世界之下都能和平相处,不必互相伤害。不管是人与人,人与社会还是人与自然,都应该和睦相处,和谐共生。全在扯,凑字数。
接近三个小时的电影,要不是清明假期3天外加2天年假,我会慎重考虑要不要花接近半天的时间来看一部电影的。好在看完觉得很是值得。 首先这是1989年的科幻片,出自商业片教皇詹姆斯·卡梅隆之手。这部影片里有你想看到的各种元素:男女情爱、领导力、团队合作、动作,硬质科幻(机械)、外星人、美苏冷战核危机、灾难片,放在哪票房都不会差。而且,还讨论了异族如何相处共融的哲学命题。 拍外星人,导演一反常态,选择海洋为创作背景,可以说是十分杰出的想法,为什么提到外星智慧生物想到的就会是头顶上方的深瀚宇宙?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97%,人类生命诞生于海洋,不排除海底孕育着更智慧的高等生物的可能。当然啦,学物理或者学海洋生命的也许可以轻易驳倒我,但是,墨菲定律,所有可能发生的都有可能发生不是吗?人类或者说生命的产生在银河系或者太阳系中本就是一个低概率事件。 下面再来说说片子本身,看前半部我就想这部片子不就是泰坦尼克号的练手版吗,潜艇里面的灾难及自救场景设置,还是很有熟悉感的,尤其是对浸淫在灾难片中多年的新人类们来说。 后半段就更加精彩多了,第一个亮点是the alian 通过控制海水与组员的第一次接触,特技做的很棒。至于女主,很漂亮,最后还露了胸。。。从卡梅隆的以往电影中你可以清晰的看出他对女性的不同认识,勇敢、好胜都有体现。比如终结者2、阿凡达、泰坦尼克号、异形2。在他的电影里,女性一直就不是花瓶。 总之,这是一部无可挑剔的商业动作科幻片,虽然部分主题比较宏观未作深层次的探讨,但这已经族够了不是吗?你不让让一部电影保罗万象,而且每项都是那么杰出。对于此片,已不可再苛求太多。毕竟,导演是卡梅隆,他是商业大片天才,而不是小众的文艺青年。
当别人都在探索太空的时候,卡梅隆已经将目光瞄准了海洋下我们看不到得深渊。同样是未知的旅途,但却拍的异常精彩。惊心动魄,还有那俗套到不行的外星人。十分的主旋律,人类除了斗争和战争之外,还有爱和希望。老卡,真的是偏爱海洋。不过,节奏太缓,拖沓,差评,扣一星。
这无疑是一部伟大的电影和SF——技术、寓言,由外至内的形而上学。contact的过程是最高的,control的部分则稍微有些俗气了。更关心的深渊居民的意识形态和文化仍是一个谜,其实故事还可以再讲下去,不过很可能会让[The Abyss]的这种特别的神秘感消失尽净。(实则败笔已经做到了,就是让巨大的海底城市浮出水面,一看原来只是廉价的塑料模型。望卡梅隆在将来做修复版的时候把这段翻新重做吧。)
2018SIFF。詹姆斯卡梅隆最硬核科幻的作品,最后确是一个软趴趴的「道德批判」结尾。卅年过去了,人类只是在互相毁灭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电影制作也越来越程式套路化,失去了想象力和生命力。
卡梅隆的口味十几年不变,和阿凡达相比,除了技术更先进之外,我没看出他本质上的改变,漂亮的视觉效果、和平主题,但怎么看,似乎都做作和肤浅了点。
1989年作品,部分,情节太煽情,太泰坦尼克;前半部很好看,显示出卡神强大的掌镜水平,友情,爱情可以说是动人,也有批判和讽刺,但是后半部分有太多导演个人的浪漫主义色彩,完美主义印记,现在看来太小儿科了,太美好也太扭曲。另外,配乐很Avatar.
171分钟版。朴实的卡神,有一种恢弘的笨拙感,事无巨细的推进,枯燥的说教和点题,以及过于童话色彩的happy ending,不过倒也挺可爱。
鱼拉艾德哈里斯的一幕让我想起ET里月光自行车来
近十个人物,每个人物都性格鲜明,不再是主角的one man show;剧情跌宕起伏,后半段不带停歇的动作序列堪称经典;克制机器上的神到了极点,每次判断外星人介入的点我都错了,卡神克制到了最后。话说星际穿越堕入黑洞的情节与主角跳下海床遥相呼应,所以可以把本片看作是另一种太空电影。
又臭又长,各种狗血各种煽情各种说教各种恶俗。
很奇怪为神马现在还是人类在统治世界??PS这片太长了PSS这样看来卡梅隆很钟爱蓝色啊
两个镜头:一个是那个水分子塑行幻化成人脸,多年以后才知道这是终结者2里面液态金属机器人特效的雏形;二是到深渊底下那个巨大魔幻的外星船光彩模型。除了剧情冗长无聊拖沓说教,反战的主旨,那些海底深渊的想象,在1989年绝对牛X。8.1
卡梅隆式科幻片的先驱。如《奇爱博士》,卡梅隆将对人类未来的忧思融入片中。从自然带给探险者的危机,到疯狂与理智的搏斗,再到海底的新世界,一浪浪的剧情高潮中,主题也一步步升华与深化。在狭小空间中演绎丰富剧情的能力也让卡梅隆成为接手异形的好人选。
很想知道 卡梅隆 怎么在八十年代实现了如此逼真的特技效果 甚至比现在还好
卡梅隆89年的科幻,有漏洞也有矫情,但还是觉得很好。高中时还痴迷亚特兰蒂斯(大西洲)的传说,但最主要的还是,我喜欢看外星人或高于人类的存在对傻逼人类的蔑视乃至虐(比如《第九区》)。片中人类被暂时放过了,但我感到遗憾和担心,人类这么"聪明",放过他们将是个大错。这种生物根本无药可救。
外星人捡到了一只人类,于是给送回来了人类捡到了一只外星人,八成要给活体解剖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外星球的月亮会比较圆(⌒▽⌒)
小时候看过,我想如果不以现在的审美而以90年代的审美来看这片,那种震撼一定比现在看星际穿越更让人哑口无言,所以这片儿从我的角度,至少9分起。
看完才知道是James Cameron的作品,89年有这效果,真是厉害
本以为就是一个人力挽狂澜的美国大片,结果发现不仅仅如此。看到最后发现导演是卡梅隆,也就不奇怪了。卡梅隆善于向观众描绘一种想象中的世界,从海底到外太空。另外卡梅隆似乎也很乐于思考人类和外来者共存的问题。
情结拖沓,但是全剧的水下特效确实值得一看。
能在20年前拍出这样的电影,只能说詹神领先了他的同行不只一个时代。长达三个小时的电影融科幻悬疑惊悚爱情动作于一炉,一起普通的潜艇事故最后竟能引申到对反战问题的思考,而且中间毫无冷场。在卡梅隆其后的《泰坦尼克》和《阿凡达》都能找到本片的影子。而《绝世天劫》不过是把本片舞台搬到太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