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的下半年,我正一搭一搭地构建着爱情小说。就像《阿司匹林》说的:所有的故事都差不多,不是A爱B,B不爱A;就是A爱B,B也爱A,可两人却怎么都到不了一块;要不就是A不爱B,B也不爱A,两人却不得不凑合呆着。而我所要做的,不过是借用华丽丽的表达手法和胡编乱造的情节让这一模式变得更合乎情理。我偷梁换柱,恣意改编,借用过不少歌曲和电影里描写的情节:《重庆森林》里梁朝伟对着衣柜絮絮叨叨,《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里雷纳多骑着单车倏忽经过,当然,还有这部《当哈利遇到莎莉》。
同样是在07年,我看到刚交了女朋友的W把QQ上的个性签名改成了“当你想和一个人共度余生的时候,你只希望余生赶快开始”。他说这句话是我告诉他的。我说,不,这是电影《当哈利遇到莎莉》说的。
2007年,那时的我绝对还没有耐心把一部巨文艺的片子看完,即便是在日后多次成为我偷梁换柱的电影《爱在日落余晖后》里,也仅仅是.按着快进键倏倏地拉过,最最深刻的印象也不过是片头那抹歌曲:time go by and people cry。
还好,我终于在09年的头一天把《当哈利遇到莎莉》慢吞吞地看完了,那时的Meg Ryen青春无敌,关键的是还没爱上廉价整容,即便是出演32岁的大龄剩女也比《天使之城》、《网络情缘》里靓丽许多。而今,甜心已老,少有的几次出现在电影杂志上已经没有头版的位置,曾经甜美的45度向上弯曲的唇角也因为廉价整容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第一次见面时,我想跟你交朋友,而你不肯。
第二次见面时,我甚至不记得你的名字。
第三次见面时,我们做了很久的朋友,而又不完全是,因为后来我爱上你了。
整部电影的概况正如片末的短短三句台词,别说放在这个无辣不欢的年代就算是放在清心寡欲的80年代,这部电影也同样清淡的如同一碗白粥。而片头印着的另一个中译名《90年代的男欢女爱》却实实在在地告诉我:这是部90年代的片子。
第一次见面时,哈利和莎莉的一女友交朋友,在搭车去纽约的路上莎莉拒绝了哈利。
第二次见面时,哈利留起了胡须并和一个叫海伦的女孩结婚了,莎莉身边有了一个叫乔的男友。
第三次见面时,哈利和海伦离婚,莎莉和乔分手,他们的相遇成全了两人身边的好友。在新年钟声敲响时,哈利跑去找莎莉,跟他说:当你想要和一个人共度余生时,你只希望余生赶快开始。
这途中,经历了十二年零三个月,由结尾又回到开始,不过后来的答案从no变成了yes。
我想:所谓爱情,恐怕从来都是这么兜兜转转的吧,转个圈打个哈欠再回过头来,才发现,它就在原处。
这是一部老电影,1989 年上映。还有十几分钟快看完时,我随口说了一句:“他们(故事男主女主)最后肯定会在一起。”一块住的朋友之前也看过这部电影,她说:“他们最后没有在一起。”紧跟着又补了句,“哎呀,我是不是剧透了,我真是个坏姐姐。”
听这么说,心里划过一些失落,嘴上却说着:“他们在不在一起也没有关系,反正是电影。”
1 这世界上的婚姻千奇百怪
我不确定这是爱情还是婚姻。在哈利莎莉故事主线之外,电影还以采访的方式穿插 5 个小故事,每个人讲述他们怎么认识、为何结婚。
第一对夫妻,男人在餐厅对女人一见钟情,两周后闪婚。第二对,他们高中时谈过恋爱,辗转 34 年后重新相遇,仿佛彼此从没变过。第三对夫妻,男人三次离婚后,在参加某个葬礼时,遇到了后来的妻子,他们认识一个月结婚。这中间过去了三四十年。第四对,男人第一次去找女人,向对方介绍自己,女人心里就什么都明白了。第五对,听口音像是日裔,有人替他们说媒,男人偷偷跑去隔壁村看看这个女人什么样子,如果不错就娶她。他们就结婚了,55 年感情稳定。
这里面,有一见钟情也有媒妁之言,有一眼缘定三生,也有婚姻多次破裂才找到归属。有懵懂青涩的少年爱情,还有处久不厌、从朋友开始的爱情。
harry 和 sally 的爱情就是从朋友开始。他们在一起三个月就结婚了,但是他们认识了十二年零三个月。
2 男人和女人的愤怒
故事一开始我既不喜欢 Harry 也不喜欢 Sally 。Harry 不帅, Sally 也不美。Harry 不讲卫生,往车窗户吐葡萄皮。Harry 讲话的方式让人讨厌,总是用“你就是这样想的”强加个人观点。
直到哈利说“我从没和不涉及性的女人交往,我在成长”,我才开始入戏。我知道男女之间性观念不同,但如果再往前想一步呢?如果两性之间的交往,去掉了性,剩下的是什么呢?电影也想回答这个问题。
Harry 一开始并不理解男女观念差异。Harry 认为 Sally 分手是没有足够好的性体验,男女之间不存在纯友谊。Harry 可以刚离婚、情绪低落时,和不喜欢的女孩上床,而 Sally 只能一天天走出来,只有整理好自己才能和别人牵手、接吻、拥抱、滚床单。
女人先爱后性,男人先性后爱。女人只有觉得这个人好才会和他做爱,男人想和女人做爱就会觉得这个人什么都好。
Harry 是个正常男人,但此外他还有一颗强烈的好奇心。他足够幸运,遇到了 Sally ,并不是每一个姑娘都能包容一个直男坦诚他所有真实的想法,哪怕有些想法堪称冒犯。Sally 很开放也很包容,但也有包不住的一天。
Harry 偶遇前妻,被背叛的怒火烧上心头、冲出喉咙。他对着正高高兴兴布置新家的情侣(都是朋友)一顿瞎喷乱射,开始的时候你侬我侬,最后还不是吵得不可开交,感情破裂。Sally 劝他“发火要分时间和地点”,没想到 Harry 好歹不分,连着 Sally 一块说,终于惹恼了 Sally 。
- Harry:“如果你对 Joe 没有感觉了,为什么不和别人交往?”
- Sally:“我在交往!”
- Harry:“交往?你和 Joe 分手后有跟别人上过床吗?”
- Sally:“这有什么关系吗?”
- Sally:“我和别人做爱就能证明我对 Joe 没有感觉了吗?你必须回新泽西,因为你和纽约每个人都上床了,我没看到这样能让你忘掉 Helen。”
- Sally:“另外,只有我有爱的时候我才做爱,不像你一样,好像要发泄一样。”
而后,Harry 看着 Sally ,脸也不再涨红。
- Harry:“你说完了吗?”
- Sally:“嗯。”
- Harry:“我可以说点什么吗?”
- Sally:“可以。”
- Harry 拥抱了 Sally,说:“对不起。对不起。”
那一刻,我猜他们最后会在一起。“吵久不散”是另一种爱情的幸福,它的背后不是忍让与受气,而是包容与理解,这不一样。
3 不讲道理的女人
Harry 因为前妻 Helen 奔溃,Sally 也因为前男友崩溃过。只不过,Harry 的奔溃是愤怒,Sally 的奔溃是哭泣。
Sally 深夜打通 Harry 电话,让 Harry 过来陪他。Harry 抛下一句 “I’ll be right there(我马上到)” 就出现在她家门口。Harry 心里有 Sally 。
Sally 一边抽着纸巾一遍扔还一遍哭,这种恣意任性恰好说明她的内心很放松。Sally 可以在 Harry 面前展现所有情绪,就像 Harry 可以在 Sally 无话不说。
她自责、她自我否定,她哭诉自己的青春被渣男耽误,于是有了这句经典台词,“他不是不想结婚,他只是不想和你结婚。”
她不甘心。Harry 问她,如果前任回头会不会和好,她斩钉截铁说“不”。她在意的是他没有娶她。他没有娶和他在一起五年的她,却娶了刚认识不久的女人。她以为她是最后的人,却不想只是过客。她不甘心,那么多年比不过他们刚认识。
女人一生气就喜欢夸大事实,不过我喜欢她们不按常理出牌。女人不讲逻辑,正是女人最可爱时。
- Sally:是我把他赶跑的,而且我快要 40 岁了。
- Harry:什么时候?
- Sally:某一天。
- Harry:八年以后?
女人会小心翼翼,一次次确定对方是寂寞还是爱。她和 Harry 相处愉快时,会和对方约定,明年年底如果彼此单身,那就在一起吧。但是她也会因为失望,在他们原本约定要一起过的跨年夜,告诉 Harry “我不能再做这种事了,我不是你的安慰奖。”
当女人付出真心,她希望你也真诚以待。在好友婚礼上,Harry 说出“我不是去和你做爱的,是你含着眼泪看着我,‘别回家,抱着我,Harry’”,Sally 一下子怒了,给了 Harry 一记耳光。从此关系冰封,Sally 再也不理会 Harry 了。
如果你想让一个女人恨你,你尽管对她说“我不爱你,我只是可怜你”吧。电影里 Harry 并不是这个意思,但 Sally 也没有给 Harry 解释的机会。
就这样一直僵着。跨年夜,Sally 去参加 Party ,Harry 独自流浪街头。如果你心里有人,当你看到相拥的人,你希望你也能拥抱对方。而且你也清楚,那是因为你爱她,不是因为你孤单。
Harry 有一点好,他脸皮厚(愿意主动),但又不会死皮赖脸。他赶在最后几分钟,一路跑着去找 Sally 。在这个片段里,我喜欢 Harry 的主动,也喜欢 Sally 的坦诚和宽容。
- Sally:“对不起,Harry,我知道这是新年夜,我也知道你觉得孤单,但是你不能只是出现说你爱我,然后期待一切都没事,这样不行!”
- Harry:“那你想怎么样?”
- Sally:“我不知道,但不是这样。”
- Harry:“那这样怎么样?
- Harry:“我爱你,外面 71 华氏度你感冒了;我爱你用半个小时点三明治(点是指点餐);我爱你皱着眉毛看着傻傻的我;我爱整天和你在一起,衣服上能闻到你的香味;我还爱你是每晚睡前最后一个想说话的人。这不是因为我孤单或者是新年夜,我来这是因为,如果你意识到你要和某个人共度余生,你希望你的余生越快开始越好。”
- Sally:“你看,你就是这样,Harry,你那样说话让我无法恨你,我恨你,Harry,我真的恨你,我恨你。”
哦对了,女人还爱口是心非。所有人都明白,此时 Sally 说“我恨你”是“我爱你”。
结语
幸亏他们最后在一起了,幸好是朋友记错了,要不然我不知道怎么写这篇观后感。如果他们最后没有在一起,我可能不会喜欢这个故事。这是我没有意义的一个偏好,我喜欢美好的故事在发生。
如果最后他们没有在一起,我会很失落。因为这会让我怀疑,感情都是偶然吗?只要作者愿意,在一起或不在一起都能改得顺理成章?
幸好这是部好作品,作家写下开头,角色选择了自己的命运。
这部老电影的意义我想就在于它在很久以前就将“异性间是否存在真正的友谊”作为话题拿来讨论,哈里和莎莉在多年之前的相识是短暂且不甚愉快的,在多年之后,两人心中都带着伤痕,彼此之间的相处少了年少的苛刻,多了份经历世事的惺惺相惜.
电影的结尾导演是让这两个人走到一起了,其实在我看来他们在一起也好,各自和别人生活也罢,都没什么分别,因为彼此之间是有真感情的,这种感情不分性别,只是两个真实的人之间存在的那种真实的感情,彼此了解,彼此关心,彼此忍让,我不想用爱情或是友谊来把它定性,只想称呼它为"感情",它比亲情自由,比友情深刻,比爱情宽容.
当哈里第一次遇到萨莉,萨莉青春亮丽,哈里英俊潇洒,哈里说,男人和女人不可能成为朋友,因为性的存在。萨莉不屑,不满意哈里对自己的轻俘态度。2人不欢而散,分别5年。
当哈里第二次遇到萨莉,2人还沉浸在第一次的不愉快交谈中。为何会沉浸,因为无法坦然面对2人微妙的关系。但是哈里即将迎接第一次的婚姻,萨莉也正在和男友热恋,2人无法再把注意力放到对方身上。再次分开,分别3年。
当哈里第三次遇到萨莉,朋友的关系正式拉开帷幕,因为哈里刚离婚,萨莉刚分手,如此受伤的2个人,在经过了感情的纠葛后,没有理由不成熟的面对对方。他们可以完全放松的在对方面前做自己,不用伪装,可以彼此交换男女问题的观点,可以在睡觉前互通电话看着同一部电影睡去。最经典的桥段是,哈里说所有的女人都希望在做爱之后获得男人长久的拥抱,当女人等着男人的一个承诺时,男人往往在拥抱了5秒后就想着离开,萨莉觉得这样对女人是不公平的,但是哈里觉得女人在男人处得到了满足,甚至发出了满意的猫叫,萨莉用实际行动告诉她,女人的性高潮是可以假装的,她在众目睽睽之下,假装了女人从开始到高潮到结束的整个过程,然后看到哈里的惊讶,满足的吃起了东西。就是这么可爱的女人,哪个男人会没有半点遐想。
哈里和萨莉只是在刻意的回避着爱情这个敏感话题,他们也会在舞蹈时贴着对方的脸颊心跳不已,也会在给对方介绍男女朋友时交换眼神,也会在朋友面前一再澄清着2人只是好朋友。好朋友,在感情融洽的单身男女中,只是一个讽刺的词语,双方也许在衡量,对方可能不够好,没有信心能长久,分手了做不成朋友,受不起伤,等等,云云。发展的可能性在某一刻是必定闪过的念头。只是有的人最后成为了男女朋友,有的人关系渐渐淡掉,有的人真的一辈子成为了好朋友。
再回到哈里和萨莉第一次见面的话题。性不是问题的所在,性别才是。除非对方是同性恋。女人,尤其是漂亮女人,总觉得男人应该成为自己的朋友,也许这只是一种需要关爱的表现,但是男人,为什么要和你成为朋友,他们思考的也许是后面的发展。当有男人跟你说,觉得和你在一起聊天是非常舒服的事情,你就知道,如果你愿意,他是非常愿意和你在一起的,但是很多男人在表达后,行动上又会有所保留。就算一个男生吻过你,也不要觉得他是非爱你不可的,其实可能是某个情景下的自然反应,冲动使然,吻过后也不会给你想要的答案。
好在,故事的结局是我所希望的。2个人终于意识到对方在心中的存在,幸福的走在了一起。幸福是你找到了一双合脚的鞋子,开心的踏上了未来的道路。但是爱情是,即使这双鞋子不合脚,也会勇敢的踏进去。其实爱情的感觉是模糊的,我宁愿相信哈里和萨莉第一次见面时是爱情,之后的相处了解,分开重逢只是延续第一次的感觉。
但是重逢和了解是对爱情的巩固,必不可少,爱情往往产生的很容易,可延续起来不容易。
感激哈里,让我听到了整部电影里最动听的情话,当我意识到我爱你的时候,我希望我们未来的人生能能够快点开始。
台词太棒了,差点闪乱了我的眼睛。难怪女人们会喜欢这部电影呢!★★★★★
電影是用來造夢的,因為它總能承諾我們太多的圓滿。
“我要和她一样的食物”,笑喷了~~
那年梅格·瑞恩已经二十八岁了,天知道影片的前半段她怎么能在这样的年纪闪烁的眼神里全是少女一般的天真。
爱情电影已经拍得太多了,不是一见钟情,就是日久生情。前者要在拆散上动点脑筋,后者要在结合上费点心血。
想说的东西都被别人说完了,最后的告白真是太动人。但是,但是,但是!全篇里我从一开始就在注意男主角的发际线,越来越在意啊!
怎么办呢。如若是我,我会希望永远没有破坏这段朋友关系。而不是两厢厮守。
年少轻狂,一见烦心,同路而行,背道而去;人海茫茫,各行其是,相逢不过偶遇,再见依旧无心;人世浮沉,互有得失,三见之后,慢慢倾心。
老觉得这名字是两只狗。。。小时候看过一个一只狗和大猩猩的儿童片就类似这个名字
爱情片看多了不好,容易中毒。
餐桌上假装高潮那段儿有意思
何必总是大团圆结局,我觉得只要 就算你说的有些笑话我觉得不好笑,不认识你说的人名地名,但我还是选择在那一小段时间里跟你呆在一起听你叨逼个不停,那就是完整的爱情故事了。
我爱你当外面71华氏度的时候还感冒,我爱你用半个小时点三明治,我爱整天和你在一起然后在我衣服上能闻到你的香味,我还爱你是每晚睡前我最后一个想说话的人。这不是因为我孤单或者是新年夜,我来是因为如果你意识到你要和某个人共渡余生,你会想你的余生能越快开始越好
Oh Shit.Shit.Shit.It's UGLY.极度大男子主义。我实在搞不懂为什么现在的我会对大男子主义这么敏感。而且神奇的是,观看过的女友邻都对这片子中的低级恭维给出满分。是女性真的是不重视逻辑的生物吗?最后二十分钟都是三倍速看的。直到那个超级俗套的我恨你,终于他妈的完了。令人作呕的小鸡电影。
日久生情就是,你第一眼就爱上了她,只是你天长日久之后才知道原来你爱他.
如果你有个喜欢的人,然后你们之间的关系又非常微妙,那就带她去看《当哈利遇到萨莉》。准没错,听我的。
里面的台词太经典了,句句入心。“当你知道了自己想和谁一起度过余生,你会期待余生开始得越早越好。”
男人和女人之间存在纯洁的友谊吗?虽然电影没有脱俗,但至少这个过程被推迟了十二年零四个月。台词妙趣横生,所有写男欢女爱剧本的编剧都应该把对白抄上20遍...
如果,你有一个非常非常好、然而关系又很微妙的异性朋友,俩人一起看下这部电影就成了个有趣的事儿,也许这将成为一个小冒险、小考验,至于结局是不是被你们给搞砸了,那就要看双方的修为与定力了。
喜欢那个年代拍出来的这类片,胶片感,配乐少,有点闷。质朴的感情,搭出来的内景,不发达的电器,封闭的空间和关系。也不着急,几段对话十年时间就过去了,然后重新相遇,再慢慢观察它迟到的展开。不必大动干戈干柴烈火,如果没有故事也无妨继续生活。认真简单,从不旁生枝节,静静地发生静静地结尾,看完就可以抛在脑后,合被而眠,连更多打扰你的野心也没有。这样气质的电影,现在想拍也拍不出来了,这不仅是电影工业的发展造成的。世界不同了,in a bad way,即使和三十年前比。电影无法再塑造密闭空间了,它太关心这个世界,或者说它根本无法拒绝。另,电影作为介质其实容量极小,并不适合承重,承重就必须向其他介质借力,否则直接被压垮,而借力又很容易被另一个宇宙压垮。所以,这样的力道刚刚好,一个起承转合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