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
http://www.gracecode.com/archives/2984/无意在休假期间又重新观看了遍《小倩》这部电影。相比徐克同样编导的《倩女幽魂》,《小倩》这部电影以动画的形式更能夸张的描写故事的发展情节。
《倩女幽魂》中对蔺采臣和聂小倩之间的爱情刻画已然非常的到位,如果有能超其者,恐怕就只能是《小倩》这部电影了。动画片夸张的手法,如在空中飞驰的投胎火车、佛与道争斗的场面,虽隔 12 年,但至今看来仍然是那么酣畅淋漓。
不仅仅是场面,好的影片同时注定要有很多的隐喻。让眼球大呼过瘾的场面过后,影片的戏路安排让人能慢慢得咀嚼出味道。例如,戏中俩师徒与道长的争斗看似已然是势不两立,但到最后却投胎做成了兄弟。
还有,主人公蔺采臣奔向与聂小倩相约的地点,发现聂小倩投胎的娘亲竟然是自己的初恋情人小兰。更令人魂伤的,小兰所生的竟然是带把的男孩,情以何堪!此时剧情却峰回路转,原来聂小倩从未去投胎,而且一直藏在蔺采臣随身携带的那把伞中。
纵观影片的剧情线,从梦境中醒来,到最后又犹如梦境般的结束。但不同的是蔺采臣相伴的对象已不是已为人妻的小兰,而是聂小倩;而聂小倩也从盲目崇拜中走出来,相中了文弱书生蔺采臣。
再次细细品味,蔺采臣和聂小倩相约的北村那户人家门口的桃花树,俨然是个象征。桃花树的暗喻容易让人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串联起来,而情人间的旅途也犹如寻找桃花源的路般漫长困难,因此尤其显得珍贵。
再来看看影片中的那些看似脱口而出,然而给大家欢笑的同时又能带来思考的台词
1. “他看起来没那么脆弱吧”“难说啊,你伤了他的肉体,我伤了他的心灵…” - 小兰夫妇
2. “以前干活忙是为了她,现在是为了忘记她而干活忙,人总是离不开个忙字”- 蔺采臣
3. “我是法坛后起新秀,名气直追白云大师,人称捉妖小旋风。...,不要到处替我宣传啦。我们都是很低调得。” - 十方
《小倩》这部电影注定是个经典,从 IMDB 上 6 分的得分即可得知,以至于以后的《千与千寻》都有它的影子。反观目前的国产动画片(尤其是大陆)我甚至感到了绝望,唯一仅存的记忆也仅仅停留在了上个世纪。
不管怎么样,好的电影无分国界,只是从私心上说,还是期待国产动画片重新崛起的那刻。让影片中的最后的诗词结束此篇文章。走出动画片,其实每个人都在寻找梦中的那颗桃花树:
荒唐一觉春梦醒,
北村可有桃花树。
初中时候就想看的动画电影,但由于画质问题一直没有看,直到2019年终于看到了数码修复版。说实话,现在看回20多年前的香港动画电影,真的有点失望,高清修复之下,当时落后的技术表露无疑,无论分辨还是二维与三维的结合,都很不协调。
而且这个故事也十分不协调。原作本是一个凄美的、传统的中国民间故事,但是动画电影的艺术形式与故事本身承载的内涵不能协调;动画电影的观众群体与故事本身的受众群不能协调。说得坦白一点,因为是动画电影,为了迁就观众群,看得出制作团队希望故事能老少咸宜、通俗易懂,将本来故事中许多偏成人、暗黑、恐怖的内容,都进行了低龄化以及卡通化的处理,剧情的铺排以及角色的转变都没有充分地解析,轻描淡写就带过了,而且最后竟然是两大法师大斗法,真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确实有点不伦不类,很难像原装故事一样打动观众。
不过,里面一些笑点包袱,偏有新艺城的味道。主题曲也很好听,国粤语都是豪华的配音阵容,可一不可再,但剧本真的个人不满意。
之前在节目上我也说过,《小倩》本想是一次促成宫崎骏与徐克两位大师携手合作的契机,但现在看来,好彩当年宫崎骏没有参与进来,不然或许就没有《千与千寻》了,《千与千寻》编造的世界观就能很好地融入人、鬼、神等奇幻元素,而且老少适宜。不会出现《小倩》这样不协调的状况。
略略清算,初识《小倩》的时候,我还不足十岁,原来已经是那么久以前的事了。人总是要到时光荏苒之后,才能发现时间的宝贵。别人说再多遍都是浪费,因为这种善意的提醒完全起不到作用。
这是在很多年之后,我才明白的理儿。在合适的年龄做适合的事,这才是幸福。
时光不逝,人生不圆。
缓缓地吐出这几个字,最后一个“圆”字,好像吞掉了以往丢失的旧时光。有些伤感,却又幸福。在这些不同的时间段里,我究竟看了多少便《小倩》?已然不记得了,也不用记得。只要下次再想看的时候,找出来看就好了。
很喜欢这种随性的状态,却很可惜不能一直做一个随性的人。
第一次看《小倩》,还是老爹给我买的VCD碟。那时完完全全是一个孩子,甚至有些傻乎乎的,在看到鬼市里一个女鬼给一个男鬼“松松骨”的时候,还会有些小惊恐的叫出来。那时的《小倩》对我而言仅仅是部动画片儿,小孩都爱看的动画片,没准在我心里的地位和什么《大头儿子小头爸爸》齐平。但是还是很爱看,虽然现在已经记不起儿时喜好的心性,但大概是觉得很有意思。
再看《小倩》应该是几年后的事了,没准我上了初中,没准我上了高中。依然是那张VCD,没准被我压在了床下,没准被我扔到了箱子里。但庆幸的是,在我归置屋子的时候,又将它神奇翻了出来。
恍然,原来还有这么一部动画,咦?而且是国产动画,闲来无事,看看也罢。
时光最精妙之处在于,时过境迁,你变了,它没有变,你忘了,它就让你全新认识它。
原来国产动画也可以这么精彩,原来国产动画也可以这么动人,这是我从没有想过的。也许之后我们也会发现它的幕后制作多半是来自日本的班底,但是,在那一刻,我是真真正正的被这部动画所吸引了。它故事完整、制作精良、画面流畅,言语之间妙趣横生,最重要的是还有你侬我侬的《亲亲桃花》,完美。
之后的很多年里,我又陆续看过几遍《小倩》,每次看完都觉得自己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似的。但,时至今日,我却是再也找不到那张VCD了,不免有些感伤。所以,我采取了高科技手段,把它下载到了我的硬盘里,永永远远的留下来。
虽然我是真的很喜欢《小倩》,很想把它推荐给更多的人。但我也明白,时光一去不复返,再也回不到小时候了。即使我把它推荐给你,你观看的心态也不一样了。这就像朋友推荐我看《圣斗士星矢》(我小时没看过)一样,我看了一集就受不了了……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经典,但有时候,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和路路一起看的,非常赞很有中国风格的动画~
想不到还有这么一部天翻地覆的香港动画,那时的徐克脑洞真是大到无边无际,笑到流泪。其实我在想万一有来世,死之前一定要告诉那个爱的人自己打算投胎到何处。看到最后的豪华无比的配音表,忍不住唏嘘,情比金坚的他们,今天散的差不多了。
徐克版 经典动画《小倩》里很多日方工作人员都是来自宫崎骏的班底,比如《小倩》动画导演远藤彻哉是宫崎骏制作《龙猫》的演出助手,小松原一男是《风之谷》的动画导演,中村孝是《风之谷》的原画师……
小倩好活泼;姥姥的国配好囧;徐克居然配那么可爱的金坚;片尾曲黎明&陈慧娴《依然是你》。
硬是拍成了美女与野兽,但是胜在新鲜
看这个的时候应该很小吧。印象很深很深很深很深。
2007-11-16 13:09:06 9/6.5(306)
看过倩女幽魂的多,知道这部小倩的恐不太多,又有多少知道这是徐克导演的作品呢?这部1997年的动画电影,丝毫不逊色于徐克导演的任何一部真人作品,更不逊色于日本的经典动画电影。电影中运用了许多日本元素,但不违和,场景细节丰富,风格瑰丽,想象力满分,相当地可爱!
为什么之后再也没有可看的香港动画??????????????????????????????????????????????????
现在看其特技是有点落后,但是当年可是非常先进的,人物造型有趣,想象力也很棒,《千与千寻》从中学了很多东西,可惜这部片脱不开港片的油滑腔调,全片的细致描绘以及哲思也达不到《千与千寻》的境界,显得不够深刻和大气,所以非常可惜。
20年过去了,后来内地一部超越此类动画电影的都没有!!!!那些说白蛇、风语咒、大鱼海棠好看的,你们是没看过这部吧?!!!
没想到《魔法阿妈》诞生的前一年还有这部相当好看的动画电影存在。灵位电话、投胎火车、楼梯鬼......实在是想象力大爆发,尤其是国语版台词,搞笑至极,实在给力。这些元素要不是融入在动画这种类型里,可能就显得格格不入。最大的败笔就是人物经常嘴巴不动却依旧话唠;还有三维技术如今看起来有点矬。
(8/10)才知道给那条狗配音的是徐克…………………………
这就牛逼了,千与千寻+千年女优+七龙珠。
Cantonese如此有感覺..
千与千寻beta版 青楼,火车,大猪,妖魔鬼怪这些元素后来被原封不动搬过去了
今年看到的最喜欢的动画电影,竟是1997年的小倩,BGM太棒了啊。小倩出场那段百看不厌,国语粤语配音都很不错。
放弃未来之约,人鬼仍要相伴共度此生,虽是阴差阳错却更动人。燕赤霞和白云师徒道佛相斗,本土道对妖转杀为互,外来佛执意追杀,徒弟还很乖张。很难说《青蛇劫起》有没有借鉴小倩和宁采臣乘坐投胎列车飞往投胎门一段,或者是致敬。97年的香港动画,竟然已有3D画面,虽然很辣眼。这片阵容相当豪华,徐克编剧,粤语配音汇集黄霑、袁咏仪、杨采妮、陈慧琳、陈小春、郑中基,国语配音还有吴奇隆、苏有朋、洪金宝、张艾嘉、刘若英、罗大佑,徐克自己配了里面的小狗金坚,片尾曲更由黎明和陈慧娴合唱。
怪不得人生下来都在哭,原来是刚被大锤砸了脑袋……
我非常喜欢这部作品。是徐克制作的,可以看出徐克相当喜欢《倩女幽魂》,而宁采臣可以依稀看到张国容的影子。。。里面的笑料不错,特技不错,台词也不错,总之是上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