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了几个月,今天才有机会一见。就以视觉而言的确很有冲击力,中间屠村那段看得令人发指...。居然连狗都不放过 还有就是逼迫村名走地雷那段。 转眼间26年,史泰龙老了。动作戏份感觉很少,最后那段也只是劫了挺重机枪扫了10分钟收工。整个流程还是太短了一点,75分钟。穿插其中的暴力比比皆是,重狙爆头、砍手断脚、子弹穿透身体碗口大的洞。情节的话比较一般,个人感觉是以自己的有限恶,对身边抗无限恶,在语言,道德,法律都约束不了的时代(环境),且以暴制暴,所谓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当电影中放到兰博很即时很暴力地制裁那些人时,心里那真一个爽啊。 其实电影挺适合下午看的,晚上看完回味太多,可能会失眠-__-
还有这部应该是完结篇了吧,最后的一段也是编剧给了观众们一个也算完美的结局了吧。毕竟史泰龙62了。接下来期待州长的终结者4,恩
PS:印象最深的一句台词“We live for nothing ,but die for something”
有感而发,随便写写
看完这部片,我就迫不及待的上豆瓣来和各位豆友交流。不过,已经感觉到这部片应该是评价比较极端,喜欢的人很喜欢,讨厌的人很讨厌。比较里面的极其写实的战争场景不是人人都受得了的,当然,我是属于看完之后觉得暴爽的人(看来血液里面的暴力因子还是很大的,哈哈)。再上imdb看看,有7.5分,属于比较不错的片子了,看来还是鬼佬的口味重点,呵呵。
个人觉得本片的看点就是血腥暴力的场景:1、裂喉、破肚、砍头。2、种族屠杀的场面。3、反器材枪械以及重型机枪的表演。当然,里面还是有些温馨的画面,像他们的船停靠的地方,那个场景拍得很是唯美啊,看得心中一片宁静祥和。不过,电影里的血的颜色看上去很是鲜艳啊,不知道是不是做过了后期处理。
兰博同志还是与时俱进的很.
当年我还年少,同龄的朋友们卧室里还不兴贴周慧敏,小虎队以及张曼玉,孟庭苇啥的,是爷们的就两个人物,一史泰龙的兰博,二史瓦辛格的曼垂克斯上校.周围再来几个兵器集锦啥的就全了. 那会儿也还没有古惑仔,新白娘子传奇也还没来,上海滩的热潮我这波基本上没太赶上. 所以,史家兄弟是我们第一波的偶像. 没事的时候也经常光着膀子比一比胸肌,肱二头肌什么的.虽然那会儿大家瘦的都跟豆芽菜似的,不过胸肌使劲挤一挤还是有的. 当时有个同学在区体校练蛙泳,由于是半专业运动员,所以胸肌很有形状了.当年是很羡慕的,不过此人后来上了职高还不是中专,以后再见过他的人形容,说是现在已经象妇女同志看齐啦.
别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就不阐述了,还是老观点,战争就是战争.
《第1滴血》系列塑造的兰博可以说是影史上典型的硬汉形象
从第1部开始,电影凭借着出色的动作场面,和战争对人民伤害的深刻反思,在同系列电影中脱颖而出,既不枯燥,也不显得肤浅庸俗。
因为有更高的起点,所以观众对这个系列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这个系列的电影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前两部兰博的演讲,可以说是为电影镀了一层金,也因此提升了电影的整体水平
不过到了第3部,就有了明显的失误,嘴里说着致敬从不屈服的反抗兵,却一味的追求动作场面,反而显得有些故作深沉
也许正因为第3部的口碑,低于前两部,差一点让这个系列腹死胎中
时隔20年,《第1滴血4》终于上映
而史泰龙脸上的皱纹更加的明显,显得黝黑沧桑
也许是有了充足的准备,或者是不想让这个系列就此断送
20年后拍出了第1滴血的续集
第4部同前两部一样,文戏没有敷衍,武戏也同样精彩
没有了兰博的激情演讲,转而借助于配角之口
而重心也转而描写一个退战老兵的心路历程和心理创伤
兰博和莎拉在雨中的对白,牧师为众人的祈祷。台词不长,却显得铿锵有力。也让我们看到兰博从未走出杀戮后的阴霾。
在电影中蓝博再次杀人后的记忆闪回,前三部的场景历历在目,对于这个系列的影迷来说,那几秒钟好似过年。而影片反思的角度,也从整体的大变成了老兵的小
而影片的战斗场面也同样看得热血沸腾
忍无可忍的兰博弹无虚发,击毙了船上所有的海盗
对于缅甸的军官,从用指甲抠住对方喉咙,演变成硬生生的从脖子上撕下了一块血淋淋的肉,那鲜血涌出的场景,让人士气大增。
同样敌军屠杀全村人之后的遍地尸骸,苍蝇纷飞,连狗都杀的残忍行径,又怎能不让人怒火中烧
高脚橱导弹爆炸的场景,冲击波波及数里,声音响彻云霄,怎不大快人心。
不过全片最经典的场面,还是兰博拿着机关枪扫射的场景。子弹嗖嗖飞过,留下的只有遍地的残肢和拦腰截断的尸体。一具具被子弹扫碎的身体,血肉纷飞,像是一朵血淋淋但又美艳无比的花
相对来说,这一部电影更加侧重于动作场面,说这一部是整个系列动作场面的巅峰丝毫不为过,不像第1部蕴含着如此深刻的反思。
或是为了迎合于大众的口味,当这个系列的电影把动作场面放在第1位的时候,兰博也就死在影迷的心里了
对于几个月后即将上映的《第1滴血5》,当然还是要表示期待一下了
结尾的兰博回到了多年未归的家乡的养马场,走在了乡间的小路上,镜头随之抬升,兰博渐行渐远。直到此刻,这颗习惯于杀戮的心才逐渐趋于平静,趋于温和。
另外,在最后引用一句话
“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
★★★★★★★★★★★★★★★★★★★★★★★★★★★★★★★★★★★★★★★★★★★★★★★★★★★★★★★★★★★★★★★★★★★★★★★★★★★★★★★★★★★★★★★★★★
61岁的史泰龙仍旧扛着几十斤的机械,精神可嘉、勇气可嘉。
看电影时 观众们频频爆发出各种语调的铿锵有力的"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各种语调.此起彼伏.
用枪说话,血腥回归,老兰博披上了cult牌披风。
他最终回去故乡
对62岁的史泰龙拍的这部片,我只想起立鼓掌。他无论在电影还是现实生活中都是硬汉。
蓝博真的老了,看的我的都要心碎了~后面的杀戮场景也太过于写实了!
我在初中的时候不小心在某电视台(碟市)看到了这个电影决战的无删减版,从此走上了重口味的道路,这竟然是我重口味电影的入门片…… 现在看来这其实是整个《第一滴血》系列最爽的一部:大口径子弹击碎、生撕脖颈、砍刀杀戮。全片无冷场,据统计阵亡人数超过200。史泰龙回归影坛力作之一。
哇,鲜血直喷!太爽了~不过我就是讨厌美国人,自以为可以改变世界的家伙。自以为对全世界有责任的家伙。好像海豚对鸭嘴兽抱有好意,认为有责任挽救鸭嘴兽一样——“我们都是哺乳动物!鸭嘴兽们!”……莫大的讽刺……
纯high片
62岁的史泰龙还是挺man的~
史泰龙大爷与时俱进,进阶限制级放弃一部分受众却获得了更好的效果;这种电影与这种主演会让你暂时忘掉逻辑的存在,全身心享受一场血肉模糊肢体横飞的盛宴。
肉浆,血浆,泥浆呃呃 战争真残酷
其实和前作的水平相当,但是影评人好像都认定经典几年后的第N部肯定不好,好像看都看就否定了史爷爷的努力
《一个人顶一个师4》,该系列迄今为止最大化,最密集的血腥暴力输出,血肉横飞,尸横遍野,果然还是R级和这个系列的调性最搭。
这一部《第一滴血》可以说和之前的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或者说更商业化了。整部电影的血腥暴力程度比前几部要升级很多,甚至很多地方都很重口味,故事方面则从原本对于战争的反思、战争之后军人的生存情况、政府的作为等,演变成对于不懂得实事求是而只是伪善的抨击,尤其是那些营救队口里说着“杀人总是不对的”,但别人都砍过来了,你还要和完全不讲道理的人讲道理吗?让他们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吗?可以说本片是在给“暴力”寻找理由,或者说是探讨“以暴制暴”的合理性,或许真的面对某些情况,暴力反而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其实本片依旧是孤胆英雄转变之旅,兰博明显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充满了迷茫,而他的扮演者也已经老了,也是该给他的故事画上句号了。
当你自以为对世界重要的时候,世界才刚开始原谅你的幼稚。
Rambo不敢露肉了,女主角连花瓶都算不上.其他都很好.
史大爷不再是满脸横肉的凶相,满脸的赘肉,杯具……肉搏不能,用枪说话。但我依然喜欢Rambo系列,期待第五部。
与《洛奇6》一样,是史泰龙糊了将近20年后依靠经典角色出续集得以回春的关键电影。本片场面比不过前三集,但是比前作更加血腥暴力,血肉横飞、碎尸遍地,依靠B级趣味挽回了场面劣势。年老的史泰龙自然是经不起肉搏戏的折腾,因而把重点放在了智谋和最后的营救+重火力压制的戏。时年62岁的老汉在丛林奔行来回,看得我五味杂陈,但不妨碍我向他致以崇高敬意。被营救的还是我最讨厌的传教士们,或者更普遍一点叫白左,替这帮当兵的心累。结局是落叶归根,很圆满的处理,十年后的续集感觉没必要。其实看史泰龙的兰博、洛奇的感觉非常奇妙:兰博是史泰龙硬汉的一面,洛奇是史泰龙的事业写照。史泰龙把自己嵌入了这些角色中,角色就像活着的人,我们和这些角色是同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