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友情以上》女主角是《初恋这件小事》的女主角小水,所以我才去看了这部片。
▲《我可能不会爱上你》剧照
没有什么惊喜,剧情和电视剧《我可能不会爱上你》如出一辙,痴情的男闺蜜无私的付出最后能够转正拿下女主角。
这样的剧情放在之前,大家会说十年修的柯景腾,百年修的王小贱,千年修的李大仁。
▲十年柯景腾百年王小贱千年李大仁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了,现在这样的男人被称为舔狗,其跪舔行为也让许多网友感到恶心,我看到豆瓣上很多网友的评论都是直接骂男主角。
▲豆瓣网友评论其三观不正
当然,我是反对这种评论的,用道德三观去评价一部影片的好坏,实际上是有失公允的。
这就好像有人拿道德三观去评价《英国的病人》、《洛丽塔》一样,如果都以这样的想法去看电影,那还是少看为妙。
《友情以上》这部电影有不足,但并不是剧情上的三观问题,也不是细节逻辑上的问题,相反,电影剧情的逻辑还是说得通的。
▲小水捏渣男
女主角在调查追踪男性出轨这件事上来说,有理有据,有极准的直觉、敏锐的观察力以及超强的执行力。
不管是自己的父亲,还是男朋友,他们的出轨事实最终都被实锤。
那么不足之处在哪里呢?
我认为是剧情上缺乏创意,如出一辙的结局虽然很甜美,但没有太多出人意料的事情,没有对友情以上的这个东西进行颠覆,只是满足于大团圆的结局,整部片看下来就是一部合格的爆米花电影而已。
▲《友情以上》男女主角
这对于阅片无数的观众而言,无疑是很枯燥的,尽管片中有不少桥段用尽心思想要取悦观众。
或许你也会说《初恋这件小事》也挺烂尾的,为何会获得那么多人追捧呢?时至今日还盘踞在豆瓣电影排名前250里。
《初恋这件小事》之所以感动我,是因为初恋这个东西实在太容易引起共鸣了,而且女主角的蜕变和成长以及前后的反差简直让人刮目相看,也让我从此之后记住了小水这个演员。
▲《初恋这件小事》男女主角
很多人看完《初恋这件小事》说的都是自己潜藏在内心已久的那件小事,也许青涩,也许懵懂,也许搞笑,但每个人都愿意去回忆,去幻想,这就是影片的魔力。
其次,如果拿本片跟《初恋这件小事》相比,那真是太粗糙和单薄了。
《友情以上》整部片基本都是在讲男主角如何陪伴女主角“捉奸”,几乎就是两个人的独角戏。
▲《友情以上》四个备胎
横亘在他们中间的联系都是鸡肋般的存在,导致男女主角这两人的形象看起来比较孤立。
而《初恋这件小事》不止有初恋的那种青涩,而且还有女主角的死党,家人,同学和老师之间相互交叉的联系,她所处于的是一个比较饱满和真实的环境,也使得我们更加地有共鸣。
▲《初恋这件小事》四只小丑鸭
我们不仅记住小水的成长,也被她的家人和同学的故事所感动。
最后,《友情以上》片中有不少关于《初恋这件小事》的梗,像是学校那段,小水在练习指挥棒,如果你仔细对比,会发现故事一些设定都有相似之处,比如同样是在主角身边安插几个配角,同样是用自己的故事激励别人。
▲《友情以上》穿校服的小水
《友情以上》似乎只想要沿袭这一模式的成功,然而,并没有学到其精髓,使得作品变得流俗,淹没在一片差评中。
■往期回顾:
关注「电影观后感」,一个记录个人观影的地方,可能如实,也许主观,但一定不是影评。
我还是觉着,如果互相喜欢的话,即使不在一起,也不要消耗对方的感情。
电影里男主说“你就是仗着我爱你,所以才这么折磨我”。从电影想传达的意境层面,或许是的吧,知道对方其实是深爱自己的,所以肆无忌惮,表面云淡风轻,但内心最深处就是知晓的你不会离开我,会永远给我兜底。其实年少时的感情是那样,但成年些许成熟后则是希望所有的感情与决定都忠于自己
不希望自己的感情因为莽撞的决定而有遗憾,虽然有些感情注定是遗憾的。
但在岁月的成长中,我们都应去学会忠于自己,忠于感情,忠于对方,对所有的决定负责任,而不是辜负感情中被当作弥补空窗期空虚的那一方。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是电影里存在主角光环。每个男孩女孩都应被认真对待。
———————— 剧透预警 & 绝对会惊掉你眼镜 ————————
昨天晚上,本着对平采娜的支持,我和女友去看了《友情以上》。
散场后我们散步回家,女友对我说:“你发现没有,潘并不是备胎,其实泰德才是真正的备胎。”
我:“胡说,等了10年还不是备胎。”为了体现觉悟,我又加了句“泰德就是一个出轨渣男。”
她:“你真笨,你没看出来整个剧情都是建立在潘跟三个备胎男吹牛的基础上吗?结尾,琴还跟潘说‘你又跟他们吹了什么?’”
我:“那难不成,这全都是编的喽?”
她:“那到不至于,毕竟都是一个空乘圈子的,只不过会在细节,以及无人知晓的动机和心理上多少美化下自己罢了。你想想你跟同事‘忆往昔峥嵘岁月’的时候会不会‘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啊。”
我:“切,我是实事求是派。”
她:“呦呦呦,可是后来有人在实事求是后面加了四个字:与时俱进,你有没有与时俱进啊?”
没想到她还知道这个梗,于是我岔开话茬:“你说他们是空乘圈子的,剧情里并没提到啊,他们跟潘也是刚认识吧,还有潘怎么美化自己了?泰德怎么就是渣男了?”
她:“潘跟三备胎说自己等了10年,这就是美化自己啊。剧情节奏比较快,信息量也不小,但是我们捋一下就会发现这一点。
首先是琴的时间线,09年捉奸父亲,拒绝潘,与路易交往,17年跟路易分手,18年开始跟泰德同居,不到一年跟泰德分手,跟潘结婚。她跟路易斯在一起有8年哦。
接下来是潘的时间线,09年陪琴捉奸,10年跟女友分手,12年跟女友分手,14年跟女友分手,16年跟女友分手,18年又有了2个空姐女友。所以他对琴热烈付出的剧情都只发生在18年而已,在琴跟泰德的感情出现了危机的时候,他有等她吗?更像是给自己的花心找了个理由吧。”
我:”我c,这你都记得!“
”那你看,不只琴是柯南,我也是哦,所以,你不要得罪我。“她直视着我说到。
她:“潘跟三位备胎谈话的场景是他的同事珍的婚礼,琴找戒指的时候还跟她撞了头,她说琴别怕我是珍,然后发动大家找,这个珍就是在他们去甲米的飞机上说’潘,你女朋友也在飞机上怎么没告诉我们‘的那位空姐。所以,三位备胎是空乘圈的。”
我:“你怎么知道这是婚礼,也可能是聚会呢,还有,三备胎也可能是新郎一边的啊。”
她:“一看你就是没仔细看,珍的脖子上带着花环呢,那种花环叫song chai 是专门给新郎、新娘带的。至于三备胎是空乘圈的还有一个证据,在琴告诉潘她要和泰德同居了的那场戏上,那也是一场空乘圈的婚礼,还有一个冰塑的飞机模型。”
我:”不对呀,如果这也是,那泰德怎么也在,还上台唱歌。“
她:”舞台上吐的那个女的是新娘,她带着花环,弹吉他那个是新郎,他也带着花环。所以哦,新郎是玩音乐的,这是音乐圈跟空乘圈结合的婚礼。“
她停了下,蔑了我一眼,面露得意:“这场婚礼很关键。合理的推测是,泰德、新郎、和跟琴合唱的女生是大学同学,毕业后,他们很久没联系了,婚礼起到了同学会的作用,导致了泰德的出轨。”
我:”泰德是出轨了,老同学旧情复燃,那他也不是备胎啊。“
她:”不对,你看这场戏泰德非要让琴去跟自己旧情复燃的老同学合唱,这里明显有问题,你脚踏两条船时,会主动撮合两船相撞吗?“
我:”我不……“会字还没说出口,意识到这个陷阱,我马上改到”我不知道,我又没脚踏两条船过。“
她:”你还记得后来泰德跟琴坦白时的台词吗,他和这个老同学大学时互相喜欢,他说的是互相喜欢啊,不是在一起,这明显就是备胎的套路嘛。多年后,在‘同学会’上又非让老同学认识现女友,分明是在向老同学说‘我没有等你啊,你看我又女朋友,这么可爱,我过得多好,我很开心’。“
她看着我好像在教情窦未开的小学生一样:”恋爱中的双方,尤其是在还没有确定关系的时候,都不想成为看上去付出更多的一方,付出的越多越不被搭理表示自己的价值越低。所以泰德一定要让琴上台跟老同学合唱,还点了她的歌。其实这是在向老同学表达一种失落的不满和醋意。“
我点点头:”嗯,这个老同学不简单呐。“
她:”是啊,在台上呼风唤雨、万众瞩目的交际花当然不简单啦。情场高手遇上情场弱鸡泰德,更有趣的还在后面。“
我:”泰德不是弱鸡吧,他那么受女生欢迎。“
她:”不弱,不弱怎么会在琴去印尼查岗的时候,心虚送她手表,还是浪琴,很贵的哎,谁都会多想的。在香港偷情时,女友电话轰炸不接,一个生号立马就接了,多笨。“
我悄悄记在心里,女友电话轰炸后不要接陌生电话。
她:”这个情场弱鸡和老同学之间的故事,其实完全可以套用潘和琴之间的故事。只不过在这10年间潘和琴一直是老友,而泰德和老同学没有联系。“
我:”对,泰德在跟琴坦白时说在那个婚礼宴席后他们就开始了。“
她:”还记得香港那场戏嘛,潘要走的时候,琴说你明天要上班吗,我不想一个人。潘说对我明天有航班,不能请假。接着,琴就去跟航班了。泰德跟老同学也一样,婚宴结束后,老同学对泰德说,我失恋了,我不想一个人,你明天上班吗?泰德说我明天上班,不能请假那种。然后老同学就跟泰德飞遍东南亚去了。然后备胎命走起。“
我:”那泰德也不是备胎吧,他们都上床了。“
她:”不上床,怎么喜当爹啊。“
我一脸惊讶:”啊!!就录一首歌,那么几天,时间也不够吧“
她:”你想一个多年不见得老同学交际花突然放弃自己的生活跟你飞遍东南亚,真的是旧情复燃吗?没有目的吗?至于时间,开始是在婚宴也就是琴摔伤了脚,被发现是在香港,脚踝的制动支具都拆了,这个时间不短吧。“
我:”啊,这个我知道,关节扭伤就是韧带拉伤,《徒手攀岩》里主角也扭伤了脚,他说他的朋友这种伤都是6个月才好,拆掉石膏,一个月应该是有了。“
她:”对,这会你还算不笨,所以在香港,老同学看到泰德接了没有人说话的电话后,一定会猜到他们的事要暴漏了,这是一定会始出杀招,我有了你的孩子。泰德这只弱鸡突然面对大招,不知所措,又在琴抗拒从严、坦白从宽的质问下选择了琴。“
我:”你这戏可真多,这都是你想象的,片里可没说泰德喜当爹。“
她:”是不是喜当爹,无所谓了。你想泰德刚开始跟要结婚的女友同居,多年不见得女神就突然从天而降把他们搅黄了,然后又不见了,这是什么精神?“
我:”可怜得泰德,本来有很好得女友,结果自己没把持住,让潘趁虚而入。“
她:”也不能完全是潘趁虚而入吧,虽然我说,潘并没有等10年,之前他和琴只是好朋友,直到琴跟泰德出现危机潘才发力,但琴应该是有把潘列入选择目标标的。你看她在马上就要跟泰德同居了才告诉潘,这么好的朋友不应该在琴跟泰德确认关系是就告诉他,自己有男朋友了嘛,要等到同居了才说,还是心里有想法。10年前读高中,算年纪也差不多二十七八了,想要结婚了,在潘和泰德之间犹豫不决。“
我:”哈哈,这一点我看明白了,琴喜欢音乐,高中的男友路易斯是玩音乐的,泰德是搞音乐的,最后让她记起潘的好的还是潘编的歌词。不过其实,跟路易斯那7年的感情可惜了。“
她:”不对哦,这里也有问题哦,虽然有七年之痒这种说法,但男方出轨是不会选择自己家的,一般只有女方才会选择在自己家。男方在自己家只能说明一点,他对琴已经非常不满。再结合琴不敢验孕的剧情,他们夜间生活一定有问题。“
我惊讶:“啥?”
她:“他们在一起7年,就算每年大姨妈迟到2次,琴也积累了10次以上的验孕经验了吧,以她那种强势的性格怎么还会不敢验。只有他们生活不和谐这一种解释,然后琴就经常责怪路易斯 ,这种日复一日、遥遥无期的责怪是最能伤害男生自尊的 ,天长日久路易斯也受不了了,故意在家里出轨给琴看。”
我惊得差点摔倒:“本来一个爱情轻喜剧,让你看的这么狗血!………………不过你说得确实有道理。我要发到我的公号上。”
女友邪魅一笑:”心机呲挖一呲嘛黑套呲,真相只有一个。“
最后,公众号:诗太浓chat
《小Q》我们也看了,女友的看法在这里
《友情以上》讲述了相识多年的好朋友潘和琴,他们的感情一直在“友情以上,恋人未满”的阶段。为了不失去对方,他们在长达十年的“友情”里,互相换了许多男女友,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曲折,直到最后,他们终于认清彼此的感情,成为了幸福的恋人。
个体的行为千差万别。概括而言,环境因素和个体心理因素是引起这种差别的两个重要原因。在本文中,主要从电影中男女主人公的个体心理和行为出发,浅析两人之间的爱情价值观念和态度,并以此总结导演想要表达的主题。
价值观代表了人们最基本的信念:从个人或社会角度来看,某种具体行为模式或存在的最终状态比与之相反的行为模式或存在状态更可取。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对周围的一切客观事物都会有一定的想法和评价。不同个体之间的价值观存在很大差异,由于男女主的价值观念的不同,导致了两人尴尬的关系。
小琴在父亲面前一直扮演着乖孩子的形象,由于小琴怀疑爸爸在外面约会其他女人,于是和朋友潘尾随父亲到清迈,证实了父亲出轨的事情。经历父母出轨的孩子,性格、择偶观、价值观等各方面都会受到影响,也正因为如此,小琴逐渐形成了外表看似坚强,实则自卑、怯懦、敏感的性格。
小琴是自卑的,原本的她可以像其他璨艳如花的女孩一样,度过自己美好又单纯的青春。然而父亲的出轨打破了她平静的生活。处在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年纪,孩子心性的小琴并不懂得婚姻关系只是众多人际关系中的一种,她只会偏执的认为,自己的父母就应该是恩爱的。但是知晓了父母出轨的事实,那么她就会把这件事当做一个污点一样,藏在自己的心里。所以理所应当地,在很多时候她只能够看到自己的缺点,看不到自己身上的优点。面对潘的似真似假的告白玩笑,小琴不敢去确认,也无法直面。她会低估自己的价值,会觉得自己配不上潘,或者在和潘交往后也会失去潘。那么与其在得到后失去,成为“友情以上,恋人未满”的关系,会让小琴处在一个安全的舒适圈里。
同时,小琴是怯懦的,在观看完影片后,朋友提出了疑问:“为什么泰德出轨了,小琴会依旧选择原谅他。”思索良久,我想主要还是因为小琴的怯懦:小琴不一定真爱泰德,但她渴望正常的爱情(哪怕这样的爱情只是表面的和谐),所以她可以接受泰德的出轨。对于她而言,维系好一段男女朋友关系,她需要对自己的伴侣去讨好,甚至是补偿(因为觉得自己不配),对对方加倍的付出。而且她很容易进入一段虐待型的爱情中,那些会羞辱、贬低、打压她的人,反而会让她感受到安全感——因为对方心目中一直认为我是比较差的,所以这样的话,反而我不会时刻担心会让对方失望,我就不用提心吊胆。而潘就不一样了,因为小琴真正爱他,她不希望和潘交往后,也会发生类似的事情,不希望让潘离开她,所以在潘一定要她和泰德分手时,小琴选择了逃避和退缩。
此外,小琴还是敏感的,敏感是一种缺乏安全感的体现。因为小琴从小目睹了父母婚姻关系的失败,经历并见证了父亲的出轨,爱情在她心目中不是完美的,神圣的。相反,小琴会认为进一步交往本身就是爱情的坟墓,再相爱的两个人在交往之后都会爆发冲突和矛盾,而这样的亲密关系就是危险的,致命的。所以小琴会疑神疑鬼地尾随男友,时刻监视男友——通过打电话,翻查衣物,加强自己的猜想。即使潘劝阻她也许只是虚惊一场时,女主却坚定地表示,泰德一定出轨了,并为此自暴自弃。
影片并没有阐述为何潘愿意一直为小琴嘘寒问暖,体贴备至,也没有阐述潘的“服务型”人格是如何塑造的。总的来说,潘的角色更像是为了凸显影片主题,专门为女主量身订做的男友,略显得苍白无力,缺乏现实人物的血肉,不过我们仍然可以从这部电影中浅窥“备胎”男主的价值观——温柔细心、怯懦纠结。
对于缺乏安全感的女主小琴来说,温柔和细心都是必备的。小琴调查老爸,那潘就陪同开车尾随;小琴寻求帮助,潘二话不说就第一时间赶到;小琴怀疑男友,潘耐心安慰,完全迎合了女主的任何需要。
不过如此完美的“潘”,却无法正视自己对小琴的感情,显得怯懦又纠结。长达“十年”的友情,在“我不敢”的心态里来回拉扯。面对小琴在飞机上的告白,潘怀揣着当朋友也许不会失去的心理,拒绝了小琴;在得知小琴有男友后,潘只是在心底默默伤心;想要告白小琴,却还是在便利店翻来覆去地买东西,虽然说小琴面对爱情会怯懦,会自私地退却,而潘何尝不是如此呢?
态度在组织行为学中,是指个体对外界特定事物所持有的较为持久且稳定的内在心理倾向。态度作为一种内在心理准备状态,反映了个体对某些物体、人物和事件的感受,这种感受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如肯定或否定、赞成或反对、满意或不满意等。
态度由多种成分构成,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成分。一般来说,态度的三种成分是相互协调一致的。认知成分为情感成分奠定了基础,情感又会决定行为倾向。小琴和潘彼此的认知和情感,决定了他们俩爱恋一定是曲折而反复的过程,所造成的行为也是多样的。由此,小琴和潘的对友情的“认知”经历了认知失调和自我知觉两个阶段。
①认知失调阶段,有关态度的早期研究认为,什么样的态度会导致什么样的行为。个体会认识到自己的态度之间,或者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着不一致。任何形式的不一致都会令人感到不舒服,人们都有减少心理不适感的倾向,因而会试图减少这种不一致,以便达到失调程度最低的稳定状态。小琴爱潘,但是第一次在飞机上,遭到潘拒绝后,这时想和潘在一起的想法和具体现实产生了不一致,引起了认知失调,于是就会隐藏自己的爱意,交往其他男性来减少这种不一致。
②自我知觉阶段,自我知觉理论认为,人们通常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行为发生的情境来了解自己的态度、情感和内部状态。当问到一个人关于某事物的态度时,个体首先会回忆他们与这种事物有关的行为,然后根据过去的行为推断出对该事物的态度。虽然潘常会换女朋友来向周围人传达花心的性格,然而每当小琴遇到困难,寻求帮助时,潘总是会义无反顾地追寻和帮助她。他自己也从过去的行为中判断出自己对小琴的深爱。类比如小琴在遇到困难时,想起的第一个人不是自己的男友,对于潘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
如何捅破这层窗户纸,如何让朋友进一步发展成为恋人,这是导演想要通过小琴和潘两个人之间变化的心理与行为,所要探讨的话题。
究其根源,是来自于小琴和潘对感情的不自信,他们害怕会因为彼此的更一步的关系,而失去对方。殊不知这样“友情以上,恋人未满”的关系反而会伤害更多人。因此,我们运用组织行为学的相关知识,通过分析电影中男女主人公的个体心理和行为,得出了以下导演想要表达的主题:
首先,男女双方都要学会自信。人的潜意识里,都有另外一个自己,甚至是控制自己的言行,要学会跟自己潜意识对话。学会打败潜意识里的自己,明白自己也不差,甚至可以做得更好。
第二,彼此爱恋就要大声说出来,尝试走出舒适区,看看会发生什么?有时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很多时候,那口气就是你一直没有说出去的话,一直没有做出的动作。
第三,迈出最后一步,鼓足勇气。所谓勇气,无非是接纳真实的自己。就算最后输了,也好过纠结和退缩,不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
与异性朋友接触过密、对对方提出过分的「陪伴」要求,这些举措本就容易引起爱情电影中的「三观党」非议,好在平采娜以可爱演绎消解了「作女」感,而「我其实什么都明白,只是无从开口和确认」的人物设定,也最大程度消解了观众对这一角色的不适感。
多年好友变恋人的主题,在爱情故事中常谈常新,经典有2011年台剧《我可能不会爱你》,最近大热的泰片《友情以上》也继续探讨「撕开友情假面,成为此生挚爱」的可能性。
《友情以上》在设定上与《我可能不会爱你》有诸多相似之处:男女主角同为中学同学,男主是率先提出「做朋友」但情意深种的那一位,因为与女主好得过分的关系以及随叫随到的状态导致自己的恋情不断夭折,甚至泰版男主与「大仁哥」一样是航空公司服务人员,片中也有类似的「替女主卸妆」的内容……
坦白讲,出于对《我可能不会爱你》的喜爱,入场观影时的我多少抱着「挑刺」的心态。事实上,由于篇幅限制,《友情以上》注定不可能做到透过爱情故事表象,深入谈到「初老」、「成长」、「家庭关系」等话题,而因为欠缺铺垫,女主的行为颇显「作」感。但出乎意料的是,《去吧!女神兵团》沿着「泰式」路线一路狂奔,故事清晰笑点密集,跳脱小清新框架,蜕变成一部成熟的商业喜剧片。也难怪它在泰国上映时叫好又叫座,仅11日票房已超过1亿泰铢,成为目前泰国年度票房之最。
成为「亚洲爆款」的野心
片中,女主角的音乐人男友为制作一首由亚洲各国语言翻唱的广告歌,飞往各国与不同女歌手合作。感到不安的女主角紧随其后监视行踪,观众也随着她与相伴左右的男主角一起,领略各国风光。相信对应国家的观众看到相关场景与人物都将会心一笑,与片中人物距离无限拉近。
在众多「捉奸」地中,香港相关的剧情最为吃重:茶楼、敞篷观光巴士、霓虹灯广告牌、洲际酒店大堂酒廊……放眼望去都是熟悉的场景,连阿Sir都有额外戏份,话音一出几乎笑翻全场。
甚至,在男主若无其事在女主身边祈愿时,脱口而出的也是中文句子,更表示「喜欢中文」,或许除了剧情需要外,以这样的方式打入亚洲市场,正是电影的隐藏「心机」?
同是天涯沦落人
俗语云,独惨惨不如众惨惨。那边厢「大仁哥」独自隐藏深爱程又青的心,这边厢的男主则找到了「兵仔」组织,大家身边都有一个爱而不得的「朋友」。
故事以男主角为另外三位「兵仔」讲述个人经历的方式徐徐展开,这样的设置除令叙事节奏更张弛有度外,四人互相拍肩鼓励、举杯共饮的场景也为影片增添了不少笑点。
在本港,「兵仔」的心酸素来都是热门话题,早前研究香港「兵役」制度的文章也引来不少「兵仔」共鸣。事实上,就连香港场景中的阿Sir,竟然也与男主及惨惨联盟成员一样,有着无奈的经历……
最后四位是否都能与「朋友」开花结果,又会怎样对「朋友」表达心意?悬念一早埋下,揭开的方式也很巧妙。
泰片的「大尺度」
比起顶多一起在山顶喝喝啤酒、路边吃口日料,含蓄到极致的程又青和李大仁,泰版显然相当「豁得出去」:野外排泄用衣服「处理」,嘘嘘作声帮女主「催小便」,二人浴缸啤酒浴,激动跳起挂灯牌……这些「不太高雅」的设定,却令泰版在原有故事基础上走出了新的路数,更加凸显了男女主二人的亲密程度。
如果只是拍摄一部与《我可能不会爱你》完全类似的小清新电影版,想必对观众而言,也会无趣很多吧?
男女主形象与演绎的加成
此次饰演女主角的是《初恋那件小事》中的泰国国民初恋平采娜,现年26岁的她比起当年颜值更胜一筹,更再次奉上灵动表现。值得一提的是,与异性朋友接触过密、对对方提出过分的「陪伴」要求,这些举措本就容易引起爱情电影中的「三观党」非议,好在平采娜以可爱演绎消解了「作女」感,而「我其实什么都明白,只是无从开口和确认」的人物设定,也最大程度消解了观众对这一角色的不适感。
男主角是高颜值当红星二代演员Nine,拥有「大仁哥」同款笑容。片中他尽职尽责演好了「你怎么闹腾我都觉得你可爱且特别心疼你」的暖男角色,与平采娜的对手戏也颇有火花。可以说,电影故事的可信度,离不开二位演员的魅力演绎。
观众对浪漫爱情喜剧的预期,其实无非是故事流畅、节奏紧凑、主角养眼,以及多少唤起共鸣。《友情以上》作为一部全方位超出预期的影片,相信会延续《出猫特攻队》的辉煌,不仅在泰国大卖,还在亚洲其他地区刮起「泰」旋风。
(首发橙新闻)
故事很奇怪,但是还是很好看,这种男女纯友谊地起就不纯粹,还大篇幅的修饰他们的友谊,就很奇怪,但是好在男主女都很讨喜,小水一直很有气质,男主有点像粗旷的一博,让人讨厌不起来!
中泰影视上还是有些友谊的,香港剧情简介还挺有意思的,如果不是讲友谊变爱情的,这部电影的评分应该会更好一点!
电影中谈的都是娱乐圈爱情,现实中有这样颜值的男女,男生还这么贴心,女生怎么可能放手!还把对方放外面10年?早被别人吃掉了!
時代在變,泰國電影也從小清新純純的愛到現在,雖然電影是老梗,但我還是看得很開心,裡面也融入超級多初戀那件小事的梗 喜歡(˶‾᷄ ⁻̫ ‾᷅˵),小嵐還是那個小嵐,平采娜簡直了,9年來都沒什麼變,讓我一直出戲想到2011年的事,令人驚喜的是大馬女神四葉草跟黃明志也客串了,蠻好笑的,時間過的好快,居然過了8年了,真的一直想到8年前,我在大江看初戀那件小事的首映,泰國愛情輕喜劇真的很值得進電影院看呀٩(˃̶͈̀௰˂̶͈́)و
看在演员光鲜靓丽的份上给两星。且不谈令人?的男女主人设,主线情节是在各种高级酒店和精致摆拍的外景风光里,“大小姐”捉奸,备胎当舔狗?天天飞来飞去又是什么鬼,最好笑的段落就是质问男二+回复男一,女主为了谈两次话飞了两趟?难以理解这种有钱有闲,毫无真实感的生活。这种作品创作出来有什么价值?是什么让编剧去捯饬这种营养趋于零的东西?人生很短暂,如果不是家里太有钱,可以四处挥霍,那就请好好学习工作,别吃吃太空了还看这种电影。#自我检讨
名侦探渣女和舔狗备胎的十年捉奸之旅 可这个备胎长得也太太太太太帅了吧
记一下觉得写得很好的三场戏,一是女主角突然吊在灯牌上,很突然也很新奇,我坐在叮叮车上的时候也想这么试试。二是一男一女在浴室泡啤酒浴的调情戏,写得让人咽口水。三是男主角犹豫不决买保险套的画面。是很老套的故事没错,但很细腻,写出了感情中微妙的复杂。不过男主这种以男闺蜜身份给人当备胎的言行我真的不喜欢
「以后别做朋友,朋友不能牵手,想爱你的冲动,我只能笑着带过」一句歌词,概括所有。看女主从学生时代演起,让人联想起她的成名作「初恋这件小事」,而这次不仅有青涩的爱恋,更有复杂的爱情种种,愈发成熟的气质令人惊喜。而男主演绎的备胎也是闪耀的存在,从颜值到角色设定,让人同情以及满是共鸣。
泰版《我可能不会爱你》,也有不少对应梗,比如卸妆,比如在航空公司工作的大仁哥,比如隐忍又暖的好友设定。演员的可爱演绎让女主“心知肚明”的作的可忍受度大大提升,备胎开会最后悬念揭晓的讲故事方法也有好评。成熟完整也有笑点的商业片,值得入场。
真实的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了,这是不是什么航空公司定制的宣传广告啊,几把剧情没有,就拍了120分钟备胎陪着女神满东南亚飞来飞去地捉奸……又是陪女神验孕又是陪女神拉屎的,这种电影只有真女神们看了才会感动吧,我们这种备胎的备胎看了只会气到七窍生烟啊!最后的HE也完全不像HE,按正常逻辑99.99999%是做了接盘侠好不好!不过有句讲句,原来长得帅的人穿白衬衫+长裙也很好看诶
3.5,又名《和備胎一起走遍東南亞》。泰國商業愛情小品確實做得不錯,輕鬆幽默也不失真心,國內的《前任》什麼的看完應該要自慚形穢
最近看过最甜最心动的爱情喜剧,男主人设完美,女主小水预定在国内再爆一次!
当朋友有多称职,就有多喜欢你。
电影太戏剧化了,真正的“备胎”哪能转正?
这个十年备胎转正史有一个前提,十年前捉奸了女主角的父亲之后,男生如果在飞机上勇敢表白,就没有后面的事了。之所以有后面的事情,是因为两个人的友谊在十年时间里,变成了无可取代的关系,踏出备胎转正这一步,可能意味着未来有一天连朋友都做不了,那些暗恋过直男的基友肯定更懂这种踏出那一步的纠结和恐惧。其实爱情的主题,只要能讲到点上,就能具有普世的价值和意义,能跨越国界和种族,让人代入。这个备胎舔狗的故事,问题不在于备胎和舔上,两个人本就喜欢对方,如果现实生活中,只是单方面的舔狗,或者做了备胎,结果可能就不会像电影这样。看完这个故事,希望年轻人们表白要趁早。人性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自由的活着,自由的去爱人,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不要被任何东西束缚了天性。抖音营销一波的话,这品相能卖。
泰国捞仔们,哈?鸭仔声手动捂脸表情,渣男渣女天造地设天生一对,屎尿声每次都那么真实,这才是好的声音设计,反观隔壁诛仙们有没有觉得自己很丑很差劲。希望这东西最恶毒啦,一直舔到片尾字幕彩蛋里,牛逼。作为东南亚旅游片还是不错的。女猪脚确实挺可爱,男猪脚确实帅得让人不放心。都是意淫的爱情,那三只路人舔狗可能还比较真实。想吃啤酒冰沙。
从《初恋这件小事》到现在,小水真的像电影里面变得越来越漂亮了,近年来,小水演了《火之迷恋》《吹落的树叶》等,一次次突破自己,成功转型,无论是清纯女神,还是妖艳贱货,都轻松驾驭,小水的演技真是越来越牛逼了!像小水这样有颜值有演技的演员真的不多了,希望小水不止在中国红,在泰国能更红。
7.5分。我一个朋友亲身经历告诉我,你见过家人出轨就容易碰到出轨,见过家人离婚就容易遇到离婚。女主那么执着捉奸,可见原生家庭的影响真的很大。有不少剧情挺加分的,男女主演技都在线,可惜主题三观比较跑偏。剧情感觉像泰国版的「我可能不会爱你」。最后,做男女主的女朋友和男朋友可真够倒霉的……
居然还是lgbt影片
泰國低配版《我可能不會愛你》,作為東南亞旅遊觀光片看完全ok,營造出來的笑點也無障礙地接收到,小水很好地長大了,而且詮釋角色也十分的游刃有餘,見面場她本人出席被問到和《初戀這件小事》相比有什麼不一樣?她說這部的角色更貼近現在的她,而《初戀》也是成長的一部分。男主看顏值應該很多人都會滿意但演技略遜一籌有點可惜。三觀?要三觀就別看戲了噗
比预想的好些。虽时而有点夸张过火,不时上演抓马桥段(尤其是捉奸相关场景)。但至少没有一味堆砌尴尬无脑的段子,而是用插叙回忆的手法十分真诚地推进叙事。相比“十年备胎上位”这种狗血噱头,对“担心做恋人一旦分手就连朋友也做不成”这种心态的描写更用心。借由航班城市代表字母,把东南亚一圈拍了个遍,顺便还把洗脑主题曲也搞定了。算是部值得一看的爱情喜剧
剧情太烂了三观太不正